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汇总19篇)

时间:2023-11-22 20:18:09 作者:LZ文人 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汇总19篇)

通过教学反思,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更好地传递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是一些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改进教学方案并取得显著效果的经验分享。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1.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1.作品中的景物描绘上如何体现作者当时的心境的。

2.作品中景物描写所营造出的的意境。

2课时。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荷塘月色》4、5、6自然段中词语、语句的特点,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

(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二)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通过自渎课文,初步感知作品,并注意一下一些字的读音和词的解释:颇、踱、颤、霎、渺、缀、缝、酣眠、悄愣愣、遮住、袅娜、幽僻、嗡嗡郁郁、弥望、参差、斑驳。(板书)。

(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好,同学们读完了,那么你们觉得写得最美的是哪些地方?

明确:学生回答各式各样。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的回答,但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知道大家喜欢的都是一些写景的句子。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找出集中写荷塘月色的自然段。

明确:4自然段(月下荷塘)、5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6自然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三)讲解4、5、6自然段。

教师:请阅读课文4、5、6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用铅笔把它画出来。并想想,它到底美在哪。

教师:好,大家读完了,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

(1)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

[提问]: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

[讲解]: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灵活处理)。

[小结]: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

(2)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3)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四)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教学目的】。

1、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

2、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一)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呢?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二)讲读第二段: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段: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小结】。

[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提问]: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解答]: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四)讲读第7、8、9、10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五)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1、掌握作者生平,理解其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

2、赏析情、荷、塘、月四者交融的境界。

3、积累通感等手法。

重点:对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手法的把握,难点:对本文主题的解读。

第一课时。

一、整体朗读,理清思路:

三个部分:1——3。

4——6。

7——最后。

情感线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

猛一抬头,已到自己的门前。

二、欣赏品读1——3。

1、情感:不宁静——悄悄——幽静——寂寞——且受用——想排遣不宁静。

2、为什么不宁静?私事?公事?(从第三自然段的感慨看出是公事)。

3、结合作者经历分析背景:路。

三、欣赏品读4——6。

1、月色下的荷塘:叶——花——香——波——水(比喻、拟人、通感)。

影——画——名曲。

3、荷塘四周:树——山——灯——蝉声蛙声。

4、感情:陶醉于荷塘月色之中——淡淡的喜悦。

回到现实——失落。

5、荷花的象征。

6、情景交融意境的分析:情中见景,景中含情。

7、语言:精雕细刻,华丽朦胧。

第三课时。

四、品读7——最后。

1、解读两首古诗,想象采莲情事。解释六朝、双关手法。

2、为什么想起古诗美好的光景?(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脱离现实)。

3、概括主题:(政治、理想、生活、乡愁等角度)不满现实,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逃避,彷徨苦闷。

五、总结:

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2、语言赏析:

3、多种手法的运用。

4、多重主题。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披情入境法。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2) 体会文中词语如“点缀、袅娜、羞涩、泻、浮、洗、笼、”等在文中的表意作用。

2、 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荷塘月色的“淡雅、朦胧、幽美”是怎样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教学步骤:

(出示幻灯片(1))

(出示幻灯片(2))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时代背景)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 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 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 音律美(叠词)

(2) 措辞美

(3) 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 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 学生朗读该诗

2、 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采取小组竞争法)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一课时。

一、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xx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xx、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五、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来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田田(多)。

荷叶亭亭(美)。

[板书]: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解答]: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板书]:(正面)月光。

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七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

感情。

淡淡的喜悦---------------恰是到了好处我什么也没有。

独处的妙处。

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什么声息也没有。

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地点。

八、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九.布置作业: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板书。

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田田(多)。

二、荷叶亭亭(美)形态美。

零星点缀、白(色)。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荷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月(正面)月光:如流水—流动。

色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和影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蝉鸣、蛙叫。

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1、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试给本文分段。

2、试分析作者是根据什么线索来组织此篇文章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看一下作者通过描写荷塘,有没有反映出《爱莲说》中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而写出此篇文章。

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明显可以看见孩子安详地谁着,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静,很温馨;在“带上门出去”中的“带”,有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假如是有矛盾的话,关门是就不会那么轻,体现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2、第二句可以看到作者希望排泄自己苦闷的心情,使自己心情得以平静。作者想起荷塘,给下文游荷塘埋下了伏笔。

3、“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句从“已经听不见了”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体现了环境的宁静,更反衬出作者的“颇不宁静”,促使作者希望借助宁静的环境,而得到心里的宁静。

【小结】本段中的“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这写叠词,产生一种韵律美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本段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含义:“文眼”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也是组织散文结构的重点线索,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

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一部分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试把它整理出来。

路上(2-3段)——月色下的荷塘(4段)——荷塘上的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的呢?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

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对比;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

这是关系到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就会更显得当天晚上的宁静与自己内心的寂寞。后面两句更通过对比,更显现出特殊的环境中的特殊的氛围,特殊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有一种朦胧感,这种氛围把以往阴森森的阴冷气氛打消,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淡淡,朦胧的感觉;作者这里没有用上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1、若把“踱”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踱”的这些性质,更能体现下面的“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享受这一片自由的世界,在幽闲、超然中,淡淡三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平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我们从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是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里作者借助了宁静的小路,宁静的塘岸,开始排除烦闷、彷徨的心情。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作者真是一个“自由人”吗?

作者这里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在现实上作者并自由人。

4、“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句回应了上面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中的“爱独处”。

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作者的心情开始融进了荷塘中。

【小结】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开始得以解脱,从淡淡的忧愁到淡淡的喜悦。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

3、“层层”——高低有序。

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1、分析5~8段作者感情的变化。

2、分析7~8段作者写江南旧俗的作用。

《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1课时。

一、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五、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第2课时。

一、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三、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布置作业: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第3课时。

一、讨论归纳作品的思想性:

二、概括作品的艺术性:

1.结构特点。

2.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表现手法。

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附注:板书。

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荷塘。

荷叶:田田(多)亭亭(美)形态美零星点缀、白(色)。

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袅娜、羞涩(态)。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正面)月光:如流水―流动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和影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蝉鸣、蛙叫。

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加强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本文的教学,我力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综观全文,《荷塘月色》其实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文章的普遍意义之所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抛开具体的写作背景分析理解),亦即人类的三个心灵家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但现实世界又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超脱的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现实终须面对《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其实就是作者的理想世界)而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有的资料把这在文中的体现概括为荷月世界),她常能使我们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得到暂时的排解(比较明显的反映在中学教材中的古有柳宗元、苏轼等)清净、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文章结尾,作者在怀古思乡中背手踱步、踯躅徘徊,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之中,轻轻地推门进去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

直接抒情的语句在文中不多,学生找出来后也很难把握作者的情感,故转而去寻找体会文中作者描写环境的语句、语段,鉴赏作者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运用涵泳法,让学生个别朗读、分组朗读、集体朗读,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感受和体味。在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后,注意朗读的指导,语音高低、舒缓、急促、长短的把握。尤其是在对4、5、6三段的朗读指导后,学生可以做到声情并茂,阅读感受、体验品味后学生可以领略视觉美、音韵美、情理美。

叠词,在文中的运用巧妙之处,学生比较难理解。通过反复朗读,可以领略音韵美,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写在黑板上,教师进行点拨。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在老师的点拨下,对叠词的作用有深入地了解和感悟,为《听听那冷雨》一文叠词的妙处就迎刃而解了。

基于学生基础较差,可在整体背诵4、5、6三段的前提下,再开始本文的教学。

尽管学生基础不好,但是大部分同学在熟悉课文、查找资料、互相交流的前提下,对文本的解读深度不断加深,故教师无需担忧课堂的冷场。个别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文本的解读,达到了在阅读文本中学生自觉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难点】。

1.作品中的景物描绘上如何体现作者当时的心境的。

2.作品中景物描写所营造出的的意境。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荷塘月色》4、5、6自然段中词语、语句的特点,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

(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二)、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通过自渎课文,初步感知作品,并注意一下一些字的读音和词的解释:颇、踱、颤、霎、渺、缀、缝、酣眠、悄愣愣、遮住、袅娜、幽僻、嗡嗡郁郁、弥望、参差、斑驳。(板书)。

(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好,同学们读完了,那么你们觉得写得最美的是哪些地方?

明确:学生回答各式各样......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的回答,但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知道大家喜欢的都是一些写景的句子。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找出集中写荷塘月色的自然段。

明确:4自然段(月下荷塘)、5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6自然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三)讲解4、5、6自然段。

教师:请阅读课文4、5、6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用铅笔把它画出来。并想想,它到底美在哪。

教师:好,大家读完了,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

(请三到四个同学回答)。

(1)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

[提问]: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

[讲解]: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灵活处理)。

[小结]: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

(2)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3)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四)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

2、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一)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呢?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二)、讲读第二段: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段: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小结】。

[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提问]: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解答]: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四)讲读第7、8、9、10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

(五)、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九.布置作业: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二      单元教学目标 。

三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课文说明。

一      时代背景。

二    构思。

三    思想感情。

四      写作特点。

第5段写月色,先正面写,后反衬。

第6段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

五     语言特色。

这篇散文用词准确生动。

这篇散文用了许多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这篇散文还运用了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地点:多功能教室。

教学目标 : 。

1、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出示幻灯片(1))。

(出示幻灯片(2))。

二、点明教学目标 (出示幻灯片(3))。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

三、介绍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时代背景)。

四、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

五、重点分析第(4)(5)节。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 :(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音律美(叠词)。

(2)措辞美。

(3)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六、忆江南。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学生朗读该诗。

2、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七、小结。

(出示幻灯片(13))。

小试锋芒:

溪涨清风     面,月     繁星满天。

数只船     浦口,     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采取小组竞争法)。

明确答案:拂   落   横    一。

八、作业 :(1、2两题择其一)。

1、试论朱自清散文的风格特征。(1000字)。

2、谈谈荷花在古诗文中的形象。(1000字)。

3、(必做题)模仿本文写一篇短文:《都市夜色》。

(下课)。

当然,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教师,本人在这堂课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语言的品味,没有很好地与充分的朗读结合起来。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8

一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要彻底理解语句含义,必须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

3、揣摩语言还要学会抓取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1)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总结概述语句;(2)有称代和特指词语的语句;(3)在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语句;(4)运用各种修辞格的语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语句;(6)运用“虚化迁移”手法或词类活用的语句;(7)语法结构复杂的语句;(8)有特别生动的词语的语句。

本单元前两课为教读课文,后两课为自读课文。教读课文每两课时完成,自读课文每课一课时完成。

进行教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探索性的学习。

进行自读课的教学,更应该体现由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一种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教师作出结论。这种方式适合于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级使用。另一种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课文的任务交给几个或几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拿出分析意见,在课堂上各抒已见展开讨论。教师不要下结论,让学生对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课下继续进行思考,在校刊上发表他们的意见。这种方式适合于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较高的班级。

课文说明。

一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厢逯小k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构思。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尽管文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文眼”。

三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而《绿》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浓烈。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写作时代不同。《绿》写于1924年,这时正是北伐战争前夕,五四运动给作者带来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则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8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厢逯小k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构思。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尽管文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文眼”。

三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而《绿》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浓烈。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写作时代不同。《绿》写于1924年,这时正是北伐战争前夕,五四运动给作者带来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则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的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的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这些看法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各抒己见。对于“反映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喜悦”这种说法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实在不能说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而应该说是一种浓浓的哀愁。我们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悉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些不同看法,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以引起思考。

四.写作特点。

《荷塘月色〉抒写的则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什么这样说呢?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看,他是一个很擅长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虽然自我陶醉了,感觉到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写静谧的环境和自己在这咎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叙述了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的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上。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

第4段写荷叶、荷花、荷香和荷波,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第5段写月色,先正面写,后反衬。

第6段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

在作者笔下,这是个宁静而幽美的境地,充满了诗情画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四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统观全文,内心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和哀悉融为一体,构成了《荷塘月色》的特色。

五语言特色。

这篇散文用词准确生动。

如《荷塘月色》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了和花上”这“泻”字,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这篇散文用了许多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8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xx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xx、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五、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来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田田(多)。

荷叶亭亭(美)。

[板书]: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解答]: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板书]:(正面)月光。

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七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

感情。

淡淡的喜悦---------------恰是到了好处我什么也没有。

独处的妙处。

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什么声息也没有。

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地点。

八、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九.布置作业: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附注:板书。

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田田(多)。

二、荷叶亭亭(美)形态美。

零星点缀、白(色)。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荷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月(正面)月光:如流水—流动。

色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和影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蝉鸣、蛙叫。

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1.把握写作脉络,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2.赏析文中的画面美;

3.学习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

教学用具录音机朗读带多媒体。

课型诵读鉴赏课。

课时1。

教学流程。

月,引人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月成了情感的载体。月下漫步,情思无限,人生的万千思绪纷涌而来,也会缓缓散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佳作。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静望明月,细嗅荷香,沉浸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

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是位有骨气的文人,1948年8月,因贫得病逝,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毛泽东评)。

2.创作背景。

作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面对现实的黑暗,却又无法安心于这种“超然”。

整体感知。

听录音,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路线: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2、情感:不静寻静得静失静。

分析:

开头不宁静,文中贯穿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愁绪难消中又向往着自由美好的生活,最后回到现实:不宁静。

文本赏析。

(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形象直观,引发学生联想)。

一、阅读第一段,思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和全文的情感线索来分析。)。

明确:

揭示全文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对现实的不满;

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

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第三段:月下荷塘。

1、一生朗读,体会本段的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作者向我们展示出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朦胧之美。由荷叶到荷花,接着荷香到荷波,最后到流水,写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特别是比喻手法的运用,带领学生重点分析。

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把荷香和歌声联系在一起,取其若有若无的相似点,可谓精妙。

一生朗读,其他学生体会荷塘中月色的特点。(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动词“泻”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的奶白色的实感,“浮”的运用写出了月下荷花缥缈轻柔的姿容,“笼”写出了月光的朦胧轻柔。

“酣睡”喻朗照,“小睡”喻被一层层淡淡云遮住的月光,恰到好处。

本段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不同景物上的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四、第五段:荷塘四周。

生齐读,思考:荷塘四周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杨柳、烟雾、灯光,阴暗、低沉。水里的蛙声和树上的蝉声,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淡淡的忧愁。

五、朗读《采莲赋》《西洲曲》。

思考:作者回家的路上,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师点拨、归纳)。

明确:

荷塘的美景引动作者内心的乡思,青年男女美好的情思引发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探究延伸。

这是一篇散文佳作,写出了一位知识分子当时内心无法释然的苦闷之情。学完本文之后,对“我”是怎么认识的?(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评价)。

言之有理皆可,不必苛求同一。

手法鉴赏。

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清新自然,蓄满诗意。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学生互动交流,总结文中精彩句子的特点,试做归纳、发言)。

明确:

1.比喻的运用;

2.通感手法的运用;

3.叠词的运用。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明月泻银辉,清风送荷香。这清新、神秘、静谧的荷塘就是作者心灵的避难所。暂时的宁静让作者获得了精神升华,引发出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常走近自然中,用善感的心灵去体会,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发现万物之美。

课后作业。

1.写篇读后感放在周记本上;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得意之笔]。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独到的艺术魅力)。

(用词设喻之妙,需要品味,更需要联想)。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题目,有助于能力的迁移)。

[思想感片]。

朱自清——中国知识分子自画像。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多难。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清高。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爱国。

中国知识分子,可怜!可敬!可爱!

[一孔之见]。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2)体会文中词语如“点缀、袅娜、羞涩、泻、浮、洗、笼、”等在文中的表意作用。

2、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荷塘月色的“淡雅、朦胧、幽美”是怎样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1))。

(出示幻灯片(2))。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二、点明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3))。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介绍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写作背景。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时代背景)。

四、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

五、重点分析第(4)(5)节。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音律美(叠词)。

(2)措辞美。

(3)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六、忆江南。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学生朗读该诗。

2、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七、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出示幻灯片(13))。

小试锋芒:

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采取小组竞争法)。

《荷塘月色》语文教学设计

班级:

地点:多功能教室。

教学目标:

1、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2)体会文中词语如“点缀、袅娜、羞涩、泻、浮、洗、笼、”等在文中的表意作用。

2、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荷塘月色的“淡雅、朦胧、幽美”是怎样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教学设想: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二、点明教学目标。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介绍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写作背景。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四、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五、重点分析第(4)(5)节。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音律美(叠词)。

(2)措辞美。

(3)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六、忆江南。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学生朗读该诗。

2、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七、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小试锋芒:

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明确答案:拂落横一。

八、作业:(1、2两题择其一)。

1、试论朱自清散文的风格特征。(1000字)。

2、谈谈荷花在古诗文中的形象。(1000字)。

3、(必做题)模仿本文写一篇短文:《都市夜色》。

反思教学:向来,名家名篇非常难上。本人经过长期的准备及许多富有经验的教师的帮助,这堂课上得还算成功。

一、在幻灯片的设计上符合文章意境,熔画面、音乐、文字、朗诵于一炉,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

二、授课思路上,打破传统。重点切入教学目标。重点探讨语言的品味,符合单元要求。

三、教学方法上,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点拨试等。尤其在运用小组竞争法上,本人认为较为理想。

当然,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教师,本人在这堂课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语言的品味,没有很好地与充分的朗读结合起来。

二、文章的导入不够自然。应在出示幻灯片(1)后让学生背出有关荷塘的诗句,可激活课堂。

三、胆量上还须培养,力争做到镇定,“胸有成课”。教学是一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工作。相信,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满意总会更多于不足。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