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慈善读本的读后感大全(16篇)

时间:2023-11-01 17:40:29 作者:QJ墨客 最新慈善读本的读后感大全(16篇)

读后感是我们读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我们将书中的思想和观点变成自己的财富。以下是一些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和思考,希望对大家写读后感有所帮助。

慈善读本读后感

从慈善教育读本上,看到了很多让我潸然泪下的故事,也让我懂得了爱的意义。那些文章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了各种爱的含义。这是一次心灵上的碰撞,与爱的碰撞,慈善读本让我对“爱”这个字,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一个普通,却又触动心弦的小故事,《比天使更美丽的女人》是一个有关艾米?比尔的大学生的故事,她善良,充满正义感,很同情南非的黑人,于是她申请奖学金去南非,她想帮助那里的黑人摆脱贫困,她极力融入这个国家,但却被一群黑人孩子杀害了。那些黑人孩子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不良的影响使他们拥有暴力倾向。艾米的父母琳达夫妇知道原因后,成立了“艾米?比尔基金会”为黑人孩子讲授文化课程,他们的善举持续了十几年,感化了无数黑人小孩。南非前总统向琳达颁发了“跨国越界关怀奖”。曾杀害了艾米的黑人青年发言,是琳达一家给了他新生。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琳达就像一个比天使更美丽的女人,那么耀眼。

这个故事使我非常感动,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琳达一家的善举,还有他们一家善良的心灵,没有这颗善良的心,又如何做出这样的举动?琳达夫妇在得知女儿被黑人小孩杀害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去了解黑人孩子们。当他们知道黑人孩子因为贫穷而受到不良影响后,主动去帮助他们,关爱他们,让黑人孩子的成长充满爱与善良。我们,也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让世界变得美好:帮助他人,对于我们来说,不一定要做一些很大的事:哪个地方有了灾难,我们可以捐出我们的零用钱,帮助他们,哪怕是五块钱也好,尽自己力所能及,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也是善良,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法。一点一滴,积累起来,让自己的爱传播扩散。

我的妈妈也在为慈善事业而奋斗着,她不是慈善家,但她加入了慈善组织。当初,她是为了帮助有困难的人,弘扬一份爱心而进入慈善组织。她加入慈善组织几年了,见过许许多多贫困的人,也帮助过有需要的人,有一次,当妈妈出去探访一所破旧的学校的时候,看到了破烂不堪的课桌和残破的木板凳,教室里沙石遍布的天然地面。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光着脚在这种地面上,脚上已经磨出了血泡,但依然认真听着老师讲课。她见到这场面,当时就感动得流泪了,并且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捐了出来。这也是一种爱的精神啊,就像琳达一家对那些黑人孩子一样。

爱,是充满温暖的港湾,停靠了希望的轮船;爱,是一首悠扬的旋律,音符治愈了无数人的忧虑。爱,也是一位天使,用充满善良与爱的双手去治愈黑人们残缺的心灵,这就是爱。

《慈善读本》读后感

马儿越跑越慢,我的行囊就像喷泉一样快要溢出来了,下面我将这些沉甸甸的爱分发到世界各地。

他们需要关爱,在读本中看到这一系列的专题。我看到了贫苦孩子们的.废弃不堪的学校,只能作为简单躲避的地方,风雨交加的日子,同学们只能在泥泞不堪的教室聚集,看着他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神,他们需要关爱。让我想到了前几天看的感动中国20xx的那位驻守大山36年的乡村教师支月英。她将所有的爱和精力奉献给大山深处的同学们。为她这样坚持无私奉献鼓掌。

在我们身边就发生许许多多感人的慈善事迹。从新闻上得知宁波一位匿名的慈善家—顺其自然,他在近十七年内陆续捐赠金额六百多万,每一次捐赠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将这些金额全部捐给贫困地区的同学们。

受到了这本书的启发,心中萌发了慈善的种子。平时学校和社区组织的捐赠物品给贫困山区的同学们,比如:书籍、玩具、衣物……走进大山深处,和大山的同学交朋友,在学习上要多帮助他们。

世界上的爱有很多很多,我们的年纪还小,只要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有爱的事,我相信有红领巾的地方就会有光芒。

《慈善读本》读后感

爱的范围很广,它可以是亲人间、朋友间、情人间,甚至是陌生人间。是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同处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都应敞开爱的胸怀,以爱的力量赐予每个人一份关怀,因为人之间没有阶梯,更没有级别。

关爱的心,慈善的行,慈善是一种真正的分享。陈光标,中国企业家、慈善家,为中国人们献上无数的爱心与帮助,还曾在灾难时第一时间出钱帮助,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为“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被称为“中国首善”。

其实做到慈善并不一定说要钱财上的付出有多少,可以是力所能及的。比如捐赠衣物、书籍、粮食等,或许只是一颗能与人为善的心,懂得尊重和爱护他人也就足够了,那也是种关爱的美德,快乐的收获。

看我们今天的社会,正不断举行着各种公益慈善活动——红十字会、慈善网、壹基金等的机构一直在帮助着社会群体,也带动着人们加入慈善的行列,共同奉献爱与关怀。名人罗曼·罗兰说过:“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也就是说,爱与善良之心不但要藏在内心,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它给予,特别是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应该做些平凡的事,而爱就是其中之一。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爱,懂得爱,做到爱。因为有爱行,慈善力量也同行,让全社会加油!

慈善是什么?既熟悉又陌生,却含有很大意义。读了《慈善读本》这本书后,心灵仿佛洗涤了似的,慈善包容了爱,如甘露从天而降,它不但滋润了渴望需要的人,也滋润了给予需要的人。

慈善是每个人的责任,人人都不是局外人。在这个地球上,也许我们还不知道,当我们在挑食及浪费食物时,有多少人因受不了饥饿的折磨而死;当我们在学校抱怨着老师的严厉和沉重的作业时,有多少个孩子心中藏有求知的愿望,眼中总流露出对学习的渴望;当我们在追求着时尚的衣服,而嫌弃旧衣服时,有多少人连一件干净整齐的衣服都没有,有的只是破烂和打满着补丁的衣服……与之类似的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个世界需要慈善,我们要用爱去浇灌它,维护它。让我们向更多贫困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吧!

慈善是一种真正的分享。但我们学会了分享,投身于慈善之中时,便会向需要的人给予援手,赠予他们衣物,抽时间去陪伴他们,当他们身边真诚的倾听者。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拥抱,都可以使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打开记忆的闸门,记得四年级学校发起捐款时,我回到家就收拾起衣服来,恨不得把所有的衣服都装进大袋子去,后来还是在母亲的劝阻下,才留下不过十件衣服来。到了第二天早上,我一个人拖着比我还大的袋子来到学校时,那一天,我备受关注,在同学们那奇异的眼光注视下,我不得不尴尬起来了,但我突然想起了灾区的孩子们,勇气大增,直至把衣服一直拖到老师那里后,我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原来分享也是一种快乐,当我们分享的越多时,我们的人生也就宽广得多。

慈善需要关爱与尊重。你是有留意过,有的捐助人往往喜欢和受施人一起拿着捐款钱拍照,而在摄像头前的受施人往往表露出尴尬的笑容;有的老师突然发现班里有位同学家出意外急需钱便组织捐款时,那位受助的同学却一直低着头不吭声;有的学校门前摆放着写着贫困生报名可免费就餐的报名处时,往往出现几个躲躲闪闪的身影……对待受困的人们,爱心故不能少,但在恰当的场合表达爱心也是非常重要的。真情的怀抱、关爱的话语、温暖的握手就不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那么行善的效果就达到了。

慈善,就是那么简单!

也许你抱怨今天的晚餐不够丰盛,也许你抱怨当前的和平生活不够美好,也许你抱怨学习太劳累太枯燥。但是你又有没有想过,世界上有多少人饥寒交迫?有多少人饱受战争的苦难?有多少孩子无书可读?正因如此,世界需要慈善,人类需要帮助这些弱势群体。可何为真正的慈善?如何做到慈善?读了《慈善读本》后,我得到了答案。

《慈善读本》中叙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在打理一时穿不上的寒衣,打算送给穷人。而她六岁的女儿拿来一件小棉袄,一条围巾,一顶帽子,说要捐出去。她还拉下她爸爸的帽子,请求把它也送给穷人。母亲的心为之一震,她从未想过要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送给别人。她高兴,因为她的女儿将比自己富有。”

此故事,让我感触最大,印象最深。小女孩富有,这不是金钱上的富有,而是心灵上的富有。她让我懂得,做慈善,不仅仅只是拿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还要奉献自己需要的东西。因为,穷人比我们更需要它们。小女孩的慈善,是从“心”出发的,是以助人为目标,不求回报的。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幸福。”从“心”出发的慈善,是最真挚最珍贵最让人感动的,同时也是最能让自己感到幸福富足的。

看《慈善读本》,让我想起了田家炳。他最乐意到内地经济较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捐款。他觉得,能在各地看到冠以自己名字的中学,看到这么多孩子因此而有书可读,是毕生最大的寄托。

他并不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也不是捐款钱财最多的慈善家,却是捐出财产比例最高的人。“做慈善要用‘心’来衡量,有‘心’的慈善才有价值。”这是他说的一句话。是的,做慈善,不一定非要用钱衡量,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但却一定要用“心”。只要有一颗像田家炳那样宽广的胸怀与爱心,哪怕你再穷,都能通过小事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在《慈善读本》中,也说到,做慈善可从“微慈善”、“微公益”做起。只要每个人为有需要的人,捐献一粒米,捐献一分钱,捐献一本书……这些点点滴滴的东西,便能积少成多。这些点点滴滴的爱心,便会汇聚成正能量,汇聚成大爱。就像那故事中的小女孩,从几件简简单单的衣物开始。就像学校那次“心系雅安,抗震救灾”爱心捐款活动,从几张零钱开始。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开始,社会便会增一份份美好的色彩,添一道道和谐的风景。

我认为,做慈善的人,是富有的。他们拥有强烈的同情心,拥有美好的爱心,拥有高尚的情操,是时代的楷模。在我的心中,他们的背影,永远高大,并焕发着光芒。是他们,让贫苦的人们燃起对人生无比的希望与憧憬;是他们,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饥饿,远离贫困;是他们,让社会愈加和谐,愈加温暖。我崇敬他们,我赞颂他们。

真正的慈善,是从“心”出发的。做慈善,便要从“微公益”做起,从小开始。让爱召唤爱,让我们从小做起,让点滴爱汇成大爱吧!宣传“微慈善”,宣扬慈善人物,歌颂慈善精神,让社会涌现更多慈善家。

莎士比亚说过:“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当我看了《慈善读本》的时候,我深深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世界需要慈善。

鲜花需要水的灌溉才会绽放;大地需要阳光的照耀才会温暖;世界需要慈善才会完美。《慈善读本》里列举的事例很多,让我深深地领悟到:当我们觉得自己很不幸时,往往有很多人比你更不幸。我们要学会关注另一个世界,另一些人的生活。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是多么幸福,我们是幸运的。然而,这本书同时让我知道假如没有好心人的帮助,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很多正想一展身手的苗子将会枯萎;在科技进步的世界中,很多正值壮年有志气有理想的青年将因贫困而丧失生存的机会。世界需要慈善,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你会感到温暖由心生。

慈善是一种真正的分享。

快来了解和参与慈善吧,它需要关爱和尊重,需要你们各方涌来的双手,需要那一点一滴的爱。

“善”,一个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传承了千年的文字,在一本本厚重的。

字典。

中鲜活地存在着。可,什么是“善”?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可见,一切的“善”与“美德”皆由“爱”为基础。

于是我认为善良是无原则地爱。但政治老师却急着说:“与人为善也需区分是非对错。”原来善事一门深奥的学问。

雷锋,被毛主席称赞为“广大青年学习的目标”,他成功地将有限的时间投入无限的人民服务中。有人说,雷锋做过的好事用火车也拉不完。他的确是一个称职的“人民服务者”。还有中国知名的慈善家——陈光标,曾在天灾面前毫不惧色,带领着自己的队伍勇赴前线灾区,可谁不知道,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企业家!……他们,一个个伟大且无私的好心人,共同带着热诚的脚步,踏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沸腾的良心,温暖了亿万心窝。

就像壹基金的。

口号。

一样——“做慈善,你也有能力。”今天,国民也开始关心身边各种弱势群体,关爱需要帮助的同胞们,每个人都奉献了自己的爱心,尽力所能及的事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国人的努力下,贫困的山区孩子终于可以上学了、人们破旧的房屋也被新房代替……大家都笑了,像陈国标所说:“帮助了别人,内心比吃了密还要甜。”

一位位红领巾挑着善良的大旗;一位位青年学生在榕树下倡传善良。这就是答案,——善,而且要慈善到底。来吧,亲爱的朋友们,加入我们吧!

《慈善读本》读后感

慈善,慈善是什么?也许很多人会回答,慈善就是把自己的钱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之前,我的想法也是这样的,但在我看完“慈善读本”这本书后,我对慈善的看法改变了。

慈善不是把钱捐给需要的人就可以了,慈善是一颗心,一颗温暖,无私的爱心。你是否注意过,有的捐助人喜欢和受助者一起举起红包合影,可你是否知道,此时的受助者脸上总是带着尴尬的神情;有的'学校在食堂专门辟出向贫困学生提供爱心午餐的窗口,但在这个窗口前往中出现几个躲躲闪闪的身影;有的老师会在班里为家中突发意外的同学组织现场捐款,而那位受助学生却低着头一声不吭。这些善行确实给予了受捐者一定的帮助,但我们是否注意到他们脸上露出的不是开心的笑容,而是尴尬的表情。在这时,我们是否知道他们的心里也需要别人的尊重。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他们的心里也渴望得到我们的尊重与关爱。

慈善,是给予别人尊重。慈善不仅是给别人捐助钱,它更是一种尊重。也许在受助人的心中,他们更需要的是尊重,而不仅仅是手中没有温度的物质,在他们的心中,只要你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问候,他们的心中就会感到无比温暖。

慈善是无限的,慈善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慈善是分享、是给予、是尊重,慈善是一颗爱心,让我们一起尊重慈善,认识慈善!让慈善在我们之间传递下去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慈善读本读后感

太阳有落下地平线的时候,但,我相信,爱,是没有地平线的。

——题记。

书中的字字句句,都包含着爱,包含着感动。

这些,都是爱的表现。

书中的一个事例令我差点儿落下泪来:5·12大地震后,地上一片狼藉。救援人员在搜救时,在垮塌下来的房子里发现了一具女性遗体。她的身体已经被压得变形了,但是双膝依然保持跪着的姿势,整个身子向前匍匐着,双臂着地支撑着身体。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停止呼吸,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

但是,当救援人员都感到绝望之时,救援队长似乎还在期待什么。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身子底下,突然喊出令人激动的话语:“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所有人集拢过来,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翼翼地把废墟清理开,看到在女人的身子下,还躺着一个孩子。孩子被包在一条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在母亲身子的庇护下,孩子毫发未损。当救援人员抱出孩子的时候,他还在静静地睡着,仿佛什么事都未发生过。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天崩地裂,他更不知道,是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随行的医生在包裹孩子的被子中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这位母亲给孩子留下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者,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位母亲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孩子的生命,相信那个孩子,在看到母亲留下的短信后,一定会背负着母亲的生命,背负着母亲的爱与期望,好好地活下去的吧!

我相信,爱,像一轮没有地平线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永远照耀世界,遍布每一个角落!

《慈善读本》读后感

在寒假中,我阅读了学校发的《慈善读本》,我感到受益匪浅,因为这本书就像一台录影机,记录了生活中一切爱。我们可以将这本书当作一本课外的读物,同时可以将这本书其看做一位良师益友。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天下有许多需要捐款过日子的人,有的是贫穷付不起学费的孩子,有的是生活条件差无法吃饱饭的人,有的是没有父母生活在孤儿院的孩子,还有的是残疾的小朋友。他们的`生活面临着黑暗,需要用爱点亮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公正。慈善和公益需要全人类共同营造,就像社会上那些乐于关心的人,有爱心少年王达佳,有“老慈善家”郭秦,有小志愿者联盟,还有美国慈善家扎克。班纳。他们的爱心、行为感动我幼小的心灵,让我知道爱心在行动。

读完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和知识都是关于爱心的。加油,爱心行动,先从我身边的人做起。

慈善读本读后感

慈善是一种真正的分享。对我们而言,翻出家中的旧衣物清洗消毒后捐赠,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寄出,把自己的物品与他人分享,将那些物品送到更为需要的人手上,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对被帮助的人而言,却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几块钱的意义。

《慈善读本》初中版主题活动三“破烂王的草根慈善”的故事让我颇为感动。任艳用自己的双手,拾起了那么多人的幸福,以卖破烂为生的她经济并不宽裕,却坚持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帮助身陷困境的人们。她说:“看到谁遇到了难处,我就想帮他,要是不帮,心里就难受。”这就是她帮助别人最简单、最直接的理由。任艳用一句简单的话语诠释了分享带给她的意义。

分享就像是冬日的阳光,最暖人心。她只是求得心安,希望别人过得好。即使家中生活拮据,儿子步行上学两个月后才买了自行车,她也从未在慷慨与吝啬的选择中迟疑过。有时候,分享就只是一种愿望,希望大家都过得好。

有一个故事中说道:幸福、悲伤、知识和爱等等住在一个小岛上,小岛即将沉没,爱寻求帮助,没有人向她伸出援手,直到时间的出现,解救了爱。爱问道:时间为什么要帮助我呢?知识意味深长地答道:因为时间最了解爱的价值。

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我和妈妈看见电视上有捐赠衣物的活动,立即记下地址,整理了一些平时不穿的旧衣物送去。我不敢说这些衣物对于他们有多大的帮助,但我至少记得,自己那时的心情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满足——也许帮助别人,真的有神秘的魅力。

一年前,我接到小学班主任的电话,她说我们原来班上一位同学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希望我们能去看看他。接到电话的同学共同约好了时间,一起去看望生病的同学。他的脸因病而微微肿起,安静地躺在床上,眉宇间仿佛有一股化不开的愁绪。他的妈妈在一旁招呼我们坐下,忙着去削水果,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简单地问候着。一位比较幽默的同学开始讲笑话,让气氛活跃起来,大家也纷纷讲起自己进入初中以后有趣的事情。因为右脸的水肿,所以笑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都能看见从他眼中流露出的喜悦。能够与人分享快乐,又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我们的校园中,就发生过这么一起温暖人心的事件。2014级8班的滕杨同学生病后,全校开展募捐,大家都纷纷伸出援手,也许数额并不大,但是那寄托着我们对他的祈祷。

时间就像一个筛子,漏掉了我们曾经以为重要的浮华,留下了满满的爱心和付出。分享也不一定要在危难时才能体现,就在平时,我们也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从而让更多的入学会分享、传递分享。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和身边的人分享快乐、分享爱心。

慈善读本读后感

爱,是奉献;爱,是关心;爱,是给予他人一些梦寐以求的东西。诚然,世界上虽然有数千名孤儿,但世界上也有数万名慈善的人们给予孤儿们想要的一切,让孤儿们不再饥饿,不再寒冷,这就是爱的`力量,爱是万能的灵药。甚至一些我们认为没有感情的动物也会做出“爱”的举动……这就是《慈善读本》所告诉我的一个个有“爱”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个有关“爱”的深刻的道理。

晚上,当我捧着《慈善读本》看时,书里汇集的许许多多慈善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泪水已经在我的眼眶里打转。

爱有许多种,最高境界就是博爱,博爱是一种最无私的爱。书中的一则故事——《我的天职就是爱》讲述的就是一位身材瘦弱矮小的老妇人用她的绵薄之力帮助贫民和孤儿。1979年12月10日,她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她却将这枚令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奖章卖掉后所得的钱以及19万元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这就是特雷莎姆姆——穷其一生为那些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

读完这则故事,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让我此刻也迫不及待地想伸出充满爱心的手,再去帮助许多处在困难中的人们。因为此前,我也做过一件慈善之事。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妈妈去东门口逛街。正当我们穿过一个地下通道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连忙问妈妈要了十元钱,毫不犹豫地放在了老乞丐前面的碗里,老乞丐连声向我道谢,经过的路人见状也纷纷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此刻,我感到无比快乐,这不正印证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吗?其实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比金钱更宝贵的精神财富。

罗曼、罗兰曾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慈善读本》犹如一盏灯,点亮了我们的心房;又犹如一位园丁,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爱的种子,使我们从小就学会关怀、学会奉献、学会感恩。

文档为doc格式。

《慈善读本》读后感

从慈善教育读本上,看到了很多让我潸然泪下的故事,也让我懂得了爱的意义。那些文章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了各种爱的含义。这是一次心灵上的碰撞,与爱的碰撞,慈善读本让我对“爱”这个字,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一个普通,却又触动心弦的小故事,《比天使更美丽的女人》是一个有关艾米·比尔的大学生的故事,她善良,充满正义感,很同情南非的黑人,于是她申请奖学金去南非,她想帮助那里的黑人摆脱贫困,她极力融入这个国家,但却被一群黑人孩子杀害了。那些黑人孩子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不良的影响使他们拥有暴力倾向。艾米的父母琳达夫妇知道原因后,成立了“艾米·比尔基金会”为黑人孩子讲授文化课程,他们的`善举持续了十几年,感化了无数黑人小孩。南非前总统向琳达颁发了“跨国越界关怀奖”。曾杀害了艾米的黑人青年发言,是琳达一家给了他新生。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琳达就像一个比天使更美丽的女人,那么耀眼。

这个故事使我非常感动,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琳达一家的善举,还有他们一家善良的心灵,没有这颗善良的心,又如何做出这样的举动?琳达夫妇在得知女儿被黑人小孩杀害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去了解黑人孩子们。当他们知道黑人孩子因为贫穷而受到不良影响后,主动去帮助他们,关爱他们,让黑人孩子的成长充满爱与善良。我们,也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让世界变得美好:帮助他人,对于我们来说,不一定要做一些很大的事:哪个地方有了灾难,我们可以捐出我们的零用钱,帮助他们,哪怕是五块钱也好,尽自己力所能及,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也是善良,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法。一点一滴,积累起来,让自己的爱传播扩散。

我的妈妈也在为慈善事业而奋斗着,她不是慈善家,但她加入了慈善组织。当初,她是为了帮助有困难的人,弘扬一份爱心而进入慈善组织。她加入慈善组织几年了,见过许许多多贫困的人,也帮助过有需要的人,有一次,当妈妈出去探访一所破旧的学校的时候,看到了破烂不堪的课桌和残破的木板凳,教室里沙石遍布的天然地面。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光着脚在这种地面上,脚上已经磨出了血泡,但依然认真听着老师讲课。她见到这场面,当时就感动得流泪了,并且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捐了出来。这也是一种爱的精神啊,就像琳达一家对那些黑人孩子一样。

爱,是充满温暖的港湾,停靠了希望的轮船;爱,是一首悠扬的旋律,音符治愈了无数人的忧虑。爱,也是一位天使,用充满善良与爱的双手去治愈黑人们残缺的心灵,这就是爱。

《慈善读本》读后感

爱心教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并且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慈善读本》小学版重在感染和熏陶,有爱心序曲,爱心歌曲,爱心图片,爱心故事,爱心童花和爱心剧场等多个爱心栏目。在本书中,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慈善与责任,爱与尊重,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富有社会价值的慈善主题。《慈善读本》是我国的第一次尝试,在社会上得到了各界的关注。

爱心的诞生说明了——爱是生命的源泉,是爱护和关怀,是让我们敢到温馨和希望的家园。

有一次,我们学校一个同学得了白血病,我们全校人都捐钱给他治病,最后终于治好了这位同学。

我最喜欢爱心之歌和爱心图片两个单元。爱心之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现,歌词展现了人们对和平的希望,对爱的向往;音乐展现了人们心灵的共鸣。《爱的奉献》的歌词: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的图片上出现了难以想象的学校和许许多多需要关心的孩子。不过有不少的慈善家纷纷出现,帮助孩子们渡过难关。

愿爱心之根种在人间,慈善之花开满人间!

《慈善读本》读后感

最近老师发了一本《慈善读本》给我,这本书讲解了“慈善”的重要性,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如同接收了灵魂的洗礼。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困难,但我们不能总是只懂得去抱怨,必须还要明白世上还有困难比我们更多,更艰难的人,幸福在于满足,不知足的人永远不会快乐。太阳虽然有万丈光芒,但也有照不到的角落;人类的科技再怎么发达,也抵挡不住灾难和死亡。我们要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世界需要慈善,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的美好,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有意义的!

《慈善读本》读后感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发现每个同学桌子上都有一本新书,封面有四个红体大字――慈善读本。周末中午。刚吃完饭随手拿起来翻了一翻。没想到这一翻吸引我在那里坐了好久……翻开爱心序曲第一章――《爱在生命诞生的时刻》。我很喜欢一段话:“你一生下来伴随着哭声,因为你非常弱小,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不能自食其力、不能保护自己,所以你感到不安全,感到恐惧……但是你很快不哭了,因为,你从妈妈的体温中、爸爸的惊喜中,所有在场的医生、护士亲人的关怀中,感受到了爱、温柔、无限的期待和包容……”这是我们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时候,有这么多的人在关爱我们、帮助我们,当我们有了爱心,就有了慈善,就会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爱心是一种循环,是一种‘蝴蝶效应’,最后会生生不息,越来越多……这就是爱心慈善的魅力!

投身于慈善的不仅是食物救济中心、红十字会、台湾慈济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还有许许多多的慈善家,比如,将580亿尽数捐出的比尔?盖茨。有时慈善也不以财富来衡量,如香港义工黄福荣在20xx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后因抢救孤儿院三名孤儿和一位教师在余震中不幸牺牲。

这时我想起了我们举行的义卖活动。每次,同学们一听见有义卖活动时,马上就从家里带来许许多多的东西,有书籍,有玩具,甚至连从未用过的东西都带过来了。大家都是为了能资助更多的不能上学的孩子,能获得和我们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力。当义卖结束时,所有同学都将自己的钱捐给贫困山区。有些同学没有卖出东西,就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拿了出来;有的同学没有钱,就问老师:“可以把要买的东西捐出去吗?”

我原本打算少捐点钱当零花钱,但当我看见这些同学的行为时,我又羞愧,又悔恨,马上把想要留下的钱都捐了出去。

有一首歌唱的很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让我们每人都献出一点力量,让爱洒满人间吧!

《慈善读本》读后感

一爱一心教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并且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慈善读本】小学版重在感染和熏陶,有一爱一心序曲,一爱一心歌曲,一爱一心图片,一爱一心故事,一爱一心童花和一爱一心剧场等多个一爱一心栏目。在本书中,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慈善与责任,一爱一与尊重,助人与分享,一爱一与力量等富有社会价值的慈善主题。【慈善读本】是我国的第一次尝试,在社会上得到了各界的.关注。

一爱一心的诞生说明了——一爱一是生命的源泉,是一爱一护和关怀,是让我们敢到温馨和希望的家园。

有一次,我们学校一个同学得了白血病,我们全校人都捐钱给他治病,最后终于治好了这位同学。

我最喜欢一爱一心之歌和一爱一心图片两个单元。一爱一心之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现,歌词展现了人们对和平的希望,对一爱一的向往;音乐展现了人们心灵的共鸣。【一爱一的奉献】的歌词: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一爱一,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爱一的图片上出现了难以想象的学校和许许多多需要关心的孩子。不过有不少的慈善家纷纷出现,帮助孩子们渡过难关。

愿一爱一心之根种在人间,慈善之花开满人间!

《慈善读本》读后感

在这金风送爽,桂子飘香的十一月,我阅读了《小学版慈善读本》。

翻开书中的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爱,在生命诞生的时刻”为主题,让我最难忘的部分是“生命诞生的感人故事”。那是5·12汶川地震过后,盛传过这样一个故事。救援人员在搜救时,再垮塌下来的房子里发现一具女性遗体。她的身体已经被压得变形了,但是双膝依然保持着跪的姿势,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臂着地支撑身体。救援队长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身子底下,发现一个三四个大的婴儿。在母亲的庇护下,孩子毫无损伤。随行医生在包裹孩子的被子里还发现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面是这位母亲给孩子留下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个故事,我想大家都最熟悉了,电视广播上都热谈这项“记住,我爱你”的新闻。那位死去的母亲对孩子的爱是给予了他第二次的生命,母爱是十分无私和伟大的,它可以付出一切物质财富;包含生命。母亲是那样的疼爱自己的孩子!

在二零零一年九月份的一天,我诞生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我还记得那时我拥有在场的医生、护士、亲人的关怀中,感受到了爱、温柔、无限的期待和包容。

这一切一切的爱,何从不是我的母亲给的?在我出生后,我得到邻居?小区、亲人以及全世界对我关心,这一切都在我记忆的深处中!

在一单元的爱心之歌,第二单元的爱心图片,第三单元的爱心故事,第四单元的爱心童话,第五单元的爱心剧场,第六单元的爱心行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心和慈善的力量与动力。此时,我感到无比幸福,我得到了社会的关爱。

我们应该多关爱一些弱小群体,把自己的零用钱等多出的用品去捐给他们,帮助他们,给予他们幸福,去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让我们去做冬日中,他们需要的那把火,夏日中,掠过他们脸上的那一阵微风。让我们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吧!一起共同行动起来!

《慈善读本》读后感

我读了慈善读本这本书,其中里面有一个故事,我深有感触。

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天生就是哑巴,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有一天因为等了很久妈妈都没回来于是小女孩决定去找妈妈。她走了很远,终于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小女孩以为妈妈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以为这样能令妈妈睡得舒服一点,后来她才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她还发现,妈妈手里还紧紧地攥着一块年糕。小女孩忽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哭了。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一遍又一遍的用手语作着这首感恩的心,从这里我看出来这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是多么爱她的母亲。当她觉得妈妈死了的时候,发现妈妈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年糕,看来妈妈是宁愿自己饿死,也要把食物留给女儿吃。

读到当小女孩得知妈妈的死时,大哭却出不了声音这一段时,我愣住了,心里一阵绞痛。我忽然明白了:小学生读后感全天下的父母虽然有的富,有的穷,但对孩子的心都一样,就算自己多辛苦他们也无怨无悔,只要自己的孩子能过得更好,就心满意足了。

就像上一次,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的大拇指不小心被门夹到了,手指立刻由红变青,由青变紫,由紫变黑。我的手疼的无知觉,于是我打电话给妈妈。我原本只是想问妈妈要擦什么药。可妈妈接到电话,知道我手受伤了就着急地问我:“怎么又受伤了,那么不小心,痛不痛?快,要马上擦药,我现在就回来,你等着……”就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快速赶回家,显然,妈妈是心疼我的。

人人都有一颗感恩之心,只要肯对他人付出一点点,就会放出巨大的光和热,它能使冰川融化,它能使万物苏醒,它能使一切都变得非常美好。来吧,不要再犹豫,付出你我真诚地感恩之心,温暖身边的人。

《慈善读本》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引入入胜的书一一一《慈善读本》,书中精美的插图和感人的故事向我展现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在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张图片上,有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趴在前往事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而就在不远处,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的盯着这个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大餐。看到这张图片,我才知道,非洲难民的生活是多么艰难,相比起来,我们的生活简直如天堂一般。

平常大家关注的都是自己的生活,可是,当我们把视线转向“他们”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对有些人来说,是根本不敢想象的!看看我们的同龄人吧,那些风雪中的露天课堂站着上课的孩子;一个为了背一筐蔬菜去卖,要翻过两座大山的8岁小女孩;因为残疾而无法上学的小朋友……他们都需要我们的关心。

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公益活动,筹办植物标本展,为地震灾民到街头义卖筹款,为贫困学校募捐图书,还可以收集爱心图片,拍摄爱心图片,办一个爱心图片展,让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爱!

千万别小瞧我们现在所做的点点滴滴,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聚沙成塔,水滴石穿。试想我们小小年纪就能把爱心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长大了,就可以将爱心事业办得轰轰烈烈。

从我们出生以来,就享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不仅是我们的家人,还有我们的邻居,小区、学校、商店、大自然……现在,就让我们把爱心传递,让“爱”生生不息,越来越多。因为有了爱心,有了慈善,我们才能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幸福,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公正。愿爱心之根种在心间,慈善之花开满人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