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大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优质5篇)

时间:2023-09-23 15:29:11 作者:雨中梧 分数大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分数大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目的是渗透一些概率的思想。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活动贯穿始终,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始部分,通过创设摸奖的情境,复习以前学习的有关可能性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新知学习部分,先通过例题1“猜左右决定由谁先发球”引导学生认识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此想到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以此为桥梁,将可能性由以前的定性描述过度到定量刻画,这也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紧接着,组织学生完成“试一试”,通过摸球,继续感知在摸球过程中每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可以用同一个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而例题2的学习比例1提高一个层次,为了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魔术表演中常见的扑克牌为载体,让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从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整堂课始终为学生创设各种游戏活动,让其在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意义和方法。

2、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在本节课的练习中,设计了一组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为学生学以致用创造了条件。如通过猜左右的方法决定发球权来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从不同的摸奖活动方案中认识中奖率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概率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3.注重对知识的深层挖掘。

试一试的第(1)小题是要学习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结合学生的多种思考方法,让其体会到解决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因此,在学生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时,提出如果任意摸一个球,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七分之三,可以怎么装球?此时,学生思维处于极度活跃状态,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而六年级学生已经有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了,因此,在课堂上,要培养其善于思考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拥有一张网,去捕获所有的鱼。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大小比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分数大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成功之处:

1、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师先通过铺垫练习让学生看图说出分数并说出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出新内容,显得很自然。

2、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绿化空地的实际问题,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重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建立分数大小的概念,顺其自然地得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4、重视教学过程的直观性,自主学习有学具,集体探究有投影,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不足之处:

1、对教学内容的处理:

教师没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举一个例子,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如:一个西瓜两个人平均吃,每人吃一半,也就是1/2,三个人吃,每人吃一大角,也就是1/3。

2、教师的基本素质。

(1)当学生说得不正确或说得不完整时,教师没有及时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巧妙地处理,应变能力还不够强。如:在全班交流研究结果时,有学生把1/2〉1/3说成1/2〈1/3时,教师应耐心地让学生想清楚再说一遍,学生仍然说错后,教师要冷静,有意缓解一下紧张气氛,可激励学生说:谁能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说清楚?这样就把紧张的气氛缓解了,教师也从中赢得了考虑的时间。

(2)对学生的感受关注得不够,没有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如投影的使用,直观性不强时应及时调整焦距,太偏应及时摆正。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缺乏激励性。在本节课中,教师虽然能够对学生

进行一些评价,但缺乏从内心深处对学生的赞赏,在每次学生回答题后,评价的语言还缺乏激励性,没有使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理解、信任、尊重和鼓舞。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简练和规范。如分子相同和分子是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得不够或有时没有明确区分,在学生说成分子相同时,师没有及时进行纠正。

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重点学习课程标准和课堂评价标准,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评价要素,自觉在课堂上加以实施。同时注重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2、勤于实践。针对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不断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弥补。特别对这次活动中暴露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学找对策,重点从内因上加以改进和提高。

分数大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本节课知识建立在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分数知识较为抽象,因此,课一开始,我通过创设唐僧师徒取经路上吃西瓜的情境导入新课,学生被猪八戒的贪吃逗乐了,在哈哈大笑的同时,质疑:为什么觉得猪八戒好笑?自然而然引出课题:分数的大小比较。

整堂课,充分了解中年级学生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要方式的特点,从具体的、形象的知识入手,慢慢培养抽象逻辑思维。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等形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继而培养学生加以总结: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有了这两句话,那么学生在简单的分数比较时就能应付自如了。

课后的练习设计,由浅入深,逐渐递进,同时注重趣味,而不显单调。如:

1、独立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2题。(点评,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点评,说理由。)

3、露一手:比大小,看谁眼睛亮!

(把分数从图中抽象出来,让学生进行比较。)

4、开放题:随意说说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再把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让学生在这一练习中与分数来个亲密接触,从而体会分数并不难懂,树立学习信心。)

5、游戏:看谁最机灵。

(为学生准备1―9九张数字卡片,通过小组合作竞赛,让学生加深对:“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本节课的遗憾之处:

1、没有充分利用好情境,如:由情境引出的分数1/4、1/8,可以直接作为新知让学生进行探究,避免重复嗦,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2、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部分练习无法展开,进一步渗透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着实可惜。

分数大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教学片段:

学生尝试练习。

教师组织汇报:请同学们汇报比较的过程。

生1:4/5大,因为3/4=0.75而4/5=0.8。

师:还有别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生2:画图表示,画两个相同大小的`长方形表示单位1,用阴影部分表示3/4与4/5。

生3:分母翻倍法,使分母相同,比较分子。

生4:还有分子翻倍法,使分子相同,比较分母。

师:还有吗?

生6:1-3/41-4/5,从同一个数里减去不同的数减去的数越大,剩下的数越小,减去的数越小,剩下的数就越大。

生7:我还有一种方法,同时去乘20,分别得到15和16,所以4/5大。

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一个新内容时,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惯例,即要先复习一下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或者是解决新问题所必须的知识和方法。似乎没有教师的这一复习铺垫,学生就不能去探索、去实践,也就不能掌握新的知识了。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部分内容,按照一般的做法,教师肯定要将最小公倍数、同分母或同分子大小的比较复习再三。其结果是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就会潜意识的与前面所复习铺垫内容联系起来。致使思维受到限制,创新力得不到培养。

想起在平时的每一次考试以后,总能听到有老师抱怨学生说:这种类型的题目我明明讲过,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学生就不会了,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面临新问题时,不能主动地将其与所学知识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而学生之所以会这样,又跟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分注重复习铺垫不无关系。当遇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学生习惯了由教师去告诉他或暗示他,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或者说从哪些方面入手。因此虽说我们的学生最不缺少解题,也最不怕解题,但他们最擅长的是解决熟悉的问题(其实这已经不能称之为问题了),而一旦遇到以前没遇到过新的问题时,往往就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了。所以,当前题海战术仍能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分数大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今天在教学《分数的大小》中,同学的表现又让我再一次欣喜。同学想法的多样化,解决策略的多样性,让我和学生一样很有成就感。

为了让学生在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里完成新知的探究,从而轻松的掌握知识,我在《分数的大小》这一课里,并没有更多的创设情境,而是直奔主题: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美丽的校园里,这里有一张若干年后重新规划的学校平面图,我们来观察一下。于是出示课本的主题图,请学生寻找图中的信息“教学楼占校园面积的,操场占校园面积的”,并提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学楼和操场那一个的占地面积大?“谁的占地面积大,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折纸、画图或猜想来比较。”于是拉开了本节课新知探究的序幕。

学生先独立活动再小组交流。反馈中想法真是多样。其中有的同学通过画线段图或画表格直观发现〈;有的同学用折纸:取出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一张平均分成9份取2份,一张平均分成4份取1份,然后把得到的和重叠在一起,发现〈;有的同学把它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和,发现〈;有的同学把它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发现〈……在这一环节本只想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用直观的方式来比较,可没想到连把它们化成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来比较的方法也都探究出来了,而且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很好解释为什么,使得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不攻而破,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看到学生能真正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我真的非常开心。因此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候进行探究,因此探究积极性比较高,效果也比较好;二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究;三是能让学生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并表达出来,即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及概括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深化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四是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等良好品质的养成,同时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共同完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