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的认识导入 公顷与平方千米的教案(汇总5篇)

时间:2023-10-03 12:38:09 作者:LZ文人 公顷的认识导入 公顷与平方千米的教案(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顷的认识导入篇一

1.认识公顷:

师:公顷是较大的面积的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算一算。

生: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

师: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

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呢?(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如果我们的教师是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公顷。)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组中议一议。

2.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请同学们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面积呢?

生1: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00平方米。

生2: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板书: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3.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师: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生:100个,即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

如果画面上的体育场约是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4.课件展示:

我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是(40)公顷。

公顷的认识导入篇二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公顷的认识导入篇三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用()作单位。

2.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3.5公顷=()平方米10平方千米=()公顷

20000平方米=()公顷10000公顷=()平方千米

6平方千米=()公顷50000平方米=()公顷

公顷的认识导入篇四

集体备课讨论稿 主备人:赵幸龙

教学内容 课 题 认识公顷 讨论记录

教学建议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1公顷

〔要领指导〕形成1公顷的观念,知道它有多大,学生可以在听和看中接受,也可以在操作实践中体会。教学中要为学生选择多种渠道,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头脑中留下1公顷的印象。可以让学生经历以下活动:想象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计算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实际感知1公顷,联系实际寻找参照物等。

教学难点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要领指导〕通过具体形象的活动,让学生借助可感的事物体会1公顷的大小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图片,在操场上画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

知识点

梳理分析 通过观察,计算,推理,想象,实际测量等活动丰富1公顷的表象,在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景,引入公顷

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想一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2,欣赏一些图片,读一读文字。问:你有什么发现 你想知道什么

3,揭题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1)猜一猜:1公顷有多大

(2)找一找:1公顷有多大 (阅读书本)

(3)算一算: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3,尝试单位换算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开展评价。

集体备课讨论稿 主备人:赵幸龙

教学内容 课 题 认识平方千米 讨论记录

教学建议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平方千米

〔要领指导〕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对已学的面积单位的认识,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的面积,接着揭示1平方千米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算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感受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以及与平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要领指导〕学生很难借助熟悉的情境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教学时主要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的含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图片,

知识点

梳理分析 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数据,在此基础上指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再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认识1平方千米的含义。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景,引入平方千米

二,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平方千米

1,告诉学生1平方千米是多大

2,算一算1平方千米是多少平方米。

3,想办法算出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三,活动总结,明理内化。

公顷的认识导入篇五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3平方米=()平方分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指名说一说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通过测量来计算课桌桌面的面积。

3.课件或投影仪展示84页体育场的画面。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体育场面积的应该怎样测量呢?(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互相说说并提出方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体育场.林场.首都天安门广场面积都很大,测量这种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常常用到比平方米更大的单位,那就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平方千米(板书:公顷.平方千米)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