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粽子演讲稿(模板7篇)

时间:2023-08-28 22:44:27 作者:字海 最新粽子演讲稿(模板7篇)

要写好演讲稿,首先必须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讲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演讲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粽子演讲稿篇一

于是我就和妈妈去买了:粽粑叶、绳子、糯米、板粒、肉、渌豆。

开始包粽子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拿一张大的粽粑叶,把三张小的粽粑叶放在大的粽粑叶的上面。第一步:首先在上面放上糯米。第二步:放上渌豆、肉、板粒、第三步:又放上渌豆和糯米。最后把叶子包起来,用绳子绑起来就大功告成。可是,我就在那最后一步老是做不好、绑不成。因为是这第一次,所以手不顺,顾得上面,顾不得下面。于是,我就给妈妈绑。然后我说:“我来放馅,你来包。

我们包得特的快,一下子就包得了13个。

晚上,妈妈把煮好的粽子打开,啊 !不说十里飘香,侄少我们家的人都能闻到。在尝尝味道,当然是秒不可言了。粽子外的糯米清爽柔软。里面的馅如“玻璃“一样脆。

今天,我踪于能自己包粽子了,又能吃到自己的劳动果石,我特别高兴!

粽子演讲稿篇二

浸在水中的粽叶,和加了碱的糯米,还有洗好了的红枣,这是要干什么?当然是要包粽子啦!

“先拿一片粽叶,像这样,卷成漏斗的形状,把手放进去,转一圈,这样才能保证有手掌大小的空间,然后……好,最后用绳捆好。”姑姑正在传授包粽子的要领,我认认真真地听着跃跃欲试。

我拿起一片粽叶,按照姑姑说的,将粽叶卷成了漏斗的形状。眼尖的姑姑马上发现了破绽,摆摆手让我改正:“你这样就不对了,有尖的这一头要高一些,不然用绳捆的时候不好捆。”我连忙改正,将它转了一圈,“漏斗的出口”果然小了很多!

米要放多少?一勺?还是两勺?我在心里暗自盘算着。算了!一勺吧!接下来要干什么?哦!要用筷子把米戳到“漏斗的出口”。

好了,该放馅了。我拿起一个红枣,狠狠地摁下去,摁扁了才肯松手。

接着,我又舀了一勺米,盖在红枣上。又用大拇指狠狠地摁紧、摁实。

接下来,是时候“全军出动”了。我仍然一只手抓着粽子,另一只手则立刻将多出的粽叶包上。抓粽子的手则迅速翻下上面多余的粽叶,在下面的大拇指和中指马上抽开,盖住了翻下来的粽叶。另一只手又抽开,将向上翘起的粽叶折出条痕,立刻又向左边偏。哈!这一部分完工了!

经过“紧锣密鼓的收割”,只剩下收尾工作—捆绳。

姑姑从椅背上捆着诸多缝纫线中抽出一根,并让我用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抓着粽子。

啊?用无名指和小拇指?它们可最不听使唤!

想着想着,大拇指竟“擅离职守”,我忙把它“抓”了回来。

就在姑姑捆绳时,中指不知哪儿冒了出来,“抢夺”了小拇指在半“领地”。直到姑姑绕到第二圈,才发现这个“不速之客”,硬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捆好绳。

在姑姑的帮助下,我的第一个粽子勉强“完工”了。吃一个粽子连简单都不算,可做一个粽子困难却比攀登蜀山还要难,由此可见得:有付出才有回报。

粽子演讲稿篇三

家乡峨眉,美食众多,我喜欢吃的也很多,如米线、臊子面、凉面……其中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那貌不惊人的粽子。每次吃起粽子,我就会想起包粽子的`高手——老家的老奶奶。

粽子的来历可长了,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死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身体,就在每年的端午节往河里投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在端午节的那一天,我正巧回老家,看见奶奶在包粽子。

我说:“奶奶,粽子怎么包的?”

奶奶说:“首先要把粽叶洗净晾干,再把糯米泡好,配上绿豆、花生、肉粒等。然后把粽叶卷起来,再放入泡好的糯米,接着用剩下的棕叶盖在上边,最后用绳子把包好的粽子捆起来,一定要捆紧,然后放在冰箱里冻几个小时,再把粽子放在锅里慢火煮,要煮好长的时间,慢火煮出来的粽子才会是又软又香。

粽子刚煮好,我就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充满了整个屋子。我立马跑到锅边,缠着奶奶给我一个。奶奶捞起三个热气腾腾的粽子,轻轻剥开,露出洁白晶莹的糯米,可诱人了。

闻着粽香,我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粽子又大又好吃,一会儿功夫,我就把三个大大的粽子给消灭了。我还不解馋,又让奶奶给我剥了三个,最后,我吃得肚子都要撑坏了,躺在沙发上,口中还回味着,久久不想起来。

我爱吃奶奶包的粽子,因为它带着一股浓浓的家乡的味道。

粽子演讲稿篇四

每当端午来临时,小孩子是最兴奋的,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奔向厨房,提醒正在做早餐的妈妈,要包粽子啦!

端午节的象征就是粽子了,坐在饭桌旁,你一定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那种香气是粽子散发出来的。每种粽子都有不同的馅料,不同的馅料吃下去,也会有不同的心情。粽子本身的香味,与吃下粽子后心情愉悦的“香气”融合在一起,让空气都更加香甜,让整个家都充满爱意。

包粽子,包粽子,包裹粽子的棕叶可不能少啊。光滑的绿叶上一条凸起的青绿色的叶茎将整片叶子点缀的更亮丽。红色偏深的的红枣从“高空中”掉进水里,溅起几朵小白花,枣子周围还荡漾着波纹。红枣们浸泡在水中,用温水的话,就是蒸桑拿了。

我们让红枣们在享受一回,先去到一点白米饭吧。

只要把一粒粒白米饭洗净,将绿色的粽叶包成圆锥形,米饭们都会乖乖滑落进粽叶中。再拿起意犹未尽,对“桑拿”流连忘返的红枣,像投硬币一样“扔”进雪白的大米中,再撒入一点米,将如丹顶鹤的红冠的枣子盖进去。把粽叶门关闭后,绳子就过来帮忙,为了不让它们泄漏出来而一圈一圈地缠绕着,一个粽子就诞生了!

家人一人一个,就拥有了甜美的香,开心的香,幸福的香。

家乡过节习俗,端午节粽子“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棒的一个环节!

粽子演讲稿篇五

咬着手里香喷喷的.粽子,包粽子时的快乐情景仿佛又出现在眼前。

我作为小助手,帮妈妈捋粽叶,妈妈包粽子。我捋了一会,觉得很简单,看妈妈包粽子很快,很好玩,于是就对妈妈说:“妈妈,您也教我包粽子吧?”妈妈说:“好吧!”“先把捋好的粽叶挽个兜,然后往兜里边装满糯米和枣,同时还要放一些水,要不然糯米煮不熟,装满糯米后用长出来的粽叶往下折,把装糯米的兜裹住,最后用绳子系好。”说话间,妈妈已包好了一个粽子,再看看我吧,一个兜还没挽好呢!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挽好了,开始装米和枣,装好后,说什么也裹不住,一不小心,哗!全散了,还溅了一身水。

妈妈告诉我,不要着急,慢慢来。“我才不服气呢,我就不信包不好一个粽子!”我又拿起粽叶重新开始,这次比第一次有进步,至少兜是自己挽的,可是当我系绳时,粽子又散了,妈妈一下子没接住,糯米洒到了地上,看着满地的米粒,我们娘俩哈哈大笑。第三次,我终于成功地包好了一个粽子。

看着一个个包好的粽子,使我深深体会到: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耐心和恒心。

指导老师评语:

小作者通过和妈妈一起包粽子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同时也知道了做好一件事要有耐心和恒心。

粽子演讲稿篇六

相信每个人都有听过这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屈原的人,因为国家败落,于农历五月初五自尽于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五月初五用粽叶包糯米,投于江中。但你不知道的是在屈原出生的五百年前,就已经有粽子了。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种,做法也很简单,是一道十全十美的中华传统美食。

粽子的做法虽然简单,但也很考究,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首先是粽叶,要选青黄适中颜色遍深的,不然太嫩保不住馅儿,太老的话煮到一半就烂了。选好粽叶后,还要把它们洗干净,并且放在室外晾一晚上就可以了。

在晾晒期间,我们就可以去准备糯米和馅料。选米是个技术活:糯米要选口感黏而不腻,又白又饱满的那种,这样才能使粽子又弹又绵;如果喜欢吃黑米、紫米,也可以适量加入。选好米后加入半盆水,泡上一个晚上,然后再拌一些红糖或酱油腌制就可以。

馅料比较简单,一般都是蜜枣,豆沙,鲜肉,咸蛋黄,或者也有素碱粽子。

包粽子是重点,这一步骤会影响粽子的口感。首先,要挑两片差不多大小的粽叶,把它们交叉,折叠成漏斗状,在中间放小半米,再加入馅料,用米继续填满;接着,把叶子盖上,把多余的剪去或者折起。

最后,用绳子绑紧,就可以下锅煮了。

粽子要沸水下锅,煮的时间不能少于三四个小时,然后还有闷在锅里一晚上,就可以吃了。

煮好的粽子外皮是深绿色的,剥开粽叶,里面的糯米会拉出透明的细丝,好看极了,糯米微微有些透明,有些还能看到中间的馅呢,就像颗三角形的夜明珠。

咬一口,米香四溢,粘糯的糯米夹杂着中叶清香在口中爆炸,让人仿佛置身仙境。再咬一口,馅料会悄悄地充斥你口中的每一个地方,那感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像粽子一样的传统美食还有很多,我十分喜欢,它们不仅是一道道美食佳肴,更是中华历史浓缩的精华。

粽子演讲稿篇七

端午节到了,市场上有许多人在卖粽子,长条的、三角的、黑米的、黄米的,做得漂亮极了。可是那次的端午节,我觉得外婆包的`粽子最好吃。

外婆扛着一袋米走来,倒了一半在簸箕上。一边摇一边对我说:“茜茜,你去和表姐玩!”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自己却不能为她做些什么,真是惭愧!

就在我和表姐玩得正起劲时,突然听见“啊!”的一声,我急忙跑下楼,只见外婆的手出血了!我急忙找出止血药和创可贴。我给外婆擦药时,还听见她在喃喃地说:“没有事,外婆不疼……”原来,她是剪叶子皮时划伤了。

我们玩累了,姐姐去看电视,我则悄悄地看着外婆包粽子。我听见她在包粽子之前都会说些什么。这一次我仔细听:“这是给茜茜的!”接着,她用最大的一片叶子,给我盛上了许多米,又在肉盆里挑了一块最大的肉放进去……我的眼睛湿润了,那个粽子就是外婆对我的爱,很多,很满。

那是我一生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因为这个粽子里充满了外婆对我的爱。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