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精选

时间:2023-07-26 06:40:50 作者:曹czj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医生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精选篇一

进入超声医学科学习后,有以下七点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协和之“早”、协和之“忙”。早晨7点开始,门诊就出现了排长队等待诊疗的病人,医护人员也都早早到岗,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第二,学习资源丰富。教学楼胡应洲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医大图书馆都向我们开放。在图书馆经常可以看到穿着白大衣和刷手服查阅资料的医护人员。而我工作的医院就没有这么便利的资源,也就没有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途径。

第三,注重收集疑难病例。来协和后,我发现每个老师都有存图、随访疑难病例的习惯,而且对于特殊病史会及时查阅文献。老师们自我学习的方法也影响着我,这将有助于我今后的学习提高。

第四,超声报告言简意赅。首先,实行病变分段描述,便于临床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快速获取超声信息。其次,超声提示非常谨慎。新手因为对病变认识的局限性,在异病同影的情况下,认识不到相似的超声图像会有更多的临床诊断。而协和老师们基于开阔的眼界及渊博的知识,在看到超声图像时会有更多的思考,把严谨的临床思维带进检查过程中,对于疾病的认识更充分,增加了诊断提示信息。

第五,罕见疑难病例科内交流。协和医院的罕见疑难病例很多,在科会、读片会和病例汇报上,同一病例的诊治经验众人获益,教授的点评更是锦上添花。

第六,老师教学意识强。协和老师们会在出诊过程中讲解疑难病例,提出启发式问题,最后耐心地引导解释进修生提的问题,这样加深了进修生的理解认识。

第七,就诊病人医学知识比较丰富。来协和就诊的患者,多是基层医院首诊后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而来的,甚至有一些病人是辗转了北京数个权威医院后再来协和就诊的,患者的医学知识已经在多位医师的解释下很丰富了。加上现在网络发达,病人获得医学知识更加方便。记得有一次一位乳腺病人就诊,做完检查后问她的乳腺结节属于bi—rads几类,老师告诉她是4类,她紧接着问是属于a/b/c哪类,当时我就汗颜了。病人丰富的医学知识要求医生解释时更加全面严谨,更倒逼医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四种学习方式让进修医生全面发展

经历过协和熔炉历练的我,对如何把握进修机会有了深刻的体会。协和超声医学科为进修医生安排了如下四种学习方式:记录岗、参观学习、上机操作岗、上机操作+记录岗。选择不同的岗位会有不同的学习经验,也需要不一样的学习技巧。

先说记录岗。在记录岗可以学习老师对于病变的描述及判断,发现自己对于病变的描述不足之处,使自己对于病变的描述更加规范。同在记录岗的进修生们工作方式会不一样。有的会等老师讲解,自己在旁边记录;有的会一边看图像,一边就记录了,这样等老师描述病变的时候就可以修改自己的报告了。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的描述和老师的不一样,印象会比较深刻。当然,前提是打字速度要快,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记录时有的老师会让进修生自己先做,老师在旁边看着,如果有什么错误,老师会指出来,并告知正确的做法。这样进修生会对报告描述和扫查方法的差异留下更深的印象,收获更大。

其次,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进修生可以紧随老师的图像变换,学习老师的扫查手法、判断思维,同时可以学习老师对于病变的描述及判断。这种学习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自由选择,去感兴趣的老师那里多学习,但缺点就是不是自己亲自检查病人及记录,思考可能不深刻。

再次,上机操作岗。上机操作是基于记录岗和参观学习后自己单独练习的过程,概括说上机就是学习再实践的过程。自己亲手做过的病人,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自己已经看过有疑问的病例,请督导老师会诊后,如果自己与老师的思维和扫查方式有差异,会收获很大。这种情况能及时补充自己思维判断和知识的不足,下班后带着疑问查阅书籍及资料。有的病变,督导老师能扫出来,你可能就漏了,为什么你没有看见?是扫查不仔细还是对这个疾病认识不足,没有想到去扫查那些切面?这样的思考只有自己上机后才会有。

通过这样锻炼,再遇到类似病例的时候,思维判断就会更全面,描述也会越来越规范。进修医生各自的专业基础不同,学习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建议大家在进修工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医生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精选篇二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生的素质和能力也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患者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参加拓展培训。本文将总结医生拓展培训中的心得体会,并探讨如何在拓展培训中更好地发展自己。

参加拓展培训使我对自己的认知和思考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通过与不同背景的医生交流和合作,我领悟到医生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的使用者,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过与其他医生分享经验和学习,我发现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拓展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拓展培训不仅在医学领域进行教学,更广泛地涉及了管理、法律、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接触这些多元化的学科和知识,我对医生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学习管理知识让我更好地管理临床工作和医疗团队,学习法律知识使我更加明确自己在医疗行为中的权利和义务。这些知识的学习开拓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

第四段:提升了医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培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我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模拟临床情境进行讨论和演练,我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临床实践中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对于医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拓展培训,我不仅获得了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医生合作,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领导能力,以及如何在面对问题时保持冷静和解决问题。拓展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发展自己,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医学领域,拓展培训已经成为医生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必要途径。通过这种培训方式,医生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还能够提高自己的管理、沟通和实践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我相信未来的医生拓展培训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医疗职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医生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精选篇三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德国心内科专科医生技术全面!是真正的专科培训!心血管专科涉及很多专科检查,如: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运动平板、动态血压、食道超声检查、心血管造影、右心导管检查、心脏ct等,在德国医院这些检查均由心血管医生本人亲自操作并书写报告。而不是像国内分散由各个技术人员分别检查,专科医生最后再做综合评价。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专科检查得到主管医生亲自操作并系统分析,有利于实时掌握患者全面情况,大大提高相关疾病的检出率,也使得专科医生得到全面的技术训练。例如,余教授除了负责要每周的查房外,还要亲自负责患者入院后的所有检查及治疗:包括术前谈话、做食道超声(tee)或普通心脏彩超、介入手术、手术报告;同时还亲自参与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血等检查结果的分析,并撰写报告。每一个专科医生几乎可以独立完成所有涉及心血管科的专业检查和治疗,德国医生几近全能而专业的临床技能让人佩服!当然,在介入诊疗方面,每个医生也有自己的强项,有的侧重冠脉,有的侧重电生理。大家分工明确,合作有序。同时由于信息系统的完善,他们随时调阅患者的所有就诊资料,很多书写资料系格式化,这为他们高效的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德国很少看到国内常见的厚厚的病历本,每次查房记录大约手写的3—4行字,住院病程病历记录简单,但是出院记录详细,包括入院情况、治疗情况、出院后注意事项,同时出院记录会传给患者的私人医生或社区医生一份,以备查阅。德国每个科室匹配有秘书,部分文字工作由秘书完成,所有专科医生工作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病人相关的临床工作,各尽其职,各尽其责,真正在以病人为中心,这与国内医生埋头苦写病程记录,少有时间管理病人有明显差别。

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对德国人的专业严谨体会深刻!例如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与高效精确,所有做左心耳封堵术都必须严格按照指南规程做气管插管麻醉、术前术中术后食道超声检查!从不因为熟练了或省事而省略任何一道程序!而仅仅为了确保房间隔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失误,就有五道程序: dsa不同体位透视、食道超声检查、声学造影检查、左右心房的压力监测、血气监测等,每一个患者每一步骤雷打不动,一丝不苟的完成,做到万无一失。而国内很多医院可能只是第一程序,凭经验行事。而这种规范严谨的操作对于初学者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得有一胸闷不适患者,入院后先行冠脉造影无问题,再行左室造影也未见异常,再行主动脉瓣双侧测压及右心导管检查,血气检查,还是没有发现病变。最后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最终患者得到确诊。这个病人要在国内,恐怕能做到第二第三步就不错了。对于冠脉狭窄病人是否植入支架的问题,他们常规应用压力导丝进行ifr或ffr测定,达到相关的客观标准才会植入支架! 就是这样,德国医生对每个疾病、每个操作都严格按操作流程、临床规范严谨的去做,避免漏诊失误及过度医疗,使得患者的疗效得到保证、真正体现了病人至上、安全至上的理念!余教授常说,“做介入手术就像足球运动员踢球,虽然都在踢球,却有国家队和业余队之分,做杰出国家队队员是每个球员的梦想,做严谨创新的大师级医生应该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余教授所在的团队的这种追求严谨极致的精神,给我留下极深印象!

流畅的工作流程 科室合作紧密

结合我们医院心血管介入手术开展情况及发展方向,我主要在心血管介入室学习。走入心血管介入室,所有物件归位合理、配件放置有序,操作手术做起来得心应手!房间布局合理,还配有谈话室、咖啡间,整个介入室让人爽心悦目!而尤其让我惊奇的是介入室的流畅的工作流程,每个病人来到介入室便进入了一系列规范有序的流程服务,而最能体现流程通畅与否的恐怕要算是急诊pci手术了!对于急诊心梗患者来说,打通血管是需要争分夺秒了!而这家医院对急诊pci手术的快速反应和操作速度也令人惊奇!大多数患者有社区医生电话通知专科医生,导管室马上按程序启动,导管室护士医生技术娴熟,患者入院不到60分钟即可植入支架、开通血管。我见到一例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开通,前后不到20分钟!在国内大多数医院恐怕在急诊科挂号输上液体也要20分钟吧?这种快速反应没有快捷绿色通道的畅通流程和高超的介入技术水平是达不到的!

有时,心血管介入涉及多个科室,例如植入心脏除颤器、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等,涉及外科,麻醉科、影像科,则心血管医生与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一道协同手术。外科医生严格的无菌医师,精细的血管缝合技术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和完美。麻醉医生全面生命安全支持技术,保证了手术的高效、安全。有时一天一个导管室有10余台手术,护士医生分工明确,反应迅速,两台手术之间接台衔接紧凑,效率极高。

术业有专攻 顶尖技术立足世界

在德国,很少有像国内样大而全的多至几千张病床综合医院,大多是小而精的医院即专科医院。别小看这些小医院,很多都是赫赫有名的顶尖技术所在地。而在lichtenfels医院,余教授引领的左心耳封堵术就是这样一项全球领先技术!对于房颤患者,防止血栓形成和脱落到脑部,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内容。左心耳为脑部主要来源之一,为防止血栓,传统的抗凝治疗存在局限性。对于部分不能长期有效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公认的有效方法,目前已进入德国医保目录。在lichtenfels 医院,众多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就在这里完成,同时每天还要来自世界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求治。至20xx年初以来,在余教授的传授下,国内多家医院相继开展该技术。由于我国为脑卒中大国,房颤病人众多,这一技术将有光明前景。

医生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精选篇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患关系的日益复杂,医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提升医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医院普遍开展了医生拓展培训。这种培训旨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医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面对复杂医疗环境和挑战时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在医生拓展培训中,我们参与了许多团队合作的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高空项目中,我们默契配合,相互帮助,完成了各种困难任务,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这种体验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实现更大更远的目标。

第三段:创新思维的提升

在医生拓展培训中,我们经历了许多创新思维的培训和实践。在“寻找更佳解决方案”项目中,每个人都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协商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个项目让我明白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医疗领域,面对疑难病例和复杂手术,我们不能只按照常规思维进行处理,而是需要灵活运用创新思维,不断寻找更佳的解决方案。

第四段:沟通能力的提高

医生拓展培训中,我们还进行了大量的沟通训练。通过这些训练,我认识到沟通在医生的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透过沟通,医生可以更有效地与患者、家属和团队成员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并进行角色扮演来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训练,让我更加明确了沟通在医生工作中的重要性。

第五段:拓展培训的收获与启示

通过医生拓展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和知识,还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沟通在医生工作中的重要性。这次培训让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意识到医生的工作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与人相处、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我相信这些培训经历将对我的未来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成为一名更出色的医生。

总结:医生拓展培训是提升医生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医生能够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沟通能力。这些培训经历不仅让医生学到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还让他们成长为更全面、出色的医生。通过拓展培训,医生们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医疗环境和挑战,提高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生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精选篇五

在医学领域,不断学习和拓展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是医生们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提升自己的临床技术,并与国际接轨,我参加了一次医生拓展培训。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这些经验和思考对我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段:明确培训目标,激发进取心

参加医生拓展培训之前,我首先明确了自己的培训目标:提升临床技能、学习最新的医疗技术、开拓国际化视野等。这些目标激发了我的进取心,让我对培训充满了期待。

第二段:拓宽学科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在培训中,我有幸学习了许多有关医学的前沿知识和技术。比如,我学习了一种先进的手术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了微创手术的技巧,这为我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我还参与了专业研讨会、临床案例讨论等活动,通过与行业内的专家和同行交流,加深了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拓宽了自己的学科知识。

第三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医生不仅需要个人的临床技能,在医疗团队中的协作能力也非常重要。在培训中,我参与了团队合作的项目和训练,与其他医生一起共同解决临床难题和病例讨论。这种合作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协作能力。同时,我也明白了医疗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不断学习和和谐协作,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四段:拓展国际视野,加强专业交流

医学是国际性的学科,了解和学习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变革对提升自身水平非常重要。在培训中,我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生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见解。通过这些交流,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国际视野,还学到了很多在国内未被广泛应用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这些经验对我以后的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医生拓展培训,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触动了我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医生,不仅仅是完成工作,更要不断学习和追求进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将持续加强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同时继续接触国际先进医疗技术,不断拓展自身的视野和知识库。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我一定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