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优质16篇)

时间:2023-11-22 14:46:03 作者:琉璃 2023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优质16篇)

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编写一份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任务。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工作特点和要求,为我们的工作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标签:麻风病,麻风,紧张,残疾,杆菌,社会,免疫力,传染性,是一种,症状,麻风病人,贫苦,病人,兵戈,神经,皮肤,眼睛,的人,贫乏,工作正文:

我国当局非常珍视麻风病的防治工作,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入手下手有构造、有筹划、年夜范围地开展麻风病的防治工作。麻风病已经获得有效的把握。[/b][b]五.[/b][b][/b][b]风病是遗传病吗?[/b]不是。

救助麻风病愈者改进现况回归社会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这包括了社会、经济、心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病愈。早期发觉,及时治疗可禁止任何残疾的产生。因而,[b]新婚姻法不再把患麻风病未经治愈参加制止结婚之列。

[b]四.为什么会有残疾[/b][b]?[/b]麻木手、足——麻风四周神经侵害所致,因为感触(痛觉、温觉、触觉等)的丧失使其落空自我保卫机制,简单因不能遁藏危机而导致外伤,联合部位反复受伤导致溃疡,联合部位的反复溃疡导致反常、残疾乃至丧失。群众对麻风病贫乏明白,或只搁浅在一些旧的不对的见解上也是造成无谓恐惧的因为。扫数病人之必要治疗半年到一年的时候就可完全治愈。麻风畸残病愈已参加《中国残疾人奇迹十五筹划纲领》,将为麻风畸残者履行矫治手术或配备帮助器具,向社会宣传相干科学知识。麻风杆菌紧张侵吞人体皮肤和四周神经系统,发病晚期病人颜面和四肢表面呈现紧张畸变。经过议定mdt治疗,尽管最紧张的病例也会在几天到几个礼拜内完全落空传染性。异国获得及时的治疗所引起的各种残疾,妨害了患者的平常糊口生涯和工作本领,并且也是人们对麻风病产生恐惧鄙视的紧张因为。

[b]七.[/b][b][/b][b]另有麻风病吗?[/b]到2002年底全全国共有现症病人60多万例,中国有现症病人3510例,年夜部分漫衍在偏远贫苦的农村。最常见的题目是兔眼,即眼睛无法闭合,永久都得睁着眼睛。)如许的眼睛不能禁止外界的刺激和遁藏外伤,角膜败露很快变得干枯、浑浊,继而上皮脱落,目力下降,如有继发传染,则产生溃疡,可导致穿孔——失明。如今全国有年夜量的治愈病愈者,因为贫乏自我保卫知识、防护器具,再加上经济和卫生前提的进步,在不可逆的原发性残疾的根本长进一步呈现继发性残疾,进一步加重他们的贫苦,如此恶性轮回,使他们处在社会的最边缘,过着与世隔断,贫苦和孤单的糊口生涯。

[b]。

三、[/b][b][/b][b]麻风病是如何传播的?[/b][b][/b]麻风病的传染方法和路子还不非常明白,如今年夜部分学者觉得是经过议定长期密切直接兵戈或经飞沫传染。从中间到省、市、县建立了美满的麻风病防治工作网络。

[b]八.既然麻风病是可治愈的,为什么社会上还对麻风病人和病愈者存在着如此年夜的鄙视和偏见呢?[/b][b][/b]麻风病是一种陈腐的疾病,过去因为贫乏有效的治疗办法,使麻风病的致畸率特别高。经过议定半个多世纪的竭力,已累计治愈了近48万例麻风病患者。麻风杆菌紧张侵吞人的皮肤、粘膜和四周神经系统。然而,有关医学专家觉得麻风病是一种平凡慢性传抱病,跟着当代医学程度的成长,对麻风病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案,可以预防也可以把病彻底治好,并不可骇,我国比年来已经根本毁灭了麻风病。

[b]。

二、[/b][b][/b][b]麻风病有哪些症状?[/b]麻风病的临床表现特别的多样化,紧张症状分为皮肤症状和四周神经症状两种。所以,只要当真贯彻“早发觉、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就可有效地把握麻风病的传染、预防畸残的产生。另有白内障、青光眼„„在这个别群中几乎扫数的眼科疾病都能找到,并且是发病率最高的。[/b]1981年全国卫生构造(who)保举了麻风病联合化疗(mdt)方案能够急剧有效的治愈麻风病。但因为其传染性,实践中还是要谨慎掌握[/b]。实情上,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很低的疾病,[b]正常人群中,约有[/b][b]95%[/b][b]以上的人尽管传染了麻风病菌也不会发病,只有免疫力低下者才有年夜略抱病。扫数治疗进程都在本地麻风防治专业机构的监督下结束,并且扫数免费。如今我国麻风现症病人紧张漫衍在云南、四川、贵州和***等省份。麻风病的流行和贫苦有密切的干系,营养不良、卫生前提差劲和栖身拥挤都是麻风病的危机身分。四周神经症状紧张表现为受侵神经的粗年夜、难过悲伤等神经效用障碍;呈现受侵部分的活动障碍和肌肉萎缩等。长期以来,因为科学知识不遍及和社会偏见,导致人们对麻风病平易近气存恐惧、鄙视和麻风病人的惭愧心理。[b]到如今为止,公认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紧张是多菌型患者。(传闻兔子的眼睛便是如许的,故此得名。免疫力富强概不发病,尽管发病也是结核样型(一种较轻的麻风病),而免疫力低则易发玻绝年夜年夜都免疫力健康的成人对麻风菌都有较强的抵当力,但麻风病人的家属有较高的易感性,发病率较高,这年夜略与他们糊口生涯的前提和营养状况有关,也年夜略与遗传基因的感化,免疫力相对较低有关。只有很少部分人对麻风杆菌易感,其易传染程度也有差别。

[b]早期发觉,及时治疗可禁止任何残疾的产生。[b]麻风无遗传及胎传,[/b]与麻风患者密切兵戈者发病与否,紧张取决于人们的免疫力。麻风病的皮肤侵害可以与多种皮肤病的症状相似,有红斑、白斑、斑块等等,但皮损部分的麻木、闭汗、毛发脱落是麻风病侵害的紧张特点。

麻风眼——眼侵害是麻风病致残的一个紧张因为,“任何疾病都不像麻风那样凡是引起眼部病变”(汉森,1873)。[/b]超出百分之九十的人对麻风杆菌具有天然免疫力,在麻风杆菌侵吞后能敏捷建立有效的免疫反响,将麻风杆菌杀死而不发病,也便是说,尽管如何兵戈传染源也不年夜略被传染。麻风病紧张漫衍于农村和边远地区。早期发觉,及时治疗可禁止任何残疾的产生。[b]关爱、明白、接纳麻风病人和病愈者,最终的毁灭鄙视是全社会的互助责任,必要全社会的互助参加。如果不敷时治疗,年夜略对人的皮肤、四肢和眼睛造成渐进性及长期性的侵害。

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别的慢性病一样,完全能治好。可是麻风病又是一种传染性极低的传抱病。如今,我国麻风病治愈存活者23万,此中12万有差别程度的残疾。

[b]。

一、[/b][b][/b][b]什么是麻风病?[/b][b][/b][b]麻风病也叫汉森氏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抱病[/b],至今已流行了两千多年。让我们扫数有爱心的人,伸出我们的手,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互助救助他们克服坚苦重返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糊口生涯![/b][b]九.麻风病人可以结婚吗?[/b]原婚姻标准定,患麻风病未经治愈的,制止结婚。

麻风病防治知识,麻风病的防治知识,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麻风病防治知识试题,麻风病知识讲座,麻风病防治知识讲义,麻风病早期症状,麻风病传播途径,麻风病的感染途径,麻风病防治知识教案相关资讯: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根据《湖北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湖北省麻风病防治工作考核方案》、《省疾控2017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2017】36号及恩施州疾控中心的通知,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2017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如下。

一、组织编写中心院志。

根据《湖北省疾控中心关于转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防治中心《关于编写麻风病院(村)志的通知》》鄂疾控函【2017】8号文件要求,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查阅收集史料,按样稿完成中心志的编写,并于2017年3月20日之前上报省州疾控中心。

二、加强现症病人管理、诊断和治疗。

1、对长期入住或临时入住我中心的麻风现症病人,严格按照《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区域性麻风病防治中心工作规范(试行)和湖北省麻风病患者入院治疗与休养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鄂卫规【2011】10号文件、《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12年版(麻风院(村)管理)》收治,并完善相关手续,如:入住协议书等。

2、对辖区所有现症病人按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要求进行全程规范治疗,同时按要求对现症病人定期开展随访(包括现场随访和国家信息系统)、氨苯砜综合征预防和相关检查,并保证每年至少查菌1次。

3、对年内所有新发、复发和判愈病人开展查菌和组织病理检查及需要开展手术的病人开展手术治疗,在我中心不具备条件下,报请湖北省麻风病防治临床技术指导中心指导帮助完成。

三、规范健康档案管理和及时报送全国麻风病管理信息系统。

1、完成病人年度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的电子版信息录入工作,并于2017年10月30日前按要求上报。

2、及时随访报送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四、加强符合条件麻风病人的收治。

加强与各县市疾控中心的联系,开展全州麻风病病人摸底调查,在病人自愿的原则下收治符合条件的麻风病人入住中心(严格按照《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区域性麻风病防治中心工作规范(试行)和湖北省麻风病患者入院治疗与休养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鄂卫规【2011】10号文件、《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12年版(麻风院(村)管理)》收治病人)。

五、加强病区日常工作的管理。

1、加强眼、手、足的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对周围神经炎和眼部的监测,保证充足的防护鞋、自我护理用具包、溃疡换药等器械。

2、加强常规医疗(包括麻风溃疡、慢性病等)和生活服务管理。

3、负责辖区内麻风病的诊断、治疗及麻风反应、神经炎的处理。

1、利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等节日,组织开展慰问活动。

2、结合中心的皮肤门诊加强对麻风病防治知识而及十大线索的宣传。

3、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新发麻风病自然村麻风病筛查活动。

4、积极争取经费,组织开展辖区内卫生专业人员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七、协助省临床技术指导中心工作。

1、协助完成麻风病畸残矫正手术项目。

2、协助完成和合治疗仪对麻风治愈者慢性创口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观察与评估临床试验工作。

八、加强督导,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制定中心日常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日常督导管理,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2017年5月2日。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

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

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据调查统计95%以上的成人对麻风病有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三、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强?

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24℃)条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60℃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

四、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

绝大多数人(约占95%)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使麻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引起发病,只有很少部分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会导致发病。

五、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

为便于基层防治人员和广大群众认识和报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其它慢性病一样,完全能治好。随着科学的发展,治疗麻风病的药物越来越多。上世界40年代,氨苯砜治疗麻风收到很好的效果,相继研制出利福平、利福定、氯苯吩嗪等多种强杀伤和抑制麻风杆菌的药物。

现使用联合化疗,疗效更为显著,只要服上1个星期的药,体内的细菌就可杀死95%以上。只要坚持服药,少菌型麻风服半年的药,多菌型服两年的药,麻风病就治愈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联合化疗就是用两种以上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治疗麻风。对联合化疗的效果,目前各国麻风专家及有关学者一致认为治疗麻风的最佳方案。联合化疗的药物现在使用的是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

七、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级领导应关。

心与重视,切实支持各县市医院,普遍开展皮肤科门诊,实行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开展宣传,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八、麻风病人需要隔离治疗?

麻风病人不应与家人和社会隔离,治疗就在家进行,病人只要服1周药后,基本上就失去传染性。病人在家治疗不但可和家人一起生活,而且可以从事他应从事的工作。

九、怀疑自己患了麻风病怎么办?

如果你怀疑自己的症状象麻风,主要及早去当地的皮防站(所)或防疫站就诊,在我国,麻风病治疗是免费的,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机会。麻风病一般不致命,但它会损害神经而且是不可逆的。如果耽误了治疗会给自己留下终身的残疾!

十、麻风会引起毛发脱落?

睫毛的稀疏、脱落。瘤型麻风患者的眉毛、睫毛常呈对称性稀少、脱落。

头发的脱落,可见于中、晚期的瘤型麻风患者,一般是从额部和枕部发际开始,呈小片不规则形脱落,继之向前额和顶部发展,但即使严重的脱发,沿浅表血管走向的头发,往往残留而不脱落,脱发处如无皮损,多无浅感觉障碍。

麻风患者脱发的原因众多,各型有各型的不同原因,一般认为瘤型麻风主要因为性腺、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受累后,由其相应的功能障碍所致;其次因麻风性病变细胞(肉芽肿)浸润、压迫毛乳头,使局部供血不足、营养不良、毛囊萎缩而引起。其他各类麻风患者,主要由于皮肤损害的细胞浸润压迫毛囊、局部营养受阻或由于皮肤神经末梢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其所支配区的毛发营养受阻而发生脱发。

顺河卫生院。

2012年1月29日。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病原菌是麻风杆菌。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在黏膜甚为常见。此外骨髓、睾丸、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排出体外,其他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

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2、间接接触传染。

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必须指出,机体的抵抗力无疑是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近年来不少人认为,麻风病也和其他许多传染病一样,存在有亚临床感染,绝大多数接触者在感染后建立了对麻风菌特异性免疫力,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而终止感染。

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在典型症状开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异常等全身前躯症状。免疫力较强者,向结核样型麻风一端发展,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向瘤型一端发展。现根据五级分类法,对各型麻风症状特点分述:

1、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病人的免疫力较强,麻风杆菌被局限于皮肤和神经。皮肤损害有斑疹和斑块,数目常一、二块,边缘整齐、清楚、有浅感觉障碍,分布不对称,损害处毳毛脱落,为很重要的特征。斑疹颜色有浅色和淡红色,表面常无鳞屑。斑块的颜色常为暗红色,轮廓清楚,损害的附近可摸到粗大的皮神经。有时损害附近的淋巴结也变大。头发,眉毛一般不脱落好发于四肢、面部、臀部,除头皮,腹股沟,腋窝外,其他部位均可出现。

本型的周围神经受累后,神经杆变粗大呈梭状、结节状或串珠状,质硬有触痛,多为单侧性,严重时因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可形成脓疡或瘘管。部分病人中人神经症状而无皮肤损害,称为纯神经炎。临床上表现神经粗大,相应部位的皮肤感觉障碍和肌无力。神经受累严重时,神经营养、运动等功能发生障碍,则出现大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形成“爪手”、“猿手”、“垂腕”、“溃疡”、“兔眼”、“指(趾)骨吸收”等多种表现。畸形发生比较早。本型查菌一般为阴性。麻风菌素实验晚期反应为阳性。

2、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发生与结核样型相似,为斑疹和斑块,颜色淡红、紫红或褐黄,部分边界整齐清楚,有的斑块中央出现“空白区”或“打洞区”,形成内外边缘都清楚的环状损害,洞区以内的皮肤似乎正常。损害表面大多光滑,有的上附少许鳞屑。损害数目多发,大小不一,有的散在,以躯干、四肢、面部为多,分布较广泛,但不对称。除面部外,一般皮损浅感觉障碍明显,但较tt轻而稍迟。除非局部有皮损,头发、眉睫一般不脱落。神经受累粗大而不对称,不如tt粗硬而不规则。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受累较少而轻。

本型查菌一般为阳性,细胞密度指数2~3+。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为弱阳性、可疑。细胞免疫功能试验较正常人低下。预后一般较好。“升级反应”可变tt,“降级反应”可变为bb。麻风反应后易致畸形和残废。

3、中间界线类麻风。

本型皮损的特点为多形性和多色性。疹型有斑疹、斑块、浸润等。颜色有葡萄酒色、枯黄色、棕黄色、红色、棕褐色等。有时在一块皮损上呈现两种颜色。边缘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损害的形态有带状、蛇行状或不规则形,若为条片状,则一侧清楚,一侧浸润不清。若为斑块,中央有“打洞区”,其内环清楚高起,渐向外体面斜,外缘浸润而不清,呈倒碟状外观。有的损害呈红白的环状或多环状,形似靶子或徽章,称为“靶形斑”“徽章样斑”。有的病人面部皮损呈展翅的蝙蝠状,颜色灰褐,称为“蝙蝠状面孔”。常见一个病人不同部位的皮肤上存在似瘤型和结核样型的损害。有时可见到“卫星状”损害。有的病人在肘、膝的伸面和髋部可风由结节组成的厚垫状块片。损害表面滑、触之较软。损害数目较多,大小不一,分布广泛,多不对称。神经受损后,轻度麻木,比结核样型轻,比瘤型重,中度粗大,质较软,较均匀。眉睫稀疏脱落,常不对称。黏膜、淋巴结、眼、睾丸及内脏可以受累。

本型查菌为阳性,细菌密度指数3~4+。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界于两极型之间。本型最不稳定,“升级反应”向bt发展,“降级反应”向bl发展。

4.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本型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损害大多似瘤型损害,数目较多,形态较小,边界不清,表面光亮,颜色为红或桔红色。分布较广泛,有对称的倾向。损害内的感觉障碍较轻,出现较迟。有的损害较大,中央呈“打洞区”,内缘清楚,外界浸润模糊。眉、睫、发可以脱落,常不对称。在晚期,面部的深在性弥漫性浸润也可形成“狮面”。中晚期病人黏膜充血、浸润、肿胀、淋巴结和睾丸肿大有触痛。神经受累倾向多发双侧性,较均匀一致,触之较软,畸形出现较晚且不完全对称。

本型查菌强阳性,细菌密度指数为4~5+。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显示有缺陷。预后多数演变为ll,也可演变为bb型麻风。

5、瘤型麻风。

本型病人对麻风杆菌缺乏免疫力,麻风杆菌经淋巴、血液散布全身。因此组织器官受侵的范围比较广泛。皮肤损害的特点是数目多,分布广泛而对称,边缘模糊不清,倾向融合,表面油腻光滑。皮肤的颜色除浅色斑外,大多由红色向红黄色、棕黄色发展。感觉障碍很轻。在较早期就有眉睫毛稀落的表现,先由眉的外侧开始脱落,以后睫毛也稀落,这是瘤型麻风的一个临床特点。麻风杆菌检查强阳性,皮肤损害有斑疹、浸润、结节及弥漫性损害等。早期斑状损害分布于全身各状,以面部、胸部、背部多见,颜色淡红色或浅色,边界不清,须在良好的光线下仔细检视,方可辩认。稍晚,除斑损继续增多外,陆续形成浅在性、弥漫性润和结节。在面部由于浸润弥漫增厚,外观轻度肿胀,眉睫常有脱落。稍晚,斑损融合成大片浸润,或在斑损和弥漫性浸润上出现结节,弥漫性浸润向深部发展,更增明显而严重。往往遍及全身。在面部弥漫增厚,皮纹加深,鼻唇肥厚,耳垂变大,眉睫脱光,头发稀脱或大片脱落,结节和深在性浸润混融在一起,眼结膜充血,形成“狮面”样外观。四肢伸侧、肩、背、臀部、阴囊等处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结节。更晚,由于弥漫性损害部分吸收,并有明显感觉障碍和闭汗。在小腿,皮肤轻度变硬,光滑发亮,出现鱼鳞样或蛇皮样损害,长久不退,有的头发几乎脱光,可见残发多沿血管存留分布。

神经干虽然受累,但感觉障碍较轻,表现较晚。神经干轻度粗大,对称而软,到晚期也可出现肌肉萎缩、畸形和残废。

鼻黏膜损害出现较早,先充血肿胀,以后随着病情加重,发生结节、浸润和溃疡。严重者可有鼻中隔穿孔,当鼻梁塌陷即见鞍鼻。淋巴结在早期即已受累,轻度肿大,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到中晚期则肿大明显,并有触痛。睾丸受累,先肿大后萎缩,并有触痛,出现乳房肿大等。

眼部受累,可发生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内脏组织器官也同时受累,如肝脾肿大等。

本型查菌强阳性,5~6+。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显示有明显缺陷。早期治疗,预后良好,畸形较少,晚期可致残废。本型比较稳定,只有极少数在一定条件下可向bl转变。

6、未定类麻风。

本类为麻风的早期表现,是原发的,未列入五级分类中,性质不稳定,可自行消退或向其他类型转变,可自愈。皮损单纯,上有淡红斑或浅色斑,表面平无浸润,不萎缩。毳毛可脱落。皮损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或部分不清楚,分布不对称,皮损可有轻度感觉障碍。一般无神经损害。毛发一般不脱落。一般不累及内脏。查菌多为阴性。麻风菌素试验可为阳性也可为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有的正常或接近正常,有的明显缺陷。麻风菌素试验阳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正常者预后良好。其发展有的可以自愈,有的向其他类型演变。

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鉴于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缺少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理想的预防药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应用各种方法.

法早期发现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拟定可行性的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是作好我校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前提。本年度在区教育局、卫生局及乡镇领导的领导下,我校认真惯窃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与政策。根据《花溪区湖潮乡2012年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及区教育局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经我校麻风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拟定我乡学校2012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组长:郭兴富(湖潮乡中心完小校长)。

副组长:熊希素(湖潮乡中心完小德育校长)。

成员:陈永超吴兴荣胡如琴黎燕胡琼游菊周碧琴。

胡海英唐娟各村小校长及各班主任等。

二、对学校领导应进行强化麻风病防治工作领导意识,促使学校领导了。

麻风病防治工作应与其它卫生工作并重,从而发挥学校领导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中,让学生随时可以学习了解麻风病防治知识;4-6年级学生人手一份宣传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麻风病的相关知识)。教师宣传之后要认真做好记录存档,各村小要求同中心完小一样。

湖潮乡中心完小。

2012-3-23。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麻栗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执行麻栗坡县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方案(2011-——2020年)的通知》,加强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本校师生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效控制麻风病的流行,消除麻风病的危害,保护师生身体健康,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2015年春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防治为主”的方针,坚持科学防治,巩固成果,持续发展,力争消灭的原则。在上级领导的同意部署下,宣传动员全体师生,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保持麻风病防治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建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该小组为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核心力量,其任务是根据我校麻风病防治工作的疫情,拟定学校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完成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宣传,教学,防治督导。提高学校麻风病防治工作效果。

三、具体措施:

1、在学校召开全职会议,对学校教师进行强化麻风病防治工作意识的动员和宣传,促使学校麻风病防治工作应与其它卫生工作并重,从而发挥学校教师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2、每学期开设一节有关于麻风病防治的知识课,要求各位班主任在班上召开麻风病防治知识主题班会,并将这堂课的教案上交于学校存档。

3、认真学习上级领导的相关措施和方案,并紧抓落实。保证按时按质的完成任务,认真做好有关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

马龙小学2015年11月。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推进我国麻风病防治进程,有效控制麻风病的流行,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我国麻风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形势,结合我辖区麻风病防治情况,特制定本计划。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科学防治、巩固成果、持续发展、力争消灭的原则。在上级部门的统一布暑下,充分中心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切实落实综合防治措施,保持麻风病防治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建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1、健全防治体系,落实职责。

在我区皮肤防治院的统一领导下,做好居民的麻风病健康教育、病例发现、愈后病人随访等等工作,及早发现麻风反应和神经炎病例,减少畸残的发生。

2、早期发现病人,给予规则治疗。

坚持主动发现与被动发现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线索调查、接触者检查、疫点调查等工作。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鼓励病人主动就诊和发动群众报告病例。提高中心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警觉性和识别能力,及早诊断。参照xx市卫生局的激励机制,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病人发现、报告工作。

3、及早预防畸残,积极促进康复。

麻风病防治知识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的健康教育计划。充分利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等纪念活动和多种大众媒体,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在群众中树立“麻风病可以防治”的观念。中心医务人员要以身作则,引导和带动社会公众转变观念,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弘扬尊重和关爱麻风病人的社会风尚,为病人主动就医、回归社会创造良好的氛围。

5、积极参与上级卫生部门举办的麻风病知识培训班;中心为医务人员开展麻风病防治策略、技术、方法等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中心的防治技术和服务水平。提高对麻风病症状的认识,促进及早发现病人,开展积极的治疗。

大矸镇卫生院2013年1月10日。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

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

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据调查统计95%以上的成人对麻风病有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三、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强?

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24℃)条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60℃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

四、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

绝大多数人(约占95%)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使麻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引起发病,只有很少部分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会导致发病。

五、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

为便于基层防治人员和广大群众认识和报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其它慢性病一样,完全能治好。随着科学的发展,治疗麻风病的药物越来越多。上世界40年代,氨苯砜治疗麻风收到很好的效果,相继研制出利福平、利福定、氯苯吩嗪等多种强杀伤和抑制麻风杆菌的药物。

现使用联合化疗,疗效更为显著,只要服上1个星期的药,体内的细菌就可杀死95%以上。只要坚持服药,少菌型麻风服半年的药,多菌型服两年的药,麻风病就治愈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七、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级领导应关心与重视,切实支持各县市医院,普遍开展皮肤科门诊,实行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开展宣传,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八、麻风病人需要隔离治疗?

麻风病人不应与家人和社会隔离,治疗就在家进行,病人只要服1周药后,基本上就失去传染性。病人在家治疗不但可和家人一起生活,而且可以从事他应从事的工作。

九、怀疑自己患了麻风病怎么办?

如果你怀疑自己的症状象麻风,主要及早去当地的皮防站(所)或防疫站就诊,在我国,麻风病治疗是免费的,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机会。麻风病一般不致命,但它会损害神经而且是不可逆的。如果耽误了治疗会给自己留下终身的残疾!

十、麻风会引起毛发脱落?

头发脱落是麻风的特征之一,脱发程度与病期成正比。脱眉则令人注目。瘤型麻风患者脱眉,一般由外侧1/3开始,先稀少,如不及时治疗,则渐向内侧延伸,最终全部脱落。亦有患者从眉中部或内侧开始稀疏、脱落,继之前者向两端,后者向外侧慢慢扩展;结核样型麻风患者如头面部有皮肤损害,也可见皮肤局部毛发稀薄或脱落,即使眉部未发生过皮疹,也可有患侧的眉毛稀少,眉毛的脱落常伴有睫毛的稀疏、脱落。瘤型麻风患者的眉毛、睫毛常呈对称性稀少、脱落。

麻风病防治知识总结

20xx年1月30日是第xx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xx届“中国麻风节”,为进一步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关爱麻风患者,消除社会歧视,近日,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xx公园门前开展以“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悬挂“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的主题布标、向群众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发放麻风病防治等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形式进行。志愿者向群众介绍麻风病防治的基本常识、感染途径、方式、感染后的表现、如何预防治疗及国家对麻风病防治的相关政策等知识。让群众了解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麻风流行、防止麻风畸残的最好手段。

活动中发放麻风病防治等健康教育宣传资料600余份,免费测量血压4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60余人次。

通过开展本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麻风病的科学认知度,有力地消除了社会层面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促使更多的人关心关爱麻风病患者和受累者,有利营造了关心关爱麻风病患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为了在开好头,起好步,为了在专业防治上取得成绩,特制订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麻风病监测的实施目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防残,主要采取广泛的科普知识宣传和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在中心皮肤科中筛查疑似麻风病人,从而达到早期发现;严格执行卫生部办法实施的治疗发案对现症病人实施规范化的治疗及管理;对畸残病人实施眼、手、足自我护理等康复措施。

二、防治目标。

三、具体指标。

(1)麻风疑似病人筛查率1/万,鉴定率达100%。

(2)对存活的病人及家属进行随访核查,进行自我护理教育,使100%畸残病人养成自护习惯,随访率在95%以上。

(3)中心、服务站两级防治人员业务培训率达80%。

四、具体措施。

(1)分解目标任务,狠抓措施落实。我们将区《工作任务目标》内容逐一分解,落实到人。加强业务学习,注重技术指导,定期组织督导,强化考核验收,让防治人员熟悉业务,能够适应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提高街道整体防治水平。

(2)强化业务水平,扎实开展工作。全面收集与麻风病相关的基础资料,并按档案管理要求分类建档,认真执行盐城市麻风病监测管理方案,完善各项制度。及时发现新、复发或疑似麻风病人,并实行季报和零报。

(3)树立争先意识,勇创一流。一切工作都严格执行规范,按照要求操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形成我街道特色。

20xx年1月1日。

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麻风病防治工作总结

根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加强20xx年度“麻风节”宣传活动的通知》(xx疾控(20xx)x号)文件要求,为了全面落实消除麻风病危害各项措施,做到麻风病人发现一个、治疗一个、关爱一个,让每一位麻风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避免残疾、共享健康,巩固我县已取得的麻烦病防治成果。我院于20xx年2月10日(星期四)在当天集市以“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为宣传主题进行了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

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向本院领导汇报本次宣传活动的要求及主题,拟定宣传日期,安排参加宣传的人员。

制作1条宣传布标,制作1期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栏,准备1000份麻风病宣传画册,100份宣传海报。

安排辖区7个卫生室配合本次宣传工作,分别出一期黑板报,同时到各村委会人员聚集的路口或小广场粘贴麻风病宣传海报,发放麻风病宣传册。

准备宣传用的桌椅,义诊血压计等。

宣传活动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参加宣传的人员有的负责拉宣传布标,有的负责在街上发放宣传画,有的负责解答群众的麻风知识咨询问题,有的负责为群众义诊测量血压。

1、我院开展的'本次宣传活动,共发放麻风病宣传画册500余份。

2、在本院门口设置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栏。

3、各村委会卫生室的宣传。

(1)各村委会卫生室均出了一期麻风病相关知识的黑板报。

(2)各卫生室在卫生室内、村委会人群聚集的路口或小广场粘贴麻风病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册等。

本次麻风节宣传活动,通过本院及辖区7家卫生室的共同努力,共覆盖人口1万余人。在本院宣传的宣传活动中制作布标1条,制作宣传栏1期,现场麻风防治知识咨询52人,全天接受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500余人次。在7家卫生室的宣传活动中,共出麻风病防治知识黑板报7期,粘贴麻风病宣传海报70余张,发放宣传册400余份。本次宣传活动提高了小新街辖区居民对麻风病防治的认识,营造一个全民参与麻风病防治的良好社会环境,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搞好这次活动,我们认真组织宣传,掀起了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小高潮。通过这次麻风病的防治宣传活动对辖区今后的麻风病防治及线索调查起到更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我们将会再接再厉,努力向辖区内群众做好宣传,使辖区内群众广泛了解风病的防治知识,为辖区内广大群众做好麻风病防治服务工作。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推进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江苏省麻风病防治规划,切实做好低流行状态下的麻风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结合本县麻风病防治监测工作情况,特制海安县20**年度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如下。

二、工作目标。

1、以县为单位登记报告麻风疑似病例20例。以镇为单位,麻风疑似病例(麻风病可疑症状者)报告、转诊到位数应达辖区人口数的1/万以上。

2、实行麻风病疑似病例报告转诊制度。综合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麻风病例筛查率达100%。麻风病疑似病例登记报告率、转诊率100%。

3、各镇麻风疑似病例及时复核调查90%,转诊到位率90%;县疾控中心对转诊麻风疑似病例一周内复核调查率100%。新发现麻风病人中级畸残比控制在20%以内。

4、县人民医院、皮肤病医院、中医院的皮肤、神经、中医以及预防保健科,各中心医院、民营医院的皮肤科、外科,镇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单位和科室,至少有一名医生接受培训,并通过考核;皮肤科医生接受麻风病诊疗培训率达到100%以上;乡村医生麻风病防治培训率达到80%以上。

5、麻风现症病人联合化疗(mdt)覆盖率达100%、规则治疗率95%以上;正确处置麻风反应、神经炎、严重不良反应病例;麻风病治愈率达到95%以上;mdt监测期麻风病治愈者监测率达100%。现症病人完成治疗时新发生的畸残比控制在10%以内。

6、麻风治愈者随访率、畸残患者康复指导率达95%。

7、麻风病人及治愈者家属随访率达95%,新发现的现症麻风病人疫点居民调查率达95%。

8、《麻风病早知道》宣传材料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发放使用率95%。社区居民麻风病一般知识知晓率大于60%,医务人员麻风病业务知识知晓率大于80%。

9、疾控中心对辖区内县、乡镇级医疗单位的麻风疑似病例的登记、上报、转诊工作的每半年至少督导1次。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根据《江苏省20**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要求,通过加强麻风病的疫情监测工作,落实麻风疑似病例报告、转诊、筛查、确诊,现症麻风病人治疗、疫点居民调查、麻风病接触者检查,监测期麻风病人监测,麻风治愈者及家属随访、畸残患者康复指导、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社区居民麻风病知识宣传等,及时掌握我县麻风病流行趋势,促进麻风病“三早”工作,预防畸残发生,保持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各镇应制订落实本地区20**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做好麻防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完成年度工作总结。

1、麻风疑似病例报告、转诊。

根据《海安县“省麻风病监测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海卫发〔20**〕95号),各级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有符合麻风疑似病例定义的症状和体症之一者,可作为麻风疑似病例进行登记、报告、转诊;各镇对辖区内所有报告的疑似麻风病例按规定及时进行登记并在规定时间内组织镇麻防技术指导组人员进行筛查,并详细填写筛查记录,对不能排除的疑似病例转报县疾控中心,报告、转诊到位数应达辖区人口数的'1/万以上。县疾控中心对各镇转报的疑似麻风病例组织县麻防技术指导组成员及时组织对病例实施查菌、病理以及临床检查以做出诊断,并将有关信息与镇卫生所及时沟通,同时要对新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病因素。全县实行医院麻风病疑似病例月报制度,麻风新、复发病例核查和季报制度。各卫生所应对辖区发现报告和迁入的麻风新、复发病例进行核查,根据核查情况按要求逐级上报麻风新、复发病例报表。

2、麻风新(复)发病人和现症病人实行免费救治和管理。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现症病人要建立专门病案,对新(复)发病人在确诊后一周内落实抗麻风联合化疗,制定化疗方案,发放免费抗麻风药品。用药期间免费进行肝肾功能等化验体检。疾控中心负责每月对麻风现症病人实施联合化疗药物的监服、临床复查、麻风反应、神经炎治疗等;镇卫生所及“现症病人所在村”麻防兼职医生分别每半月和每周对病人治疗情况进行询问,了解病人服药情况,有无不良药物反应,掌握临床皮损、神经炎发生情况,并及时登记,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mdt覆盖率达100%、规则治疗率95%。对全县现症麻风病人每人提供1个自我护理防护用具包(防护用具包内的消耗护理用品1年补充1次),通过专业人员指导,掌握简单的自我护理技能。

3、麻风治愈者及家属随访、畸残患者康复指导。

根据省、市麻防工作要求,开展存活麻风院病人(治愈者)康复指导工作。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所)牵头组织相关医疗单位对现有728例治愈存活麻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麻风病的检查,对其中309例级以上畸残患者进行登记,并开展眼、手、足进行康复指导。按照《20|**年江苏省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做好部分残疾者溃疡病人换药包、麻风保护鞋及畸残患者轮椅发放等工作,治愈者及家属随访率达95%,畸残患者康复指导率达95%,及时做好资料整理上报。

4、现症麻风病人疫点居民调查。

由镇卫生所牵头组织相关医疗单位,配合县cdc组织对当年新发现的现症麻风病人疫点居民开展调查,调查率达95%。

在20**年实施村麻风病综合防治试点项目基础上,继续开展和加强村级麻风病综合防治工作,提高我县村卫生服务站在麻风病防治健康教育、疫情监测、病人随访、畸残康复指导等方面的技能和水平,为全省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麻风病各综合防治积累经验提供模式。

6、发现麻风病人奖励。

按照《江苏省麻风病监测示范区实施工作指南》及海卫发〔20**〕95号文件精神,对于新发现的现症麻风病人报病者给予省级奖励:每例1000元,市级奖励:600元;县级奖励:每例300元。奖励由疾控中心直接发放给报病医生。

7、专业知识培训、健康促进。

县疾控中心培训县人民医院、皮肤病医院、中医院的皮肤、神经、中医以及预防保健科,各中心医院、民营医院的皮肤科、外科,镇卫生所等单位和科室医生麻风病防治知识1-2次,各责任区医生对辖区内乡村医生(特别是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进行不少于1次的业务培训,所有培训均规范进行,做到有通知、有签到、有教材、有测试、有小结。促使各单位麻防人员明确岗位职责、麻风病防治工作流程,掌握了麻风的早期体征,强化将疑似患者转诊到专业机构报病、转诊意识,提高社区医生对麻风病的认识水平及开展建档、线索调查、随访和康复指导的能力。大力开展麻风病防治宣传工作,各镇、各医疗单位应利用广播、板报、诊前宣传、张贴《麻风病早知道》宣传材料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综合性健康促进活动,使广大群众了解麻风病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麻风病人早期发现率。

执行麻风病防治工作季报制度,县疾控中心做好各类麻风病防治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麻风防治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各镇对辖区内有关业务单位填报的麻防疫情资料以及医院、社区麻风病监测月报、季报等资料及时进行汇总、审核,在规定时限内上报县疾控中心。

9、开展督导与考核,提高工作质量。

每季县、镇应组织人员对麻风病监测工作进行督导。重点内容是卫生所、基层医院麻风疑似病例的月报和季报、疑似病例的筛查处置、现症麻风病人的治疗、治愈者及家属随访、宣传培训工作等。通过考核,加强工作交流,表彰先进,促进工作开展,确保我县麻风病防治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0、麻风残疾者综合关怀。

继续争取红会、残联、民政、慈善总会等社会团体的支持,为麻风病人谋取更大的利益。协助有关部门,为实现改建的麻风院村的正常运转创造条件。协助省、市落实年度“春风行动”项目。

麻风病防治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进一步推进全县麻风病防治工作建设进程,结合我县实际,制订《县20xx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完成年度中央及省公共卫生项目任务,麻风密切接触者检查、疑似病例报告等,指标完成率达100%。

(二)规范开展麻风患者治疗管理工作。

(五)加强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完成“世界麻风病防治日”宣传;村级《麻风病早知道》宣传画使用率达95%。

各单位要对照《县20xx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要点》,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及时召开麻风病防治工作会议,布置落实年度工作任务。加强麻风病防治机构建设及人员能力建设,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1、做好麻风病治愈存活者核实调查工作。充分利用近几年我县开展的麻风病防治项目,依靠《全国麻风病防治信息系统》和20xx年的《省麻风病治愈者畸残康复需求调查表》,对我县历史存活的麻风病治愈者进一步核实调查,提供存活人数和畸残康复需求情况。

2、继续按照中央及省财政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要求,完成麻风病防治项目相关工作。

3、强化麻风病人早发现。继续加大病人发现力度。按照《省麻风密切接触者检查实施工作方案》要求,年内对各例现症麻风病人周围的4名麻风密切接触者(主要为病人家属)进行检查。年内完成5例以上麻风疑似病例报告任务。

4、做好麻风病患者的救治和管理工作。对所有现症及新(复)发患者进行免费救治和管理,确保各类严重不良反应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5、积极开展麻风病宣传教育活动。联合民政、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为契机,积极开展麻风病患者慰问等活动。通过发放并使用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折页,引导村医宣传普及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提高群众对麻风病的知晓率。继续做好《麻风病早知道》宣传材料发放和使用工作,村卫生室使用率达95%以上。在市疾控中心网站或《疾病控制信息》或市级报刊至少刊用1篇麻风病防治信息或报道。

以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以提高麻风病专科病历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做好各类麻风病防治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分析、归档工作,对各种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卫生局将适时组织人员对各单位消除麻风病危害十年规划的落实情况、年度中央及省公共卫生麻风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执行情况等工作,进行督导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年度目标考核评价依据。

麻风病防治知识总结

为进一步落实麻风病防治政策,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麻风病患者及畸残者这一特殊群体,支持麻风病防治工作,努力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控制目标,xx市卫计委按照省里文件要求,围绕“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这一主题,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宣传日期间,我市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走上街头、深入社区,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

此次活动全市参与宣传人员426人,在50个宣传点,发动车辆120余台次,设立咨询台98余处,制作条幅、标语、宣传板202条,发放宣传单57246份,宣传手册9556册,宣传画258张,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1266人。

活动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策划部署。接到通知后,市委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制定活动方案,研究宣传内容,明确部门责任分工、责任到人,保障活动的成功开展。要求各县(市)、区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做好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防治麻风病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唤起全社会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各县 (市)、区、开发区及相关部门分别制定宣传活动方案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二是认真组织调度,活动顺利开展。各县(市)、区、开发区政府、各县(市)、区卫计局、疾控中心及有关医疗卫生单位主管领导全程对宣传活动进行了巡回督导检查,在现场亲自参与发放宣传单、解答群众咨询等活动。市卫计委组成督导组对城区、开发区宣传活动进行了巡视。

三是注重活动实效,巩固活动成果。各县(市)、区卫计局、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市民需求,在宣传当天于辖区内繁华地段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结合宣传主题,开展了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三进”宣传活动,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防保网络,大力向人民群众宣传防治麻风病重要意义和防治相关知识。朝阳区选择朝阳区疾控中心门前、桂林社区等宣传点,以设立宣传站、咨询服务台、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宽城区选择客运站作为宣传点;农安县、九台市、榆树市、双阳区电视台都对宣传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双阳区的《光华纵览》杂志也进行宣传。此次宣传活动真正提高了群体对麻风病的认识,唤起了群众对麻风病防治的重视,使我市广大市民理解麻风病的危害性,提高自身防病意识,对进一步消除麻风病,实现消除麻风病的目标夯实基础。

在宣传活动中,各县(市)区、开发区为进一步巩固宣传活动效果,加派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解答群众咨询,解释相关问题,通过本次活动使众多百姓了解了政策,各单位在活动中,热心接待,认真答复,使群众对麻风病宣传有了深刻印象,树立了政府形象。通过这次宣传活动,使市民、村民了解了很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采访中,xx市卫计生委领导表示,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了麻风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程度。我们要通过这次宣传活动,宣传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深入持久地开展防治麻风病的宣传促进工作,唤起全社会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支持。

麻风病防治工作方案

通过开展“世界麻风病防治日”慰问活动和健康宣传活动,以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为核心内容,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防病、治病理念,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科学认知度,促进麻风病早期发现和歧视消除。

二、活动主题。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三、参加单位。

区卫计局、区民政局、区残联、区红十字会、区疾控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

四、活动时间、地点。

(一)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时间为:20__年1月26日至2月5日;地点:港北区各乡镇。

(二)慰问活动。时间20__年2月2日;参加单位:区卫计局、区民政局、区残联、区红十字会、区疾控中心;慰问地点:庆丰镇(3人)、奇石乡(1人)。

五、活动安排。

(一)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开展以“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为核心内容,“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活动。

(二)为麻风残疾、孤寡老人进行健康体检。

(三)结合扶贫工作到麻风残疾、孤寡老人家里开展春节前慰问。

六、职责分工。

(一)各医疗卫生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二)区卫计局负责组织协调本次活动。

(三)参加慰问活动的各部门、单位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及相关政策,准备相应慰问品或慰问金(200元/人)。

(四)区疾控中心负责本次宣传活动资料收集、整理及上报。

七、其他事项。

(一)请区民政局、残联、红十字会、区疾控中心将参加慰问活动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于1月31日上午下班前报送区卫计局疾控股邮箱:__,联系电话:438__。

(二)各单位根据实际及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麻风病日系列活动。活动结束后,各单位总结本次活动相关情况,并于20__年2月25日前将活动方案、图片和总结(电子版)报区疾控中心流病科,邮箱地址:__,联系人:黄燕成,424__。

(三)慰问活动车辆由区疾控中心安排。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麻风病防治能力、改善麻风病患者的医疗及生活条件、提高麻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目标,建立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市、县两级麻风病防治服务体系,保障麻风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一)管理体制。

为财政全额供给正科级事业单位,麻风防治中心在县麻风病医院基础上组建。实行市县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由市政府委托县政府代管。该中心属全省六个区域性麻风病防治中心之一,业务技术接受省级麻风病防治机构指导。

(二)工作职责。

新发麻风病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负责四市的麻风病患者收治和管理。麻风病残疾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麻风病防治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麻风病防治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

(三)床位设置与人员配备。

市麻风病防治中心设置总床位150张,按照卫发〔〕77号文件要求。目前设置床位80张;定编总数75名,首批使用编制50名,配备领导职务4人(主任1名,副主任3名)其中市卫生局聘任一名正科级中心主任,县委任一名中心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正科级)人员从全市现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符合编制和人事管理规定的医务人员中在自愿的条件下直接过渡,不足部分由市县人社、卫生部门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四)病人管理。

目前在四地麻风病防治机构治疗的病人和以后全市新发病人全部收入麻风防治中心治疗。三市的麻风病人收治和管理按省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五)经费保障。

市级财政和县财政各解决25%。省、市经费由市级卫生、财政部门考核后拨付。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由市财政和县财政一次性各补助20万元。麻风防治中心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由省级财政按政策补助50%。

(一)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麻风病防治科室。市级增加麻风病防控专职人员编制3名,县级确定2-3名麻风病防控人员,人员和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予以保障。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预防控制工作职责是负责所辖地区范围内的麻风病疫情监测、报告和评价工作;预防麻风病的业务技术指导。

(三)改革现有麻风病防治机构。县市现有皮肤病防治所(麻风村)将原来承担的麻风病预防控制职能整体移交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改造成专科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继续开展医疗业务。对不具备独立开展医疗业务的单位,实行归并或撤销。对现从事麻风监测、预防专业人员,由当地政府负责妥善安置,对原已离退休的人员,由当地政府负责统一纳入当地社会保障。

(四)落实全市丧失劳动能力的`麻风病人的最低生活保障。所在地公安部门登记为非农业户口或城镇人口,民政部门负责将其纳入城镇低保范围。

四、工作要求。

全省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麻风病防治机构体制改革是省委省政府针对我省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实际做出的重要决策。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进;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要做好原有麻风病院的合理处置,维护好原有麻风病院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防止出现不稳定局面;要做好现留院病人的转移安置,以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的责任感做好工作,最大限度地取得病人对改革措施的支持和拥护。

周密部署,各地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精心组织,全力推进,确保麻风病机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并按期达到预期目标。市、县两级完成麻风病防治机构体制改革任务;麻风防治中心完成改扩建任务,并挂牌成立,收治麻风病人。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