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教学设计(汇总5篇)

时间:2023-10-05 23:14:01 作者:BW笔侠 最新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教学设计(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教学设计篇一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8李广射虎

2、这篇课文的结构形式叫做:文包诗

3、谁来?【出示】《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4、诗中写的是谁?(李广)

谁来介绍李广?时代、美称、职责

(李广是西汉著名的飞将军,他负责镇守北方边境,作战神勇无比。)【板书】

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近飞将军李广,感受他的神勇无比!

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1、你从哪些字词体会到李广的神勇无比?(警惕的目光、搜寻)【出示】

2、同意的给他掌声。

3、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出现猛虎的那个夜晚。【出示】看着图,仔细听!

(师配乐朗读)

(1)假如你现在就身处这片松林,能看到什么?(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

怎么会漆黑一片?(月色朦胧:月色不明朗,看事物模模糊糊)

(2)听到什么?(疾风声、沙沙声)【出示】

(3)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出示】

(4)这样漆黑的松林中还经常有猛虎出没!你会有什么感觉?(害怕)

读出这种感觉!

4、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没有)

而是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出示】

李广在任何的环境下都能提高警惕,面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沉着冷静,怪不得和敌人战斗时:神勇无比!

5、自由练读,读出环境的阴森危险,李广的神勇无比。

谁能为大家献上朗读?觉得好的送上掌声!

还有谁想来?掌声呢?

还有么?

一起来!

你还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

1、你从这一句的哪些字词体会到李广的神勇无比?(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了出去)

2、同意么?掌声送上。

4、你找得又准又全!能用动作将这几个字演出来么?

停!他刚才拿起弓、架起箭就是拈弓搭箭。

继续!把力气集中在手上,拉开硬弓,射出去。

5、拉一拉弓,告诉陈老师:这弓怎么样?(硬!难拉!)

6、谁还想来学一下李广射虎!

你们有没有发现,韦烨枫和xxx相比,动作来得更?(熟练、迅速)

你从文中那个词体会到动作要熟练、迅速:连忙【出示】

如果慢吞吞的,老虎瞬间就扑了上来!动作要一气呵成!

7、在面对老虎的瞬间,李广将军沉着冷静,将箭射得如此纯熟,真是:神勇无比

8、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用朗读表现出飞将军的神勇无比!同桌练读!

谁来读好它?

谁来评一评他的朗读(射箭的动作是一气呵成,动作要读得更连贯一些,语速加快。)

请你来为大家读一读!真棒!一起来。

9、【出示】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试试,既要读出环境的阴森危险,又要读出李广的神勇。

一起来!

你还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

1、哪些字词让你觉得李广神勇无比?(深深地扎进、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出示】

2、把“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换成“无法拔出来”好不好?为什么?【出示】同桌之间读一读,比较一下。

3、如果你是在场的随从,你会怎样拔?(两三人拔、拔萝卜一样拔)可任凭将士们努力却: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出示】读好它!齐!

4、如果你是在场的随从,会说些什么?(我从你的话中听出了:惊奇、敬佩!)

(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李广将军你太了不起了!我太佩服你了!)

5、同学们,石棱是石头表面最坚硬的部位,而李广将军力大无穷,能够将半截白羽箭深深地射入石棱中,令将士们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真是:神勇无比!

6、将士们和你们一样惊奇,对李广将军是充满敬佩。读出这种感情!

三、精读诗歌

1、李广射虎的故事到这儿就学完了!

2、【出示】故事理解了,诗歌一定也没问题!齐: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3、【出示】你能看着古诗,加上动作、表情讲讲这个故事吗?同桌之间相互讲讲、一个人讲完,另一人要补充、提意见。

4、历史上射死老虎的人倒是有那么几个,可能够将箭深深射进石头里的就只有李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沉着冷静的他能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力大无穷的他能在与匈奴的战斗中一箭双雕!百步穿杨!

有这样神勇无比的飞将军驻守边关,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让我们捧起书本,用朗读来表达对飞将军李广深深的敬佩!

四、拓展延伸

1、其实呀!写诗赞颂李广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出示】听老师读。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

3、诗歌的第二句告诉我们:如果攻打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就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越过阴山来侵犯我们。

我们的李广将军令敌人闻风丧胆!读好它!

(1)将李广射虎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射虎英雄。

(2)搜集李广将军的其他故事和诗歌,下节语文课上我们集中交流。

五、布置作业

打开小练,开动脑筋,完成第8课。。。。。。

8、李广射虎

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李广射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教学设计篇二

教材分析:

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学情分析: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飞将(jiang)军将(jiang)领平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教学设计篇三

新课程要求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所以对《李广射虎》一课我做了如下设计:

一、出示《塞下曲》,读诗悟诗,质疑。

二、读准课文,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三、听写三组词:

神勇无比将领据说边境

月色朦胧搜寻拈弓搭箭硬弓

随从猎物惊呆扎进

从中任选一组词同桌互相复述课文内容,集体讨李广是个怎样的人?相机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四、课本剧表演。

1、以课文为载体,找出人物的动作、神情和相应的'环境。

2、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人物的对话。

3、自选伙伴合作表演。

五、课外延伸

出示李广射虎的“文言”: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读一读,说说其意思

六、背诵《塞下曲》

七、作业

任选以下两项作业完成:

1、找一找卢纶另外五首《塞下曲》

2、联系课文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3、默写《塞下曲》。

4、练笔:用“月色朦胧、影影绰绰”说几句话。

整个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综合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课堂实效。

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教学准备:

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

一张荷花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交流收集的文字资料或图片。(5分钟)

二、师:导语: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

(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课件)大家想读吗?(学生自由读)

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交流)

出示古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5分钟)

启发: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三.自学课文。(15分钟)

四.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五.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第一节:

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节:(15分钟)

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

(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例句:

(1)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3.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板书:色彩美)

4.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姿态美)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

7.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李广射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1、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词。

读生字词

说几句话,用上其中的几个词

2、这首著名的《塞下曲》写的是谁的事情?(李广)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李广是什么人吗?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将军。)板书:神勇无比(理解神勇无比的意思)

过渡:李光射虎的故事是根据卢纶的一首诗改编的,谁能来读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评价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

(一)第三自然段

(1)你认为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2)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3)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4)交流(拈、搭、运、拉)

(5)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搭:架。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6)观察课文插图。

(7)说说李广的形象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谁来表演一下。

(8)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9)“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说明李广的力气很大,说明箭的速度很快。)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1)学生第二轮自主阅读,交流:

明确:一是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三是前方影影绰绰有动静。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些词意思相近?

师: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高度戒备,十分警惕,这是一位将领重要的素质。)

(2)听范读,闭眼想象画面,感受射虎的环境

谁能读好这段话?

小结:李广将军夜间外出巡逻,树林深处风吹草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李广将军以为有虎,便“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让男生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李广将军射虎时的情景。

(3)、读了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塞下曲》这首诗哪两句话的意思?(齐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二)第四自然段

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广的神勇无比?

交流反馈:

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1)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

(2)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2)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3)李将军真是(神勇无比),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你佩服他吗?(佩服)

你能体会将士们的心情,读出将士们的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吗?(生读)

(4)你理解了哪两句诗

(5)、请男同学读第三四两句诗,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着诗的意思和当时的情景。

你们佩服李广吗?(佩服)让我们想着故事的经过一起读《塞下曲》,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感情朗读全诗)

三、背诵塞下曲

(自由读背前后桌互背指名背齐背)

四、拓展延伸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