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书笔记(通用8篇)

时间:2023-10-12 20:49:40 作者:书香墨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通用8篇)

就职意味着一个人将要担任一定的职责和责任,并为之付出努力。如何写一份令人满意的自荐信是每个求职者都要面对的问题。来看看下面整理的一些优秀就职总结范文,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写作上的思路。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篇一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

当人类完成认知革命后继续生活了近两百万年,但在1.2万年突然发生了全然改革,就是从采集和狩猎食物改成操纵动植物的生命--驯化,这就是农业革命中最显著的两大特征--种植(对植物),畜牧(对动物);但书中谈到最颠覆的观点就是,人类以为驯化动植物让自己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比如小麦、养羊等,但真实可能是处于演化弱势群体的小麦、羊反过来通过驯化了人类而获得生存并逐步灭绝其他物种;人类引以为豪的农业革命是一种进步,有可能是一个自然的陷阱,甚至是基因的一个阴谋;仔细思考一下,狩猎时代的人类更强壮、更敏捷、生存能力更强大、活动范围更广大,好像今天的猎豹;但农耕时代的人类更辛苦、更笨拙、生存能力脆弱、活动范围更狭小,好像今天的蚂蚁;因为人类被农作物、蓄养的动物束缚在某种状态中,某片区域中!在农耕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人类的总量和寿命并不比狩猎社会的人数多,寿命长;也许,农业革命恰恰使人类弱化、退化(当然从生物学角度)!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书中解释到是建立有秩序的组织,最标志性成果就是--建立帝国;一个帝国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首先是需要强大的武力,那么对于人类而言,男人因为强壮的肌肉而获得武力优势,女人因为缺乏肌肉而处于弱势,由此带来了人类社会的主导权从女权至上(靠生育能力获得的优势) 转为男权至上(靠武力获得优势),社会形态从母系社会转到父系社会!建立帝国的第二条件是需要流氓理论或者叫攻击理论,谁的攻击性越强谁就可能获得优势,而攻击性强恰恰是男性dna里的基因,建立帝国需要的是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因此在需要攻击力强的基因要求之外还需要一种基因能力--合作精神,而男人比女人更善于合作;随着人类帝国的扩张,人类正进入一个叫“文化多元、文明单一”的时代,文化多元是从地缘角度来看,非洲文化、亚洲文化、欧洲文化、美洲文化、大洋洲文化下还有无数细分的文化;但从地球角度来看,整个人类只有一种文明--人类文明;因为在帝国扩张过程中-尤其是1492年的地理大发现之后,原来因为地理分割开的南美洲安第斯文明、非洲的廷克巴图文明、欧洲的丹吉尔文明、大洋洲岛屿文明全部为打破、侵略、融合了,从此全球进入天下一家的文明时代,如果再谈文明差异的话,只有地球文明和外星文明的差别;文化多元+文明单一最大的收益是让人类完成了时间和空间上融合统一,那么是什么因素推动了人类融合呢?那就是三种全球秩序,第一种叫经济上的货币秩序,第二种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第三种是心灵上的宗教秩序;其中经济上的货币秩序是最完整、最有效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钱的力量”!那为什么金钱拥有如此大的魔力呢?原因就在于“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统!”金钱制度带来两大原则:1、万物皆可换--把土地转为他人对你的忠诚,把正义转为健康,把暴力转为知识;2、万众相信--有了金钱,可以使任意两个人合作各种计划;读到此时候,我联想起另一个观点就是“协助交换是人类大脑进化中最精彩的一次飞跃”,一个两岁的婴儿和同类的黑猩猩之间最大区别就是人类通过交换获得收益,而黑猩猩永远只在索取,正因为人类大脑天然拥有了利益交换的意识,所以金钱这个工具在人类发展史被必然被演化出来了!

最近在看,记录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笔记。不定期更新

3. 人类都是“早产儿”。为什么小马小羊一生下来就会跑跳了,而人类还需要十几个月才能独立行走。因为独立行走使女性臀部变窄,产道宽度受限制,婴儿太大分娩死亡率就大,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是早点生下来。

4.人类因为八卦而发展壮大。“八卦理论”是说人类交流不仅有简单的传递实际信息,比如“前面有食物”“有狮子”,还会“八卦”部落里谁可信谁狡猾,这样就能不断扩大部落人数而且保证更紧密复杂的合作关系。而一般动物则语言比较单调更不可能有更深层次的交流。直到今天八卦还是大家的天性。“嚼舌根的人,所掌握的正是最早的第四权利”

5. 対甜食和油腻食物的欲望是天性。现代人有历史记载的几千年,而之前1万年人类都是务农或畜牧,在之前几万年人类都是在狩猎和采集。所以最近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现代化,只不过历史的一瞬间。所以现代人的很多社会和心理问题从农业时代就开始塑型,只不过环境变了,我们的饮食习惯,冲突和性欲还保留着狩猎采集者头脑中的样子。举例,高热量食物的偏好,几万年钱的采集者来说,高热量食物,甜食非常罕见,永远供不应求,一旦遇到可能来源:熟透的水果,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一直吃吃到吃不下为止,否则等附近的其他动物也发现了可能就一个也吃不到了。这种大口吃下高热量食物的本能就根植在我们的基因里了。“贪吃基因”理论已经得到广泛接受。哈,人类一直都是吃货。

6.有学家认为古代采集部落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多对多。所以孩子爸爸不容易确认,都共同抚养,所以女人为了当个好麻麻,就该和不同的男人做爱,而女人一旦怀孕了,便会找更多男人,以便让孩子拥有更多优秀特质。(因为他们当时可不知道孩子只能有一个父亲-现代胚胎学发展之后人类才知道的啊)(觉得原始人有点呆萌)

7.早期人类也是残忍(动物生存下去的本能),比如一个群居部落可能会因为觉得食物有限而杀死小孩,或者杀死不能在提供劳动力的年迈老人。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篇二

这绝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它会全方位提升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以及看待万事万物的格局。

真心推荐每个人都读一读的好书。

内容:人类从1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至21世纪的演化和发展中的一些里程碑式事件,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人」这一物种如何从地球生物中的普通一员,演化成为食物链顶端的主宰,以及未来。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noahharari),以色列人,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不到40岁就写出了这本享誉全球的著作,被誉为「青年怪才」。

推荐原因:

5️.文字表达上而言,虽然是讲述宏大的人类发展史话题,语言却非常生动而富有幽默感。翻译质量也很不错,全书极少让人感觉有那种别扭的“翻译腔”,整体非常流畅,阅读的过程很享受。

摘录:

-我们都认为是人类驯服了小麦,但你可能没想过,其实是小麦驯服了人类。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能够决定自己要走哪条路,但也越来越难让我们真正信守承诺,不离不弃。于是社群的凝聚力也在下降,这个世界让我们越来越孤独。

「人」真的没什么了不起的,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是偶然中的偶然。如果不能居安思危,善待地球,善待地球上的其它生命,未来堪忧。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篇三

《人类简史》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于2012年出版的作品。从十万年前生命诞生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包括尼安德特人种在内的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人类种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人类简史不同于其他历史书,它不以罗列历史事实为基础,而是结合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心理学、宗教学等领域的只是考诉你,那些历史事实为什么会发生。全书以不同于普通历史书的高度俯瞰历史长河,开篇便把整本书要讲的告诉我们了,即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三大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以及这三大革命是如何改变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赫拉利按照时间顺序,述说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融合,以及科技革命与作者对人类未来的展望四个主要模块。如果按照一般的历史书的套路,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一定有许多要讲的知名的人物,但这本书并没有这么做。赫拉利用一种宏观的视角解读历史进程,他更关注的,或者说想引起读者注意的,是隐藏在人类历史背后的一系列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让智人从诸多人类中脱颖而出,也让诸多彼此不熟悉的智人们共同协作,形成地球上最危险的物种。而一切运行机制的起点便是认知革命。
认知革命告诉你人类最独特的功能是语言,由语言创造出了想象构筑的秩序。这是想象中的秩序为现代的宗教,法律,金钱奠定了发展的基调,想象中的秩序可以让素不相识的一帮人为了一个彼此认同的想象中的目标去合作。这一切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里逐渐形成了文化,不同的文化对人类的行为做出了种种限制,规定了男人该如何,女人该如何,不同的阶级又该如何。然而“天生带来允许,文化造成封闭“,文化为人类带来的种种束缚是否影响到了人类的进化?农业革命则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驯化和养殖,究竟我们驯服了小麦还是小麦选择了我们?人类从流浪的采集者到有固定住所的生产者,究竟是否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在作者看来这一切都是否定的,原本自由自在的人类被束缚在了农田里,原本多样的食物来源也开始变得单调,人类原本适合于采集者的基因反而因为农业革命带来了许多新疾病。科技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和人口的爆炸,同时也将人类束缚在了更长久更繁重的教育里,同时医疗和物质条件的提升也让在自然界中本不应留在种群里的基因延续了下去。人类追求更轻松的沟通引发了认知革命,人类追求更轻松的采集带来了农业革命,人类追求更高效的生活引爆了科技革命,这一切释放出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但最终的结果却南辕北辙。
全书讨论的核心话题是到底是什么是快乐,究竟什么是自然。所谓的快乐,很可能只是让个人对意义的错觉和现行的集体错觉达成同步而已。只要我自己的想法能和身边的人的想法达成一致,我就能说服自己、觉得自己的生命有意义,而且也能从这个信念中得到快乐。如果你喜欢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书籍,这本书绝对适合你。(作者:王子和)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篇四

初看《人类简史》一书的副标题是从动物到上帝,不懂何意,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作者表达的意思是人类从猿类(动物)进化到了造物者(创造物质甚至快乐乃至一切,就像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与我脑海中朴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着某些异曲同工,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猿类,到智人,再到控制一切的人类,我们这个物种究竟是在哪里发生了类似于“惊险一跃”的变化?读完全书的感觉是,我们和这地球上的其他物种为争夺地球上的各种资源不停的战斗、和解,最终胜出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进化出来的想象能力----创建虚构故事。我们相信这些虚构故事,所以我们能够创造秩序、国家、民主、宗教、金融、信用体系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让我们发自内心相信并有不少人为实现他们终身奋斗。在很多关键时刻,地球上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可以团结到一起,也是这些因为我们共同相信某些集体想象。而且其他物种正好缺乏这种通过集体想象组建共同体的能力,所以在人员和资源整合上无法胜过我们,所以最终我们人类占领了地球。

称霸地球之后我们的这一特长或是优势通过我们的野心更是发展到极致。地球被我们划分成一个个叫做国家的小版块,我们在这颗星球上纵横捭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几近无所不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一次革命比一次革命时间短创造力大,金钱政治手拉手,一起迈向突飞猛进的新时代。吃不饱?转基因食品让亩产万斤差点成真;穿不暖?蒸汽推动的纺织机织出了消费主义买买买;治不好?基因序列重组五分钟仿生手臂听你摇摆甚至长生不老忧虑已经来了。虽然与其他物种的斗争以我们胜利终结,但同类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各种战争来一发,直到我们创造出了毁天灭地的原子弹相互制衡,直到我们发现和平成本更低,利润更高,我们才按捺住心中一直潜藏的战斗基因与冲动。说到底,人类的自私自利还是救了自己。

身外之物都解决了,身内之物呢?吃穿用度、健康财富都解决的差不多了,幸福、快乐这一永恒的主题提上日程。以前我们以为个人对幸福、快乐的主观感受与天生的遗传基因有关,但是现在人类再次发挥自己追根究底深入分析的科学精神,制造了让大脑产生快乐的物质。除了让自己由内到外想满足什么就得到什么,我们甚至在制造出了以前从未存在的物种--长耳朵的小白鼠、蓝蓝的小白鼠、未经怀胎而诞生的小羊......

我们还处在上帝创世纪神话笼罩大地的时代,然而我们已经快要创造了一切。但我们真的无敌了吗?我们真的越来越幸福了吗?我也不知道。如果一切都能被控制,那我们自己也终将会成为被控制的对象,就如同“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的阴阳相对,亦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盛极而衰,福祸相依。作者在最后提出了这个思考,行文最后匆匆结尾(但仍是高质量的结尾,只是讨论未深入而已),我个人也无法探明真意,但看标题“智人末日”仿佛能窥探到作者的悲观与警示(当然也只是个人揣测)。毋庸置疑,这些创造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但我们是不是也到了反思的时刻呢?前方的未知犹如一个个黑天鹅,谁知道下一刻来临的会不会是三体世界中的宇宙打击灭亡近在咫尺呢?不过我还是怀着乐观的心态,毕竟人类的自私自利曾经使自己免于同归于尽,应该会再次使自己免于归为灰烬吧。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篇五

厚度不及券商年度报告,竟妄题以《人类简史》,“题目起太大拿不了高分”便是我新书到手的第一印象。但通读之后,笔者即深深拜服于作者的思考与视角。短短38万字,就将人类如何通过认知、农业、科学三场革命,从一种普通的动物变成上帝勾勒清楚。

认知革命:八卦与虚构

智人祖先最早出现在250万年前,至200万年前地球上已同时出现了至少6种智人。当时的智人只是一种普通的动物,最早使用石器作为工具,主要的作用也只是砸开骨头取食骨髓,即在狮子老虎、鬣狗、甚至是乌鸦之后,才轮到智人上桌吃点残羹剩饭,生存状态可见一斑。

至7万-3万年前,认知革命的发生大幅增强了智人的战斗力。所谓认知革命,其实是以丰富的语言为基础,帮助智人组成更大,更有凝聚力的团体,规划并执行更复杂的计划。借助“八卦”,智人得以维持约150人的团体,而现代人的有效社交圈,也依然被限制在这一“自然”极限之下。同时,在此基础上,相较于动物的语言,人类的语言能够描述虚构的概念,如“守护神,国家,公司,人权”等,更进一步加强了陌生人之间的合作,使得能够统一协作的人员数量突破150,到达如今数万万之众。

在技术差异不大的时代,数量就是最大的优势。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已经突破了缓慢的“基因演化”的限制,进入“文化演化”的快车道,一跃爬上食物链之首。随着智人的迁徙,我们看到能够从冰河时代幸存下来的大型哺乳动物快速灭亡,可为一大佐证(澳洲大型哺乳动原24属消失23属;北美原47属消失34属;南美原60属消失50属)。此后,我们要解释智人的发展,依赖的主要工具就不再是生物学理论,而需改用历史叙事。

农业革命:最大的骗局

技术的进步不一定带来更好的生活,但历史的演进却总是不可逆的。一如email,微信的发明旨在创造更高效的交流工具,如今却大大加快了生活节奏,残酷剥夺了大家的休息时间。作者认为农业革命的实质是让更多的人以更糟的状态活下去,因此称其为人类进化史上最大的骗局。

作者给我们描绘了采集社会的幸福生活:十到百人的小部落;有宠物(1.5万年前出现狗);每天采集3-6小时,每三天打猎一次,多样化饮食;平均寿命30-40岁(考虑较高的出生死亡率,成人寿命可达60岁)。而农耕社会却降低了个体的生活水平,造成疾病(人体不为农耕而进化,劳作导致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疝气),营养不良(单一饮食),更高的不确定性(收成看天吃饭),和更多的战争(抢夺良田)。作为回报,农业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定居生活也提供了更多的生育机会,使得智人的总人口从公元前1万年的500-800万,激增到了公元前1世纪时的2.5亿,且养活了少数特权阶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究竟什么才是一个物种的成功?单单从生物学的角度,一个物种的dna拷贝数在世界上越多,便是演化的成功。但若仅仅以此为论,那么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什么自由意志,而是荷尔蒙、基因和神经突触——我们和黑猩猩和蚂蚁并无不同。

换个角度,被人类驯服的动物是否算得上成功?1万年前,全球只有亚非大陆几个特定的地点有绵羊、牛、山羊、野猪和鸡,总数约几百万只。而目前全球绵羊,猪,牛的数量均有约10亿只。但野鸡/野牛的自然寿命有7-/20-25年,养殖鸡/牛的寿命仅几周/几月。人类通过技术的手段加速禽畜的生长,决定他们的命运(雄性小鸡出生便被灭杀),有着复杂情感的牛羊遭到地狱般的工业化养殖。更进一步,小麦这种植物从1万年前的一种野草,到目前全球种植面积225万平方公里(约10倍英国国土),它们驱使着人们为自己松土、供水、施肥、驱虫,甚至放弃迁徙生活定居在它们身边,与其说是人类驯服了小麦,不如说是小麦驯服了人。

科学革命:质量的飞跃

假设有一艘现代战舰回到哥伦布时代,它能够轻松击沉当时所有世界强权的海军,而自己连个刮痕都不会有。这便是科技革命的威力。如果说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是帮助人类在数量上取得优势,那科技革命之后,技术而非数量,成为了新的发展核心。关于科技革命萌发的前提,以及科技这一“宗教”较先前人类认知体系的不同,作者列出了三点:

•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宗教创造出神与类神的存在,而神必须是全知全能的,因此凡是经典典籍中没有提到的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不需要人类操心的。但新大陆的发现这一冲击性事实,以及科技发展后的连锁反应,导致了传统宗教信仰的崩塌,人们开始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正是现代科学的起源。

•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承认自己的无知之后,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便变得谦卑,因此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成为通过收集各种观察值,再用数学工具整理连接,形成全面的理论。

•取得新能力。光是创造理论对现代科学来说还不够。现代科学运用这些理论来取得新的能力,提升生产力,使得其与资本主义紧密结合,是其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

时间轴至此,又回到了前几期读书会中讨论过的经典问题,为什么当时统治世界的是欧洲,而不是具有先发优势的中国?(可见【长读长信】第30期:为什么统治世界的是他们?)笔者认为,心态是最大的不同。欧洲人航海,是带着探索的心态,充满好奇心(下图为1525年的世界地图,采用大幅留白展现未知),且有着极大的经济回报诱惑(船队出行前甚至公开发行股份,以探险收益作为回报),而郑和下西洋(首航于14,早于大航海时代),却是去展现皇恩浩荡,去施恩以待万国来朝。

更进一步,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心态的差异?笔者认为一方面可能是资源的诅咒(中国大一统,强大富裕国土辽阔vs欧洲多国争霸,国土较小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可能是政治形态的原因(维护天子全知全能的形象,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知)。

聊回投资:历史尽是偶然?

纵观全书,作者时刻都在强调历史发展的偶然性:1、人类认知革命与农业革命的起因不得而知;2、如果当时拜占庭军队能够抵挡住第一波猛攻,伊斯兰教很可能至今仍然只是一个边缘的异教组织;3、1910月布尔什维克党只是一个很小的俄国激进党派,却4年后掌管俄国;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必定有其合理性,但不可否认也有其随机性。同时,由于历史是成功者所书写,而偏见引起的资源分配问题又常常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当我们以“马后炮”的方式去评述现状的合理性时,就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初读之时将信将疑,但alphagozero的出现却使笔者对这一观点深以为然。在深度学习围棋ai,alphagomaster,战胜李世乭之后,其升级版本alphagozero仅仅通过3天自我学习,便以100:0的战绩完胜master。而master与zero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在学习时借鉴了人类积累下的围棋公理,而后者则仅仅被告知游戏规则,是通过自主学习,自相对弈的方式成长的。换而言之,人类经过千年积累下来的围棋经验,仅仅是存在无数可能的次优解,远远不是唯一的最优解。也就是说,这些经验与公理的积累,存在极大的偶然性。

若历史尽是偶然,那未来便更不可测。放之于投资,弄明白今天下不下雨,就比回顾昨天下不下雨重要得多,比预测明天下不下雨明智得多。行业龙头的形成必定有其必然性,但一定也存在偶然性,相较于分析公司护城河的历史成因,不如分析其护城河的现时边界来得重要。同时,承认未来的不可预测,以概率的思维思考问题,力求规避不愿承担之风险,方为上上之策。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篇六

不管是从语言还是从内容上,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不枯燥,脑洞大开,想法不一定正确,却非常有启发性,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至今,想得最多的,应该还是存在的意义这件事。还记得二三年级的时候,问老师,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老师惊呆了,然后笑笑不语。这确实是个不好回答,且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每个人,最应该去问的,或许都是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给出答案,可能穷极一生,我们都没有办法找到这个意义。或许没有意义就是生命本身。我们只是这历史长河里,不起眼的一粒尘埃,来去都是那么悄无声息,无足轻重,就像一朵花的开谢在我们眼里的.样子,我们不会去想,这多花有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与自己而言的意义。

当用更宏观的角度和长度去看待生命,忽觉一切都是那么的不重要。意义这个课题,这么多年来,纠结不出答案,答案出现的必要性,似乎也失去了,不再像以往那样揪着我的心,我只愿细水长流,静静的看着时光滴答滴答流逝,等待着生命的尽头,期待着那个尽头是不是另一个新的起点。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篇七

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规模变得更大、更复杂,维系社会秩序的虚构故事也更为细致完整。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遵守特定的规范。就这样,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

几千年来,不同的文化都处于流转变化之中,历史的大趋势是规模小而简单的文化逐渐融入规模较大、较复杂的文化中,世界大型文化的种类逐渐减少。就像中国一样,随着从大秦以来疆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成为一个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已经很难区分纯正的汉人文化或满人文化。

这就是文化演化的大趋势。公元前1万年,地球上有数千个人类文明。到公元前200年,只剩下几百个,最多不超过两三千个。到公元1450年,文明数量锐减。接下来的300年间,亚非世界吞噬了整个地球。15,西班牙征服阿兹特克帝国,1532年,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16,欧洲人登上澳大利亚大陆。

亚非世界花了几百年时间吞噬了全世界,这个过程永远无法回头。今天,几乎全球人类接受同一套地缘政治体系(整个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国家,但受到国际公认);使用同样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采用同样的法律体体系(人权和国际法放之四海而皆准);接受同样的科学体系(专家们对物理、生物学、医学等所有学科的观点几乎相同)。

2、纯正的文化不再存在

文化融合是帝国吞噬世界文明的结果。帝国是一种政治秩序,具有两个最基本特征:

(1)帝国统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的领土,体现出文化的多元性。

(2)帝国的疆域可灵活调整,几乎可以无限扩张。帝国不需要改变基本框架和认同,就能纳入更多的国家和领土。

大秦帝国和蒙古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帝国案例。

帝国并非永世太平,帝国也会面临崩溃瓦解,就像大秦帝国命数并不长久,蒙古帝国也在辉煌之后很快消失。但是,帝国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已经融合的文明会恢复其纯正和独立,也不意味着帝国子民会恢复曾经的独立。

历史告诉我们,随着帝国的崩溃,新的帝国代替了曾经的帝国,谁也回不到从前了。

好莱坞电影中,印第安人骑着高头大马和欧洲人作战,大无畏地保护着祖先的传统。然而,在印第安人祖先那里,根本就没有马,马是在17、18世纪从欧洲传入美洲的。或者,意大利人吃着经由西班牙传入的墨西哥的西红柿做的意大利面,印度人吃在墨西哥的辣椒,中国人穿着满人的旗袍。回到大秦帝国,皇帝也不知道土豆、玉米、西红柿、胡萝卜等无数我们饭桌上的美食来自哪里。

以前九斤老太的各种对新事物的抱怨,都会在历史大潮中被淹没,留下的只有融合和演化。演化是个不知目的地的`过程,未来是什么样子,科学家说不出来,王大树更不知道。

既然再也回不到从前,不如就接受融合和改变吧。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篇八

文化总会说,它只是禁止“不自然的事”。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是不自然的。只要有可能发生的事,就是自然,真正完全“不自然”的事,是指违背了自然规律,但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存在,所以也没有禁止的必要。举例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会“禁止男性进行光合作用”,“禁止女性跑的比光速快”,或是“禁止带负电荷的电子互相吸引”,就是因为这讲了只是白讲,完全没有必要。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