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班中秋节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10-16 15:32:25 作者:影墨 大大班中秋节教案(优秀5篇)

高中教案的评价与调整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接下来,我们一起浏览一些中班教案的教学成果展示,看看幼儿的学习成果和成长。

大大班中秋节教案篇一

20xx年9月18日

教室

全体学生

2、通过班会,增强同学们的假期安全意识,学会一些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让广大同学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节,安全顺利返校。

安全教育ppt

(一)告知学生放假通知,引起学生的兴致。

同学们好!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中秋节小假期,假期从9月19日(星期四)至9月21日(星期六),共三天。9月22日正式上课,补星期五的`课程。然后话题一转,转移到严肃的问题上:假期安全问题。随之开始有关假期交通安全、防溺水教育、食品安全的阐述。

(二)观看相关图片进行中秋小假期安全知识竞赛。

1、火警电话和医疗急救及交通事故举报电话分别是多少?

2、行人通过红绿灯时的交通规则是什么?

3、当发生火灾时,应该怎么正确对待?

4、灭火器如何正确使用?

5、常见的毒品有哪些?他们一般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6、外出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

(三)师生共同学习安全常识。

大大班中秋节教案篇二

1.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搜集并积累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秋节的习俗、由来以及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涵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

1.教学难点

2.培养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好,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和相思。

3.教学用具

4.标签

一、导课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

揭示课题:《中秋节》

二、新授

(一)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之间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的有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问:

课文介绍了关于中秋节的哪些知识?

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的读音。

4.集体交流反馈。

板书关键词语

中秋节的时间人们的活动

中秋节的来历有关习俗

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有关月亮的`诗句

5.再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和文中引用的诗句。

(二)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课文重点介绍了中秋节的哪些习俗?

(赏月,家人团聚、品尝月饼)

2.摸读课文,找出叙述中秋节习俗的段落。

3.找出你觉得最能体现中秋节气氛的词语。

其乐融融:沉浸在欢乐、祥和的喜悦气氛中。形容一片欢乐融洽的样子。

4.引导学生对这一段质疑,集体交流解疑。

5.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是赏月的好时机,那么赏月有何历史渊源呢?请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6.指名反馈:读了第三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7.教师小结: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它。

三、练习

拓展训练:说一说,家乡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自己先轻声地说一说,说一个也可以,说两个更好,能说三个的真了不起。

四、总结

孩子们,你们想,在中秋节的这个夜晚,所有的中国人都想,这就是中国人期盼团圆的情怀。因为一家人团圆了,我们的心才能贴近,只有心与心贴近了,才叫团圆。

五、作业

1.朗读课文,默写生字。

2.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和传说。

3.读课文三遍。

六、板书

中秋节

中秋节的时间人们的活动

中秋节的来历有关习俗

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有关月亮的诗句

大大班中秋节教案篇三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祥和的欢乐。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月饼,各种水果。

1、环境创设。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幼儿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儿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幼儿当观众。互相轮换。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大大班中秋节教案篇四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一、(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四)、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五)、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大大班中秋节教案篇五

1、初步了解中秋佳节的渊源历史,喜爱中秋佳节美丽传说的由来。

2、通过与同伴快乐分享,与成人的佳节欢聚萌发其热爱长辈、同伴的高尚情操。

3、进一步体会成人的艰辛,尝试着体会别人的感受,愿意为成人献上自己的眷眷孝心。

4、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关于月球的科普常识,体验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风民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准备一些学生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诗词,卡片、中秋节的成语等本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主要通过图书室或上网查询,除此以外,还可采访当地老人,了解本地中秋节的风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

生齐:中秋节!

今天,老师就跟同学们讲讲中秋节的知识。

二、新课

一、老师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

(1)代表团圆的意思。古诗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资料: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二、我们最熟悉的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过渡:写出了中秋节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宋朝诗人苏轼的丙辰中秋欢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历來是写中秋的诗词里最好的一首,诗人是在对亲人抒发怀念之情,也可说是在中秋之夜,对天下一切人所表示的美好祝愿。

1、中秋节的习俗

(1)中秋祭月

(2)秋节赏灯浙江一带中秋夜放羊皮小水灯「一点紅」,江面上佈滿了数十万盏灯,有如天上繁星,十分引人注目。据说水灯是为讨江神喜欢,并非纯粹为观赏。

(3)钱塘观潮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观,即钱塘观潮。由于钱塘江口地形类似一漏斗,每当海潮湧至,受到渐进渐窄的地形影响,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声势极为壮观。

(4)拜土地公:中秋节也是福德正神土地公的例祭日。除了祭祀土地公之外,农民还得在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土地公拐杖是以竹子夾上土地公金,插在田間,插好土地公拐杖后,再以月餅祭祀。由於中秋有「秋报」的含义在,所以也有农村在此夜聚资演戏。

2、学生表演和家人吃月饼的小品。(即兴表演:学会谦让,把月饼先分给长辈)。

3、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月饼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月饼歌》

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搜集了关于的中秋节的那么多知识。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三(1)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大家永远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做好每一件事!

(1)过中秋节那天,向家里人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和知识。

(2)观察月亮的形状变化并记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