人间词话感悟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优质5篇)

时间:2023-10-03 05:08:40 作者:雅蕊 人间词话感悟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优质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感悟,通过写心得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间词话感悟篇一

从同事那里借到两个版本的《人间词话》,在寒假中做了一番比较阅读。想起当初上大学时从图书馆借来的《人间词话》,竟然是竖版的,稀里糊涂地翻了一遍,除了知道了三个境界,其他根本没怎么看懂。

中华书局版《人间词话》,徐调孚校注。书中的注“没有注者自己的意见,但能让读者在阅读时得到便利”,因为徐注都是将正文中提及的词作原文抄录下来,替读者省了查找原词的时间。

书后附录叶嘉莹的文章《人间词话之基本理论——境界说》,读后受益匪浅。叶嘉莹,号迦陵,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曾任教于中国台湾、美国等地,后回国定居。

《人间词话之基本理论——境界说》中讲到:

《人间词话》上卷所收词话六十四则,……隐然有一种系统化之安排,……可以将之简单分别为批评之理论与批评之实践两大部分。

第一至第九则是评词之标准,提到”境界“”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及境界大小优劣等内容。第十至第五十二则乃是按时代之先后,自唐五代宋,以迄于清,对历代词家所作的个别批评。提到”代字“”隔“”不隔“等概念。第五十三则以后则是于批评实践中所得的一些重要结论。甚至论及历代文学体式的演进、诗中隶事、外物、游词及元曲等。虽无明白之理论体系,却颇有脉络及层次可寻。……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会到中国旧有的传统批评中来。

以上关于《人间词话》结构的分析,让我茅塞顿开。看似凌乱的词话,还是有其内部规律的。叶嘉莹的文章对王国维的”境界“的含义做了比较透彻的分析,确有大家风范。内容广泛,就不引用了。

中州古籍出版社《人间词话》,李维新注译。这个版本收集的词话还要多几则;内容体例与中华书局版不同;注释也主要是提供有关词作全文,还有一些人物及一些词语的解说。

这各版本的特点是有译文,虽然有个别地方的翻译有待商榷,但毕竟更加方便读者了。这本书的前言中,也说到64则词话正文分三个部分,感觉是从叶嘉莹那里抄来的。

感兴趣的几句词话摘录:

”《沧浪》《凤兮》二歌,已开楚辞体格。“

原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足“与”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都是楚辞的先声。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有道理,海子、顾城也可以算是”主观之诗人“的例子。

人间词话感悟篇二

看到这句话脑海里第一时间其实浮现的是一个年轻男子,面前满是绫罗绸缎,但仍坚持穿着一身粗布衣衫,无他,因为这件衣服是他心爱的女子送的。我脑补了一个深情的男子,但真正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含义后,才发现我的格局实在是太小了(顺便想到了人间词话里说诗词格局的重要性)。

这首是宋徵舆的《蝶恋花·秋闺》,看这名字是不是特别像宋朝的皇帝?非也,他是明末进士,卒于康熙年间。句子里的罗衣指的是清朝的官服,一定要穿春衫,是出于对旧朝的怀念。

所以说很多时候事物的价值并不能用他们的金钱来衡量,蕴含其中的感情和回忆才最为珍贵。像我,生命的前20多年,看到羊,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即使这是我的生肖(暴露年龄了...)现在,看到羊,会想到我的小爱豆,可能嘴角会微微上扬,就像我现在敲字时候的表情一样。

人间词话感悟篇三

1、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主观之诗人,不可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

2、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3、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

4、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5、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6、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

7、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女亘〕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人间词话感悟篇四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二来,是喜欢这份豪气,沧浪之水被作者拿来洗帽带、双脚,似乎是大材小用,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一股对着庞大、权威之力的毫不畏惧。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又想起前段时间互联网上火爆的填补诗词活动,上句是“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大家纷纷接下两句,精彩答案有很多,我最爱这两句:“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

人间词话感悟篇五

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

若现在问我,学生时代最大的遗憾是什么,觉得是没有好好学语文。长大后才明白,想准备无误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想记录下自己某一刻的心境好让将来可以回顾,这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就连追星,我也只会“啊啊啊啊”,真可谓是一件憾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