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轼词读后感(优秀19篇)

时间:2023-12-08 07:42:15 作者:琴心月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发现自己思维的盲点,并拓展我们的视野。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苏轼传》读后感

上课时候好给同学推荐书,有段时间学生见我上课就说,推销书的又来了。

又没啥回扣,为啥要推销呢?因为就我的阅读经验来看,开卷有益,但书的选择也很重要。同一个话题,不同人写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甚至同一本书,不同的装帧编排注解都会带来全然不同的感觉。书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所以总忍不住把自己认为好的书推荐给他们。

比如《庄子》的全译本家里一直有,偶尔也翻过几篇,但直到买了中华书局的版本才三天两夜畅快地读完,大呼过瘾。比如第一本读完的古人的诗集,不是李白杜甫,而是《刘长卿集》,原因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那个竖排本装帧注解都太棒了。外国文学的译本选择就更重要了,雨果的作品,李玉民译得就很好;托尔斯泰的小说,则非草婴的译本不取。喜欢的外国名著往往买好几个译本的,参照着看会发现谁的韵味更足。

还有一类书的选择更加重要,即不同作者给同一人物写的传记。雨果的传记选错版本的话只能是一部情史。鲁迅传记那么多,个人认为林贤治的《人间鲁迅》最好;沈从文的传记,除自传外以外凌宇写得最棒。《名人传》中有托尔斯泰的传记,固然是名著,但更为详实平易的却是英国人罗莎蒙德.巴特利特的《托尔斯泰大传》。可见,书也不是越有名越好。特别明显的例子还有两个。一是梵高的传记,最有名的是而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买来读了觉得很杂乱,大概译过来的东西都这样吧。后来读了丰子恺先生的《梵高生活》,觉得简洁周备,平易深邃,其中的评论性文字鞭辟入里,字里行间是艺术家对艺术家惺惺相惜的知音之感。另一例就是苏东坡的传记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最富盛名,早年读的时候觉得也很凌乱,大概是作者才华横溢不受羁绊的缘故吧,以至于想做做笔记梳理出个坡翁生平来都不容易。后来读了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才对这位心仪文豪的生平和作品有了较清晰深刻的把握。

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资料详实,脉络清晰,更可贵的是结合生平对苏轼的代表作进行了赏析,是了解东坡其人其文的最佳选择。瞧,我又在推销书了,买不买由你。

《苏轼传》读后感

《苏轼传》,非简单之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先生阅读超多资料,包括苏轼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着的传记。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轼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轼,而又能将《苏轼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观苏轼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轼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轼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轼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之后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轼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轼“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谁说不是呢?仅此感怀东坡居士这位旷古奇才吧!

《苏轼传》读后感

一个月,从七品芝麻官升到3品大员。同样是一个月,从京城大员到流放。区区40年的仕途生涯却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坐牢170天。想来也只有苏东坡这等不通政治之人能在官场上才能如此大起大落经历,究原因无外乎在他那张守不住话的嘴。

“汝必能杀人。”这是苏轼初见章惇时说的话。虽然不知道苏轼是否真的善于看相,但初识就如此直言不讳地指责,苏轼又是多么的口无遮拦。恰如他所预言,章惇最后的确坏事干尽,甚至间接造成苏家的衰败,但这张没有顾忌的大嘴显然得罪了不止一个人。

“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若甘愿放下那份较真,那他何愁不能封侯加爵。上帝虽赋予苏轼前所未有的才气,却令他人生道路崎岖不堪。与之相比,严谨的子由仕途相对是更加平顺,但今天,我们过多铭记的却是他这位乐观奔放的长兄。

从儒家四书五经到庄子佛学,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苏轼不仅脑有万卷书,脚下也同样有万里路。苏轼即使在面对苦难,也不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气馁与颓废,“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那无谓与豪放,使他的诗歌不缺华丽无实的靡丽之作。

林语堂曾言“章惇对东坡是唯恐其不死,东坡却望章惇延年益寿。”苏东坡向来是对事不对人,但他的一张大嘴却使他一生落魄,但这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正是这张大嘴巴让东坡居士可敬可爱,在这个无知勇敢的老头面前,任何的担心后怕都是无用可耻的。苏轼的一生满目疮痍,遍布了沧桑,苦难与伟大并存拥有着欢乐与悲情的双重命运,也正是这双重命运,将苏轼推上了文学艺术的巅峰。

文档为doc格式。

苏轼传读后感

上课时候好给同学推荐书,有段时间学生见我上课就说,推销书的又来了。

又没啥回扣,为啥要推销呢?因为就我的阅读经验来看,开卷有益,但书的选择也很重要。同一个话题,不同人写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甚至同一本书,不同的装帧编排注解都会带来全然不同的感觉。书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所以总忍不住把自己认为好的书推荐给他们。

比如《庄子》的全译本家里一直有,偶尔也翻过几篇,但直到买了中华书局的版本才三天两夜畅快地读完,大呼过瘾。比如第一本读完的古人的诗集,不是李白杜甫,而是《刘长卿集》,原因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那个竖排本装帧注解都太棒了。外国文学的译本选择就更重要了,雨果的作品,李玉民译得就很好;托尔斯泰的小说,则非草婴的译本不取。喜欢的外国名著往往买好几个译本的,参照着看会发现谁的韵味更足。

还有一类书的选择更加重要,即不同作者给同一人物写的传记。雨果的传记选错版本的话只能是一部情史。鲁迅传记那么多,个人认为林贤治的《人间鲁迅》最好;沈从文的传记,除自传外以外凌宇写得最棒。《名人传》中有托尔斯泰的传记,固然是名著,但更为详实平易的却是英国人罗莎蒙德.巴特利特的《托尔斯泰大传》。可见,书也不是越有名越好。特别明显的例子还有两个。一是梵高的传记,最有名的是而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买来读了觉得很杂乱,大概译过来的东西都这样吧。后来读了丰子恺先生的《梵高生活》,觉得简洁周备,平易深邃,其中的评论性文字鞭辟入里,字里行间是艺术家对艺术家惺惺相惜的知音之感。另一例就是苏东坡的传记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最富盛名,早年读的时候觉得也很凌乱,大概是作者才华横溢不受羁绊的缘故吧,以至于想做做笔记梳理出个坡翁生平都不容易。后来读了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才对这位心仪文豪的生平和作品有了较清晰深刻的把握。

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资料详实,脉络清晰,更可贵的是结合生平对苏轼的代表作进行了赏析,是了解东坡其人其文的最佳选择。瞧,我又在推销书了,买不买由你。

文档为doc格式。

《苏轼传》读后感

平凡的人对于“光芒夜半惊鬼神”的天才总是有种不可名状的畏惧,如徐渭、如梵高。但对于性情平易近人,骨子里流淌着温和谦恭血液的天才,则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和亲切感,比如苏东坡。

苏东坡是朴实的中国百姓脑海里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体。他实实在在就那么人人眼、他轻轻松松就能够暖人心。他满足了我们对中国文人的所有幻想。

顶着一副粗犷老农的外表,不是不英俊,而是让人看得太舒服。一脉浩然之气用尽,不只为自己,还将那福音传给大江南北的百姓。一声“如蝇在食,吐之方快”,可见他清狂而非轻狂。一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知他用情之真思念之深。

喜爱苏东坡,是因为他在那苍茫天地之间如同一株小草——在奋力钻出黑暗的夹缝之后、在见到惨淡天光的那一刻,以不比常人的坚定之心相信光明,从此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屹立不倒。沧桑笔直的树干是他的独善其身,伸展而开的绿冠是他的兼济天下。几十年人生跌宕,风风雨雨使得他从肉体到心灵,都变成一个不能被轻易伤害击败的人。中国文人敏感脆弱的灵魂,在他这里去掉了多愁与伤怀、抑郁和不安,只留下一种叫“看得开”的心情,叫“想得明白”的心境,和“同情弱者”的心怀。

走近苏东坡,从他那一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开始。这种生活不同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净,也没有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么“高水平”。

苏东坡是和谁都玩得来。他可与三教九流为伍,并且从不失那颗赤子之心。这不仅是一种本领、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活法!在他眼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他心底,一涓宽容之泉早就将政敌带给他的不愉快全部带走。因为知爱,因为懂爱,更因为有爱,他成为古今士大夫中最有人情味的一个。这种活法是他受人欢迎的原因,是他心灵幸福的秘诀,也是他留给这略显苍白的人间巨大的精神财富。

感悟苏东坡,从他那一句“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开始。一个人能对浩然之气有如此深切之感,想必该精神必定贯穿他人生始末。苏东坡正是如此。从朝廷上的当仁不让,到贬谪为地方官的身体力行。他的奏章、他的功绩无一不透露着那不谋私利,一心为民的感情。身在名利场中,诸多不由己。却因为有那股浩然之气,他把决心下得更彻底,他把脊梁挺得更硬。他像一股旋即有力的清风,吹散了所到之处的污浊之气。

想起苏东坡,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大腹微便便,体态微宽的形象,让人安心让人贴心。他身上没有“文人相轻”的酸味,他身上只有温温暖暖的阳光的味道。时常忍不住在心底唤一句“老东坡”,因为羡慕,因为喜爱,更因为感叹。羡慕他的才华横溢,外加那一副好心肠好脾气。喜爱他儒者的翩翩风度,那是一个翰林大人美好的形象。也更感叹那一颗赤子之心、一身浩然正气、一片坦然心境。

时光早已涤荡了苏东坡心中那因贬谪、因颠簸、因月光、因夜风而生发出的一切忧忧愁愁不达不快,只留下一个摆脱了官场的羁绊、人事的纠纷的大文学家的形象,由宣纸上的墨迹、石碑上的刻纹穿越千古传递到我们面前。翻开旧书,在那无数豪情四射的诗词笔墨之间,我只看见我那温温暖暖的老东坡,带着他的大黑狗,拄着一根竹杖,悠悠然然地行走在世间。

《苏轼》读后感

高中时初读《定**》,便觉得大气磅礴,被苏轼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而震撼,仿佛置身于广袤的宇宙中,看到无数星芒,耀眼夺目。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让我跟着作者置身于雨骤风狂的天气里,苏轼表情淡然,轻轻摇头说“莫听”,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这是已雨过天晴,苏轼依旧平静淡然。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人生中的起起落落、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上班后再读,依然余音绕耳,即使自己是渺小的沧海一粟,也会被这种力量而鼓舞,心之所往。苏轼的这首词句句经典,经得起反复诵读、反复推敲,依然历久弥新。

这首词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研读和挖掘,我从心态方面浅谈一下我的看法。克服焦虑,不畏惧前路艰险。从一个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到一名公务员,从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孤身一人来到偏远艰苦的工作岗位,有过无数焦虑浮躁的时刻。无法静下心工作,沉不下去心看一本书。其实仔细想想,无非是功利心太重了,总想着要立马得到什么,工作中想要迅速看到成效,所以选择性的逃避困难,挑选一些容易达到的事情去做,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急功近利才是浮躁的源头吧,带着绝对目的性去工作,期待每一件事情都有反馈。可是生活哪有那么容易,付出了不一定就会有收获,倒不如把急功近利变成细水长流,稳步前行。正如余世存先生说,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同时,要脚踏实地而非空中阁楼,脚踏实地才能更笃定的仰望星空。有再多的蓝图、构想,都不如立马开始去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轼的`淡然豁达也是事上练得来的,我们只有去经历、去体验、去大胆迈开步子走,才能在实践中收获真知。这首词,无论是初见时的豪气,再见时的沧桑,总是让人唏嘘感慨,又顿生勇气,是我精神世界的一方桃花源。等我成长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再重读这首词,期待会让我迈向一个更加开阔的远方。

《苏轼传》读后感

《苏轼传》是苏轼研究专家王水照和崔铭合著的一部书,四十五万字,去年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书写得很好,但这却是一部不好写的书。苏轼一生经历丰富复杂,著作多,面广,这是难点之一。还有,就是有林语堂的名著《苏东坡传》在前面比着,那书写得那么精采。

我读《苏轼传》,觉得全书对苏轼的评价,大体与《苏东坡传》相似,林氏的概括即所谓:"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等等。《苏轼传》大体是以这种评价展开的。不过书的副题《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又表明作者们是极力从苏轼生活经历来理解和描写他的。因此这书自有它的不容忽视的特点。

一,它严格按编年叙事,而且强调苏轼作为作家的一个方面。全书将苏轼的诗词文章贯穿它的一生,对比看起来,《苏东坡传》就不是这样,它要照顾英美读者的理解力和趣味,诗文不能多引;它使用的传说故事更多,也占更重要的位置。因此,这本《苏轼传》对读者从苏轼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了解他的生平,是更有益的。在叙事中展开对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阐释,而且阐释得极好。在此,就表现出王水照先生对苏轼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研究的功底非凡,在传记里应用随心自如。苏轼的心事、文思,与天下的政事,交织一起,所以合了"在苦难中的超越",而且是一位"智者"的超越。没读过苏集的读者,从《传》中引用的大量诗、词、文中,特别是从并不常见的随笔、短笺中,能领略的,真是不少。

二,林语堂酷爱苏东坡。林写的是文学性更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散文创作。当然林氏有他充分的历史材料证明,而我总觉其着眼点在于苏东坡的人格,而且是作者喜爱的人格。而《苏轼传》则更带有学术性。它更全面,更讲究论证。的确,苏轼的风流潇洒,几乎是天成。但是,环境也造就它。不论从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看生平,还是从生平看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都不单有潇洒风流,而且有个人的痛苦和人民的苦难。乌台诗案中国最可笑的文字狱之一后被贬黄州,是苏轼生活的关键一步。在林、王二传中,都重点写。余秋雨重要散文《苏东坡突围》也选这一段来写。苏轼的人生和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此都是一个高峰。对这一段生活,《苏轼传》无疑写得更丰富。它把痛苦和苦难展示得更充分,以至于惊心动魄。苦难充分,"超越"才有力。

林氏过分地渲染了苏东坡在苦难中的乐天、快活,甚至把他在"乌台诗案"里受审时的屈辱与痛苦也说成"有趣".《苏轼传》则把黄州生活写得更令人可信。比如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是惊弓之鸟了。他在黄州又看到生平所未见的民间疾苦,苦日子也尝到。在此有一点不可不提。苏轼在黄州时写过许多信,其中有一封是给他的朋友也是政敌章忄享的信中对已往表示悔过。林传说,是"一封非常贴切的回信,悔过之意,溢于言表",是"再得体不过",简直可请皇帝过目;言外之意是应付,巧于周旋而已。而王著则以为"可能夹杂着个人求助的动机".我以为写得较真。王著此是全面反对新法了。这似乎顺理成章。王著写出的诗人,更复杂、真实些。

三,关于王安石变法,林氏的否定也许太简单化。而王著则更客观些。关于苏、王二人,当然都是大作家,苏比王高。此书提到变法时,曾对比苏、王的见解说:"无论是思想的高度,还是目光的远大,苏轼都无法与一代名相王安石相提并论".这也是客观的。此书在王安石身上着墨不少,而且是从王安石与苏轼的交往中写的,重头文章在王安石罢相以后。苏轼在金陵访王,政敌又成文友,旧怀尽释,论文极乐。那一大段就写出北宋文人的大度风雅,更写出两位大作家的可爱。

合上厚厚的《苏东坡传》,心中感慨万端,种种杂绪像被书页搅动的灰尘萦绕着我,我开始思考人生,思考命运。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是坚持自我的一生。林语堂称她为"大自然的顽童",我认为很贴切,儿童最真,率性而为,而"顽"又带着倔,正是这股率性和倔劲,让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拥有一颗快乐、平静的心。他的政治生涯在新党与旧党斗争、政权的更迭中起起落落,于他是可悲的,他像是被装在木箱里,抛到海上,随海浪起起伏伏,官场似海,他的性格决定了必然被抛之于浪尖上,是他的正直、他的直言、他的调侃讽刺,让政敌们掀起了一浪又一浪。

我想,从来没有人外方贬谪的足迹有遍布这么广的,也从来没有人在贬谪期间过得这么安然恬淡的,连政敌都嫉妒了。我觉得除了耳熟能详的.儒释道完满融合的原因之外,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第一,是文学的支持,在穷乡僻壤,写作是他的重要内容,有诗、有词、有信件、有墓志铭、有经典注疏,这时,他写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功用目的了,而是完全抒发本心,所以他的成就才更大。当文学回到了写本心的位置,才有了不朽的价值。

第二,是众多的朋友,苏东坡有很多交往一生的朋友,每到一个地方,也广交朋友,寻访奇人异士,他对朋友倾心相待,信任有加,好多引为知己。他像一株散发着特殊气质的君子兰,吸引着三教九流的朋友,就像他自己说的"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记得初中看到一句话,谓之"人不痴,不可与之交",大概有痴气的人一旦与之相交,便可长久。这些朋友给予苏东坡极大的精神安慰和鼓励。

第三,则是情趣广泛,脑中总有这么一个印象。凡是兴趣爱好广泛的人,总是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百折不饶。民间有很多苏东坡的传奇佳话,有很多是关于他的兴趣爱好,像东坡肉,研制药方,听说曾经还配了制墨秘方,差点把房子烧毁,这时,他更像一个顽童了。兴趣广了,才有做不完的事,即使被炒鱿鱼,被架空,生活也可以忙得不亦乐乎。

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荒漠化,人们抱怨、烦躁。也许我们没有那时免费的无限风光可以游览排遣,也没有妙笔生花的文笔抒写,但可以拥有苏东坡式的心态,坦然达观,安之若素,不必媚上,不必伪装。

附: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用英文写的,()有多个译本,我看的是张振玉的译本,我觉得这是我见过的最精彩的传记。

首先,林并没有将苏东坡奉若神明,而是如实叙写,娓娓道来,偶尔还加以调侃,如苏的长子出生时,他说,幸亏晚了一年,不然在丁母忧期间可就落人把柄了,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形象。

其次,本传旁征博引,除了苏的生平文字资料,还引用了大量的文史知识,让读者清楚,苏是处于怎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他的行为是处于什么考虑的。

另外本书的趣味性也很强,作者尽量还原历史,把当时的情景描得绘声绘色,特别是苏在杭州的生活,无论是干劲十足地为百姓谋福利,还是惬意的游山玩水,都令人心向往之,还有很多历史故事,苏与奇人异事往来的趣事,还常常穿插有哲理性的语言,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语堂先生理解为"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很形象,也加深了对苏的了解。

但也有不足之处,像对王安石变法及王安石的个人评价上,很多人认为是本传中最精彩的部分,但我觉得有失偏颇、对这个影响苏至深的事件,花了三个章节叙写,但几乎都是贬义,我觉得对这件事,应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他甚至直接说王安石为国家一大害。我听过性不可以善恶论也,更何况有点历史常识的都知道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也有可取之处,这里作者的主观意识太浓。

读一本好书,有如品一杯茗。很多美妙的感觉一瞬即逝,不可一一而述,但心充盈了。

读后感《苏轼诗词读后感》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虽被贬到密州,却不以己悲,在铁沟、黄茅冈尽显雄姿。“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等豪情,氤氲于苏轼胸中,厚积薄发,彰显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决心,不禁令人慨叹。

广阔的绿野,放眼望去,雄鹰展翅翱翔。苏轼驾驭铁骑,马儿嘶鸣,疾驰而去,且学天骄弯弓射大雕。这,是洒脱的快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竹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又被贬入了万丈深渊。把酒独饮,岂能自甘颓废耶?此乃苏轼也,虽屈于偏远之地,岂可自弃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进宫与贬谪,苏轼选择了释怀。心中保留了一方快乐的净土,那是在乡间修来的气度。忘却宫中的阿谀奉承、权权相争,忘却诸侯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忘却当年的乌台诗案,只待闲看时,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这,是过眼烟云的浮华万千之下的超然的快乐!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苏轼》读后感

我读了古诗,我感受到了古诗的丰富含义和诗人的智慧。

我在小学二年级就养成背诵古诗的习惯。我每读完一篇诗,就有一个感想,于是我就坐在椅子上慢慢地思考。下面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我读古诗的方法与乐趣吧!

相信同学们都听过古人说的一句话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意思就是说:“一年之中春天是最好的时间,一天之中清晨就是最好的时间,这样既增加了你的记忆力,也增加你平淡无味的一天。中国向来以诗歌王国垂名千古。在诗国的天空上,名家如繁星闪烁。如才华横溢的诗人白居易,就跻身于这繁星之群。

在一个阳光充足的清晨,我坐在椅子上背诵古诗,这首诗的名字叫做《草》。背诵完后,突然发现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这首诗很有教育意义。诗中有一句诗叫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很有道理。意思就是说野地上被烧起的野草,只要到了春天,它又会重新长出来。这句诗同时也赞扬了草的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它早已成为名句,用来比作百折不挠的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不可消灭的革命力量。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在生活中,当我遇到一道题不会做时;当我厌学时;当我成绩差时,就会想到草。草的这种不被困难所屈服的精神鼓励了我,使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如此可见,背诵古诗对生活中的自己有多大的好处啊!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可以有志本矣”用来教育后代。我们可要牢记这句话呀!

听了我的事情,你们肯定也有所启发吧!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和我携起手来,走进朗读古诗的道路吧!

《苏轼传》读后感

我读《苏轼传》,觉得全书对苏轼的评价,大体与《苏东坡传》相似,林氏的概括即所谓:“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等等。《苏轼传》大体是以这种评价展开的。不过书的副题《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又表明作者们是极力从苏轼生活经历来理解和描写他的。因此这书自有它的不容忽视的特点。

一、它严格按编年叙事,而且强调苏轼作为作家的一个方面。

全书将苏轼的诗词文章贯穿它的一生,对比看起来,《苏东坡传》就不是这样,它要照顾英美读者的理解力和趣味,诗文不能多引;它使用的传说故事更多,也占更重要的位置。因此,这本《苏轼传》对读者从苏轼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了解他的生平,是更有益的。在叙事中展开对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阐释,而且阐释得极好。在此,就表现出王水照先生对苏轼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研究的功底非凡,在传记里应用随心自如。苏轼的心事、文思,与天下的政事,交织一起,所以合了“在苦难中的超越”,而且是一位“智者”的超越。没读过苏集的读者,从《传》中引用的大量诗、词、文中,特别是从并不常见的随笔、短笺中,能领略的,真是不少。

二、林语堂酷爱苏东坡。

林写的是文学性更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散文创作。当然林氏有他充分的历史材料证明,而我总觉其着眼点在于苏东坡的人格,而且是作者喜爱的人格。而《苏轼传》则更带有学术性。它更全面,更讲究论证。的确,苏轼的风流潇洒,几乎是天成。但是,环境也造就它。不论从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看生平,还是从生平看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都不单有潇洒风流,而且有个人的痛苦和人民的苦难。乌台诗案中国最可笑的文字狱之一后被贬黄州,是苏轼生活的关键一步。在林、王二传中,都重点写。余秋雨重要散文《苏东坡突围》也选这一段来写。苏轼的人生和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此都是一个高峰。对这一段生活,《苏轼传》无疑写得更丰富。它把痛苦和苦难展示得更充分,以至于惊心动魄。苦难充分,“超越”才有力。林氏过分地渲染了苏东坡在苦难中的乐天、快活,甚至把他在“乌台诗案”里受审时的屈辱与痛苦也说成“有趣”。《苏轼传》则把黄州生活写得更令人可信。比如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是惊弓之鸟了。他在黄州又看到生平所未见的民间疾苦,苦日子也尝到。在此有一点不可不提。苏轼在黄州时写过许多信,其中有一封是给他的朋友也是政敌章忄享的信中对已往表示悔过。林传说,是“一封非常贴切的回信,悔过之意,溢于言表”,是“再得体不过”,简直可请皇帝过目;言外之意是应付,巧于周旋而已。而王著则以为“可能夹杂着个人求助的'动机”。我以为写得较真。王著此是全面反对新法了。这似乎顺理成章。王著写出的诗人,更复杂、真实些。

三、关于王安石变法,林氏的否定也许太简单化。

而王著则更客观些。关于苏、王二人,当然都是大作家,苏比王高。此书提到变法时,曾对比苏、王的见解说:“无论是思想的高度,还是目光的远大,苏轼都无法与一代名相王安石相提并论”。这也是客观的。此书在王安石身上着墨不少,而且是从王安石与苏轼的交往中写的,重头文章在王安石罢相以后。苏轼在金陵访王,政敌又成文友,旧怀尽释,论文极乐。那一大段就写出北宋文人的大度风雅,更写出两位大作家的可爱。

《苏轼传》读后感

五年级下学期,我阅读了讲述了苏轼一生经历的一本书——《苏轼传》,我了解了这个大文豪的特点与生平经历。

我特别喜欢苏轼的文章,即使他过上了农家的生活,也下肯放下手中的笔。我尤其欣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将赤壁之战刻画得淋漓尽致,描绘出周瑜容貌俊美与智慧。

令我赞不绝口的不只苏轼流芳百世的词,也有苏轼广为人知的诗。我比较喜欢《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喜欢苏轼的另一面——美食。他是一位美食家,但吃饭之际总不忘礼仪——只吃眼前菜。有一次,苏轼的朋友来他家吃饭,苏轼的'妻子王弗在他的位置对面放了一盘苏轼最爱吃的兔肉丝,苏轼只顾吃眼前菜,完全没有注意到餐桌上有兔肉丝。在黄州,苏轼还做了“东坡羹“,还附一首《东坡羹颂》,深受大家喜爱。这位美食家做的东坡肉更是享誉千载的名肴,在《猪肉颂》中,他写道:“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黄州还盛产鲜鱼,苏轼摸索出一和烹调法,常常请朋友品尝鱼羹。

苏轼还有许多特点,这本好书中都提到了。我读《苏轼传》知道了许许多多苏轼的人情世故,让我们从这本“苏轼宝典”中发掘更多的知识吧!

苏轼诗词读后感

你的诗词犹如一艘画舫,静静地从历史中向我走来。船舫泊着霞光,荡漾着九州的颜色。邀我共乘画舫,饮酒诵诗,共赏月光。

苏君呐,你仕途如风,肆无忌惮,跌宕竟成为你的常态。污浊的官场令你认清了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你却像一艘荡向阳光的帆船,轻挥白帆般的衣袖,任凭尘土飞扬,你自作自己的阳光。被贬黄州,“东坡肉现世”,被贬惠州,君又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甚至被贬惠州,这一仅次于死刑的地方,竟在发现生蚝后给儿子写信道“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州岭南西,以分此味”。

初读时,心里想的是写此诗时,东坡的日子肯定过得不错,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胃口了。后来才明白,他的被贬之路从来都是苦痛交加的,只不过他有本事把苦日子过甜。多少溪流欲穿透宫墙,任凭成为大江大河,任凭成为飞湍瀑布,直覆赤壁。可又怕烈日灼烧,消散世间,亦或混入谭底,不见天日。苏子,我想你大概会痴笑这些小溪吧,它们太不了解人生无常,或许你会告诉它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吧。

纵使飓风使你倾翻,海浪使你颠簸,但你就像一艘巨大稳当的福船,拼尽全力,看上去似乎从来平稳,未经风浪。你更像是一位骄傲的天才,因为与生俱来的才华,使你将骄傲刻入骨髓,因为足够骄傲,所以你才可以随遇而安。

随贬随食,随饮随憩,好不自在。皇帝不信,群臣弹劾,那么你就要快乐给他们看。如果这时候悲悲切切的,就是承认他们夺走了你最重要的东西,就代表你向他们屈服了。贬往他乡,你嘴角轻扬,宣告“此心安处是吾乡”;片片弹劾之声,你只追寻那“人间至味是清欢”;生活艰苦,你便以你“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高笋试春盘”向外界证明。当真可以说是世界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这似乎是中国读书人自带的本事,当他们担负的东西太多太沉重,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个天平,让悲伤隐藏于欢乐之下,让他们不至于被压死。苏轼亦是如此,当骄傲被摧毁时,他用快乐弥补伤口,用快乐支撑骄傲。

苏子啊,你就像罗曼罗兰一样,她曾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世界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无论是天生的“乐天派”,还是被骄傲支撑的倔强,我总是敬佩你的。我只愿手捧你的词藻,与你漫步烟雨茫茫。与你乘船,疏桐残月下。与你历经历史的长河中的风起云涌与波澜不惊。你的船儿,泊在了九州的月色中。但你精神的船儿,在逆旅中,依旧朝着前方,载着一程又一程的行人。

《苏轼》读后感

恰似飞鸿,千年的梦魇,梦回千年。千年前曾有一位伟人牵动着历史,他就是苏轼。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词至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主,至刘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如此想来,苏之诗风、词韵、文采在那个清切婉丽的宋朝词韵中是足以独支起一片天空的。而苏轼之意境、思想、态度在那个阴秽、密集、污恶的宋庭统治下却膨胀不出一片可容身之地,以至于四处飘荡,先后左迁杭州、密州、黄州等地,最后身老常州。

苏轼生于寒素的地主家庭,其父为著名的散文家苏洵。幼年深受其父文韵的熏陶,严厉的管教,殷切的期盼。五岁诵诗书,十几岁便已通今博古,十九岁上京赶考,一篇《刑赏忠厚评论》挥挥洒洒,文盖群英,一举赢得主考官欧阳修之惜誉,高中举人。从此便踏上了他那华丽、传奇而又悲哀的人生旅程。

初踏仕途的苏轼怀着满腔拳拳报国热忱,欲竭尽自己平生之所说,改易旧之恶制,补及新之明法,小则造福一方,大则兼济天下,名流千古,万年不朽。可他没有看到现实的空虚,官场的污浊,他那天真的想法也许改变的知有他自己。是时,宋王朝才乏、兵弱、官冗、赋役不均、边备空虚,如何使他懈下满身之智勇,流泄满腔之热情。异己他乡,独浸于孤宦的寂落而无力得忧思。只是朝廷一个平常的形式,他被招慕还朝。兴奋、感激、惊喜交加。积淤了多年的奋勇,埋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及时便整装待行。

然而还朝后的他感到更大的不适。一来这时改革家王安石正雷厉风行地实行变法。苏轼虽然主张变法,但对于超出了自己眼域的王安石的那种更大变异的更易改革却表示异议,连续上书反对,并因此要求调离京师。二来官场的污秽更加明显地显现在他眼前。他天真的心容不得那些污物的存在,连连上书明讥暗讽刺,终惹众人排挤,被调离京师。他好像明白了,庙堂之高并不是自己的舞台,山川水域才是自己的宿处。此后他寄情山水,衔殇赋诗。一个作家政治上的失败往往会成就他文学上的不朽。杭州的西湖,颖州的颖水,黄州的赤壁等,皆在东坡的生花妙笔下久为流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深深打动了苏轼:浩淼的水波,涟漪微微荡开,月光的反射使湖水泛着淡淡的白光,悠悠的黑暗使西湖更加浩远辽阔。许仙的执着,白蛇的含蓄,感动了千万人,也感动了苏轼。他想他也有如此浪漫的爱情,想那唤鱼池畔,仙山佳池,佳人才子,缱绻悱恻,悠悠乎不知天地之岁月也。妻子王弗成了他的骄傲与安慰,他想这样的日子也是很值得会忆的。

还有武汉的.长江:“江汉西来,高楼大,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又如颖州的颖水:“清颖东流,愁来送征鸿去,融情乱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苏轼对水的眷顾和怜恋不言而喻,而东坡居士对坡的情怨更是情有独忠。苏轼左迁杭州时,自家向东有坡,故曰东坡,苏子常料理,并以东坡居士自居。曾作诗一首: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想来那东坡置于深山密林之中,人迹罕至。这时他也许想起了林逋,梅妻鹤子,超然于世。

而朝廷的招募又使他来了兴奋,他千里迢,火速赶往朝廷。这时王安石已死,司马光要废尽新法。苏轼认为部分新法行之有效,不可尽改,因此又遭到旧党的排挤,不容于朝。天真的他可知道在阶级斗争中是不能有中立者的。

苏轼被贬谪至密州,这天刚入睡,妻子王弗便托梦于他诉说相思之苦。如今想那十年相思,十年生死离别,如何挨得。于斯月明星稀夜,煞短松冈之上,独自遥望夜空哀愁。次日,苏轼左牵黄,右警苍,锦貌貂裘。并有千满山冈,倾城人随太守,不胜壮观。苏轼顿生豪气,像孙权般亲射虎,挽满弓射天狼。却迟迟等不见持节者。

最后等来的却是持枷锁着。乌台诗案,一邦小人的断章取意便使他陷入深狱,几尽丧命。他着实害怕了,他是一位诗人,可以咏明月之浩然,赞清水之洁然,抒真心之愤然。然而一入污秽,他就变得非常笨拙,无法调动起码的言语,无法完成简单的逻辑。只是在残阳如血欲滴是时吟咏着: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

苏轼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精神在现实中被击得粉碎。可他还有乘时归化,反朴任天的养生态度和看穿忧患的禅宗思想。所以当他来到赤壁时,终于如醍醐灌顶,苏轼完成了凄苦中的挣扎与超然。江水涛天拍岸,东逝去英雄。公瑾壮怀激烈,又指挥若定。小乔美艳伴英雄,自己只是空多情。唯江上之青风,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之所共使。

苏轼一生四处辗转,有憧憬与得意,有孤寂与抑忧。若问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读后感

苏轼在1037年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苏洵是北宋颇为成就的文学家,母亲是一名有修养的妇女。

1061年,苏轼参加了考试,苏轼批评当时直言批评当时的政治的漏洞,就连当时赫赫有名的欧阳修也称赞苏轼,宋仁宗非常赏识苏轼,边让苏轼做了官。

1069年,王安石进京变法,开始大刀阔斧的改变政治,而苏轼非常的反对。王安石主张理财,而苏轼主张节俭,于是两人非常不合,后来成为了两种分歧,是因为苏轼和王安石的对抗。

后来,苏轼在杭州做官,在杭州访问寺庙,在西湖边喝酒,并且还作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为杭州的据民民解决了用水的问题。

有一年,苏轼被逮捕了,这个案子被称为乌巢诗案。既然是乌巢诗案,肯定是作诗引起的,其实情况是这样的,苏轼因为在政治上和王安石有分歧,所以就亲自写了出来。因为新旧党的分歧很厉害,有一些小人就发现苏轼是最好打击的对象,便诬陷苏轼,说苏轼骂皇帝。于是皇帝大怒,让苏轼进了监狱。

因为众人的营救,所以苏轼在被关押一百多天后,并没有放下自己的笔,一直写下去。

《苏轼》读后感

《苏轼》观看完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空中东坡先生这位“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永远闪着耀眼的光芒。

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哲学家……这些远不是他的全部,高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是他,轻吟“化退残红清醒小”的是他,能将思念兄弟感情升华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也是他,他豁达,他洒脱,他幽默,他有着“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超脱,来吧,让我们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感受苏门的家教,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因材施教,并分别取名“轼”“辙”对孩子低调,谦虚的期许,程夫人的“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我们不求培育出梁先生那样九个出色的孩子,但是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总是必要的吧!

走近苏东坡,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用在东坡先生身上最合适不过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管是徐州治水,还是在杭州修堤,东坡先生不管身在何处,如何落魄,为官始终都是秉承一个宗旨,为民办事。当代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忙忙碌碌,有谁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现在忙得是否违背了自己初衷。

正如康震老师说的,他超然达观,但从来都不孤芳自赏;他热情好客,但从来都不圆滑世故;他才华横溢,但从来都不自鸣得意,他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圆融的境界,朝云说他一肚子不合时宜,他却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由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轼》读后感

认识了陆毅,便接着看了《甲午大海战》,更加喜欢他,然后看了他主演的《苏东坡》。正好前几天去韩先生那里去蹭课,他给我们讲了宋朝的文化大奔流和其市井生活,而在《台北故宫》短篇里又看到了苏轼、宋徽宗等宋代人物的书画真迹,也听了一些关于苏轼的逸闻趣事,便对这个电视剧更加感兴趣。看完后第一感觉并不是更爱陆毅了,而是喜欢上了苏轼。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馈赠。

《红楼梦》中林黛玉弹琴的唱词一句是“思古人兮俾无忧”,至今我心中只有三个古人能让我在困顿或喜悦之时想起:

其一是杨戬,对,是《宝莲灯》中的杨戬,我是因此喜欢了焦恩俊;

其三便是苏轼。《苏东坡》弥补了我知识库里宋代历史的缺漏,让我把记忆里所有关于苏东坡的东西连在一起,还附到了他的身上,于是他的形象愈加丰满,到最后我目瞪口呆,五体投地。

百度百科: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政治家、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著名的美食家,即全才。我以前也知道他是全才,却没有这么深的感受到一个人如果是全才的话,他是多么的出色,多么的夺目夺心。当看到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时候,心跳都要停止了。

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二:丰富的情感。我们可以从其诗词风格中可以看出,大江东去的豪放,《赤壁赋》的旷达,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执着,《记承天寺夜游》的澄澈和《寒食帖》中的悲苦无奈。以前他在我心里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另写了纪念亡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而此次把他的所有作品归于他身,才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他,一个情感丰富,至真至诚的他,怪不得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及天下那么多女子无不倾心。

而原因之三,便是他为民的功绩,只说苏公三堤和在海南儋州劝牛耕、掘水井,授乡课,使黎汉两族通好就已是千秋伟业了,他在宋朝被贬的地方最多,走过的路最多,但是每到一处无不尽忠职守、励精图治。因此,每到一处,臣民欢呼,每离一处,臣民跪地相送,每有危难,多义士拔刀相助。

这最后的原因之四,便是其旷达的性格。他虽嫉恶如仇,但是每遭被贬,从不沮丧堕落,反而说“吾心安处便是故乡”,仍是尽己所能,为民造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多么旷达的性格啊,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文弱书生竟能屡经挫折而不倒的原因吧。

看着最后画面里垂垂老矣的苏东坡,我满怀伤情,他说,他一生受制于人,不能自由而行,当道士劝解他时,他说,船外即是百姓,岂能不管。这几句则正好概括了他的一生,本是大才子,生性自由,但自古文章憎命达,人生坎坷,受制于昏君佞臣,但为了百姓,只能顽强奋斗,终老一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苏轼乃天纵奇才,不知几百年才能有此一人,吾等小辈,远不及也,但吾应以其为榜样,以近圣人也。

《苏轼》读后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半生的漂泊,造就了苏轼一生的豁达。他把仕途路上的失意当作人生中的诗意,任世事变迁,任人心叵测,依旧安于颠簸。临终之际,更是以一首《自题金山画像》,诙谐地总结了自己一生的仕途浮沉。

幼时蜀中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家中得天独厚的学习氛围,再加上重视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使苏轼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少年。在科举考试中,文章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一时之间,名满天下。正当苏轼冉冉升起在文坛上空时,却因为母亲病故,不得不放下理想,与父亲仓促离京。

时隔三年,当苏轼重新踏上了进京之路时,他却陷入了迷惘之中,他感到了前途的不可把握。望着飞鸿掠过雪地留下的点点痕迹,又随着雪花飘落而消失不见,他不禁感慨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但他不消极、不颓废,转而投身于工作中,要为国家立大事。苏轼怀着超世之才,亦有着坚忍不拔之志,忙时勤于公事,闲时赋诗一二,担任一地长官,造福一方百姓,他的才华和政绩很快就受到了皇帝的赏识与重用。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苏轼卓尔不群的才华,遭到了不少朝廷官员的嫉妒,变法派的污蔑,使苏轼一再被贬。心中怀着乌台诗案的苦楚,皇帝贬谪的道令,洛阳亲友的挂念,苏轼掸了掸一路的风尘,与客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共同吟诵明月之诗。一生坎坷困顿使苏轼明白哀吾生之须臾,不如托遗响于悲风,使他对名利冷眼看穿,只想笑对坎坷仕途。

通向未来的道路上,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或许荆棘遍地,或许倾盆大雨,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何不像苏轼一样吟笑前行?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当我们回首走过的路时,就会发现,路上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的航行中必然会遇到从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利用好每一阵风,都能使自己如冯虚御风般加速前行。面对劲风,稳住航舵,纵一苇之所如;面对暴雨,坚定前行的信心,凌万顷之茫然。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苏轼》读后感

不得不讲,苏轼,他实为一位千古风流人物。

初遇此书,便想起老师口中有趣的他,带着期待,我浸入了这本书。

他才华熠熠,得欧阳修赏识,后入朝为官,虽是睿智,但终究年轻气盛,人微言轻,也因着口无遮拦,对王安石变法反对,而在官场吃亏。如祝勇所言,官场潜规则,倾轧皆在暗处,雾里看花,神龙见首不见尾,杀人不见血。终是中了沈括的计,便有了乌台诗案,牢狱中的那一百三十日。代儿子送饭的,因着不晓得父子间约定而送去鱼,苏轼以为是死期至,安然落泪。幸得因着太后,而大释天下,就此去了黄州。朝堂上,便尽为小人猖狂之地。

此一番被贬去黄州,造就了名流千古的东坡居士,有了那脍炙人口的东坡肉。没有了官场的束缚,在陶渊明的影响下,带着对自然的审美而劳动,诗词上,大为进展,那些惊世之作,便是在此地造就。许是人必须经历些什么,才能知晓更多吧,心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停改变吧。

世事无常,他回到了官场。再见当年的王安石,谈论之后,旧日政敌,成了友人,皆为官场清流,却皆是败于小人。

他的一生,八三四一,官场失意,但有着三位夫人的陪伴,应是老天的眷顾吧。

正如人们所言,他是谪仙。在美国的千古英雄人物评选中,他是唯一一位被评上的中国人。

他的一生,不是在与官场作斗争,而是与他的命运作争。浸入他的一生路过一番,我懂得了这句话是为何。五位皇帝,或是荒,或是无力而为,皆使东坡无以在官场施展才华,让其生活一生艰苦。

一生苦难,创就了这位千古风流人物。即使,是美人,就有迟暮,是英雄,终有末路。但他真的会,深深印刻于后人心中,如我,便是之一。

《苏轼》读后感

名动京师-任职京官自请外放-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北还,这便是苏轼一生的迁徙轨迹,即使我们身处当代,看到这样的人生轨迹,也不免谓之劳累。

首选1072年任杭州通判时所作-浪淘沙(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凤凰山下,西兴渡口,渔浦山头,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余杭门外,沙河塘,临平山上等杭州地名,见诸其词,真是意气风发,爽朗俊逸。

“轼一生罪过,开口常是不在徙二年以下”-自乌台诗案后,便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疏放。且因为身处人生逆境,多以议论入词,以哲理入词,以叙事入词。少有词应有的绮丽雅致,让人心情郁郁,甚至让人怀念作者早年仙风吹下御炉香,一朵红云捧玉皇这样应制诗的畅快心情。

还未读完之际,觉得这85首词集,不如集苏子85首诗词文赋来的好,可是读完之际,却觉得这样甚好,这样苏子一生对读者的触动,比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来的更为深刻。

p.s.苏子文章之天才,回文、次韵、集句,独木桥,皆可见于此词集,且作者评析,中肯又别出心裁,确实是本好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