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霍金的励志故事(通用5篇)

时间:2023-09-26 04:47:02 作者:碧墨 2023年霍金的励志故事(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霍金的励志故事篇一

1963年,仅仅只有21岁的霍金发现自己行动开始变得笨拙,经检查后,被确诊为患有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医生当时预计,他只能活2到3年。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7年后也就是1970年,他就已经无法独立行走了,之后他便开始用轮椅。几年后他的肌肉萎缩情况更加严重了,全身能够活动的部分仅仅只有几根手指而已。

1985年的霍金动了穿气管手术,此后就他便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只能靠讲话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虽然他的病情慢慢地恶化了,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科学研究,他甚至比以前更加勤奋了。勤奋的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以研究黑洞成名于物理界。

霍金对大理论研究的贡献很大。由于霍金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他获得1978年的爱因斯坦奖。1980年霍金当上了三一学院卢卡斯讲座的教授。尽管身体残疾,他仍经常旅行、演讲、著述。他所著作的《时间简史》已发行几千万册,被译成40多种语种,《时间简史》还被拍成了电仪。霍金的智慧为世人感叹,人们佩服他在承受了巨大的苦难依旧能够登上科学的高峰,为人们贡献了很多科研成果。

其实,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霍金有身体上虽然有缺陷,可他的头脑却异常聪明,加上他的勤奋促使他成为了物理界的传奇人物!

霍金的励志故事篇二

60年代,由于天文学的一系列新发现,激发了天体物理学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时,黑洞研究使霍金初露头角。霍金将热学引入黑洞的研究,这大大加深了对黑洞的认识。这时,霍金认为,可能存在一种'微型黑洞'。这种黑洞很小,有的会小到像质子或中子那样的大小。按照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当物体小到这样的程度,它应服从量子力学的规律。霍金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发;黑洞越小,它蒸发得越快。1个10亿吨(个头与质子大小相当)的黑洞要用100亿年的时间才能蒸发干净,而最后0.1秒内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万颗百万吨级的氢弹爆炸。这就是说,大家是不是应该仔细地进行天文观测,力图在宇宙空间找到这种'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对大爆炸理论研究有很大贡献。霍金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奇点'处的爆炸产生了粒子和能量,粒子间的作用产生了星云,进而演化到大家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胀着,将来的宇宙可能将继续膨胀下去,也可能在膨胀到极限时转而收缩至当初形成宇宙的那个'奇点'。看上去这好像很有趣,然而,这就是今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水平。由于霍金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霍金获得1978年的爱因斯坦奖。1980年霍金又当上了三一学院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曾经是该讲座的教授。现在,霍金已快60岁了。尽管身体残疾,霍金仍经常旅行、演讲、著述。霍金的《时间简史》已发行几千万册,被译成40多种语种。由于霍金那富于传奇色彩的奋斗经历,霍金的《时间简史》还被搬上银幕。人们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画面,听着霍金敲打计算机键盘和计算机合成后的声音,人们为现代物理和宇宙理论的深奥所震慑,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叹,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仍在攀登科学高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大家常说,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霍金有身体上的缺陷,可霍金的头脑却很聪明!

霍金的励志故事篇三

在中学时代的后两年,班上来了一位数学教师;他的教学富于启发,这激发了霍金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兴趣。尽管父亲也鼓励他学习科学,但希望他攻读与父亲的专业相近的生物学;回忆起中学的学习,霍金谈道:"在我幼年时,我对所有科学都一视同仁。十三、四岁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学方面做研究,因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尽管我知道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所以太枯燥。化学就好玩得多了,不断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有望解决我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蕴。"由此可见,少年的霍金的志向虽算不上远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蕴"对他后来的研究肯定是有影响的;中学毕业,霍金考入牛津大学,并如父亲的希望,取得了奖学金。

学习物理学对霍金并不费力,后来他又考上剑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为什么要选取理论物理专业呢?霍金后来说:"理论物理中有两个领域是基本的……一个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学;另一个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这就是说,理论物理联系着"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确定要研究宇宙学,这是因为"在宇宙学方面已有一个定义完好的理论,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研究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霍金的励志故事篇四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70年代霍金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霍金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霍金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霍金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霍金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霍金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霍金和霍金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霍金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霍金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霍金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霍金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霍金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霍金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霍金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霍金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霍金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霍金的励志故事篇五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