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心得感悟(通用12篇)

时间:2023-12-12 17:46:48 作者:XY字客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回顾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会看到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彩范文,让我们引以为戒并学习他们的优点。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心得感悟

冬奥会闭幕式现场特意播放了志愿者短片,一张张志愿者真诚的笑脸在大屏幕上不断呈现,向1.8万名赛会志愿者和众多城市志愿者表达了敬意。

6位志愿者代表站到了“鸟巢”的中央,聚光灯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运动员委员会新当选委员向志愿者代表赠送了红灯笼,代表全体运动员向志愿者表示感谢。

“志愿者,谢谢你们。”在致辞中,巴赫特意用中文表达了对志愿者的感谢。

从赛事保障、闭环管理,到疫情防控、衣食住行,在北京冬奥会的各类保障工作中,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以细致入微的工作,赢得了各国运动员和国际社会的赞许。每一位志愿者都是这个冬天温暖的雪花,他们把自己的志愿汇聚成一道光,照亮这个世界。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为奥运历史创造了“向志愿者致敬”这一环节,并从此成为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传统。这一历史背景,为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向志愿者致敬”赋予了更浓的情感和特殊的色彩。

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许许多多的人为冬奥付出、努力、感慨、感动……2022年的冬奥,因“我们”而动人!

2022年中国北京将举办冬奥会,冬奥会以冬季未主题,举办的项目也与冰雪相关,而且参与比赛的都是国家队,非常经常。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奥会有什么运动项目,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收获。

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例,设7个大项(滑冰、滑雪、雪车、雪橇、冰球、冰壶和冬季两项),15个分项(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无舵雪橇、有舵雪橇、钢架雪车(俯式冰橇)、单板滑雪、高山滑雪),109个小项。

其中,北京将主办冰上项目,张家口将主办雪上项目,延庆协办张家口举办雪上项目。另外,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增7个比赛小项,分别为女子单人雪车、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跳台滑雪混合团体、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男子、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心得感悟

“2022北京冬奥会以一场精心设计的闭幕式落下帷幕”,《纽约时报》20日报道称,闭幕式是一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迷人光声表演,其间点缀着烟花。“这是一届与众不同的冬奥会,运动员具有开拓性,开闭幕式表演令人激动”。文章称,北京冬奥会最后一晚的气氛与2月4日冬奥会开幕时截然不同,“2月4日,许多人在所谓的‘奥运泡泡’中担心新冠检测呈阳性的后果,而20日的闭幕式活动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赏心悦目的减压阀”。

俄罗斯“妇女”网20日报道,闭幕式上,扮成雪花的孩子们最先进入场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雪花,中国组织者以这种方式强调冬奥会的每个参与者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在鸟巢打出的中国结象征着冬奥会期间中国的春节,中国结的寓意是给人们带来幸福。

《今日美国报》20日称,按照传统,冬奥会会旗从北京取下并移交给下一届主办城市意大利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

20日晚,总导演张艺谋透露,有2000多名运动员参加闭幕式,这个数字是破纪录的。“最早有600多人,现在是2000多人。大家都愿意来参加闭幕式,愿意参加这最后的狂欢,说明运动员很开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挪威选手罗伊斯兰是挪威冬奥代表团参加闭幕式的旗手。这位冬季两项运动员在此次冬奥会上一共获得了5枚奖牌。罗伊斯兰说:“北京冬奥会对我来说是一个梦想,成为一名旗手对我个人来说是在冬奥会上的高光时刻,也是对本届冬奥会和对挪威队比赛佳绩的一次美好庆祝。”获得一金两银的瑞典运动员奥伯格是闭幕式上瑞典代表团的旗手,她说:“我怀着获得奥运奖牌的梦想来到北京,现在我带着3枚奖牌和一生的回忆回家。对我来说,这是无与伦比的一周。”有着“中东瑞士”之称的黎巴嫩,冰雪运动比较普及。黎巴嫩滑雪小将陶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参加冬奥会“简直就像做梦一样,令人兴奋”,“虽然有很多挑战,但也是值得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0日报道,约60名俄罗斯运动员参加了冬奥会闭幕式。俄罗斯奥委会队旗手博尔舒诺夫在此次冬奥会上获得了3枚金牌。报道称,人们将在余生中记住这17天,人们有理由对此感到自豪。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心得体会

北京冬奥组委17日在志愿者主题的发布会上表示,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镜头后的你们都是英雄!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说,20__年,志愿者让世界印象深刻,如今这些“蓝色身影”依然是“双奥之城”最好的名片。从20__年到20__年,十几年间,志愿精神不断深入人心,志愿服务融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事实上,我们的幕后英雄不仅有热情洋溢的蓝衣志愿者,还有身穿防护服不厌其烦每天为大家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背着医疗包、脚踩滑雪板的滑雪医生,还有为我们提供语言服务的翻译、包括在今天现场的同传们……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角落。”严家蓉说,“北京冬奥会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个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它的组织和运作,既需要强大的领导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需要一个又一个专业水平高超的幕后英雄。正是每一颗螺丝钉精准、高效地运转,才保障了赛会有序、安全运行。我想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镜头后的你们都是英雄!”

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滕盛萍介绍说,北京冬奥会共录用赛会志愿者一万八千多人,其中北京赛区占比63%,延庆赛区占比12%,张家口赛区占比25%,35岁以下青年占比94%,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赛会志愿者服务涵盖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

北京冬奥组委各相关业务领域为赛会志愿者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包括证件、制服及装备、餐饮、住宿、交通、医疗、保险、物资、空间等各方面,保障了志愿者没有“后顾之忧”,安心服务。

当天的发布会上,志愿者魏伊宁还与大家分享了参与冬奥志愿服务的感受。她说:“很多媒体朋友问我,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会不会觉得有一点难过?我的回答是,对我来说这将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新年。两年来全世界都在和疫情做斗争,因为冬奥会我们彼此连接在了一起,我们都知道此刻的相聚是有多么不容易,我们彼此陪伴,彼此激励。”

“你们想要带可爱的‘冰墩墩’回家,但是在这里我还想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是来自冬奥会志愿者的温暖。”魏伊宁说。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心得感悟

立春之时,乘着一朵雪花,北京冬奥温暖启程;元宵过后,伴着绚烂的雪花花灯,冬奥迎来告别时刻。

今夜,20__年的星光五环与20__年的“大雪花”主火炬交相辉映,“天下一家”“oneworldonefamily”满载美好祈愿,粲然绽放。

来自五大洲的运动员、工作人员、志愿者、媒体记者又一次欢聚“鸟巢”。从春节到元宵,大家共度难忘中国年,也让“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愈加熠熠生辉。

拼搏与超越、热爱和团结惊艳赛场;欢呼与掌声、遗憾和泪水震撼心灵。此刻,所有情感在此汇聚、交融、绽放。

今夜,是依依惜别的送行;今夜,是拥抱未来的起点。

每一个运动员挥洒激情共同缔造冬奥盛会,今夜是属于他们的欢庆时刻。

在全球亿万观众注视下,挪威运动员特·约豪格和俄罗斯奥委会运动员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先后登上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和男子50公里集体出发(自由技术)项目的最高领奖台。在充满祝贺和敬意的掌声中,获奖者们将奖牌举在胸前,用力挥舞花束,与世界一起分享这梦想成真的激动时刻。

他们问鼎的这个古老项目,承载着人类对于挑战极限最朴素的追求,是体能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这样不畏艰难、勇于突破的场景,在过去十几天不断上演,世界各地的冬奥健儿创下一个又一个奥运奇迹。

“鸟巢”的“大冰面”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巨大“冰鞋”载着孩子们飞舞滑行。巨大的中国结衬托下,伴着《欢乐颂》的旋律,各代表团运动员迈着欢快步伐入场。

参加了北京冬奥会的近3000名运动员中,许多人来自冰雪运动传统强国,他们在北京续写传奇;也有不少人来自冰雪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能够站上赛场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墨西哥30年来首位参加冬奥会的花滑选手多诺万·卡里略……他们用热爱和坚持,有力诠释了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主场作战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以昂扬的面貌闪耀冬奥赛场。申冬奥成功时,冬奥会100多个小项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小项中国从未开展。而今,7个大项、15个分项“全项目参赛”的目标已然实现,曾经“冰强雪弱”的中国首次雪上项目奖牌数超过冰上项目,更以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创下历史最佳成绩。

闭幕式现场屏幕上,运动员在赛场摘金夺银、奋勇拼搏的精彩瞬间一一闪过,把人们的思绪又拉回激情飞扬的赛场。而这些,只是冬奥赛场上一个又一个突破与圆梦故事的缩影。运动员们用一个个充满个性的“我”,共同绘就了北京冬奥会的逐梦画卷。

竞技场外,动人故事也在上演。选手们交换徽章、互相安慰、共同庆祝,这些或欢乐、或遗憾、或感动的奥运时刻,如点点繁星,照亮赛场内外。

而此刻,不管成功与失败,他们终于抛下所有压力,脸上笑容洋溢。运动员们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着快乐,拿起手机自拍、尽情欢呼挥手、对着镜头飞吻……现在是属于他们的欢庆时刻。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心得及启示

在当天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中,俄方支持中方成功举办北京20__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对两国体育和奥运合作水平给予高度评价,愿进一步推动相关合作发展。

俄奥委会主席波兹德尼亚科夫表示,普京总统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对每位俄罗斯奥运选手而言,都是巨大鼓舞”。

莫斯科时间2月4日14时至18时,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俄罗斯—1”开播4个小时的“特别节目”,聚焦北京冬季奥运会。在体现中国元素的演播室中,著名主持人安德烈·马拉霍夫与中俄两国各界人士现场观看开幕式,分享感受。

今年已经82岁的前苏联速滑运动员莉迪亚·斯科布利科娃,是6枚冬季奥运会金牌得主,有“乌拉尔闪电”的美誉。她在节目现场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完美无瑕,她相信注重细节的中国人将给世界呈现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速滑奥运会冠军、俄国家杜马议员斯韦特兰娜·朱洛娃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编排得太精致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她预测,俄罗斯奥委会代表队的奖牌数量将进入前三名,主要竞争对手将是挪威和德国,“此外,东道主中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有趣的是,“俄罗斯—1”在“特别节目”中还分享了莫斯科动物园大熊猫“如意”和“丁丁”对北京冬奥会金牌榜的预测。他们邀请“如意”和“丁丁”来选择将在奥运总积分榜上领先的代表队。结果,他们对贴有俄罗斯、中国、德国以及美国国旗的锥形体偏爱有加。莫斯科动物园在一份声明中说,此前他们从未让大熊猫预测体育赛事结果,但此次情况非同寻常,熊猫是中国的象征,也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如果不是它们,谁能够更好预测比赛结果呢?!”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重点突出三个主题,包括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以及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愿景和期待。由此,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座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则高度称赞,中国以一场引人入胜的开幕式令世界眼花缭乱,展现了中国日益增强的信心和影响力。报道称,即使在疫情和寒冬的影响下进行开幕式,但其视觉效果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俄罗斯《体育快报》称,当俄罗斯奥委会代表团入场时,中国观众热情的掌声回响在“鸟巢”体育场的上空。出现在冬奥会上的19首世界名曲中,就有彼得·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中的“芦笛舞曲”“小进行曲”、《天鹅湖》“四小天鹅舞”,以及米哈伊尔·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等,这让俄罗斯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俄罗斯塔斯社报道援引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自北京成功申办冬季奥运会以来,已有超过3.46亿中国人参加了与冬季运动相关的活动。

运动员无疑将是北京冬奥会的主角。新科世锦赛花样滑冰冠军、今年只有18岁的俄罗斯奥委会代表团选手安娜·谢尔巴科娃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感到非常激动,“奥运会会给每个人留下特别的记忆,期待北京冬奥会能有节日般的氛围”。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年心得感悟

在当天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中,俄方支持中方成功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对两国体育和奥运合作水平给予高度评价,愿进一步推动相关合作发展。

俄奥委会主席波兹德尼亚科夫表示,普京总统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对每位俄罗斯奥运选手而言,都是巨大鼓舞”。

莫斯科时间2月4日14时至18时,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俄罗斯—1”开播4个小时的“特别节目”,聚焦北京冬季奥运会。在体现中国元素的演播室中,著名主持人安德烈·马拉霍夫与中俄两国各界人士现场观看开幕式,分享感受。

今年已经82岁的前苏联速滑运动员莉迪亚·斯科布利科娃,是6枚冬季奥运会金牌得主,有“乌拉尔闪电”的美誉。她在节目现场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完美无瑕,她相信注重细节的中国人将给世界呈现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速滑奥运会冠军、俄国家杜马议员斯韦特兰娜·朱洛娃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编排得太精致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她预测,俄罗斯奥委会代表队的奖牌数量将进入前三名,主要竞争对手将是挪威和德国,“此外,东道主中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有趣的是,“俄罗斯—1”在“特别节目”中还分享了莫斯科动物园大熊猫“如意”和“丁丁”对北京冬奥会金牌榜的预测。他们邀请“如意”和“丁丁”来选择将在奥运总积分榜上领先的代表队。结果,他们对贴有俄罗斯、中国、德国以及美国国旗的锥形体偏爱有加。莫斯科动物园在一份声明中说,此前他们从未让大熊猫预测体育赛事结果,但此次情况非同寻常,熊猫是中国的象征,也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如果不是它们,谁能够更好预测比赛结果呢?!”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重点突出三个主题,包括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以及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愿景和期待。由此,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座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则高度称赞,中国以一场引人入胜的开幕式令世界眼花缭乱,展现了中国日益增强的信心和影响力。报道称,即使在疫情和寒冬的影响下进行开幕式,但其视觉效果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俄罗斯《体育快报》称,当俄罗斯奥委会代表团入场时,中国观众热情的掌声回响在“鸟巢”体育场的上空。出现在冬奥会上的19首世界名曲中,就有彼得·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中的“芦笛舞曲”“小进行曲”、《天鹅湖》“四小天鹅舞”,以及米哈伊尔·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等,这让俄罗斯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俄罗斯塔斯社报道援引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自北京成功申办冬季奥运会以来,已有超过3.46亿中国人参加了与冬季运动相关的活动。

运动员无疑将是北京冬奥会的主角。新科世锦赛花样滑冰冠军、今年只有18岁的俄罗斯奥委会代表团选手安娜·谢尔巴科娃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感到非常激动,“奥运会会给每个人留下特别的记忆,期待北京冬奥会能有节日般的氛围”。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心得体会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我家邻居三角眼低头汗

随着国家体育场奥运火炬的渐渐熄灭,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人们的不舍目光中正式落下帷幕。16天前,北京冬奥会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和“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图景中徐徐展开。昨晚,人们会聚在“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下,向北京冬奥会告别,也向参与了这场体育盛会的每一个个体告别,并表达期待与善意。

在这16天里,我们看到了一位位老将的优雅谢幕,也见证了一个个冰雪新星的崛起。他们在给普通观众带来激情与尖叫的同时,也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何谓“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在这16天里,冬奥健儿和他们身后的保障人员,共同组成了北京冬奥会的完整图景,也为全世界的人们呈现了一场精彩、卓越的冰雪盛会。现在,这场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事的帷幕已缓缓落下,此时此刻,要向所有人道一声“辛苦了”。

以奥林匹克之名,致敬和感谢每一位“参与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让北京冬奥会变得独一无二。也因此,不仅要感谢那些全力以赴的运动员,也应该感谢每个认真参与其中的人,感谢每个关注这场体育盛事的人。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也感谢他们所展现出的开阔胸襟和气度。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有了每个人的支持与助威,北京冬奥会才得以呈现得如此成功。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作文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说,2008年,志愿者让世界印象深刻,如今这些“蓝色身影”依然是“双奥之城”最好的名片。从2008年到2022年,十几年间,志愿精神不断深入人心,志愿服务融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事实上,我们的幕后英雄不仅有热情洋溢的蓝衣志愿者,还有身穿防护服不厌其烦每天为大家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背着医疗包、脚踩滑雪板的滑雪医生,还有为我们提供语言服务的翻译、包括在今天现场的同传们……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角落。”严家蓉说,“北京冬奥会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个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它的组织和运作,既需要强大的领导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需要一个又一个专业水平高超的幕后英雄。正是每一颗螺丝钉精准、高效地运转,才保障了赛会有序、安全运行。我想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镜头后的你们都是英雄!”

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滕盛萍介绍说,北京冬奥会共录用赛会志愿者一万八千多人,其中北京赛区占比63%,延庆赛区占比12%,张家口赛区占比25%,35岁以下青年占比94%,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赛会志愿者服务涵盖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

北京冬奥组委各相关业务领域为赛会志愿者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包括证件、制服及装备、餐饮、住宿、交通、医疗、保险、物资、空间等各方面,保障了志愿者没有“后顾之忧”,安心服务。

当天的发布会上,志愿者魏伊宁还与大家分享了参与冬奥志愿服务的感受。她说:“很多媒体朋友问我,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会不会觉得有一点难过?我的回答是,对我来说这将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新年。两年来全世界都在和疫情做斗争,因为冬奥会我们彼此连接在了一起,我们都知道此刻的相聚是有多么不容易,我们彼此陪伴,彼此激励。”

“你们想要带可爱的‘冰墩墩’回家,但是在这里我还想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是来自冬奥会志愿者的温暖。”魏伊宁说。

生命的价值就是在于奉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透过本次的冬奥城市志愿者培训课程,详细讲解冬季奥运的历史脉络与至今的发展,与为什么北京能成为“双奥之城”的缘由与典故,各式详尽的课程另我受益良多,迫不及待的想将其运用至岗位。此外个人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每一位志愿者的言行举止,都并非代表个人,而是一个团体。

志愿者的表现将会体现全体人民的素质与文化,感谢社会给予我们如此宝贵的服务机会,我们要用专业与热情让全世界看见,在2022冬季奥运会时,在北京最美的风景,除了山水佳境外,还有中华人民的温暖人情。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作文

冬奥会期间,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我国的运动健儿们。我欣喜于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接力赛中大家的默契配合,惊叹于谷爱凌、苏翊鸣的比赛心态、优异表现,但又因国外选手的抬冰刀而担忧,为贾宗洋感到惋惜。结果无论是差强人意,还是完美收官,在我国运动健儿身上都体现了不服输、不放弃、坚持奋斗到最后一秒的坚韧意志,他们身上都闪耀着奥林匹克精神!向他们学习!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心得及启示

各国媒体认为,北京冬奥会让中国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成功。

体育的成功:经过17天“激战”,中国冰雪健儿交出最佳冬奥成绩单: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不仅金牌数、奖牌数创新高,中国体育代表团还实现了全项目参赛目标,在众多项目上实现了全新突破。cnn20日称,中国的成功之一体现在奖牌榜上,“排名高于美国队”,“从自由滑选手谷爱凌到单板滑雪神童苏翊鸣,中国新冬奥明星的精彩表现令中国和全球粉丝们为之倾倒,他们的骄傲溢于言表”。

外交的成功:香港《南华早报》19日称,北京冬奥会对于中国的意义不只是体育,中国在冬奥会期间接待了约30位国际政要,也加强了一些私人关系,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国际奥委会19日宣布,具有象征意义的奥林匹克奖杯将授予中国人民,以表彰他们“温暖、活力、热情和支持”。

防疫的成功:法新社20日称,本届冬奥会在闭环“泡泡”中比赛和工作,其防疫规模和严格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将成为冬奥运的“最典型记忆”。中国政府通过这种务实的闭环管理,控制住了疫情,这符合中国“动态清零”为世界树立榜样的说法。冬奥会前后4周时间,包括运动员在内,发现400多例病例,“但一直到最后,每日新增感染病例都保持为零”,中国实现了“安全”的冬奥会承诺。

收视率的成功:据国际奥委会的数据,中国有近6亿人通过电视收看了奥运会,占中国人口的40%。cnn20日称,中国观众的增加可能会使北京20__年冬奥会成为历史上观看人数最多的冬奥会之一。

击碎噪音的成功:“德国编辑部网络”20日称,出乎意料,没有一个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呼吁“人权”,来自外国代表团的可怕的“奥密克戎潮”也没成为现实。《澳大利亚人报》称,北京冬奥会一度被视为最具政治争议的奥运会之一,但在人们穿上滑雪板和冰鞋后,大部分政治争议都消退了。

冰雪运动普及的成功:俄罗斯体育活动家费季索夫告诉俄卫星新闻网:“中国领导人表示,他们将为3亿人提供开展冰雪运动的条件,这令人印象深刻。这是非常睿智的做法。中国运动员在多个项目上具有良好的成长前景。”德国新闻电视台20日则说,冬奥会给中国留下了丰富的遗产:除了先进的基础设施外,还有来自奥地利、挪威、瑞士等多个国家的教练也在帮助中国提升冬季运动的训练手段。尤其是未来有3亿多人参与冬季运动。对国际冬季运动组织以及国际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环保的成功:据日本“getnaviweb”网站20日报道,冬奥会主办国正在利用冬奥会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平台,可以看到北京冬奥会下了很多功夫减少碳排放,北京的“绿色冬奥”以低碳能源、低碳场馆和低碳交通为三大支柱。报道还称,北京冬奥会的低碳场馆与东京奥运会“有一定区别”。东京的国立体育场是为东京奥运会特别筹建的,而北京冬奥会则是使用20__年夏季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学生作文

每一个工作者辛苦付出保障精彩赛事,今夜是回馈他们的感恩时刻。

21岁的清华大学本科生孙泽宇,手提一盏灯笼,站在他熟悉的舞台——“鸟巢”中央,被祝福和掌声簇拥。他和其他五位志愿者一起,作为一万八千多名冬奥志愿者的代表,在现场收到了满满谢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创了“向志愿者致敬”这一环节,从此成为奥运会闭幕式传统。而今这一幕再现“鸟巢”,跨越的是流转光阴,永恒的是严寒无法侵袭的温暖和口罩难以阻隔的微笑。

孙泽宇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标兵志愿者,他在开幕式上的一声“welcome to china(欢迎来到中国)”,让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回忆起来忍不住热泪盈眶。18岁的莫德将“中国人的友爱与好客”记在心里。

同样站在台上的燕山大学本科生张鸿博,过去十几天在崇礼的寒风中,坚守赛道入口处的岗位,无数次重复证件检查流程。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她从未抱怨。“冬奥志愿者的工作很有魅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还能学到很多知识。”她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经历,认为有机会入选志愿者非常幸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微笑成为世界难忘的记忆;2022年,这些“蓝色身影”依然是“双奥之城”最好的名片。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无处不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屏幕上,一帧帧笑脸,定格了冬奥会上一张张自信、从容的青春特写。

负责核酸检测的“大白”、身背医疗包并脚踩雪板的滑雪医生、指挥交通的工作人员、食堂餐厅的后勤保障人员……冰天雪地里,无数建设者、服务者、管理者默默奉献,让赛场上每一次拼搏呐喊都更加掷地有声。

环节最后,志愿者们一同点亮手中的灯笼。刹那间,观众席泛起朵朵红色爱心,整个场馆化为爱的海洋。

爱的交换,深情似水。

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作文

北京冬奥组委17日在志愿者主题的发布会上表示,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镜头后的你们都是英雄!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说,,志愿者让世界印象深刻,如今这些“蓝色身影”依然是“双奥之城”最好的名片。从20到2022年,十几年间,志愿精神不断深入人心,志愿服务融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角落。”严家蓉说,“北京冬奥会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个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它的组织和运作,既需要强大的领导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需要一个又一个专业水平高超的幕后英雄。正是每一颗螺丝钉精准、高效地运转,才保障了赛会有序、安全运行。我想致敬每一位冬奥参与者:镜头后的你们都是英雄!”

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滕盛萍介绍说,北京冬奥会共录用赛会志愿者一万八千多人,其中北京赛区占比63%,延庆赛区占比12%,张家口赛区占比25%,35岁以下青年占比94%,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赛会志愿者服务涵盖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

北京冬奥组委各相关业务领域为赛会志愿者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包括证件、制服及装备、餐饮、住宿、交通、医疗、保险、物资、空间等各方面,保障了志愿者没有“后顾之忧”,安心服务。

当天的发布会上,志愿者魏伊宁还与大家分享了参与冬奥志愿服务的感受。她说:“很多媒体朋友问我,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会不会觉得有一点难过?我的回答是,对我来说这将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新年。两年来全世界都在和疫情做斗争,因为冬奥会我们彼此连接在了一起,我们都知道此刻的相聚是有多么不容易,我们彼此陪伴,彼此激励。”

“你们想要带可爱的‘冰墩墩’回家,但是在这里我还想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是来自冬奥会志愿者的温暖。”魏伊宁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