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清明扫墓心得体会(汇总9篇)

时间:2023-09-18 01:15:01 作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清明扫墓心得体会(汇总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清明扫墓心得体会篇一

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节日具有悼念、缅怀先人的意义,更是悼念英烈、纪念先烈的时刻。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们不仅要缅怀那些不幸逝去的先烈,也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深刻感受先烈们的无私奉献和宝贵精神财富,激励我们为建设国家、服务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第一段:清明是什么节日

清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纪念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去祭拜祖先、缅怀逝去的亲人或是英烈,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纪念之情。同时,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节日。很多有关于清明的文化与习俗经久不衰,并被代代相传,让人们对清明节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先烈的意义重大

先烈是指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进行抗争和斗争,牺牲生命的革命先烈、英烈和其他优秀人物。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太多像范仲淹,岳飞和孙中山、周恩来等伟大先烈们用无私的精神和牺牲改变了世界,为我们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他们的伟大精神和卓越事迹永远铭刻在中国人心中,不断激励和鼓舞后人。

第三段:缅怀先烈的方法

清明时节,我们应当以缅怀和悼念的心情来追忆这些为新中国发展和繁荣献出努力甚至生命的先烈们。缅怀先烈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去祭拜先烈墓园,也可以在纪念碑前献上花篮,更可以通过阅读先烈的传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保留先烈的精神和传统。

第四段:先烈精神值得钦佩

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在心灵层面深深地铭记。中国古代曾经留下了不少出色的思想家和爱国者,以范仲淹、文天祥等为代表,他们以身犯险、不负民族使命,谱写了赞歌。范仲淹闻命南唐时期辗转数千里,不怕困难和风险,宁死不屈,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影响着后人。这些无私奉献、理想信念、强烈爱国精神等先烈们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肩负民族复兴伟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不竭源泉。

第五段:缅怀先烈 让我们不断前行

清明时节,缅怀先烈,是一种必需和进程。我们应当将这种情感转化为行动,团结奋斗、努力实现中国梦。我们应该学习这些英烈和先辈前辈的精神,继承他们精神遗产,立志大有作为,勇攀新高峰。在过去的不同年,先烈们通过他们的奉献和努力向我们展现了应有的斗争精神,这是一种可贵的财富,它渗透了我们的生活,也激励了我们勇往直前,为实现我们追求美好未来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尔虞我诈,顺应潮流,尊重秩序,无人可随,只有那些有着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毫不松懈的人才能站在历史的顶峰,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我们需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不断地提升自己,从而为创造美好未来而不懈的奋斗。因此,站在缅怀先烈之际,我们要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从他们身上学习创业、奉献、拼搏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承、弘扬和发扬中华优良文化,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清明扫墓心得体会篇二

四月到了,清明节也到了,处处可见人们忙着扫墓祭拜,这清明节对中国而言可是非常重要的呢!

清明节的由来是什么呢?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有一个传说故事: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因此与忠臣介之推流亡在国外,介之推一路保护重耳,功不可没。重耳成为国君后,介之推便离开重耳躲进山中,重耳想要让介之推回来,因此放火烧山,想借此逼出介之推,没想到介之推他不肯下山,就被烧死了。后人便在他死去的四月上山祭拜,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祭拜。

清明节有许多习俗上要准备的祭品都有其意义,像吃韭菜(代表长长久久)、吃年糕(代表步步高升)等。另外在祭拜的习俗中有一个最特别的,那就是“挂纸”。大家去扫墓时,一定有看过家中长辈把一张张长方形的五色纸压在墓上,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和汉朝皇帝刘邦有关。在刘邦未当上皇帝之前,他一直在外打仗,因此无法回家乡扫墓,他当上皇帝后,当他要回去扫墓时却找不到父母的墓碑,所以他就把一张纸撕成许多小纸片,撒到空中,想借此找出父母的墓,结果有其中一张落在一座墓碑,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走,他朝着墓碑走近一看,果然是他父母的墓,所以之后每年刘邦扫墓时都会压一张纸片在墓碑上,后来,大家效法皇帝,久而久之,这就演变成一种习俗了。不过,现在的意义逐渐演变成为祖先的居住添加新瓦,与之前大大不同。

每年我们全家人当然也有去扫墓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清明节,我们到了墓地之后,才发现没有带扫把,只好拿四周的叶子来扫,打扫的很辛苦;扫好墓要回去时,我还跌到别人的墓上呢!吓了我一大跳,之后我去扫墓时走路都会特别小心。

我觉得对我们中国人意义重大,扫墓则是代表我们对祖先的尊敬。在这天,我们要多说好话,才能把心中的诚意表现出来哟!

清明扫墓心得体会篇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们缅怀故人、慰藉生命的时候。今年,我在前往扫墓的途中,对于清明节的体会更加深刻了。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我在清明节的一些经历和心得体会。

一、深入了解清明节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由于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此,了解清明节的相关知识是必须的。其次,只有通过了解清明节的由来、重要意义,才能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和体现清明节的精神内涵。对我来说,看到如此多的人前往祭拜先人、扫墓,让我想起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祖先、弘扬民族文化。

二、感受亲情之间的牵挂

清明节,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亲情。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前往坟墓上,长长时间的放松与思考,同时也带给我难以形容的感觉。在扫墓的过程中,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墓前敬献鲜花、清理墓地及留下一些心灵献礼,这简直给了我一种温馨的感觉像那些着眼于细节之人。我惦念我已逝去的爷爷和奶奶,在这个清凉淡泊的节日里,感受着那份家庭的牵挂,渐渐地,我深刻地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和珍重。

三、借此机会重新审视生命

清明节并不仅仅是一次对逝去亲人的悼念,也是一次对生命的反思和感悟。清明节的来临,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生命,意识到有多么无法预测地短暂,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因此,透过清明节的时光,我感到我们应该享受生命,珍惜欣赏人生路上车轮滚滚的美好,以此来证明我们对逝去先人的珍视和敬重。

四、追溯历史文化的底蕴

清明节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而在今天,我们所观察到的,就是一段段文化内涵的展示,一件件历史记录的呈现。对我来说,清明节追溯历史文化的底蕴值得探究与研究、去学习发掘和传承,才能更好地延续后代,丰富人们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素养。

五、承担社会责任,爱护环境

清明节富有人文关怀,同时也是一次对环境文化的解读与呈现。在扫墓时,我看到一些人的行为让我十分想呐喊——乱扔垃圾、躺在草地上、损坏墓碑等等,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我们的传统文化道德,还玷污了我们的环境生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我们的社会环境、美化我们的生态环境、构建一个良好的清明节社会活动氛围。

总之,这个清明节,给了我许多深刻的感触和体验。清明节并不仅仅是对逝去亲人的悼念,更是一次对生命的体验,追求和珍重。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仍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道德,以人为本,心怀感恩,以此向我们的祖先献上一份敬意和我们的美好愿景。

清明扫墓心得体会篇四

今天是4月5号,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早上,我5、6点就被拉起来,胡乱套上衣服,还没有来的及吃早饭,就被塞进车里,向老家出发。

今天的天气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没有下雨,还出了太阳。扫墓要去的地方多着呢!什么老奶奶老姥姥老爷爷——有的地方非常远,但是不管多远,大家每一个点都去了。

一路上我问这问那,叔叔们都说我太小,什么都不和我说,不过我自己倒是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欲断魂”三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些墓里面,和我血缘最近的就是爷爷了。爷爷在我还没有出生就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我很想知道他的样子。奶奶那里倒是有爷爷的照片,但我怕引起奶奶的伤心,从来不敢给她要。看到别的孩子和他们的爷爷高声谈笑,我心里有羡慕,又伤心。

来到爷爷墓前,伯伯叔叔们开始拔杂草,清垃圾。没一会儿,坟墓就焕然一新。爸爸妈妈麻利的从袋子里取出带印章的黄纸、冥币,在坟墓前烧成灰,给在阴间的爷爷送去钱财;然后摆上圆鼓鼓的鸡蛋,香喷喷的猪肉,红彤彤的苹果——大家把香点燃,双手举香排成三排向爷爷祭拜,随后,大家又燃起了鞭炮。

清明节是缅怀去世亲人的节日,每年大家都会回家扫墓。是啊,没有先人哪有后。

清明扫墓心得体会篇五

清明,一个寄托着人们对逝者深深思念和缅怀的传统节日。它是一个既庄重又和谐的节日,也是一个让人们沉淀内心、反思生命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有幸感悟到一些深刻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清明,是源自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清明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它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诗经·小雅·采薇》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这首诗让我明白了清明在古代已经具有了纪念逝者的含义。后来,清明节被定为属于五个传统节气之一,成为重要的祭祀节日。这个古老而庄重的文化遗产,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和智慧。

第二段:清明,是人们纪念逝者的时刻

清明节是人们瞻仰祖先陵墓的日子,也是寄托哀思、缅怀逝者的日子。每年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扫墓祭奠,供奉美食,祭拜祖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当我在墓地中看到鲜花带着人们的深情,烛光照亮了黑夜的时候,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也懂得了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清明,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有限、珍贵和脆弱。

第三段:清明,是反思人生的时刻

除了纪念逝者,清明节也是人们反思自己的生命的时刻。当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时候,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也懂得了要充实自己的人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常常追逐功名利禄,却很少有时间停下脚步仔细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幸福的真谛。而清明节则提醒了我,爱惜时光,珍惜当下,为自己的人生定下明确的方向。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第四段:清明,是感悟美好的时刻

清明节是一个和谐、文明的节日。家人和朋友一起扫墓、祭奠、聚餐,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让人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和温暖的力量。当我们坐在一起分享快乐、分享哀伤的时候,我深深明白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家庭的和睦、友谊的真诚、爱情的美好,都是值得我们努力去维护和珍惜的。而清明节,则是我们思念亲人、回忆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刻。

第五段:清明,是爱国情怀的时刻

清明节也是爱国情怀的时刻。从古至今,历代英烈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团结、富强,付出了巨大牺牲。在清明节,人们会到革命烈士陵园默哀、献花,表达对英烈的崇敬之情。这让我明白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并非是靠天照,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的付出和努力。清明节,是传承和弘扬爱国精神的重要时间点。

在清明节,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人情的深厚、亲情的重要、爱国情怀的伟大。这个节日在指引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清明节中悟出更多的心得体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有意义。清明,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净,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清明扫墓心得体会篇六

今年的清明节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我要去扫墓了。

那天早晨,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地起了床,在易校长的带领下出发了。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同学们个个心潮澎湃。终于期待已久的---故居——韶山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下了车。

首先我们来到瞻仰--的故居,里面收拾得井井有条,每样用品都是那么简陋,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勤俭节约的--怎能让人不爱戴呢?想想自己平时的铺张浪费,真让人觉得惭愧呀!

怀着无比崇敬之情,我们又来到了铜像广场。那儿早已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祭奠--的人群,我们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作为这次扫墓的主持人,我更是激动不已。“天空为今天垂泪,松柏为今天呜咽。”我饱含深情地说着,眼前仿佛浮现出---的光辉形象。在我的带动下我们庄严地向--三鞠躬,来表达我们深深的敬意。是啊,祖国也以现代化飞速发展的现实来告慰您的英魂,您安息吧!随着哀乐,我们全体默哀一分钟。世界不会忘记您,共和国不会忘记您,我们更不会忘记您。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将中国推向了深渊,是您带领党,使中国从此站了起来,走出了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为有您这样的--而骄傲。

静,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

清明扫墓心得体会篇七

耳畔清明,乃是指在清明节这一节日里,人们常常到墓地祭奠先祖或者亲人,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而在祭奠过程中,常会有人追忆逝者的种种往事,如懿往事并不去离。

第一段:寄托哀思的行为。清明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在这一天,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会赶往坟场或者墓园,默默地扫墓、献花并且默念着祭文,以表达自己对已故亲人或社会名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那些远离故土多年的游子们,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其内心最重要的节日。也正是因为寄托哀思的行为,使得耳畔清明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第二段:哀思之后的思考。在祭扫完亲人的坟墓后,人们常常会停下脚步,坐在墓前或者墓地的草地上,倾听周围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逝者曾经的点点滴滴,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好处与坏处、他们的美好与痛苦,种种思绪不断在脑海中闪过。往日记忆不禁涌上心头,引起了对逝者的种种思考,有的人会思考自己与逝者在一起的时光是否有遗憾,有的人会思考自己该如何珍惜与生者的相聚。这些种种思考,不仅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也使我们更明白生者应该如何去珍惜自己身边的人。

第三段:拉近生者与逝者的距离。在耳畔清明中,人们在思念逝者的同时也在拉近与逝者的距离。无论是献花烧纸,还是默念祭文,这一切都是为了让逝者在世界的另一端感受到我们的情感。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但是他们仍然会在我们的心中永远存在。清明节这一天,我们不仅仅是到墓地瞻仰先人,也是在寄托对他们的思念和敬仰,更是通过这种方式与他们交流,传递自己的情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真正拉近与逝者的距离。

第四段:对生命的重视。耳畔清明是人们对逝者的纪念,然而,也是对生命的思索。当我们在默默地祭拜逝者的同时,我们会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思考。逝者已经离去,对于我们来说,生死无常,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知道珍惜,不抱怨不嫉妒,做真正的心地善良的人。不断告诉自己,拥有健康和幸福的家庭是一种幸福。对于那些还没有离去的人,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每一天,因为时间是不可逆转的,唯有珍惜才能避免遗憾。

第五段:传承纪念的精神。耳畔清明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是一种人民精神的传承,也是对先祖的尊重和怀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过扫墓、祭奠亲人等方式,向先人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他们也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的温情民俗。耳畔清明的主题,不仅仅是关于亲情,更是人们对于情感、家庭、生命等方面的思考和反思。通过参与耳畔清明的传统行为,人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祖国、亲人和生命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和文化素养。这种精神和优良传统应该得到更多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耳畔清明这一特殊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逝者的深情厚意,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对生命与家庭的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人伦关系的坚守。耳畔清明不仅仅是一种纪念和怀念,更是一种深思和反思。愿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能够更加珍惜与生者的相处,也能够更加感恩并继承祖先的精神,用行动和思想来纪念逝者,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清明扫墓心得体会篇八

今年清明节,我跟着大人一起去上坟,祭祖,祭奠的是我的太姥姥。太姥姥埋葬的地方,也是妈妈的老家:北京市门头沟区。

我们到了门头沟区,首先要去太姥姥长眠的那片土地。这是我第一次来,并不熟悉,所以也不知道被一米高的野草划了多少下,终于来到太姥姥的坟上。我在山下就看到有一个明显的标志:高高的电线杆。太姥姥的坟就在电线杆的一颗大树旁。

当地的风俗都不立碑,所以根据这个标志我们才找到的。这是我第一次目睹祭祖的过程:首先,大人们把白色的纸钱挂在旁边的树丛上,然后舅舅和舅妈把假钱放在坟头上,所说的假钱就是冥币,上面还写着“天地通用”,有一百元的,一千元的,一万元的,十万元的,最大的就是五十万元的。

除了纸钱,假钱还有存折,存折做得和真的一样,上面印着存款的钱数和支取数目,存折后面印着:存款自愿,取钱自由,天地通用。大人们一边把这些东西放在坟头上一边说:“姥姥,您孙子孙女给您送钱来了,您可别再省着花了,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明年我们再给您把钱送过来。

您看,您的重孙子、重孙女都来了,现在大家都过得挺好的,我们每星期都去看我爸我妈,都在您儿子家里聚……明年我们再来。”接着又把买来的很多点心、水果摆在坟的四周围,是让太姥姥“吃”,我想…..这些吃的应该都是让山里的动物给吃了。

听姥爷说太姥姥年轻时很贫困,直到老了才享了几年福。我觉得太姥姥很幸福,虽然我并没有见过她,哥哥、姐姐们也没有见过她,但我们仍然和父母一起祭奠她。我觉得太姥姥应该为她有这么孝顺的儿女,这么优秀的孙子感到自豪!

清明扫墓心得体会篇九

清明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反思和悼念先人的时刻。在这个节日里,我有幸能够与家人一起合力整理祖坟、祭扫故人,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深刻感受到清明节所传递的文化内涵,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清明节让我感悟到了对亲人的珍重之情。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提醒着自己珍惜眼前的亲人。祭奠故人的同时,我们也明白了生者要珍惜生命,关心身边的人。我们应该常常去看望那些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清明节让我更加懂得了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其次,清明节也让我深感辞旧迎新的意味。在整理祖坟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人们在清明节除了悼念故人,还带有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对未来的展望和祈福。清明节让我明白了放下过去的重要性,只有辞旧迎新,我们才能够面对新的生活、新的希望。我们要学会释放过去的痛苦和负担,给予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第三,清明节也让我感受到了自然与生命的共融。在祭扫故人的时候,我常常会被墓地的静谧和大自然的美丽所吸引。清明节的出行,也是一个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清明时节,草木繁茂,春意盎然,又有清风徐徐,阳光明媚,景色宜人。我深深体会到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多么美好而不可替代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像尊敬亲人一样尊敬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四,清明节也让我明白了生死和时间的无常。在祭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感受到了时间的飞逝。逝者如斯,生活短暂,我们应该懂得珍惜时间,抓住每一天,活在当下,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多的美好回忆。清明节让我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也让我更加明白了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最后,清明也是一个反思自身的时刻。我们在整理祖坟的过程中,仔细看待自己的过去,回顾自身的成长,思考自己的未来。我们要反思过去的不足,正视自己的错误,努力改进自己。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成为更好的人,活出更有意义的生活。

总的来说,清明节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得以反思自身、对亲人珍惜、辞旧迎新、感受自然与生命的共融,以及理解生死与时间的无常。清明节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尊敬亲人和自然、积极改变自己。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从清明节的体验中汲取营养,活出更加有意义和价值的生命,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成就这个传统节日的价值。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