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课堂教案大班 清明节气的教案(实用5篇)

时间:2023-10-01 16:51:22 作者:念青松 清明节气课堂教案大班 清明节气的教案(实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清明节气课堂教案大班篇一

1、高粱早播秸秆硬,谷子早播多发病。

2、清明要晴,谷雨要雨。

3、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4、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5、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6、清明笋出,谷雨笋长。

7、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8、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9、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10、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11、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12、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13、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14、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15、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16、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17、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18、祭罢祖,就种瓜。

19、清明刮坟土,庄稼汉真受苦。

20、清明冷,好年景。

21、清明种瓜,立夏开花。

清明节气课堂教案大班篇二

设计意图: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幼儿了解清明节及其由来,掌握一些清明节的习俗,欣赏古诗的语言意境之美,有语言,社会,艺术整合而成本节教学活动。

背景故事:

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派人搜山时,发现介子推和他母亲已被烧死,他们紧紧抱着一棵烧焦的刘顺。晋文公厚葬了介子推母子,并把绵山改为介山。

第二年春暖花开之时,晋文公去介子推墓前看望,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又发出新的枝芽,晋文公看到柳树枝就像看到介子推一样悲喜交加,上前折下柳枝编成环形戴到头上,以示对介子推的怀念,晋文公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他都来祭奠介子推。

活动目标:

1、欣赏杜牧的诗《清明》,学习七言诗的.节奏。

2、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让幼儿了解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3、让幼儿体验诗的语言、意境之美。

活动准备:

1、反映古诗内容的课件,

2、儿童歌曲《清明》

3、沙锤每人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放课件欣赏古诗《清明》

二、基本活动

1、介绍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有与家人结伴踏青游春,祭祖扫墓的习俗。

2、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讲述背景故事

3、朗诵古诗

(1)按七言诗的节奏朗诵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教师朗诵,幼儿用沙沙的声音给古诗伴奏

清明/时节/雨纷纷

沙沙/沙沙/沙沙沙

路上/行人/欲断魂

沙沙/沙沙/沙沙沙

借问/酒家/何处有

沙沙/沙沙/沙沙沙

牧童/遥指/杏花村

沙沙/沙沙/沙沙沙

(3)幼儿一边朗诵一边用沙锤给自己伴奏

清明/时节/雨纷纷

沙锤:哒哒/哒哒/哒哒哒

路上/行人/欲断魂

哒哒/哒哒/哒哒哒

借问/酒家/何处有

哒哒/哒哒/哒哒哒

牧童/遥指/杏花村

哒哒/哒哒/哒哒哒

4、理解诗的内容体验诗的语言、意境美

放课件欣赏美丽画面,提问:你看到图上有什么?

幼儿回答(小桥,柳树,花,人,牛),教师讲解:清明时节,阳春三月,柳绿花红,更有霏霏细雨,绵绵不断,美丽迷人,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合家团聚,游春踏青,祭祖扫墓,这是一个最见亲情的日子,但是总会有人在这样的日子里,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外面匆匆行走,春雨打湿他的衣服,这样的节日,这样的美景,让行人却显得非常忧愁。在这忧愁的时候,行人生出一个念头:我要找一个酒馆,喝上几杯酒,避避雨,歇歇脚,暖暖被淋湿的衣服,排遣一下渐行渐浓的愁绪,就问路边的牧童,牧童信手向远处一指,在杏花深处,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小村,挑出一幅酒帘。牧童,杏花,小村,酒馆行人感觉像是回到自己的故乡,心头涌起一丝暖意。

5、吟唱古诗

师:诗很美,诗是一幅画,更是一首歌,我们听来听歌曲

《清明》,播放音乐,一起欣赏歌曲,吟唱古诗。

三、结束活动

春天是美好的,春光迷人的,让我们一起去享受这美好的春光吧!

清明节气课堂教案大班篇三

1、认识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学生背,教师顺势板书

二、一读——解诗题

1、指名读课题——清明

2、了解有关清明的习俗

3、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三、二读——悟诗情

1、学生字。

2、学生自读古诗,自读自悟,并生生交流。

3、全班交流:

1) 体会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欲断魂”的原因。并重点指导朗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 体会诗人和牧童的对话。指导朗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三读诵诗韵

1、把整首诗连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打开书自己试一试。

2、指名配乐读,看谁能和诗人心意相通。

3、全班读一读。

4、背一背,分组诵读全诗。

五、课外拓展: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安排)

简笔画板书(略)

清明节气课堂教案大班篇四

1.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2.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

3.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4.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5.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6.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

7.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8.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

9.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10.清明前后,安瓜点豆。

11.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12.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13.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14.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15.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资料

16.栽树不过清明节,栽松不让春晓得。

17.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18.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19.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

20.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南气象谚语.

21.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山东气象谚语.

22.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广西气象谚语.

23.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山东气象谚语.

24.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龙江气象谚语.

25.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龙江气象谚语.

26.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龙江气象谚语.

27.清明宜晴,谷雨宜雨江西气象谚语.

28.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南气象谚语贵高原气象谚语.

29.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河北气象谚语、山西气象谚语.

30.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江苏气象谚语、湖北气象谚语.

清明节气课堂教案大班篇五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代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无所知到饶有兴趣。慢慢的我开始尝试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的认识与想像。本次教学活动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加上音乐的力量,使幼儿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清明》所带给我们的意境。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1、评价

2、总结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