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视频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优质8篇)

时间:2023-10-15 08:47:13 作者:笔尘 2023年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视频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优质8篇)

青春是一个寻求真理和追求价值的阶段。青春是时间宝贵的怎样提高学习效率,追求卓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青春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视频篇一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的认真填写复式统计表,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感受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活动的内容

1、本校各年级男生、女生人数。

2、调查本小组同学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情况,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各组人数。

3、调查自己所在年级的两个班,学校田径运动会班机的得分情况。

二、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

1、小组分工合作,整理调查到的有用的数据。

2、小组分工合作,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性别

人数

年级合计男女

总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三、完成练习第4题

1、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数据适当进行整理,然后全班交流。

2、明确这里所说的体育达标是指最后的一次。

3、小组分工合作,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五年级---------同学体育达标情况统计表

年月

成绩

人数

组别合计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总计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4、你还了解到你们班同学体育达标的哪些情况?

四、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

1、你们学校最近一次田径运动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学校田径运动会班级得分情况统计表

班级

得分

项目合计()班()班()班

总计

短跑

长跑

跳高

跳远

投掷

2、从表里你知道些什么?

3、你们班得分情况怎样?对你们半的体育老师和体育委员你有什么建议?

4、分析哪些项目有优势,哪些项目比较弱,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视频篇二

教学内容:完成第21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练习四

一、第2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二、第3题 右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三、第5题 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

四、第6题 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视频篇三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p10--11

教学目标:

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教学重难点:

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数一数

1、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

2、你是怎样分的?

怎样数的?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二、移一移、数一数

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

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

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数一数、算一算

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这样的算法合理吗?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四、估一估、算一算

1、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的面积。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

五、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视频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2,培养灵活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概念,能较熟练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画图(图:一直角)

问:你看到什么 两条边上分别标上长度:4厘米,2厘米

你能联想到什么图形 面积是多少

(1)长方形,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4×2=8平方厘米

(2)三角形,底4厘米,高2厘米,面积:4×2÷2=4平方厘米

(3)梯形,补充算式"(4+3)×2÷2",指名画完该图形.

关注细节:(1)在计算时,最后的单位名称不要漏写

(2)画图时,要把关键长度的数据标出来.

(3)题目中,最后问题带" "的要写答句.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看图计算梯形的面积.要让学生明确互相平行的两条边分别为上底和下底,并不是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确定了上底和下底之后再确定高.

先指名说说梯形的面积,师板书.

对照公式,找已知条件和所缺条件.

明确:还缺上底和下底的和,通常可以用上底加下底,但这题中要用三条边的长度减去高.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四:

指名读题,比画该题.学生列式交流.

2,下面图中哪几个梯形的面积相等 为什么

观察,问:这些梯形有什么共同点 (高相等)

利用这个特点,你觉得可以怎么找面积相等的梯形 为什么

(方法一:分别算出四个梯形的面积.

方法二:只要看上底与下底的和是否相等.)

学生数一数,算一算,交流最后结果.

3,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银苏号"滑翔机模型的尾翼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组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

观察图后说说自己准备怎么算

交流方法:方法一,梯形面积乘2.方法二,移动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第5题,学生读题后解决.讲评时要注意(1)计算方法的指导;(2)单位的转换.

6,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校对.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视频篇五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第五 课时 ( 课型:练习课 )

课时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2、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 学 准 备

课件

教 学 方 法

练习法

师生互动

二次复备

一、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斯第1题。

(1)并说说为什么用24×2?

(2)提问:平城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每个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2、指导完成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3、指导完成练习四第3题。

右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4、指导完成练习四第5题

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

5、指导完成练习四第6题。

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6、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

作 业

补充习题第8页

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随感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视频篇六

教学目标: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回忆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0.65-0.256+0.34

1.6-0.44.5+0.50.82-0.42

0.83-0.59.2-62+2.8

3.4-3.117.6+3.93.6+2.4

0.45+2.850.73-0.2314-3.9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7.5-3.180.51-0.374-0.82

5.26-4.7513-3.9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4、练习八的第3题

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二、基本练习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

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三、提高练习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四、课堂总结: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视频篇七

教学内容:

课本练习十二第8-11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基本性质在通分中的运用,能熟练而灵活地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难点:

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学生自由练习互相说一个分数,再通分。

学生汇报纠错

二、集中练习

1、教师出示: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可以安排为擂台赛)

a、21/21和31/265/7和4/5

b、8/9和4/71/3和4/9

请同学评讲

2、课本练习68页第九题把下面分数填入合适的圈内

比1/2大的分数有:

比1/2小的分数有:

师生讨论:怎样快速的分类?

自由说一个比1/2的分数。并说出理由。

三、拓展练习

小明:我10步走了6米,小红:我7步走了4米。问:谁的平均步长长一些?小组讨论,明确解题步骤。

四、课堂总结

第七单元统计

第一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回忆铺垫

2、出示表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各月降水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说从图中你又能知道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对两个城市的降水量进行比较。说说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我们还学过什么统计图呢?揭题:我们已经学习过折线统计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例题

你能根据图中折线的整体形态,说说青岛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吗?

根据第二幅统计图,你又能知道些什么?指名口答。

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两幅统计图确实可以合在一起而成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板书的“折线统计图”前添上“复式”,完成课题书)

启发:从这幅统计图上,你能很快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吗?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表示七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小,说明了什么?表示四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大,又说明了什么?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分别从每个城市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两个城市全年降水情况的共同点和差异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练一练”

1.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二)、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

教学内容:

p77--79统计练习十三2-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综合练习

1、出示p77第2题

(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哪种电话的用户多?2003呢?

(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与19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

(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

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示第3题。

(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

(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完成p78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我们在农学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请你也来做个小科学家,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

2、完成p78第5题逐题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独立完成p79第6题,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

(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3)讨论交流问题。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一道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四、全课总结

1、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

2、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球的反弹高度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的有关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完成实践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3、让学生体验活动的愉悦,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

教学准备:

篮球、足球、排球各4个,四把米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体育课上同学们都喜欢玩球,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数学知识来球,有兴趣吗?

二、引导探究

1、提问:这些球从高处落地后会怎样呢?在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会不会超过下落高度?(板书:反弹高度下落高度)

2、教师动作示范,学生观察球下落过程,提问: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三、带着问题实验操作

1、学习书上示意图,指名说说实验步骤以及注意点。

集体交流并板书:定(下落高度):100厘米、150厘米、180厘米。

落:注意球的上沿与高度标记齐平。

观察,记号,量一量:注意,取整厘米数。

计算并小组讨论。

2、组员分工:落球人员,测量人员,观察人员,记录人员。

3、实验操作。

4、计算。

5、小组讨论。(提示:把表示两者关系的分数化成小数比比看)

小结:同一种球从不同的高度下落,它的反弹高度是不一样的,但表示同一种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是一样的,也就是弹性是一样的。

四、第二次合作实验

1、学生再次合作作实验。

2、计算结果

3、讨论

4、集体讨论后小结:

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一般是不同的,同时表示相应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自然也就不同。

五、你知道吗?

1、自主阅读。

2、指名说说引起球的反弹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3、算一算比赛用的篮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六、总结:

谈谈你这一节课的收获。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视频篇八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算一算,比一比。

12()2.4=

0.72÷1.2=()0.24÷4.8=

0.12()0.024=

二、新授。

1、妈妈购买萝卜和西红柿的单价和用去的钱如下表。(小黑板)

品种萝卜西红柿

单价(元)0.551.2

总价(元)1.13

买萝卜多少千克?

列式。1.1÷0.55=

提出: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要乘几?

被除数呢?

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买西红柿多少千克?

3÷1.2=2.5(千克)

2.5

1.230

24

60

60

0

小组讨论。

三、练一练

先说出下面各题怎样移动小数点,再计算。

0.169.66.8340.255

1、练习十七。

完成第一题。

集体订正。

2、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6.1÷0.051.8÷0.24

3、实际应用。

四、课堂总结:你对你今天的课堂表现有何评价?

第三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快速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0.842÷0.72.6÷0.134.8÷0.04

0.81÷0.0972÷0.66.3÷0.092.4÷1.2

指名回答,说说6.4÷0.08是怎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的。

二、综合练习。

(1)练习十七第6题

左边一组题蕴含了商不变的规律;另两组题蕴含了商的基本变化规律。

(2)练习十七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一组一组地比较计算,比较每题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3)练习十七第8题。

指导学生利用第7题发现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再适当要求说明

判断的理由。

三、实际应用。

1、火车超音速飞机火箭

0.025千米/秒0.5千米/秒4.5千米/秒

(1)超音速飞机的速度是火车的几倍?

(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食品厂加工一种蛋糕,每个蛋糕需要用5.6克白色奶油和2.5克

彩色奶油。某天加工的这种蛋糕共用了彩色奶油100克,你能

算出一共用了多少可白色奶油?

先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样想的。

3计算器算出下面的食品每千克各是多少元?

虾片鲜奶片核桃仁米饼

160克3.2元80克5.1元200克8.5元250克6.7元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10.12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