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反思论文(专业12篇)

时间:2023-12-10 12:38:37 作者:琉璃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接下来是一些成功教师的教学反思案例,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启发。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析教育论文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本文通过对最近几年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主体思路的分析研究,从课程内容改革、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学辅助手段和培养应用能力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近年来,高等数学在各个理工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成效非常显著。一个具体的方面就是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内容的选取与专业需求相结合。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科各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之一,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能思考、会思考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这也为学生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另外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也能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考核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比如以考试成绩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来确定等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目前,各个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主要使用的通用教材或自编教材,内容经典但涉及现代的理论和方法的内容较少,特别与本专业教学结合的不紧密。虽然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上有一定的更新和改革,但大的框架本质上没有改变,知识和内容已不能满足当前专业发展的需要[2]。因而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当然,这如果能与教学评估等其它相关措施协调好,高等数学的教改步子会更大,更快。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实际情况,明确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合理制定教学思路及方法,使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更加全面且具有一定的应用性。例如土木工程专业就要详细介绍、反复强调向量和空间解析几何知识;管理专业的就要关注导数和最大值、最小值以及最佳收益方案等教学内容;机械类专业的就应着重强调函数图像的描绘、曲线的凸凹性拐点以及与液体压力压强相关的积分等知识的重要性,因为这些问题跟专业息息相关。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因而我们应该根据高等数学的学科特点,编著针对本专业发展集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启发性等于一身的特定教材[3]。

二注重教学与学生本身特点的联结。

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是大一大二的新生,他们刚从中学跨入大学校门,由于学生习惯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适应了在多重监管下的挑灯夜战和题海战术,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过分依赖性老师和家长的督导,缺乏自律性和主动性,不能适应大学松散管理和自主的学习方法。针对这种复杂状况,我们首先要把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和中学数学有机结合起来,要强调中学数学知识是高等数学的基础,高等数学是中学数学知识的延续。可以挑选一些用中学数学的知识不易解决或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比如椭圆的面积、点到平面的距离、点的个数和点的长度等等很多有趣的问题,用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则可以完满解决,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尽量借助于中学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高等数学中的问题,以彰显中学数学的基础价值。例如函数的极值与最值问题、函数的单调性等等问题可用中学数学知识轻松解决。让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再学习高等数学也很容易,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4,5]。另外,教师在系统讲解高等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将所学知识与专业内容以及以后的工作内容挂钩,多举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体会到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另外在解题时,要讲清思路,做到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并且老师要强调所学内容对后续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作用,使学生了解高等数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另外,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大胆探索、大胆提问,尽量给学生以想、说、练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于作业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共性问题给予集体解答,个人问题给予个别辅导,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大家对“因材施教”这个字眼都不陌生,在教改措施中也经常被提起。但我们一般以不同专业方向为分类与划分的依据,而常常忽略同一专业方向不同教育个体的需求。因而有必要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针对具体专业方向的特点调整、教学学期和学时,并进行教学内容的增、删、改。同一专业方向的学生的高等数学课程可以拆分成必修课部分和选修课部分。对于欲考研等有其他特殊需求的学生,可以通过高等数学数选修课设置、增加课后辅导的方式来扩充知识容量。

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高等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课程,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容易只按课本内容讲,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反过来老师看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也影响到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板书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使知识内容生动、清晰,具有强烈的表现力,使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概念、概念定理之间的关系具有可视性,在某些内容后可以插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当下研究现状,使学生不仅学习到知识,也开阔了视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高等数学的学科特点,我们也要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让课堂又一言堂完全变成了ppt演示,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6]。我们要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要根据每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和问题,制定合适的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方式,让二者互为补充,从而使高等数学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出现,又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把高等数学课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利用翻转课堂老师和学生角色互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不仅学到了相关知识,而且锻炼了自身素质和能力。

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是信息社会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使学生通过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能习惯地用数学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树立自主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建模就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质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要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适当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使学生的学习进入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的良性循环。

总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存在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老师和学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研究。一方面我们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再确定具体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也要积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不仅能够轻松的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识,而且能够在解决实际专业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让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教学互利互助。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探索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这是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与职业环境变迁的步伐相一致。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科技的高速发展使职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偏差较大,这使人们很自然地期待与职业环境变迁紧密相关的教育内容的改变,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要遵循社会转型期的实践性、开放性原则,从社会经济环境变革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出发。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学校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向学生灌输的是一种高尚的生活理念:体育运动并非是简单的体育锻炼,它的'精髓所在是隐性的体育精神文化,它对于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观念、永不服输的竞争意识、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些精神和现在职业环境所需的创造性、竞争性、适应性和应变性是息息相关的,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其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对培养新型人才是不可低估的。

加强体育课程建设,设计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价值观,设计运动参与意识而并非技术为中心的课程知识观,设计“以人为本”的课程实践观。考虑“以人为本”的实践观,高职学生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每个专业对个体的身心要求是各有所长。根据不同专业对身心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再对教学模块用不同的锻炼情景设计多个训练项目来充实模块的内容,这对教师提出了职业教学能力的要求,这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强烈冲击。要求教师从专业的需要出发,经过基层工作调查访谈,掌握职场需要怎样身心的员工,不同专业群需要怎么样的体育项目来为专业服务,以能力为核心,打破传统体育课程理念,进行体育课程整体设计,设计出既能使学生体会到参与运动的快乐,又能在课堂上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能力与学生的需要更贴近的课程,为以后的职业环境所需打好基础。考虑运动参与的知识观,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长期影响,至今,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中体育技能考试还是占主要地位,导致许多学生为考试学、为考试练,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而体育能力是一个人在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自身的体育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调节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正是终身体育理念的体现,也是职业环境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体育活动是体育能力形成的大舞台,仅靠课堂体育教学和传统体育项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但体育活动组织难度大,通常被少数人参加的体育比赛所代替,这种以点带面的做法并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内容要迎合学生的兴趣,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可参与性,应注重健身,贴近未来职业,确立终身体育意识,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考虑身心发展的价值观,职业环境变迁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而高职院校相对来说面向就业弱势群体,而高校体育是整个人生体育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关键时期,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性显得尤为重要。而竞技体育培养竞争意识,促进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实现,对向新的人生目标迈进有着积极的意义。竞技体育讲法制不徇私情;讲现实不讲资历;讲务实不讲幻想。通过体育比赛,使学生品尝了失败的痛楚与成功的喜悦,懂得团队的力量和别人支持的重要,对塑造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起着重大的作用。另外,体育比赛中还得承担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一个角色有其特定的任务和行为要求,就相当于一个小的社会活动,有利于社会工作的需要。

2.3利用物化环境营造校园文化。

体育物质是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它包括体育建筑、设施、场地、器材等和体育相关的实物,它不单指物质的本身,而是包含体育物质所蕴含的思想和理念,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和灵感,体现着人类的意志和情操,这些体育物质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内涵,时刻激励学生,伴随着他们成长。

3结论与建议。

3.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职业环境变迁是紧密相连的。

职业环境变迁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源泉和动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适应职业环境变迁的需要。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要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拓宽教学改革思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将健身锻炼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应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多种体育锻炼并存的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3.4由于办学类型、办学目标、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同。

决定了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思路不一样,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3.5在体育设施的建设上。

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拓展思路,不拘泥于传统模式,注重实用性、多功能性和项目选择的多样性。应从本校的传统、培养目标出发,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环境。

职业需要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使学生在毕业后快速投入到社会生产中。体育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效的有职业导向性的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奋战在工作岗位上,所以,基于职业需要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教学缺少明确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就像一块精准的指南针,只有在目标的指引下做事,才可事半功倍。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学也应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助于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避免做无用功。但在现实的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却不够明确。体育课堂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潜意识中感觉体育课只是用来放松心情,于是对体育课的知识不在乎。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教师与学生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及体育能力。所以,体育教学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在当前的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的学习目标只是学好生活技能,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做好基本的工作,而体育教学只是在忙碌的高职生活中用来调节和放松的。正是这种错误的想法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专业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讲解完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注意事项后,就不再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而是让学生自由活动。而学生由于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在体育课堂上漫不经心,不能扎实地完成教师课堂布置的任务,学习主动性差,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率低下。

高职院校的最终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拥有生活技能,服务社会,而体育教学能让学生在学生阶段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运动技巧和心理素质,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为此,笔者基于职业需要提出几点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加强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明确体育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及体育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在日后的社会工作中更好地展现自身能力。所以,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让教师首先重视起来,再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重视体育教学。为此,学校可开展运动会,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就会变得更加轻松。

(二)根据不同职业的需要,开展针对性教学。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工作方向。而当学生正式进入社会后,他们的体育锻炼时间就很少,同时,由于工作压力等因素,使得他们在工作后很少进行体育锻炼。但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良好的工作效率的前提。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阶段要学会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例如,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日后的工作基本在工地上,对于手部和背部力量要求较高,这时教师可让他们进行拔河、背人比赛,通过有趣的比赛来锻炼他们的手部力量和背部力量,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团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明确教学目标,组织高效教学。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目标进行练习,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让学生规范地练习课堂内容,避免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盲目性。这样的体育课堂,学生和教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学生才会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进行练习。这样一来,体育教学的效率就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明确教学目标,正确指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实现高效教学。

总之,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科学地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时刻注意学生的职业需要,根据职业需要来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职业需要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对高职体育教学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项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生理以及心理的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不断发展。本文着重对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并从其现状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更好的发展提出一定的理论依据。

篮球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由詹姆士奈史密斯创造,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1]。该运动具有多种特点,如:对抗性、集体性、观赏性、趣味性以及健身性等,且该运动规则较为复杂,对学生的脑力、体力以及配合能力等都有较大的考验,因此该运动是一项益于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的竞技[2]。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在篮球教学中更好的使学员提升综合素质以及如何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资。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历普遍在本科及其本科以下。但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等相继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使我国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的学历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这一趋势看,我国未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的学历会普遍得到提升,使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在引进高学历人才时,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等相对不足,对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影响[3]。

(二)硬件设施。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设施以及器械是必不可少的。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目前高职院校环境中,体育设施以及器械等并不足且质量相对较差。虽然近几年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对篮球场地以及器械等加大了财政投入,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篮球场地以及器械等受经济制约不能得到有效维修以及设置。教学设施的不足导致多数学生得不到足够时间的练习,从而影响教学质量[4]。

(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果都有直接的关系。体育教学改革已在高职院校实施一段时间,但由于学校领导或是有关教师的不重视等多种原因导致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具体教学中,学校和教师等过于强调基本技术、技能等知识的灌输,不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考虑问题,忽略学生的能动性等,过于追求全方位的知识教学而忽略重点等;再看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以课堂讲授式为主,忽略篮球实际操作训练。还有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场地上的训练,而忽略结合基础知识的讲解,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教学内容。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篮球技术时更倾向通过比赛、游戏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对于传统的讲授方式并不十分感兴趣,甚至感觉枯燥。尤其对相关内容的以试卷形式的考核,并不能达到提升学生兴趣的效果。

二、职业实用性理念含义。

就目前现状看,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逐渐增强,并有意识的在篮球教学中加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但在教学具体改革实施中,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始终以基础课和选修课这一形式为主,这是一种适合大众化的教学模式,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是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对以后的工作定向性较强,高职院校应对这一要求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其更符合现代化的对篮球技能人才的要求,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现代化的岗位。首先高职院校应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不能将其单纯定位为游戏与健身的运动,要充分表现出高职院校教育的特色和基本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在改革中可引进先进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职业实用性理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根据学生未来从事职业制定出有较高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改革教学中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能力等素质得到全面的均衡的发展之下能够适应未来职业的需求,并使学生能够重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等。

三、在职业实用性理念下对篮球教学改革。

(一)改革目标。

首先应确定教学改革目标,找准改革方向,才能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靠近。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运动项目的不同对人体产生的作用不同,二是不同的职业对人体身体素质的要求也不相同。根据这两点,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学生未来的不同职业特点以及职业要求把职业实用性理念应用于篮球教学中,使学生在该理念下得到全面的有重点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首先确定教学目标,使学生加强对该教学目标的认可与重视,在实际训练中增加其主动性,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的变革在原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实用性理念并结合篮球教学特点制定出具有较高针对性的满足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应主要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个体意志、合作能力以及篮球技能等为目标,其中篮球技能训练中主要包含拓展训练、形体训练、视野训练等基本训练。2.教学理论教师应以职业实用性理念为根据使学生明白未来所从事得职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并加强学生对职业病的认识以及如何在训练中加强对其的防范,从而进行正确的有效的`训练,并使学生了解在篮球训练中不同的训练方法对身体各部位产生的作用以及影响,加强学生的认识与重视,并教会学生如何自制适合自己的且有较高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使学生在篮球训练中做到合理、有效、科学,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更能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要求。3.加强实践在对学生实施一定的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后,篮球实践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实训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实践训练方案,使学生在训练中的效果以及能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在实训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形体训练,根据未来职业的要求的不同,调整学生的站姿、坐姿以及行姿等,使学生的形体美感得到提升;再是在实训中,不能单纯的实施篮球操作训练,而要适量增加一些基本功的训练,如:跑、投、跳等,以提升学生的基本功,增强学生的耐力;篮球运动是一项协作能力较高的运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应增加一些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的训练。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职业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任务得到不断的强化。高职院校只有在篮球教学改革中加强应用职业实用性理念,才能促使所培养的人才更具竞争力,才更能顺应时代不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4]杜志刚.河北省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电磁学是普通物理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是重要的基础课之一。

是高职院校课程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学中存在太多的问题,阻碍高职院校中电磁学教学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电磁学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方法,改革电磁学的教学,收到明显的效果。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各类技术人才成为各个企业的“抢手货”。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高职教育,再加上职业技术人才的紧缺,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张,许多在高考中没有选择物理的理科考生和文科考生,也在这样的形式下,到了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专业。

而这些进入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学习过高中阶段的物理电磁学内容,或学得很不好。

这样,学生学习电磁学课程时没有基础,或基础很差,就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如,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思路,不知从哪里着手开始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解决的能力不够;还有很多学生,由于学习不认真,学校硬件设施不足,没有经常性开展实验教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亲自参与物理实验的机会不多,缺乏基本实验操作知识,实验操作技能,能力较差。

电磁学是高职院校中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课程体现“一强四多”的特点:“一强”是理论性较强,“四多”是指概念多,原理多,定律多,高等数学知识用的多。

针对以上分析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电磁学课程中的问题,以及电磁学课程的特点,我们在电磁学课程教学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电磁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收效显著。

1降低课程理论要求、简化推导过程。

就目前而言,专供高职院校选用的电磁学教材比较少,大学物理电磁书方面的教材倒是较多,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大都是本科教材,难度高,内容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就根本不适用,因此,我们也只能尽量选择适合高职学生实际的教材。

并在电磁学课程教学中,尽量做到降低课程理论要求,简化电磁学教材中涉及高等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

高职学生本来就是高考中成绩较为一般的学生,与高考拨尖的理工科本科生基本没有可比性,他们在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上非常薄弱,因此学校在应用电子专业上,只排了一个学期的高等数学课,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导数、一元函数微积分等基本的知识。

不过,高职的学生又不进行科学研究,也没必要学习多元函数微积分,微分法、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相关知识。

高职院校的性质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电磁学的目的是应用,会用这些公式解决生活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工作奠定基础,就根本没有必要对电磁学有关定理的数学公式了解得一清二楚,没有必要对其中的来龙去脉象搞得明明白白。

2突出高职教育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精英式的人才,不是科研型的人才,我们不需要他们精、深、尖,只需要他们熟、通、广。

培养出来的是有一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企业、公司等生产一线的技能熟练应用型人才。

因此,对于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的课程讲授,技能培训,就需要结合学生具体的专业实际,改革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突出高职教育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我们就结合相关理论向学生介绍了与工程技术、与现代科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如静电的危害、静电的防治与清除、电磁辐射污染的产生与危害、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超导技术原理及应用、新能源电池的原理与运用和磁悬浮列车等方面的内容。

3变单一的“填鸭式”为现代多种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与本科生相比,在知识接受能力上有较大差距,他们早就厌倦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给学生的感觉是在被动接受知识,不仅调动不了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还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抵触情绪,这样的结果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却感觉枯燥无味,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基于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启发式”、“提问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乐于表现自己。

这样就变被动地要我学为学生主动的我要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吸收新知识。

4营造创造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

电磁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电磁学理论知识,掌握电磁学技能,还要定期开展课堂讨论,营造创造性学习环境,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对电磁学知识点不能讲得太深讲得太透,要在教学中留有空白,突出重点,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教师可以全面系统地深入研究电磁学整个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拟定适合学生思考的讨论题目,当然这些讨论的题目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提出,让学生自行质疑,自主解决。

总的来说,由于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在学习电磁学课程中遇到较多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电磁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积极创新,让这门应用广泛、作用巨大、科技含量高的电磁学课程,发挥活力,放出光彩,只有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2]陶力沛,电磁学教学改革探讨[j]青岛大学学报,2001。

[3]j,s布鲁纳,教育过程[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析教育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必须进行全面的、彻底的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语文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还具有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语文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但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语文的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在理工科专业甚至取消了语文课。高职院校语文骨干教师大量流失,许多转向教文秘、新闻、心理健康等其他课程。这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课所面临的共同境遇。究其原因,从许多学者的分析中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不重视,削减课时,甚至视之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并加以取缔。二是学生不重视,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对语文学习无新鲜感而产生厌倦情绪。三是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阶段,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四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偏重于文学性和鉴赏性,尤其“满堂灌”的倾向较为严重。这样的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在这场大改革中是不是只能面临着被改掉的厄运?如果高职院校语文课还有存在的必要,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应以以学生为本,抓好三个立足点,即学生能接受、学生愿意接受和学生应该接受。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转变指导思想,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日益增多。语文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了。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是说高职学生目前的语文学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学不可的。当前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对语文这门工具没有很好地掌握,许多学生连申请书、求职信这类常用的应用文都不会写,要么是格式不当,要么是错别字连篇。说起话来要么是词不达意,要么是胆怯害羞不敢表达。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看,语文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来看高职语文教学应该转变观念,一方面要加强口头表达训练,另一方面要加强各式各样的日常应用文训练。

2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实用性教材。

当前,许多学校使用的教材为本科教材或普通高中教材。本科教材以古文为主,缺少现代文,突出作品的欣赏、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高中教材则没有一篇是反映工厂生活的,而且应用文的篇目极少。而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的文字水平较低,理解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强迫他们去分析寓意深远的文章,描写远离他们生活的人物,势必会造成教学相克。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教材要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所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的教材应选择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经典时尚且有强烈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还要增加应用文的篇目。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

3从学生兴趣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奇是兴趣的源头。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目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讲,考试成绩的高低未必是最重要的。对他们来讲,考试仅仅是检查掌握和巩固知识程度的一种手段。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在于社会性。所以教法的改进要力求体现最大的实效性。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不仅指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且包括与语文相关的各类讲座,在语文教学课时大量削减或停开的情况下应以讲座为主。

高职院校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口语教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管理相结合。语文老师参与学生管理可以多层面地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从读音、吐字抓起。让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在各种场合中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班级干部竞选演说、举办诗歌小品比赛、参加辩论会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每天记el记、要结合学校各类活动的开展,进行应用文写作练习。如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汇演、讲座等都要让学生参与,并布置他们写报道、消息、通讯等佳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试析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个案初探论文

体操是一项内容丰富的体育项目,能够培养顽强的性格和拼搏精神、能够全面地、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尤其是对自我保护、力量素质和平衡素质都有很好的提升。体操的学习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项素质和一般素质,给其他各方面体育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组织纪律的增强。正因为其如此重要的作用,历来体操课程都是体育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的不重视,近些年来体操课程的地位才日趋低下,越来越不受到师生欢迎。但这都是客观条件导致,我们要加强宣传,重新认识体操课程的意义,充分挖掘体操项目锻炼价值和教育作用,切实加强体操教学的质量。

2.2加强投入,重视教师培养。

导致教学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学资源不足,这其中包括两点:第一,教师负担过重。高校教师资源的稀缺,导致一个教师要同时进行课堂教学、室外教学、器材教学等,这使得教师过于繁忙,无法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第二,硬件设施不健全,很多高校盲目扩招,学生人数大量增加,硬件设施却严重落后,学生上课有的都找不到应有的设备,这些都对学生学习体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高校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根本上去解决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采取积极措施为教师提供便利,精简教学管理中的繁琐流程,在教学管理中以老师为主,发挥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形成特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引进教师资源,人才是一个高校发展的必要保障,不仅仅在科研,也在教学质量方面,同时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最后,完善体操教学硬件设施,增加与学生相关的硬件建设,比如:专业教室、网络学习的平台、体操相关器材等,使学生在体操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2.3多样化教学形式,增加学生兴趣。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他们长时间受到教学的控制,会越来越没有学习的兴趣,这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相关知识实践中的应用,教学质量的提升仅靠示范讲解强塞给学生是不够的,要他们自己去理解、去思考才能真正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开发更具有实践意义的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手段。还要将体操教学与当前新兴技术相结合,加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利用多媒体语音、动画、图片的多样性加强学生对动作的认知。2.4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时代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多样性,教学内容也要及时更新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与整体性,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在教学内容上还要对体育竞技内容进行针对性删选,使其更加具有趣味性、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信息平台的构建,其丰富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对于自身已经理解的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对于未知的新知识可以认真学习,还可以对知识难点进行反复学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总而言之,每个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利用时间针对自身薄弱的知识环节去安排学习,这样也降低了学生由于起点差带来的学习上的不平等。

3结语。

当前体育院校体操课程日益边缘化,重视程度越来越低,高校体育工作者不能够听之任之,要大力宣传,将其价值和教育价值提高到应有的地位。文章从当前体育院校体操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着手,经过认真分析,提出了促进体育院校体操教学改革发展的办法,这需要高校体育工作者自身的努力,与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的大力配合,重视体操基础教学,功在高校,利在万民。

参考文献:。

试析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个案初探论文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发展,是高校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加全面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各大高校在关注人文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通过发挥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工作的优势,为有效地开展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及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案,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摘要: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面对全球经济的转型发展,作为高职院校中最为重要的语文课程,改革发展也势在必行。在新形势下,改革发展必须基于“六位一体”的改革模式,构建以“六位一体”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实践,为国家培养高职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也迎来了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必修课语文教育改革也是迫在眉睫。目前来看,我国语文教育仍旧存在着教学思想落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积极思考,开拓创新,提出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方案。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致力于“六位一体”课程模式改革之下,并积极把这一模式运用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改革之中,形成具有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特色的整体化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中的语文教育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时代,阅读信息需要一定的语文综合能力。所以培养语文素养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同时,语文与人际交流等都密切相关。高职院校是以职业化为目标,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的教育场所,我们在培养的时候不仅要灌输语文知识,更要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1“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谓的“六位”,指高职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中必须突出的六个基本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教、学、做”结合及形成性考核。“六位一体”则是这六个要素有机构成、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确定知识目标、组合教学模块、设计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为训练素材;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教、学、做”一体化安排,促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能力,获取知识;课程考核以平时的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考核为主。“六位一体”的课程模式把职业化上升到了核心地位,让整个教育过程更近贴近学生的需求。“六位一体”课程改革模式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这是一种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面向社会教育的教学模式,最大优化教学体系,构建具有特色的科学的全新模式。

2.1更新教育思维,科学定位教育目标。

新时期以来,我们在进行教育改革时,不能因循守旧,依旧按照之前的教育发展模式来培育学生。从教育制定者到教育实践者,都要积极转变思维,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教育成果,兼收并蓄地吸收符合我国高职语文教育发展的知识。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求知要求来科学地制定教学方式,切记不可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育思维的更新是需要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的,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思想上积极进取,行动上不断创新。平时多进行学习,在教学这门课程中,教师永远是学生,多听讲座,多看相关书籍。同时在课下时候,要主动和学生交流,倾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反馈,对于学生提出的好建议一定要牢记,把这些可实行的建议运用于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更新教育思维的同时,还需科学定位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具有引领的作用,我们在制定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开拓创新,制定出一条符合中国高职语文教育发展的科学之路。教育目标作为标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育效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备课前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上课前要明确课堂目标,在进行人文教育时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尤其对于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育,要把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迈入社会后,能清晰地表达自我的观点,并对事物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在看到一些事物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让其生活不仅仅是机械地向前走,更多地会思考人生。这一体现了“六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2.2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

我们在进行高职语文教育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者培育的主体,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完全忽略了学生本体的作用,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志来教学,结果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最终都不尽如人意。这样也是极为不科学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兴趣。对于高职语文课程来说,就要以审美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依照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教师要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学生大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在讲解课文的时候穿插一些故事,会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会增强。要想获得学生的喜爱,教师在教课时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要多样化,积极践行高职语文教育模式的多元化,通过多种方式来达到认知的目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灵活多样,实现语文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借鉴优秀教师的方法,在不断摸索中奋力前行。在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就开拓了很多的精品创新课程。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主体,而把学生作为主体,对于一些接受性较强的文章,学生可以组建小组,通过讨论,选派代表来进行讲解,最后设定了台上台下互相提问的环节,在互动中达到学习目标,通过学生们的表现,教师可以最终纠正研究过程中的错误并且对课文主旨进行总结,对研究方式加以客观的评价。而对于一些感悟性强的课文,可以运用联想教学法,设定特定的情景去让学生感悟与作者相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和作者突破空间,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这样也是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对于一些新型题材的课文,比如戏剧作品,很多课本都选录了曹禺的经典作品《雷雨》,就可以在讲解之前,让学生排这样一出剧目,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会搜集资料,会体悟人物的感情,会总结出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可谓是一箭三雕。通过演出,学生也会对话剧这一文学样式有了更为深厚的理解,回顾一下,我们会发现这篇课文所要掌握的知识点都在这一演出中所领悟到。

2.3改革高职语文课程的考核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存在着课程考核单一的现象,一般而言,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大部分依赖于最终的一次考试。实质上,这种考核模式是极为不科学的。要想改变这种考核模式,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我们要建立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考核模式。通过互相的监督与评价,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家长的配合能力以及教师的教课质量。第二,我要要对学生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标准。我们的考核标准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过程性考核,这一部分要占最终成绩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包括学生的考勤、学生的上课情况以及课下的完成情况。第二部分为终结性考核,主要就是期末考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出题时,要侧重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要出一份真正能考查学生能力的试卷。第三部分为能力考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活动,也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考秘书资格证等资格证书,同样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演讲辩论能力等可以纳入考查之中。第三,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外竞赛活动,并把这些活动纳入最后的考核系统里。比如可以组织普通话大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并且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能主动地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中外优秀的文学和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最终的培养目的。

2.4深化教学改革成果,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

教材在教学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规定着教学方向,同样,教材也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物化形态的依托。高职教育工作者在选定教材时,在认定权威的基础上要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学生才能配合默契,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在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育工作者在编订教材时,既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成果,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选择课文内容上,既要选录经典,如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内容,包括上古时期的《诗经》,楚辞,汉赋、中国古典诗歌,长短不一的宋词,充满市民特色的元曲以及明清时代的四大名著,这些代表着每个时代特定的文学形式一定要选取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供学生学习。但是仅仅吸取古代精华还远远不够,现代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还要选录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文章,包括当代优秀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同样,我们还可以选录一些代表现代社会发展的科技文,培养学生的现代阅读能力。此外,网络上还有很多的教材可以提供下载,教师可以常常关注网络上的新知识,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看一些精品课。这些网络教材虽然良莠不齐,但可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3总结。

实践表明,根据“六位一体”目标改革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教学方法去除了传统的不科学的部分,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了教学过程的完整化和体系化目标。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树立职业精神,更顺利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邓泽民,侯金柱.职业教育教材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刘文菊.论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个重要表现环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

[5]陈和.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7]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在教会学生在未来赖以生存的技能之外,也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增加学生文化软实力,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强劲的竞争实力。所以,众多院校在进行大学课程安排的时候,都会安排以大学语文为主的一些文学类课程。职高院校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他们的文学知识软实力。但是,通过这些手段得到的结果却让人忧心。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很小,如果不是培养方案要求,可能根本不会来上课,更别提很好地完成课程任务了。这与我们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相去甚远。如何更好地增强大学语文课堂的活跃度,让高职院校的学生爱上大学语文,是每一位高职院校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学改革是改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状况的首选道路。在下文中,笔者将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自己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想法以及一些新思路。

一、明确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地位。

很多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学校氛围的影响下,也开始认为大学语文对高职学生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大学语文课程在院校课程中并不占多么重要的地位。其实,这些教师以及大多数的学生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众多专家学者都曾明确表示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其对学生的影响以及这门课程在所有其他课程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大家应该认识到,大学语文是一门多功能的课程。开设这一门课的目的在于培养高职院校学校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语文素养基础。此外,大学语文所要求的语文写作内容,对高职院校学生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当然,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师使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引起高职院校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也是造成今天大学语文课程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是,我们大学语文教师,应当首先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地位,明确自己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所担负的责任以及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真正的教学目的,将风气重振起来,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积极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模式妥善改变,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比如,专门开设一个课时的时间,给学生介绍现代作家写出的颇具古风的文章、小说。如果语文教师在一学期中专门找一节课来给学生讲《甄执》的特点与内容,学生一定会对大学语文这门课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三、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用压力促进改变。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和学校眼中的“辅佐课”,课程考核方式大多非常简单,学生无须用心听课,就能够很容易地完成。当然也有的教师会设置难度较高的考核方式,但得到的结果往往无法让人满意。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完善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如果希望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继续深化下去,就必须努力做到完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式。

较为传统的考核方式就是书面考试了。中国的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就是“一试定英雄”,教师往往就期末考试的成绩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下结论。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和可行性,但却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仅仅以应试成绩来选拔人才。高职院校已经不再是小学、初中、高中,对于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当区别于学生熟悉万分的考试百分制。适当地添加一些考勤成绩,在课堂上还可以加入回答问题得分的元素,这样一来,就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去;较小比例的期末考试成绩分配也能够减轻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担忧,做到没有顾虑地参与到大学语文的学习中。同时,完善后的考核模式,也能让很多过去不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感到些许的压力,并在压力的促进下改变自己的观点,努力学习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历史已经有九十多年,近百年的风风雨雨没有把大学语文课程磨灭掉,反而让这门课程在全国各大本科、专科院校稳稳扎根,必定有其道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地位,在这全新的时代里开拓创新,求实努力,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探求新思路,将大学语文课程在职高院校中越办越好,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郑苏。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0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析教育论文

摘要:就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现状,从构建新的教学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这几个方面对未来教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尚职数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地扩大,高职院校向社会各层输送越来越多的“服务蛩”,“技能型”人才。以应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传统的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如何改革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我们所有数学老师所面临的问题。

教学课时相对不足。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把教学重点都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各项实训上,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基础理论课的课时,这不仅没有考虑到高职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出路的多样性,如专科转本科,专科升本科。

1.1现行教材偏重逻辑性,应用性不强。

现行教材偏重逻辑性,应用性不强。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而实际教学中,偏重的只是传授。强调结构严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等不够重视。

1.2教学方式落后。

灌输式,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通过反复机械的练习掌握一些固定题型的解法,而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手机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析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个案初探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体育赛事,同时也加强自身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于强化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体操作为体育院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却日趋低下,这对体育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探寻当前体育院校体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而对于体育院校来讲,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运动能力。通过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改革及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以此为实际教学活动提供一定借鉴。

社会发展伴随着体育的繁荣,一方面,生产水平的进步使得人们从繁忙的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拥有了更多的自主休闲时间去分配给体育运动;另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经济基础的牢固,才能更多地在体育运动中有所投入。但是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不和时间的增多、物质生活的丰富成正比,正如“增长不等于进步,发展不等于幸福”一样,因此,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如何充分享受文明成果,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是我们探索的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而体育作为发展精神文明的重要保障,应该得到新的认识和发掘。近年来,人们对体育越来越关注,因为它使得人们在繁忙中挤出空闲时间,获得良好的休闲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它的自主性与竞争性可以缓解工作学习中紧张的头脑,解除人际交往中的精神压力。体育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摇篮,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专业体育人才的重任,而体操教学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性课程,在体育院校中体育课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现阶段的体操教学改革还不够理想,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都无法满足时代所需,对体操教学质量的提升还不够。因此,针对现阶段体育院校体操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全面提高学生体操素质,势在必行。

1.1体操教学不受重视。

体操教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运动项目,但是,近年来体操教学课时不断被压缩调整,从20世纪80年代的200学时减少到了现在的64学时,有的体育学院更少,只有32学时,这就使得不断压缩的学时无法承担原本庞杂的教学内容,再加上教师受到学校管理的限制,无法从教学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只有将教学内容压缩、降低难度,这就导致了教学的浅尝辄止,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师资力量不完善。

高校经过了大规模扩招、扩建之后,各个高校学生数量突飞猛进、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大规模扩招、扩建之后,各个高校的学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但是与大幅上升的学生相比,学校的师资力量并没有跟上,学校的操场、教学楼、运动器材的建设严重滞后。在教学中由于教师资源的稀缺,很多高校出现了一个教师同时给几百个学生授课、几十个人一起做一个运动练习、课后学生无法进行体操练习、一个教师同时担任多门课教学等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操练习效果,对体操的兴趣自然也就无法提高。

1.3体操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体操教学由于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很多体操教师教学中往往采用最简单的教学方式――讲解示范法,教师在讲解中首先将体操动作分步骤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其次,教师讲解完就会来回巡视纠正学生的错误,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缓解学时的紧张和教学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教师、学生、环境的不同,无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将不同学生用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导致了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缺失,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这种过度强调“教”而忽视“学”的教学方式,将体操教学完全模式化了,不利于教学改革提倡的探究式、合作式教学,不利于对学生体操兴趣的培养,抹杀了学生对体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4体操教学内容更新慢。

我国体操教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虽然体操教学内容几经调整修改,但是其教学内容体系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改变的只是动作的难度和内容上的微小调整。体操教学基本的教学内容还是以竞技体操内容为主,体操竞技中的一些动作难度较大,而现在学生受到高考指挥棒压力,生活中运动较少,学生身体素质或运动能力普遍下降,还是沿用传统的体操教学方式无疑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难。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全民体育健身计划的实施,现行的体操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