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产个人工作总结(汇总5篇)

时间:2023-09-15 11:02:37 作者:飞雪 2023年水产个人工作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水产个人工作总结篇一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办公厅关于立即组织开展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的通知》(桂政办电20xx19号)、《来宾市人民*办公室转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办公厅关于立即组织开展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的通知》(来政办电20xx57号)、《来宾市人民*转发自治区人民*关于桂*“3、11”重大水上交通事故通报的通知》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通过开展一系列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和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了我市渔业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据统计,今年3月全市共开展开展水上执法行动10起,出动执法人30人次,检查渔船200艘次,排查治理隐患渔船9艘,其中一般安全隐患9项,已整改8项,无重大安全隐患。

(一)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为加强组织领导,我局成立20xx年地毯式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黄世硬(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副组长:林万顺(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组员:王延南(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渔业科科长)、韦新洪(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站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局渔业渔政科,并制定来宾市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实施方案。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实行“月报制”和“零报告”制度。

(二)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守法意识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以渔民为重点,着重宣传《安全生产法》、《^v^渔业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

等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举办渔业安全基本知识、渔业保险及法规、渔船海难事故典型案例讲座,不断提高渔民安全生产意识。

(三)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与全市6县(市、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明确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在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我们紧紧抓住基层渔政执法部门和船主这两个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直接管理责任。

(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安全监督

采取以渔船为核心,以渔船安全生产为工作对象,以渔船船主自检自查和渔政机构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根据我市渔船的实际,严肃安全生产各项防范措施,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特别是针对当前水上大雾、大风和寒潮等恶劣天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系统、彻底排查安全隐患,狠抓安全隐患整治。

1、检查渔船的持证情况。确保“四小证”(渔业船舶检验证、渔业船舶登记证、渔业捕捞许可证、渔业船员职务证)齐全。

2、检查船检期限和职务船员、救生、消防、通信设施的配备等。

3、检查渔船的安全适航情况。重点检查渔船的船体、主机运行以及漏水、稳性等情况。

(五)积极开展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

为了有效的、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局针对渔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制定整治方案和措施,强化对不适航状态渔船的监管,责令整改,整改率达到89%。同时加强重点水域、复杂水域等水域的通航秩序维护,严厉查处渔船违规作业行为,特别是违规载客、载货运输和非法电、炸、毒鱼以及利用渔船从事潜水打捞奇石等非“渔”行为,打击违章捕捞,有效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1、渔民安全生产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渔民思想观念落后,存在侥幸心理,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2、监控范围广,监管力度不足。来宾市现已登记在册的渔船有828艘,尚有部分船只不在登记之内,而且分布比较分散,执法人员、装备和经费不足,影响安全监管效率。

3、少数渔民受利益的驱使,非法、违规作业现象(主要是利用渔船从事潜水打捞奇石、潜水捕鱼或非法载客)成为我市渔船安全生产的隐患。

4、一些老弱渔民,迫于生活所逼,继续以捕鱼谋生。其中年纪较大近70多岁,容易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1、继续加大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宣传力度;

3、针对违章载客和非法作业,渔政部门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和检查密度,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

4、同时鼓励渔民转产转业,推进转产渔民转移就业,争取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扶持转产渔民或其直系亲属参加非“渔”行业培训,加强渔业行业技能培训,鼓励转产渔民转移从事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水产品流通等渔业行业。

水产个人工作总结篇二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水产品产量17885吨,超额完成省市业务目标考核任务。

3、养殖产量达到17685吨,捕捞产量200吨。

4、完成省、市、县交给任务。

5、完成农业部池塘抽样工作。

6、完成养鱼与水源地保护建议工作。

7、完成《水生动物防疫站》申报工作。

8、完成河南省最大休闲渔业开展工作。

二、主要措施

鱼等名、特、优、新品种780万尾。池塘养蟹每亩可增加收入600元以上。

2、继续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 巩固完善态渔业,积极引导农户投放优质鱼苗进行养殖,提高经济效益。

3、完成全县大河蟹养殖规划,规范养殖程序,确保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4、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鱼病测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无重大疫病发生。

(一)是督促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方案,各养殖场(户)必须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建全养殖生产日志和用药记录。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国庆”、“中秋”等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对全县农贸市场、超市、餐馆等水产品经营户进行全面检查,全县共出动475人次,标语3幅,宣传资料3700余份,出动执法车辆60多驾次。

(二)是加强养殖水域管理,严格执行持证养鱼,全县全年共发放滩涂水域养殖证3个。

(三)是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大疫病。

(五)是加强鱼病知识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在各乡镇举办鱼病防治培训班,宣传鱼病防治知识,对养殖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能力。

5、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管理,确保水产苗种生产安全。

6、加强水产科技培训,提高广大农(渔)民素质 。做好水产养殖技术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农(渔)民素质是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扩大此项工作的覆盖面。全县共举办水产技术讲座50余次,受训人员达675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达万多份。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同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三、存在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急需知识更新,多数水产从业人员知识已经老化,跟不上现代渔业的发展需要。

2、资金投入不足。渔业推广、疫病检疫、养殖培训等工作开展受限制。

四、2011年工作打算

1、实现渔业总产量18500吨

范片,幅射和带动大面积养蟹,提高单产。

3、继续做好新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和渔业新技术的培训工作。

4、继续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养殖户健康养殖管理技术培训和生产环节管理。严格核发苗种生产许可证并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两记录一台帐”,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扩大鱼病测报的面积,更全面准确了解全县疫情。

5、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民权县水利局水产股

水产个人工作总结篇三

1、及时召开全局**百日攻坚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停访息诉”为目标,对排查出来的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党组*局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站所股室领导分包抓,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化解了一大批停留在社会面上的难点纠纷矛盾、热点问题。截止20xx年12月31日,全局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6件,已办结45件,结案率97。8%,另有一件城区建筑污染居民生活的案件已经在落实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对于排查出的疑难、重大问题进行跟踪监控,随时掌握发展动态,对群众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登记、有答复,均在要求的时间内办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上级领导或有关部门,做好有关人员的政策解释、说服工作,对当时不能解决的,事后认真查处,给当事人做好答复,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事件处理情况,坚决防止出现集体*事件。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严密的报告制度,积极实行“零报告”制度,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发现矛盾及时解决。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出现集体*事件。

3、建立案件包案制度,做到定人定责定时限落实责任。走访当事人,了解和掌握具体情况;听取当事人意见,做好思想工作;排摸事件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建立领导督办制度,对案件办理进行实地调研,现场督办。召开办公会,由相关人员汇报案件办理进度,实行“百日攻坚”案件通报制度,及时向局党组和县*主要领导汇报,有力推动“百日攻坚”活动的顺利开展。

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有效可行的实施方案,按步骤、分阶段进行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案件化解等工作开展,并及时上报,明确工作任务要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帐。对排查出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梳理、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摸清底数、确定重点。

二是全面排查,突出重点。建立矛盾纠纷每周四排查上报制度,同时结合我局实际,开展共性问题的联合排查,突出问题的专项排查等。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总上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明确解决时限。工作中要做到:对重点群体、重点人员排查到位;对重点部位防范到位,以重点突破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

三是全力化解,加强防控。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分类组织人员进行化解。不断提高化解质量,努力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做到矛盾不上交,从而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我局在结合日常工作化解矛盾、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同时,坚持思想疏导工作贯穿案件查处的全过程,坚持群众观点,特别是在执法方面真诚面对群众,带着感情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对生活困难人员,给予救助。对那些群众反映有道理或部分有理的,依据政策给予解决;对限于当前条件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征得*人理解;对过高要求的给予说服教育,使其停访息诉,维护了城管工作方面的社会稳定。

水产个人工作总结篇四

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主题,突出我县渔业特色,坚持科学创新,强化富水库区水产板块基地建设。

2、狠抓富衢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以富有围汊和衢潭精养池为依托,采取“猪—沼—鱼”、“鸭—鱼”等立体开发模式,建设x亩休闲观光渔业基地,将休闲渔业与九宫山、隐水洞等景区景点成功对接,带动二、三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该养殖小区吸纳投资x万元,新建休闲渔庄x家,促进了休闲观光渔业发展。

3、狠抓大中水面水产开发建设。对我县大、中水库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水库渔业资源、修复水库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健康养殖、实现渔业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自xx年起,我县每年投入数十万元,累计向水库投放了上亿尾规格鱼种,使水库鱼类资源量明显增加,水库水质明显改善,捕捞产量不断提高,捕捞收入逐年增长。增殖放流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上半年,我县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工作,按照县政府提出的扩大投放面、增加投放点、优化鱼种结构、提高投放效果的总体要求,精心选育良种,认真组织苗种繁育,已生产各类鱼种x余万尾。目前,增殖放流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4、狠抓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上半年,我们在九宫山畈中村、通羊镇下杨村扶持养殖户新建“小龙虾—泥鳅”养殖示范基地x亩,组织进行示范养殖和育种试验。目前,养殖的龙虾、泥鳅长势良好,预计亩产龙虾x斤、泥鳅x斤,亩产值可达x元以上,为我县特色水产养殖大面积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今年上半年,我们坚持面向基层,深入渔区,贴近渔民,为渔民排难解忧,大力促进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和高产高效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渔民整体科技素质明显提升,促进了渔业增产增收。

1、大力开展科技入户活动。今年上半年,我们全面落实渔业科技服务工作方案,以提高渔民养殖技术水平、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为目的,以推行十大名优品种、十大实用技术为主线,深入塘前库尾将政策、标准、技术送到科技示范户和渔民手中,累计举办培训班x期,培训人数x人次,发放科技资料x余份。

2、大力开展科技示范工程。我们以乡镇水产服务中心为载体,以乡(镇)村(组)为阵地,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的专题讲座、技术咨询,组织科技下乡x次,发放技术资料x份,受理技术咨询x余人次,培植重点科技示范户x户,培植一般示范户x户,示范面积近x万亩,辐射带动全县x个水产养殖户。

水产个人工作总结篇五

(一)乡村振兴取得成效。xx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发展路径,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乡风文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保证乡村治理有效;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力农民生活富裕”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乡村振兴方面也获得国家级星创空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荣誉称号。

(二)实施“两强一增”专项行动。结合《太和县科技

要求,围绕“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十四项专项行动,着

力开展技术创新,补短强弱,增产增效。通过与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的科县、科企合作关系,着力开展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组建了太和县西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和家庭农场为平台,开展绿色增产模式示范行动,打造全省绿色增产先行农业产业强镇,全镇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95%,良种覆盖率已达到 100%。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是西瓜产业。今年全镇种植西瓜面积万亩,受上半年疫情影响,价格较去年略低,亩均收入为7000元;六月份成功举办十二届麒麟西瓜文化艺术节。二是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项目,目前xx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正在创建阜阳市太和县xx “115”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到户到村项目资金。目前申报2022年农业特色产业自种自养到户项目113户,申报到户产业奖补资金万元,其中第一批奖补资金已经到位;截止到2022年7月底,经过收入预估,有力实现了全部已脱贫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全部达标,镇域内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进一步实现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实施农业托管服务新模式。积极引进新型经营主体。2021年xx随西村以村级种植合作社名义与太和县金丰公社签订农业托管服务协议,种植小麦870亩,总产量97万斤,随西村小麦总收入到150万元。

(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宋集村烘干晾晒项目、张西村冷库建设项目等村级项目已经完工,累计投入资金万元;xx张浅村甲鱼养殖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投入资金280万元。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