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大全(14篇)

时间:2023-11-11 21:39:34 作者:HT书生 第八届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大全(14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事例和感受,使其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和借鉴。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

当代中国文明的星空,总能看到道德的光源闪闪发光。他们以自己的星星之火,点燃了善念的火种,温暖了社会的温度。第__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审核确定了由各地和军队系统推荐的303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6月25日起在中央主要媒体和重点网站进行集中公示。

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无论是从党性要求、职业要求还是品行要求上,都应积极学习道德模范,争做有“道德温度”的党员干部,并以自己的“温度”去温暖更多人。

学习“敬业奉献”模范,做“合格”的党员干部。“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底色;“敬业”是人民公仆“为了人民利益而奋斗”的要求。要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就要学习“敬业奉献”模范,爱岗敬业。要学习王书茂干事创业,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并带领群众造大船、闯远海致富,在自己的领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功不可没;要学习王锦萍“平凡而伟大”,33年来在海岛村医岗位上默默奉献,秉持“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不分昼夜、不计报酬、救死扶伤、医治病痛;学习刘前东不畏艰难,在新疆任村支部书记,在偏远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逆向生长”,无怨无悔、一心为民……党员干部工作,说到底是为了党和人民,只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学习“诚实守信”模范,做“守底线”的党员干部。诚实守信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是每个人都应拥有的道德品质。党员干部也是一样,要学习“诚实守信”模范,守住“道德底线”。要学习万其珍,只因祖上传下一句承诺,在百年渡口大沙河义渡30年分文不取,续写万家祖孙四代140多年的“百年义渡”传奇;要学习古多,为了党旗前立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呕心沥血、尽心竭力,以生命践行了当初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摘帽的承诺,用生命兑现了党旗下的誓言;要学习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冯计编,身残志坚、守信还钱,经过13年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还清了因给父亲治病而欠下的20多万巨款……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负责,就要对党和人民坦诚相待,不说假话、空话,不瞎许诺,不立假誓。对于许下的诺言和立下誓言要身体力行去实现,才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

学习“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模范,做“爱人民”“敢担当”的党员干部。战争时期,有资格冲在最前面的,是党员干部;和平时期,冲锋在抗洪、抗震、抢险、脱贫攻坚一线的是党员干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党员干部不去带头传承,谁去带头传承?党员干部,就要学习辽宁“最美大学生”丁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死扶伤,使突然晕倒的八旬心脏病老人转危为安;要学习“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马旭,60岁离休后悬壶济世,为贫苦百姓义诊,人到暮年时,更是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要学习“逆水而行的英雄”王永良,从警十六载,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多次奋不顾身救火救人、抗洪抢险,壮烈牺牲……对党员干部来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是身份上、政治上、党性上的要求。“爱人民、敢担当”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个党员干部须要去践行的品质。

学习“孝老爱亲”模范,做“爱国爱家”的党员干部。“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一名党员干部若连疼爱家人都做不到,又何谈爱祖国、爱人民;“百善孝为先”,一名党员干部若连孝敬老人的品德都做不到,又何谈道德高尚。党员干部,就要学习“好媳妇”刘宏燕,为家庭坚韧、无私地付出,全力照顾患病的公公、婆婆、小叔子,还养育两个儿子,以一己之力撑起不幸的大家庭;要学习“好丈夫”王世所,对瘫痪在床的妻子不离不弃,照顾无微不至,用49年的行动行动诠释对爱人的责任与担当;要学习“最美养母”吴果英,40多年来,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有智力障碍的养子……家庭美德是检验人们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党员干部爱祖国、爱人民,不妨从孝老爱亲做起。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员干部只有以身作则向道德模范学习,见贤而思齐,才能更有道德温度;只有以自己的温度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美德善行才会蔚然成风,社会文明才会因每个人的奉献而水涨船高。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且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即都可以约束人。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则是外在施加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气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今社会,权、钱、色等欲望让人们不惜做出重大的牺牲而做出违法的`事。因此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和过程。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快这个过程。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们认真学习了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使我有机会看到了很多品质高尚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用模范们的事迹对照自身的行为,我发现了我自己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缺点,这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平时我的自我感觉是蛮好的,因为我是老师,我的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一发现让我深深感到“日三省吾身”是多么重要,更让我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是多么的有道理!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在精神文明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既继承优良传统也兼带时代风采,把秉承和创兴完美融合在一起。但不管是传承还是开拓唯一不变的是这种精神:以德为先。

身体力行,以德润心。道德模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也许是一个平凡人,但他们的道德修养却很高尚,一直致力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和改变其他人和事,让社会变得和颜悦色起来,让社会变得文明道德起来。党员干部既要学习道德模范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力量,学模范、做模范,也要营造学德、懂德、用德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思想道德建设的文明征程中来,把自身摆进去身体力行,以行动表决心、以行动促落实;把自身摆进去以德化人、以德润心,巩固干群干系、夯实党群关系,心连心、情系情。

摆正三观,以德为先。三观是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观正则人正。三观正的人心态阳光、心态端正、心态明朗,不会斤斤计较,不会损民利己、不会违背原则、不会迷失方向。在思想道德建设的文明征程中摆正三观,大力提倡明德、崇德、敬德、养德,大力提倡以学习道德榜样为契机,树立树牢弘扬传统美德思想,结合时代特色开展以德为先宣传教育,打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建设局面。

赤胆忠诚、以德服人。党员干部要始终对党忠诚,赤胆忠心。在建设思想道德的路上更是要上心上力,尽心尽力。先把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上去,再想方设法引导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把共产党员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忠心展现出来,把共产党员敢担当、讲奉献、讲文明、有道德的一面展现出来,引导和鼓励身边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思想道德建设的文明征程中来,做忠心耿耿的群众、做以德服人的人民。

思想道德建设不应是个人在战斗,而应达成全社会共识,把这本就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好并发展下去,让思想道德建设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翱翔天地,让思想道德的文明之花遍地盛开,壮我河山。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202

沙勒克江·依明,男,维吾尔族,1946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沙勒克江·依明始终坚守为党和国家、为社会多做些好事的诺言,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多年来,每逢重大节日和周一,他都会在自家小院举行升国旗仪式,对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让各民族兄弟姐妹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在一起。

“我从小就与红色记忆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来到塔城市,我的父母把家里的4间房子腾出来让解放军住,这一住就住了8年,我们和解放军相处得如同一家人。”儿时的红色记忆,让沙勒克江·依明坚定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全心全意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

7月,沙勒克江·依明决定在自家小院立起旗杆升国旗。在全家人的支持帮助下,同年10月1日,国旗开始飘扬在小院上空。越来越多的亲戚朋友、邻居都自发到他家参加升国旗仪式。大家聚在一起,听着嘹亮的国歌,注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感到身为中国人无比自豪。

沙勒克江·依明在国旗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宣讲。他用质朴的语言、身边的典型事例及自己的切身感悟,讲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如今,他家的小院已成为塔城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除了当地干部群众外,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已达23万人次。每位到访者,他都会赠送一面小国旗,至今已发放9万余面。

沙勒克江·依明通过升国旗来表达爱党爱国之情,他还打算将升国旗的重任传承给他的孩子,通过代代相传,让爱党爱国、团结友爱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

沙勒克江·依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明家庭。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

长期以来,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你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你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感动了中国,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也是很难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

在日常工作中我觉得自己要时时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持向上的事业心,并加强师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让自己的每一个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教学工作中,自己也要〝以情动人,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以宽容的的心去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抓住闪光点进行爱的教育,使他们认为自己能行,让每位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的爱。

在自身修养方面,为了使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输向学生,必须不断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特别是现在的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促使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引领学生走进只是的殿堂,不断努力,做一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不断探索,做个学识渊博的老师,不断争取,当一个优秀模范的老师。

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以他们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营造知荣辱。讲义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我也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社会的认可。

学习先进,就是要学习其精神,并发扬光大。我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指示,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老英雄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彰显了初心和使命的伟大力量。

在张富清老人眼里,在战场上,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党指到哪,就打到哪”,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在祖国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新中国走过了70年风风雨雨,张富清同志的岗位和身份也随之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崇高精神。

学习了张福清同志的事迹后,除了向老人致敬外,我想更多的是感恩。感恩于前辈们的无私奉献、无悔付出为我们创造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张富清同志是我们年轻干部学习的榜样,是共产党员的标杆。我们要学习张富清同志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胸怀大志、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淡泊名利、廉洁齐家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他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牢记宗旨、坚定信仰,真正把对党忠诚刻进心中、融入血脉,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在感动于老英雄崇高精神的同时,也在深深思考是什么让他坚持与坚守了这么多年。我想归根结底还是“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革命信念的强大支撑。我认为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我们所从事的老干部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张富清精神,我认为应着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学习张富清的崇高精神,就要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抓实干,务实进取。当前,老干部工作处于改进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每一位老干部工作者要本着一颗对党的忠诚之心,坚定对事业追求的信念,切实增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坚守信念、不忘初心,以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让我们的事业生机蓬勃。

学习张富清的崇高精神,就要将其落实到服务管理老干部中,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当前,离退休干伍结构和利益需求的新变化,让老干部工作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实现所有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需要老干部工作者锲而不舍、前赴后继的努力和付出。因此,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每一位老干部工作者需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勇气。有了它,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它,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

学习张富清的崇高精神,就要将其落实到正己修身处,严以用权、严以修身、严以治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我们不但不能丢,还应该使之成为自觉。因为只有守住了清廉这个“本源”和“底线”,我们才会有进取之气,在思想上、感情上热爱老干部,关心老干部;在工作上努力拼搏,为老干部谋利;在作风上,务实正派,与老干部心连心;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乐主义和娇奢之气。

在平淡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寂寞中,展现自我、体现价值是老干部工作的真实写照,这与我们现在所要学习宣传的张富清精神的本质是一致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张富清老人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淡泊名利,砥砺前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扎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做一名“让党放心、让老同志满意”的老干部工作者。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

汤金德,男,汉族,1949年3月生,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坂里乡新春村村民。

7年前,汤金德的儿子因误食毒蘑菇去世,他不仅要承受丧子之痛,还要偿还因抢救所借的欠款。为此,他和老伴紧抓精准扶贫契机劳动创收,履约践诺,一笔笔还清24万元欠款,彰显一名老党员的诚信与担当。

2014年3月17日,因误食采回的毒蘑菇,汤金德的儿子、孙女不幸中毒。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儿子仍因中毒太深不幸去世,年仅7岁的孙女幸存下来。痛失爱子的汤金德和老伴何阿秀为抢救搭进全部积蓄7万元,并举债24万元。汤金德深知这些救命钱是亲友乡邻们东拼西凑而来,用心将每笔款项都记在账本上。这位46年党龄的老人认定,救命恩情不能忘,诚实守信更是万万不能丢。

一诺重千钧,尽管好心的亲友乡邻们从未主动提及还钱的事,汤金德和老伴却坚决要还债。然而,汤金德年事已高,且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老两口还要承担医疗费、孙女的抚养支出和家庭开支,还债初期举步维艰。

2016年,受惠于精准扶贫政策,汤金德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低保兜底。汤金德得益于政府为贫困户购买的扶贫保险政策,就医取药几乎不用额外花钱。孙女就学享受教育扶贫“三免一补”政策。汤金德和老伴全心全意投入到产业扶贫计划中,种植无公害蔬菜,将爱心人士提供的蛋鸡用于蛋鸡养殖和土鸡蛋销售。老伴还将家里的四亩地打理得井井有条,种了水稻、韭菜、辣椒、玉米。汤金德夫妇成为乡里的脱贫能手和示范户。

汤金德平时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即便是低保救助金,也要尽量省下来还债。500元、1000元、1500元……只要手中一有余钱,汤金德便按照当年的账本一笔一笔地还。直到2020年,已经71岁的汤金德终于还清了24万元债务,他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诚信美谈。

汤金德荣登“中国好人榜”。

文档为doc格式。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202

张发祥,男,汉族,1944年1月生,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饶河农场退休职工。

张发祥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言,为老战友扫墓近半个世纪。如今77岁的他,还将这个承诺“接力棒”传递给自己的儿子。一生执着、履约践诺,他是人们心目中的“北大荒战士”。

张发祥19岁参军,所在团的副参谋长孙振民见他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经常鼓励与帮助他,使得张发祥很快成为全团的训练骨干。几年后,张发祥退伍返乡时,孙振民到火车站送行,他一句“谁跟我留在北大荒”,让张发祥决定放弃返乡,与他一同投身到北大荒开发建设中。

1972年冬季采伐中,突然倒下的大树砸在孙振民身上,他永远留在了北大荒。追悼会上,张发祥向孙振民的遗像敬了一个军礼,哽咽着说道:“有生之年,我一定陪伴您,不让您在北大荒感到孤单。”一句誓言,一生承诺。从那一刻起,他对孙振民的承诺,49年来从未改变。

1975年,张发祥因工作需要调到距场部30多公里外的饶河县关门村驻点巡线,由于交通不便,有时候往返只能靠步行。几十年来,每逢重要节日,张发祥都会往返70多公里为孙振民扫墓,有时遇到极端天气,一个来回要走上10多个小时。

孙振民的儿子孙建军从广东回到北大荒看到父亲整洁的坟墓时感激不已对着张发祥长跪不起。孙建军再次来到饶河农场要接张发祥去广东安享晚年再次被他拒绝:“我还要陪着老首长呢!”

从开始,来孙振民坟前扫墓的除了张发祥夫妇外,还多了他们的两个儿子。张发祥在墓前嘱咐儿子:“将来我不在了,你们要继续为老首长守墓,只要老张家有一个人在,就不能让这里‘荒’了。”

张发祥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第八届道德模范

许国强,男,汉族,1967年2月生,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吾雷村村民。

许国强坚守“为农牧民放电影”信念,33年义务放映电影,从没有要过任何报酬,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被乡亲们称为“农牧民的放映员”。

1988年,在家务农的许国强意外接触到电影。得知自己有机会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他没有犹豫,就此踏上为共和县农牧民群众义务放电影的道路。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地区,这可是份苦差事。村与村之间有的相隔几十公里,有的上百公里,常常还需要翻山越岭、蹚水过河。许国强坚持背着放映机和胶片,不分昼夜、无论寒暑,风里来雨里去,常年奔波在农牧区的各个村庄。

通过放电影,许国强结识了现在的妻子。2009年端午节,许国强夫妻俩放弃与家人团聚过节的机会,到几十公里外为村民放电影。放完电影后,深夜在回家的路上忽遇大暴雨,山洪冲断了公路,放映机和摩托车被洪水冲走。他跳入洪水中想把放映机抢捞上来,可是洪水太大,机器没有捞着,自己也差一点被洪水卷走。在有关部门支持下,许国强有了新的放映设备,而他也更加坚定了要当好一名义务放映员的信念。

从1988年到2021年,许国强放映电影一干就是33年,放映7000余场,观众达40余万,“草原夫妻放映队”在海南州家喻户晓。30多年来,许国强夫妇的足迹遍布共和县的山山水水,他们送电影进农村、进牧区、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虽然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他们始终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默默坚持送电影下乡,送温暖给乡亲。

许国强荣获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青海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许国强夫妻放映队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文档为doc格式。

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何巧,女,汉族,1984年1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磁器口派出所民警。

何巧担任社区民警以来,面对辖区161名聋哑人聚居实际,满腔热情地为聋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架起警民连心桥,被誉为聋哑群众的贴心人。

何巧所在的社区是原重庆市高压开关厂所在地,厂子改制搬迁后,161名聋哑职工就地集中安置。2014年9月,何巧担任社区民警后,第一次入户走访聋哑家庭时,就因无法交流吃了“闭门羹”。在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交流中,何巧认识到,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尤其是为聋哑群众办好事、服好务,必须下苦功练好手语,过好沟通交流这一关。她制定学习手语计划,一有空就又学又练,不仅实现了与聋哑人无障碍沟通,还结合亲身经历总结出与聋哑人交流的要领。“有困难找何巧”“要办事找何警官”,成为社区聋哑群众常常比画的动作。

用爱点燃聋哑群众暖心之“火”。何巧从摸清实情入手,逐户上门走访社区聋哑人家庭,详细了解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实际困难和现实需求,逐一建立工作档案,制定帮扶措施,做到有求必应、有事必办、有难必帮。何巧先后为聋哑群众排忧解难300余件(次),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他们心里。2020年4月23日傍晚,辖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79岁聋哑人付某外出不慎走失,正在医院输液的何巧得知情况后,立即拔掉针头赶回社区,和社区居民一起逐街逐巷仔细寻找,终于在次日凌晨把老人找到并送回家。13岁的聋哑少年小李因为残疾感到很自卑,一度产生辍学甚至轻生的念头。何巧三天两头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半年后终于让小李走出心理阴影,重拾生活信心。

在何巧的积极推动下,2019年初,集警务办公、纠纷调解、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无声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聋哑群众专用的助听器、手写板、急救药品等一应俱全,让聋哑群众有了相对固定的交流活动场所。沙坪坝区公安分局300余名社区民警也主动投入到关爱帮扶聋哑群众工作中来,掀起“学手语、办实事、献爱心”热潮。

何巧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重庆市最美渝警楷模称号,入选“重庆好人”。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

如果说智慧是彼岸,那么道德便是此岸;如果说智慧是根芽,那么道德便是花叶;如果说智慧是山顶,那么道德便是山脚。没有哪一种智慧可以离开道德的根源,也没有哪一种智慧可以超越道德的范畴!

古人云:世间万物相辅相成。那么便可以说“智”离不开“道”,“慧”离不开“德”。一个人可以没有智慧,但决不能没有道德。因为但丁曾说过: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同时也流露出了人们道德意识的浅薄。如今,社会上的人们热衷追求身外之物,最终由溺爱变成了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无知的爱,失去了道德,失去了做人的原则。然而这犹如洪水般的猛兽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奏出了不和谐的音符!

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过马路时,看到老人摔在路边,便情不自禁地跑过去搀扶,本以为会得到老人由衷的感谢,但却成为了老人将大学生告上法庭的重要证据。我看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下来,甚至几次潸然泪下,不禁问道:谁是谁非,谁对谁错,亦是你亦是我?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有着一颗纯朴,善良的心,他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但又渺茫无知着。他虽没有傲人的家世,没有令人赞不叹的学历,但他有与众不同之处——道德之情,道德之心。可现在,仅有的一点善良都被人利用,不得不让我陷入深思。

在面对老人摔倒,我到底扶与不扶?成为捆扰我已久的问题。相信这件事情给每一个善良的人都造成了一定冲击力,让我们在道德的面前举棋不定。我们应该是瞻前顾后,置之不理还是伸出援助之手?不得不说,选择何种态度对于我做人的道德标准确实处在了两难境地。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道德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然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接班人,那么什么都不能丢弃!如果,在我的生活中遇到这种事,我也会像那位大学生一样义务返顾地冲上去扶起老人,不论这件事的后果!而且我坚定的告诉自己,我要这样做,我必须这样做!我不能再让这仅有的一丝阳光消失!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

崔译文,女,汉族,1999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面对凶徒冰冷的尖刀,为了保护同学,崔译文挺身而出,身中8刀。崔译文见义勇为的壮举感动全社会。2019年3月10日晚上9点左右,崔译文和同学小梁晚自习后结伴回寝室,一男子持尖刀紧跟在后。崔译文知道凶手的目标是小梁,认为不会对自己下手,便用力将小梁推开,大声叫她快跑,自己挡在前面为小梁争取逃跑时间,没想到却被男子猛刺两刀。男子很快追上小梁,小梁身中多刀倒在血泊中。崔译文顾不上疼痛,捂着伤口挣扎起身,用自己的身躯紧紧地护住小梁,自己再次身中多刀,鲜血直流。男子丢下尖刀逃离现场。此时已经浑身是血的崔译文,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受伤严重,始终紧握住小梁被划伤动脉的手臂帮其止血,一直等到医护人员赶来。在抢救室内,崔译文多次要求先抢救重伤昏迷的小梁。经检查,小梁身中16刀,如果不是崔译文用身体挡在前头,后果不堪设想。而崔译文身中8刀,其中有3处为贯穿伤,她的肝被捅穿,胆囊被刺伤,胸腔、腰腹、手臂各有深深的伤口,胸口到腹部还有一道长达17厘米的伤口。崔译文在icu抢救了3天才转危为安。

回忆起自己的举动,崔译文说:“我是军人的孩子。我知道,如果我不冲上去,她可能会死。”勇敢背后是家风传承,父亲崔宏伟也曾为救战友身受重伤,父亲一直是崔译文引以为豪的榜样。瘦弱身躯蕴含巨大勇气,崔译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勇敢与担当。如今,她已康复,回到校园。她在家乡浙江宁波奉化成立崔译文绘星志愿服务队,为抗击疫情、帮困助残、关爱老兵等公益事业凝聚力量、奉献自己。疫情期间,她主动报名参加社区防疫志愿服务,数十天坚守一线,挨家挨户开展摸排登记等工作。崔译文荣获全国最美大学生称号,被授予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

其实我们每一人都只做到了一小部分,却没有做到全部。我觉得道德就得做的全面,在家庭里做个好孩子,在学校里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在家里应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让家人轻松一点。有空时多和家人沟通,谈谈天,说说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还要多注意身体别让家人担心。现在我们正在小学阶段,虽然不能在物质上帮助家人,可是我们可以好好学习在精神上宽慰他们。

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老师给了我们智慧,所以在学校我们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同学之间我们要懂得谦让,多去付出,少索取回报。从此互相促进,互相进步。正是在老师的批评和鼓励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正是在老师的尊尊教导中渐渐长大。正是老师昼夜心耕,才换得幽谷飞香,诗满人间。如果我们要报答老师就要用成绩来报答老师,让老师知道自己的努力没白费。

在社会我们要明理,守法,诚信,助人,文明用语,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我看了一则列宁的故事:“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楼梯狭窄的过道上,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子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等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教育。作为一位伟人,列宁不因自己身居高位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这时我又想起了我自己的一个故事。

我后悔莫及,从那次以后,每次我坐公交车,只要我有座位看见老爷爷,老奶奶都会立即让座给他们,他们点头向我微笑时,心里很安慰。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会上,68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54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庆阳市宁县和盛小学教师杨雪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今年35岁的杨雪是宁县和盛小学教师。2018年6月15日下午放学时段,在宁县和盛小学门前,杨雪护送学生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自南向北快速驶来,径直冲向正走在斑马线上的学生。“我第一反应就是不能撞到我的学生!”杨雪事后回忆说。在车祸即将发生的那一瞬间,她没有丝毫迟疑,快步冲到车前,奋力将前面的4名学生推开,而自己和另外一名学生被撞倒,另有两名学生被刮倒。而这时的小轿车仍在向前行驶,再次逼近前面两名倒地的学生。这时,杨雪猛地从地上爬起,迅速将两名学生揽入怀中。由于用力过猛、身体失衡,她向后倒下去,但手臂仍然紧紧地搂着学生。

再次倒地的杨雪,几次试着爬起来看护学生,但因髋部剧烈疼痛未能站起。前来帮忙的家长准备先扶她,她却大声喊道:“别管我,快救学生!”学校领导和老师闻讯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将杨雪和受伤的3名学生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到医院后,杨雪请求医生先治疗受伤的学生。她忍着疼痛,陪着学生做检查。直到每个孩子都确定没有大碍的情况下,她才开始接受检查。“你放心,现在受伤的3个孩子情绪稳定,骨骼也没有受损!”听到校长的话,她才吃了“定心丸”,安心住院治疗。

在车祸突发之际,杨雪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保障学生们的生命安全,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大义和担当。多年来,她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倾心关爱,宽严相济,亦师亦友,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教学成绩也很突出,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好评。

杨雪曾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甘肃省见义勇为英雄等称号,被授予甘肃青年五四奖章。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