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心智读后感(汇总12篇)

时间:2023-12-12 22:23:33 作者:翰墨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这部作品的精髓。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文章或观看一部电影等之后,对所读所看内容的个人反思和感受的总结。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内容,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读后感可以是情感上的共鸣、对作者观点的认同或反思、对故事情节的评价等等。通过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在思考和表达能力上得到锻炼。读后感可以是正面的、负面的,也可以是中立的,我们需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观点。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需要我们对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在写读后感时,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对比等,来丰富文章的语言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心智力读后感集合

《心智力》,作者是管理学博士舒瀚霆,舒博士颠覆了吃苦和成功之间的关系,惯性思维觉得吃的苦中苦,方能人上人,但经研究证实,如果你觉得很辛苦的赚钱、做事,说明很有可能你的方法错了。成功也可以很轻松。虽然这本书是企业管理类书籍,但书中的心智力同样适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外的生活或工作。一个人的心智力决定他对待事物的方式,选择和决策的依据,也是你思考的依据标准。舒博士通过重从五个层次的心智模式,重新塑造升级企业家的心智力,让成功变得不再那么苦。

1,团队心智:书中介绍五个步骤,可以快速提升团队成员能力和战斗力。

4,发展心智:把心智思维放在未来,大脑活在未来,来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只在可以赚钱的项目上发功,少即是多。

5,赚钱心智:不赚钱的企业不仅是对自己耍流氓,还是对员工耍流氓,赚钱是结果思维,而非目标思维,专注结果你的企业才会实现快速盈利和发展。

心智力读后感集合

心智力-心智有多重要?它不但操控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情绪模式,影响我们的行为。同时,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心智模式还是一种底层思维。所有企业老大的问题都是其心智模式的问题。唯有改变自身心智模式,提升心智力,我们才能做到轻松、满足、成功、快乐。

我是谁,在我人生这个身份定位可能就注定这个人一辈子用什么心态来活。每个人追求更多成功轻松满足感,你必须在所在的系统里面关系都好。你跟人,事,物关系怎么样。人事物是唯我所用。

我不允许我比我自己父母更快乐那你很难做到轻松满足。内心有冲突,人生要活的有意义,在别人身上或其他的事物上面作出贡献。

我们看待问题要从物质世界,心理世界和系统世界三层看待问题。

物质世界层面:是管理学可以统计学找解决方案。考核kpl运营商学知识解决直接都是谈论的金钱而不是价值。但有时候往往也管理效果达不到。

心理世界层面:在感受世界,感觉体验。互联网企业为何做的好是感受。更多的关注心理层面心理这种方法用了还是辛苦达不到。

系统世界层面:关注的更多是人事物系统。辛苦的就是在系统世界层面。被父母和社会都告诉你要想成功就必须辛苦。人,物,事关系。如果你辛苦肯定是方法错了。

管理事物和管理人的管理方法不一样。把管事物一套来管理人就不好管理。人需要培养自生力,不断自我突破,保持生态发展的能力。

社会绝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让你轻松满足。从父母传统那一辈就会告诉你要辛苦才能成功。人的心情语言行为都可以影响到我们情绪。

寻找工作的意义,如果我们的工作能给别人创造价值,我们就没有那么多痛苦。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单纯的为自己挣钱,如果没有得到,我们就会有痛苦。我们要发掘自己工作的意义,而不是带着痛苦忍受的心情,在工作的时候耗时间。既没有放松,又没有效率。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念已经过时了,成功不一定非要吃苦,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轻松、快乐、成功、满足。有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和创造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在改变自己的时候,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心智模式。

心智力读后感集合

第一遍听《心智力》这本书是在跑步的时候,觉得讲的太对了、太好了,我应该好好的、认真的再听一遍。

回家后认真的听了,也做了笔记,但是却总结不出来,感觉这是我可以看到的境界,但是还没达到。很哲学,需要不断的去听,去理解。

可能跟职业有关,关于育儿的,我听到了一点点。我们总是在做对的事情,而忽略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很多父母把焦点放在应该怎么做父母才是对的,只要是对的就严格的执行下去,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不管这样的做法是在激发孩子的兴趣,还是让孩子越来越讨厌这件事。

还有让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人生里的任何事,都可以得到成功快乐,同时过程可以做得轻松满足。这个我觉得跟我们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书本也告诉我们如何重塑心智的方法。这个是我接下去需要学习的。

抢占心智读后感范文

我当时的思考是,可能是人比较少,又比较胆小,哥伦布可能是个胆大的,刚好那片土地没有人走过,所以就被他发现了,我一直以为是碰巧,但是哪有这么多巧合。然而今天让我看到了一个新奇的结论是:无论向西走发现什么,哥伦布都会是第一个发现者,他的历史地位由他与别人反向走决定。

我的天,我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我的认知告诉我,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就会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会觉得你是疯子。

但是恰恰是你与别人的不一样,才让你脱颖而出!

这让我学会看待问题要多学会与显而易见的真理反向走,当然书中也说了,差异化定位是一种方法,不是唯一的一种成功的道路。

说到用户认知就让我想到广告文案的巨大效应,说明广告文案的重要性,因为做设计经常会涉及到做logo设计,vi设计,我每次都当成是一个流程,没有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文中说了一个王老吉和加多宝商标之争,广药集团将王老吉商标成功收回,在只有5个人的团队中,花了几年时间,取得了70%的战场(市场占有率)我觉得这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品牌的核心价值。

如果不是作为任务完成的话,我可能也不会阅读这本书,就第一章让我感触到了新大陆,我的认知里发现居然还可以这样!

用句通俗易懂的话语就是,我get到了。

抢占心智读后感范文

任何创新,都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要建立在用户需求基础之上。

创新的基础在于问题,所有的创新是为了进步而进步,都是为了得到客户更高层次的认可。

强制性媒体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空间强制性、心理强制性及不可选择性。

洛克菲勒说过: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着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在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通过充分授权,去释放这些自我驱动力很强的创造力,从控制式管理转变为赋能式管理。

组织的效率不来自分工,而来自协同。

在树立品牌过程当中,要让品牌逐渐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议价能力,形成消费者与你的情感关联。

人生有两种恐惧:一种是对空间的恐惧(与社会大多数人走不同的路),一种是对时间的恐惧(逝者如斯夫)。

能不能掌握人生,关键在于能不能掌控其中的每一个关键点。

陈春花:所有生意的本身,就是帮你发现生活的意义。只有生活的无限,才会铸就商业的无限。

品牌传播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而不是销售公司。

只有分析好自己的存量、看清楚自己的变量、找到自己的增量,才能做好业务的转型。

贝佐斯:我虽然不知道未来5年、10年的变化是什么,但我知道10年之后什么是不变的。那么我可以针对十年之后什么是不变的去建立商业战略。

《抢占心智》读后感

其实,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之前我并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书中对于梯媒价值的讨论,跟自己最早在文章中写的对梯媒的认知与理解几乎一样,虽然之前没被洗脑过。

关于分众传媒的情况,之前的文章分析比较多了,这里不多说了,没有新的变量,暂时不需要应对。

拖延着,最近闲暇把江南春先生的《抢占心智》看完了。

其实内容不多,书也不厚,不到300页。但是相比之下,书还是比较系统的,这是关于分众关于梯媒很好的介绍与推广,是江南春这么多年梯媒广告营销的系统推介。

书中自成系统,对梯媒与营销的各个方面做了介绍,总结下就是梯媒有价值,为何选择梯媒,怎么用好梯媒……等等。

当然书中有一些过分推介梯媒的成分,有些地方有夸大或者需要商榷的地方,毕竟这是一个公司自我推介的说明书,很多客户品牌经理看了估计会被影响,因而选择梯媒。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年龄增长并不代表心智成熟

本著作以派克医生多年的从业经验为基础,熟练运用传统心理分析方法解决人生的冲突和难题,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是一本震惊世界的名著,创下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部伟大的心理学杰作。作者m·斯科特·派克(scottpeck),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医学博士和心理治疗大师。派克于1936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市,195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学士学位),1963年毕业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勇敢放弃了父母安排的辉煌前程,毅然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成为一名杰出的心理医生。他曾在军中服役,担任美军日本冲绳基地的心理医生,治愈了成千上万个病人。他是一位集智慧、真诚、勇气于一身的杰出人才。由于他的杰出贡献,派克于1994年获得坦普尔国际和平奖,于获得美国乔治顿大学颁发的知识、信仰和自由奖章。9月25日,当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因癌症在家中去世,令世人无限悲痛和惋惜。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跨越了时代的限制,帮助世人探索爱的本质,寻找爱的真谛。它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帮助世人学会爱,学会独立,学会如何为人处世,学会找到真正的自我。“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少有人走的路》以通俗易懂的叙述风格娓娓道来,行文中蕴藏丰富的人生哲理,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走向心智成熟的道路。

《少有人走的路》尽管比其他大道更难以寻觅,却比它们更近终点,而且是近了十分之七的路程。终点站,便是领悟。这本关于自律、关于爱、关于成长与宗教、关于神奇力量的《少有人走的路》出版后没有经过任何的宣传,却经过人们有口皆碑的的传达而迅速畅销,连续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它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至今长盛不衰。

人生苦难重重,心智成熟的旅程也相当漫长。著名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却可以让你走上一条更快捷的心智成熟的道路。想要走好自己的心灵路和人生路吗?那么,请走《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出自斯科特·派克(peck),一位杰出的心理医生,他的杰出不仅在其智慧,更在于它的真诚和勇气。

儿童时,他就以"童言无忌“远近闻名;少年时,他又勇敢的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毅然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当上了一名心理医生,为美军军官做心理医生。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他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本书是我近来最想要安利的书籍,斯科特对心理的了解远远不止身边的病人,正如他说的,其实我们大家心理或多或少都不是真正的成熟,而真正心智成熟的人才能坦然与这个世界相处,与亲人和爱人相处。

与我而言,触动最大的是他对自律的解读,现在社会充满着浮躁和虚伪,而当代人多喜欢逃避问题,依赖短暂的安全感。极少数人还在拥有并且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其实梦想这个词,对于现在的境况并不一定是个褒义词,它身上贴着不务实,白日梦,陈词滥调等许多消极的标签。因为人人都有惰性,前往梦想的道路那么远,还荆棘遍地,许多人便觉得算了吧,还是呆在我的象牙塔比较舒适,这是符合人性的正常流程,但是却有人始终在不断对抗着惰性,忍受着孤独和痛苦,走出了舒适圈,走在了煎熬的改变之路,无论成功与否,这个人一定比我们走的远,比我们更成熟。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能够做到自律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人,事实也证明了如此。成功的人多是自律和勇敢的,你想要赚很多钱的就要不断学习研究,不怕吃苦与失败,你想要完美的身材,就要克服美食的诱惑,忍受运动过程的痛苦与单调,你想要优秀的成绩,就要接纳考试的压力与学习的寂寞,推迟满足感,便能得到你想要的成就感。时间很公平,不偏不倚,你用在哪里,就会在哪里开花结果。

“假使人生的目标就是逃避痛苦,你完全可以得过且过.不必寻找更高层次的精神和意识的进步。因为不经痛苦和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成人就该有成熟的心智,去灵动我们的灵魂,追求更宽广的视野与更美好的人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年龄增长并不代表心智成熟

我特别喜欢《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它会让你的思维豁然开朗,开辟一种新的思维思考问题方式。

——著名演员杨幂。

我觉得《少有人走的路》非常非常准确地定义了爱。在你比较年轻的时候,你爱上一个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你被人伤心,你伤其他人的心。无论通过这一切你是不是真正能够学会怎样去爱,无论你是不是曾经爱过,真正爱过,这些都是重要的事情。我觉得《少有人走的路》写得非常好,它定义了一种高贵然而又可能实现的爱。

——著名演员陈冲。

——著名演员吕良伟。

《抢占心智》读书笔记抢占心智在线阅读

他说:让我们暂时忘记占领市场,忘记价格、促销,我们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当我们热衷于研究营销技术和理论的时候,当我们关注管理经验和模式的时候,在相当多的时候可能忘记了我们的所有生产和营销都是为了赢得消费者。我们需要过去和现在的消费者,更需要未来的消费者,这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成功的营销不在于把东西卖出去,而是从消费者那里收获比金钱更多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认真聆听消费者的声音。

我们总是习惯于消费者的赞美和褒奖,对于消费者的批评则视为大忌,公关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湮没批评的声音。事实上,中国消费者正在快速成长和成熟为世界级的消费者,我们的顾客变得越来越挑剔。他们对于完美的使用体验和永不满足的愿望的追求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消费者对于现在生活的定义和对于未来生活的畅想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管理、销售、传播、服务方式。在成熟而富有智慧的消费者面前,我们的产品总是表现出这样那样的不足,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改进、创新、创造是永远的。

从消费者的角度说,研发制造和营销是一回事。前者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完美的生活解决方案,后者则是一个传递价值和交互价值的过程。消费者需要的不只是物质的实用性,还有产品、品牌和服务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和满足。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销售员去寺庙推销梳子,一个销售员无功而返,说和尚不用梳子。另一个卖了几千把,因为他把佛经印在梳子上,信徒纷纷索求。梳子是功能、外观最为同质化的产品,但是普通的产品只要最大程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就能创造一个最大的市场。聆听消费者的声音,才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消费者的价值才能成就企业的商业价值。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年龄增长并不代表心智成熟

年龄增长并不代表心智成熟。《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国作家斯科特·派克的著作,他既是心理医生又是作家,《少有人走的路》是一个系列,有心智成熟的旅程,还有勇敢的面对谎言、与心灵对话、心灵地图。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个引子,用一连串的心理治疗案例和理论,阐述了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心智日臻成熟,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心理疾病。

如何才能算的上真正的心智成熟?在未看本书之前,王阳明的一首诗说的很清楚:“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斯科特在序言中指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只不过是病的时间不同而已。直面问题,心智就会逐渐成熟,而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作者用四个部分来告诉我们如何才能通过训练使自己成熟,分别是《自律》《爱》《成长与信仰》以及《恩典》。

一、自律。

判断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可惜在我们生活中善于指手画脚的人不再少数,总以为自己代表着世间的一切公平正义,对别人的事横加指责,可事实上,谁的问题最后也只能有谁自己来解决。四是保持平衡。书中告诉我们,自律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既要追求诚实,又要隐瞒部分真相;既要承担责任,也要划清界限;既要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又要珍惜当前,尽量让快乐多余痛苦。所以就要保持平衡,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义为“苦行僧”的角色。

二、爱。

“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作者的一个观点让我豁然开朗,他说人们应该意识到,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行为,不仅需要用心,更需要用脑,爱绝对不是无原则的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的话,这个“爱”带来的痛苦可能会远远大于幸福。所以,大家不妨回头想想,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悲情故事,并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不会爱。

三、成长与信仰。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而且信仰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的信仰大多来自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最基本的便是成长的家庭环境。一个家庭从小的教育理念是孩子你应该努力,只有勤劳的付出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另一个家庭从小的教育理念是孩子你别太在意,你想要的一切父母都会给你。两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管后天的教育、经历如何相似,最终还是会形成对立,所谓的“气场不合”。我们仔细想想,你相信什么不应该是别人告诉你相信什么,而应该是自己通过现实的经验和认识产生,书中说“不能依靠二手上帝的二手信仰活着,”而是要去自行寻找人生的方向,虽然这个过程过于曲折复杂和痛苦,但是找到之后人生便别有洞天。

四、恩典。

简言之就是相信奇迹,也要去找准机会接纳奇迹。作者再次强调,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对抗自然法则,必须跟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书中提到了“熵”的概念,我们选择勤劳还是懒惰、选择自律还是放纵,都是与熵作斗争的结果。我们常说自己太懒了,没有去健身,没有去看书,可能很多时候我们选择懒惰的原因是为恐惧感,不是健身有多累让我们难以承受,也不是书有多么难读,而是害怕,害怕去健身之后的麻烦,害怕读书之后的不懂,所以,克服懒惰首先要克服恐惧感。

心灵的力量不断积聚,心智不断成熟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孤独感。这与权力上的孤独感是一样的,但是心灵上的更甚。为什么古代的皇帝都自称“寡人”,现在大家都说哲学家是孤独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因为走在最前面走得最远的人,永远都是孤独的。慢慢观察生活就会发现,一个人能够维系的圈子里面就那几个人,而且都是志趣才情、物质基础相差不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愈加显现,因为境界相当、气场相合是人能够维系相互联系的重要因素。

关于本书对本书的感受和认可,著名演员倪妮的评价就说的很好——“我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比如《少有人走的路》。我学这个不是想分析别人,而是当我遇到一些事情,比如被人说好或者不好是,我能相应地调节心态。”

《抢占心智》读书笔记抢占心智在线阅读

蒙牛于起步。那个时候它还属于“三无”企业:一无工厂,二无品牌,三无市场。依据销售额计算,这些年来蒙牛年平均发展速度超过300%,被各界誉为“蒙牛神话”。

回顾蒙牛这么短短几年就飞速成长起来的经历,我们感慨颇多,而其中最令蒙牛受益的就是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以及整合社会资源来作企业。

19蒙牛起步的时候,在呼和浩特做了一大规模的广告,主题是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有些人问你干嘛不做老大,甘做老二。我们当时的想法是:消费者当时心里只有老大。想切入心费者的心智,用“比附老大”的办法是不会错的。啥叫老二,离第一最近的就是第二。消费者并不知道市场上排在后面的企业有多大,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心智习惯做出判断。另外我们当时不说是老大,是知道消费者知道当时的老大是谁。其实,蒙牛抢占老二的位置已经在心智中占了天大的便宜了。

这一次广告投放,使蒙牛品牌在呼和浩特市上了三百多块广告牌,规模够大。同时我们也在广告投放时效上给人气势如宏的感觉。蒙牛要求当时的广告公司在一夜之间把三百多块广告牌全立起来。如果换一个思维,广告牌一块一块的上,那么这个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广告规模和时效不够强大,就难以挤进消费者的心智。10月蒙牛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借助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生,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的事情,也是基于这样的道理。

蒙牛并不是惟一的“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但能够让消费者对产品与神舟五号的关联度印象最深的企业只有蒙牛一家。原因就在于10月16日神舟五号安全返回的这一天,蒙牛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大规模、同步地出现在目标地区。从社会大众从新闻网站上了解到成功发射的消息起,就看到了蒙牛的广告。当天9点左右,蒙牛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启动;中午12点以前,全国30多个城市的户外候车厅都被蒙牛的广告占领,几天内,各卖场的蒙牛产品,就已经印上“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字样。

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发现44.3%的消费者在进药店之前,已经决定好购买哪个品牌的药了。也就是说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占有率是呈正比的。因此企业想通过快速扩大市场份额来获得爆炸似的成长,首先是抢占消费者脑袋。蒙牛知道这个道理,知道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正是由于我们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才使得蒙牛品牌和产品在短短几年里走向全国,并为蒙牛销售额的超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而也令我本人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也许,这本书在系统性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但它肯定是更深入和更接近实质了。因为营销战确实就是一场心智之战。

另外,我欣赏本书中关于建立统一营销战线得思想,这一思想和蒙牛整合社会资源来发展企业的宝贵做法完全吻合,而且提炼的非常明确和简洁。作者说“学术中的市场营销只关系做什么饭和怎么把熟饭卖好,而很少考虑找米下锅的问题。”真是非常地切合我们企业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做企业的人都知道,经济实力是企业壮大的物质保障。蒙牛起步资金只有1000万元左右,和我们当时的竞争对手比,是非常少的。然而,自身实力不充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懂得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来为企业发展服务。我觉得这一点,蒙牛人做的非常好。到目前为止,蒙牛的办公楼是租的。谁敢想像一个在中央电视台敢投入3个亿做广告的公司,它的办公楼是租的,谁敢想象老总开的汽车、司机是个人的,1200辆货物运输车只有几辆是自己的,蒙牛的厂房、奶站乃至销售渠道,全部都是通过按市场经济规律整合社会资源来实现的。

就像这本书说的一样,其实整合社会资源为企业营销服务,就如同革命战争时期的建立统一战线。总裁牛根先生常讲,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俗语有“财散人聚,人聚财散”的说法。蒙牛就是靠着高尚的品质和利益分享,来凝聚社会上的资源和力量,迅速发展壮大的。1000万的起步资金是微薄的,但如果用来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营销战线,就可以做100个亿的生意。蒙牛用自己卓绝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本书的作者,我并没有大多的直接交往。我本人对纯粹的学术著作没有大多的兴趣。1982年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打抱不平,曾受过一次处分,至今没有拿上学位。1994年我自己开始创业的时候,曾把大学毕业证烧了,发誓以后不再回去上学了。因为觉得学校里的书和学习并不能使我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干企业这么多年来,我也真的发现那些真正有用的知识并不来源于教科书。遗憾的是这些有用的知识没有人专门著书传诵。而今天看到《心智战》这本书,我的遗憾减轻了许多。因为这本书暗合了我多年来做企业的思考。

《心智战》是一本真正有用的书,我想说,每一个企业工作者和营销工作者都应该认真阅读它。真的不希望蒙牛的竞争对手不要看到它,看了它而不去实践其中的思想和方法。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aicheng126@。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