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才工作报告讲话稿(优秀19篇)

时间:2023-11-18 15:58:03 作者:MJ笔神 2023年人才工作报告讲话稿(优秀19篇)

工作报告的语言应该准确简练,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让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和理解。下面是一些优秀工作报告的案例,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如何撰写较为完美的工作报告。

人才培养讲话稿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刚才,林校长已经代表北京大学向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表达了欢迎之情。现在,请允许我代表作为首都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的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再次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从去年9月5日我院正式提出建立“首都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议,到朱书记的批示,再到今天的挂牌仪式,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同志做了大量调研和筹备工作,充分体现了北京市府对这件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此,我谨代表各基地挂牌单位向北京市府给予的认同和信任,向北京市信息办对此项工作的辛苦付出表示敬意和感谢!

同时,各参与首批基地创建的单位也在基地的筹建过程中积极建言献策,纷纷投入精力和人力,针对基地今后将要发挥的作用,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充分准备。切实体现了身在首都,心系首都,服务首都的情怀和责任感。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相信我们各基地在首都信息化人才培养上,一定会作出不菲的成绩,并展现良好的协同合作精神!

北京是首都,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奥运是全国人民的奥运。“新北京、新奥运”是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我们身在首都的每一位市民肩上的责任。随着北京市信息化步伐的深入和2015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提高广大北京市民整体的信息化意识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到“数字北京、数字奥运”这一大局。为此,北京市政府在发布了“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后,紧接着出台了《北京市提高全民信息能力行动纲要》,从战略和政策的高度对今后一段时期北京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明确定位和部署。建立“首都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可以说是在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落实“规划”和“纲要”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今天的挂牌仪式,具有重大意义,它创造了一个首都政府与首都高校共建共创的良好契机。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建好基地,任重道远。积极探寻一个高效、务实、灵活的基地运行模式,充分调动各基地的积极性,整合与发挥好基地所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在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先导作用至为重要。我们相信,在北京市信息办的指导下,通过基地间良好的配合,一定会探索出一个良好的基地发展模式,创造一个政校合作的典范!让我们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携手并进,为加快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人才,带动北京全民信息能力的整体提高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首都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单位,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从一开始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向各位宣布一项我院落实基地信息化人才培养职能的具体举措:从本月下旬开始,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将发扬北京大学优良的学术讲座传统,连续举办5期信息化公益讲座,讲座将面向首都各界免费开放,并将视举办效果长期举办,欢迎大家光临听讲!

谢谢大家!

人才培养讲话稿

同志们:

加快发展,就必须要建设一支强硬的人才队伍,而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就必须解放思想,这就需要经营决策者一手狠抓经济建设,一手狠抓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人才,简单的说就是在某个领域具有一定才能或专业技能的人,可分为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和初级人才。人才是一个国家实现奋斗目标,加速经济发展,促进各项事业快速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唯一依靠,也是一个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加速企业不断壮大,最终实现奋斗目标的骨干和顶梁柱,尤其在技术密集的电力行业来说,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是我们立足藏乡,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和坚强依靠。

当前,我局的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截止目前,毕业于专业院校具有大中专学历职工149人,占全局的54.8,其中中级及以上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的18人。这些技术人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绝大部分为我局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专业涉及领域和技术领域比较密集的电力企业来说,仅此而已是远远满足不了企业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更何况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和名不副实者也有人在。所以,注重着力培养和选拔使用有能力、懂技术且又愿意为我局发展乐于奉献、敢于吃苦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局发展的充分且必要条件,也是企业发展的需求,时代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中层领导和重要岗位选拔使用人才时,不仅要注重专业对标,还要注重德、才、能兼并。

当今社会,尖端科技循序渐进,一般科技突飞猛进,企业发展你追我赶。对此,我们不容乐观,要想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能够中流砥柱,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现阶段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选拔使用制度以及未来人才培养和选拔使用的远景目标,特别是要及时发现和培养具有可塑性和可用性的初级人才,对这些人舍得投资进行深化培训和培养、敢于让其挂职得到更具体的学习和锻炼、乐于鼓励激发使其具有更大的创造力,以此,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又能激励和带动其他员工积极学习、踏实工作、奋发进取。

企业的发展,必须要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又不是一时两刻就能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旧传统、旧观念和旧意识,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钻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新知识新思路、新观念和新意识,树立起新理念。只有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了旧的东西,我们才能站在发展的战略平台上,认识人才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培养具有可塑性人才的重要性,所以,解放思想、促进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

政府工作报告讲话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政府和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两区”开发建设新机遇,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挑战,解放思想,扎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全县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充满生机的崭新局面。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是2015年的1.98倍,年均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06亿元,是2015年的2.5倍,年均增长18.2%,“乡镇振兴”初显成效,地方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办达到7个,过3000万元的2个;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40.3亿元,是201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5.3%。预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45元,是2015年的1.71倍。

——发展质量优化提升。与2015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由17.8∶42.6∶39.6调整为15.6∶44.7∶39.7。2011年,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5.7亿元,是2015年的2.4倍;高新技术产值17.1亿元,比2015年增长25.7%。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7家;累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8件,名牌9个、服务名牌4个。

——工业经济快速膨胀。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油气化工、绿色能源、电子信息等一批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滨阳燃化、龙福环能、金缘生物、中环泰锐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预计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达到171.6亿元、12.2亿元、7.1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2.3倍、4.1倍、5.2倍,年均分别增长44%、48%、52%。东进餐具公司承担了不锈钢餐具国家标准修订任务;龙福环能科技公司被认定为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单位,其生产的再生涤纶长丝被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赛牛会,“全国畜牧百强县”这一金字招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我县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县”,产品被指定直供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鸿安、亿利源、立辉、华胜源被评为“全国优秀牛肉品牌”。粮食连续九年实现增产,我县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县”。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被认定国家a级绿色食品12个、无公害食品6个。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新城区建设加速推进,“四纵四横”主干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工;经济开发区主体道路达到了“四纵九横”,水、电、路、讯、天然气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迈出新步伐;累计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96公里,新建桥梁538座、维护危旧桥闸65座。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全县实际利用市外资金累计达28.8亿元,引进市外投资项目191个,实际利用境外投资3031万美元;梨花会累计签约项目60个,投资额达34.6亿元;诚信银政企恳谈会共达成合同签约金额126.5亿元。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0.2亿美元。

——民生保障全面提高。全面落实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各项民生政策,精心实施了一批民生实事,先后投资12亿元,建设了群众急切盼望的10大类、30项民生工程。大力实施安居工程,累计开工建设廉租房375套、1.9万平方米,首批100套已配租到户。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6885万元、各类优抚对象抚恤金3619万元、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64万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和谐局面更加巩固。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十一届全运会和国庆六十周年、建党九十周年等安保任务,社会治安保持持续良好态势。累计办复“信箱”、“公开电话”交办件1200余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我县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各位代表,奋斗的历程充满艰辛,发展的成就令人振奋!过去的几年,我们在磨砺中经受了考验,在奋进中坚定了信心,在实干中创造了辉煌。德龙烟铁路的建设,即将改变没有铁路的历史;正在快速推进中的新城区,成为展示我县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开发区的扩容升级、高速的即将贯通,为我县跨越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可以说,这几年是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几年,也是全县上下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最深刻变化的几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县上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膨引并举,创新转型,工业运行质量大幅提升。滨阳燃化年销售收入达到近200亿元,成为我县首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新引进总投资23亿元的科宇能源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投资8.3亿元的龙福环能科技公司三期、四期项目建成投产。省级不锈钢质检中心项目加快推进,我县被评为中国不锈钢餐具生产基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裕阳铝业公司的“裕阳”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我县首个中国驰名商标;中环泰锐电子公司的高压硅堆、整流桥堆两项技术及产能列世界第一位;丰源科技碳纤维抽油杆项目被列入“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计划”。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生态高效,强农惠农,“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惠农补贴2.05亿元,全县财政对“三农”投入达到4.63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5家,其中省级4家。鸭梨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农产品”,牌鸭梨、牌鸭梨醋分获“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和优质产品奖。畜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签订了高档肉牛品种改良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其高档肉牛养殖项目被列入科技部“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鸿安肉牛养殖场被确定为“国家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鸭规模养殖项目被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粮食喜获丰收,总产实现4.86亿公斤。加强农村生态化建设,完成合格造林面积2.86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36%;投资1000余万元,对103个生态文明村进行了“五化”建设;完成了2015年全国小农水重点县、沟盘河清淤复堤、第三水厂等工程建设,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开展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我县先后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先进集体。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服务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北大市场、银座商城、冷链物流、国际大酒店等一批服务业项目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业取得新突破,成功举办了首届黄河三角洲民俗文化节,我县被评为“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基地”;街道办事处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选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完成投资5.8亿元,建成面积17万平方米,引仙名郡小区通过住建部规划设计a级住宅性能认定,实现我县a级住宅零的突破。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顺利恢复了人民银行、银监办全部职能,工商银行办事机构即将恢复营业;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2.6亿元、47.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9.9亿元、7.1亿元。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高点定位,重点突破,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城区“两湖两桥”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商务中心及群楼建设快速推进,翠岛湖风景区被评为“第八批省水利风景区”。总投资3700万元的新城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并通过省级验收;投资3450万元的陈楼污水处理厂正在进水调试;县标准化生活垃圾处理场已完工并通过省等级考核评价。县经济开发区实现了扩容升级,建成面积达到了20平方公里;投资450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工业六路、工业九路、一路北延等道路建设;投资3700万元,完成了电子信息产业园3万平方米的4-7#标准化厂房主体工程,以及园内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采用bot模式投资4800万元建设的综合服务中心基本竣工。德龙烟铁路段工程进展顺利,高速段即将通车,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小城镇和社区建设加快推进,河流花园、西湖花园、新园小区及洋湖社区等合村并居项目开工建设。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外向带动,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灵活有效。大力开展“回乡创业年”和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全年引进市外投资项目97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2.6亿元,同比增长40%;实际利用境外投资238万美元;梨花会签约项目20个,投资额12亿元;诚信及诚信银企洽谈会共达成合同签约金额91.5亿元。积极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共争取到位资金项目19个,到位资金7294万元。外经外贸稳步增长,预计全县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我县被省商务厅、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农业厅、省财政厅联合授予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关爱民生,共建共享,“十件实事”全面落实。扎实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对全县不达标民办幼儿园全部进行了清理整顿;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补助标准提高到了200元,参合率达到100%;进一步提高乡镇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津补贴标准,自10月份起,实现了县乡工资同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新增就业再就业41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24.5公里;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个体工商户、失地农民和自由职业者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启动,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工程已封顶;7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6.8万名60岁以上老人按月领取了养老金;10个乡镇办文化站建设全部完成,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投资600万元的公安高清“天网”一期工程投入使用,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协调推进,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始终保持全市一流水平。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实施了各类科技项目5项,申请专利99项、授权52项。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顺利完成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乡镇办卫生院均建成使用,并上划县级管理。社会福利化养老水平不断提高,6个乡镇办敬老院达到省一级标准。人口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更加合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洋湖鼓子秧歌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全面提高。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圆满完成了海河迎查任务,生态县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审计、史志、统计、档案、通讯、人防、地震、气象、油区开发、民兵预备役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创新管理,强基固本,和谐稳定局面更加巩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加大严打整治力度,社会治安保持了持续良好态势。扎实开展“联合大接访”活动,着力化解各类矛盾。顺利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基层政权建设更加巩固。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开展“地沟油”、“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各类非法使用添加剂行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执政为民,高效服务,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持续推进思想解放,扎实开展了以“远学江浙、近学邹博,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为主题的思想大解放活动,积极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工作标准和思想境界明显提升。扎实开展“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工作更加规范高效。积极开展部门行风政风民主评议,实施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和监督员制度,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及各界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34件、政协委员提案61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集中审批和并联审批,进一步精减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将审批事项由190项减少到140项,按时办结率达100%。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大家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武警、政法干警,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到:要实现赶超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持续不断地推进思想解放、改革创新,以思想的大解放作为发展的持久动力;就必须始终突出科学发展主题,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生态”理念;就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执行好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产业层次偏低,区域竞争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还不够强;土地短缺、人才匮乏、资金不足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乡镇办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相对落后,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亟待改善;思想境界、工作标准和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县迎接新一轮区域竞争、实现追赶赶超的攻坚期,也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客观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总体上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从外部看,“十二五”规划和“黄蓝”两区开发战略深入实施,“财政省直管县”政策效应不断放大,、市政府继续推进“突破”战略,将为我县发展带来更加难得的战略机遇;高速的全线贯通,德大铁路的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区的快速推进,将使我县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从内部看,县经济开发区实现了扩容升级,大的建设框架逐步拉开,水、电、路、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改善,为我县下一步大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燃化、环能、能源、生物、电子等一批循环型、高新技术型企业的快速崛起,为我县加快“工业兴县”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几年的思想解放和艰苦磨砺,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断高涨,境界进一步提升,思路进一步拓宽,作风进一步转变,理解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全面增强。我们坚信,只要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大有作为!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就一定能够实现赶超发展、富民强县的宏伟目标!

按照的总体部署,结合“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确定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追赶赶超”为主题,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培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和实施“乡镇振兴”工程为依托,大力实施“工业兴县、农业富县、三产活县、文化强县、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不懈抓创新、调结构、稳增长,持之以恒重统筹、惠民生、促和谐,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新!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4亿元,年均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54亿元,年均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936亿元,年均增长2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48∶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年均增长12%。

(一)强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以发展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强力抓好以燃化、能源为龙头的油气化工,以长威、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以为龙头的新兴家纺,以生物为龙头的绿色能源,以集团为龙头的地毯加工,以木器为龙头的木器制造等主导产业培育,全力打造高端产业基地。坚持“膨引并举”,加强对现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培育,着力壮大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引导现有企业积极对接世界500强,实行强强联合,推进以商招商,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拉动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创百亿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着力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企业,力争到2016年,全县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过50亿元的达到15家。继续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有效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强力实施“农业富县”战略。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增加农业对gdp的贡献和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肉牛、生猪、肉禽、鸭梨、优质麦为重点,着眼“生态高效”,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绿色种植业,着力构建“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狠抓龙头企业培育,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推进农产品技术研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三)强力实施“三产活县”战略。加强服务业“三大载体”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力争到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以上。积极发展商贸、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鼓励发展创意设计、法律顾问、资产评估、劳务派遣、人才招聘等中介服务,进一步繁荣服务业市场。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引进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完善担保和小额贷款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担保体系,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推进商业网点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四)强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品牌打造为支撑,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发展、融合发展、跨越发展,加快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进一步延伸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链条,充分挖掘生态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伊斯兰文化等文化资源,着力培育、包装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培育发展现代传媒、出版发行、节庆会展等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新优势。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三个体系”建设,推进文化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五)强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按照“绿为韵、水为魂、路为骨、花为景”的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和“三个同步”的要求,加快县域发展规划整体修编,重点打造“白杨河、沟盘河、幸福河”三条城市水绿主轴和精品景观带,高标准抓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逐步拉开大的城镇框架体系,着力规划打造生态、靓丽、宜居、宜游、宜业的城乡环境。全力抓好骨干道路建设,在即将形成的“三高一铁、一国道六省道”交通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起“两环、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体系。按照“一心两轴两组团”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努力构筑县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型城镇体系。

三、2012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012年是我县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科学发展、拼搏赶超的关键一年。按照总体部署,确定2012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4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3.3∶46.7∶40。地方财政收入确保实现5.08亿元,增长25%;力争实现5.28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亿元,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50元,增长1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4亿元,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抓好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强化科学发展新支撑。以高效生态为导向,以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为目标,按照“功能分区合理、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相对集中”的要求,科学规划全县产业发展布局,全力构建环境友好、生态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年内重点抓好投资20亿元的滨阳燃化高硫重油综合利用、投资23亿元的科宇能源等大项目建设;促进投资10亿元的中环泰锐电子高压硅堆二期、投资5.3亿元的龙福环能科技五期等项目尽快开工,力争年内新开工投资过亿元工业项目达到15个。加强品牌建设,力争新增著名商标2个、名牌2个。加大节能减排审查力度,坚决禁止“两高两低”项目,年内新增市级环境友好型企业2家。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力争年内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4家,新建省级标准化基地1个、市级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年内新认证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

三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对大市场、冷链物流、国际大酒店、银座商城等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以火车站为依托,着力打造陆港物流园区。坚持外引内联,全力推进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民俗文化产业园起步区建设,抓好“园中园”建设,投资8000万元,建设古典民俗文化创意园,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湖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万亩梨园风景区建设,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特色旅游品牌。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严峻形势,全市人民在、省政府和中共石家庄的正确领导下,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实现了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坚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投资拉动,强化要素保障,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保持领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00亿元,增长8%,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81.3亿元,可比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3.5亿元,可比增长13%,总量均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76亿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24亿元,增长12.5%。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147亿美元,增长5%。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3400亿元,增长8.5%,全省综合排名位居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422元、11123元,增长8.5%和10.5%。

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牢牢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个战略重点,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良性互动。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全市亿元以上在建项目达到889个,光谷一期等145个攻坚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0%。中博新能源汽车、三元工业园等51个新开工项目加快建设,石炼化800万吨油品升级改造、常山生化肝素钠、君乐宝婴幼儿配方乳粉等4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2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6152.8亿元,增长19.7%。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有中生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中实施技改项目1600项,完成技改投资1536亿元,增长21%;工业企业全面开展对标行动,创建省级对标示范企业26家、行业标杆543项;新增入统工业企业20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72亿元、利润达到746亿元,分别增长8%和11%。坚持“无中生有”,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列入国家高端生物医药区域集聚发展试点,中航通用飞机、格力电器等143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提速,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6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10亿元,增长13%。服务业快速发展。完成增加值2169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成功列入国家电商与物流快递业协调发展试点城市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计划,商务云数据中心建成投用,电商交易额达到2400亿元,增长25%。三大省级物流园区入驻商户1.3万家,年交易额突破400亿元。国际贸易城、华润万象城等121个商贸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成功举办首届石家庄旅游交易会,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6亿元。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养老服务等产业健康发展,北京银行石家庄分行正式营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成功。粮食生产获得丰收,连续三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肉、蛋、奶和蔬菜、果品产量全省领先。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由54家增加到770家,农民合作社达到1.2万家。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184个,新增省、市重点龙头企业45家,平山葫芦峪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取得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1.6%。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衔接落实省政府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97项,向县(市)区下放审批事项45项,市级保留的113项审批项目全部向社会公开。食药监和工商、质监行政体制的改革基本完成。市本级44个行政机关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经济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全面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措施,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2万户,增长44%;新登记注册资本1538.6亿元,增长165.2%。完成市机械供销公司等8家国有企业改制,21家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利润6.3亿元,双超年度计划。15个试点村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达到159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的24.5%。省会的开放度进一步提升。石家庄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成功组织石洽会等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引进市外资金1353亿元;新增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企业30家、境外投资企业27家,超千万美元进出口企业达到92家。创新发展能力持续提高。科技大市场建成投用,与中国技术交易所等15家技术转移机构开展合作,中德医疗器械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中欧联合实验室获得中国、美国、加拿大检测体系认证。科技中心等省级以上孵化器达到9家,孵化器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667家。协同创新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明确了石家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基地的功能定位。由我市发起和组织的京津冀产学研联盟正式成立,北大、清华、中科院等242家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入。成功签署与中关村共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协议。与央企合作不断深化,首安工业自动灭火系统等97个项目顺利推进。

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强力推进大省省会建设,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6.3%。省会发展空间实现大拓展。顺利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城区面积由469平方公里扩展到2206平方公里。交通枢纽建设步伐加快,石济客专正式启动,京港澳高速改扩建竣工通车,京昆石太高速、南绕城高速顺利推进;307国道大修完工,308国道改造加快实施,新赵公路全线贯通,新建干线公路110公里;太行大街、新城大道建成通车,把“一河两岸”连为一体。城市载体功能不断提升。正定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新客站东广场建成投用;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55个工点全部开工,14个地铁站主体封顶;新胜利大街、方北路和裕翔街等城市路网建设改造整体加快。竣工热源项目80个,新增供热面积963万平方米。实施石津干渠沿线雨污导排工程,完成主城区4条路段雨污分流改造。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全线通水。对槐安路、裕华路、体育大街等主路主街进行了景观整治,改善提升老旧小区279个、小街巷100条,新建提升绿地710公顷。深入开展房地产专项整治,有效规范了房地产市场秩序。新区建设步伐加快。河北奥体中心、石家庄报业传媒大厦等24个功能性项目建设全面展开,湖南大道、天祥街等6条道路建成通车。正定古城墙保护、周汉河综合整治、月城、瓮城修复等十大工程60个项目顺利实施。县城建设力度加大。13个县(市)全部完成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改造提升迎宾路101公里、标志性街道46公里,拆除违章建筑420万平方米,县城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新增公共绿地741.6公顷,鹿泉、高邑通过国家级园林县城初评,井陉通过省级园林县城复查,新乐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高邑、元氏获省人居环境进步奖。368个省级重点村面貌改造提升任务全面完成,全国农村改厕工作现场会在正定召开。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全力实施环境治理攻坚战。大气质量明显好转。市财政投入资金15.8亿元,综合实施压煤、抑尘、控车、迁企等六大举措,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14天,比上年增加71天,优良率提高19.5个百分点,重度以上污染天数比上年减少51天,下降14个百分点,六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全面下降,其中pm2.5、pm10分别下降19.5%、3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分别下降41%、24.9%、22.1%、15.6%。率先在全省完成污染物来源解析。压减燃煤700万吨、钢铁产能112万吨、水泥产能1850万吨,提前3年完成水泥过剩产能压减任务。实施减排项目205项,全市17家热电企业实施除尘改造,市内所有工地开展绿色施工。淘汰黄标车8.07万辆。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华旭药业、永通化工等4家企业完成搬迁,石钢搬迁至井陉矿区工作正式启动。生态修复力度加大。完成水污染治理项目469项,滹沱河整治二期工程进展顺利,汪洋沟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洨河出市断面水质稳定达到省考核要求;建立黄壁庄水库上游水源联动预警机制,拆除岗南水库周边违章建筑2万平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大力实施环省会经济林建设等重大绿化工程,完成造林62万亩,超出目标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环境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114家国省控重点企业全部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控,实行县、乡、村三级环保网格化管理,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关停环保违法企业230家,立案查处各类污染环境案件521起。圆满完成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在此,向为改善大气质量付出艰辛努力、做出积极贡献的全市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44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4%。就业服务得到加强。积极开展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着力做好压减产能涉及职工的安置分流和再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万人,保持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率为零。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由1655元提高到1844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达到30万元;提高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建立计生特殊家庭“医养扶一体化”服务保障机制。对市内区60周岁以上困难老人和90岁以上高龄老人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开工建设保障房2.7万套,竣工2.48万套,分配入住2.06万套。对267个贫困村实施精准扶贫,5.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6750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成果显著,12个县(市)区通过国家、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二十四中一期、二中二期改造等项目扎实推进。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深入实施,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贴专项经费,累计发放2061.4万元,资助学生29446人次。中高职教育衔接取得新进展,市职教中心等8所中职学校与省内7所高校实现对接。国家教育信息化公共资源平台试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省率先颁布实施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霞光大剧院主体竣工,丝弦剧场投入使用,51个社区文化中心提档升级,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百合岭》、《灯魂》等精品创作成果丰硕;河北美院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4家园区入选首批省级示范园区。【2015年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5年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成功举办第九届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省运会“五连冠”,石家庄永昌足球队“冲超”成功。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31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市一院中心院区综合病房楼、市四院新院区、市五院应急救援综合楼等优质卫生资源倍增工程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成效显著,创建“国医馆”、“国医堂”做法在全国推广。新农合筹资标准由340元提高到390元,参合率达到98.4%。“单独两孩”政策启动实施。社会治理不断强化。深入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和打非治违行动,各类事故同比下降12%。发挥价格调节基金作用,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刑事发案率持续下降。实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连续五次入选全国幸福城市前十名,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公开承诺的农村饮水安全、缓解“入园难”、助残帮扶等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按时办复率和走访率均达到100%。加大廉政建设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庸懒散拖”行为,效能责任追究359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残疾人、气象、档案、人防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空前的背景下,取得上述成绩实属不易。这是、省政府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石解放军、武警和政法干警,向中直、省直机关驻石单位,向关心支持石家庄发展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2015年工作,虽然大多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仍有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没有完成预期目标。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传统产业拉动能力减弱,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战略支撑,创新发展能力还不够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实力偏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服务水平还不够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还不够快;大气污染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服务意识和作风建设仍需大力加强。对此,我们一定强化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厚望!

二、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综合分析全年形势,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以明显改观,我国经济运行多重困难和多方面矛盾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我市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省会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完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广阔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随着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作发展、生态共建共享的深入,必将极大提高省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层次;确定的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一河两岸三组团”城市布局、工业强市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省会首位度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率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增添了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保持政治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抢抓发展先机,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八届九次全会、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中东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推进依法行政,优化两个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省会工作上水平、创一流,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步伐,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值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8%。以内。

提出上述目标,充分考虑了与完成“十二五”规划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符合省会发展实际和社会预期,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一定要全面落实九届六次全会部署,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贯穿经济工作的主线,努力在推进工业强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壮大县域经济和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发展潜力,更加注重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更加注重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省会发展新优势,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创新驱动能力,更加注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幸福,努力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围绕实现今年目标,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集中实施项目攻坚,强力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实现上大项目、上一批大项目的新突破,打造石家庄经济升级版。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以上,总投资9000亿元,年度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 “三个一百”重点项目为抓手,实施合力攻坚,确保石药抗肿瘤新药产业化、石煤机二期等100个项目开工建设,格力三期、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二期、神威医药物流园等100个项目竣工投产,力促石炼化轻烃综合利用一期、河北光纤产业集群等100个前期项目完成各项前期手续。把泸州老窖华北基地、华药青霉素产业升级等单体投资超10亿元的160个产业项目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保开工、快建设、早投产。筛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盘子。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交通建设、清洁能源等“七大工程包”的重大机遇,精心谋划未来三年的支撑性项目,力争市级重点项目储备达到2000项以上。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年补充耕地3.5万亩。

突出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让新芽长成大树”,加快提升新兴产业支撑能力。重点围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总投资638亿元的62个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82亿元。抓住建设国家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市机遇,制定出台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支持华药、石药、四药、以岭、神威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确保科仁创新药物产业化等5个项目如期开工,石药制剂扩产改造等3个项目竣工投产,对获得新药证书的企业给予奖励。积极推进中车城轨车辆一期、翼辰铁路配件、欣意电缆等项目建设,确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支持中电科导航、四方通信、旭新光电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有源光缆、光电显示玻璃基板、新型连接器开关等高精尖产品,打造中国光纤产业集群。抓好中博、新宇宙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中国北方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推进中广核、河北国威光伏电站建设,力争上海航天机电、山东润峰光伏电站一期工程竣工投用。

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继续实施开发区产业倍增三年计划,力争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超过1200亿元,循环化工园区超过500亿元,全市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6%以上。大力提升2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力争高标准实现“九通一平”。积极创建国别型、区域型、产业型特色园区,重点推进栾城浙商机电产业园、藁城翼辰铁料工业园、行唐台湾创新产业园、无极香港皮革制品产业园、元氏中小企业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项目审核、环评、金融等综合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工业经济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

推进传统工业改造升级。“让老树开出新花”,提升传统产业装备水平和智慧制造能力。积极引导钢铁、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技改投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年滚动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200项,技改投入达到1600亿元以上。重点抓好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冀中能源煤制天然气等89个升级改造项目,开发省级新产品、新技术100项以上。深化对标行动,引导各类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实施全过程对标,争创省级以上标杆指标200项;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年内培育5家省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年内争创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80件、省名牌产品70项。支持钢铁、水泥、钙镁行业降耗提质,加快实现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重点骨干企业。对中航通飞、东旭集团、常山生化、欣意电缆等列入省“三个一百”和市“双11”的工业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证、招标采购、银企对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生产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支持石炼化、格力电器等重点骨干企业,积极向总部争取生产计划指标,最大程度实现满负荷生产,充分发挥产能效益,培育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企业,提高对省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力。

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成长。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服务提升年”活动,积极推广中小微企业小额信用贷款、创业贷款、“保险+信贷”合作等金融服务,完善银担合作机制,全年担保额达到260亿元以上。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中小微企业创业产业园。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培育工程,筛选120家有市场、有潜力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认真落实“个转企、小升规”扶持政策,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0家。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充分激发各类创业实体活力,以50家优势企业为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促进民营经济总量做大、质量做优、效益提高。

壮大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按照“分类指导、重点倾斜、合力推进”的思路,以做强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以做大产业园区为载体,统筹项目用地、财税金融、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促进各县(市)区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20个,超百亿元的达到10个以上。支持中部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推动东部加快实现工业突破,重点支持晋州纺织、无极皮革、行唐奶业、高邑建陶、新乐食品加工、赵县生物医药、元氏住宅产业化、深泽医药等特色产业扩大规模、集群发展、培树品牌;支持西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加快矿区石钢新厂区、平山和井陉光伏发电、灵寿纳米节能薄膜、赞皇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等项目建设,推动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按照服务方式信息化、服务业态高端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思路,提升发展层次,拓宽发展领域,引领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力促现代服务业超常发展。围绕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完善商务云数据中心功能,建设鹿泉数字产业园,抓好汉佳及时惠、财富大厦金融电商、慧聪网等20个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00亿元。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依托综合保税区,全力申报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启动国际服务外包经济开发区建设,确保国家软件基地二期扩建项目顺利开工。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突出抓好浙江传化、中储物流中心、京铁亿博物流港等总投资830亿元的75个重点项目;加快国际贸易城建设,力争会展、仓储、国际馆等主要设施建成开业。提升南部综合、正定商贸和西北综合三个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水平,力争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力争广发银行入驻省会。加强上市辅导服务,确保科林电气、通合电子等10家企业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积极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支持富力健康养生城、南洋生态城、中节能健康城、神威医养综合体等龙头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会展业,积极申办通用航空展、京津冀三地电子商务博览会,举办好正博会、药博会等大型展会。

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利用新型商业模式改造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业态,推进传统服务业跨界创新发展。支持勒泰、万达、万象天成等大型商贸零售企业拓展“线上”业务,开办网上名品店、网上超市、网上地方特色市场。提升南三条、新华集贸、正定小商品等传统批发市场,着力打造集批发零售、展示交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市场。高标准建设商贸流通服务设施,重点抓好总投资1105亿元的21个大型商贸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24亿元,支持北人集团加快奥特莱斯、北国商城西扩等项目建设,确保中环广场、高新区中央商务区等项目开工,振西购物中心、阿尔卡迪亚商务广场等建成开业。以大型商务楼宇为依托,引进文化创意、现代商务、广告设计等企业总部,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税收“亿元楼”。

努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大力推进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围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实施智慧社区、数字家庭等六大工程,确保社区光纤网络和行政村宽带实现全覆盖。优化城乡流通网络,在三环周边谋划建设大型超市,新增社区服务网点50家以上;推进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新建县级配送中心5个、乡村供销超市200家。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特色旅游,新增星级农家乐50家,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5%以上。

(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新突破。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水平,促进农业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启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完成6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创建50个小麦和48个玉米万亩高产示范片,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展壮大畜牧、蔬菜、林果三大优势产业,挖掘老字号公司品牌价值,支持洛杉奇参与国家生态养殖标准制定,新建双鸽生态养殖园等100个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完成60家乳粉用标准化奶牛场、30个市级以上现代蔬菜标准园、15个现代果品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绿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打造2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县、10个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新增质量可追溯试点30个。

壮大农业产业化规模。积极把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谋划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180个以上,重点抓好以凯隆达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雨润为代表的农产品物流业,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1%。全力支持君乐宝上市融资,加快建设三元现代乳品工业园。大力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合作社达到1.3万家,家庭农场达到1000家。提高农业装备技术水平,发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5.5%。完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化示范工程,构建统一的农业网络服务平台。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完成400个省级重点村改造任务。重点抓好正定、西柏坡两个省级片区建设,推进鹿泉、栾城、藁城、矿区四个区村庄全面提升,其它县(市)各打造1个重点片区。实施高铁高速沿线垃圾清理和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切实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规划保护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3万亩。抓好槐河等8条中小河流治理,完成2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建设农村公路400公里、户用沼气8400个。加大对271个贫困村的帮扶力度,确保5万人稳定脱贫,平山县脱贫出列。

(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把创新驱动置于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整合创新资源,加快成果转化,贯通产业链条,努力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出台实施引进科技创新产业人才的政策措施,为所有创新创业产业人才提供最优惠的激励政策、最优质的金融服务、最优良的创业环境和最优厚的生活待遇。全市新安排6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基金,支持入选国家“人才计划”、省“百人计划”的海内外人才到我市创业。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探索开展专利权、科技成果入股试点,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项目和经费分配机制。以建立完善科技支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为重点,打造专门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平台。重点推进以岭院士楼、石药集团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支持以岭药业承办好国际络病学大会。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联合攻关,推动卫星导航、药用制剂、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集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5项以上、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10项以上,力争新增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20家。着力抓好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年内新培育认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以上,争取中电科54所等重点实验室进入国家序列。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选择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省会科技大市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一体化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与中国技术交易所等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年内技术合同登记额增长20%以上。各县(市)区都要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为创新创业人才搭建发展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在高新区、正定新区、鹿泉区等县(市)区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园,满足孵化毕业企业落地发展需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努力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六)加快大省省会建设,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以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主城出品位、组团提标准、新区见形象、县城求突破,完善城镇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9%。

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路网建设为先导、互联互通为目标,按照新的区划范围和功能布局,启动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修编,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成相互衔接、协调一致的规划体系。本着改革的精神和放权的要求,发挥鹿泉、栾城、藁城三个新区的后发优势,激发内在活力,加快发展步伐。实施南三环辅道贯通、307国道辅线拓宽、南二环东延西拓工程,形成东至藁城、西至井陉和矿区的快速通道;南延体育大街,拓宽改造107国道和308国道,完善主城区连接栾城、正定、新乐的快速路网;实施太行大街北延工程,将主城区、正定新区连为一体,加快城市北跨发展步伐。

完善城市承载功能。高标准规划建设以新客站为中心的城市核心商圈,彰显省会品位和特色。增强主城区道路通达能力,实施和平路高架桥西延和裕华路西延工程,建设槐安路匝道,加快推进新胜利大街建设,改造提升建设大街、仓丰路等市区道路。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确保1、3号线一期工程首开段年底实现“洞通”,完成2号线初步设计评审及报批等前期工作。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新开辟5条公交线路,启动快速公交建设,建成汇通路公交枢纽站和30个港湾式公交站。提升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完善胜利大街仓丰路地道桥区域排水设施,对中山路、维明街等路段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谋划建设煤粉高效利用等洁净热源项目,推进热计量入户改造,提升供热保障能力。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使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实施市区配电网提升工程,对二环内配电线路进行自动化改造,完善152个老旧小区低压供电设施。实施中山路、太行大街、民心河北线等园林绿化重点工程,在裕华区建设占地208亩的城市公园,在滹沱河南岸建设占地1000亩的生态公园。对滹沱河中华大街至太行大街河道两侧实施绿化美化,打造16公里滨水生态景观带。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对标天津,完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数字化、常态化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强4g网络推广应用,实施城市百兆光纤工程,扩大“天眼”工程覆盖范围,建设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完善鹿泉、藁城、栾城三个新区数字城-管平台建设,尽快实现与主城区“同城化”发展。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严格规划控制,规范土地市场,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推进综合执法,启动市区道路停车管理改革,加大交通秩序、市容环境治理力度。提升城市保洁水平,二环内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保洁率达到80%以上。

加大正定新区建设和古城保护力度。实施城市跨河发展战略,把正定新区作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加快4平方公里先导区建设,尽快集聚产业、集聚人气。统一规划、分步建设规划展馆、科技馆、图书馆、大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性场馆,确保奥体中心年底投用,国际展览中心、传媒大厦主体封顶,职教园区特教学校竣工、信息技术学校主体完工。加快实施碧水源集团河北总部、宝能中心、河北出版传媒中心等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完成北京大街南延,新建续建隆兴大道等12条道路,确保污水处理厂和供水厂建成投用。加大正定古城保护力度,完成南城墙、阳和楼、隆兴寺、开元寺片区改造,启动实施博物馆、历史建筑修缮等9项工程,基本恢复“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

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全面实施“绿化增量、景观提升、精细管理、精品街道打造、基础设施建设”五大攻坚,继续完善县城建设投融资体制,加快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每个县建成1座占地150亩以上的综合性公园、3条以上绿化精品街道、1座展示县域风貌的特色建筑,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1%以上。高标准规划建设商务中心、文化中心,所有县城整体上都要实现突破性提升。灵寿、深泽、赞皇力争从全省县城建设重点推进县中出列,赵县、无极争创省级园林县城。稳妥推进乡改镇、村改居工作。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

(七)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以开放活跃全局,努力提高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人才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区经信局大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按照“上下联动、分层组织、突出重点、分批培训”的原则,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部门联办、企业自办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企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为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划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企业人才培训工作的要求,结合新时期人才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2011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完善有关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和措施,确定培训重点,明确了培训内容。同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人才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相关股室具体抓的人才责任网络。加强宣传,通过编印《经信信政策汇编》、《企业政策汇编》、《企业产业规划汇编》,深入企业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调动企业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人才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企业人才培训形式,拓宽培训渠道。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取得了实效。

-1-。

一是大力实施“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战略。一方面,组织企业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培训。5月份,组织区内重点工业商贸流通30家企业负责人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了东营市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班为期10天,授课老师均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培训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与领导力提升、企业战略管理、客户消费行为与心理、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走向、商务沟通与谈判、公司理财与资本运营等6个模块。

二是积极引导企业搞好自主培训。在积极做好企业培训服务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自主培训工程,促进了企业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其中,富海集团、通海集团、东方实业、北方实业等重点企业均制定了培训计划,编撰了培训教材,安排了专项培训经费,其中通海集团在我局的引导下,企业自身编纂了企业文化与职工培训手册,做到人手一本。还有三丰香油等企业自己出资分期分批到知名高校学习。企业自主培训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

三是积极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实行激励与发展并存的培训战略,组织镇、街道分管领导、重点企业厂长(经理)和经济能人赴威海、德州、滨州、临沂等经济发展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引导企业确立现代管理理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进一步增强了各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大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2-。

围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积极落实自主创新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011年,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实训基地2家。

四、扎实做好企业人才摸底调查。

为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现状,建立健全区企业人才队伍,推进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制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区经信局在全区规模企业中开展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采集工作。以企业为单位,全面收集整理相关人才信息,对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布现状,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认真认真调研,全面、准确、及时的反映企业人才信息动态,并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为科学制定企业人才中长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3-。

培养和职工培训计划。在规模企业中积极推广各地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六、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

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区经信局积极组织各股室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认真领会贯彻文件精神,并深入各企业广泛宣传各项人才工作政策。同时,为使人才工作落到实处,区经信局认真。

总结。

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干部职工加强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通过每周固定学习时间,规范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定期邀请专家授课,领导亲自点评等,提高全体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目标和要求,制定了考核和奖惩办法,激发了干部职工学习积极性。制定干部职工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制度。对人才的使用打破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用人倾向,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在各股室负责人的选任上,区经信局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选人用人。同时,大力推行轮岗制度,每名干部职工定期或不定期到不同岗位锻炼,全面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

有待进一步规范等方面,下一步我们根据企业不同性质和需求,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创造一个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干好事业,干大事业的良好环境,推进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5-。

人才培养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扎根素质教育沃土,做时代综合型人才。

在世界经济和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学生们的家庭作业很少,且为了不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有时候老师会向学生说明对几道难题量力而为就行。因为在日本教育者看来,综合素质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是的,在现代社会,综合素质教育已越来越重要。事实上,不仅日本,绝大部分欧美国家学生的作业充满趣味,也允许乃至鼓励学生们天马行空,自由发挥。比如关于读书感想,学校便很是注重让学生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暑寒假里,必定有写读书感想的作业。学校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课题”,可大可小,到图书馆找资料或访问相关人士,写成报告,形式类似于大学毕业论文,其重点即是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研究成果优劣或者同考试成绩相关与否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只要学生们乐在其中,有所获得并且借此成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获得提升,教育的实质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们学校一直都很重视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建设。每学期都会通过举办大量的活动给同学们以展示的平台,学校的社团活动更是蓬勃开展。今年五月,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现场交流会在我校成功举办,学校各社团的优秀表现得到了与会来宾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参加社团和各类课外活动,对我们来讲,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两个学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发扬特长、张扬个性,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段时间,校园内到处都是同学们活动的身影,社团活动百花齐放,辩论赛上唇枪舌剑、十佳评选创先争优、运动会和艺术节的准备如火如荼,这让我们的高中生活更显多姿多彩。

老师们,同学们,素质教育不是口号,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奠基学生终身发展、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的长期艰巨的工作。诚然,将一中特色综合素质教育保持发扬,必将使一中莘莘学子获得更加美好的青春,也必将使一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人才培养讲话稿

各位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xx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期培养项目的开班典礼,我代表xx市教育局,向出席典礼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所有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承担本培养工程系列项目的单位——华南师范大学、xx省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大学、xx市幼儿师范学校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值此“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期培养项目开班启航之际,我代表市教育局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增强实施“百万千人才培养工程”的紧迫感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精神,对于我们教育系统来说,落实“”精神,就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期,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管理制度等进行了整体设计。随即又出台了《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等多项配套措施,同时,大力推进“国培计划”。在省级层面,xx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省教育厅启动了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加强高端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今年,副书记、xx亲自多次指导我市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并点题实施“xx市卓越中小学校长培养工程”,希望通过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带动提升整个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可以说从国家、省、市都对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在政策层面予以保障。我市实施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正是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加强优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优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优秀教育人才培养是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战略,构筑教育人才高地,以增强区域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特别是教育专家、名校长和名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代表,是促进教师队伍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他们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在区域和学科专业领域内声望高、影响大、示范性强,受到同行、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敬重和好评;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他们不断积极进取,有为人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理想和不懈追求,他们在学校改革与发展、办学与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担任校长和领军人的重任,使所在学校特色鲜明、业绩显著、成果突出。他们于学校而言,是教学骨干、管理者和领导者;于区域而言,是区域教育的领航人、领头羊;于全市教师队伍建设而言,是优秀人才的标杆和示范。今天,我市启动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设立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就是要进一步加强优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集聚工程的有效实施,引领新型城市化发展。我们计划5年内选拔认定教育专家10名、名校长100名、名教师200名,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实施“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实施培养工程的紧迫感,大力推进优秀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打造教育家群落,引领我市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提升教育质量,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精心设计,促进我市基础教育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迈上新台阶

为加强优秀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在“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实施“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列为其中一大工作任务,制定了xx市基础教育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遴选了第一批481名培养对象。在“十五”周期我市也实施了“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而新一轮“培养工程”的设计无论是目标、规模和实施方式,还是评价验收等体现了规划定位更高,措施更具体,考核更明确。

一是构建开放、多元的人才培养联盟体系。负责本次“培养工程”项目的实施单位既有高校,还有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等。为突出培养工作的实践环节,通过学校申报、区(县级市)推荐、市级行政审议,遴选了74所xx市首批名校长、名教师和特级教师工作室。在这个培训联盟体里,由知名教育学者、教育行政官员、高校教授、教科培机构专家、一线校长和教师,以及企业高管等构成一支多元、开放的培训者队伍,形成了高校引领、专家指导、基地支撑的培训体系,为我市优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培训保障。

二是协同创新培养工作模式。本次“培养工程”项目的实施主要通过集中面授、课题研究、主题研讨、实践锻炼、考察交流等方式进行。这里面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协同创新:其一是省、市培训资源协同,承担“培养工程”项目的华南师范大学和xx第二师范学院将省的培训资源与我市共享,提高我市培训能力;其二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培训机构的机制协同,培训机构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项目评审及答辩,获得授权实施“培养工程”项目,并在实施过程中接受监管和检查,确保项目有效实施;其三是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的任务协同,由高校的理论专家和工作室的实践专家共同承担指导学员培训任务,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提升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是强化培养工作绩效管理。为保障“培养工程”实施质量,我局构建了网上网下一体化的管理网络。主要有:制定《xx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类别培养目标,强调了培养对象须参加一次论文答辩等“5个一”的考核内容;出台《xx市名校长、名教师和特级教师工作室工作意见》,规范工作室的建设、任务及考评要求;研制了一个集培训项目申报、专家评审、培训满意度调查、培训考核、工作自评、绩效评价等功能的市级专项培训管理平台;组织专家组开展培训项目绩效检查等。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培养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我市基础教育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工作是在省教育厅、省项目办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开展的,我希望大家积极响应省教育厅“争优创先建高地”的要求,努力探索,做出佳绩,在全省乃至全国作出示范。

三、群策群力,保障我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

基础教育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建“高地”的同时立“制高点”,是一项艰难的考验和挑战,为此,我就“培养工程”的实施工作提几点期望与要求。

第一,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做好教育人才的梯队培养计划,统筹资源,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做好质量监控工作,切实为培养对象参加学习、开展研究和实践锻炼创造机会,并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加快我市高端教育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各培训机构要加强项目研究,精心组织,整合培训资源,为培养对象提供优良学习环境和成长路径。要严格按照《xx市基础教育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规范实施,自觉接受学员评价、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努力打造“培养工程”的项目品牌。

第三,今天上午的启动仪式后,按我局的统一要求,全体学员随即进入培训活动。在此,我希望广大学员做好个人事业发展规划,珍惜本次学习、成长的机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自主研修、与专家密切合作、探索教育难题,自觉总结反思,朝着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的目标迈进,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发挥自身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我市基础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我市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已被列入《中共xxxx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人才集聚工程的实施意见》的引领人才行动计划,是一项划时代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携手、群策群力,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示范性的基础教育教师人才队伍,早日实现我市教育现代化,为我市新型城市化的探索和实践而奋斗!

谢谢大家!

大家上午好!

刚才,林校长已经代表北京大学向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表达了欢迎之情。现在,请允许我代表作为首都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的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再次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从去年9月5日我院正式提出建立“首都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议,到朱书记的批示,再到今天的挂牌仪式,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同志做了大量调研和筹备工作,充分体现了北京市府对这件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此,我谨代表各基地挂牌单位向北京市府给予的认同和信任,向北京市信息办对此项工作的辛苦付出表示敬意和感谢!

同时,各参与首批基地创建的单位也在基地的筹建过程中积极建言献策,纷纷投入精力和人力,针对基地今后将要发挥的作用,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充分准备。切实体现了身在首都,心系首都,服务首都的情怀和责任感。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相信我们各基地在首都信息化人才培养上,一定会作出不菲的成绩,并展现良好的协同合作精神!

北京是首都,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奥运是全国人民的奥运。“新北京、新奥运”是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我们身在首都的每一位市民肩上的责任。随着北京市信息化步伐的深入和2015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提高广大北京市民整体的信息化意识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到“数字北京、数字奥运”这一大局。为此,北京市政府在发布了“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后,紧接着出台了《北京市提高全民信息能力行动纲要》,从战略和政策的高度对今后一段时期北京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明确定位和部署。建立“首都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可以说是在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落实“规划”和“纲要”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今天的挂牌仪式,具有重大意义,它创造了一个首都政府与首都高校共建共创的良好契机。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建好基地,任重道远。积极探寻一个高效、务实、灵活的`基地运行模式,充分调动各基地的积极性,整合与发挥好基地所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在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先导作用至为重要。我们相信,在北京市信息办的指导下,通过基地间良好的配合,一定会探索出一个良好的基地发展模式,创造一个政校合作的典范!让我们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携手并进,为加快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人才,带动北京全民信息能力的整体提高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首都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单位,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从一开始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向各位宣布一项我院落实基地信息化人才培养职能的具体举措:从本月下旬开始,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将发扬北京大学优良的学术讲座传统,连续举办5期信息化公益讲座,讲座将面向首都各界免费开放,并将视举办效果长期举办,欢迎大家光临听讲!

谢谢大家!

同志们:

刚才,组织部xx-x通报了2012年度人才工作、干教工作情况,对今年我市人才工作重点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进行了研究;各培训主管部门和施教机构分别介绍了本系统和本单位今年干部培训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应当说,去年我市在人才和干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下面,我就今年的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和干教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了总体部署。我们要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当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人才工作是扩大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干部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因素,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措施。结合xx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当前,我们正需要大量各级各类人才,需要大批“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的党政干部作为中坚力量;全面建设xx小康社会,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不行,没有高素质的党政人才更加不行。坚定不移的做好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源泉的可靠保证。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一年来,各地都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人才工作。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人才工作力度还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迈的步子不够大,人才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等;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培训教学质量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与会各位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人才工作一是编制好“十一五”人才规划。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科学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市人才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责做好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经委、市劳动社保局、市农办等部门要抓紧制定各支人才队伍的子规划,确保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整个规划编制工作任务,为我市人才队伍中、远期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是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各部门要以市科技拔尖人才的奖励和宣传报道为契机,在本系统、本行业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人才的评优推先和宣传报道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努力为人才营造开放自由的工作环境、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是重点把握人才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要狠抓吸引,增加人才总量。要通过组团到高校直接选才、“项目引才”、“以校揽才”、“以商招才”等人才引进工程和技术招标、兼职、考察讲学等“柔性”引进方式,引进我市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重点是引进中、高层次的拔尖人才及其年轻后备人才。要强化培养,提高人才素质。积极实施人才培训计划,鼓励人才参加学历教育,引导、选派人才外出学习考察交流,实施紧缺专业人才委托联系培养;通过选派挂职锻炼和抽调参加重点、中心工作加快对人才的培养。同时,要注意把人才工作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探索搞好“把党员培养成才、把人才发展入党”的工作。要稳定和用好现有各类人才。要协调发挥好各支人才队伍、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适时为各类人才搭建创业发展平台,在政策、资金上适当向人才倾斜,探索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为人才安心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四是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市人才办要牵头落实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草拟好目标责任书,由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将人才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底党建检查和考核内容。要建立人才工作的大事通报制,各成员单位在制定人才政策和实施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奖励等重要工作措施前,要向领导小组书面报告;要建立联席会议制,人才办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席会,通报人才工作情况,收集人才工作信息,讨论重要的人才工作事项,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不定期对各单位开展的人才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等;要建立信息季报制,各成员单位每季度向人才办报送1篇以上的人才工作信息,同时,按要求填报人才工作信息季报表。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才工作制度,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三、注重实效,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对干训工作的管理。在宏观管理方面要加大力度。要继续坚持完善培训办班审批、联合发文、情况通报等制度,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日常工作管理工作要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培训跟踪管理制度,培训办班时培训主管部门要派人跟踪培训,全程参与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管理。完善培训教学评估制度,明确培训评估的时间、方式、程序及结果运用等内容。要做好干部市外培训的资料收集工作,加大干部市外培训的管理力度,干教办要对干部外出培训情况进行备案审查。要规范市内培训档案工作,严格按照档案工作的标准整理市内培训资料。要建立正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情况简易数据库,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培训工作自动化管理水平。

二是切实提高培训教学质量。要逐步分类建立干部培训专题课程库,对公共理论课面向社会进行招标,选拔优秀授课教师,提高培训师资水平。对领导干部进修班和后备干部培训班等重点班次,要加大外聘知名专家学者的力度。实行集体备课和教案审查制度,提高施教机构专职教师授课质量。要积极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创新培训教学方式,深化培训教学改革,进一步增强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三是加大干训工作目标考核力度。要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由干教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与组织部、政法委、市经委、市商委、市教委、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市农办、市工商联等培训主管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部门综合目标考核。

四是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切实解决工学矛盾。将干部培训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外出培训。在培训对象上,上半年以各镇街干部为主,下半年以市级部门干部为主。在培训内容上,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主要学习内容作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先进性教育活动”两促进,两不误。

人才工作报告

小编给大家介绍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1)由于城乡收入差别巨大,社会资源分配和公共产品提供不公平,以及市民优越于农民的传统观念,造成农村人才工作陷入困境,很多地方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力的人才匮乏状况。

一、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基层各行业特别是政府、教育卫生、农业技术等部门广人才严重缺乏。

2.人才断层与流失现象严重。当地青年人才留不住,大部分流向了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外,国家培养出来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很少有人自愿到农村工作。

3.人才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差距较大,出现县内优秀人才向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入。

4.现有人才素质不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严重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人才及其匮乏。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也非常单一,缺乏信息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建议。

1.切实改善农村人才待遇,帮助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农村人才的待遇给予适当的提高和改善,以地区差、高补贴和优先晋升职称等待遇,促使人才向农村流动。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乡村级干部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准。着力培养农村专业人才,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授课,辅导与农业农村推广相结合,帮助他们成为各地带头创业致富的农村优秀干部和人才。

3.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城乡人才相互流动。要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间合理的交流与流动,多渠道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要建立城乡对口帮扶制度,实行对口人才培养。

4.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通过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落后的现状,以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省财政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将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2)人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性工作。近几年来,市委认真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人才总量有了较快增长。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培育人才市场,重点抓了三支队伍建设,全市人才总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截止底,全市人才总量为28,6123人,其中农村人才总量23,5291人;党政企事业单位人才5,0832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才1,8022人,高级职称的997人(正高41人),中级职称的8629人,初级职称的8406人。

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授课;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学历教育,与省委党校、武汉高校联办学历班,有力地改善了我市各级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理论水平;在党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以上,35岁以下的占28%,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目前,我市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的专业技术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13人,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进入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的6人。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健全。我们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相继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人才工作的文件,对全市人才工作机制、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坚持对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制度,先后选拔培养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45名,取消6名市管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起到了较好的鞭策激励作用。

四是人才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根据人才的各自专业特点,着眼于全市产业总体布局,对不同专业的干部进行了合理调配,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公开聘用、竞争上岗等方式,使一大批熟悉农业、畜牧、林业、水产、水利水电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优秀青年人才被选拔到相应岗位,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

告会,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攻坚克难,释疑解惑,为16家企业的20个技术项目进行技术咨询和攻关。活动所到之处,受到全市各界的热烈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12月16日在武汉东湖宾馆举办的武汉城市圈人才引进与科技合作洽谈会,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的。在此次会上签订了44项校市、校企合作协议,协议基本涵盖了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涉及机械、化工、新材料、医药、食品等多个行业。洽谈会上从高校引进了3名科技特派员,现场招聘了3名博(硕)士研究生,为高科技人才到我市创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存在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离省人才工作的要求和其他地市州还有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政策不够完善,体制不活,资金不足。受相关规定和政策的约束,人才流动受单位编制、性质,人才身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人才流通的渠道受阻,造成部分人才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同时,由于财政困难,用于人才培养的资金严重不足,许多行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因待遇不高、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大量外流。特别是一些优秀骨干教师和医疗技术人员流失现象尤为突出。各类高级人才奇缺,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2、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不高,具有示范型、带动型的实用人才较少。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数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生产经营规模小,实力差,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同时,对农村实用人才缺乏较为完善的组织、开发、管理机制。

3、我市企业改制后,受体制的影响,缺乏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培养与管理,并且此类人才数量较少,培养、管理还存在一定难度。

三、

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人才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人才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而言主体是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1、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协调和宏观指导。加强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建设,重点是协调有关单位全面清理现有人才工作法规,根据党管人才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制度,出台相关政策并确保落实。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继续实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联系会议制度、人才工作联系点制度以及市管拔尖人才联系制度,强化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

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换届为契机,建立健全人才的评选、考核、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六大基地,加快培养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培训,积极推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素质。

3、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培育壮大各级各类人才队伍。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坚持实施项目引才、工程招才责任制,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4、优化人才创业环境,不断提高为人才服务的水平。要加强舆论宣传,大力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积极为人才创业搞好服务、构筑平台,真正在形成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环境,树立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才、想干事给机会、能干事给岗位、干成事给地位的企业人才管理新理念。要大力开展各类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实施人才回归工程,促进籍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人才以各种形式为投资献智。同时,要组织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健康体检和外出休养,开展全市技能人才比武活动,逐步完善人才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

人才培养讲话稿

同志们:

大家好!

一是公务员队伍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以《公务员法》全面实施为契机,多管齐下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目前,公务员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公务员正常补员机制不断完善,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得到强化,公务员跨部门平职竞岗交流工作得到了探索,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二是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我市人才总量增长较快,从底的xx万人增加到底的xx万人,年均增长xx%以上。

人才质量也大幅度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博士后工作站从无到有,目前已达到8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改变了以往人中选人的办法,建立了“以需定岗、以岗定人”选拔办法;成立了全省首家硕博联谊会,并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三是各项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圆满完成了深化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加强。规范了事业单位进人关,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了职员制度和雇员制度。稳妥推进生产经营类、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转体改制,完成了xx家市属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改革军转干部安置办法,对营以下军队转业干部实行“以考评绩、以绩定岗”的办法进行安置。认真细致地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机关事业单位新进工勤人员社会化管理。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地方特色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已延伸到xx个专业。

(一)着力于人事制度改革,发挥人事人才工作激发社会活力的作用。人才的活力是社会活力的关键因素。当前,影响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因素仍然存在,特别是影响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因此,构建和谐,激发活力,必须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破除影响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制度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人才评价使用机制、人才资源配置机制,真正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把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创造人人争相成才、互相促进成才的和谐环境。

(二)着力于人才资源开发,发挥人事人才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实现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人事人才工作必须着眼这一要求,在统筹好现有人才资源的同时,以更大的力度积极开发各类人才资源,把人才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把人才资源开发从公有经济延伸到非公经济,从城市经济延伸到农村经济。要坚持引才与引智并举,积极吸纳经济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实现区域内的人才资源共享。要建立多元投入、形式多样的人才培训机制,既要着力抓好大规模干部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又要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挖掘人才的潜能创造良好条件,使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相互促进。

(三)着力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人事人才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人事人才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积极推进服务创新,加快建立符合各方需求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和各类人才提供公正、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在工作中,凡是群众急需解决的人事人才问题,我们都要抓紧去办;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度弊端和不合理现象,我们都要下决心去改;凡是容易引起群众情绪波动,容易造成各方利益关系紧张的问题,我们都要去细心体察,慎重处理;凡是群众诉求较强、群众疾苦较多的事情,我们在职能范围内能够帮助解决的,都要满怀热情、尽心竭力地提供服务。要努力健全人才权益保障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妥善调处人事争议,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在坚持人事人才工作改革方向的同时,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执行好一部法律。就是要继续抓好《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增强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广大公务员积极性的有效保证。今年国家还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法规。我们要进一步贯彻实施好《公务员法》和配套法规,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我市公务员队伍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要建设好三支队伍。一是要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人事部门要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积极构建创新型团队,切实增强我市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要重视大中专毕业生队伍建设。这支队伍建设关键是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既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又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人事部门要通过完善政策措施等手段,积极推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刚才蔡小凡局长了今年要实施“四百工程”来促进大学生就业,措施很好,一定要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三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我市建设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在加强政府推动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农村、农民这一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致富带头人。这方面我们也需要用更多的载体、措施来推动,希望人事部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

(三)要实施好三项改革。一是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项工作涉及机关事业单位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工作难度大,一定要把这件好事办实、办细、办好。二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随着《公务员法》的逐步入轨运行,加强事业单位法制化建设已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方面的法规也将逐步出台。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加大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其中今年需完成的事业单位分类认定和岗位设置管理这两项工作,是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切实抓紧、抓好、抓到位。三是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项工作我们近几年一直在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不断强化,还需要继续加强研究,进一步深化完善,努力把我们的政府建设成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

(一)增强大局意识。当前的大局,大而言之,就是“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具体到而言,就是要紧密结合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战略的实施,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扎实推进,自觉地从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谋划人事人才工作新思路,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率先崛起提供坚强的人事人才保障。出台相关政策或改革措施之前,我们要充分开展调研,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力求使政策和措施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使绝大多数人得到实惠,有效发挥人事部门的生产关系“调节器”的作用。

(二)增强超前意识。广大人事干部要切实增强超前意识,善于把握一个时期人事人才工作重点,对有关政策和业务工作要早学习,早考虑,早研究,早部署,早落实。要与时俱进,转变理念,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勤于摸索人事工作规律,善于把握总体趋势,顺应形势发展要求,不断调整思维方式和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人事人才工作。

(三)增强服务意识。当前,人事人才工作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的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规范,落实服务措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逐步实现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变,使人事部门真正成为机关部门优质服务的表率。

人才培养讲话稿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xxx发展观和xx人才观,着力建设一支具有扎实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医、教、研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医学科技领军人才的后备力量,建立起适应我院医疗事业发展和重点专业建设要求、符合医学科技发展需要的青年人才管理、运行机制和良好环境,为我院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通过选拔中青年医学人才并经五年的重点培养,使培养对象成为我院医德高尚、医疗技术水平高、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医学、科研力量和学科带头人,从而合理完善我院“老、中、青”的人才梯队。

(一)选拔条件。

1、优良的思想品德。热爱本专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正派,求真务实,愿为医学事业献身,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有埋头苦干的求实作风,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心理素质。

2、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医学实践能力。掌握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对学科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处理较复杂的疑难问题,在本专业中有一定影响,能够提出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设想,有较好的科研、教学、临床、组织管理能力。近五年内无重大医疗事故、工作差错,无不良医疗行为,无年度考核不合格。

3、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有探索医学科学求知的热情和执著追求精神,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能够看懂一般专业外文资料。

4、身体健康,原则上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

(二)选拔程序。

1、个人申请。

3、医院审批。

(一)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培养中青年后备人才时,要坚持技术和品德两方面培养并举,培养出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医学人才。

(二)坚持高标准、严格培养。

从选拔或考核抓起,提出高标准及起点,做到“宁缺毋滥”,严把考核关。建设一支能在医疗、科研等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中青年医学人才队伍。

(三)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我院将从工作条件、人事环境、生活条件、职称晋级等方面下功夫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进优秀人才。同时大力发展自身后备人才的培养,达到既补血又造血的目的,使医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人才施展才华的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学科发展的问题。

(四)坚持医、教、研并重。

在实施工作中不能以医疗技术水平、科研业绩或教学水平其中之一作为单一培养指标,而是要坚持医、教、研并举。将中青年医师培养成三方面都突出的医院后备人才,促进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三个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进一步加强对培养对象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培养对象的业务水平。

积极拓宽渠道,采用多种形式为他们的培训进修、合作研究和科技攻关创造条件和机会。优先推荐他们到各级学术团体任职,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竞争,给与充分的科研自主权,帮助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出国进修、出版专著,让他们经受锻炼,不断增长知识才干。另外,通过聘请有名的国内外专家教授来医院进行学术讲座、专业培训或指导的方法提高中青年医师素质。

(三)建立导师制。

培养对象须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学术导师,提高培养起点。导师必须保证在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工作一定时间,并与培养对象单位鉴定合同,保证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四)鼓励“老带新”培养方法。

定期组织院内老专家与中青年医师相互学习的交流会,用老专家的经验帮助中青年医师提高自身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

(五)激励人才、奖惩分明。

通过物质、情感等有效地调动中青年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中青年医师创造出成绩。在加大人才培养的同时,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和条件留人”,留住医院人才。

(一)制定中青年医学后备人才培养制度和规章,统一组织中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二)与培养对象签定培养合同。

(五)根据考评结果,在原核定经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下一年度经费额度;

(八)根据考评结果,对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人才工作报告

这份报告被广泛使用。根据上级的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一份报告,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以获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20xx年,在县委政府和县农业局的领导下,我局积极开展人才工作,本年度着眼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人才专业技能知识的不断更新,充分发挥人才就是生产力的积极作用,较好地提升了我局人才工作整体水平。现将20xx年人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县生态能源局是隶属于县农业局的副科级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大,自20xx年以来,已正常退休4人,且在最近五年内,将又有3人退休。根据三定方案核定我单位人员计划编制为9人,目前实有在编在岗人员7人,借调2人。相对我局所承担工作来说,目前我单位人才较为紧缺。

鉴于目前单位人员结构和我局所承当的工作任务,局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将人才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亲自抓。农村能源要搞好,人才是保障,只有切实加强人才工作,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县农村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切实做好我单位人才工作,加强人才管理,确保各项中心工作高效有序推进,结合实际,从以下方面推进人才工作。

二是重视人才知识更新工作,积极参加各级知识更新、再教育培训工作;。

三是积极向县编办申请招聘指标,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农村能源工作队伍;。

四是积极向农业局党组汇报我局人才工作现状,研究解决人才培养,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五是选贤任能,因岗设人,调动人才专长,充分发挥最大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选人用人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将选拔、任用、培养、使用干部向深层次推进、向宽领域拓展、向科学化迈进。今年充实了精准扶贫“尖刀班”,将业务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得力人才派驻扶贫第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基础。

六是学以致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坚持勤学、善思,切实做到学以致用,采用主题党日学、平日自主学等形式学时政,学专业,确保思想上先进,职业技能上过硬。

1、工作目标,结合县委、县政府人才工作要求,按照上级部署的目标任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加强人才资源建设,根据编制情况,20xx年新招考2名工作人员。

2、工作任务,认真宣传贯彻人才工作政策。认真抓好各级人才工作要求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一思想,加大人才信息和典型宣传力度。

3、建立健全人才政策机制。完善培训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以授课、培训为依托采用多种形式培训各类人才.大力实施人才素质工程,选派优秀人才外出学习。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能上能下良性用人机制,鼓励人才参加继续学历教育。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对人才培养的总体部署,省委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进修班。省委党校教务处和进修部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为学员们量身订制了教学计划。一个月的进修学习,让学员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党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增强了党性修养。增添了人文知识,培养了人文素养。加强了学员间的沟通与了解,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了人格的融合,专业的整合,技术与管理的复合。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我们班一个月来的学习做一个小结。

我们班四十个学员都深感这样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都非常珍惜学习时光,很快实现了“领导到学员、工作到学习、家庭到集体”等角色、任务、环境的转变。学员们严格遵守党校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考勤和请假制度,上课没有迟到早退,到课率达百分之九以上。学员们做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在一个月的学习中,省委党校给我们安排了十二次内容丰富的理论知识报告,紧紧围绕xx6.25重要讲话精神,系统学习了“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到四个坚定不移,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挑战”,“社会分化与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与干部人文素养”,“团队角色理论与领导班子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务交流”等精彩内容,所有的教师知识渊博,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很高学术造诣,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经验,课堂教学十分活跃。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武装了我们的头脑,澄清了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对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到四个坚定不移”、“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虽然教师不同,专题不同,但学习之后,感觉到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相互印证,一脉相承,使党的理论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更加系统、完整。通过学习,使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解决了自身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上存在的不足,增强了党性锻炼的自觉性。

在一个月的学习中,党校给我们安排了多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员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与平台。通过入学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与干部人文素养”的学习,丰富了我们的人文知识,提高了我们的人文素养。开展的野外拓展训练和“团队角色理论与领导班子建设”的学习,训练了我们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锻炼了我们的判断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决策能力。

我们的学员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每一个学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自己的专长,是该领域的专家,这样一个集体,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相互学习机会。班委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党校的教学计划,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交流活动。开展了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每一个学员都有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通过对所在单位情况、本人学习、生活、工作及从事专业情况的介绍,加快彼此的熟悉,加深彼此的了解。为创造可合作的项目或可研究的课题提供平台,这一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活动的开展对大家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为今后的合作创造了条件;开展了多次小组讨论和6次全班集体交流活动,加深了彼此的感情,从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对每一个人的品行、兴趣与爱好等都有帮助;开展了10次学员知识讲座,利用学员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员专题讲座,丰富每一个学员的知识面。使我们在航空与航天、火箭与两弹、教育与卫生、土木与桥梁、环境与化工、交通与石油、文化与艺术、旅游与经济等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维,转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增强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作为xx的一员,为构建和谐的xx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xx是一个人口大省,经济还相对落后的穷省,各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还很大。通过学习,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社会矛盾也日益凸现,由于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越来越来大,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愈来愈明显。我们作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有义务也有责任为xx落后地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xx的和谐献计出力。全班同学反复酝酿,先从容易的做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发挥我们第五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作用。一致同意为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献一份爱心,决定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一个学校的贫困优秀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通过每一个学员的捐助,已募集到2万元资金,决定对口支援xx市xx区xx校的贫困优秀学生。同时,还将发挥我们班上的人才优势,对雅安市的教育、卫生、科技及信息化管理等进行支持。准备以开展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乡村医生技能培训、乡村干部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农村科技推广与科技下乡活动等内容来实现。通过长时间这一活动的开展,把一个地方的工业、农业、文化、卫生、科技、管理等工作带动起来。以此辐射更大的范围,发挥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作用,不辜负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委党校对我们的关心和培养。

20xx年,仙霞镇团委在宁国团市委和仙霞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围绕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等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3月份响应市委市政府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号召,开展共建青年林活动。在我镇叶杨路段,机关团员青年组织建设了一条长达2公里的青年林,为公路沿线景观提升出劳出力,洒下了汗水。

2、4月份邮储银行青年创业贴息贷款启动。贴息贷款政策的出台,吸引了我镇很多创业青年的关注。镇团委十分重视做好此项工作,积极宣传,耐心解说贴息和担保人政策。期间,共为近40名青年提供了贷款的政策咨询。一并协助人社所做好了青年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

3、5月青年企业家大会召开。镇团委积极在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范围中摸底,实地走访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宣传宁国市青年企业家协会这一平台,最终推选报送了2家企业、3名青年企业家入会。

4、积极协助省级文明城市创建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坚持到岗到位,协助交警指挥交通,站好了每一班岗。

5、7月上旬,团市委以七夕为时机,搭建青年交友平台,拓展青年交友渠道,帮助解决青年实际需求。镇团委在全镇机关、中小学校中广泛宣传、积极动员,组织10名青年参与了活动。

6、7月下旬,团市委开展了“栋梁工程圆梦大学”爱心助学工程。镇团委细心做好申请救助学生的档案管理,严把审核关,共为7名大学生申请了资金救助。

7、8月,团市委赴我镇茂盛食品有限公司暨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单位茂盛食品有限公司开展了三进三解三推动活动。此次活动加强了团市委对基层团工作的指导,增进了团市委校团委和镇团委之间的沟通联系。

8、10月,镇团委按时完成了共青团数据采集录入工作。

9、11月,组织青年团员观看了《我们走在小康路上》—农村青年“我的中国梦”宣传片。

10、11月先后开展了2次活动,动员全市广大团员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尝试建立共青团员义务参与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

11、12月下,宁国市仙霞镇团委官方微博正式开通,结束了个人微博充当工作微博的混乱时代。也对微博管理提出了更加规范化的要求。

1、在细节处创新。在邮储银行贴息贷款政策办理期间,面对越来越多的前来咨询的青年创业者,镇团委本着高效、热情服务的原则,精心制作了贴息贷款政策一次性办理告知单,发放给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创业青年,让其按照所需材料清单一项一项准备,不走冤枉路、不走回头路。

2、在方式上创新。一是直面交流胜于一切,加强与青年面对面交流沟通。4月20日,镇团委召开了团组织负责人会议,全镇19个团组织负责人到场参加了会议。会议虽然以大团委建设的情况通报和迎接中央电话检查工作做部署要求为主,但此次会晤更为仙霞镇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青年提供了一次面对面交流的好机会。二是时刻以团委的名义参与活动,突出团委标志,不断强化团员的身份认同意识。“活动开展亮团旗,青年在外亮身份。”在我镇举办第一界旅游产品展示会期间,镇团委提出给展示会配备会议志愿者,提升展示会办会水平。在我镇举办的第一届康久杯运动会上,镇团委积极集结队伍,成立了一支10人组的青年拔河队和2支4人组的四人五足参赛队,参与了其中,展现了团员风采。

3、在整合资源上创新,打开全新工作思路。为开展好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团市委指导下,镇团委积极对接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我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儿童文学快乐英语”夏令营活动,感恩志愿者老师送毛巾活动、给志愿者老师过生日、为留守儿童赠书、学唱英文歌等活动的开展,让12名乡村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

4、在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上有作为,争当得力后备力量。坚决按照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要求,急党政之所急,想党政之所想,在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上积极作为,树立团委工作形象,增强党政领导对团委工作的重视。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期间,组织动员青年团员开展光盘行动,倡导节俭风尚;在抗旱减灾中参与政策宣传等等。为配合搞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11月14日,开展了青年团员志愿服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来自镇各基层团支部的近20名青年团员和8名小额贷款创业者分成三支小分队,在村两委人员带领下,重点清理了集镇农贸市场至文化广场沿线、114省道沿线以及新敬老院至老街沿线的垃圾,使集镇面貌有了一次较好的改观。立足于仙霞镇生态农业旅游乡镇、打造宁国市东部连接浙江窗口形象乡镇的定位,仙霞镇团员积极争当仙霞旅游发展的宣传员。为进一步扩大我镇石壁山红色旅游和仙人塔古色旅游的知名度,在全镇党员和群团组织中广泛宣传仙霞红色、古色旅游资源,也为进一步促进人人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长效机制的落实,12月9日,仙霞镇组织机关党员、团员代表开展了“登石壁山游仙人塔暨游览路线绿色通道”行动。

5、开展文体活动,搭建各种交流平台。以各村的农家书屋和远程电教为依托,组织青年团员开展集体学习和交流活动。以美丽和谐乡村的休闲文化广场为依托,组织机关、卫生院、学校、派出所青年团员开展进行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友谊赛交流等运动。

一年来,我镇团委工作在按要求开展好常规工作并努力创新的同时,仍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团员流动性大,普遍外出务工,基层团组织建设比较困难;二是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比较薄弱,未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三是团干部身兼多职,精力有所分散。

新的一年,我镇团委将继续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围绕青少年思想引领、青年就业创业、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几大工程,坚定方向、服务大局,凝聚力量、服务青年,一如既往地开展好团委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青少年思想引领,充分利用重要节假日,开展好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二是进一步抓好青年就业创业,结合我镇青年需求,举办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的就业技能和心理调试培训会。联合农技站、林业站、人社所等部门做好专合组织创业青年的摸底和联络工作。跟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服务,积极配培育发现有潜力的创业青年和创业项目。

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好已经建立的团组织,利用“人在仙霞”这个交流平台和仙霞镇团委官方微博,进一步增强各个团组织、团员之间的凝聚力。开展“我和我的团组织”图片展示活动,“走遍仙霞风景区系列活动”,组织团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展集体游览高山龙门村螺狮玩瀑风景区、龙亭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仙人塔、孔夫村三孔文化园地。

人才培养讲话稿

同志们:

刚才,组织部xxx通报了20xx年度人才工作、干教工作情况,对今年我市人才工作重点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进行了研究;各培训主管部门和施教机构分别介绍了本系统和本单位今年干部培训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应当说,去年我市在人才和干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下面,我就今年的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讲几点意见:

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了总体部署。我们要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当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人才工作是扩大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干部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因素,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措施。结合xx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当前,我们正需要大量各级各类人才,需要大批“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的党政干部作为中坚力量;全面建设xx小康社会,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不行,没有高素质的党政人才更加不行。坚定不移的做好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源泉的可靠保证。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一年来,各地都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人才工作。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人才工作力度还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迈的步子不够大,人才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等;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培训教学质量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与会各位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科学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市人才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责做好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经委、市劳动社保局、市农办等部门要抓紧制定各支人才队伍的子规划,确保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整个规划编制工作任务,为我市人才队伍中、远期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是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各部门要以市科技拔尖人才的奖励和宣传报道为契机,在本系统、本行业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人才的评优推先和宣传报道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努力为人才营造开放自由的工作环境、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是重点把握人才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要狠抓吸引,增加人才总量。要通过组团到高校直接选才、“项目引才”、“以校揽才”、“以商招才”等人才引进工程和技术招标、兼职、考察讲学等“柔性”引进方式,引进我市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重点是引进中、高层次的拔尖人才及其年轻后备人才。要强化培养,提高人才素质。积极实施人才培训计划,鼓励人才参加学历教育,引导、选派人才外出学习考察交流,实施紧缺专业人才委托联系培养;通过选派挂职锻炼和抽调参加重点、中心工作加快对人才的培养。同时,要注意把人才工作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探索搞好“把党员培养成才、把人才发展入党”的工作。要稳定和用好现有各类人才。要协调发挥好各支人才队伍、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适时为各类人才搭建创业发展平台,在政策、资金上适当向人才倾斜,探索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为人才安心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四是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市人才办要牵头落实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草拟好目标责任书,由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将人才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底党建检查和考核内容。要建立人才工作的大事通报制,各成员单位在制定人才政策和实施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奖励等重要工作措施前,要向领导小组书面报告;要建立联席会议制,人才办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席会,通报人才工作情况,收集人才工作信息,讨论重要的人才工作事项,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不定期对各单位开展的人才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等;要建立信息季报制,各成员单位每季度向人才办报送1篇以上的人才工作信息,同时,按要求填报人才工作信息季报表。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才工作制度,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一是强化对干训工作的管理。在宏观管理方面要加大力度。要继续坚持完善培训办班审批、联合发文、情况通报等制度,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日常工作管理工作要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培训跟踪管理制度,培训办班时培训主管部门要派人跟踪培训,全程参与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管理。完善培训教学评估制度,明确培训评估的时间、方式、程序及结果运用等内容。要做好干部市外培训的资料收集工作,加大干部市外培训的管理力度,干教办要对干部外出培训情况进行备案审查。要规范市内培训档案工作,严格按照档案工作的标准整理市内培训资料。要建立正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情况简易数据库,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培训工作自动化管理水平。

二是切实提高培训教学质量。要逐步分类建立干部培训专题课程库,对公共理论课面向社会进行招标,选拔优秀授课教师,提高培训师资水平。对领导干部进修班和后备干部培训班等重点班次,要加大外聘知名专家学者的力度。实行集体备课和教案审查制度,提高施教机构专职教师授课质量。要积极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创新培训教学方式,深化培训教学改革,进一步增强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三是加大干训工作目标考核力度。要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由干教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与组织部、政法委、市经委、市商委、市教委、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市农办、市工商联等培训主管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部门综合目标考核。

四是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切实解决工学矛盾。将干部培训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外出培训。在培训对象上,上半年以各镇街干部为主,下半年以市级部门干部为主。在培训内容上,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主要学习内容作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先进性教育活动”两促进,两不误。

人才工作报告

小编给大伙儿介绍2016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希翼能对大伙儿有所帮助。

由于城乡收入差别巨大,社会资源分配和公共产品提供别公平,以及市民优越于农民的传统观念,造成农村人才工作陷入困境,不少地点浮现青黄别接后继无力的人才匮乏状况。

一、咨询题。

1.人才总量别脚。基层各行业特别是政府、教育卫生、农业技术等部门广人才严峻缺乏。

2.人才断层与流失现象严峻。当地少年人才留别住,大部分流向了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外,国家培养出来的农业技术和治理人才很少有人自愿到农村工作。

3.人才资源分配别均衡。由于别同地域的经济进展、工作环境、日子待遇差距较大,浮现县内优秀人才向经济发达的都市流入。

4.现有人才素养别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严峻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人才及其匮乏。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也特别单一,缺乏信息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严峻制约了自身的进展。

二、建议。

1.切实改善农村人才待遇,帮助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农村人才的待遇赋予适当的提高和改善,以地区差、高补贴和优先晋升职称等待遇,促使人才向农村流淌。

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乡村级干部的自身素养、治理水平、技术水准。着力培养农村专业人才,经过开设各类培训班,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授课,辅导与农业农村推广相结合,帮助他们成为各地带头创业致富的农村优秀干部和人才。

3.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双向流淌机制,促进城乡人才相互流淌。要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间合理的交流与流淌,多渠道解决制约农村进展中的人才瓶颈咨询题。要建立城乡对口帮扶制度,实行对口人才培养。

4.切实加快农村经济进展,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结力。要经过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降后的现状,以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进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省财政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设施农业的进展,将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要紧用于农村。

人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性工作。近几年来,市委仔细降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决别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辟人才资源,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治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党政治理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企业经营治理人才和农村有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进展提供了坚毅的人才保证。

突出表如今五个方面:

一是人才总量有了较快增长。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人才进展环境,积极哺育人才市场,重点抓了三支队伍建设,全市人才总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截止底,全市人才总量为28,6123人,其中农村人才总量23,5291人;党政企事业单位人才5,0832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才1,8022人,高级职称的997人(正高41人),中级职称的8629人,初级职称的8406人。

二是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经过强化培训,在对在职干部普遍轮训的基础上,突出党政领导干部、少年后备干部的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授课;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学历教育,与省委党校、武汉高校联办学历班,有力地改善了我市各级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理论水平;在党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以上,35岁以下的占28%,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目前,我市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的专业技术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13人,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少年专家12人,进入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的6人。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健全。我们在仔细降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并且,相继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人才工作的文件,对全市人才工作机制、目标任务、办法措施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坚持对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实行优胜劣汰、动态治理制度,先后选拔培养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45名,取消6名市管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起到了较好的鞭策激励作用。

四是人才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依照人才的各自专业特点,着眼于全市产业总体布局,对别同专业的干部进行了合理调配,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公开聘用、竞争上岗等方式,使一大批熟悉农业、畜牧、林业、水产、水利水电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优秀少年人才被选拔到相应岗位,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

五是招才引智取得较大突破。针对全市主导产业高级人才紧缺的实际,一方面,积极开展了各类人才聘请活动,先后组织人事、教育、卫生、农业、交通等机关事业单位特意赴武汉等地聘请人才,并与省内重点院校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坚持别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把引进人才与引智、招商结合起来,在招商的并且引进了大量智力资源,推动了我市经济进展。并且,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农业局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有针对性地邀请省、市专家学者来我市开展科技说座、技术服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10月组织开展的院士专家行活动,经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学术报告会,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形式,为经济社会进展把脉咨询诊,出谋划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攻坚克难,释疑解惑,为16家企业的20个技术项目进行技术问和攻关。活动所到之处,受到全市各界的热烈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12月16日在武汉东湖宾馆举办的武汉都市圈人才引进与科技合作洽谈会,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妨碍之深远基本上空前的。在此次会上签订了44项校市、校企合作协议,协议基本涵盖了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涉及机械、化工、新材料、医药、食品等多个行业。洽谈会上从高校引进了3名科技特派员,现场聘请了3名博(硕)士研究生,为高科技人才到我市创业开发了新的途径。

二、存在要紧咨询题。

近几年来,我市人才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离省人才工作的要求和其他地市州还有较大差距,具体体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政策别够完善,体制别活,资金别脚。受相关规定和政策的约束,人才流淌受单位编制、性质,人才身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人才流通的渠道受阻,造成部分人才资源的流失与白费。并且,由于财政困难,用于人才培养的资金严峻别脚,许多行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因待遇别高、激励机制别完善等因素的妨碍,大量外流。特别是一些优秀骨干教师和医疗技术人员流失现象尤为突出。各类高级人才奇缺,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严峻缺乏。

2、农村有用人才整体素养别高,具有示范型、带动型的有用人才较少。农村有用人才大多数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生产经营规模小,实力差,猎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并且,对农村有用人才缺乏较为完善的组织、开辟、治理机制。

3、我市企业改制后,受体制的妨碍,缺乏对企业经营治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培养与治理,同时此类人才数量较少,培养、治理还存在一定难度。

三、抓好将来一段阶段人才工作思路及对策。

将来一段阶段我市人才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降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人才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别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进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而言主体是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协调和宏观指导。加强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建设,重点是协调有关单位全面清理现有人才工作法规,依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和经济社会进展实际,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制度,出台相关政策并确保降实。降实党政要紧领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联系会议制度、人才工作联系点制度以及市管拔尖人才联系制度,强化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

2、把握人才工作重点,突出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依照我市人才队伍的现状和打造实力、诚信、生态、和谐的战略目标对人才的要求,我市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治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这三支队伍的建设,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一要突出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党政干部队伍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大力培养现代行政治理人才,造就一批习惯公共行政、公共服务、公共治理要求的行政治理专家。二要突出抓好企业经营治理者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具有强烈敬业精神、经营治理能力、开拓创新意识、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熟悉国际经济和法律的企业家队伍。要依托高校和企业培训基地,建立覆盖广、多层次、开放式的企业经营治理人才培养体系。三要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第五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换届为契机,建立健全人才的评选、考核、治理机制。充分利用六大基地,加快培养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有用技术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培训,积极推动农村有用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素养。

3、加快人才资源开辟,哺育壮大各级各类人才队伍。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坚持实施项目引才、工程招才责任制,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治理人才。

4、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别断提高为人才服务的水平。要加强舆论宣传,大力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积极为人才创业搞好服务、构筑平台,真正在形成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环境,树立经营企业算是经营人才、想干事给机会、能干事给岗位、干成事给地位的企业人才治理新理念。要大力开展各类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实施人才回归工程,促进籍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人才以各种形式为投资献智。并且,要组织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健康体检和外出休养,开展全市技能人才比武活动,逐步完善人才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

人才工作报告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收获颇丰,来为这一年的工作写一份述职报告吧。那么好的述职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才工作述职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议程安排,下面把市发改局人才工作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市发改局高度重视人才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局围绕规划制定、项目建设、自身建设等方面,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

一是以规划制定为载体,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为全面贯彻落实《滕州市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市发改局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在“十二五”规划中,科学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规划,分别就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六大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为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进一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多方吸引高端人才。“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们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让优质的项目成为吸引聚集各类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不断健全完善督察调度、限时推进、帮包帮扶、信息提示“四位一体”项目管理制度,强力推进项目顺利进展,为汇聚各方英才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将人才发展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我市六大支柱产业规划、城市转型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鲁南高科技化工基地总体规划中,重点在这些领域引进培养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着力推进中俄高新技术科技示范产业园、国家级不锈钢紧固件工程研发中心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并在此基础上,在高铁新城规划建设500亩的“滕州市创新创意创业园”,为各类高端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引导项目单位,加强与中科院、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三是以机关文化为载体,大力加强自身人才建设。在做好全市人才工作的同时,市发改局不断加强自身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去年以来,局党组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机关文化建设理念,以创建机关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组织全体工作人员集中学习,逐一书面发言谈学习体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同时,以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推行轮岗锻炼,大大提高了全局工作人员工作能力,调动了发改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优秀人才提供了发挥能力的平台,培养了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发改人才,为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发改工作做好了人才储备工作。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相比,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总量还不够大,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紧缺,尤其是一些关键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更加短缺。二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分布还不够平衡,人才不足与浪费并存,人才引进与流失并存。人才就业观念比较陈旧,本科毕业生毕业后要么进党政机关,要么到外地打工,在本地就业的很少。三是留人用人环境还不够优化,培养和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能力比较薄弱,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工资普遍不高,不少企业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办理各类社会保险,个别企业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一步,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人才兴,则事业兴。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迫切需要一大批熟悉国内外市场、具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的优秀企业家,需要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现代研发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专家,需要一大批熟练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的高技能人才。20**年,市发改局将结合自身职能,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项目聚才战略。充分发挥项目的载体作用,通过上一个项目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建成一个项目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使新的项目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点、成长点。

二是推行企业引才模式。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出击,围绕我市煤化工、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多渠道引进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引资和引智同步进行、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同步调整、产业招商与产业招才同步发展。

三是推进人才平台建设。加强与中科院、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推进中俄高新技术科技示范产业园。加快在高铁新城规划建设500亩的“滕州市创新创意创业园”的进度,为吸引高科技人才创业打造平台。

四是开展企业用才服务。全面统计历年来市定重点项目吸引各类人才名单,建立项目建设专用人才库,为我市经济发展储备一批专业人才。每月深入企业2-3次,及时、准确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宣传最新的人才政策和管理理念,为企业搭建人力资源开发平台和政策信息沟通渠道。

市人才会议讲话稿范文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是在我市全面实施""规划,推进经济社会迈向新里程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我市人才工作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刚才,表彰了**市十佳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十佳学科带头人、十佳自主创业大中专毕业生。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受到表彰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当今世界已进入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期,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物力资本转向依靠人力资本,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转向依靠人才资源。西方发达国家不仅重视本国人才,而且还通过各种手段引进人才。国内各省区市也在纷纷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人才竞争已成为影响全局的竞争。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应对激烈的人才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已成为第一位战略资源。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力,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所有经济强盛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发展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国外看,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人才,对人才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他们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千方百计吸引发展中国家的人才。美国之所以雄踞世界经济领头羊位置长达半个多世纪,与美国的人才引进战略,广泛网罗人才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每年有6000名以上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进入美国。英国采取全球化的人才战略聚集世界各地高科技人才,仅在英国剑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就有78位。日本通过移民法不惜"重金"大量招揽各界精英人才,建立接纳留学生体制,提出了在21世纪初接纳10万名留学生的目标。新加坡在加强培养本地人才的同时,广泛吸纳世界各国人才,解决经济扩展所带来的人才不足问题。从国内看,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对人才的争夺也同样激烈,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将人才开发工作列为一号工程,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积聚能量。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迅速崛起,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深圳经济特区创立20多年来,从国内外引进了80多万高素质的各类专业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创造了闻名的"深圳速度"。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改善我市人才队伍现状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和提高。但从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市人才总量不多,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紧缺,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偏少,人才机制不活,政策环境欠优,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据统计,全市人才总量为80.22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人才仅为2156人;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为58700人,每万人口拥有专业技术人才仅为158人,比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分别少84人和7人,其中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为1100人,占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2,比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分别低6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技能人才为4.71万人,仅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6。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数的26。农村实用人才为54万人,每万农业人口拥有实用人才仅为1662人。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市发展全局的战略需要。当前,我市正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全方位融入多区域开放合作,奋力向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目标迈进。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迫切需要大批建设人才。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实现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就无法促进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进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当前,我市既面临人才"瓶颈"制约,又面临人才竞争挑战,人才工作任务艰巨,形势逼人。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我们就难以加快发展,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难以应对来自发达地区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各级党委政府务必对人才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好,造就一支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突出重点,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时期。实施好""人才发展规划,做好人才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人才发展全局,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重点,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依托资源优势吸引人才、围绕优势产业培养人才、借助外来投资引进人才、建设良好平台使用人才、创建优越环境留住人才,推进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努力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20xx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95万人以上,每万人口拥有人才提高到2480人以上。其中,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达到6.07万人,技能人才达到7万人以上,农村实用人才达到64万人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人才达到16万人以上。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显著提高,人才在各领域分布和人才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趋于合理,专业技术高级人才比例提高到2.5以上。

(一)以引进和培养"两高一新"人才为重点,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加强人才工作,必须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不同层次人才协调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培养大批有战略眼光、会经营善管理、职业化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造就一批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快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

1、依托资源优势吸引高层次"将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人才资源中,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在工作上敢于突破、善于创新的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家和教授,他们能够带动起一支人才团队,在一些关键的领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种人才就是将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竞争中并未占据优势地位,原因就在于我们资源开发起步晚,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晚,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低,自主知识产权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较慢,加上长期经济发展落后,人才环境较差,各类人才缺乏发挥作用的舞台和平台,原有的一些人才流向发达地区,创新型的高层次技能人才和科研人才引不来,资源开发缺乏领军人物,造成我市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当前,我市已经进入资源开发转化和大产业集群全面建设的时期,引进和培养一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队伍,适应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需要,已经成为我们非常紧迫的任务。随着科技进步,一些拥有先进科研成果的人才都在寻找市场寻找舞台,施展才华。我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各类产业正在加快建设和发展,这无疑给高层次人才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要依托资源优势,构筑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以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聚集人才。一是做好资源深度开发和产业延伸发展的规划,优化项目结构,确立一批利用高科技进行资源深度开发和产业精深加工项目,有效地吸引企业高层决策者、经营管理者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参与优势资源的开发合作,成为优势产业的企业家、高级科技人才精英队伍。二是要深化改革,鼓励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以股份参与项目开发、经营,分享资源开发收益。三是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技相结合,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新科技成果的应用,使高层次人才大力引进高新科技成果和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四是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建设,加快配置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形成一批能满足重点领域自主创新所需要的专家队伍。

2、以产业优势培养高技能"干才"。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中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围绕打造以铝工业为主导,以冶炼、电力、石化、食品、糖纸、煤炭为支柱,以特色农业、旅游、商贸、物流、建材、中药材、茧丝绸以及文化产业等为增长极的发展格局,鼓励各类企业与**学院、**职业学院开展企校合作,加快培养能够创造性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优秀专业人才、技能人才。抓紧实施"紧缺技能人才培训行动"、"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和"百万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启动重点产业和关键行业紧缺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大批具有较高专业(工种)知识水平、有精湛技艺、能独立解决复杂和关键技术操作难题、有创新能力的行业技能干才。

3、加快培养新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大批新型农村实用人才。要大规模培训大批种养能人、科技能人、经营能人。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提高就业技能和创业本领。推广"农家课堂"等行之有效的农民培训模式,整合县乡党校、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各类培训资源,形成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培养出大批新型农民。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聘任大学毕业生回乡工作、选送优秀青年农民入学培养等多种形式,带动新型农民的成长。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带领广大农民共同创业致富。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新型人才队伍,必须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健全选才用才机制和激励机制,坚持以人才小高地为载体,多方式培养、多渠道引进,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1、继续抓好人才小高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有关人才小高地建设文件精神,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强化管理,人才小高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建成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市人民医院、矿务局、××强强碳素公司等人才小高地。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着眼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在高标准建设好现有人才小高地的同时,有效整合资源,选准各类载体,新建设一批人才小高地。各县(区)可根据各自的实际,建设不同层次的人才小高地,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建设人才小高地,要始终坚持高层次、专业化、好环境、多样性的标准和要求,使人才小高地真正成为小而精、小而优、小而高、小而强的优秀平台,成为聚集高层次人才、提升科研水平、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围绕建设以铝为主的新工业基地、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旅游新一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优势,集中人才,集中资金,研究开发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同时,还要盯住国际国内特别是东盟市场,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人才与项目合作,努力造就一批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

强化服务,不断改善管理。小高地建设,重在管理,成在服务。市、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针对人才小高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落实完善政策和改善管理,充分发挥"人才特区"的功能和作用。特别要制定人才小高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绿色通道"政策,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报酬,根据其本人所任职务和专业水平,参照其在外地工资情况,由聘用单位和个人协商,从优确定;对人才的住房,由聘用单位结合报酬情况与本人协调解决;对人才的家属安置、子女上学、医疗服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优惠条件和便利。通过这些细致入微、体现人性关怀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打造平台,努力提升层次。要打破城乡界限、企业院所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加强统筹、发挥特长,鼓励合作、公平竞争,打造聚集高层次人才的平台。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把握最新动态,使小高地的科研和推广始终保持前沿性、前瞻性,充分发挥小高地的人才示范带动作用。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要着眼于人才素质的提高,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重点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要制定和完善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教育培训规划,以重点培训带动全员培训。要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养、培训规划的制订与实施,继续完善大规模培训干部规划和人才培训"十大工程"规划,使全市人才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满足我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要建立健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要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面向我市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所急需的人才,大力推行"订单"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要发挥大中专院校在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逐步建立以学校培养为基础、企业培训为主体、各类培训基地为依托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三要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市和县区要把加强大中专院校、党校特别是职业技术院校、职业高中的建设作为人才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深化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在抓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切实搞好实用技能培训,使县乡党校成为农村党员和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的基地。加强培训基地的信息化建设,逐步配备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聘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市级人才教育培训师资库。

四要不断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方式。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努力探索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人尽其才提供保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委托名牌高校为我市培养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技能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近年来,我市先后选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在职干部脱产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等院校深造,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工业管理、城市规划和旅游产业人才。今后我们要在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根据发展所需,选送一批在职干部到全国其他重点大学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与浙江、广州、东莞、珠海等沿海省市合作,继续选派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农村人才到广州、江苏等发达地区挂职培训,借助他们的师资、基地等力量培养人才。继续办好"讲坛",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和学者等到讲学,传授知识和技术。进一步实施"农家课堂"培训工程,不断深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培训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乡土人才。

3、创新选才用才观念,建立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选才有才观念。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坚决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狭隘人才观,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坚持德才兼备,群众拥护原则,大胆提拔使用那些有事业心、有开拓精神的优秀人才。对主导产业、外来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中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要进一步转变人才观念,不拘一格,不求全责备,只要工作需要、能干事、能干好事,我们就应当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充分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积极性,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三)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不断创新引才留才机制。

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人才环境,而且要有灵活的机制。因此,要在落实和完善人才政策、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上下功夫。

1、落实和完善人才政策。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先后出台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市结合实际,相应制定了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政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政策落实得都比较好,但是也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对这些政策理解和落实不到位,影响了人才工作的发展。一部分政策还缺乏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因此,要尽快出台和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有关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力措施,降低人才准入标准,实行"零门槛"制度,让人才无阻碍进入,无障碍发展;完善保障性人才政策。要出台引进人才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相关具体政策,特别是对于关键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引进,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和优厚待遇,保证重点人才得到重点引进,以良好的政策环境聚集人才。

2、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坚持市场认可、行业认同原则,引导各行各业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制度,科学评价人才,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委、政府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各人才小高地建设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工作到位,考核到位。高层次人才要按照党政领导人才重在群众认可,企业家重在市场认可,高级专家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评价标准,构建群众评价、市场评价、成果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技能人才评价要打破资历、年龄、身份限制,建立以职业技能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评价办法,完善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和倡导企业在培训、薪酬、福利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倾斜,实行高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建立切合各类人才实际、有利成长的评价手段,创造一个尊重创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人才成长和谐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展现人才工作的勃勃生机。

3、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鼓励各级各类人才在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形成创业光荣、创新可贵、创造无价的社会导向。对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给予重奖。认真研究制定有利于激发各类人才奋发向上的机制,制定有突出贡献或重大创新人才评比和奖励制度。

三、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各级党委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任务全面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全市人才工作的水平。

(一)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新时期的人才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未来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务必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谋划发展全局时,要科学统筹,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人才工作和经济、社会工作有机地融合起来,以人才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指导,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把抓人才工作作为抓好发展的"第一要务"和科技"第一生产力",又要抓好人才"第一资源",千方百计做好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工作。

(二)善于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人才工作。各级党委要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协调配合,认真组织动员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学会、协会等,积极参与人才开发建设,共同为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三)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集聚人才、造就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条件。要积极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氛围,使人才在宽松、宽容的环境中工作。以最好的服务集聚最好的人才,以最优的资源和产业、最佳的投资回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以最大的诚意和良好的政策环境留住最需要的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造就时代。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落在各级党委政府肩上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密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以我们正在开创的伟大事业来凝聚人心、聚集人才,以我们正在培育的强大人才队伍来支撑事业,我们就一定能够为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新的辉煌!

人才培养讲话稿

1、目前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

创新和创业教育尚未变成高职院校师生的共同行动。原因是一部分管理者认为,现在学校扩招,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就不错了;一部分教师觉得现在生源质量下降,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质量都难以保证,还谈什么创新创业?大多数学生则在应付着各种考试,能否创新那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

2、“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确立。

二是形式重于实质,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3、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强有力的目标导向。

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真正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范围。对学生传统单一评判模式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依然在教学领域保持,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双创型”人才的“瓶颈”,阻碍着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1、转变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创业的一体化教育。

创新与创业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或服务的发现、发明和设计的过程,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新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新是创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创业活动的最核心要素和最本质的特征,是创业的灵魂和关键,也是创业可持续性的保障。而创业基于创新,并推进创新。高职教育“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也应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

2、确定“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

“双创型”人才的目标特征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双创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知识根基和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再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具有典型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独到的思维方式,善于判断和把握机会;具有高超的创新、实践、实施和拓展能力;具有优秀的团队精神和社会竞争力。二是“双创型”人才也应该具有专业人才的行业特征。

3、优化“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由学校培养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理论教学和模拟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国内社会形势教育与国际背景教育相给的.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校、社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多元作用。

4、创新“双创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要摒弃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行以下三种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实际存在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二是模拟教学法,运用模拟器或模拟情境使学生在接近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角色,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以培养学生资讯获得、动作技能和决策等能力;三是“实战”教学法,在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使学生在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真实的角色,开展业务工作,以达到真实的学习目的。

5、强化“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不断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训内容,确保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得到充分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训练。

6、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应以针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要尽量具有挑战性、竞争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激情,能激励学生不遗余力地去探讨、钻研;在考核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指标。采用开放式、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开卷考核、分散考核、过程考核等为主要形式的考核方式。

7、建立保障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对“双创”教育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意见,将“双创”教育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是设立“双创”专项基金,对学生的“双创”活动进行专项资助。

本文旨在确定“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分析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进行转型提供探讨方法。

人才的讲话稿人才的演讲稿

这次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经验,就落实《济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全市各级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宏大人才队伍,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建设人才强市是决定济宁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

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就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制定颁布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建设人才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要深刻认识人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至关重要。--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姜异康书记在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建设人才强省的战略目标和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这充分表明中央和省委都把人才工作摆到了全局工作的战略新高度。各级各部门在对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把握上,要做到“四个充分认识”:一是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自觉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二是充分认识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方针,遵循人才工作规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统筹推进人才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全市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三是充分认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切实把人才优先发展的要求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四是充分认识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落实好党管人才责任,落实好人才培养使用重大政策,落实好人才服务职能,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要清醒认识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更是摆上突出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60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的比重不断提升;人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15%,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7人年,高技能人才占到技能劳动者的24%;人才发展环境日益改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一些优惠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人才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在煤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加快经济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更要清醒看到我市人才工作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差距。主要是人才总量不够足、层次不够高,人才密度仅为724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300人,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入选率较低,高技能实用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分布不够均匀,大量高层次人才集中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企业一线人才匮乏,农业和农村人才偏少,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物短缺,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不足;环境不够宽松、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着优秀人才引进不够和引进后留不住的问题,人才不足与人才浪费并存,人才潜性闲置和显性短缺并存;人才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不够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还没有转变到位,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还不完善,企业的用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等。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要紧紧围绕发展需要,以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全面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打造“六支队伍”、把好“三个环节”。打造六支队伍,一要适应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二要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战略转型相适应,以提高专业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三要适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要,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为核心,以技师、高级技师培养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把济宁建设成为优质劳动力富集地带。四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技术推广人才为重点,培育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五要适应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六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乡科级以上党政领导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把好三个环节,就是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出实招、求实效。要树立“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观,注重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相结合、与重大课题攻关相结合、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到引进一个人才,推动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带活一个行业。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原则强化人才培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重点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中坚力量和后备队伍。要不拘一格用人才,用其所长,容其所短,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克服嫉贤妒能的狭隘心理,对贡献突出的人才要敢于给“位子”、奖“票子”、发“牌子”,树立“以实绩论英雄,靠贡献拿报酬,凭本事坐位置”的鲜明导向,促进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大力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人才能不能引得进、落得下、作用发挥得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好的平台载体。近些年,我市在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依托高校和企业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整体提升了我市吸引和承载人才发展的能力。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适度超前、配套建设”的原则,适应重点产业发展要求,做大做强一批立足区域、面向全省、辐射周边的高位平台。一是加快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企业,采取政府加企业的模式,鼓励多方投入,围绕产业发展振兴规划,重点建设一批支撑自主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的产业孵化器、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载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为招才引智搭建平台。二是加快各类科技园区和科研教学机构建设。济宁高新区要以晋升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加快由产业密集区向技术、人才、知识密集区转型。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都要有高新技术孵化器和高层次人才创业示范园区,着力强化创新功能、孵化功能和人才聚集功能。要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争取国家、省级科研院所和高校在济宁设立分支机构。要积极促进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融合,专业设置与主导产业匹配,努力形成“产业+人才”的发展模式。三是加快推进重点人才工程建设。全市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12项重点人才工程,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以这些重点工程为抓手,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加快培养一批在全市重点领域、行业、产业、学科的领军人才,带动全市人才队伍向高水平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科学制定规划,层层落实任务,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程都有相应责任单位、有充足资金保障、有高效载体支撑、有严格督导考核,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优化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第一环境,政策环境好了,就能够产生放大效应,带动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一是始终保持政策的领先优势。一方面要坚持“人无我有”,敢于创新人才政策,制定出台一些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有我优”,对现行的人才政策适时梳理、及时跟进,不断推进人才政策的提档升级,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二是注重政策的统筹衔接。要统筹优化投入政策,加大财政对人才发展的投入,确保人才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完善人才资金配套和绩效考核制度,保障人才发展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人才预算、加大人才投入,营造“企业敢投入、投入有成效、成效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要统筹优化产业政策,紧密结合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突出人才驱动作用,努力实现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效对接。要统筹优化部门政策,从全市大局出发,加强人才政策与科技、教育等政策的对接,实现人才、科技、教育“三驾马车”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三是切实兑现政策承诺。要畅通政策执行“绿色通道”,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着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要确保政策落实,凡是政策明确的优惠待遇,凡是规定可以享受的工作生活照顾,凡是承诺了的服务事项,都要及时不折不扣地兑现,决不可失信于人才。

(五)积极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培养吸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关键要有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这对推进人才强市建设更具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和职业标准入手,建立完善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重资历学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要制定完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岗位职责规范,完善考核制度,改进考核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二要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以推选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完善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进一步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管理环节,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要放开眼界,面向海内外,建立健全我市的柔性人才引进、使用、管理机制,更多更好地延揽和用好外地的实用人才。三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人才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规范人才市场中介服务,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加大对人才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力度,保障人才、用人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四要建立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确定岗位、绩效工资。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基础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做到在谋划发展时考虑人才工作,在制定计划时考虑人才需求,在研究政策时考虑人才导向,在部署工作时考虑人才措施,确保人才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各级党委要认真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开放视野、发展观点谋划和推动人才工作,落实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抓好重点人才工程,切实把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强化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把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要准确把握本地本部门人才需求趋势,深入研究人才工作的规律特点,真诚与人才交心交友,帮助解决人才工作遇到的困难问题,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人才工作。要加强人才工作组织建设,按照“编制、职责、人员、工作”四到位的要求,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配备精干力量,加强实训培养,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人才工作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必须调动各方力量齐抓共管,进一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党委人才工作领导机构要重点抓好全局性问题调研、综合性政策论证、跨部门工作统筹,形成统分结合、各方联动的人才工作协调机制。组织部门要在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上下功夫,实现工作重心由管理调配人才向聚集服务人才转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着力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各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优势,加强协作配合,齐心协力做好人才工作。

要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里的规划纲要和任务分工方案,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门的人才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力度到位。要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分工方案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对任务不落实、工作进度慢的,要通报批评,责令整改。要建立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办法,把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所占比重逐年提升,并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事业造就人才。全市上下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人才强市建设任务,奋力开创我市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推进济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才普查摸底会议讲话稿

近日,峪口镇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动员会暨清查摸底培训会,全镇普查指导员及普查员共169人参会。

峪口镇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宜主持会议,并作了动员讲话,要求普查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调查对象提供的普查数据严格保密;严控数据质量,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可靠。

农业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普查将查清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这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普查总体进度安排,自月1日起进入农业普查清查摸底阶段。

更多。

人才培养讲话稿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本知识,受到调查、策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研究、三农问题分析和解决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掌握农业经济、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

5、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农(林)业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经济学、管理学。

理较复杂的`疑难问题,在本专业中有一定影响,能够提出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设想,有较好的科研、教学、临床、组织管理能力。近五年内无重大医疗事故、工作差错,无不良医疗行为,无年度考核不合格。

3、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有探索医学科学求知的热情和执著追求精神,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能够看懂一般专业外文资料。

4、身体健康,原则上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

(二)选拔程序。

1、个人申请。

3、医院审批。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让我们一起为教育发展的美好明天高声歌唱和努力拼搏把!我相信校企深度合赢的美好明天一定会更好!

谢谢大家!

人才的讲话稿人才的演讲稿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会上受到表彰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为我市改革发展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十分重视,围绕落实中央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并在这次会议上印发,希望大家认真讨论,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群策群力做好我市的人才工作。下面,我结合这个《意见》讨论稿,讲三点意见: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知识和人才作为第一位的战略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截止去年年底,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5万人,人才密度达到8.32%,居全省首位,各行各业都培养、引进了一批各类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加快发展的需要相比,我们的人才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有着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人才总量偏小,人才密度偏低;高层次创新拔尖人才严重短缺;人才分布很不均衡;部分行业和领域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人才环境不尽人意。

这些差距和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才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偏低,极不适应-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去年市委召开九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征程。完成这一艰巨目标和任务,核心是发展,关键在人才。-土地面积有限,起步发展较晚,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要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海滨城市,在发展态势上加快确立省内先导和环渤海的强势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在这个问题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战略地位。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创新观念,最大限度地拓宽人才工作的视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需要大批各类型、各层次、各方面的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做出积极贡献的,都是我们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上,必须思想更开放,机制更创新,真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天下之才,以富民强市的大业聚集天下之才,最广泛、最充分地把各类人才凝聚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宏伟事业上来。

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我市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过程的战略性工作,必须作为牵动全局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主要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工人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总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大军,使-成为人才聚集的高地,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大力冲破一切妨碍人才迅速成长的思想观念,坚决革除一切束缚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障碍,着力改变一切影响人才创业创新的机制环境,不断促进人才总量同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各种智力要素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二、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更大的气魄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

级技师和高级技工等技能人才。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坚持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和岗位教育并重,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引进、培育、发展和壮大一批高中低相协调的各层次院校,早日把我市建成文教大市。要加快我市劳动技工学校建设,大力发展电焊、模具、数控等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经济建设第一线提供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第二,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建设富有地域特色和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高地”。要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那样,抓好人才工作环境的优化,努力为人才作用发挥和价值体现提供广阔的空间,真正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发展快。要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人才工作先进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抓紧修订和完善我市的政策体系,努力创造一个完备、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突出创业平台的载体作用,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发区高科技园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为各类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要加强城乡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以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治安环境吸引人才。要进一步加强西部高教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抓紧研究解决中小学发展滞后、教师子女入学困难等实际问题,让高学历人才密集区的城市化水平也“高”起来。要加强科学人才观和人才政策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知识、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智力引进工作,通过人才柔性流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现与京津、环渤海等地区的人才共享。

第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开放的人才释能空间。要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竞争机制引入党政人才队伍管理之中,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上来。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推进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积极探索依靠市场机制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办法,真正使那些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走上企业经营管理者岗位。要加快职称制度改革,打破身份、资历、学历、地域和所有制界限,把各类人才全部纳入市级年轻学术带头人、拔尖人才的推荐选拔中来。要改革分配制度,使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报酬,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劳动的价值和人才的价值。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要积极构筑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全市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专业性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人才中介准入制度,大胆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猎头公司”,拓展优秀人才的供应渠道。

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人才工作渗透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不断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关键所在。

实。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目标一致地做好工作,形成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和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的客观规律。各级党委、政府都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的规律,及时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方法。要努力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咨询决策机制,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咨询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要把人才强市战略贯彻到正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之中,切实把人才工作规划制定好。人才规划要体现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既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总体规划,又要制定各类人才开发专项规划;既要提出中长期的目标,又要明确阶段性的任务和要求。

三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为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提供物质保障。要树立人才。

资本和人才资源开发优先的理念,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机制,不断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要加大政府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投入力度,在市本级和有条件的县区探索设立人才队伍建设资金,专项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为营造一流的人才环境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四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把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强化责任、严格考核。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少说空话,多办实事,为人才当好“后勤部长”,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家的温暖。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每一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结交几位专家朋友,经常与他们谈心、交心,在政治上关心爱护他们,在工作上支持帮助他们,在生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和人民,不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使-成为国内外优秀人才近悦远来、创业发展的一方热土。

政以才治,国以人兴,事业兴衰,惟在得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做好人才工作,是时代的召唤,是事业的需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重要思想指引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埋头苦干,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为建设人才强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