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演讲稿 黄继光英雄事迹(精选5篇)

时间:2023-09-13 02:26:29 作者:翰墨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演讲稿 黄继光英雄事迹(精选5篇)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演讲稿篇一

在出生,去世,牺牲是年仅22岁!

在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597点9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打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名战士再次前去爆破。其中的一个战士被子弹打中,牺牲了;拎一个战士也受了伤。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万分危急的时刻,黄继光竟然有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正喷着火的枪眼!()战士们惊呆了,敌人也惊呆了,谁眼想不出黄继光会用胸膛挡住了枪眼!谁又见过这可歌可泣的事迹呢?人们都说死有两种,一种是重于泰山,另一种则是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而死,他死的有意义!死的有价值!死的伟大!我们永远怀念他!

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演讲稿篇二

赵静,女,1966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本科文化。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政工科长,现任遂平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分管行政审判和办公室、技术室工作。

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赵静同志总是兢兢业业,求实苦干,其本人和所分管的工作均取得了一流的业绩。她多次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组织工作者和优秀妇女工作者。1999年12月被县委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20xx年2月被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官”,20xx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一教育三整顿”先进个人,20xx年3月被中共遂平县委评为“学教”活动先进个人。20xx年被驻马店市政法委授予“十佳政法干警”,被驻马店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被驻马店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建功标兵”。1996年、1999年、20xx年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xx年荣立个人二等功,20xx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优秀女法官。所分管的办公室、技术室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所分管的行政审判工作多次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行政审判工作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二等功。

一、勤勉敬业 无私奉献

赵静同志从进入法院工作到现在已二十三年了,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政工科长、副院长,她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从事刑事审判工作的八年里,她每年审结的案件均居全庭之首。为了多办案、办好案,她加班加点,把装订卷宗拟写法律文书等工作都安排在节假日进行,特别是在1996年严打期间,她主动办理大案要案,经常阅卷到深夜,在三个月的时间审结刑事案件60余件,有力了打击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由于她工作认真负责,所审理的案件没有一起超审限,没有一起被发回重审的案件。1999年,她通过竞争上岗任政工科长后,在“三讲”教育中任活动办公室负责人,她加班加点,废寝忘食,舍小家顾大家,圆满完成各阶段的任务,遂平法院“三讲”教育的经验材料,在全市法院得到推广。20xx年12月,赵静担任副院长。走向领导岗位后,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率先垂范,事事以身作则。在行政审判工作中,她和审判人员一起到乡村审理案件,并将审判经验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所撰写的《搞好非诉行政执行,树立法院公正中立形象》一文被《驻马店日报》、《河南日报》、《河南法院网》等多家报刊转载。在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她对所分管的行政审判工作也严格把关。为提高行政裁判文书的质量,她对裁判文书中事实的认定、法律法规的适用、说理认证都严格把关,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有效提高了行政审判法律文书的质量。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她常常是最早上班,最晚下班,被干警称为最忙碌的院长。荣誉的背后,往往包含着巨大的牺牲。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赵静同志有着数不清的艰难割舍,但不管自身有多少困难,她都努力克服,从未有因为私事影响过工作。作为一名女同志,她家庭负担较重,父母和自己又不在一起生活,孩子正在上高中,丈夫在外地工作,无暇顾及家庭。这样工作、家庭的双重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为了搞好工作,她不得不将孩子委托给亲戚照顾,有时一星期才能和孩子见上一面。由于忽视了孩子的身体健康,20xx年10月份的一天晚上10点左右,她正在加班审核一起复杂行政案件的卷宗材料,亲戚打电话催促她去医院看望因高烧住院的孩子,接到电话后,她心急如焚,但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审判工作,她强忍着泪水,坚持把开庭审理的全部材料审核完毕后才匆忙赶往医院。当她赶到孩子病床前得知孩子高烧达40℃时,她的双眼湿润了,她深深感到了内疚,含泪对孩子说:“妈妈对不住你”。

二、情系群众 秉公执法

作为分管行政审判工作的副院长,赵静同志深知行政案件的特殊性,由于被告一方为国家机关,案件往往成为政府与群众关注的焦点,除了要考虑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外,还要考虑相关的社会矛盾的处理,以保证案件的审判有一个好的社会效果。20xx年以来,她组织行政庭干警持续开展了“行政审判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到案发地就地开庭审理案件,既提高了案件审理的透明度,又方便了群众诉讼,真正做到为民、便民、利民。在审理原告遂平县阳丰乡索店村管庄村民组起诉被告遂平县人民政府,第三人阳丰供销社土地权属纠纷案件中,赵静同志亲自担任审判长,并组织巡回法庭人员到原告所在地阳丰乡索店村委开庭。由于此案涉及管庄村民组的切身利益,管庄村民组曾组织村民上百人到多个部门进行信访,前后历时二十多年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庭审吸引了大量的群众前来旁听。在庭审后,赵静同志及时组织双方进行多次协调,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双方终于握手言和,群众对巡回法庭到家门口开庭的做法拍手称赞。事后,遂平县阳丰乡索店村管庄村民组的村民代表专门向法院送来了一面“秉公执法,清正为民”的锦旗,以此表达他们的谢意。

在行政案件审理中,有些行政机关为维护自家单位所谓的“面子”,常常找到赵静同志进行说情。但赵静同志秉公执法、不畏压力,她常说:要当好法官就要公平正义,做到问心无愧。在审理原告刘某诉遂平县森林公安分局不服行政处罚纠纷一案中,遂平县森林公安分局在行政处罚程序不合法的情况下,强制刘某交纳罚款4000元。在刘某提起诉讼后,该局领导多次找到赵静同志打招呼,要求法院维持其行政处罚决定。刘某及其当地的群众也带着怀疑的眼光注视着法院。在案件审理中,赵静同志查明该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未让原告行使陈述申辩权利,违反了行政执法程序。为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公民的权利,赵静同志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依法判决该局败诉。这一判决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应,群众纷纷称赞:“法律是公正的,法院是公平的”。

自分管行政审判工作以来,赵静同志带领行政审判庭创新审判机制,推行“县、乡、村三级联动、院长、庭长、审判员三层推进”工作法,大部分案件协调解决,有效缓解了官民矛盾。经过不懈的努力,所分管的行政庭审理的案件协调结案率逐年提高,20xx年协调结案率达到85.7%,由于所审结的案件质量好、效率高,无一被中院改判和发回重审,无一矛盾激化、集体上访现象的发生,连续五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行政审判工作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二等功。

三、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在搞好行政审判工作的同时,赵静同志还分管着事务繁杂的办公室和技术室工作。在司法技术鉴定工作中,赵静同志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技术鉴定工作要求,始终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快捷高效地进行委托评估、委托拍卖和司法技术鉴定工作,为审判和执行工作及时提供了相关的法律依据,有力地配合了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机关管理工作中,赵静同志注重身教胜于言教,她处处以身作则、事事率先垂范,凡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干警遵守的,自己首先严格遵守。由于办公室所负责的后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头绪较多,事情繁杂,工作任务繁重,为了给审判业务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赵静同志常常加班加点,节假日很少休息,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她患上了腰椎体变形疾病,但她仍坚持上班,利用中午、晚上进行治疗,从没请过一天假,耽误过一天工作。为保障全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她从细微小事抓起,协助院党组健全和完善了后勤管理工作的《安全保卫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诉讼费管理规定》等各种规章制度,同时严格枪支、弹药、警械警具的管理,逐步实现了后勤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财务管理方面厉行节约,勤俭持院,所分管的后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院里先后更换新警车十余台次,购置办公、办案用微机五十余部,在她的多方协调下,几年来,共争取审判法庭项目建设资金300多万元,新的审判法庭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由于制度健全,后勤管理工作到位,遂平法院已连续六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多次荣获市县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并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

四、严于律己 清正廉洁

由于赵静同志分管着行政审判工作,很多人打听她的电话、住址,也有人多次通过其亲朋好友约其出去吃饭,都被其一一拒绝。她经常说:“做人民公仆、就要安于乐守清贫,淡泊人生名利,不义之财分文不取。”她用自身的模范行动为身边的干警树立了榜样,维护了法官公正廉洁的良好执法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赵静同志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着,她巾帼不让须眉,用自己的言行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她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树立了一名女法官的良好形象。在众多的成绩和荣誉面前,赵静法官从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她心怀高远,锐意进取,正在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嵖岈山风光之美,美在自然铸就,美在天地和谐,

赵静法官之美,美在无私奉献,美在公平正义!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演讲稿篇三

黄继光原本是四川中江县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1931年出生的他从小到大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家里没有田地,一家人只靠着父亲给地主家打工为生。

可是地主却对黄继光父亲极尽剥削,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一家人每天饿的饥肠辘辘。可是即使是这样,地主动辄对黄积广的父亲打骂。

幼小的黄继光对地主十分的痛恨!

长大一点后,黄继光主动加入了当地的抗日儿童团,聪明机灵的黄继光为当地的抗日工作也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解放后,黄继光又加入了民兵队伍,跟随党的领导展开斗地主的运动!

黄继光认定,是中国共产党的队伍让他和家人过上了好日子,是党的队伍终于为父亲报了仇!所以从那一刻起,黄继光便下定决心要参军。

所以,当他听说县里要来征兵,就第一个跑来报名。

虽然过程有一些波折,但结果是好的。

就这样黄继光终于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跟随着队伍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在军队中,这个操着一口浓浓的四川口音的小个子兵受到了战友们的喜爱。

来到朝鲜战场之上,黄继光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美国军队的武器先进,还拥有着绝对的制空权。美军的飞机每日都在战场上盘桓,接连投下威力巨大的炮弹,许多的战友倒下了。

黄继光看到前一天还和自己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今天便成为了敌军炮弹下的亡魂!黄继光的内心充满了对美军的仇恨!他发誓一定要为战友报仇!

在写给母亲的信中,黄继光这样写道:

紧接着,朝鲜战场上的局势陷入了一种对峙的状态之中。骄傲狂妄的美军没有想到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竟然有着如此惊人的战斗力!

麦克阿瑟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破,而美军也就此仿佛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中一样,进退两难。

就这样美军开始着手与中国进行和谈。

但面子上挂不住的美国不甘心就这样失败,所以和谈也是边打边谈,美军甚至计划借此拖延时间,派更多的军队前去朝鲜战场增援。

在这样边打边谈的状态下,志愿军们度过了难得的相对平静的日子。但是,随着美军的援军登陆,更激烈的战斗打响了。

1952年10月,美军开始施行命名为“摊牌”

的攻击行动,这是美第八集团军的将领范佛里特制定的一项作战计划。范佛里特在经过仔细地分析之后确定了一个作战坐标——志愿军的中部战线上的五圣山。

五圣山是志愿军中部战区的战略要点,也是志愿军在美军阵地上砸下的两颗钉子,一旦失守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五圣山这一战略地点上黄继光连队所镇守的537.7高地又显得极为特殊。

志愿军占领北山,而美军却在南面控制着597.9高地。根据范佛里特的计划,开战的地点就选在五圣山这两个高地后面的一个小村庄上甘岭,并以此为据点夺下537.7高地和597.9高地。

按照范佛里特的计划,只要拿下这两个高地他就可以一鼓作气迫使中朝军队向后撤退至少一公里的距离。从而赢得战场上的主动权。

1952年10月14日,东方的太阳刚刚升起,范佛里特一声令下,美军早已经准备好的300余门大炮和近三十辆坦克同时向上甘岭工事上的中国志愿军发起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为密集的炮火攻击,同时3000余架飞机也在志愿军的上空洒下炮弹。

一时间上甘岭这片不到4平方公里的小区域内炮火连天,地面上的植被瞬间被粉碎,上甘岭几乎在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块不毛之地。

此时,黄继光所在的6连接到了攻下597.9高地上的4、5、6号和0号四个阵地的任务。6连包括黄继光在内的120多名战士投入到了战斗当中。

可是,美军的炮火太过密集,又占据着高地,四天后六连的战士们遭受到了重创,仅剩下几十人。

想要完成任务,就必须要打掉高地上的机枪点和瞭望点。

为此连长万福来先后组建了三个爆破组,去炸掉高地上敌军的小城堡。

可是虽然炸掉了几个小城堡,爆破组的战士们全部牺牲了。

还剩下四个城堡,这四个小城堡就像敌人的一只眼睛一样,只要我军有所行动就立刻会被察觉到,遭到重机枪的扫射。连长万福来决定誓要拿下这个爆破点。

但是此时仅剩下十几个人了,派谁去呢?

就在这时黄继光勇敢地站了出来,黄继光对连长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连长内心有挣扎又不忍,前面的人都牺牲了,黄继光此去也定是凶多吉少。

在黄继光的坚持下,连长同意了,同时他还派吴三羊和肖登良二人与黄继光组成爆破组,一起完成爆破任务。

三人顺利炸掉了三个小的城堡,就在向最大的一个前进时敌人的机枪打中了吴三羊和肖登良。吴三羊当场牺牲,吴登良也陷入了昏迷。

在后面负责掩护的战士们痛心不已,此时黄继光变成了炸掉敌军碉堡的唯一希望,连长下令让连里的机枪手全力掩护黄继光。

就在黄继光在夜色的掩护下匍匐前进的时候,敌军向空中发射了一枚照明弹,黄继光瞬间便暴露在了敌军的视线之中。

敌军的机枪向黄继光身上扫射过来,黄继光受伤了,可是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炸掉敌军的碉堡、夺下597.7高地。

黄继光拖着沉重的身体艰难前行,终于他爬到了碉堡的附近,将一颗随身携带的手雷扔进了城堡。随着一声爆炸声响起,碉堡里的机枪停止了扫射。就在大家都以为碉堡被成功炸掉的时候。

碉堡里的机枪再一次开始扫射。

见此情况黄继光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堵住了敌军的机枪口。

在黄继光的掩护之下,我军战士冲上了高地。随后几天里,双方在这高地上进行了激烈的拉锯战。几天后,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终于结束了。战士们在黄继光牺牲的地方找到了他的尸体。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演讲稿篇四

“面对黄继光老班长铜像,我庄严宣誓:高擎英雄旗帜,传承英雄精神;扎实刻苦训练,锻造过硬本领……”近日,空降兵某旅全体新兵列队,在特级英雄黄继光铜像前庄严宣誓。

1962年,为纪念黄继光牺牲10周年,根据黄继光母亲和战友回忆,用弹壳熔铸塑造成了这尊半身铜像。上高原、下海岛、进戈壁……黄继光的铜像伴随部队“全时待战、全域到达”的征程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黄继光精神也成为一代代官兵的精神底色。

黄继光是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8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战士,后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

在写给母亲的家信中,黄继光表示一定要杀敌立功,为家人为祖国争光。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上甘岭位于朝鲜中部五圣山上,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敌人心窝的一把钢刀。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再不拿下高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带领两名战士攻坚。

黄继光等人在距敌火力点不到50米的地方被发现,照明弹、探照灯使整个山坡变成了白天,无数条机枪喷射出来的火舌,扫向他们隐蔽的地方,一名战士不幸牺牲,另外一名身负重伤,黄继光左臂也挂了彩,但依然顽强地匍匐前进。

距敌火力点只有不到10米了!黄继光向敌人投去手雷,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未被炸毁的机枪又从残存的射击孔里伸出来,志愿军的冲锋再次受阻。

这时,已经多处负伤的黄继光斜侧着身躯,爬到地堡死角,身子向上一挺,奋力扑上去,用胸膛堵住了敌人冒着火舌的枪口,壮烈牺牲,年仅21岁。

“敌人的机枪声瞬间哑了。”亲眼看着黄继光牺牲的时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82迫击炮连指导员高晋文回忆。战友们喊着“为黄继光报仇”,冲了上去,一举夺取了高地。

战后,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

“黄继光!”

“到!”

这是黄继光生前所在连每晚例行的点名,每当点到黄继光时,全连官兵都齐声答“到”,表达对英雄的敬意。

“英雄的精神始终指引着我们,我们都是黄继光的传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一切任务,战胜一切来犯之敌。”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政治委员王志国说。

多年来,黄继光生前所在连始终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被空军授予“空降兵模范六连”“抗洪抢险先锋连”“黄继光英雄连”荣誉称号,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空降兵连”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4次、二等功12次、三等功21次。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演讲稿篇五

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激战4昼夜后,于1952年10月19日晚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黄继光随营参谋长来到六连。六连接连攻占三处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零号阵地有美军的集团火力点,要攻上山头必须首先打掉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连续派出3批爆破组,但爆破手都在冲击途中伤亡了。时近20日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这个火力点,夺取零号主峰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而六连伤亡很大,能够参加攻击的只有几个人了。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任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批准了他的请求,命令他带领2名战士执行爆破火力点的任务。黄继光带领战友冲了上去,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2名战士1名牺牲,1名负重伤,黄继光也多处负伤。

美军照明弹将阵地照亮,几个火力点交叉扫射,封锁道路。黄继光毫不畏惧,趁手榴弹爆炸烟雾,拖着受伤的身体继续匍匐前行。接近美军中心火力点时,用力甩出最后一颗手雷。手雷在离美军不远的地方爆炸,美军火力点被炸掉半边,美军的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黄继光也被这巨大的爆炸震昏了过去。但在部队发起冲锋时,美军火力点内残存的机枪又响起来,向志愿军冲锋部队疯狂扫射,部队攻击再次受阻。枪声中黄继光醒过来,但他没有弹药,便忍着重伤剧痛,艰难地爬到地堡射孔,毅然跃身而起,张开双臂,向火力点直扑上去,用胸膛堵住美军正在扫射的枪口,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冲锋扫清了道路而壮烈牺牲。在黄继光英勇精神鼓舞下,部队迅速攻占了上甘岭高地,全歼守卫的美军两个营约1200多人。

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战友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