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联系生活谈谈感悟(模板5篇)

时间:2023-10-01 15:32:07 作者:琉璃 2023年联系生活谈谈感悟(模板5篇)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感悟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感悟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联系生活谈谈感悟篇一

1、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作家创作的的源泉,也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虽然不能让学生像作家创作那样去作文,但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才不至于去为无米之炊。生活的外延有多宽广,作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宽广。现实生活多姿多彩,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高楼大厦、媒体网络、天上地下,只要我们能想象到的都能下笔成文。因此,让想让学生找到作文的素材就要把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接近自然、发现自然、赞美自然。

2、作文内容反映实际生活

作文内容是生活的直接反映,学生作文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来反应生活。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还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写生们写的日记、见闻、感悟都是反映的实际生活。所以说,平时多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所感所思,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作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实际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最高要求和境界。

1、写叙评日记——积累生活材料

写叙评日记是为了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材料。这种日记与其它日记是不同的,叙评日记的内容不限,表达的方式也不限,但有有一条总的要求:那就是无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必须在所记叙的事物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感情即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即直接得来的“第一手材料”。当学生写完日记后,教师要求学生再把本日积累的词语也写上,这样学生既积累了生活资料也积累了语言知识,当学生再次作文的时候便有了写作素材。学生如果一直写叙评日记而教师不去指导也是无意义的,为了让学生获得“第二手材料”,教师让学生每周都选两篇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抄在作文本上,然后教师指导、批改,让学生按着教师的要求修改后,将作文在班上传阅,这样每个学生不仅有了“第一手材料”,还有了更多的“第二手材料”。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资料,教师的导向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还要教学生把眼光从家庭、学校中移开,转向广阔的社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地积累作文材料,丰富作文材料,形成自己的作文材料库,并最终用于自己的作文写作中。

2、教授情境作文——运用生活资料

情境教学是挖掘学生作文潜能、运用生活资料进行作文的有效方法,在情境教学中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利用本地、本校、本班的资源,利用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能力,利用学生的情感、观念,为学生创设最佳环境和最佳场合,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境界,取得最理想的效果。比如,在教初一学生写记叙文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们的作文都很空洞,为了让学生写出符合实际生活的作文,笔者为学生们布置了一个这样的题目——《这周我当家》。这个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很好的情境作文材料,为了使学生把作文带入生活中,笔者给学生的作文的时间是一周。在作文之前,笔者先要求学生回家把“当家”的大权包揽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当大权在握时,笔者要求学生像他们的父母那样打理生活,并且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项开支。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在当家的时候,要把生活中的难事、烦恼的事记录下来。一周后,作文交上来了,学生们都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作文,语言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故事却是真实的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这样的作文不仅感动了学生,更感动了老师和家长。所以说,让学生在情境中作文,运用生活中最真实的资料去作文才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3、参加生活劳动——延伸生活资料

农村的孩子在家庭要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城市里的孩子也会在家里或社区里参加相应的生活劳动。为了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留心自己的劳动过程,体验劳动中的真实感受,从而燃起作文兴趣之火。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利用周会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劳动,这些事虽然是小事,但是也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比如,有一次,笔者的班上出现了这样一件“小事”:我们班的卫生委员,为了邀功,先把班里弄乱了,然后自己在周会课上大包大揽的把搞卫生的任务都接手了,很多同学为此事愤愤不平。当时,笔者没有对此事进行强制的干涉,只是对班上的同学说:咱们这次的作文题目是——《如此值日》。由一件劳动的小事却引发了很多问题,当作文交上来以后,有的同学以批判的口吻来批评了卫生委员的错误做法;还有的同学以这件小事来洞察社会,联系到社会中的“面子工程”等现象。通过这次的作文教学,笔者有一个深深的体会,那就是劳动能反应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也能改变一些学生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只有学生真正的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学生作文的素材才能随之拓展,随之延伸。因此,作文教学要坚持“理论——实践——理论”的原则来进行,只有这样的作文才是有价值的作文,才是从实际生活中得到的作文。

联系生活谈谈感悟篇二

摘要: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然而,由于年龄的原因,低级段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制约了数学教学中许多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从而给课堂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从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和学习特点等来综合研究实践,灵活运用各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达到发展小学数学概念的目的。

关键词:低级段数学概念有效教学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正确的概念是科学抽象的结果。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经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舍掉事物的次要属性,保留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而形成了概念。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的“数”和“形”的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性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简化、概括化、分类化和建立联系的思维过程。小学生正处在逻辑抽象思维形成的阶段上,要使他们全面、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就应该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走进小学生思维空间,化“抽象”为“具体”,用适合小学生本身的'语言把概念展现在他们面前。根据笔者的经验,我们在日常的低级段概念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数学概念枯燥、抽象,低级段学生学起来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所以上课的时候也就不重视它,导致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模糊与不透彻。

2、学习方法不对。掌握概念的根本是理解,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概念的学习仍然停留在单方面的死记硬背,而不是去真正透彻理解,导致对概念理解和认识很机械、零碎,长此以往影响了数学概念的掌握和运用。

3、系统学习能力不强。不少同学学习概念时,总是习惯于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去学习,孤立地看待概念,无法将不同概念形成体系,不能在概念系统中学习概念。如此,对概念的理解流于形式及肤浅,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4、与实际应用脱节。在概念学习中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部分同学为学习概念而学习,缺少应用环节,很少做一些相关的练习。二是,一部分同学恰恰相反,很喜欢解题,然而为解题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对习题涉及的概念很少关注,更无从去复习、巩固相应概念。其实,这两种错误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漠视了概念的应用环节,想当然地以为概念与应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其实,概念和应用是分不开的,要想轻松解题,就必须掌握概念,要掌握概念,就必须多解题、多应用概念。

针对以上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概念的引入、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应用等方面入手,做好小学低级段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工作:

一、引入概念要源于生活

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小学生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小学生从瓣手指到简单的运用计算机,都是在生活中不断总结而学习获得的。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化小学生的概念基础,就必须熟悉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如在学习比较大小时,“4”和“5”的大小,可以把“4个苹果”和“5个苹果”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选择,当学生选择5个苹果时,可以问为什么会选择“5”,这样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比较大小的概念。

其次,还可利用小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比较熟悉的一些知识,概括出新的概念。如在教学认识角的时候,虽然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角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但对于数学课堂中的角学生可能还是会存在模糊。所以在角的概念的引入部分,教师就会为学生提供许多我们身边的物体,这里概念引入时所提供的材料需要注意所选材料要确切。小学里讲的角是平面角,可以让学生观察黑板、书面等平面上的角。如果让学生观察教室相邻两堵墙所夹的角,那是两面角,对于小学教学要求来说,就不确切了。可以找到闹钟、三角尺、剪刀、长方形等等,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模型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角。然后从这些生活模型中抽象出我们数学中的角,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归纳出角的基本特征,最后再让学生到我们的身边去找角,并能找到角的顶点和边,加深学生对于角的认识。

二、理解概念要贴近生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的、具体的感性知识,然而在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没有下准确的定义,但是这些概念对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就给教学留下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概念教学难以入手时,不妨尝试利用贴近生活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如小学生认识“米”的概念时,首先通过观察米尺初步直观认识1米有多长,接着将米尺与铅笔、身高、课桌面的长进行比较,进一步直观认识1米的大约长度,然后让学生与同桌合作,用米尺量教室的长,进一步强化对概念的理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对于太难理解的概念就可以暂时不给定义或者采用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从模糊到逐渐分明,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比如,学习《三角形的认识》,学生对“围成”的理解有困难,可引导学生准备10厘米、16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中,学生发现用10、16、8厘米,10、8、6厘米和10、16、6厘米都能拼成三角形,但当选16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三根小棒时,首尾不能相接,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图形拼摆的直观操作,不但直观的感悟了三角形“两边之和不能小于第三边”,而且明白了“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而应该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的认识。

三、应用概念要注重联系生活

数学概念的形成和获得外,还要加强数学概念的应用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就必然要回到生活中去。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用数学概念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训练中体验教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认识时、分、秒》的时候,因为时间单位看不见、摸不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体验1时、1分、、1秒的长短,就要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平常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测量自己1分钟脉搏大约跳多少次、了解1分钟大约能做几节眼保健操,记录1分钟大约跳多少下绳,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制定一张学习计划表,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这些联系生活的知识应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总之,数学概念的教学是一切数学知识从初步认识、深刻理解到熟练应用的基础,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障。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从而使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思想上重视它,要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设计不同的环节,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数学概念的同时,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与实践》陶文中

[2]《注重学生思维参与和感悟的函数概念教学》章建跃,陶维林

[3]《新课标下对数学概念教学的反思》顾文军、彭素年.

联系生活谈谈感悟篇三

例2:在教学“利息”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自己家里与银行有哪些业务往来(如缴电话费,电费,水费等)第二、让学生到银行、信用社、邮电局去调查当前的年利率和利息税的计算方法,比较各银行的贷款利率。交给他们实际任务:1、算一算将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1年的利息。2、假如家里要买房贷款10万元,请你选择银行和贷款种类。

例4: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珍惜时间时,我让学生计算学第十二册数学书的时间。以一个学期22周,每周5课时,每课时40分钟计算。这样40×5×22=4400(分),4400÷60=73.3333(小时)。在73.4÷24=3.05555(天)。原来学习一本数学书的总时间只有3天左右。看到结果同学们都大吃一惊。从没想到会这样。学生明白了"积少成多""知识在于积累"的道理.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会,选择一项业余爱好,设计一个计划表,付诸行动。

例5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了10个香烟盒.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的办法.得出十个香烟盒拼成的长方体共以下有9种情况.在计算中同学们又知道这9种拼法所得的长方体的体积相等,而表面积各不相同,通过与整条香烟的包装比较,生活中的包装方法是计算中表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于是同学们相信在香烟的包装设计中是考虑了包装纸的最节约的情况的。

例6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当一回小小调度员。情景是:化肥厂要搬运62吨的化肥。用大卡车每次运10吨运价100元,用小卡车每次6吨运价80元,请你设计一种方案用最省钱的方案。显然,只用大卡车的总运价为62÷10=6(辆)……2(吨),即要7辆,100×7=700(元),假如只用小卡车很显然总运价为62÷6=10(辆)……2(吨),即要11辆,80×11=880(元)。又如果采用大、小卡车相结合的方案则可以这样考虑,5辆大卡车和2辆小卡车,100×5+80×2=660(元)通过全班讨论学生得到结论:(1)每辆车尽可能满载。(2)大卡车每吨运价比小卡车便宜,应该尽可能的多用大卡车。

例7在教学《克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拿爱吃的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然后让学生们猜测一根长鼻王、一袋署片,一只“喜之郎”果冻,一包洗衣粉等的重量,然后问学生如何验证,学生很快想到用电子秤,天平秤,看包装上的重量标记等。可得通过找包装上的刻度标记。验证后将重量为3克的一根长鼻王作为参照物,再估计其他的物品的重量。这样的做法一方面避免了用标准的砝码作为参照物的脱离生活经验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亲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nbs

[1][2]

联系生活谈谈感悟篇四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生:小蝌蚪在水里游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生:鱼鳞上有一个个圆圈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在告诉我们小鱼几岁了。

生:“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玛拉雅山巅是大自然的语言,这里在告诉人们:那曾是汪洋一片。

生:老师,我看到树桩。

生:好。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这里砍伐后的树桩,树桩上的.圆圈叫做年轮,它记载着这棵树的年龄,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老师,大自然的语言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啊!

师:对,大自然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你们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请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燕子飞回来了,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生:玉米成熟了,高粱穗儿红了,就是告诉我们秋天到了。

生:燕子低飞要下雨了。

生:老师,我知道“蚂蚁搬家”“蛇过道”也是告诉人们要下雨了。

师:我也知道,大雁南飞是告诉人们天气凉了,出现月晕是要刮风的预兆,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师:这为同学提的好,“沙尘暴“是大自然的语言,那是大自然的呐喊,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报负。那么它究竟对人类说些什么?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生:它批评那些乱砍伐树木的人。

生:它在批评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

生:“纱尘暴“在大声说:别在砍树了,地球都快被你们弄成秃头了,我能不发脾气吗,唿……唿……气死我了!

师:呀,太可怕了,那么怎样做你才不发脾气呢?

生:多栽树木、花草。

生:沙先生一定会说:“多栽化,多种树,山青水美的,谁有什么脾气呀,我就这点要求。”

师:同学们想象可真丰富!“沙尘暴”的语言你听懂了吗?好,希望“沙尘暴”愤怒的呐喊能给一些人以警示吧。

评析: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联系生活谈谈感悟篇五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生:小蝌蚪在水里游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生:鱼鳞上有一个个圆圈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在告诉我们小鱼几岁了。

生:“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玛拉雅山巅是大自然的语言,这里在告诉人们:那曾是汪洋一片。

生:老师,我看到树桩。

生:好。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这里砍伐后的树桩,树桩上的圆圈叫做年轮,它记载着这棵树的年龄,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老师,大自然的语言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啊!

师:对,大自然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你们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请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燕子飞回来了,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生:玉米成熟了,高粱穗儿红了,就是告诉我们秋天到了。

生:燕子低飞要下雨了。

生:老师,我知道“蚂蚁搬家”“蛇过道”也是告诉人们要下雨了。

师:我也知道,大雁南飞是告诉人们天气凉了,出现月晕是要刮风的预兆,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师:这为同学提的好,“沙尘暴“是大自然的.语言,那是大自然的呐喊,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报负。那么它究竟对人类说些什么?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生:它批评那些乱砍伐树木的人。

生:它在批评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

生:“纱尘暴“在大声说:别在砍树了,地球都快被你们弄成秃头了,我能不发脾气吗,唿……唿……气死我了!

师:呀,太可怕了,那么怎样做你才不发脾气呢?

生:多栽树木、花草。

生:沙先生一定会说:“多栽化,多种树,山青水美的,谁有什么脾气呀,我就这点要求。”

师:同学们想象可真丰富!“沙尘暴”的语言你听懂了吗?好,希望“沙尘暴”愤怒的呐喊能给一些人以警示吧。

评析: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