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实用8篇)

时间:2023-10-14 04:39:01 作者:薇儿 最新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实用8篇)

总结范文的写作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写总结时可以参考相关范文和案例,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见解。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历进行概括和总结的重要手段,我们需要学会总结自己的经验。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要点,确保核心内容的准确传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一、教学内容:《东方明珠》是苏教版小学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六篇课文。

二、教材教法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观,课文共分三个自然段,内容较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课文第一课时时,我主要让学生自己去读,从读中感悟,再利用多媒体中的精彩分呈的图片吸引学生,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课文,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与读书热情,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东方明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反复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喜爱东方明珠。

3、情意目标:了解东方明珠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四、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准备:自学生字,自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看板书课题,学生一起说出“东方明珠”),我们平常看到的东方台就是通过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传播的。

友情提醒:“东”、“方”、“明”,这三个字都是后鼻音,“珠”是翘舌音,一起读课题。

(2)关于东方明珠,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充分感觉东方明珠就在自己身边。)

(3)教师简介:东方明珠,她在上海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从上到下,一共有十一颗圆球,就像十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晚上,塔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美丽极了。

2、整体感知,初读指导。

(1)欣赏课文flash动画。

(2)(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问:你喜欢东方明珠吗?想不想读一读这篇美丽的课文?

(3)认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带拼音)

a、你会读吗?如有困难,再多认一认。(自学)

b、谁做小老师来领读?(领读两遍,去拼音,再次领读一遍)

c、齐读,开火车读。

(4)再读课文。

友情提醒:认字之后再读课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会把句子

读通顺,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5)还想读吗?

3、学习课文,引导拓展。

(1)学习第一自然段。

b、小结:东方明珠的位置好,名字又好听,你喜欢吗?我们一起用喜爱的语气把这一段来读一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东方明珠又是什么样的呢?有谁喜欢第二自然段?(有许多学生喜欢这一部分。)

b、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这一段,那么,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多读几遍。

d、你除了喜欢东方明珠的高,还喜欢她的什么?(孩子会说好看,漂亮,灯光五光十色,老师问:东方明珠怎么会五光十色的,根据回答,多媒体出示图片4、5,老师指图讲解:你们看,到了夜晚,东方明珠塔上所有的灯都亮了,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还发着亮光呢!真是五光十色,非常好看!看了东方明珠如此美丽的夜景,你能读出她的好看吗?男女生赛读,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赛读,学生讲评,齐读。)

e、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已经对东方明珠产生了深深的感情,让我带着这份喜爱之情再次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4)此时此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再一次来到上海的黄浦江边,好好看看东方明珠吧!(多媒体出示一组配乐图片欣赏。)

(6)你们说得太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把这篇课文美美地朗诵一遍。

4、总结升华,提出要求。

今天,我们学习了《东方明珠》这一课的生字,并学习了这篇美丽的课文,知道了东方明珠很高,像一个巨人。夜景五光十色,非常好看。东方明珠,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一个巨大成就,我们祖国的变化遍布全国各地,绝不仅仅就一个东方明珠,就看我们的家乡吧,她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人,课后好好观察一下,看看我们家乡都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下节课除了学写生字外,还要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

高像巨人

6、东方明珠

(上海广播电视塔)好看五光十色《东方明珠》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1) 带拼音读

(2) 去拼音读

东方明珠

广播电视塔

头顶蓝天

脚踩大地

五光十色 非常好看

二.精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找出具体的描写地理位置的句子。

点红第一句话:上海黄浦江边,有一座广播电视塔。

训练句式:

a (什么地方)有(什么)。

b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根据句式,老师点拨辅助,训练说话。

(2)师:第一自然段不仅告诉了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还告诉了我们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点红),导入第二句话的学习。

a 教师解释“东方明珠”这个名字的由来,补充背景知识。理解“东方”的意义。

b学生根据自己的尝试理解“明珠”二字。

(3)你们喜欢这个名字吗?好听吗?作者也喜欢这个名字,所以称它是一个(美丽的)名字。(美丽点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记住它的位置,记住这个美丽的名字。(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一句话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哪句话描写了白天的上海广播电视塔?(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觉得东方明珠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可以根据文中的描写想象一下她的样子,谁来说说看?(学生自由回答)

相机出示图片——白天的“东方明珠”,体会其高。指导引出“巨人”一词(点红),同学们,这是一个比喻句,它把什么比做了“巨人”?(适当扩充知识,教师多点拨)

(2)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啊?点红“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说完整:这是一个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的巨人。教师相机送词“顶天立地”,让孩子用文中的话来理解这个词语。

(3)我们在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又高又答来。(学生齐读)

完成段落总结填空:( )的东方明珠。(高大;顶天立地;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

2.学习第二句。

(1)读第二句。说一说,读了这一句话,你觉得夜晚的东方明珠怎么样?(非常好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找句子中的词语来说一说。(出示课件,展示夜晚东方明珠的景象。)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2)指导朗读。完成填空:( )的东方明珠。(美丽的、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三)学习第三段。

东方明珠是如此的美丽,难怪到过那儿的人都情不自禁的赞叹它。齐读最后一段。点红“真”,通过老师对这句话不同感情的朗读,来理解“真”在这里的感情作用。

三、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如:对东方明珠的向往;对东方明珠的赞美;对祖国拥有这样雄伟而美丽的东方明珠的自豪......)

四、生字教学

1、朗读所有生字(带拼音,去拼音)

2、指导书写“广”“电”“头”,结合利用笔顺图进行教学。

五、板书设计

位置

名字

特点:高、五光十色

总结:美丽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课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一座广播电视塔 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巨人

黄浦江脚踩大地塔上五光十色

2.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明 浦 塔 踩 地 颗 方 了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好吗?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二.精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 自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知道了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式练习:

a (什么地方)有(什么)。

b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根据句式,结合第一句内容进行填空。

2.创设情境,理解内容。

小朋友们,有一位老奶奶想到上海广播电视塔去看一看,可是,她找来找去却没有找到,小朋友愿意帮助她吗?(师扮演老奶奶,师生交流。)交流过程中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交流问题如下:

1)奶奶想到上海广播电视塔去看看,你能告诉我它在什么地方吗?(通过交流了解到东方明珠在上海的黄埔江边。)

2)奶奶去过黄浦江边,可是那儿的建筑物大家都称它是东方明珠。(使学生明确东方明珠是上海广播电视塔的名字。)

3)读第二句,既然它的名字是这样美丽,我们可得好好地夸一夸它。指导朗读,注意学生朗读时情感是否充分。

3.把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教师小结:通过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了解了东方明珠在什么地方,并且知道了它的美丽的名字。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数数一共有几句?

2.学习第一句。

(1)指读句子。出示“巨人”一词,看看老师,说一说,老师像不像一个巨人?说明理由。(明确巨人应该是非常高大的人)。

(2)东方明珠像一个巨人吗?怎么体会到的?(找到词语: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并谈出自己的体会,感受到东方明珠的雄伟。)

(3)出示课件,感受东方明珠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的雄伟风姿。简介东方明珠:它是亚洲第一高塔,高度居世界第三,高达468米,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设计者将十一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通过三根直径九米的擎天立柱串联起来,充满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情画意。东方明珠塔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住宿、广播电视发射为一体,已成为上海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和旅游热点之一。

(4)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让别人感受到东方明珠的确像一个巨人?示范读。

3.学习第二句。

(2(出示课件,展示夜晚东方明珠的景象。)让我们一起走近夜晚的东方明珠,感受它的五光十色的美丽。)

(3)朗读这一句,读出你对它的夸赞。

4.再读课文,深化感受。

(1)看了文章的介绍,老师也很想到上海去看一看东方明珠,可是由于时间紧张,我只打算在那呆半天,你们说我是白天去,还是夜晚去?说说理由。

(2)这样吧,你们读读对白天及夜晚景象的介绍,谁读得美,我就听谁的意见。

(3)听了你们的朗读,我觉的东方明珠白天有白天的姿态,夜晚有夜晚的风采,你们的意见我都采纳,干脆,我在那多呆一段时间,把白天和夜晚的美景都细细欣赏。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景吧。看课件,共同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东方明珠是如此的迷人,难怪到过那儿的人都情不自禁的赞叹它。齐读最后一段。(注意对“真是”的指导)

三、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如:对东方明珠的向往;对东方明珠的赞美;对祖国拥有这样雄伟而美丽的东方明珠的自豪......)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1.出示课题:6东方明珠

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参观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二.简介“东方明珠”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

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假如前面小朋友讲到,老师可以不重复。)

3.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美丽的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

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这脚踩大地巨人五光十色非常好看像颗明珠

(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读

(3)齐读

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

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型。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放古筝音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练习说话

3.指名读第二句话。

(1)“她”指的是谁?(上海广播电视塔)

(2)第二句话又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叫什么名字?(东方明珠)

(3)这个名字好听吗?从这句中那个词也能看出来?(美丽)

(4)这么好听的名字,我们该怎么读呢?指导读第二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男女生比赛读。

6.尝试背诵。

7.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和美丽的名字。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导自读课文,想想“东方明珠”塔是什么样子的。

(1)“这座塔”指的是什么塔?

(2)课文中把这座塔比成什么?(巨人)(板书:巨人)

(3)什么样的人才叫巨人?(非常高大的人)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东方明珠塔哪儿像一个巨人呢?(头顶蓝天脚踩大地)

4.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会是怎样的呢?谁来描述一下。

5.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感受。

师述:这个人站在天和地之间,她真高大呀,多么像一个巨人呀!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这座塔真是太高大了,谁来把这一句读一读。

7.读后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8.尝试背诵。

过渡:小朋友,到了夜晚,我们来到黄浦江边,再来看这座塔,他又是什么样子呢?

9.出示多媒体东方明珠的夜景图。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指名练习说话)

(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11.齐读,指名读。

12.看图,东方明珠塔上的灯光有那些颜色?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五颜六色)

这些灯光不仅颜色多,而且闪着亮光,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五光十色)

13.齐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出感情,教师可灵活指导)

14.讨论:夜晚,你觉得东方明珠塔怎样呢?

师述:灯光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好看”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美丽)板书:美丽

15.听老师朗读这句话,学生边听边想象。学生仿读。

16.我们小朋友想把美丽的的东方明珠塔永远留在心中吗?

17.齐背。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讲述:上海广播电视塔既高大又美丽,她高高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1.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2.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五.指名三人分自然段朗读全文。

六.指导书写

1. 认读生字:头、地、明、是。

2. 指名读、齐读

3. 分析字形

头: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是: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地:左右结构,左边是提土旁,注意右边也字的笔顺。

明:左右结构,左边是日字旁,右边是个月。

4.指导书写。

5.在书上描红。

6.在田字格里书写。

七.课外作业 

背诵全文

板书

高大 像巨人

6.东方明珠

美丽 五光十色

设计意图:

一、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感官,很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

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生活经验缺少,对东方明珠塔的认识不够。有了东方明珠塔的多媒体,小朋友就能很快的把握东方明珠塔的整体形状,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尤其是文中对“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的理解,借助了多媒体,学生一下子就能和五颜六色区别开来。

二、利用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年级的课文简单浅显,课上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一读就懂,而且在每次读书之前老师都精心设置了一个导入  过程,或用简洁生动的导语 ,或借助画面、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此外,课上用了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男女声分读,小组赛读,指名读,愿意的学生站起来读......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在课中读的次数多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增长了见识,加强了对书面语言的感受程度,这和《新标准》的要求是相吻合的。使学生达到了“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兴趣”。

三、注重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中,要求学生用已有的拼音能力自读课文,处理好了识与读的关系。以读为本,随读书活动的展开使生字的音、形、义逐步深化。课上分两次学完九个生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又给配上了音乐激发了学生的写字热情。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课题东方明珠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刘菊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方法图文并茂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教材分析本文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观,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和他的名字。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广播电视塔的雄伟高大,第三自然段写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文章配有插图,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新风貌。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环节教师主导行为学生主体行为复案一、辅助环节。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小节。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丽,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3、认识课文生字,并学写生字“有”、“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丽,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内容分析:

本文描绘了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歌颂了我国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辉煌成就,表现了对“东方明珠”的赞美之情。

全文三个自然段,可分三层理解:

第一自然段写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及其名字,反映了人们的喜爱之情。

这一自然段先介绍电视塔的位置———坐落于黄浦江边;次介绍它的名字———“东方明珠”。这就给人总体印象。

第二自然段写上海广播电视塔的外观及夜景。

这一自然段先写塔的外观———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次写塔的夜景———五光十色,非常美丽。

第三自然段呼应开头,总结全文,赞美电视塔真是一颗名副其实的'东方明珠。

“位置——名字——外观——夜景——明珠”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显示短小精悍,圆活自如。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方、电、头。

2、口头扩词

方{东方}}{方向}

电{电视}{电灯}

3、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导自读课文,想想“东方明珠”是什么样子。

(“东方明珠”塔很高,“东方明珠”塔很漂亮)

(1)“这座塔”指的是什么塔?

(2)课文中把这座电视塔比成什么?(巨人)

(板书:巨人)

(3)什么样的人才叫“巨人”?(非常非常高大的人)

2、出示第二自然段。

(1)东方明珠塔为什么像一个巨人呢?

(头顶蓝天,脚踩大地)

(2)这个“人”站在天和地之间,他真是高大啊,多么像一个巨人啊!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这座塔真是太高大了,谁来把这一句读一读?(指着出示的句子)

(2)读后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过渡:小朋友,到了夜晚,我们来到黄浦江边,再来看这座塔,他又是什么样子呢?

(3)看图“东方明珠”塔上的灯光有哪些颜色?

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五颜六色)

这些灯光不仅颜色多,而且闪着亮光,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五光十色)

(4)灯光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好看”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美丽)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展开想象。

(2)教师讲述:上海广播电视塔既高大又美丽,她高高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3)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四、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全文。

五、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东、是。

2、分析字形。

东:第二笔是撇折,不要写成两笔。

方:第三笔是横折钩,不要写成第四笔。

了:两笔,不要当成一笔,不要把第一笔横撇和第二笔竖钩错连成横折折钩一笔。

3、学生照笔顺提示在书上描红。

4、学生在《习字册》上先描红后坊影、临写。

六、作业

背诵全文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东方明珠》是苏教版小学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六篇课文。

这篇课文介绍了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观,课文共分三个自然段,内容较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课文第一课时时,我主要让学生自己去读,从读中感悟,再利用多媒体中的精彩分呈的图片吸引学生,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课文,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与读书热情,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东方明珠。

1、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语感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反复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喜爱东方明珠。

3、 情意目标:了解东方明珠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自学生字,自读课文。

1、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看板书课题,学生一起说出“东方明珠”),我们平常看到的东方台就是通过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传播的。

友情提醒:“东”、“方”、“明”,这三个字都是后鼻音,“珠”是翘舌音,一起读课题。

(2)关于东方明珠,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充分感觉东方明珠就在自己身边。)

(3)教师简介:东方明珠,她在上海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从上到下,一共有十一颗圆球,就像十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晚上,塔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美丽极了。

2、 整体感知,初读指导。

(1) 欣赏课文flash动画。

(2)(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问:你喜欢东方明珠吗?想不想 读一读这篇美丽的课文?

(3) 认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带拼音)

a、你会读吗?如有困难,再多认一认。(自学)

b、谁做小老师来领读?(领读两遍,去拼音,再次领读一遍)

c、齐读,开火车读。

(4)再读课文。

友情提醒:认字之后再读课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会把句子

读通顺,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5)还想读吗?

3、学习课文,引导拓展。

(1)学习第一自然段。

b、小结:东方明珠的位置好,名字又好听,你喜欢吗?我们一起用喜爱的语气把这一段来读一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东方明珠又是什么样的呢?有谁喜欢第二自然段?(有许多学生喜欢这一部分。)

b、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这一段,那么,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多读几遍。

d、你除了喜欢东方明珠的高,还喜欢她的什么?(孩子会说好看,漂亮,灯光五光十色,老师问:东方明珠怎么会五光十色的,根据回答,多媒体出示图片4、5,老师指图讲解:你们看,到了夜晚,东方明珠塔上所有的灯都亮了,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还发着亮光呢!真是五光十色,非常好看!看了东方明珠如此美丽的夜景,你能读出她的好看吗?男女生赛读,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赛读,学生讲评,齐读。)

e、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已经对东方明珠产生了深深的感情,让我带着这份喜爱之情再次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4)此时此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再一次来到上海的黄浦江边,好好看看东方明珠吧!(多媒体出示一组配乐图片欣赏。)

(6)你们说得太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把这篇课文美美地朗诵一遍。

4、总结升华,提出要求。

今天,我们学习了《东方明珠》这一课的生字,并学习了这篇美丽的课文,知道了东方明珠很高,像一个巨人。夜景五光十色,非常好看。东方明珠,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一个巨大成就,我们祖国的变化遍布全国各地,绝不仅仅就一个东方明珠,就看我们的家乡吧,她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人,课后好好观察一下,看看我们家乡都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下节课除了学写生字外,还要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

高 像巨人

6、东方明珠

(上海广播电视塔) 好看 五光十色《东方明珠》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教材简析:

本课介绍了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观,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名字,电视塔的雄伟高大和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课文插图反映了上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突飞猛进的新面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

大变化。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读题,读准字音。

3、关于东方明珠,你还知道些什么?(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充分感觉东方明珠就在自己身边。)

二、简介“东方明珠”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

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设计意图: :老师带有感情色彩的话语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对东方明珠的向往)

三、 整体感知,初读指导。(设计意图: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东方明珠有个大致了解,指导学生把书读正确、流利。)

1。 欣赏课文flash动画。

2。(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问:你喜欢东方明珠吗?想不想 读一读这篇美丽的课文?

师:课文中的生字比较多,读的时候要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也可以把课文后的生字多读几遍,然后读课文。

3。学生按照要求自学生字,自读课文。(设计意图:多媒体醒目地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

4。 认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带拼音)

a、你会读吗?如有困难,再多认一认。(自学)

b、谁做小老师来领读?(领读两遍,去拼音,再次领读一遍)

c、齐读,开火车读。

5。再读课文。

师:认字之后再读课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会把句子

读通顺,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6。还想读吗?

师: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大声地多读几遍,读完后和同桌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段。(设计意图:从看flash动画到一次次不同要求一读再读课文,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学会自学方法。)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课件展示生字词。

1、看,有五颜六色的生字,你能读出哪种颜色的生字?

自由练读 同桌互读

2、谁想来露一手?指名读一读

3、读这些生字词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指名学生带读,生齐读。

4、谁愿意来显示显示自己朗读的本领?

领读,生齐读。(设计意图:在识记生字的环节,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取代以往枯燥无味的讲解,以读为本,随读书活动的展开使生字的音、形、义逐步深化。这也比较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记忆字形,提醒注意点,说说识记字形的方法。

2、重点指导:方 东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放古筝音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一座广播电视塔 一个美丽的名字 一个巨人

黄浦江 脚踩大地 塔上 五光十色

2、.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明 浦 塔 踩 地 颗 方 了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好吗?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二、.精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喜欢此段的学生齐读这一段,其他学生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a位置,b名字。a与b,学生不管点到哪一个,就讲解相应句。如果点到a,多媒体出示图片1,老师指图:这就是黄浦江,上海广播电视塔就在她的旁边。如果点到b,“东方明珠”,这个名字好听吗?怎样读才能让人觉得这个名字好听?)

3、指名读。再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老师及时对学生的读书进行讲评,促进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4、小结:东方明珠的位置好,名字又好听,你喜欢吗?我们一起用喜爱的语气把这一段来读一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东方明珠又是什么样的呢?有谁喜欢第二自然段?(有许多学生喜欢这一部分。)

2、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这一段,那么,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多读几遍。

4、什么样的人叫巨人?孩子们会说到“高”,再问:有多高呢?

师:巨人有那么高呢!那东方明珠有多高呢?让我们来看看,多媒体课件出示

指图讲解:这座塔,她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真像一个巨人啊!东方明珠真高啊!板书:高。

谁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一句话呢?指名读,表演读,同桌齐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多种方式的朗读,加上老师鼓励性的讲评,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读书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5、你除了喜欢东方明珠的高,还喜欢她的什么?(孩子会说好看,漂亮,灯光五光十色,老师问:东方明珠怎么会五光十色的,根据回答,多媒体出示图片4、6,老师指图讲解:你们看,到了夜晚,东方明珠塔上所有的灯都亮了,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还发着亮光呢!真是五光十色,非常好看!看了东方明珠如此美丽的夜景,你能读出她的好看吗?男女生赛读,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赛读,学生讲评,齐读。)

7、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已经对东方明珠产生了深深的感情,让我带着这份喜爱之情再次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你们读得实在太美了,让每一个人都觉得上海广播电视塔她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2、课文第三自然段就是这样赞美东方明珠的,让我们一起来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这一段。(设计意图:孩子们越读越美,老师直接发出赞叹,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十分自然且适时。)

3、此时此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再一次来到上海的黄浦江边,好好看看东方明珠吧!(多媒体出示一组配乐图片欣赏。)

5、请你先对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选代表上来说一说。(设计意图:学习之后及时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很好地检验了学生学习效果。)

6、你们说得太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把这篇课文美美地朗诵一遍。

三、熟读课文,激发背诵课文的兴趣。

1、我们欣赏了东方明珠的美景,你想把你看到的回去告诉爸爸、妈妈听吗?

2、(课件展示东方明珠塔白天、夜晚情景)生自由背文。

3、如果你对自己充满信心就站起来背。

(生看到屏幕背文)

生:(信心十足)能。

(生大声背课文)

(设计意图:课上用了自由大声朗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赛读,指名读,当小老师带读,与老师赛读,愿意的同学站起来读……学生读的兴趣盎然,在课堂上读的多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这样使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增长了见识,加强了对书面语言的感受程度,)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有、是。

2、指名读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指导书写。

5、在书上描红。

6、在田字格里书写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