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回家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时间:2023-11-28 14:32:40 作者:纸韵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对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教育教学理论的运用。下面是一些优秀教师编写的教学计划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平安回家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全体学生小学学科:品德与社会。

2、课时:1。

3、老师课前准备:

a、多媒体网络教室。

b、教学用的ppt课件(利用百度、雅虎等搜索备好的课)。

二、教材分析。

1、品德课程的理念强调社会性。这种社会性源于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特别是对刚进入学校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做个“安全小卫士”,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的第二课《平安回家》,主要通过本课教学,让孩子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平安出门,平安回家;也教育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的交通道路的环境,进一步加深对交通知识的了解,激发对自觉遵守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常识。

2.通过开展知识小竞赛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交通标志、交通常识的进一步了解,树立自觉遵守交通的意识,注意平安回家,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珍爱生命的情感。

3、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了解为交通安全建设、维持秩序做出贡献的交警、警察等人物及事迹,并抱以感激、敬佩之情。

四、教学重点:

1、用调查、访问、体验、游戏等方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从中悟理。

2、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竞赛活动为主要学习模式。

五、教学难点:

栏,制作一个介绍交通安全知识的特色宣传栏,大力宣传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活动。

1、教给学生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参观(交通设施)、采访(交通警察)、访问(治安人员)、记录、摄影、搜集查阅资料等。

2、开展“交通知识知多少”、“安全小卫士”等主题活动。激励学生参观家乡的交通建设设施,搜集查阅相关图片、歌颂交通警察、执法人员、治安人员等的有关先进事迹,大力倡导遵守交通规则,人人珍爱生命。

3、根据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做一份:遵守交通安全,维持秩序的的手抄报(也可和同学合作)。

4、在画纸上设计一个交通标志的轮廓图。

[二]、课堂学习活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故事,看资料,导进话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真实的故事,想听吗?那让我们来看看故事的内容。(出示媒体)。

问:看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说。)师:同学们,冲红灯过马路会有什么后果?(被车撞的小莫等4人躺在医院)。

3、师:同学们,这只是其中的一宗交通事故。你们可知道,每年,每月,甚至每一天都有很多人由于自己或是他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遭遇了可怕的车祸。大家请看:

(1)课件出示:老师读全国的事故统计文字。(交通事故就像猛虎一样,天天都在吃人伤人。据我国有关部分统计,全国交通事故均匀每50秒发生一起,均匀每2分47秒就会有人丧生于车祸。更让人不容忽视和痛心的是,少年儿童的死亡率在交通事故中逐年上升,共有7078名中国儿童被道路交通伤害夺往了生命,有名儿童在道路交通伤害中受伤。而窃冬天天至少有19名15岁以下的中国孩子因道路交通意外死亡,77人受伤。每10起道路交通伤害中就有4起的受害者是步行的儿童,而在道路交通意外中受伤害的儿童有44%是步行者。1月12日电公安部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情况。20,中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比20减少67635起。)。

平安回家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及设施,子解安全常识,注意交通安全,能平安回家,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重点:知道平安回家的常识。活动准备:教学课件、信号灯牌。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我这一课主要是针对“步行”这种交通方式设计的,采用活动化的形式进行。主要通过设计的4个活动:解决问题、讨论交流、看短片、考眼力来完成教学目标的。

首先通过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卡通动物米老鼠引入,激发了他们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表现欲是很强的,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们帮奇奇解决问题这一活动,我觉得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逐一解决困难时,也增加了自信。

在回答奇奇提出的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方式不仅中让学生们说,而且还要做、演示。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演示等活动,让他们牢牢记住遇到这种情况应怎么做。这部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合作学习、自主实践。

第二个活动,通过讨论与交流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全方位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讨论既锻炼了他们表达能力,又让他们了解了别人的思想、观点,知道了正确的行为要求。

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直观、形象地运用教学课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点实现了教学的道德目标。通过看短片,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

在了解平安回家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印象。我主要通过考眼力这一活动来实现,在这过程中,学生们看得比较认真,由于我反映时有些快,学生们的准确率不高,但能说出图画中的危险性,可以看出学生们知道了也记住了该怎么做,这个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在整个过程中,我还贯穿着奖励。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我这儿就是:“能说会道、勇敢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所以我没有吝啬自己的语言,该鼓励时鼓励,该表扬时表扬,该奖励时奖励,这样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提高。

结尾部分,通过回忆念儿歌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最后,让学生们在愉快的音乐气氛中结束这节课,体验这节课的快乐。

这节课遗憾之处是:三个问题的出示上不够完善,在生成问题方面,没有让学生们去说,都是由我提供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现象,我应该让学生们说一说,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就是课外延伸做得不够。

《平安回家》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认识、了解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使他们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1、认识最基本的交通安全标志和交通设施,确定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知道交警手势的含义,并自觉服从交警指挥。

教学课件、个别学生课前学习交警手语等。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播放一组交通事故图片。

问: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交流。

2、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或见到过交通事故吗?交流、板书:交通事故(惨)。

3、播文字。

(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交通事故平均每50秒发生一起,平均每2分47秒就会有一人丧生于车祸。少年儿童的死伤率在交通事故中占有一定比率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统计数字来看,全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少年儿童多达7389人,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的9%。)。

5、小结:是啊,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只有注意交通安全才能平平安安回家啊!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平安回家这个话题。(贴板书:平安回家)。

6、我们每天都要穿越马路上学、放学,我们该怎么做才可以平安回家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板书:交通标志、交通规则)。

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小组交流,派代表上来交流。

2、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交通标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交通标志图标。

3、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p34连线题,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实物投影)。

4、这就是马路上的一些特殊交警,一天要站24小时的岗,不吃、不喝、不会说话,却一样指挥交通,帮助我们平安回家。在马路上,还有那么一群人,为了他人的安全,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四季,不辞辛劳地忙碌着,他们是——交警叔叔。(板书:交警)。

下面让我们来一睹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的风采吧。(播放录像,定格出示交警的三个动作)他的这些动作,各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答)。

5、学生交流,同时跟老师一起模拟交警手势。

6、我班大部分同学生活在农村,农村没有这些朋友的指引,那出行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读句子。

小结:这些都是交通规则,平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

三、辨一辨。

1、出示图画,说说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

2、讨论,交流。

四、总结提升,指导实践。

1、违反交通规则,将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可是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些人,缺乏规则意识,一念之差,酿成大祸,请看大屏幕:(播放录像)。

2、这触目惊心的画面,是血淋淋的教训。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你、我、他的安全,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敬畏交通标志开始,遵守一切交通法规,永做文明交通的小使者吧!

板书:

平安回家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课程指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它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应以低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将空泛的说教变为学生自主的、内在的“亲历习得”。

《品德与生活》第一册中的《平安回家》这一课采用了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作为中介,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世界,将做与学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本节课中安排了看录象、认识并设计标志、过马路等活动,并充分利用了校本资源――小黄帽的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充分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在教室里或操场上画了一个交通路口地形图,让学生在上面演习;画了斑马线、人行道、红绿灯,为真正行走在大街上打下基础。老师也参与游戏,扮演交警,从而体现了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课程目标要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平安回家》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

2、知道交警手势的含义,并自觉服从交警指挥。

3、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的能力。懂得放学回家时应该注意安全,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平安回家。

1、了解交通标志的名称和意义,确立自立、自强的安全保护意义。

2、了解一些安全常识后,在生活中也能遵守交通规则。

1、收集已经认识的交通标志和还想认识的交通标志。

2、收集有关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案例。

1、课件演示视屏(主要内容:新闻夜班车记录下的不遵守交通规则酿成的车祸报道)。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见到因为违反交通规则而酿成惨祸的事例吗?学生交流,自己的见闻。

2、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据统计,就20xx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其中约有1.85万遇害者是14岁以下儿童。大多数交通事故是因为自己在道路行走时违法所造成的。

3、看到这一幕幕悲剧,一段段触目惊心的数字,你此时最想提醒自己和别人什么呢?师:你们的提醒都很重要。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你们的爸爸妈妈每天把你们送到学校,既希望你们能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更盼望你们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回家。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马路上的车子川流不息。为了交通安全,我们还得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老师这儿就收集了一些交通标志。

1、学习p27的8种标志。课件出示书上标志。师:(指红绿灯标志)同学们这个标志你认识吗?它告诉我们什么?同学们说得真棒,那谁来自告奋勇,像这样介绍一下其余的分别是什么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如果认识就说出标志的名字和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如果有学生不认识的或者不确定,就点击该标志出现自我介绍的文字。)课件中有超链接,直接点击图片。

(1)指生上来介绍交通标志师:同学们,还可以把这些标志介绍给小组里的成员呢?

(2)小组交流交通标志。优秀的作品请他介绍后贴在黑板上。

3、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发现这些不会说话的标志都会给我们温馨的提示。

(1)出示儿歌:小图标,大作用。没有它,交通乱。

过渡:是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每天忙忙碌碌在街角,不辞辛劳为我们指挥交通的交警叔叔吧。

1、课件出示交警手势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交警叔叔这些手势的意思吗?

2、学做小交警。

师:想不想学一学这些手势?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做几个简单的手势。(学做停止、靠边停车、直行、快速直行等)。

3、检查学习情况。教师做手势,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意思。

4、请做得好的学生带领做手势。

5、小结: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交警叔叔特意送来一首儿歌鼓励大家。交警话,要听从。知手势,懂含义。

平安回家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及设施,子解安全常识,注意交通安全,能平安回家,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重点:知道平安回家的常识。活动准备:教学课件、信号灯牌。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我这一课主要是针对“步行”这种交通方式设计的,采用活动化的形式进行。主要通过设计的4个活动:解决问题、讨论交流、看短片、考眼力来完成教学目标的。

首先通过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卡通动物米老鼠引入,激发了他们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表现欲是很强的,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们帮奇奇解决问题这一活动,我觉得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逐一解决困难时,也增加了自信。

在回答奇奇提出的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方式不仅中让学生们说,而且还要做、演示。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演示等活动,让他们牢牢记住遇到这种情况应怎么做。这部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合作学习、自主实践。

第二个活动,通过讨论与交流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全方位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讨论既锻炼了他们表达能力,又让他们了解了别人的思想、观点,知道了正确的行为要求。

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直观、形象地运用教学课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点实现了教学的道德目标。通过看短片,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

在了解平安回家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印象。我主要通过考眼力这一活动来实现,在这过程中,学生们看得比较认真,由于我反映时有些快,学生们的准确率不高,但能说出图画中的危险性,可以看出学生们知道了也记住了该怎么做,这个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在整个过程中,我还贯穿着奖励。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我这儿就是:“能说会道、勇敢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所以我没有吝啬自己的语言,该鼓励时鼓励,该表扬时表扬,该奖励时奖励,这样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提高。

结尾部分,通过回忆念儿歌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最后,让学生们在愉快的音乐气氛中结束这节课,体验这节课的快乐。

这节课遗憾之处是:三个问题的出示上不够完善,在生成问题方面,没有让学生们去说,都是由我提供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现象,我应该让学生们说一说,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就是课外延伸做得不够。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了解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使他们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认识最基本的交通安全标志和交通设施,确定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知道交警手势的含义,并自觉服从交警指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个别学生课前学习交警手语等。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播放一组交通事故。

问: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交流。

2、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或见到过交通事故吗?交流、板书:交通事故(惨)。

3、播文字。

(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交通事故平均每50秒发生一起,平均每2分47秒就会有一人丧生于车祸。少年儿童的死伤率在交通事故中占有一定比率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统计数字来看,全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少年儿童多达7389人,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的9%。)。

教师读文字后提问:这段文字中有许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又告诉我们什么?交流、板书:多。

5、小结:是啊,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只有注意交通安全才能平平安安回家啊!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平安回家这个话题。(贴板书:平安回家)。

6、我们每天都要穿越马路上学、放学,我们该怎么做才可以平安回家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板书:交通标志、交通规则)。

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小组交流,派代表上来交流。

2、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交通标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交通标志图标。

3、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p34连线题,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实物投影)。

4、这就是马路上的一些特殊交警,一天要站24小时的岗,不吃、不喝、不会说话,却一样指挥交通,帮助我们平安回家。在马路上,还有那么一群人,为了他人的安全,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四季,不辞辛劳地忙碌着,他们是——交警叔叔。(板书:交警)。

下面让我们来一睹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的风采吧。(播放录像,定格出示交警的三个动作)他的这些动作,各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答)。

5、学生交流,同时跟老师一起模拟交警手势。

6、我班大部分同学生活在农村,农村没有这些朋友的指引,那出行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读句子。

小结:这些都是交通规则,平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

三、辨一辨。

1、出示图画,说说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

2、讨论,交流。

四、总结提升,指导实践。

1、违反交通规则,将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可是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些人,缺乏规则意识,一念之差,酿成大祸,请看大屏幕:(播放录像)。

2、这触目惊心的画面,是血淋淋的教训。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你、我、他的安全,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敬畏交通标志开始,遵守一切交通法规,永做文明交通的小使者吧!

板书:

《回家》教学设计

教材22~23页“2~5的乘法口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图片、口算卡。

课前一题就到这儿,如果还是不太明白,课后和老师、同学交流一下。

1、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乘法口诀背一下。

2、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二()十四五六()三()二十四。

四七()()五一十(最后一句口诀可以怎样列式?)。

3、口算;(直接说得数)。

3ⅹ5=8ⅹ4=2ⅹ9=4ⅹ4=。

7ⅹ3=6ⅹ2=1ⅹ3=5ⅹ9=(相机提问乘法口诀)。

谈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师板书课题)。

看图回答: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花,鸟,鱼,窗户,……(师板书)。

谈话:请你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并解答。

同桌之间一问一答,互相交流。

汇报:生答师板书。

1、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x4=16(只)。

提醒学生尽量把图意叙述完整,初步明确乘法的数量关系。

“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玫瑰花每枝5元,菊花每枝2元,康乃馨每枝3元。

问题:

(1)买4枝玫瑰花要多少元?

(2)买4枝菊花和2枝康乃馨一共要多少元?

(3)给你20元,请你配一束花?

自主练习。

《回家》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的想法的过程,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等能力。

活动准备。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上信息口头编故事。

2、引导游戏活动,讲清游戏规则(根据画面提问题,你问我答)。

3、指导观察方法,指名学生说说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

4、小组合作。

要求:1)其中一个同学根据图上信息提问题。

2)另一个同学运用所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5、全班交流反馈,互相评价。

小组汇报,说出自己所提的`问题和怎么解答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送瓜果)2x5=4x1=9x3=6x2=。

3x7=4x3=8x3=6x5=。

1、让学生把图意讲一讲。

2、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准又快。

写出得数是20的算式,可以是加法算式,或乘法。比一比谁写得多。

《回家》教学设计

2,树立自立,自护的安全保护意识。

3,学会自己平安回家的方法。

教学重点:树立自立,自护的安全意识。

1同学们,现在我们放学了,下课,同学们起立说:“老师再见”。

2放学了,你回家要带什么东西?这些东西都带齐了吗?

3放学了,我们现在站排回家,你知到回家要注意什么吗?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平安回家》。

1演一演,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陌生的阿姨,阿姨要冒领一位小朋友。

2观察小朋友的态度,看有没有小朋友能跟阿姨走的。同时提问:你为什么不跟阿姨走呢?

提醒注意。

3进一步让学生说一说原因。教师提示学生危险性。

4同学们,你放学回家有人接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回家的?调查本班学生情况。

5我们回家要遇到一些标志,你知道有那些标志?说一说你认识的标志。

6出示交通路标:指示灯,提问:看到红灯要----------。看到绿灯要---------。

7马路上有人行横道线的。要走人行横道线。

8路上有护栏的,有天桥的要走过护栏和天桥。

9同学们,你在回家的路上,还看到那些标志?

10你认识这些标志吗?出示提前准备好的交通路标,生活常识标志。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认识了一些交通标志,交通标志在我们的出行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会看交通标志,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出行安全。

放学了,会自己回家。

路上,交通标志,安全回家。

通过演练从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体会到交通标志的重要作用。并在生活中学会平安回家的方法。通过观察交通路标,进一步树立自立,自护的安全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小动物回家教学设计

重点:能用动听、亲切的声音演唱《迷路的小花鸭》。

难点:能大胆、自信地参与音乐戏剧表演。

一课时。

多媒体设备、课件一套、鸭妈妈和小花鸭的头饰。

一、情境导入。

随音乐拍手进教室。

二、引导掌握。

1、看小花鸭图片,说一说。

2、唱一唱。

3、比一比。

三、参与表现。

1、音乐戏剧表演。

(1)学生讨论怎么表演。

(2)分组表演。

(3)学生评价。

2、集体感受。

师:小朋友们,当一回小演员的滋味如何呀?

师: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热心的帮助他、伸出援手、要有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总结全课。

《小鱼回家了》教学设计

外公外婆回家了,家里只剩下我、妈妈和爸爸三人。我心里既不踏实也不开心。

外公回家了,好吃的饭菜也跟着回家了!妈妈爸爸会给我做什么呢?下面条、煮饺子、蒸包子?都是我好久不吃的东西,可是如果每天都吃,想想都难受。外公回家还把我所有爱吃的饭菜都给带走了!

外婆回家了,我干净的衣服也跟着回家了!妈妈是否知道要每天都帮我洗衣服呢?想想都不放心,还是得学着自己洗起来。

我从小就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他们就像我的影子,吃饭和我在一起,睡觉和我在一起,玩乐和我在一起,甚至大小便时外婆也和我在一起。每天早上外公都骑着电动车送我上学,我坐在车后面,微风吹拂着我的脸颊,那滋味可比坐在妈妈的汽车上快乐多了!每天晚上睡觉时我特别怕热,外婆又特别怕冷,我的身上总是火热,外婆身上却总是冰冷,外婆拿我当她的热水袋,我便拿外婆的身体当冰袋。外婆说我们这样是各取所需。有时晚上醒来时发现外婆不在我身边我总是嚎啕大哭,每当这时外婆又出现在床边把我搂紧。我和外婆的感情只有我才能明白!

从外公外婆回家的那天起,我就每天期盼着他们早点回来,天天数着我的手指头和脚趾头。盼啊盼啊……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浓浓的思念让时间变得好慢好慢,我很想他们。

外公外婆,我真的盼望你们早点回来。

文档为doc格式。

《小鱼回家了》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把圆形剪去一角并粘贴、添画出不同动态的小鱼。

2.体验与同伴一起创作小鱼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彩纸若干、蜡笔、剪刀人手一份、范例、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激发兴趣。

教师小结:原来小鱼的尾巴就是小鱼嘴巴上剪下来的一个角呀,教师演示将小鱼的尾巴拼在嘴巴上变成一个圆。

2.播放多媒体课件,示范讲解。

(1)学习对折剪圆形。

出示方形彩纸,你们会用剪刀将正方形变成圆形吗?你是怎么变的`?

个别学生演示,教师播放圆形剪纸示意图讲解要领:单边朝下,从左端画弧线到右端,画的时候尽量碰到上面的双边。

(2)播放小鱼剪纸示意图,学习把圆形剪去一角并粘贴、添画出不同动态的小鱼。

看看老师用圆形纸是怎么变出了小鱼的,讲解制作步骤。

教师重点示范剪去圆形一角的方法:将圆形三次对折进行等分,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确定剪角的大小,并启发学生粘贴出朝不同方向游动的小鱼。

3.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学做小鱼。

(1)交代要求,学生操作。

(2)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多剪几条鱼,贴的时候让小鱼往不同的方向游,提醒学生给小鱼添上眼睛,并尝试添画背景(水草、泡泡……)。

(3)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学生。

4.展示作品。

(1)学生相互欣赏作品,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鱼;

(2)学生和小鱼一起跳《欢乐舞》。

《回家》教学设计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小组合作进行歌表演。

3、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一、组织教学。

1、说出你喜爱的动物?导出小羊儿。

2、给小羊儿找家,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导出新学内容全音符。

二、节奏训练,新授全音符。

(节奏训练四分、八分、十六分节奏单独巩固。(出示卡片,巩固)。

连起来组成一个四拍子的节奏。

4/4xxxxx|xx—x|x———||。

新授知识;全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表示四拍。

边拍手,边念歌词。

三、走进草原,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1、初听音乐,体验音乐情绪。

(多媒体)你瞧,有白、有黑、有花的小羊都出来和我们做朋友了呢?

你想变成一只小羊和他们一起玩耍吗?赶快带上你们的亲自做的小羊头势吧!

身体随着音乐扭动,手上打四拍字的节奏。

谁能说说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情绪怎样?速度呢?

2、初听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小羊儿要回家》。

我们不是和他们玩的很快乐吗?它们怎么要走回家呢?回哪个家呢?

认真听歌曲,听完告诉我答案好吗?

3、学歌谱。

让我们先学会这首优美的歌曲,然后送小羊回家好吗?

(1)轻声用“‘la”跟唱。

(2)找找歌曲中有几处全音符。

(3)解决歌曲的难点。

(4)加上节奏念歌词。

4、学唱歌曲。

(1)轻声唱。

(2)注意“延长音”,请学生说说用在歌曲后面的用处?

四、创编歌曲,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这首歌曲的难点在于把歌曲唱流畅,歌曲中多次出现全音符,而本课歌曲是4/4拍,学生要唱好全音符,不是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情况,我重新加入一个环节,导入时,让学生模仿羊儿叫“咩咩咩咩”到“咩咩——”最后到“咩———”通过游戏模仿羊叫,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掌握全音符。在处理歌曲时,我引导学生让他们做羊儿的小主人,夜晚来了,期盼羊儿早点回家,情绪柔和、轻声的演唱。

《回家》教学设计

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到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

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

应用意识。

回顾、巩固本单元学过的2到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及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如何构建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这一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口算练习,指名生回答。

1、出示课件(响起铃声)师:动物学校放学了,小动物们有序的。

走出学校准备回家去,看它们多高兴啊!咱们今天就在动物学校的动物们放学回家路上的情境中巩固2到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回家路上)。

师:你能仔细有顺序的观察这幅“放学图”用简洁的语言把图中的数学信息描述出来吗?(指名两人说后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2、好多数学信息啊,那你能帮我算出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吗?

3、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其它能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1、

指名一生回答2、同桌两人互相问答3、问答后请两名同学全班展示交流)。

4、师:大家都提了能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我有个问题也想请。

你们帮我解决一下。在这幅图中算式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每组有两只猴子,6组一共有12只猴子;桥上每队有6只狐狸,两队一共有12只狐狸)。

师:生活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用算式2×6=12解决呢?

1、师:大家都学得好认真啊,咱们玩个跳格子游戏,休息下吧(课。

件出示数线图)这个图你能看懂吗?你是怎么知道下一次要跳到数字几的?

第二个数线先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课本p41页练习题。

(1)请一名学生读题。

(2)要求7辆索道车可以坐多少人其实就是求“7个2是多少”2×7=14(人)7×2=14(人)2+2+2+2+2+2+2=14(人)。

3、生独立完成课本p41页第4题第一幅图后全班展示交流。

4、第三题拓展:生列出算式后追问: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

的?

本节课重点复习了2到5的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你在生活中细心感受,看看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都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如何解决,在家中跟爸爸妈妈交流交流。

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4×4=16(只)。

答:一共有16只小猫。

《回家》教学设计

1、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重点难点:

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新授课(计算教学)。

1课时。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放学回家,你注意过自己回家路上的情境吗?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你瞧,老师把动物学校放学路上的情境给拍下来了。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情景图。

师: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树上有3组小鸟,每组有5只。

地上有2组花,每组有5朵。

桥上有2组小狐狸,每组有6只。

有6组小猴子,每组有2只。

……。

师: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着许多数学信息。

师: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咱们再汇报每个小组的问题,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解答。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各自发现的.问题,在同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交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有:

一共有多少朵花?2x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x5=15(只)。

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4x4=16(只)。

……。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如: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重点引导学生弄清船上的小猫有4排,每排有4只,所以是4+4+4+4=16(只)。也可以理解成4个4,用乘法计算4x4=16(只)。

师:谁能告诉老师“算式2x6=12”可以解决这幅图中的哪些问题呢?

生1:每组有2只猴子,6组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生2:桥上每队有6只小狐狸,2队一共有多少只小狐狸?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师: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进步了?

回家路上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平安回家教案

: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常见的交通布置。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认识交通标志吗?你都看到哪些交通标志?

(二)认识交通标志。

1、连一连。

你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请将标志图与其所表达的意思连起来。

2、画一画。

你在回家的路上见到哪些交通标志?将他们画出来,先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三)我是小交警。

让学生戴上“轿车”、“自行车”、“卡车”等头饰,三位学生分别举红、黄、绿牌,代表红灯、黄灯、绿灯,两位同学手拿红、绿牌代表行人过街灯,一位学生扮演交通警察:“请大家听我指挥。”

(四)怎样过马路。

1、在农村公路上没有交通标志的地方,我们应该怎么走?

(岔道口,左看看,右瞧瞧。)。

2、在有交通标志的地方,你是怎样过马路的?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3、你闯过红灯吗?你知道这很危险吗?

4、你能收集一些交通安全用语吗?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交通安全用语。

(如: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五)小资料。

违反交通法规会产生什么后果?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事例。

(六)讨论会。

不注意安全,受害的只是自己一个人吗?我们一起开个讨论会吧!

(七)大家一起玩。

还记得我们一年级时曾经玩过的那盘棋吗?让我们补充一些内容,再玩一次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