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课教学设计范文(19篇)

时间:2023-12-01 08:19:52 作者:雨中梧

教学计划是指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和组织的一种系统性的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长葛市第一小学,河南长葛461500。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布置写作文,学生的第一反映就是愁眉苦脸地说“写什么”。老师们抱怨学生“一写作文就满脑子都是空白,半天写不出一篇象样的作文来”。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现实状况是很多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夸大事实。其实,作文教学应该“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好的作文只需要能写出文章的主要中心思想,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过去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想象,认为想象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的做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春天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写好《春天来了》,我带领学生到小溪边、田野里、果园里等去“找春天”,让学生去观察、体会。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二、创设自由表达的氛围。

首先,要让学生的表达有心灵的自由。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展示丰富多彩的.个性,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各自幼稚甚至离奇的经历和想法,给予他们心灵自由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时才能感受到无拘无束。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部五彩斑斓的童话。他们与同伴、与亲人的交往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这些心理变化实际上就是他们心灵体验的过程。“亲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说到这两个宇,每个人心头涌起的总是温暖和感动。课上,我首先采用的是图片激情――鸟妈妈哺育幼鸟;寒冬里的一对父子;一对母女的笑颜;大手和小手的紧紧相牵。这四张图片是开启学生素材积累之门的钥匙,教师导语中渗透了观看图的方法,看图与看书一样要学会读懂图片的意思,感受到身边亲人的爱。然后针对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观之图片中的细节,包括当时图中的动作,结合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亲人的爱在细微处,亲人的情无处不在。

学生从四幅感人至深的图中读到了深深的爱,读到了浓浓的情。接着我以情激情,引发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亲情是在我饥肠辘辘时妈妈端上的一碗蛋炒饭;亲情是在我犯错时爸爸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的手掌。学生有感而发――亲情是妈妈的一句鼓励;亲情是爸爸给我的勇气……在这个板块中,我较好地运用图片的视觉效应启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理解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亲情。在这里如何用好用足图片。在操作上还可以思考改进。譬如:引导学生读懂图片;读出图片中的“亲情”后,让学生用“亲情是()”来说图意;再联系生活说“亲情还是()”。让学生的表达有一个从具象到意象的过程。另一方面。这样的表达还是一种积累,创设了自由表达的氛围。

三、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语文教学论文)如果将作文局限于课堂,显然是不够的。课堂作文多半为命题作文,学生不管有无作文的动机、需要、材料,都必须完成,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作文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作文训练注重做到课内阅读典型引路,课外阅读增加积累。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形象地把阅读和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因此,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所得。

四、作文教学的内涵感召要有震撼的作用。

小学作文训练虽然只是最初步的应用语言表达见闻感受的训练,但它毕竟是小学生表达自己生活认识的活动,应当把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与语言文字应用的目的性教育结合起来。一篇好的作品往往是用尽量少的文字传达给读者尽量多的内容。中、小学生作文篇幅更短,所以作文的切入角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写作指导的设计中,首先应该使学生树立“为用而学”的意识,使作文训练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真正为生活服务。同时,要教育学生明白,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因此首先要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需要,然后才有作文,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所为而作”。只有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参与生活和发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小学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内部动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儿一点地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切。”来自师生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和体验,往往是语文教学富有生命色彩,闪耀人文光辉,迸发思想火花,产生难得的情感和智慧的不竭之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只能导致学生作文无病呻吟、胡编滥造和“鹦鹉学舌”,使学生失去真实的自我。只有让学生在生活的海洋里,敞开心灵之窗,让童心放飞,自由快乐地寻觅和积累习作中五彩斑斓的珠贝,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学会快乐而有意义地生活,学会快乐而有收获地表达。

小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教师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贴近学生在各科所学到的知识及生活经验,以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掌握比较,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感兴趣,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家乡水资源情况。

三、四年级活动地点:实地、教室。

1、水在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了解家乡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让学生学会对水污染进行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对水污染进行测定这一实用技术。

3、通过收集资料、观察讨论、计算、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计算等能力。

重点:整合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水资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难点:合理利用水资源。

1、搜集资料,了解家乡水资源情况及水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查、看、听、问,了解我们的家乡缺水现状。

3、观察、统计哪些用水浪费和污染水源情况。

4、各种记录表、图片。

一、观察家乡水资源(时间:一周)。

学生自愿组合成三个大组,保证同一合作组内的学生优差搭配,充分发挥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小组成员之间积极合作,积极互赖,互相补充。进行观察家乡水资源,并统计看到的.情况。提醒观察时注意安全,并能专注、安静地观察,对这三个点采样,从“水温、颜色、臭、残渣”进行统计。

二、各小组汇报调查的情况,

三、教师介绍以前家乡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画面。

四、比较、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

生1:家乡河流属于季节性河流,河水流量小,自净能力差,河两岸的植被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生2:养猪户的环保意识差,环卫实施设备不健全,排污口设置不合理。

五、导行,做节水小卫士,做环保小主人。

在我们的周围,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类似的用水浪费现象,同学们注意观察了吗?

看一看:如果自来水龙头不拧紧,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滴,10天就会漏掉1000千克水,这些水可供炼钢40千克,发电100度,生产化肥500千克。

师:节约用水就是创造财富。

算一算:每人每月节约2千克水,全校500多名师生可节约水多少千克?

谈一谈:看一幅黄河中游受污染的画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整理资料,作出结论,验证结论,不能让学生停留于浅层,要引导学生反思,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师:真是不算不看不知道,一算一看吓一跳。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号召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师小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向家人、向社会广泛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各反义词。

认识9个生字。

一、谈话对对子导入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对子歌。

2、指名读,检查读书情况。

3、观看教学视频。

4、学生自己读文,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5、谁能领着大家读一读这些反义词。

6、师生对对读反义词,借机引出文中的生字。

三、正音、记形。

(一)读准字音

1、检测学生的读音情况:教师拿着卡片分别以各种形式让学生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等)。

2、学生齐读生字。

3、同桌说一说:你觉得哪些字的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

4、再读这些易错的字音。

(二)认清字形:

1、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还有比他更好的方法吗?

2、出示字谜,学生猜。

3、师生玩词卡游戏(互对反义词)。

4、同桌玩词卡游戏。

5、游戏:开火车、摘苹果。

6、齐读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四、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1、全班齐读。

2、同桌互读。

3、填空读。

4、拍手读。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呢?

小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让学生认识松紧带的用处,学会裁剪、穿管、缝接松紧带。

1、教师用:松紧带一米,剪刀一把,扣针两个、针线少许。

2、学生用:每人准备以上材料一套。

一、介绍有关松紧带的知识和用处。

松紧带俗称“橡筋”。它具有伸缩性,使用方便,美观,常常用在衣服的领子、袖口,裙子的腰间,裤围、裤管等地方。

二、裁剪、穿管、缝接。

1、裁剪。

指导学生确定松紧带的`长度。方法:把松紧带在腰间围上一圈,适当拉紧一些。一般在比腰围短4~6厘米处下剪。这样剪下来的松紧带才合用,又不会浪费。

2、穿管。

用一枚扣针把松紧带的一端穿好,利用它穿这松紧带到裤头的带管里。,另一个扣针固定这一头在带管的这一侧。然后利用穿进带管的扣针带动松紧紧带,不断向前移动,直到环绕带管一周,露出带管出口为止。

3、缝接。

拆去两个扣针,把带子两端露出管口的部分拉紧,然后取长约2~3厘米的松紧带叠合起来,用针线缝好。

教师这三部分先示范,然后仔细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三、总结。

向学生讲清楚穿松紧带的三个步骤,并让学生说出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

表扬操作得好的同学,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我服务的劳动能力。

缝接时,指导好学生穿针引线,注意安全。

四、关于想想做做。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学会10字,认识10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读写并理解“真情、诚恳、风筝、吹拂、陶醉、形影不离、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眉习色舞、情不自禁、开虚作假”等词语。能用“情不自禁”、“陶醉”写句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瞒真情是诚信的重要表现。

二课时。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会认生字词。

一、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解释课题。

二、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开火车读课文,生字互查。

3.讲讲课文大意。“真情”是什么?

4.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

2.反馈:读后你了解到了什么?

3.理解词语:“诚恳”、“形影不离”。

四、学习生字。

五、教学小结。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老舍和高煜年金子般闪闪发亮的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

1.巩固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从这两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吹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

(2)议一议:老舍为什么帮高煜年,是怎样帮的?

接爱帮助的高煜年心情怎样?

(3)指导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默读课文4、5、6、7、8自然段。

思考:从这几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什么?

2.全班交流。

(1)理解:“眉飞色舞”、“陶醉”。

(2)面对老师的表扬,老舍、高煜年反应?(找出句子边读边议)。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拓展。

1.如果你是老舍或高煜年,你会怎样说?(扮演角色)。

2.听了老舍、高煜年的话后,老师怎样说?(扮演老师发言)。

为放风筝帮写作文。

14不瞒真相。

得到表扬深感惭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内容提要:

小学器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器乐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器乐教育全面回归面向全体情感合作协调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不仅将器乐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教学因素。就此,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关于器乐教学的研究与思考比较少,这客观上反映了新课程器乐教学的薄弱状况。其实,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整体音乐能力的形成和音乐素养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器乐演教学的这一发展态势,既反映了音乐教育本体属性的全面回归,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充分发挥器乐教学在审美教育中作用的重要课题。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更多的参与音乐活动实践,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现就器乐教学的相关问题,作几点个人的实践与思考。

一、教学乐器的选择。

音乐课堂教学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是适体器乐的普及性乐器。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绝对准确。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当前,有些学校给学生使用的乐器制作粗糙,发音不准,不仅没有美感可言,而且成为学生音乐耳朵的杀手,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器乐教学的乐器品种应该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和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都可以选择一些进行学习。例如关于《音乐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种打击乐器、竖笛、口风琴、口琴、电子琴等,都是既经济又适用的乐种。从音乐审美心理方面来看,学习这些乐器很少有掌握音高的困难,容易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可以因地制宜进行选用。而各种民族管弦乐器、西洋管弦乐器器乐技巧要求高,一般需要更多的练习时间,对于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安排在课外或校外活动中学习。当然,乐器之间并没有审美价值高低的界限,就小学音乐课的器乐教学来说,仍然存在一个合理选择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器乐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乐器,才能保证器乐的顺利进行。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指导他们自己制作一些简易的'乐器(如一些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等)来演奏,更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乐曲的选曲。

任何器乐教学,都是通过一定乐曲的练习进行的。这种具有教材性质的乐曲,既要遵循器乐技巧学习和训练的规范,同时也必须符合审美教育的美感要求。就小学器乐教学而言,后者显得尤为重要。在专业性的器乐教学中,为了强调技术训练的系统性,往往是在一系列按照纯技术要求的练习曲中进行的这对于培养专业器乐人才来说,是完全必要的。而在小学的普及性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是整个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决定了“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第24页)因此,要尽可能避免那些枯燥无味练习曲的出现,而应该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与乐曲作为练习教材,即使是新的练习曲目,也必须具有流畅、优美和易学易奏的特点。因为这种具有美感的“无障碍学习”,不仅给了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而且大大的增添了他们学习掌握器乐技能的信心与力量。从音乐器乐心理来看,乐曲的美感与器乐者的表现欲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优美的乐曲可以激发器乐者的表现欲望,而低劣的乐曲则会磨灭器乐者的表演兴趣。因此,在器乐教学中,选择既适合学生器乐,又具有审美价值的乐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当然,乐曲教材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乐器品种的约束,特别是许多优秀的大型经典曲目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由于该乐曲主奏乐器学生不能掌握,或由于长度和难度等原因,它们无法直接进入器乐教学课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选用“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的办法,便很好地解决了广大学生学习名曲、器乐名曲的美好愿望。这里,当然也为音乐教师提出了一个如何选择音乐主题,甚至包括改编、处理欣赏乐曲能力的问题。为了拓宽学生的器乐曲目和加强操作实践,器乐教学还应该和唱歌结合起来。学生在唱歌教学中所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他们通过学习演唱后,不仅对歌曲的曲调比较熟悉,而且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现也都能了解和掌握。在这种前提下,如能用自己的乐器器乐出来,既可以为大家伴奏,也可以作为自己的独奏,是提高学生器乐兴趣和发掘优秀器乐曲目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教法的研究。

如果说乐器和乐曲是器乐的“物质基础”的话,那么教学就是将这些物质材料转化为审美教育内容的具体实践过程。在这方面,首先必须明确小学音乐课中的器乐教学目标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培养器乐家。由于“器乐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第24页)因此,应该把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美的探索、表现和鉴赏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器乐技巧融于音乐作品之中,通过乐器和乐曲所蕴涵的美感来激发他们学习器乐的信心。教师的范奏是器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方法示范和乐曲示范两个部分。方法示范主要是教师对器乐的姿势、指法、呼吸等要点进行规范性的操作表演,使学生能够通过看和听直观性的了解该乐器器乐的方法和要点,这种示范如结合简要的方法讲解,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乐曲示范就是我们常说的作品范奏,由教师把所要教的乐曲进行完整而规范的器乐,学生通过观摩、欣赏,不仅了解到所学乐曲的器乐姿势和方法,而且受到了乐曲艺术美的感染,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器乐欲望。为了实现范奏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充分的练习和准备,必须达到准确而富有情感器乐的基本标准,才能走进课堂。而那些毫无准备的随意性器乐,不仅产生不了应有的示范作用,而且还常常破坏了乐曲的艺术形象,造成了负面效应,这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大忌。由于器乐教学是通过课堂集体教学形式进行的,因此器乐练习和器乐的形式应该以齐奏、合奏为主。这些器乐形式虽然不能像个别教学那样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但是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品格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乐器和乐曲都比较简易的中小学音乐课中,这种教学形式所蕴涵的美育功能是可以而且必须达到的。当然,器乐课堂教学也并不排斥少数有兴趣爱好专长学生的能力发挥,如安排他们领奏、休息时请他们独奏表演等,既满足了这些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也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和观摩的机会。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器乐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1.了解作者,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2品读环境描写和人物细节描写的重点语段,了解母亲工作的艰辛及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

3.感受慈母情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ppt课件。

8分钟。

录屏型。

讲授型。

五年级学生。

1.片头:(20秒以内)本文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了解作者(ppt演示):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3.找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词句,体会深情。

4..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和对我读书的支持。

(10秒以内)今天的微课就讲到这,谢谢聆听。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体育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它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忘我的工作精神去追求和探索。新课程拓展了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思维,但并没有具体提供体现学生“汗、会、乐”三维健康目标的范例和方案,把具体的操作问题和课程开发的权力留给了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这对习惯于以传统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教师来说难以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与目标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冲突的问题。面对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我市启动了“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方案。我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学习、探索,在教学设计中尝试了体育课的教改实践,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一、课程目标的认识与单元教学目标的构建。

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性的前提下,为挖掘和发展学生某一能力,而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知识、内容和运动素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从而确定一个具有趣味化、知识化、游戏化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和评价单位。强调以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载体,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构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例如我们开发的以运动项目和游戏相结合来呈现的主题《健美操、游戏》教学单元;又如我们以即可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又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集体项目进行组合构建的主题《建设美好家园》教学单元;以服务于学生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构建的主题《争当环保小卫士》教学单元等。

二、设计单元教学内容,确立重点、难点。

首先,我们在开发单元课时目标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体系,还要考虑教材的难度、水平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主题单元知识技能容量等情况。例如,我们根据障碍跑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共设计5课时来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课时主题内容依次为,第1课次:穿越树林(绕过障碍物)——第2课次:踏石过河(跨越障碍物)——第3课次:滚过草地(滚过障碍物)——第4课次:穿过山洞(钻过障碍物)——第5课次:森林擂台(滚跨绕钻组合障碍跑)。其次,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应有所侧重,即每课时突出一个主目标,在主目标的统领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确保三维目标在每个主题教学单元中全面实施。例如,我们把“障碍跑”单元的第1课次主目标确立为“运动参与”,第2课次为“运动技能”依次类推……,一般情况下第1课次不直接进行技术教学,强调运动参与、体验、感知。再者,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握正确与否,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例如,我们在学情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为:

(1)知道简单的“钻、跨、绕、滚”等动作术语,明白安全运动的重要性,乐于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比赛。

(2)能做出钻、跨、绕、滚等的简单障碍跑动作,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增强过障碍的基本活动能力。

(3)在活动中敢于自我表现,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及勇敢顽强,相互协作的精神。基于此,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学生能掌握钻、跳、绕、爬等过障碍物的基本方法,在快速奔跑中灵敏、安全地通过障碍物,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三、合理搭配副项内容,弥补主教材的不足。

我们设计教学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到单元的学习内容的搭配能够针对教学目标,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把那些对学生身心发展作用不大,学生不喜欢的项目排除在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安排一个项目,我们确定某个运动项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称为主教材);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还要选择适合的动作或身体练习作为主教材的补充(称为副项)。无论主教材还是副项都要处理好身体发展内容的搭配,从而弥补主教材的不足。例如技能与体能的搭配、上肢与下肢的搭配、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搭配等等。做到健身、文化、育人等教育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主动地关注学习内容;从而贯穿整个教学甚至整个知识段的学习,为学习内容“抛砖引玉”。

四、设计新颖有趣的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因为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对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的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从而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要想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就要让他们明确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在设计、选择时我们要注意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要具有小学特点,要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结合。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才能感到新颖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课的特点所在。因此,体育教学必须有合理的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都必须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都伴随着相应的身体练习。能否取得身体练习的效果及取得什么样的练习效果,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练习方法,二是练习中的运动负荷。而丢掉运动负荷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课的本质属性,将丢掉学生的健康。没有运动负荷,就不会有锻炼和训练的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健康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学生身体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是十分不利的。只有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才能锻炼学生身体、才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满足学生运动欲望的需要。这也就要求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数量的教材。如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再如强度较小的不同方式的走、立定跳远、投掷、简单的韵律舞蹈与强度较大的爆发力练习、跑、跳跃、攀登等内容组合。

六、结语。

参考文献。

(1)周雁林,张保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j]科技传播,.

(2)赵华丽。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问题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

(3)张细谦。论小学体育课的设计策略[c]东莞塘厦,2009.

(4)李兵。论东莞市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与今后的发展方向[c]东莞塘厦,2009.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摘要:体育课是传授青少年锻炼身体方法的途径之一,也是培养青少年学会做人、做事的课堂之一。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规范的技能教学为主要目标,对复杂多变的体育教学活动作出确定性的假设,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程式化、机械化,既阻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又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发展,把体育教学看成既有计划性的一面,又有生成性的一面,教学设计既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有效的支持、帮助和服务,又为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舞台。在此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内容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俗话说:“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人们通过双眼看世界,围绕“眼睛”的有关知识,班级开展了《奇妙的双眼》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其中视觉错觉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为了更好地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有机地将探究性活动和实效性学习结合起来。

1、通过视频初步了解双眼视觉原理和视觉错觉形成的原因。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初步感受揭示视觉错觉的奥秘。

3、认识到“定性思维”不一定正确,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现生活中的视错觉,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索的习惯。渗透全面辨证看待事物的思想和观点。

重点:发现错觉图形的奥秘。

难点:自主设计错觉图形。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班级特色,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要开展好校内外实践活动,体现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7、有效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铅笔、直尺、彩笔。

四年级。

课前活动:玩游戏“五彩缤纷”

上课之前,杨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想玩吗?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五彩缤纷”,请看大屏幕:看着列表,说出颜色,而不是字。谁想做第一个小勇士?(你最先举手,机会送给你)。

现在其他的同学就是小评委啦,只要他出错了,游戏就结束了,听清楚了吗?

那就开始吧!(横着说)。

师:这个游戏有意思吗?今天这节课,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等着大家呢,你们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充满奥秘的奇妙旅程就要开始了。

(一)、激趣导入。

1、活动一:“眼花缭乱”

师:看着同学们的小眼睛瞪着这么闪亮,杨老师可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啦!来,让我们一起进入“眼花缭乱”这个小游戏中。睁大你们的双眼,可不要眨眼睛哟!

小球在哪个椰子壳里?恩,咱们同学的眼力还真不错!

看同学们玩的这么高兴,再来一轮,要不要?杨老师真是佩服大家的眼力!

玩了这个游戏,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这个游戏很有趣。

生:这个游戏需要我们盯住小球看。

生:一眨眼睛,小球就不见了。

师:对,这个游戏确实需要眼睛专注地看。

师:但是,盯住事物专注地看,就一定能看清楚事物的真相吗?

2、看视频:《爬坡的小球》。

师:看来,咱们同学都非常有想法!接下来,杨老师要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爬坡的小球》。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不能说说你们的猜想?

师:1、恩,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你很会思考,我欣赏你的思考能力。

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我真佩服你。

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就一点一点的来探究我们这双奇妙的双眼。

(二)、探索研究。

1、活动二:“笔尖对对碰”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实验的名字叫做“笔尖对对碰”。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默读实验要求。(一定要认真读,老师相信四年级的学生一定能读懂实验要求)。

杨老师想提醒大家,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数一数你实验了几次,笔尖碰在一起几次?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那我们就开始吧!

【生游戏过程中,师再次强调游戏要求。】。

好,同学们,停下来吧!我来采访采访咱们同学!

谁还能像刚才这位同学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完整的说出来?好,这位女生!

生:游戏5次,笔尖相碰1次,闭上一只眼,笔尖相碰不容易。

生:游戏4次,笔尖相碰1次,闭上一只眼,笔尖相碰不容易。

师:看来闭上一只眼睛,笔尖相碰啊,不容易!那怎样能让游戏变得容易呢?

生:睁开双眼做一做,不就行了吗?

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那大家睁开双眼试一试吧!

师:看来这一次,同学们轻而易举的就将笔尖碰到一起了!谁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

生:两只眼睛比一只眼睛判断物体要准确些。

师:说的不错!让我们听听小博士是怎样说的。

学生小博士:人的眼睛可以接收和传递大量的信息,一只眼睛看到的是一张二维的照片,两只眼睛就更神奇了,它可以使你判明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和前后远近的关系,形成立体视觉。

2、活动三:出示视觉错觉图片分析。

师:现在,就请睁大你福尔摩斯般的双眼看看下面的图片。

出示视觉错觉图片分析。

(1)图1:中间的两条竖线,谁更长些?

师:仔细观察图中的两条竖线,第一眼看上去,哪一条长些?

生:右边的那条线段长些。

师:我们可要用事实说话,请大家拿出这张纸,用你的直尺量一量吧!

【孩子们很认真的在测量两条线段,“一样长”“一样长”的声音此起彼伏。】。

恩,看来啊,什么事,我们都要亲手试一试才知道!我们接着往下看!

(2)图2:中间两个橙色圆,哪个大些?

师:仔细观察图中的两个橙色圆,第一眼看上去,哪个圆大?

生:右边的那个圆大些。

师:事实是这样的吗?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

生:咦!一样大!

生:一样大!真的一样大!真有趣!

师:是啊,这两幅图可真有意思!是什么让本来一样的两个物体看起来不一样呢?谁来说说第一幅图。

(你是不是想说,第一条线段的箭头是往里收缩的,这样他就显得短一些;第二条线段的箭头是向外拉伸的,这样他就显得长一些。)。

你说的很详细,请坐。

生:那第二幅图呢,谁想来说一说?

(第一个圆和周围的小圆相比较,他就显得大一些,第二个圆和周围的大圆相比较,他就显得小一些)。

我们来听听小博士是怎么说的吧:视错觉——就是当人或动物观察物体时,基于生活经验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

师:视觉错觉,让我们看物体的长短、大小、弯直……都产生了变化,造成视觉错觉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将刚才看到的两幅图片定义为“参照物干扰”所造成的视觉错觉。

3、揭秘视频《爬坡的小球》。

师:其实,我们刚刚看的视频《爬坡的小球》也是一种视觉错觉,那它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揭秘的时刻到啦!请同学们看。

播放视频。

多神奇啊,只要换一个角度,我们就有可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就像一位哲人所说的,我们肉眼看到的世界不一定是真实的世界。这爬坡的小球,就是在特定视角下看到的视角错觉。

板书:特定视角。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造成视觉错觉的原因有参照物干扰和特定视角,那现在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啦!(一屏练习)。

(哎呀,咱们同学太棒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会活学活用了)。

4、活动四:观察实践体验视觉错觉。

造成视觉错觉的现象还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同学们看,这些图片是受什么因素干扰而造成的视觉错觉呢?

(有点难度吧,没关系。这个是空间透视干扰所造成的视觉错觉)。

事实上啊,他们俩可是双胞胎呢,去掉背景色,你看,……是啊,他们俩是一样的!

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视觉错觉呢?你来说说……。

恩,我们把这一种定义为“色彩干扰”

板书:空间透视干扰色彩干扰……。

通过探究,我们发现了造成视觉错觉的原因有(指黑板),其实,造成视觉错觉的原因还有很多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去研究。

(三)、创意实践。

活动五:《错觉创意空间》。

在你创作之前,杨老师要提两个小要求:

错觉创意设计要求:

1、使画面上的相同事物呈现错觉效果。

2、有创意、速度快,画面美观。

这张纸就藏在你的信封里,赶紧开始创作吧!(强调,让你的作品明显一些)。

评价:你真是一个有创意的孩子;你的表述非常的清楚;你的作品太有意思啦!

谁还想上来展示展示你的作品?

你的作品太有意思啦!我们大家都被你的作品吸引住了,逗得哈哈大笑。

……。

师:同学们,你喜欢哪幅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你是一个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孩子;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你很会赞美别人,我很欣赏你。

小结:孩子们,你们太了不起了!在你们的脑海中埋藏着无限的宝藏,因为我们的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的创作就到此为止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创造出更精彩的作品!

(四)、小结拓展。

1、师总结:同学们,视觉错觉可以给我们带来精美的视觉享受,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已经将视觉错觉的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你们看……这是惊险刺激的立体电影,视觉冲击的广告……震惊吧,好玩吧……这些啊,都是利用视觉错觉的原理制作的。

当然,视觉错觉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例如在交通运输中,如果驾驶员精力不集中,造成错觉,就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我们要防止因错觉而造成认识上的错误,更好地利用错觉为我们服务。说到这里,杨老师想到一首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事物真面目,只缘奇妙在其中。”

同学们,

奇妙的眼睛还有许多的奥秘,例如主眼、视觉盲点等现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去探究。

板书:

奇妙的双眼。

——视觉错觉。

参照物干扰。

特定视角。

空间透视。

色彩干扰。

……。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祖国大地科教兴国蓬勃发展,《探索月球的奥秘》综合性学习涉及到了跨学科学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相融合、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快速阅读的能力等等,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为21世纪塑造新型人才。月亮与中华儿女的心思已经融合在一起,月亮的圆满美好和纯洁真挚贯穿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贯穿每一个人。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月亮情怀,设计了本案。

1.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2.了解有关月球的人文现象,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激发文学艺术想象力、创造力;。

3.学习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简单获取资料的方法,提高搜索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5.通过参与整个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1.了解月亮,初步学会概括、归类活动子课题,主动和别人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引导初步学会整体规划课题研究,制定活动研究计划。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猜谜语。

师:老师给大家猜个谜,看谁能马上知道答案?

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天体)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观看视频,谈感想:

师:古往今来,每当晴空万里,仰望太空,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中,我们总会遐想联翩,甚至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飞上月宫。如今,幻想早已变成了现实,下面让我们来欣赏、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令人震撼的场景。

观看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月亮它空灵澄澈,明亮耀眼,总给人创造优美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同学们对月球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对这颗神秘星球,也进行一番追问。

二、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活动研究的内容。

1、展开讨论,生成研究问题。

(1)师:关于月亮,你最想了解它哪方面的问题?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2)学生分组讨论,把自己组想到的研究问题写在采集卡上。比一比,哪一组想到的问题最多。

2、“月亮代表我的心。”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民间故事、传说、谚语、成语等,并确切地了解这些故事、传说等所蕴含的意义和人文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3、“走近月球。”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上科学家对月球的探索情况,认识到高科技在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自由组合,建立课题小组,明确分工。

1、自由组合自己感兴趣的小组,选出小组长,给自己的小组起个名字,确定研究的主题。

2、引导学生不能丢掉弱势的孩子。

师:看来同学们对探索月亮的奥秘充满了热情,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让活动有序地开展,我们还需要在活动前制定一个计划。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制订本小组研究计划(小组初步拟订方案,教师指导)。

(1)选好组长,负责填写表格。

(2)一起定小组的组名。

(3)研究方法的指导。(有:调查法,访问法,搜集资料,问卷调查,考察?一一)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小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组活动计划表。

师:哪个小组上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制定的计划。其他组的同学一定要听清楚,看有哪些优点?我们可以取长补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补充的。(各小组上台汇报、展示各自的计划书。)。

(1)各小组展示活动计划。

(2)对于交流的小组制定的活动计划,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建设,帮助完善。(3)要求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小组的活动方案。评价标准:

1、活动的步骤是否有序。(活动分解、时间的安排等)。

2、活动的方式是否适合。(形式能为内容服务,适合更有效的开展活动。)。

3、人员安排是否科学。(是否做到各尽其才,各显神通。)。

六、各小组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师:我们已经制定好了计划,我们要根据计划按部就班地来开展实践活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外出活动时特别要注意安全。

七、课堂小结师:

今天同学们成功地完成了小课题的选定和活动计划的制定,有些组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把计划制订得很详细,而且操作性很强。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的活动中各显神通,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小学劳动实践课教学设计

1、使学生懂得洗头的意义并掌握洗头的方法,学会洗头。

2、使学生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经常洗头,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1、教师用: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电吹风一个。

2、学生用: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这是本课的重点。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1、淋湿。

2、涂洗发剂。

3、搓洗。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4、冲洗。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残留的洗发剂对健康是不利的。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重复2、3步骤。

5、抹干。用干毛巾擦干。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小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物品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听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自己组织语言,条理清晰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物品。

一、读读《口语交际》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二、活动前准备。

(一)学生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请家长帮助孩子挑选交易的物品,确实是闲置不用的、体积较小的一两件物品(玩具、书籍等)。

(二)想一想怎样介绍物品别人才能同意交换(如玩具的外形、特征、用途等,书籍的主要内容)。

(三)练习向家长介绍物品。家长帮助指导。

三、教师示范引导。

教师和一名学生进行交易活动,其他学生观看。

(一)要清楚明白地介绍物品的优点和用途,针对别人与自己有交换的愿望,做重点地说明。

(二)尽量表现出自己对对方物品的需要。

(三)介绍时,要注意举止的文明礼貌。

四、学生展开交易活动。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物品交易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易的情况,并及时指导。

(一)选择不成功的例子进行展示。

学生谈一谈不成功的原因。

(二)选择成功的例子进行展示。

学生谈一谈不成功的`原因。

五、学生今天交换物品时的体会。

学生在交易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注意文明礼貌,有个别的学生在语言的交流中有一定的困难,交际能力较差。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1、认读词语,理解词语。

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2、分段朗读课文。

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分成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第一部分:(1—6)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7、8)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出示:

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2.交流。结合观众们的表现,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出示: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要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_____________。少年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4.交流讨论,思考。

5.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果你是场下观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想?

(一是:“我”认为他是一个强者,他在人生和艺术之路上不会颓丧、退却;二是:“当我迷惘、消沉,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那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便会突然在我耳畔响起。”是少年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勇于拼搏的精神常常激励“我”前进。)。

出示: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1)齐读。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人生会有许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却。要看到光明,要以极大的韧性去战胜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有什么?

2.“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画下来。(4次)。

3.有没有让你有重复的感觉呢?为什么?

(这是一种“反复”的写法,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含义)。

4.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19顶碗少年。

镇定、自信紧张、丧失勇气镇静、自信、充满勇气。

失败再失败成功。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设计

一、本学期教学指导思想:

这一学期,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第一册基础模块语文课本的知识,并且开展普通话、朗诵、演讲、介绍、表演、背诵诗词、写作等多方面的文化活动,融课内课外知识于一堂。在原来的基础上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本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传授学生知识,发展智力,扩展知识面,辅助专业课程的学习,强化心理素质,培养了团体协作的精神,在文章的阅读和学习中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增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努力使他们成为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才。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1、重点学习第一册的内容,通过阅读大量课文,进一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掌握便条、单据、书信等多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加强自我介绍、主持、演讲等口语交际训练,锻炼听话和说话、电话交谈、复述、介绍事物的能力;进行文言文赏读,学习古代语言,提高古代汉语运用的能力;在阅读中,丰富文化知识,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审美品位,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共处。

2、开展普通话、朗诵、演讲、介绍、表演、背诵诗词、写作、语文综合实践等多方面的文化活动,并指导学生办板报,交流思想,交流学习,进行创新学习。努力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挖掘学生潜能,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使他们综合素质得以提高,适应职业学校教育的要求,跟上新世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三、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及要求:

1、对自己高要求,严要求,努力达到优秀的教师的标准,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和每一位学生。

2、结合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努力探究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优化的教学设计。不断调整教学思路,进行思索,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达到优质的教学的效果。

3、制作课件,掌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技能,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精心设计板书,提高教学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课型是问题发现课。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起点。“交通安全”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懂得部分交通法规及相关知识,但在生活中,横穿马路、在马路上打闹等情况仍时有发生,部分同学甚至还出现过交通意外,因此,我们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领学生确立好子课题,并初步制定好活动方案,将为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的学生提问的能力明显增强,85%以上的学生具有围绕主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但提问的方向往往相对集中,缺少发散性。70%左右的学生不能有效地筛选问题,提炼课题的能力也比较差,需要通过指导得以加强。

1、能够围绕“交通安全的调查与研究”提出问题,筛选问题、提炼课题。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感受与人合作的乐趣。

3、能够关注学校周边交通的现状,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有效指导,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提炼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感受与人合作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时间预设:5分钟)。

1、看图片,交流看到的内容。

(1)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播课件)这是?

(2)抽生交流。

2、了解《威海晚报》的相关报道。

(1)是啊,即便如此,这个路口的交通情况依然令人担忧。《威海晚报》就曾进行过有关我校学生遭遇“过路难”的整版报道。我们来先了解一下部分有关内容。(课件)。

(2)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会。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经历呢?谁愿意来谈谈?

4、小结。

看来,对于“过路难”,大家有着很多的亲身体验。那我们就以“交通安全的调查与研究”为题,进行一次调查研究活动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极具影响力的新闻报道,能够激起学生共鸣,引发学生交流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符合了《纲要》中提出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帮助小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这一要求。

二、讨论交流,确立子课题。

(一)自主提问(时间预设12分)。

1、自由发问。

看到今天的这个研究主题,你有哪些感兴趣、想探究的问题呢?学生自主交流想探究的问题。

2、投影交通标志与交通设施的图片,启发学生提问。

我发现咱们同学提问的问题大同小异,提问的方向较集中,下面请大家看一组图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提问的启示。(课件出示一些交通标志与交通设施的图片)。

3、填写“问题采集表”。

看了图片,受到了启发了吗?这样吧,我们把自己最想研究的2个问题写在我们的“问题采集表”上吧!

4、实物投影学生的“问题采集卡”,指导学生掌握选题原则并板书。

(1)老师发现同学们提的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反映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不是所有我们感兴趣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小学生研究的课题呢?怎样的问题才适合我们小学生进行探究呢?这是咱们同学刚刚提出的问题,大家请看大屏幕。

(2)你会选择哪个问题来探究呢?为什么?随机指导,板书选题原则。

(3)总结。

总之,我们应该选择“贴近生活,容易操作,较有价值”的问题来研究,这就是我们选题的原则。

4、组内交流提问的问题,将本组最关注的疑问写到小组采集卡片上,并贴到黑板上。

下面就是发挥我们各小组集体力量的时候了,要求每个同学将自己所提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朗读交流,然后按照选题原则推荐出本组最为关注的、最值得研究的两个问题填写在长纸条上。然后,派一名学生将长纸条贴到黑板上。请看大屏幕:

温馨提示:

1、组长组织组员交流,安排交流顺序。

2、每位组员都要发言,在他人交流时,要注意倾听。

3、讨论声音以小组内同学能够听见为宜,尽量不影响其他小组。

4、书写问题要清晰。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自主提问,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问题表述的能力。投影出示相关交通设施与标志的图片,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用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提问的问题,我进行指导并板书,利于学生掌握提问的原则。这与《纲要》中要求教师的指导应“拓宽小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相符合。“温馨提示”的出示则避免小组活动流于形式。

(二)问题分类(时间预设:10分钟)。

1、师将黑板上的“问题”分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3、抽生交流。

师适时指导学生将展示板上的问题,进行分类,并板书归类方法。

(1)哪些问题时相近的?

(2)哪些问题可以删除?

明确分类方法:内容相近的问题合并,归为一类;内容雷同的问题选择表述清楚的问题留下,表述不清楚的删除,内容重复的问题也应删除。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通过“把重复的问题删除,选择内容相近的问题合并”的方法,指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分类。通过进行问题归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分类、归纳、总结提升的能力。这符合了《纲要》中活动的实施要求——“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三)、选择研究问题(时间预设:3分钟)。

1、从归类的问题中,选出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2)我们以桌号来对应这几个方面,想研究哪一方面的问题,你就迅速地加入到新的团队中去。注意要做到快、静。

2、重新分组。自主选出组长。

共同的爱好让各组的同学坐到了一起,看看你的左邻右舍,谁能担起组长的大任?请将她(他)指出,预备,开始!

3、随机采访组长、组员。

(1)你我为什么要选他做组长?

(2)作为组长,你觉得怎样做才能不辜负大家的厚望?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出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可以激发、保护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中提出的“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相吻合。随机采访组员、组长是暗示组长要担当起应有的责任,而组员则要尊重、信任自己的组长,并听从组长的分配。为下次的小组活动打好基础。

(四)、确定课题名称(时间预设5分钟)。

1、出示范例,明晰“问题”与“课题”的不同。

(1)刚才同学们通过集体的智慧,围绕“交通安全的调查与研究”已经提出了这四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还不能称作课题,我们要把这些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那怎样才把问题转化成课题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

(2)在这个范例中,电是研究对象,来源是研究内容,调查与研究是研究方法。关于研究对象内容其实就是我们问题中的关键字,我们可以用找关键字的方法来确定研究内容。关于研究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要是研究和实践,具体说来就是调查、分析、实验、思考、设计、改进等,这些方法,我们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引导学生规范课题。

(1)为了让同学们的课题更规范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课题名称小超市”,请看大屏幕(课件)。

3、小组交流讨论确定小组研究的课题名称。

4、小结。

看,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确立了自己的课题,规范了课题名称,还有了具体的研究内容。这每一个小问题就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为学生提供范例,辨析“问题”与“课题”的不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而后采用“课题名称超市”的方式,引导学生选择、填充、修改,这样规范课题,简单易于操作,便于学生快速掌握规范课题的方法。

三、初定计划(时间预设:5分钟)。

1、填写选题表。

(1)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填写好选题表。填好选题表会更好地指导我们开展时间活动。

(2)小组讨论指导,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

(1)投影出示一个小组的选题表。

(2)其余小组提出改进建议,师点拨活动研究的方法。

3、小组将活动方案进一步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在小学通常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以我设计方案的制定与修善这个环节主要在小组内进行,然后遵循《纲要》中提出的“指导合作方式与技术,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而进行指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增强小组合作能力。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围绕着“交通安全的调查与研究”,认真思考,积极发问,确立了新的子课题,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重新分组并填写了课题表。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完善。例如,为自己小组拟一个好听的名字,预设今后的研究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想一想该怎样解决。同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研究调查的过程中,能够关注交通问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做一个遵守交通法规、珍爱生命的人!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1、自主学习找到围裙的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围裙的制作。

2、尝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能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感受围裙创作的奥妙。

重点:掌握围裙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制作经验。

难点:在设计制作中能发现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师准备:课件ppt、示范作品、制作的材料。

学生准备:布袋若干、剪刀、笔。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魔术激趣:

师:今天我给大家变个魔术,请同学们看看布袋变成了什么?

生:围裙。

师:老师穿上用布袋变成的围裙好看吗?

生:好看。

2、了解用途: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围裙有哪些部分组成?

生:三部分组成:吊带(肩带)、围布、围带(腰带)。

师:围裙是家庭劳务的主要服装之一,都谁在家里穿围裙?

生:爸爸、妈妈、奶奶给我们做饭…。

师:为什么穿围裙?围裙有哪些作用?

生:保护衣服不被磨损、污染;保护家人不被烫伤;

师:围裙有这么多的用途,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为家长制作一个围裙?

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用布袋变围裙。(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实践体验:

活动一:初次探索发现方法。

2、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如何用布袋制作围裙,交流制作想法。

【ppt】活动提示:

a、小组合作学习用一个布袋尝试完成围裙的制作。

b、汇报制作中出现哪些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c、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操作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克服困难,用你们集体的智慧来找动手制作吧!

4、学生制作:教师深入小组进行指导,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5、教师讲解:亲自示范演示剪腰带的方法。

活动二:交流困惑、解决问题。

1、展示围裙:请每组派一名同学穿上围裙到讲台前面进行展示。

2、交流反馈:交流小组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三:积累经验、创新改造。

1、积累经验:全班进行交流,介绍制作的小窍门,提升制作经验。

2、制作创新:请同学们结合大家总结出的方法和窍门,继续完善小组的围裙,进行大胆的创作。

3、巡视指导: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后进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三、拓展延伸、总结评价:

1、展示评价:请各个小组展示你们的围裙作品,并简单介绍作品。

2、拓展延伸: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不同的围裙。

3、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很好,能完成了围裙的制作。希望同学们积极准备参加“围裙创新设计大赛”的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1.掌握同色编和多色编的基本原理,能用编织的方法体现鱼的形状美、颜色美、花纹美。

2.掌握编织的方法,熟练利用美工刀的技能。

3.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环保节能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色卡纸制作鱼儿的技能。

教学难点:掌握用美工刀做鱼身上划纹的技能。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2.看《海底总动员》的片段。

3.: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了海底的好朋友——鱼儿们。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鱼儿。

二、导探究,学会制作。

1.觉得哪里最美?想一想,花纹是怎么做出来的?(教师引导各种颜色的纸条互相穿插在一起,形成美丽的花纹。)。

2.制作步骤:a、画一条鱼b、剪下来c、裁出一条划痕d、穿插纸条e、装饰眼睛等。

教师示范用剪刀剪纸条,用美工刀在鱼身上划出划纹、如何穿插纸条和装饰,讲解要领。

3.板书制作方法的简要提示:画——剪——划——穿——粘。

三、放手实践,体验乐趣。

同桌两人合作,设计制作出一条漂亮的鱼!组内的作品展示在海底卡纸上。师:这是一片孤寂的海底,只有水草在飘动。请你们赶快做出美丽的鱼儿,让这片海底变得热闹起来吧!

四、作品评析,课外延伸。

1.展示作品。师:你最喜欢哪条鱼儿?为什么?评出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制作奖。

2.延伸:请同学们发挥你无穷的想象力,在课后制作一条与众不同的鱼儿,装扮自己的房间。教师出示可以用的材料:旧报纸、旧挂历等,并出示一些用不同材料制作出来的成品。

3.总结:激励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本次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根据儿童的认知策略和心理能力的发展设计活动方案,注重研究策略,指导学生基于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1、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认识身边的植物。

2、让学生了解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

3、激发学生热爱植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1、老师收集有关录像,做成课件。

2、学生带一盆植物。

3、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收集图片等。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一段有趣的植物录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屏幕,无论是街道两旁,生活小区还是庭院中、家庭居室里,植物可以说无处不在,他们能够净化空气,绿化环境,装点我们美好的生活。

二、教学过程:

2、除了刚才介绍的这些植物之外,你还喜欢那些植物,为什么?

学生介绍身边的植物(包括带来的植物)。

(2)让学生说说这种花让人喜爱的原因,引导学生最好说出它的文化内涵。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果把你们四个小队的名字和起来是什么?对,正是花中四君子。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一下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在班级里进行汇报交流。

(4)指名介绍喜欢的植物。

3、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植物的特点。

(1)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植物都很可爱。关于植物,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总结归纳植物的饮食。颜色。作用和其他等方面的特点。

(2)同学们提了那么多问题,可见同学们都很会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现在就利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就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看哪个小队合作的最好,一会回答问题回答的最准确。

(3)小组汇报。

4、课外拓展。

(1)我们来举行植物新闻发布会,让学生来宣布自己了解到的植物知识。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植物和植物知识。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植物,请看屏幕。

(2)出示世界上的珍奇植物。吃荤的猪笼草等植物画面。

(3)出示大榕树的画面。

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看了这棵榕树后发出了由衷的赞美。老师背诵有关段落。

同学们看,这是多少棵树?它占地多少?看了这棵大榕树后,你想说什么?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