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汇总5篇)

时间:2023-09-20 02:15:18 作者:琴心月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汇总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篇一

6月9日的晚上,我早早坐在电视机旁等着收看“新时代的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晚会”。

晚上8点节目准时开始。首先,表演了“少年强,则中国强”说唱舞蹈,同学们个个英姿勃勃、容光焕发地在舞台上又唱又跳,表演得非常精彩!舞蹈表演使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青少年对祖国更加强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为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多么骄傲和自豪!

接着,主持人向我们隆重地介绍了十位“新时代的好少年”。他们可真了不起!个个都出类拔萃,令人羡慕!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董天晨和邵子衿。董天晨是江苏省淮安市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学习成绩优异,热爱科学,尤其热爱航模。为了解决航模发明中遇到的问题,她经常和航模小组的成员们在一起讨论研究。平时做得研究笔记就写了厚厚的一大册。虽然在发明中有很多次失败,但她始终不放弃,勇往直前,终于取得了成功。

第二位是邵子衿。他是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他小时候落下了残疾,所以不能正常走路。但是他身残志坚,当老师和同学们要帮助他时,他总是说:“不用了,因为我自己终究是要面对现实的,所以我要自己多去练习。”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不仅学习上取得了好的成绩,而且还乐于帮助同学们,大家都非常敬佩他!

节目结束了,但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闭上眼睛,耳边又响起了节目开始时那首歌“少年强,则国强……”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篇二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挑战,中国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科学精准抗击疫情,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看到“中国之治”的优势。

护佑生命 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

2月的苏州,天气依旧寒冷。

疫情防控,关键在一线。

当前,广西百色疫情社区传播链基本阻断,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辽宁葫芦岛绥中县对封控区内群众开展上门入户服务,确保核酸采样“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每当疫情来袭,全国上下同心,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扑灭局部疫情。南京、扬州、西安……疫情得到快速有效处置,重新焕发生机。

全力救治,不放弃一个生命——

从新生婴儿到百岁老人,不惜一切代价,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在抗击新冠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党同人民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兑现庄严承诺。

动态清零,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面对德尔塔、奥密克戎等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中国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加速病毒溯源,第一时间启动重点地区风险人员核酸检测,最大程度控制疫情扩散蔓延。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20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大幅提升。

各地发现疫情后,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不断完善防控政策措施,现阶段仍将坚持“动态清零”策略不动摇。

精准防控,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

如今,冬奥赛程已经进入尾声,赛事组织、赛会服务、场馆运行、疫情防控等得到各方点赞,彰显中国非凡的治理效能和制度优势。

“(北京冬奥会闭环)是整个星球中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北京冬奥会闭环管理等防疫政策给予肯定,他说,“只要大家都遵守团结的精神,人人都做出贡献,即使是在新冠疫情中,也能举办一场伟大的盛会。”

疫情大考下,中国始终坚持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

每一个精准防控措施的背后,都是生命至上的生动实践。

落实“四早”,提升疫情防范能力,第一时间精准流调,大力推进疫苗接种……中国通过多种措施筑牢抗疫“铜墙铁壁”。

韧劲十足 疫情之下保民生、强经济、促发展

面对疫情大考,从“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到稳健复苏经济发展,中国始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

防控疫情,保供稳价不放松——

疫情防控阻击战亦是民生后勤保障战。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保供稳价,是抗击疫情的另一战线。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篇三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举行第_次集体学习。

智者不惑,坚守“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基层各级组织、每名党员干部唯有始终紧随党的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夯实政治根基,强化党建引领,方能锻造听党话、跟党走、打胜仗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得惊人艺,需下苦功夫”。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地给自己“补钙”“充电”,用党的新理论新思想全面武装自己,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如此,方能在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形势,面对多元思想交织、各种思潮不断涌动时始终自觉忠诚于党。反思那些违规违纪、违法乱纪党员领导干部的深刻教训,无不是没有紧随党的步伐,掉了队、迷了路,党员干部务必引以为戒,坚守“永远跟党走”的初心,拥护跟随党的领导,争做听党指挥的明白人。

仁者不忧,永葆“爱人民、为人民”的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和使命,党员干部要存公心,修养“甘为孺子牛”的公仆意识,端正“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服务态度,从当下复杂多变的群众工作中不断摸索,掌握规律、把握良策,最终寻得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造福的“真理”。党员干部要肯奉献,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秉持重“效”务“实”的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从实处着眼、从细处落脚、从要处发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党员干部要去私欲,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卸除思想上的包袱,正确看待名利得失、荣辱进退,轻装上阵,战胜低级欲 望,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勇者不惧,肩扛“勇担当、敢作为”的使命。“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党员干部要勇担当,涵养“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坚持知信行统一,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自觉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党的事业不断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党员干部要肯干事,为确保工作决策既能“从群众中来”,又能“回到群众中去”,真正放下架子、躬下身子,到基层工作一线真刀真枪的磨砺,强弱项、补短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胜利属于敢做敢为者。”党员干部要敢作为,面对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任务,不畏惧、不恐慌,怀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团结带领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爬坡过坎,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实绩。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篇四

2月21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采访团来到了愚公精神发源地济源示范区。当记者走访一家家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时,能深切感受到愚公精神的体现与传承。

愚公不愚,大智若愚。他勇于解决“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的迫切现实难题,提出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美好愿景,率领家人“叩石垦壤”,感召邻居“跳往助之”,紧盯惠及后人的方向“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愚公精神体现在济源锐意发展的决策中。“济源作为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城市,人少、空间小、资源有限,只有立足创新,才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据济源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李军华介绍,早在2003年,看到纳米材料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并能让济源摆脱上述条件制约后,便积极引来了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落地。历经19年发展,今天的济源正全力打造综合实力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纳米材料产业化基地,并向着3年100亿元产值的目标进发。

愚公精神体现在科研人员甘守寂寞的探索中。“中心建立后,没有现成的版本作参考,我们只能一步一步自己摸索。”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治军带领团队严格遵循科学规律,结合产业需求搞研发,秉承“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科研精神,催生出一系列纳米材料创新项目,逐步发展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小试、中试和工程验证试验平台及材料性能测试和评价实验平台的纳米材料与技术孵化基地,用实践从未知领域中寻出了一条科技支撑纳米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愚公精神体现在企业开拓不止的奋斗中。“永远要快市场半步,等国家告诉你要解决什么需求时,你就落后了。”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拥军介绍,自1957年开始,豫光金铅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先后实现了铅铜冶炼的六次革命性升级,开辟出一条提质增效、绿色环保的发展之路。面向“十四五”,豫光金铅正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向着千亿企业的目标挺进。

延长产业链,打造“中国白银城”,成功走出一条从“论吨卖”到“按克售”的路子;打通创新链,发挥高校基础科研优势组建河南联创郑大绿色催化研究院,瞄准我国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领域“卡脖子”“短板”问题攻坚克难……在济源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上,愚公精神时刻在闪耀。

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我们要的就是这股劲儿。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篇五

飞翔,从古至今都意味着自由与解脱,更意味着梦与奋进。

雄壮的飞鹰是天空的霸主这不可置疑,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雄鹰是如何学会飞翔的?那是雏鹰刚刚褪去绒毛,长出翎羽后从悬崖上飞跃而起垂直而下,这时小雏鹰是无助的,无力的,害怕的只剩下奋力挥动翅膀了。正是在这一挥一摆之间小鹰学会了滑翔,如此反复两三次。若有一次没有完成或运气不佳,有风吹过甚至碰到树上。那么便不是皓月与萤火虫般的云泥之别,而是天空中的王者与一滩血肉本质上的区别。一个击与长空,一个归于兽腹。

那雏鹰的飞跃,不是被老鹰推下的,那是本能。和飞蛾扑火一样的本能。哪怕只有三四分之一的几率存活,也一定会去。这是属于天空中王者的骄傲,出生以来与自然的第一次博弈。那一次飞跃是幕定天空王者之位的基础;是与大自然之力的搏击;是人生、未来、梦想的飞跃。

雄鹰为展翅高飞而跃起,人又何尝不是呢?

可惜飞起的都是佼佼者,但更多的只是跃起。虽然都是为梦努力的人,但结果却完全不同。

既然我们为未来努力,即使我们可能飞不起来,即使可能结果并不美好。可是我们依旧如此不是么?一次次的跃起,一遍遍的努力。只为飞,只为梦想成真。

跃起似飞,但不是飞。

跃起似成功,但还差一步。可是就这一步拦住了多少人的去路依及梦的成真。

不过试一试总没错,有人告诉我;如果你想摘到苹果,你可能摘不到但你一定能摘到树叶,如果你想攀上大树,你可能到不了顶但你一定能拿到苹果,同样如果你想手摘星辰,你一定能攀上最高的那棵树,当然如果你要到太阳上去那你一定会被烧成灰尽那不现实。

人人去想飞那不现实,总有的人是跃起有落下,但正如我所说的,跃起似飞那怕只是短短的一瞬间那也起了努力过就好。

跃起似飞,但总有一次你会飞。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