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

时间:2023-07-09 15:10:18 作者:曹czj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篇一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办好思政课,必须推动改革创新。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深入阐释了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于在新时代更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实际上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要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办好思政课,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如果因循守旧老一套,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就很难取得实效。只有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才能使思政课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就要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相统一”,是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这“八个相统一”,直面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广大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作出了深刻回答,是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关键所在。

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就要始终贯彻“八个相统一”。这“八个相统一”,每一个都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只有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才能让思政课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喜闻乐见、受益无穷。比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真学真信、愿学爱学。再比如,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才能让学生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把握,用以武装自己的头脑。还比如,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才能让科学理论春风化雨、滋润心灵,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崭新伟大思想理论体系中全面发展认识体系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作为抽象人民利益化身或者具体体现者的民生问题,乃是属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的范畴,具有纲举目张、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要诀或规律就是必须始终关注和不断着力解决社会最弱最穷的那部分人群的问题,全社会的共享发展水平才能因“补短板”而得到整体提升。“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掉队”既是一种伟大的抱负,也是解决民生问题适用于各个国家和全世界的一个重要规律;只有一部分人享有富裕和美好生活的条件和权力,而另一部分人则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必须不断维护、保证和发展人类的“五大权力”。

这一创新理论,将大大提振世界各国政府、政党、政治家和世界人民对世界现实和未来的信心,减少和消灭世界上一切消极悲观情绪和忽视人民利益、践踏公平正义和人类权利的现象。人类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的到来,一定会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主张和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和成功。

(一)

如果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崭新伟大思想理论体系中全面发展认识体系的“绿色发展”和绿色发展之路理论,是揭示人类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特征和规律的一大理论支柱的话。那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的理论,则是揭示人类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特征和规律的又一大理论支柱。两者同属于全面发展认识体系中的内容,共同代表对人类社会当前和未来历史发展客观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作为抽象人民利益化身或者具体体现者的民生问题,乃是属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的范畴,具有纲举目张、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民生问题既是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标志性问题,又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性问题,还是世界上各种不公平现象以及分裂、动乱、暴力、恐怖现象之所以产生的根源性问题。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广大人民有获得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一切国家、阶级、政党、团体、执政者、政治家都必须高度重视和时刻不能忘记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要诀或规律就是必须始终关注和不断着力解决社会最弱最穷的那部分人群的问题,也就是不断着力解决最需要帮助解决的人民群众的问题。“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掉队”既是一种伟大的抱负,也是解决民生问题适用于各个国家和全世界的一个重要规律。这是因为,只有解决最弱最穷的那部分人的问题,全社会的共享发展水平才能因“补短板”而得到整体提升。不断着力解决这部分人民群众的问题,并不影响和阻碍社会上最强最富人群和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群继续前进的步伐。实现民生问题全覆盖是人类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它超越了工业文明时代不可避免产生的贫富悬殊和不公平、不公正问题和现象突出的历史局限。只有一部分人享有富裕和美好生活的条件和权力,而另一部分则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越是关注最弱最穷的人群,越能体现一个社会或国家最先进的程度,最博大的历史胸怀。如果世界上那部分“受过寒冷的人最懂得阳光温暖”的人群,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那么无疑将大大有利于减少甚至消除世界上各种矛盾、对抗和暴力现象,从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不断地、全面地满足人民群众拥有做事的权利、拥有财富的权利、拥有知识智慧和本领的权利、拥有社会保障和安全的权利、拥有身心健康和愉悦的权利这“五大权力”。这是全面共享的集中体现。

第一,包括创业就业和工作在内或者随着社会发展超出此范畴之外以新的形式出现的人民群众做事的权利,这是最基本的决定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权利,人民群众的其它权利无不受此决定、影响和制约。广大人民群众人人是否有事做,以及做事的性质、主动被动的程度、愿意不愿意的程度共同体现社会文明进步形态的高低。越是广大人民群众人人有事做并且做事的性质正确有益、做事的主动性意愿性越高的社会,就越先进、越文明。人类新的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这方面的特征将体现比较充分,而共产主义社会将完全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二,人民群众拥有包括收入带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财富的权利,是共享发展最直接、最直观、最要害因而也是最被看重的一种结果体现。这种权利本质上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却事实上又是不平等的,必须通过平等与不平等之间的否定之否定矛盾运动不断升级、提高,最终达到财富极大丰富基础上的人人平等。人类社会越是迈上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这种特征体现得越充分。

第三,人民群众拥有知识智慧和本领的权利,是加强社会建设、解决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这种权利通过教育、学习、培训、实践等方式获得和实现,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民群众做事的权利和拥有财富的权利能不能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和差别如何的重要根源。

第四,人民群众拥有社会保障和安全的权力,是保证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社会民生建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日益显得重要的基本要素。这种权利相对别的权力而言是最容易实现人人平等和无差别的一种权利,它的覆盖面广、影响大、受欢迎的程度高,是深得民心的重要着力点。

第五,人民群众拥有身心健康和愉悦的权利,则是上述四大权力的最终体现,是社会民生建设循环系统中的“消费”环节,它既决定上述四大权利,同时又受这四大权力的制约,人人身心健康和愉悦、富裕幸福美满这是一个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的这“五大权力”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就可以摆脱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民生问题和现象面前不得要领的困境,摆脱繁琐哲学的干扰而抓住问题的实质,就会明白并懂得社会民生问题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其必然内在规律的。这“五大权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社会民生建设缺一不可的内在统一体。它们的满足和实现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建设包括制度、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能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不断地由贫穷转化为富裕、由不公平转化为公平、由对抗转化为和谐、由战争转化为和平、由野蛮转化为文明、由丑恶转化为美好、由痛苦转化为快乐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就是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历史过程。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一历史进程,人类完全有信心进入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直至最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二)

自打人类有阶级社会以来,贫富问题和公平公正问题始终是一切时代阶级对立和社会对抗的主要根源。现在,人类社会发展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突出解决这两大问题毋庸置疑成为各个国家和全世界人民普遍的、共同的心声和强烈的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既是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提出的,又是顺应世界潮流、代表世界人民共同心愿提出的,属于世界性和世界级的理论。着力解决社会上最穷最弱的人群问题“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掉队”从而实现社会建设全覆盖,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样的理论和主张犹如滚滚春雷,必将响彻在世界历史的天空。全世界的广大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因为他们会因此得到帮助和获得较大实惠;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府和政治家也是欢迎的,因为受此启发、受此指点和指引,痛下决心去解决各自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那部分人民群众的问题,就会大大赢得人心,破解许多使人焦头烂额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不仅为解决各个国家内部贫富差距问题开出了新的一针见血药方,也为解决世界南北差距问题开出了新的一针见血药方,对不断建立和完善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做事的人类权利。世界将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几千年来忽视人的生存发展基本权利造成的恶果以及其中的经验教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真总结梳理,高度警觉、警醒,越来越多的国家程度不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为本国人民提供和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就业或者说做事的机会上。除了传统的工作就业方式之外,新产业、新生态、新的工作就业模式和方式在世界上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在单位是工作,在家也是工作,较多人集中在一起劳动是就业、个人单打独斗个性化的劳动也是就业,志愿服务、旅游休闲、健康的娱乐活动等等都包含有新的工作就业的成分。世界人民享有工作就业或做事的机会将会迅速地、大幅度地增加并超过了过去的一切时代。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财富的人类权利。人人拥有财富这一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多少人梦寐以求然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实现的权利,将在世界上更大范围甚至全覆盖地重新确立,成为世界人民理直气壮、激荡人心的不懈追求。虽然不可能完全一下子消除贫富差距,但各国都将不同程度地通过调整和规范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秩序、建立科学的个人所得税制、扶贫济困、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等措施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大胆富、率先富、共同富的状况和因素将在世界上同时并存,各自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并且共同富这方面的因素和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快、越来越趋向世界的公平正义。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知识智慧和本领的人类权利。不敢说每个国家都能这么做并且这么做得很好,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时代背景下,每个国家的人民哪怕是最偏僻、最贫穷落后国家的人民,都无一例外不同程度地、自觉不自觉地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将把发展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便提高本国国民和劳动力的素质,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同时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健康的社会群体思维、健康的社会情绪。为了追求知识智慧而不断学习、终生学习和为了提高从事和平发展崇高事业的本领而迅速行动,不断实践,这将成为全世界的一种风气,一种时代潮流。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社会保障和安全的人类权利。公共服务、保险、医疗、养老等将是世界的共识,合乎民意,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代达到今天世界上的这个水平。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将在这些方面继续前进和提高、实现好上加好。与此同时,全球将不断采取更得力的措施遏制住安全形势下滑的趋势、解决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给世界人民安全感、安定感。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身心健康和愉悦的人类权利。“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行为将在全世界得到普遍推广和盛行,由此着眼于满足“人”的消费不仅会继续带来传统意义上的巨大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而且会创造出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型的巨大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全世界的文明成果将会大大超过过去的一切时代。

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指引下,世界的面貌将为之一新,人类将进入有史以来一个新的最好的崭新时代。

(三)

具体对中国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毫无疑问代表了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以及中国更长远的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和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人民需要创新理论,中国的实践需要创新理论,这是一个伟大民族、一种伟大事业之所以能够称为伟大的必备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揭示的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共享发展的内在规律,将率先在中国得到运用和印证。中国将在今后短短的五年内实现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总之,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将普遍提高。

中国的先行先试或者说某种意义上的“试点”,将为世界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从而彰显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更加重要和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受世界欢迎。另一方面,千万不能低估世界人民对理论的渴望程度,千万不能低估与此同时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如获至宝或不知不觉地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结合各个国家实际,解决本国民生和社会建设问题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巨大成就。这反过来是值得中国学习的。这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直接涉及世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包括目前世界上存在的最突出、最尖锐的矛盾问题或者说“痛点”,并且提出了有效的现实和历史、当前和长远的解决办法。毫不夸张地说,这将大大提振世界各国政府、政党、政治家和世界人民对世界现实和未来的信心,减少和消灭世界上一切消极悲观情绪和忽视人民利益、践踏公平正义和人类权利的现象。

此前人类社会历史所有的经验教训,都已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是多么的正确和伟大,多么的难得和珍贵。即将到来的历史时期,或者说人类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的到来,一定会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主张、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和成功,获得更大的普及和推广。

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深刻阐述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锻造强有力的政治监督,要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使监督融入“十四五”建设之中。要把监督贯穿于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作为实施规划的基础性建设,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要不断健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加强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有责当尽责、失责必问责。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深刻阐明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新任务、新要求,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实践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必须清醒看到,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的严峻复杂形势警示我们,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驰而不息地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为新征程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重要着力点。

正风肃纪反腐关系民心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基层一线、群众身边延伸,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扶贫、民生领域腐败和涉黑涉恶“保护伞”一查到底,赢得人民群众广泛点赞。

在反腐“拍蝇”中增强群众获得感,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瞄准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聚焦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依然存在。饱含忧患意识的重要论断,再次为全党敲响警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倡廉依然松劲不得。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总书记指出的“三个交织”警示我们,全面从严治党不进则退,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正风反腐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这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必然选择。

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言出必行,向经济发展落后的非洲地区捐赠口罩、呼吸机等医疗物资。除此之外,还向疫情严重的西方国家捐赠物资物资,这其中也包括美国。中国之所以帮助其他国家,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卫生事件,中国和其他各国共渡难关,共同守护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

但并非所有国家都互相帮助,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公开指责中国,试图把疫情政治化,但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也是其中的受害者,因此,这种指责根本站不住脚。于是习总书记再次呼吁各国放下偏见,加强合作,共同抵抗疫情,共渡难关,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波及之广、危害之大、影响之深远,已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对疫情,各国人民共克时艰,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奋斗,有力扭转疫情局势,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大量支持和帮助,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

在面对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正因如此,团结协作的中国主张才会在全球引发广泛共鸣。

中国担当,为世界应对疫情提供有力支撑,彰显的是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担当精神。秉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

2020年5月18日,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习主席在致辞中就疫情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举措,始终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职尽责。通过观看这次会议,我的心得体会有如下四点:一:疫情的防控需要全民参与。要发挥世卫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支持,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复学,尽力恢复世界经济,为实行更先进的疫情防控做好物质准备。三:加强全球公共卫生的治理。针对此次疫情完善相关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四:中国自觉承担大国责任。加强国际合作,对美国,非洲等地区施予援手,提供金钱,技术等的支持。最后,让我们一起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呼吁,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出席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习主席的一番话,让我感触到国家的日益强大,卫生健康方面的发展,基于强大的经济发展,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构建基层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也让我感到,政府为人民服务,政党为一心民,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与重视。降低人民的医疗负担,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满足人民温饱到文化,再到健康的需要。

“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是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现在已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夺走了30余万人的宝贵生命,我想,在这场灾难面前,所有人类都应该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这次的灾难侵害的全人类,各国之间需要团结。正如习主席所说:“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这是一次在全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所举行的世卫大会。习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六点建议,分别是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这六点建议,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本国人民,也对全球卫生事业负责,全力支援其他深陷疫情危害的国家和地区。而我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从身边做起,为抗疫献出自己的力量,携手共建幸福家园,共建人类命运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卫生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正确指出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同时经济发展滞后,全球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此做出了中国方案:一、全力搞好疫情防控;二、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三、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四、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五、恢复经济发展;六、加强国际合作。

由于疫情的不断扩大,很多国家都是减少对外贸易和进行关税保护以保护本国经济,这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很多国家对疫情防控不作为,不负责任,导致疫情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安全。希望各球通力合作,搞好疫情防控,恢复经济发展。

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要求。针对“情怀要深”,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要有传道情怀,要有仁爱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思政课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厚情怀的具体内涵

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国情怀,就是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一是要有爱国之知。要对个人得失与国家兴衰的关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等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二是要有爱国之情。密切关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三是要有报国之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尽心尽力,在报效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传道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情怀,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要热爱思政课教育教学事业,把它视为值得终身为之奋斗的光荣事业,具有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牢固信念。要有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情感,有做学生思想引路人的热情、激情和耐心。要舍得在思政课教学科研上投入时间精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追求育人理想。

仁爱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仁爱情怀,就是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一是要以学生为根本。备课要想到学生,讲课要关注学生,把学生的评判作为检验育人成效的首要标准。二是要有包容之心。学生思想行为存在的问题就是思政课教师存在的价值,要对学生多点包容宽容、多热情鼓励,少一些讽刺挖苦。三是要平等对待学生。要多一些平等交流、以理服人,少一些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同时,要体谅学生的各种具体困难,并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解决。

深厚情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

可以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道理是深刻、理性的,但也容易生硬高冷。情怀是朴素、感性的,但最能感染人。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被焦裕禄精神深深感动,夜不能寐,除了焦裕禄事迹本身感人至深之外,起因还是上初中时政治课教师讲述焦裕禄事迹时几度哽咽的真情实感,让他内心深受震动、终生难忘。如果每位思政课教师都能像那位政治课教师一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思政课的实效性就会大大增强。

能够提升教师的人生追求。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必须厚植传道情怀。如果把思政课教学仅仅作为自己养家糊口的饭碗,为职称、票子、帽子、位子等名利左右,那就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只有热爱思政课,把解疑释惑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潜心问道、钻研业务,才能乐于传道、敢于传道、善于传道、勤于传道,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教育的真谛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心中有爱,才能在青年学生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才能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种种挫折和问题,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有可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加强学习投身实践

多读有益之书,涵养浩然正气。读书学习,是厚植情怀的基本路径。思政课教师要多读马列原著,精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搞懂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要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深刻社会道理、天地浩然之气的中国文化名篇,从中汲取营养,涵养情怀。

多读无字之书,接受实践锻炼。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着感天动地、深刻厚重的无字之书,广大思政课教师必须用心用情去深入研读。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自觉接受实践锻炼,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识,体察民生疾苦,涵养家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自我修养,提高道德水平。改造客观世界不易,改造主观世界更难。思政课教师更应该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在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结合点上下功夫,不断修正错误认识,提高道德修养水平。要处处留心,见贤思齐,加强内省,内外兼修,涵养真善美的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

潜心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特殊的政治使命,必须扑下身子,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高超的教学艺术践行使命。要排除干扰,心无旁骛,钻研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要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体会职业的价值,增强传道的信心;要在课外扑下身子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解疑释惑的实践中赢得学生的真心喜爱。

掌握育人原则,提升教学温度。一是真实性原则。深厚的情怀、丰富的情感源自生动的事实、感人的事迹,油然而生、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思政课教师的喜怒哀乐必须建立在真学真信、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二是适度性原则。情在理中,理也在情中,必须不夸张、不淡化,恰到好处,精准抒发,方能增强感染力。三是差异化原则。一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家庭环境、年龄、受教育程度、阅历等因素有关,面对大中小学生、研究生等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教育对象,思政课教师情感投入的内容和形式也必须结合具体实际,增强针对性。四是渗透性原则。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大水漫灌,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开展经常性的情感渗透,久久为功。

 

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篇六

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等“四种意识”,其中,看齐意识是其他三个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所有党员的基本遵循。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xx年关于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强化四种意识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7月6日下午,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部署要求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国家物资储备局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孙霖同志为国家物资储备局全体党员干部和系统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讲党课。

孙霖同志指出,“七一”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既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又要深刻理解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方面要求。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用重要讲话精神指导物资储备事业改革发展实践。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孙霖同志强调,增强“四个意识”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根本要求,政治意识是管总的,是前提和基础,大局意识是关键,核心意识是根本,看齐意识是标尺。“四个意识”既有各自的规定性和明确要求,又彼此联系、互为支撑,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加强党的领导上;二是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三是体现在严守纪律和规矩上;四是体现在强化责任担当上。对进一步抓好全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孙霖同志提出四点要求,坚持真学实学,坚持问题导向,用先进典型促学带学,加强督导检查。

孙霖同志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把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到推动物资储备改革发展全过程,真正把增强“四个意识”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委党组部署要求结合起来,与全力以赴抓好巡视问题整改结合起来,与抓好当前物资储备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巡视整改各项任务;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以业务工作成果检验“两学一做”成效,推动物资储备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国家物资储备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在京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各储备物资管理局、办事处机关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基层单位及出资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就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湖南省委高度重视、提早谋划、全面部署,把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凝聚强大力量。

推进“两学一做”,“学”是基础,要把学习党章和学习系列讲话统一起来,在学系列重要讲话中加深对党章党规的理解,在学党章党规中深刻领悟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和实践要求,尤其是认真贯彻落实对湖南的重要讲话精神。“做”是关键,要坚持以学促做、知行合一,推动党员干部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在实施“一带一部”战略、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中建功立业。提高“两学一做”实效性,其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增强“四个意识”,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经常主动全面地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神,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道路、重要保障、物质基础、发展环境、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创造,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要全面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内涵,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梦、经济发展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新理念、“五位一体”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交国防、宣传思想工作和精准脱贫等方面的重点内容,深刻理解讲话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准确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精髓,从信仰追求、历史担当、务实作风、为民情怀、科学方法和敬业精神等方面向看齐。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抓住“关键少数”影响“绝大多数”,在全面准确、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推动系列讲话学习走向深入,向中央交出优秀答卷。

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等“四种意识”,其中,看齐意识是其他三个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所有党员的基本遵循。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它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为我们所有党员提供一次“充电和补钙”的大好机会。只有通过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才能促进我们海事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四种意识”的全面强化。我们作为普通党员,一是必须要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四种意识”要求,时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从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和规矩、政治定力等方面增强政治意识;从明晰大局的基本特征、局部服从全局等方面增强大局意识;从保持思想一致、方位一致、步调一致等方面增强核心意识;从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注重典型示范等方面增强看齐意识;二是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之本,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正己之魂;三是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把党章党规学习作为终身的“必修课”,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克己奉公;四是带头增强核心意识,积极带头贯彻落实局党委的决策部署,真正发挥处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不断推进处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

同时,在日常海事安全监管工作中,要突出看齐意识,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要始终以局党委为标杆,层层看齐、层层表率,形成同舟共济建设淮阴海事的强大动力,并力求做在先、干在前,以做“合格党员”为基本要求,示范履职,全面促进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7月20日,无锡市锡山区总工会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全体在职党员和退休党员围绕“学习系列讲话,增强四个意识”开展大讨论 ,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方宏伟主持会议。

“强化‘四种意识’,要做到把政治意识放在首要,从大局看问题,坚决拥护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主动向党中央看齐。”“要增强‘四种意识’,必须要用学习武装头脑,强化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的主动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作为区总工会普通一兵,我觉得我们每个党员同志都要有大局意识,说的话、做的事、谋划的方案都要从有利于团结广大职工、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党和人民的角度出发”,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各自的体会和感想,作了重点交流发言,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讨论。

区总工会副主席沈威威在发言中指出,“四个意识”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是检验党员素养的试金石。要切实理解和领会好“四个意识”的深刻内涵和相互联系,切实强化增强“四个意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做新形势下的合格党员。

专题大讨论结束后,区总全体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了《用典》微视频,认真领会学习古典名句蕴含的深邃寓意和用典的现实意义。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