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心得体会(优秀16篇)

时间:2023-11-26 20:44:14 作者:HT书生

总结是对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反思,可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总结和概括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学心得,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当今,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的飞速翻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都向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付这种挑战,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知道我必须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好在教育行政部门给我们的专业发展建立了各种导向和激励机制,科研部门对我们实施了各种形式的引导和培训,使我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通过培训学习,我成长的过程变成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三年的培训给我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产生很深的影响,给我的体会很深,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所教的学生在四届高考中都取得好成绩。

一、资深老师及教授的讲座。

1、两位教授的讲座。

我们作为教师不仅是教书,而要学会转变角色,从学者型转化为智慧型教师。同时要善于反思,将此作为采取进一步专业发展行为的机会。邓道宣教我们的成长公式对我们有很深的影响。成长=经验+反思;优秀=教学过程+反思,而且英语教学要积累,不能以教为目的,教师也是教学相长,边教边学,边学边教。现在我们加入资阳市教师qq群聊天时,也能看到邓教授在上面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运用新课程,压力很大,很棘手,教材对学生的要求高了很多,学生也觉得很吃力,邓教授有新的东西也会传上去,让我们及时的了解,进而有助于我们的教学。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听了四川教育学院赖蓉莎教授教我们如何去观摩一堂课,同时我认真观摩了一些一起学习的教师的课堂,深受鼓舞。他们可取的教学经验,合理的教学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有经验教师的经验介绍。

廖老师一开始提出两句经典的话语为我们的前景指明了方向,因为我们是新教师,很多时候需要人指引。“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机会时刻给有准备的人”;“学会等待,每一份付出都会有回报”。他对我们的专业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讲解,让我们意识到教师既要教又要学习,而且要进行自我反思,把以前的实践过程作为反思对象,对自己付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景的能力,跳出自己看自己。教我们多看学生,要知道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这些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帮助。现在我都学会了课余写一些教学心得和反思等,作为以后有用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在培训过程中,廖老师还发了一些有用的书,比如《新教师入门》,《如何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新编英语教学论》以及给我们的材料“有效教学行为的共性特征”等,这些资料我现在在教学中时常都会拿来翻阅,每次看完都有不同的体会。特别是现在我们校长提出的有效教学,这种资料就更派上用场了,因为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具体行为的有效性,教学行为的整体转向以教师对教学行为操作方式的改变为基础。现在我们处于新教材改革时期,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师就应具备有效的教学行为。廖老师叫我们要学会反思,我在后面专门说一下这方面,因为它非常重要。当然在这过程中我还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廖老师叫我们要做一个研究型教师,也给了我们机会研究课题,但由于我选课题没有选好,最终没有能成功申请到微型课题研究,不过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向这方面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的。

3、教研员的指导和帮助。

教研员的耐心和细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研员带领每个小组进行各种活动,我们相互认识并了解,各自介绍自己的情况,特别是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都提出来一起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教研员给我们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方法解决问题。在20__年6月,我有幸参加资阳市新课程教学技能比赛,多亏教研员曾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及改进的方法,最终我获得二等奖,这是我第一次走上这样的大舞台,我真的觉得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二、同伴互助。

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就需要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我在培训过程中很多不同学校的老师,分析各自学校成功的经验,同时有些还成为朋友。在召开资阳市教研会的时候,我看见这些同学就像看见老朋友一样,大家又在一起畅所欲言。大家互相分享着彼此的思想,不断地提高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我的知识也因此不断地变更和扩张。同外校老师的交流,这时又能从他们身上获得新的资讯与方法,为我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三、自我反思。

卓有成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注重了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教前反思,我在备课前认真分析教材、学生及学生以前生活、学习状况,通过教学前深思准备出符合班情、生情的个性化教案,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了我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根据课堂上随时出现的问题即时反思,抓住契机,调整自已的教学策略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使我的教学得以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后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阅读反思,通过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不断的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促进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学与反思的相结合,提升了我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使我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由于教学情景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不仅要是一个实践者,更要是一个研究者.既要“思先于行”,又要“以行促思”.在研究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一线教师,要研究教育过程、研究教学策略、研究试题,更要研究学生.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研究不是专家们的“专利”,而是每个老师的共同行动.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都是一线教师研究教学总结出来的,我们可能没有有些老教师做得好,但至少我们尝试过。特别廖老师谈到中学教师要参与微型课题研究,更启发我们要作为研究型教师。

五,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努力学习英语教育学、微型课题研究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为教学服务,同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有些已经得到发表,有些在省上获过奖,但我任然要加强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争取形成微型课题。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我们从事的是普普通通的职业,但是这份职业却是不平凡的,因为我们是在教书,更是在育人,育人须以德为先。成长需要漫长的过程,虽是体现个体行为,但是与周围的环境影响息息相关。我们首先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团体氛围,健康的团体是以健康的人为主体的,一个健康的人首先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又是以健康的心理为前提的。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渴求成长发展的内在愿望和需要保持一个积极进取的心态,需要学会更好的为人处事,需要掌握一套自我学习的方法,需要时时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一步一步成长。

总之,经过三年来的培训和学习,在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虽然取得了一些点滴的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扎实的教学,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课程教材改革的征途上创造出新的成绩。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自觉行为,同时又能保证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

一、师德为宗,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从业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可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为此,必须坚持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及有关政策法规,积开展师德承诺、师德师风建设等活动,尽量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思想道德规范、专业道德规范、教学道德规范、生活道德规范、行为道德规范、语言道德规范、交往道德规范”,自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二、关爱相信每个孩子。

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为出发点,开展“微笑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发展之路”为落脚点。

三、师能为上,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核心,教师的能力水平是提升学校品位的关键。要突出学习。教师是学习者,教师培训并不只是培训者讲和受训者听的活动。突出“自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从“教材钻所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基本能力”等方面找出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开展扬长补短式的自训自练,学习和吸纳教育理论和新的教有理念,强化推门听课,互帮互学,在实践中学习高。

四、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

教师要以使学生学有所得为目标,从而不断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尽量补充资料。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思考,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为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课堂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氖和积极性。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社会,要立足于社会中,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识,充实自己,换句话说,在学校学的那些具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延续的东西,这就是能力。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们相信,只要乐岗敬业,定会有所收获。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20__年的暑期是格外的炎热,实验初中,由于热岛效应,那里是更加的酷热难耐;然而,在此参加20__年暑期stem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班的五十名理化生教师却对炎热浑然不觉,因为他们完全被来自英国的两名教育专家ghrishaines和samirmoezzi的实践性教学深深吸引,陶醉其中。

培训的几天,两位国外专家每天都忙碌于实验器材的置备,在意于实验教学的优化,感受着实验成功的喜悦。冒着酷暑为我们讲学、讲解,是那么专业、敬业。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一种作为科学老师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这种责任和敬业、细致和创新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每一位参训教师。

感谢组织方为我们创造了这个良好平台,为我们的发展引入了新的领域。在代表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美女班主任吴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收获多多,相信这几天的学习,我们一定会带到工作中,在全市科学实验老师中括起一阵“stem风、创新风”。

五天的培训,让我对stem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是一种理念、一种学习、一种协作、一种体验、一种提升。

(2)我们设计的教学或相关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兴趣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形成学为所用,学无止境的学习观。

(3)stem活动,它是一种平台,是学科与学科、学科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学科与生活的高度结合,是学习个体与个体之间高度协作的过程,是学习中发现新知、学用互检、学用互补的过程,它更是一种学中做、做中学,快乐与学习并进的过程,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科研,我们通常说“教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为了提高我们塔山小学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水平,我们樊校长于昨天下午为我们请来了连云港师专知名专家冯伯虎教授为我们做了《名师成长与教科研》的专题讲座。

这场讲座如同冬日里的暖流,吹进了塔山小学每一位教师的心中,让我们对教科研有了更新的认识,让我们懂得了一个教师如何从普通走向有名,让我们知道了其实名师的起点和我们是一样的,让我们对自己有了信心。

对冯伯虎教授的了解,来自于连云港教育博客,因为他的“冯伯虎教育网志”是我们连云港教育博客的推荐博客,我也经常光顾冯教授的博客,从他的博客中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面的理念、方法。真的没想到会有机会面对面聆听冯教授有见地又不乏幽默的讲座,他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从四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方法。主要从何为名师、成长剖析、寻找规律、应对措施四个方面分析了名师成长的历程。

他首先阐述了何为名师及名师的区域性、领域性、学术性、标签性,介绍了影响学校发展的木桶定理和孤峰定理。其次介绍了自己成长的四个阶段:观察现象、积累经验、总结体验、思维创新,以此激励广大学员要常写论文,要有所突破,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另外,他还列举了连云港市的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从他们身上寻求获得成功的经验。

第三,冯教授为大家分析名师成长的规律,寻求名师专业发展的轨迹。

最后,冯教授从课堂教学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名师成长的应对措施,为我们介绍何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层次,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常用的课例研究模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冯教授指出:教学反思是教师二次成长的关键。我们上的、听的每一节课都有其精彩之处,及时地记录下来就是我们以后备课的资源,任何一堂课也都会有疏漏、失误之处,课下冷静思考,剖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和解决方法就会成就下一次的成功。冯教授的话让我有了一种“拨开雨雾见月明”的豁然开朗。他让我明白了反思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重视反思、善于反思,要让反思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习惯,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听冯教授的讲座,让我们认识到了教科研之于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他将引领我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走得更远!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在假期里我阅读了《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贾腊生主编)一书,受益匪浅。让我真正明白了“校本教研”是怎么一回事,“校本教研”有什么用,“校本教研”应该怎样做,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样的途径。

校本教研就是指“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在学校层面上展开的,是学校行为,致力于解决学校层面所面临的问题。它盛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等西方国家,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而兴起的。我们现在指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发现问题-确定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链。校长则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

1、校本教研能够解决学校教研的实际问题

校本教研有利于学校发展与办学理念的落实。只有学校组织校本化的研究活动,才会有意识地围绕以学校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和落实办学理念的具体问题为中心来进行。校本教研使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更趋于多样化。教研活动的主体从单一走向集体,从少数骨干教师走向全体教师。活动方式从单向走向互动。如教师组织专题研讨、网上沙龙,学习交流、进行个案研究、讲述教育故事、写反思日记等。在校本教研开展的过程中,全部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与同伴互动交流,寻求问题实质,梳理求解过程,在研究中发展自己并获得智慧的分享。

2、校本教研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作用

校本教研强调共同参与合作,强调教学实践者与教育研究者结成行为共同体,为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构筑良好的环境。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在学校和课堂,所以校本教研为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教师不再是教研活动的旁观者,而是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主力军。

3、校本教研可以促进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个体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自身特点及其所处的环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差异,学校与教师的发展是基于自身实际而各具特色的发展。以往学校教研活动与在职培训在目标内容上的统一与方法上僵化,限制教师的个性特点充分发展的现象,校本教研为改变这种现象,为学校的特色发展与教师的个性张扬提供了可能。校本教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特色发展,打造创造性教师队伍。

4、校本教研有利于创办学校特色

“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是广大学校创办特色的一条可探索的道路。在校本教研中,学校通过与科研部门合作,校长与专家对话,教师与研究人员交流,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5、校本教研能够将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责任,学习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教研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由之路。

6、校本教研有利于我国教研体制的改革

传统的教研室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基本上是室本位或学科本位,而不是学校本位。校本教研使教研员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使课堂教学研究转向学科课程研究和学校办学特色研究。

尽管现有的教育科研方法都能为教师的校本教研所采用,但由于教师职业所具有的独特的工作特点和教师群体的特殊素质,因而有些方法显然更适合教师进行研究工作。下面给出最适宜于校本教研的三种教育科研方法。

1、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针对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主动操纵研究变量,并对非研究变量给予自觉和明确地控制,观测实施的结果,从而检验研究假设的一种兼有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研究活动。

一个完整的教育研究过程,通常包括如下几个阶段:选定课题、文献检索(查重)、形成假说,制定研究方案、实际运作、撰写研究报告。

2、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以某一对象或现象(即案例)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方式反复分析与研究,以深入揭示其蕴含的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案例是在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案例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反思”的过程,它能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专业能力。一个完整的案例研究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阶段:案例写作、案例研究。

3、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与案例研究不同之处表现在:它是对多个案例的重新构建,像一条线,通过意义串联把许多真实场景进行重新构建,而案例研究是对某一个事物的研究,便像是一个点,叙事研究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读书感想、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学生教育问题、教学理念和教学研究等,而教学案例所叙述的故事则主要定位在教学研究上。

叙事研究的过程,通常包括如下阶段:记录、反思、撰写叙事研究报告。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以自身已有基础为出发点,朝着既定的目标,经过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并创造出业绩。其途经有三个:自我学习,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科研过程。

1、自我学习过程。要求:要注意选择性阅读,理论学习;要善于“联系”思考,理念更新;要学会反思自悟,自我提高。

2、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增长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

3、教育科研过程:成就令学生景仰的学识和品格;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创造有价值的经验和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大三初我们数计学院组织了一周的教育见习,我被安排去师大附中—曾经的母校,可是现在的身份却不同了。见习,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很累,但是收获很大,在那里我换了另一种身份听课,不再琢磨题目会不会做,而琢磨题目适不适合学生做,怎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以及我的思路,揣摩老师各种的导课技能,说课技能,板书技能等,看着附中很多优秀老师如何上课,我发现同样的内容,不同老师可以讲出不同的风格,很受启发。看着旁边大四的学长学姐们为了一节课,在那预演了无数次,修改了无数次教案,很惊讶,可能只有身入其境了才能明白其中的辛苦吧。因为不够明白到教课的严肃性,那一周的见习,只是忙着听课,改作业,写见习报告,还不能深刻的意识到教师—这一行业的艰苦。

然而,在接下来的微格教学中,我终于见识到了教师的辛苦了。作为初出茅庐的我们,老师对我们要求很高,她把所有的课都给我们讲了,每个人也只有两次上台讲课的机会。我的第一次讲课是讲语言技能。第一次讲课很兴奋,一口气讲下来了。同学们反映说虽然语言流畅,到位但是讲的太快了,而且语调基本上很兴奋,难以消化。我的一腔热血被打击了。我的第二次讲课是关于高二的等差数列。没有试讲过,板书没有演练过,就上讲台了。讲完后,我受到了严肃的批评:板书太草了,没有系统(之前我是有设计板书,但是现场的版面太小了,不好写开),擅自修改课本内容。慢慢的,在看到许多同学的上课和老师的及时点评后,我明白了: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才是主体,你的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自己想当然的改变教学内容,要注意学生的知识背景。中学生的模仿性很高,老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便修改课本上的内容,在修改前要参考很多资料的。老师,作为一个传道解惑的人,学生很轻易的把他们看成榜样。如果老师一旦出现错误或者不得当,这需要多少时间补救的呀!

基于自己这么浅短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见解。

第一个方面: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与渔。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上,对老师的一个例子印象很深刻:对于小学的一年级的1+1=2,邻居的三年级的哥哥会教,孩子的父母会教,你也会教,如果你讲的和他们一样,那学生为什么要向你学习呢?教师不但是一个职业,它还需要一种技巧,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的教法。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怎么去求得一种适合大家的教法呢?这是教学中最大的问题,解决好了它,你的教学质量就不会差了。教师教给学生的也不单单是知识,还有一种技能。而且慢慢的,教师在教学中注入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

第二方面:进课堂之前收拾好自己的情绪。

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识到教师的重要性,追求完美的我不允许自己犯错,但是我慢慢发现在现实课堂上,这是很难控制的,教师也有情绪,也有生气的时候,怎么控制好自己心情是一个问题。做不成完人,我们就努力往好的地方上靠。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自然的示范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境地。在学生的面前尽量表现成积极向上的一面,把自己的消极情绪收拾好进入课堂。

第三方面:表达好自己的意思,不要轻易扼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怎么表达自己对书本内容的看法是一个问题,怎么批评调皮捣蛋的学生是一个问题,怎么表扬学生是一个问题。这些都是有技巧的,见惯了身边一些因为老师的一些话而对学科产生兴趣的例子,当然也有因为老师的误会而放弃的学科的例子。在学生心里,老师就是神了。你要如何演绎这个形象呢?注意自己的措辞,注意场合,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在事情不明白的时候,把学生往好的地方去想,假设学生们都是好的,这样你才不会对号入座,非理性解决事情。

第四方面:你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半桶水。

作为老师,要努力做到比学生知道的多,这句话可笑吗?老师本来就比学生知道的多。是的,老师是知道的多,可是他也忘得多呀,而且作为一个老师,不仅仅要知道多,还要讲的通才行。这样就不断的督促老师们学习,我们不仅仅要学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我们需要横纵发展。很多知识都是共通的,往往在一个地方你看不到它的本质,换了一个地方你轻而易举的看到了。如果你想吃老本,不求上进,那么你就愧对教师这个职业了。在学生面前支支吾吾,讲不通,自己也会觉得难受的。

第五方面:不要强迫学生做任何事。

这一点,很难办到。在高三的时候,老师们恨铁不成钢,常常告诉学生们怎么做怎么做。学习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急了也没用。我们要鼓励他们学习,而不是强迫,所谓强扭的瓜都是不甜的。在见习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附中高一的林老师,他一直都在说我建议什么什么,我本人习惯什么什么,我觉得什么什么比较好,而不是说你们要怎样怎样。他退了一步,却更能让学生接受他的意见。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共分几个章节,包含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教师的职业意识与人文素养》、《教师的成长策略与教师生涯规划》、《教师怎样做教育研究》等章节。通过任课老师的精彩教导,我们不断认识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一是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二是初步理解了教师专业化理念与实践的相互联系;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规律;四是如何规划教师自身的成长生涯;五是反思——从自己的教学的得与之中找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六是合作——向同事学习;七是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发展;八是如何做好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九是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十是教师评价。从这些资料中让我对教师专业化有了全面的了解。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发展的自主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

(一)专业理念;

(二)专业知识;

(三)专业能力;

(四)专业态度与动机。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叫教师的职业倦怠,也知道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有:

(一)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

(二)人格的解体。

(三)较低的成就感。

同时知道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有:

(一)个体方面;

(二)教学方面;

(三)社会方面。

了解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包括:

(一)社会方面的根源;

(二)组织方面的根源;

(三)个人背景方面的根源;

(四)学生与教学情境。

了解了一些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以教师发展阶段论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与协助。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职业持合理期望。

(四)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压力。

尤其我想要讲的是学校的领导层应该正确认识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待本校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

结合自己在乡镇中学所任教的实际情况,不断从自己的反思中去进行提高;多与同事合作,从合作中得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与学生的交流与学习中去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专业化发展的学习,让我提高了自己不少的理论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生的转变。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教育质量。只有发展每一个教师,才能成就每一个孩子。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文化修养,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成为专业发展型教师。现谈谈自己对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一点肤浅看法:

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他就完全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超越了自身的道德伦理价值,从而达到了一个与天地合一的境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要真正当好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提高思想文化修养,态度谦虚谨慎,气量大度容忍,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合作精神,善于与他人沟通,擅长调整人际关系,自我调控和调节的能力较强,淡化得失,把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会享受职业生活,增强职业的幸福感,从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寻找持久有效的动力。

著名画家张大千曾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教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创新专业型的教师,必须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认清形势,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书为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使读书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特有的生存习惯。

一、学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思想和依据,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有怎样的教育实践,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方向。因此,我们应加强理论学习,如学习《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深刻领会教育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基本观念、思维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注重学生需要、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现代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要求人的一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优秀教师也只有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才能实现教育实践的科学性。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素质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素养,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在校领导的组织下我们就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行了培训。

通过本次培训的学习,我无论是在教育思想,还是教育理论及业务能力等方面都受益颇多,现就本次学习体会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现代教育观,就是要把“教师说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记”,“教师管学生服从”的陈旧教育方法重新审视,转变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使学生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行。

二、教学能力方面,提高课堂教学。

在上课时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我也注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去观察去体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不仅要使学生会学,还要使学生乐学,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最大限度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从“一言堂”、“满堂灌”中解放出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接受教师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接受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三、教师自我成长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

注重教师自身的素质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素质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这次的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专业知识更使我的业务理论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我认识到一个好的老师不但要教好课更要会出好题。

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如源头活水,常疏常新鲜,教学的事业也是这样,常激励、更新,这个队伍中的每一个细胞才会健康而充满活力,每一名教育者才会永固教育的热情、专业的精神和力量,才不至于细胞变异,乃至个体恶化。教学,需要我们时时注意从每一件习以为常的小事认真对待,注重细节;学科也正需要我们从每一个字、每一段文章的细微之处好好把握,处理好细枝末节。从最基本的文学元素返还到原始,返回到创作之初、作者内心和情丝,正如宋教授所说的:首先感动了自己,然后才能感动挥下的莘莘学子。

四、感悟过程,真诚付出。

通过学习,我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把这份珍贵的经历铭记在心,开始我教学生涯新的征程,我会努力把学到的理念、方法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不辜负领导、老师们的希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给大家,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的教学方法回馈给学生,我会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无悔于我的教育事业。

总之,做为一名教师,通过继续教育的培训,我受益非浅,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掌握了新形势下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在教学中的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掌握了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先进策略和方法,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落实,逐步地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地按素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所教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础。

今天(7月25日),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进入了第三天。上午,我和项目办的同志们一起到各个学科专家团队走访看望,了解研修的进展情况。接着,召开各个学科课程团队专家组组长会议,听取大家对搞好远程研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小学教师的远程研修主题是:贯彻课程标准——基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课例研究,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是“磨课”,而“磨课”运用的基本范式是“三次备课”。为了让老师们深刻理解和把握“磨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我想谈谈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

一、课是观察老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细胞。

首先,课是教师最熟悉的教育教学现象。教师生活的主要形式就是备课、上课、反思课。其次,教师们最关心的,就是如何上好课。这是教师的看家本领。

第三,课是观察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最直接、最客观的“全息源”。

第四,课如其人。课最全面最集中地反映了教师的个性、能力、品德与知识素养。我们看到的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教师素质的集中反映。研究与反思课,就是研究与反思教师这个“个体的人”。正因为如此,课的改进、完善与提高,必然意味着教师整体素质与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二、课例是优秀教师教育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在确立了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之后,我们必须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课才具有研究价值?这里有两种价值取向:一是常态课,就是发生在一般教师的课堂的课。二是优质课。这就是优秀教师创造的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课,我们称之为“课例”。“课例”往往体现了优秀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教育风格,是优秀教师教育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一个优秀教师留下的教育财富,除了他培养的优秀学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创造的优秀课例。这些“课例”对于广大教师来讲具有示范、引领与借鉴价值。正因为如此,广大教师对“课例”特别感兴趣。但是,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优秀教师创造的课例,并不能直接照搬于任何教师的课堂。这是因为“课如其人”,而人与人都是不同的。这就像任何一位卓越人物的优秀品质都可以供别人学习借鉴,但他所创造的优秀业绩并不能供别人复制一样。那么,在这里,优秀教师的“课例”对于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其价值到底意味着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研究、学习、体悟和借鉴优秀教师创造的优秀课例背后蕴藏的教育教学规律。

三、远程研修就是为教师提供一种研究课例的范式。

说到底,我们的远程研修就是为教师们提供一种学习、借鉴、实践优秀课例的范式。其过程大概包括三个部分:

(1)一堂好课是如何形成的?

(3)运用“磨课”的办法,研究、设计、实施、反思自己的课。前两个步骤在集中研修期间完成,后一个步骤在开学后的校本研修中进行。

在这里,我想强调指出的是,“磨课”如何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就不能不谈到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思想。第一次备课,就是教师个人的独立备课,成果是形成第一个教案;第二次备课,就是在教师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课例,成果是形成第二个教案;按照第二个教案上课后进行第三次备课,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然后形成第三个教案……。于漪老师就是借助这样的教育智慧,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成为一位卓越的语文特级教师的。这就是我们进行“磨课”流程设计的经验模型。

按照这个“磨课”流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什么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里有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1)独立“研课”。现在,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分工备课,搞所谓成果分享;二是不动脑筋,直接照搬别人的教案上课。这两种做法,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必须坚持教师的独立备课,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与潜能,俗话说:要先知道自己有多大斤两。其价值在于,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潜能充分释放出来,激活自己的专业发展活力。只有如此,才能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2)与同行对话。包括与优秀教师的“课例”对话、与同伴对话。这个环节的要害在于寻找自己与优秀教师或同伴在课的设计上存在差距是什么?或者理念上,或者方法上,或者知识储备上……找到了这些差距,才能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着力点。

(3)实践反思。包括上课之后的自我反思和同伴研讨。这个环节的意义在于寻找自己的教学预设有哪些没有实现?为什么?寻找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意外的成功?为什么?寻找下一步教育教学改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磨课”流程是形式,蕴含其中的价值对话是关键。可以说,第一个环节是对自我的“观照”,第二个环节是对同行的“观照”;第三个环节是对实践的“观照”。在这里,所谓“观照”,就是对自我和他人行为背后的价值的观察与省思。只有出现了这种自觉的观察与省思行为,才能有教师主体专业发展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在远程研修中,我们判断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最重要的并不是教师们的“磨课”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而是对上述三次观察与省思的记录。透过这些记录,我们能看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理念改进、方法借鉴、知识提高、能力发展……。

在座谈中,有专家提出远程研修能不能更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提供的“磨课”流程离老师们的常态教学比较远。的确,每位教师的日常教学准备,特别是每堂课不可能都按照专家们提供的范式来进行,我们只是希望教师们在日常的校本研修中要按照这种专业范式开展校本研究。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校本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十一月份第一场的讲座使我印象深刻,让我有了方向感。在这学期我的工作和学习方向如下:

一、接手新的一个年级,看着学生期盼的眼神,我要努力地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个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及时记录课堂得失,写下随笔,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要提高自己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真正地做到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专业书,重点要重温语法,避免课堂口语的随意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利用业余时间多欣赏美文,开阔自己的心胸,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并及时在博客上撰写心得和随想感悟。

三、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路是靠你自己走出来的”,希望收获季节来临时能够硕果累累,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坚持,坚持,在学习、工作、反思中过充实的每一天。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勤思考、勤总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一)精选教法,快乐学习,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

2、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

3、以“赛”激趣促学。

(二)教学渗透,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让音乐与生活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搜集整理中创造出来的。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在语文教学中我本着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本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收效很好。另外,我还研究了小课题学低年级自主、合作学习方式。

总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我将继续努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就“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指引”和“抱着“想到,“引“与“抱“采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不变的教育精神。”

我校的教师在学校“一年形成良好校风,全面夯实基础;二年形成吸引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年形成强大凝聚力,夺取全面丰收;五年形成影响力,争做迁安高中教育的示范。”的五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指导下,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和自身实际的3年以上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立足学校,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一、立足实际、进行校本研究。

我们一直坚信一种观念“用三年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在教学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上也坚信“教育的连续性、发展性”观念,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成体系向前发展。

1、以公开课、教研活动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够以学校的大公开课、大教研活动和每月各年级部的学科公开课为载体,进行了大胆的课改尝试,并以科研促课改。在公开课活动中,教师积极进行课改尝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经过不断地进行课改尝试,学校为学生创设了活力满溢的课堂。我们的课改不摆花架子,从学校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的基本规律,以课堂改革为核心,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2、通过编写校本资料,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研究与开发上下功夫,教学资料编写和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坚持不以某一套教辅资料为唯一标准,坚持教学资料自选自编自用,学案和校本课程并行。这些学案的编写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状况,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避免了知识的简单罗列,能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实用性强,便于操作,便于统一,能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学习,不断吸取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成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制度。不走出去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差距,闭门造车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脱离时代的节拍,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模式。向和我们办学层次差不多的先进学校学习,请先进学校的教师,业务精湛的教师到我校做报告,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多次组织教师到衡水一中、衡水二中、正定中学、石家庄、北京等名校考察学习,及周边重点中学进行听课观摩,进一步拓宽教师视野,为教师搭建了业务水平提高的舞台。

每次的培训学习,都让老师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我们感受了衡水中学、衡水二中、正定中学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聆听了资深专家对新课程成改革的分析与指导、对高考动向的把握与引领;专家们凭借着自己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高质量的报告,使学习的老师无论是心灵上还是理念上、行动上都受到极大的震动,将自己的深刻感悟整理成材料传达到每一位教师,掀起以学习度发展的高潮。

1、更新理念、以课改带教学。

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领悟,我们将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做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确定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旨”的课改理念,制定了“突出一个实字,落实一个改字,体现一个新字,鼓励一个活字”的课改方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说的教师绝不代替,能让学生思考的一定给予展示思维的空间,能让学生思悟整理的一定时间,例如每节课要设计5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5分钟,最后5分钟必须留给学生思悟整理。总之就是要给学生“上实在的课”。真正做到了课改与新课标的同步。

2、落实行动、以创新促教学。

我们在积极施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互动式教学模式,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实践和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努力获取新知的自信和不断创新的欲望。“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即学生的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及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即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师生共同研究相结合。在课堂上,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们采用组内交流、组际交流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实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做到教学合一,师生合一,完善自主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应该上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和真实的课,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收获,主动发展。

每次的学习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感觉到了一种精神力量的激发,这种力量是无可限量的,这种精神具有强大的动力,它将鼓舞着我们竭尽全力为学校教育教学谋发展做贡献。

在三中上至领导下至普通老师,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所收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每一项工作都细化到极致。三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把教师的专业发展视为一个庞大的工程、一项生命工程,每个人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专业学习、每个人都会抓住一切促进自我发展的机会。在三中,我们有着强烈的团队意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会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育智慧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起重至关重要的作用。园领导班子,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制定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强、学历层次与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的发展规划。为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实验课题,经过反复论证,我们提出了“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验研究这一课题。

为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从整体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促进教师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求。

走进新课程后,教师主体思想、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师反思性实践,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成长提出了新的思考。为使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应对教育教学活动,为培养和造就新型教师,结合我园园本实情,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1、新教师培训,打好坚实基础

为使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尽快地进入教学角色,我园对新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岗中指导。一是岗前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新教师上岗前培训,目的使教师快速进入角色,适应教学要求。二是岗中指导。新教师在承接教学任务的同时,与学科骨干教师结对子“传、帮、带”,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跟踪指导,指导常规工作,重点是课堂教学,使新教师一年进入角色,二年达到合格,三年进入骨干教师行列。教师中有许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培训者培训,促进能力提升。

通过培训,掌握培训技能,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走进课改,并解决课改进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每月两次的园本培训,教师通过培训者的引领,掌握课改新动态,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3、岗位培训,更新知识结构。

通过培训,补充了教师本体性知识,丰富了教师的文化底蕴,使教师实践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以完善,条件知识得以进一步更新。

4、学历提高培训,完善知识体系。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提高学历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强,教师利用假期及时充电,进一步完善更新、知识结构,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后,我获益匪浅,尤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适应素质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文化修养,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成为专业发展型教师。此外,我更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要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完善自己,要坚定不移地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

“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的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这是我的教育观和思想观。千万不能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不负责任、逍遥懈怠的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通过3天的培训,使我渐渐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要以强烈的责任讯作为代价。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应该勤勤恳恳,无怨无悔。这也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的教育机智,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是一种含有友情有超越友情,含有父母的爱又超越父母的教育之爱,作为一个教师,要想爱更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即使想爱,后来也会变得不爱。用自己的话来说,教师需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培训,我懂得了怎样去爱一个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需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笑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巨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

是成为学生的导师和帮手,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所以关心、爱护学生是一个好老师起码的道德,是强烈责任感的体现和升华。

我想,作为一个教师,不仅是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成为一个研究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生活本身,根据教学现场当时的内在真实,来展示教学的真是面貌。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多年来,我总是努力使每一个40分钟的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上下功夫,适时地渗透思想方法。努力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能力也得到训陈和培养。而且从小就能受到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无疑帮助很大。要做好以上这些,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否则,都是空话。这是因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科书不同于一般参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课外读物,它是按照学科系统性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知识的。知识结构虽存在,但思维过程被压缩。学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思想、方法更是难以体现。

学习了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之后,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有些陈旧,认识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学习,朝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努力,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的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数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丰满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为此,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看得见的思维结果,更要让他们参与那些课本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让自己从书本中精练的定义、公式以及叙述等的背后,看到数学本身本来丰满的面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前辈与后代、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这样的教学也一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不可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建构了。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教师理解了教材,了解了教材的思想,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暂时),并不等于学生也理解了、了解和掌握了。学生不是靠我们头脑里的教学思想方法就可以掌握新知识的,而是靠我们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变为行为。学生是通过我们的语言、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创设的思维空间到达知识彼岸的。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完全依靠教师的主导。

不论我们教师对教材挖掘得多深,理解得多么透彻,把教材读活到什么程度,但如果不能对教材进行很好地加工、处理,不能把理解的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很好的设计,那么,对学生学习来说,都等于零。教师也只能是哑巴吃汤圆——自己心中有数。因此,我认为:教师还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实际,选取恰当教法和教学手段,把教师的思维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内容。教师先受到启发后,再通过老师去启发学生。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自己理解,而不善于教学,那教学效果一定不好。因此,我非常重视在提高自己驾驭教材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课本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中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具备该具备的各种能力,提高应有的素质。因此,我认为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设计出合理的教案,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保证。

通过本次学习,对专业化的教学有了足够深入的认识。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不断地激励我大步向前,勇于探索勇于创造。

或有更高起点的认识。

好,可是这次学习,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这过去的教学,发现还有一条崭新的路,自己应该去走而没有走。

业素养成长起来。

的大比从前有精神有派头。

前更踏实努力,更充满希望地和同事们合作。大胆地去实践,去创造。

我都仔细阅读并及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每学期都撰写论文,认真有创造地写好自己的教学反思。

勇于创造。也希望有机会把自己对专业化发展的认识能更完整地更系统地总结出来。和大家共同学习共探讨。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观念得到转变,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责任的重大。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1、敬业精神。教师要把办好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笃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2、教师应具备学习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习精神。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新课程改革的上场,不得不促使教师们参加到学习中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钻研,要使自己的观念能够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用科学发展观来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

3、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向学生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学习,更要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人。教师承担着培养各种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等许多重任。因此,教师的工作是没有止境,也无法用尺寸计量的。他们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精神,默默无闻的劳动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教学的热爱,源于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并由此感到个人生活的充实和价值。

4、创新精神。教育改革是学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开展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这个月读了《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务实行动》这一本书。起初拿到这本书时,感觉又是一本理论堆砌的教导我们读书的书。但是当慢慢走进这本书时,我收获的却是一个个引发我们静静去思考的真切的问题。

在《教师:为你自己而学习》一讲中,作者提出假如已把教师作为终身职业的话就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我怎样当好一个好教师。二是我怎样使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更有意义。而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别的,只有学习。我们都知道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捷径”,但是这条“捷径”又是充满了挑战与艰辛——学习之路必是辛苦的,学习之路亦是孤单的。我,作为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人来说,还处在学习之路的起始时期,自身各方面素质都还在学习、积累阶段。我自己很清楚我唯有学习才能得到更快的成长,也唯有学习才能使得简单平凡的工作显得更加有意义。但是很多时候,自身的意志力却和“学习”做起了艰苦的抗争——学习没有持续性,“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时候我常常用这本书中的这么一句话来激励自己:为自己而学习!这是多么简单纯粹的理由——我的学习为了能使自己更快的成长!我的学习为了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的学习为了改变无奈的命运!这并不是自私的想法,的确,只有满足了自身的需要才能做出更多的为他人之举。

回顾我走上教师的岗位十六年了,在这十六年的时间里,经历的太多,我不想去后悔已逝的时光留下的遗憾,也不想带着恐惧的心去仰望还迟迟未到的将来,我只是做到时刻提醒自己做好当下——做好当下眼前的事,做好能帮助我成长的事情,做好自认为对的事情……其实当下有何其多的事等着我去做,很多时候我把无谓的时间浪费在对过去的懊悔、对将来的恐慌都是徒劳的——逝去的已成定局,将来的还没到来,要通过当下才能走到将来,所以做好当下的才是最主要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还太“单薄”——有多少的知识等着我去学习、补充;作为一名社会人,我还太“无知”——有多少的社会阅历等着我去积累、充实。面对当下,我只想对自己说:学习吧,你别无选择!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作为一名陕西省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引领更多教师专业化成长,更要提升自己业务的学习,学会多读书、读好书。暑期,“陕西省靳瑞敏名师工作室”组织成员们共读书籍《聚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从骨干到名师》,是一次更好的提升自己专业化成长的学习。在阅读中,让我更深层次的认识到了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我认真阅读,摘抄笔记,有感而发。

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的过程不是甘来苦尽,却是苦尽甘来,正因如此,却非人人所能及。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在环境中成长,我们必须改变自己,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自身的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的所为,所以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思想从态度上去改变自已。自身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出发点是否正确,这也就好比为一座高楼筑基。所以思想态度的改变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上边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育中,我们经常培养孩子的兴趣,其实它也适用于当教师的我们,尝试用热爱的工作给你带来自信和魅力。能一如既往地热爱教育这个事业是很伟大的,骨干教师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正是这种对工作长久的热情就是一个骨干教师的伟大之处。《职业素养》告诉我们:要梦想,就得承担;既选择,就得承担;一旦决定,就得承担。

事业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以正确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时刻铭记教师的职业素养,才能从骨干到名师。

读书,是一件需要坚持才能领悟到的真谛的事情。不仅要会读书还要读好书,骨干型教师要想成长为名师,就要拥有更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这也是教师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相信只要拥有一个永远积极向上的心,懂得知福和珍惜,怀着感恩,努力回馈,忠实于自己的选择,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尊重与理解,成长的速度会很快!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20xx年4月23、24日我参加了在第一小学举办的为期一天半的“20xx年同江市教体系统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真心感谢同江教师进修学校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聆听教育专家思想,学习反思的机会。

三位专家从不同层面为我们作了非常精彩的讲座。整个培训的过程我许多的感悟和灵感不断的从脑袋里蹦出,每一堂课让我既幸福又充实。24号上午由佳市六中副校长李松波作了“我的课堂谁做主”的讲座特别贴近教学一线的实际,李老师结合他的实际教学给我们讲了他的课堂教学梦,特别是他的教学准备做到理清“六种资源”、扎根课堂落实“五种教育”、构建特色的“四有课堂”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对我的实际教学工作启发性很大。

24号下午由佳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刘宝林作了“课堂教学转型”的讲座理论结合实际系统的给我们一线教师讲解了什么是课堂教学转型,为什么要转型,以及课堂教学怎么转型的问题,为我们一线课堂教学转型指明了方向。

23号下午由佳市教育局副局长于庆澎作了“精神成长则天地渐宽”的讲座,给我的思考启发最大。我们平时工作中对教育教学的关注、学习、反思特别多,但对自身的精神成长关注的太少了,于局长从另外一个角度关注教师的幸福成长让我们心里很暖。看到身边那么多兢兢业业在一线教学上战斗的老师们的工作状态,深深的感受到一线教师太需要精神成长了。

忘了是哪位大师说过“教育是闲暇的艺术,只有在闲暇中,人的心灵才可能真正自由地舒展、自由地创造,人性由此而获得无限的陶冶,真正的教育只有闲暇的人才能享受。”在教育功利性这么严重的今天,这种教育真的是太理想国了。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有许多时候忘记了我们的初衷,忘记了教育的根本是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积极面对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自我心灵世界的三重生活。虽然课程改革、课堂改革说了好多年了,但是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改革落实的实在太太太慢;虽然老师们也在响应新课改对自己的教学做着深入的探索和反思,但更多的是在自己所教的学科里探索着反思着怎么让学生的分数考的比别的班级或者学校高,为此老师殚精竭虑的研究教法、教学模式、考试大纲和各种习题资料。在各种复杂多变的要求中评比中考核中,我们的教师哪里还有那么多“闲情雅致”的心不去追求功利而去追求和思考教育的大视野、用大胸怀带领学生领悟生命和教育的本真。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教师太需要精神成长回归教育的根本,在理想和现实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真正领会和贯彻课改的精神。

精神成长怎么实现,我赞同佳市教育局副局长于庆澎的主张,既具体又实用。特别是他讲的前两个方面,涵养美德陶冶性情和广泛阅读。在涵养美德陶冶性情方面,我们的老师确实不够,特别是理科老师,艺术修养确实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否则学生在老师身上根本体会不到什么叫做美和高雅的生活,以后对有品质的生活理解和追求就会少了一点,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太重要了。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魄,找到活力,训练团队合作似乎也被我们的老师给忘记了。在度假旅游的进程中我们似乎对心灵走了多远关注的也不够。在广泛阅读仔细咀嚼方面,我们似乎做的也不是很好。我们看的书大多是自己的专业书籍和教育相关的书籍,真正的博览群书让我们的心灵去旅行、体味、感受、升华的又有多少呢?特别是面对教学压力和社会压力大的老师们,心理都已经出现问题了还天天面对我们的学生,可怜的学生呀能健康成长吗?为了自己的健康幸福,为了学生的健康幸福,为了自己家人的健康幸福,关注精神成长从我做起。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xx年7月15日—19日,在二小参加兴义市举办的《教师专业发展导引》培训后,我觉得这些讲座和案例分析,非常贴近我们基层教师的教学,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现结合本人的学习,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个教师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有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教师做为雕塑孩子心灵的工程师。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为学生的成长感到快乐,在付出与给予中感到满足。往往先是教育了自己,然后再来教育学生,或者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这样的教师,懂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并且是出于自觉去做。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要真正当好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提高思想文化修养,态度谦虚谨慎,气量大度容忍,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合作精神,善于与他人沟通,擅长调整人际关系,自我调控和调节的能力较强,淡化得失,把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会享受职业生活,增强职业的幸福感,从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寻找持久有效的动力。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是学校的主人,个个都是发展的重要一环,树立了发展意识,明了了开放需求,确立了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理念,明确了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与办学特色,以育人统揽全局,统一思想,与时俱进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办学理念,掌握了以往学习中学不到的知识点,对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加深了对学校的认识,更加明确了努力方向,明白了作为教师的职责和任务。教育教学方法要创新,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创新出更多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中学生所接受,所欢迎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工作中能够准确地回答和科学指导学生的学习问题,才无愧于这个时代光荣的称号。

专业知识是中小学优秀教师从事高质量教育活动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量的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现有的专业知识;同时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基础教育学科综合发展的态势,又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地拓宽知识渠道,加快信息获取速度,以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认真刻苦地去学习,我很清楚此次来的是学习!是在学习上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我!这短暂的几天的学习是紧张而忙碌的,短短几天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数学的教学真谛:他们重视营造课堂教学环境,重视课堂的趣味性。在此同时我也深深的懂得了在平时教学中要变注入式教学法为启发式教学;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与技能并重,教师施教之一,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把讲堂变为学堂,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情境,变为生活的大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像演员一样体验人生的种种际遇,在“过程”中感悟语言的魅力,领会语言的真谛。

培训已告一段落,但求知的道路永无止境,困难和挫折还等着去克服和战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倍地学习,进一步丰富知识,将学习的成果应用到自己教育教学中,并多向同行请教和学习,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