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职生未来演讲稿(优秀5篇)

时间:2023-09-05 11:14:11 作者:QJ墨客 2023年中职生未来演讲稿(优秀5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职生未来演讲稿篇一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我国的第49个“雷锋日”,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文明中职生》。

阳春三月,生机无限,我们也迎来了我校的“雷锋月”,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雷锋是一名普通战士,可是他却有着光辉的一生。他总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22岁的青春年华中的每一分钟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雷锋用自已无悔的青春,为我们谱写了一部无私奉献、忘我奋斗的不朽篇章。

作为一名中职生,我们更应该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认真熟练的掌握各项专业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乐于助人,伸出援手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还可以倡议更多的同学去参与到“学雷锋”的活动中去!让雷锋精神在我校发扬光大!

我们学习雷锋,要学习他的节约精神。虽然我们的物质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我们不应该浪费,应该学会节俭。例如,当身边水龙头没关时,我们应自觉的去把它拧紧;当教室的灯没关时,我们应自觉的把它关掉;当我们吃饭时也要注意节约,这些的日常节俭行为更能体现出我们中职生的美德。

学习雷锋精神不仅仅只有这些。只要我们勇于奋斗、乐于助人,努力地去学习雷锋精神,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同学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校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在学习和实践中刻苦练习,求真务实。让我们在平凡的人生中孕育出雷锋般的崇高精神,只有有了崇高的精神,我们才能铸就明天的辉煌!

中职生未来演讲稿篇二

大家好!玉鼠回宫传捷报;金牛奋地涌春潮。转眼间,愉快而短暂的寒假已悄然而去,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新学期。当新的一轮太阳升起,我感到无比的活力,因为我又回到了心爱的校园,见到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了!又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致以新学期最美好的祝愿和最真挚的祝福!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天天快乐!

回首往昔,一路风尘、一路凯歌;放眼今朝,春光融融、充满希望。在过去的xx年,我校被市教育局评为"中职招生先进单位" 、被东园镇评为"双文明单位" 。期末市教育局组织教学质量测查,我校也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xx年,我校有五位老师获市、镇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有四名学生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竞赛中分别获得国家二、三等奖,自治区一、二等奖。xx年的中考,我校又创新高,有名22名毕业生考入中卫卫中和中卫一中,有42名毕业生中被南华山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中考综合成绩进入我市城区乡镇学校先进行列。我校毕业班用自己的实力人写下了郭滩学校有史以来最辉煌的一页。

光荣属于过去,新的成绩需要我们付出新的努力。

初三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你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考验——中考,面临中考,你们是否已经挑灯夜读,是否已经头悬梁锥刺骨,做好了最后的冲刺准备?如果你们还没有,希望你们加倍努力,不要辜负了老师、父母对你们的期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级更比一级强",相信你们一定会突破上一级22人的纪录,创32、42、52……甚至更高的纪录,愿你们百尺竿头再创新高,为学校续写成功!再奏凯歌!

初二的同学们,你们是否还沉浸在无忧无虑、洒脱嬉闹的生活中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努力学习,争做一个有良知、有志气、有计划的人,争做一个特别留心、特别细心、特别专心的人;争做一个敢于表现、敢于创新、敢于胜利的人。

还有初一,小学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是否感到彷徨?只要你们尽快融入到郭滩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很棒,从迈进郭滩学校的第一天起,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对未来的憧憬你们或许早有打算,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怕流泪、不怕痛苦、不怕磨难。

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燕子去了,又来……蓦然回首,无情的光阴告诉我们,我们在母校的日子不会太久,因为我们已经处在关键转折期的八年级旅途,很快就要步入中考飞奔期的九年级征程。我们应当很清楚的认识到:前方的路不可能平坦,只会更艰险,随着学识的增加,竞争的压力也会日益增强。但我们决不能畏缩!我们必须首先吸收大量的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迎接挑战!

同学们,我想你们早已读懂了在田地里辛劳的双亲,读懂了在讲桌旁燃烧自己青春之烛的老师,你们的心里早已装下了美丽可爱的祖国……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学期承载新的梦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只有用辛勤的劳动播下希望的种子,才会有满意的收获。

同学们,抬起你的头,不要为昨天的失败而悲伤,忘记昨天,奋斗今天,坦然面对明天。"校荣我荣,校衰我耻"是我们每一位郭滩学校学生的崇高准则,让我们脚踏实地创造一个比作昨天更美更亮的郭滩学校吧!

同学们,是雄鹰就要翱翔天空,是海鸥就要搏击风浪!今天你为郭滩学校骄傲,明天郭滩学校一定因你而自豪!让我们共同携手,高扬起希望的风帆,用热忱与汗水,成就大家美好的未来,实现学校历史新跨跃!

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全体同学新学期新风貌,新姿态迎接新挑战!更努力、更拼搏、更加油,更进步!

谢谢大家!

中职生未来演讲稿篇三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学生》。春风送暖,菜花飘香,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新的一学期。俗话说“新年新气象”,同学们!我想问问大家,作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少先队员,我们是不是该展现出我们应有风采呢?是的!我们就应该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学生!这就是我们的风采!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人类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代代传承了许许多多传统和美德。从孔融四岁让梨、到少年的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叔叔到当代雷锋郭明义、从身残志坚学习不止的张海迪阿姨到最美老师龚全珍奶奶,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应该学习的楷模!

是的,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世界的未来,我们必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学生!但是,如何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学生呢?是的,哪就是在学校,我们争做一个好学生,要遵守校规,上课遵守纪律,发言先举手,认真听老师讲课;尊敬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同学们要相互帮助;在学习上刻苦努力,不怕苦不怕累;我们还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和一切公共设施,不乱丢乱扔,服从老师的管理;还要讲究卫生,热爱劳动,关爱班集体,为班集体争光等等。在家里,我们要争做一个好儿女,要尊敬长辈,体贴、孝敬父母,与邻里和睦相处;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为父母分忧解愁;对父母长辈的批评,应虚心接受,不发脾气,不顶撞长辈;家里来了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的招待等等。

在公共场所,我争做讲文明的好公民。遵守交通法规;保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大声喧哗,不妨碍他人;尊老爱幼,帮助有困难人,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等等。是的,养成好的习惯并不难,只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就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在这里,我以少先队员的名义呼吁:行动起来,少先队员们!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名讲卫生、懂礼貌、守纪律、爱学习的文明的学生,为我们实验学校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中职生未来演讲稿篇四

从20xx年6月15日到喀什以来,我越来越认识到能够参与到新疆喀什以“大开放,大建设,大开发”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来,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今天,能与喀什市的广大干部就喀什的发展问题,进行面对面的直观交流,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对于喀什以后的发展,我之前跟陈旭光书记有很多交流。我在山东一开始是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在山东省委党校工作过8年时间,在潍坊市下属的昌乐县从事5年的政府工作(时任县长),在青州市从事5年时间的党委工作(时任市委书记)。山东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现在新疆的发展程度相当于10年前的山东。因此到喀什后,我时常有一种重新走一遍已经过去的10年所走过的路的感觉。看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难免会有比较的视角,心中也总有一种体会和感悟。这一年半来,我一直在思考喀什的发展问题,刚才从各位领导的发言中,我也能体会到大家对喀什发展的迫切心情和急切愿望。内地的发展历程已经有几十年时间,喀什的发展肯定会借鉴内地的先进经验,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必须肯定的是绝不能照搬照抄内地的发展模式。作为援疆的同志讲,我认为到这里来,不是要教给大家我们内地的经验做法,或者说你应该如何如何去做,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告诉大家要避免什么样的错误,因为内地的发展既有经验也有教训,经验固然宝贵,教训更加重要。所以我们讲喀什发展的后发优势时,抛开平时我们经常提起的诸多因素之外,还有一点是,避免内地走过的错误路径。

一个地方的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要确定一个正确的思路。而这个正确的思路能不能变成现实,能不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关键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态度。

有人总结说:“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思路;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多一个思路,多一条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前途。”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比如处在喀什地区,喀什地区是个边疆地区,它离我们祖国的首都万里之遥,这个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随着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的想法、思路是应该适应这种变化要求的,这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的态度也是可以随之改变的。《创业成功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心态、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也就是说,人想改变命运首先应改变性格,要改变性格首先应改变习惯,要改变习惯首先应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应首先改变思想,要改变思想应首先改变心态。--就像生物学上讲的生态链一样,以上讲的这些属于“思想-生态”链条。为什么英国能生产一些羊毛制品,主要是因为英国三叶草比较多,草多所以能搞养殖,而三叶草多是因为老鼠少(老鼠破坏三叶草的生态环境)。老鼠少的原因又是什么?因为英国的未婚女性多,养的猫比较多。所以你看到的结果是羊毛制品发达,往前推原因是英国的未婚女性多。所以,显像层面毫无关联的东西,在深层次上(表面现象的背后)两者之间的联系能决定未来的一些事情。

后来,著名企业家海尔ceo张瑞敏提出了“思路决定出路”的论点,这个这个论点现在已经成了名言,现在在内地在各行各业,都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在此基础上,《创新经营》的作者秦骏任教授延伸提出了“观念决定行动”的观点。然后,又有好多类似的提法出现,比如,思维决定行为,理念决定道路,格局决定结局,细节决定成败,有思想才有高度,有高度才有境界等等。以上提法的理论精髓基本相似,只是用词略有不同而已。其中,词义上大致对应的是:心态-观念、思想-思路、行动-行为、命运-出路。据《新华字典》解释:观念系指思想、理性认识以及客观事物在意识中构成的形象;思路系指思维,以及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出路或命运系指人生的结果。“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的意思是:人的一切行动是由其传统经验的积淀,在大脑资料库归档后进行心力释放而采取的,行动的结果直接表现为人生的出路或命运。或者说,人的最小差别是在脖子上,即一念之差,最大差别却是成功与失败。这些说法,有的是针对人生而言,有的是对企业而说,在内地的区域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党委和政府也都非常重视这句话,其实,用在区域发展上也是很贴切的。一个地方的发展没有一个好的思路也就不会有好的出路。一个领导成为当地的主要领导后,他首要的动作或者说是工作,就是要理清思路。基层领导给上级汇报工作时,也会首先谈到工作思路,上级领导到基层检查工作时,也会首先谈到基层工作思路的正确与否。思路表现在哪里?关键是在一个地方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措施。你若去一个地方担任主要领导,得首先对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定位。正确的定位,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尤为重要。定好位后,才能提出这个地方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措施。

比如说喀什市的发展,应该如何去定位,由小到大推开去,喀什市在喀什地区的定位是什么?喀什市在新疆发展中的定位是什么?喀什市在整个中国发展中的定位是什么?反过来讲,喀什市和全国任何一个市都是不同的,因为中央对它的定位是要建设“西部明珠”--这是国际性质的定位,根据这样的定位,实质上揭示了喀什作为一个小的县级市与喀什地区,与新疆,与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要深刻揭示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喀什才能定好位。当认识到这些关系后,我们就能在强有力的关系网络中,知道喀什处在什么样的节点上。换言之,要跳出喀什看喀什,跳出新疆看喀什。那时,我们就会发现,喀什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喀什。在自然经济时期,由于交通封闭,喀什仅是祖国西部边陲的一个小地方,充其量在1500年以前就开始处于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上,但随着现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交通的发达,喀什已经呈现在世界层面的节点之上。此时,每一个喀什人,尤其是每一个喀什的领导干部,用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思想和思路,来考虑自己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问题上,陈旭光书记到喀什工作后,可以说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的很多举措和思路都是非常正确的。包括费劲心机送大家出去学习,据说,至今已有500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去全国各地学习先进经验。大家出去后,通过直观感官的冲击后,会引起思想的震动,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转换,最后通过不断地比较和反思就能找到自己在喀什发展中的定位,喀什也能找到在整个新疆、中国甚至全球发展中的定位。

关于心态问题,我想,大家可以看一本书,这本书很薄,读一读,对大家会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这就是美国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博士所著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主要讲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和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的故事。文章主要是围绕奶酪的获得、拥有和失去,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心态而展开,也给出了在不同的心态下他们采取的不同的行动策略以及非常不同的结果。两个小矮人和两只小老鼠在迷宫(实际上是指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发现一个有很多奶酪的仓库,在小矮人看来,两只小老鼠要比人笨,但当奶酪逐日减少时,两只小老鼠早就想着如何能有获取新事物的渠道;而哼哼和唧唧作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类,经常患得患失,随着奶酪的日渐减少,他们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而此时,嗅嗅和匆匆已经想到了获取新食物的出路。两个小矮人中的唧唧最终认识到不能怨天尤人,必须适应环境,所以他也找到出路,只有哼哼最后下场最糟糕。这个故事是想告我们应该像嗅嗅和匆匆那样,面对变化的环境立即开始行动呢,还是像哼哼那样害怕、否认和拒绝变化,抑或像唧唧那样看变化是否会使事情变的更好,并及时调整自己适应变化。

这本书总共4万字,但出版两年后,在全球销售20xx万册,而且现在还是畅销不止。此外,这本书已经作为很多地方政府和大企业的培训教材。这本书告诉大家的就是任何一个人在面对变化时,要怀有什么样的心态才是正确的。不同的心态会决定未来的不同命运。对于一个人来讲,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变化,可以说变化无时不在,变化无时不有,无论你是否准备好,变化都会来临,如果大家能尽快调整自己适应变化, 我们可以完全做的更好。当面对变化时,我们会害怕,感到无所适从和茫然,这也很正常,只要能认真科学地对待环境的变化,就能使我们避开真正的危险。变化是永恒的,变化是必然的,但对待变化的态度是不同的,决定了结果的不同。

深刻理解《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的含义,对于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张春贤书记的讲话--《变化变革 敢于担当 务求实效 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奋斗》的深刻含义是有极大的启发性的。从去年新一轮援疆开始,新疆已经进入了大变化、大变动、大变革的时期,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机遇,我们作为其中的一员,对待这样的大变化应采取什么态度,你可以像哼哼一样掩耳盗铃,拒绝变化,但变化并不会因为你的主观拒绝而停止,排斥变化的结果是自己被社会淘汰;也可以像唧唧一样在开始时对变化不适应,通过学习、观察别人,最后通过自身实践来改变自己,提升自身,你也会赶上变化的形势;当然,我们最好应该学习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能在第一时间适应变化。

我记得我在昌乐县担任县长一职时,曾面对过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发展,就首先要改革,但是一改革,就牵扯诸多的利益关系,就会引起不稳定。中央说的很对: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从理论上讲,发展、改革和稳定是可以分开讨论的,是可以作为单个要素来讲的;但是在实践中,谁能够把这三者分得开呢,它们在实践中是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尤其是在县域这一层面上,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更是会融合在一起。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时昌乐县的初中毕业生每年有9000人左右,但昌乐县城的两所高中及几所乡镇高中每年的高中入学人数最多为3000人,也就是说,每年有6000初中生毕业后不能升入高中。这也就意味着这6000多人永远地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他们有的会在这样一个生理危险期流落到社会上去,很可能学坏甚至走上犯罪。有的会永远地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重走父辈的老路。我到昌乐时,当地的地方财政每年只有1亿多,还不够应付吃饭问题,哪里有资金去建学校?而建一所学校起码也要两亿元。在这里要指出一点,在这方面,内地和喀什有所不同,咱们喀什各个县的学校都是中央政府拨款建的,在内地各个县的学校建设,只能自力更生。如果不去建学校,每年有6000初中毕业生不能上高中,这些孩子也就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大家知道,在当今时代,即便是种地,也要有知识啊,所以,我们必须要建学校,没有资金,就得向市场寻求出路。20xx年,昌乐县房地产市场还未兴起,3万块钱一亩地还没有人要。向市场寻求出路也是很难的,因为,昌乐县城当时很小,县城人口不足5万人,房地产没有市场,土地不值钱。但是,财政确实没有办法支付这项巨大的费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思路,引进外商对昌乐二中进行改革,由民营企业来建这所学校,冠名还是昌乐二中,给企业200亩地搞房地产开发,学校建好运营14年后,把学校无偿还给政府。当时学校领导班子有不同意见,县里领导层也有些人持怀疑态度,教职工担心影响自己的利益。针对这种情况,我把他们的校长找来,给了他这本《谁动了我的奶酪》,我告诉他,你去书店订购一批这本书,学校教职工每人发放一本,给他们一个星期的时间要他们认真的看和想,要他们知道面对变化的社会环境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一个星期后你开会征求意见,你结合全县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启发大家思考,如果思想还不通,我亲自去给他们讲我读这本书的体会。我跟校长说,关键是你的思想要首先通了才行,你就应该下决心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位优秀中学校长。结果是,校长回去后,让大家读了这部书又进行了讨论,很顺利地做通了工作,改革顺利进行。现在的昌乐二中是全国的名校,想送一个学生进校读书是很难的。这个校长成为全国的名校长,请他讲学的人骆驿不绝。他们还把分校办到了潍坊。同时,这个学校也成了昌乐的一张名片。当然了,思想通了不只是这本书的作用,更重要的还要有周到细密地改革实施方案。我的体会是,改革是利益的调整,不管哪个领域的改革,都是利益关系的重构。所以,改革的最佳方式是在保证原有人员原有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的改革,不是原有利益的调整,而是改革后的增量部分利益分配方式的调整。把握了这一点,改革就会成功。所以,当时提出的改革方案,首先是保证原有教师的编制不变,退休后还是按原有的事业编制退休;其次是原有教师的工资发放政府会按时按量足额发放;第三是给校方增加50个事业编制的教师名额;第四是再有增加的教师的工资包括所有的福利由企业自己承担;第五是所有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由企业自己决定。如此以来,原有教职工除去政府给他们的工资收入之外,奖金会增加一大部分(比如高三教师当时可以一年收入5万块钱),这项措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教师前来任教。但是,对政府来讲,不仅扩大了高中生的招生数量,解决了政府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探讨了一条企业参与社会事业的崭新的路子。机制的转换也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也来自全国的四面八方,学校的知名度也就随之提高了。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当时的昌乐中医院,是政府投资建设运营的。运营了几年后,负债累累,院长整天到我办公室要钱还债。县财政工资都发放不足,哪有钱给他们还债。昌乐二中改革的成功,也坚定了我的信心。我跟院长说可不可以走改革的道路,院长说,账号已经被法院查封了,再不还债医院就要关门了,那就改吧。经过昌乐县审计部门严格审计,中医院的资产为负480万,政府决定,“零转让”这家医院。医院被一家民营企业收购,企业拿出几千万不仅还了债,盖了新的门诊楼、病房楼,增加了仪器设备,高薪聘请了一些名医。经营非常好,据说,20xx年中医院的收入就超过了人民医院的收入。

我从这些事件中悟出一个道理:一个地方要发展,必须要勇于改革和善于改革,不改革不会有出路。但是改革的前提是不能削减当事人的利益,应该进行利益增量的改革。

这就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这部书所包含的道理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我们相信,变化中会有新的收益,会增加收益。

昌乐县原来是潍坊市最穷的一个县,经过几年大刀阔斧地改革,到20xx年我离职时,在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的排名中,前进了125个位次;20xx年的地方财政已经超过10亿人民币,20xx年恐怕要接近15亿。这个县本是农业县,现在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工业县了,我去的时候,全县仅有几家企业,现在已经有4家上市公司了。

关于态度决定前途,毛泽东在他的名著《论持久战》中,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从这态度出发,于是有各种的政策、方法、方式。离了这态度,政策、方法、方式也一定是错的,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便决然弄不好。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这些原则要实行有效,都须从尊重士兵、尊重人民和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这种根本态度出发。那些认为不是根本态度问题而是技术问题的人,实在是想错了,应该加以改正才对。”(《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512页。)毛泽东的这段论述说明,在毛泽东看来,态度是根本的东西,态度是决定政策、方法、方式的东西,也就是决定前途的东西。我的观察,喀什发展中的很多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归根结底是每个人的心态问题。

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怎么样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思路呢?又怎样才能在贯彻落实这个思路的过程中确立一个正确的态度呢?思路的形成聚集大家的智慧,我认为陈书记派大家出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另一种方式理清思路的过程。刚才各位的发言谈了很多思路,有的同志说,喀什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条件;有些同志说坚决发展工业。我觉得,存在争议很正常。前段时间,新疆大学邀请我作报告,有些教授对喀什的发展也非常关心,但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在喀什搞工业,理由就是搞不成工业。这个问题我在后面还要谈我的观点。但就刚才大家的发言来看,大家都已经在思考我们将走一条什么样的路的问题了,这是好现象。这说明,我们的解放思想已经启动了,已经开始了。解放思想非常难得。说到底,人的行为在根本上就是个思想问题,就是个态度问题。想通了什么都好办,想不通什么都难办。两个人之间产生矛盾也是思想问题,干不干活,怎么样去干活,也是思想问题,所以,解放思想是干成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我认为,有无正确的思路,能否竖立正确的态度,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否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思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确立正确的态度。围绕这个想法,我想今天跟大家交流六个方面的内容。

中职生未来演讲稿篇五

你遭遇过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吗?是啊,人生如画,哪怕笔法再纯熟,也不可能尽善尽美;人生如歌,尽管旋律很优美,但也不能保证个个音符都铿锵圆润。在我们取得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同时经历着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与失败。并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或许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和失败。当《千手观音》令大家拍案称奇的时候,当洪占辉感动中国的时候,我们除了热泪盈眶,又有没有思考过,如果挫折和不幸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呢?是灰心?还是信心?如果你选择了前者,无疑你是个懦弱的人,你苦恼于失败,退避于失败,你将永远不会达到成功;然而如果你毅然选择了后者,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你是个顽强坚定的人,你不畏于挫折,勇于挑战挫折,你超强的自信心,将使你踏上成功的第一步。

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生路上的失败和痛苦是命运的不公,这里,我想讲一则寓言与大家分享。空旷的广场上有一座雄伟的雕像耸入云霄,地面上铺的是整整齐齐的大理石板。大理石方砖仰头看看高耸的雕像,抱怨到:我们都是用同样的材质做成的,为什么你每天接受千万人的景仰,而我每天却要遭受千万人的践踏?雕像微微笑了笑,缓缓地说:“我们的确是用同样的材质做成的,但你还记得当初我们的制作过程吗?你,只经过了简单的几次切割,就成了现在方方整整的模样;而我呢,却经历了千万次斧凿刀刻,才铸就今天的脸庞。”同学们,听到这里,你还认为痛苦是不幸、失败是不公吗?也许你曾经或正在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请把它当作财富吧!它是你迈向成功的的台阶。

古往今来,逆境中的故事数不胜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教训,终于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誓言;司马迁,身受腐刑,忍辱负重,写就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曹雪芹,门道中落,举家食粥,笔耕不辍,一部反映封建大家族没落的中国古典小说颠峰之作——《红楼梦》由此诞生;陈景润,蛰居斗室,终日与黑笔白纸为伍,呕心沥血,十数春秋,摘到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这些人,不是不曾身陷逆境,不是不曾面临困境,然而,他们并没有如常人所料,一蹶不振,身销志殒,相反,他们在逆境中爆发,从困厄中奋起,获得了远非常人能及的成功。由此看来,逆境并不等于绝境。只要你坦然正视,欣然面对,有志向,肯作为,你就依然拥有捕捉到那束属于你的生命之光的可能。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箴言: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于勇者是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逆境不是注定不能被克服的,人也不是生来注定就应被打败的。是否能无畏于通向成功征途上的重重险阻,关键还在于人自身的目的。戈壁深处的仙人掌,任凭风沙漫漫,屹立不倒。峭壁之上的黄山松,任凭雨雪雷霆,笑傲苍岚。生命的本质因其与逆境的抗争而更彰显。如果我们大家一样拥有坚忍不拔之志,纵然自己是一根被倒着插的柳枝,只要努力向土地索取,向天空追求,也同样可能撑起自己那一片绿荫!

人生是什么?“困难”说人生是布满荆棘和坎坷的道路,“沮丧”说人生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失败”说人生是被击倒后的眩晕,“自私”说人生是不择手段达到目的。而我要说人生是从生命中开出的一朵灿烂的鲜花。时间老人按照它亘古不变的规律向前推移,岁月不会怜惜任何一个伤痛的心灵。既然挫折痛苦、艰难险阻从生命开始的那一天便注定与我们如影随形,就让我们用坚强来承担这个不圆满。勇敢去面对生命中的伤痕吧,穿越坎坷的人生道路,在这里洒下一路汗水、泪水甚至血水,也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感动自己、感化别人、感谢生命中与我们迎面而来的痛苦和失败。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苦难为师则强,笑傲尘俗则刚。

最后,用我很喜欢的另一个寓言作为我发言的结束。广袤的森林里有许多动物。夕阳西下了,那头雄健的狮子在想,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一定要努力奔跑,追上那只跑得最快的羚羊;而同时,那只敏捷的羚羊也在想,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一定要努力奔跑,逃脱那头跑的最快的狮子!同学们,不管你是一头狮子还是一只羚羊,不管你曾经遭遇过多少挫折和失败,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的任务就是努力奔跑!因为,我们正拥有青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