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论文表大全(15篇)

时间:2023-11-05 12:29:55 作者:笔尘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论文表大全(15篇)

范文范本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写作的目的、受众和影响等因素,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怎样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能力论文

在实际的幼儿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才能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培养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下文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要提高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摆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认知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较好的环境保护,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不少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就是要将幼儿园的版面和墙壁装饰得非常漂亮和炫目,吸引幼儿的眼球,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单纯强调视觉效果不但无法起到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目的,还会加深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害怕,且会让幼儿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学习以外的东西上,这种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方式对幼儿的成长并不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时,要注重在给幼儿视觉体现的同时让幼儿能够更多地参与其中,实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

此外,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还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几点原则:第一,教育性原则。教师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认识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接受教育,实现教育的可视化和可操作化,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比如,教师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可以设置大小不同的装饰物品,让幼儿进行分辨。第二,童趣性原则。幼儿的身心发展较为缓慢,教师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应该坚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将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得更加具有童趣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三,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指的是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并不是为了让幼儿观赏,而是要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只有幼儿主动参与,教师从旁指导,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才能够得以显现。而且也只有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才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有在尊重以上几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才有可能达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实现自我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要提高学前专业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加强实践训练。而在学前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之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基本内容。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学前专业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色彩的应用方面,使用什么样的色彩进行搭配和协调需要学生根据幼儿的喜好决定,要保证色彩的搭配能够让幼儿感觉到舒适;其次,要坚持从幼儿的视觉心理角度出发,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实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元素的协调和统一;最后,要强调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整体美感能够让幼儿满意。

(二)采用实践教学法进行教学。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当然,在实践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来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具体案例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研究,提高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加强与当地幼儿园合作的形式,让学前专业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实地演练和实习。这样,在实践训练中,学生能够更加完整地掌握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墙面色彩选择、图纸应用、主题确立等问题,掌握更多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技巧。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幼儿的教育,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加强对幼儿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的提高。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蕴含的实际意义十分丰富,它既是对幼儿行为和认知的引导,也是对幼儿的教育指导,同时也是对幼儿的视觉指导和健康指导。学前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学生以幼儿为中心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坚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进行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实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和目标。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就是考验自己的手工和劳动效果,这种思想是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的,没有突出幼儿的中心地位。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提高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应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将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当成促进幼儿身心成长的重要工具。因此,学前教育学生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以及性格特征等,然后进行相应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主题墙饰设计的指导。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离不开墙饰的设计,而墙饰设计要坚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既要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要能够达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目标。因此,在实际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采用活泼可爱的元素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同时要能够促进幼儿的学习;其次,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指导。区域活动是幼儿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形式,创设合理的区域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例如,在水果主题创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选择幼儿比较喜欢的水果类型,然后以幼儿能够接受的卡通形式粘贴在墙壁上或者散落在活动区域中。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可以加强对幼儿的教育指导,让幼儿能够在娱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五、结语。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需要学前专业教师能够加强学生对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重视,使学生了解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关于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实践训练,最后教师还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的关注,树立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摘要: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与经验,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与变化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吸收、灌输与接纳的过程,而是个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在儿童成长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在对存在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协调好物质环境创设和精神环境创设的关系、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参与互动的幼儿园环境、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注重培养幼儿的主体性以及加强幼儿园教师环保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等策略,以期能够对幼儿园创设高质量的环境提供有益借鉴。

相对一般环境而言,幼儿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即教育环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与幼儿园教育有关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它是涵盖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幼儿园房舍、设备设施、空间布局以及各种信息要素,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制度与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所组织、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教育空间范围”。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幼儿园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安全性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包括幼儿园园所建筑、设施设备、玩教具等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注意创设的环境能够让儿童心理上感觉到安全并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科学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章法的。不仅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对于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投放的材料如何摆置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以最大限度的挖掘环境创设的潜在功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3、自主性原则。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也是幼儿园一切环境设计的出发点和服务对象。因此,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使用过程中都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主动性,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使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

二、班级环境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观察、访谈和分析,笔者发现目前班级环境创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班级环境内容单一。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针对每个主题的开展有目的更换主题墙面环境。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针对这个主题,教师可能会把主题中一节活动的作品呈现粘贴于主题墙,而对这一主题所涉猎的其他方面只是跟幼儿讲一讲、说一说而已,一带而过,主题墙面中没有过多的呈现。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是主题墙面不够大,班级幼儿多,想把每个幼儿的京剧脸谱作品都粘贴上,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呈现其他内容。二是绘画性的作品更容易呈现,便于幼儿之间的欣赏与交流等。

(二)班级环境内容不系统。

理想的班级环境应是让外人走进班级就能知道此班级正在进行什么主题活动,能明晰的了解到幼儿在此阶段进行了哪方面的锻炼与发展等。而现实中,走入班级活动室,我们会发现班级环境内容多而杂。每个墙面上不会有空余的`位置,玲琅满目的感觉。

但如果细细察看,却不知道现在正开展什么主题,主题线索不明确。即班级环境的内容是不系统的,没有一条主线将环境内容进行贯穿。

(三)为追求新异效果而过度频繁地变换环境。

幼儿的好奇心强,许多老师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总喜欢频繁地更换环境,其实这种做法也是欠妥当的。首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减低所创设环境的实用价值;其次,幼儿期正是孩子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过于频繁地变换环境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安全感,使孩子养成不稳定的心性,不利于孩子坚持性和耐性的培养。

(一)坚持参与性原则。

教育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教育品位的体现,在塑造教育环境时,不能只追求一种高效应的显色,更要体现内在品质的秀色”。可见,幼儿园环境创设最能体现一所幼儿园的内在品质,要使创设的环境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幼儿参与的原则。

(二)环境创设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做到“以幼儿为本”

环境创设做到“以幼儿为本”,就要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班级环境创设的整体规划中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规划布置怎样的班级环境,当然也要考虑环境内容与所学的教学内容和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让幼儿参与进来,通过对自己提供材料进行装饰、创意,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把这些创意作品布置于班级内,无形中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促使幼儿更加珍惜爱护班级内的环境。

(三)创设系统的环境的方法。

班级的环境创设体现班级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更展现了一个班级的独特特点。有效、科学的环境创设不是零散的、由不同内容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主题在贯穿。所以教师和幼儿在进行环境有效创设时,一定把握总的主题思想,创设更加系统的班级环境。利用格式塔理论的思想,在创设环境时要考虑整体性与变调性的特点,让班级环境既丰富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四、结语。

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一样的人生,环境对幼儿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班级环境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找出影响班级环境创设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创设有效班级环境的策略,以期为更好的创设班级环境的有效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2]赵怡蓉.幼儿园主题墙饰审美性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赵青.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生成活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5]陈桂萍.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教育价值及其创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2(09)。

[6]师丽辉.幼儿园墙面布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01)。

[7]何玲.发挥主题活动中墙饰的教育功能[j].基础教育研究.(22)。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水粉画是培养幼儿色彩美感,提高幼儿色彩审美趣味的重要课程。水粉画颜料用水调色,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易学,且表现力强,趣味性高。水粉画明快、洒脱、概括适合幼儿挥洒涂抹抒发情感,深受幼儿的喜爱。

幼儿水粉画虽在画法上比较随意,没有统一的定式,但在具体表现上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每种方法相互联系又独立其中,各有所长。为方便教学,我把适合幼儿表现的水粉画方法归纳成幼儿水粉画十法。

一、平涂法。

平涂法就是勾线添色,画面是两维空间不具有立体感。具体做法是:先用稍细的油画笔或水粉画笔,用单色画出物体的轮廓线,再把调好的颜色平涂在轮廓线内。画面重视直观感受,不追求物体的光影变化和色彩的真实性。平涂法的特点是:画面干净利落,色彩整体概括,单纯平稳。平涂法简单易懂,易掌握,容易增强幼儿的信心。

二、构成法。

不画真实的`物体,用随意勾画的交叉线条或几何形的组合形成视觉上的图象。它的特点是:平面性,自由性,趣味性,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画出喜欢的线条,不用考虑物体的造型和画不像的问题。在涂色上也比较自由,适合儿童自由地表现。

三、薄画法。

薄画法也叫透明画法,指调色时用色少一些,用水多一些,在画纸上显露出纸的底纹,它的特点是:渗洇的感觉比较好,色彩的自然融合好,有中国画墨色的空气感,也有水彩画的透明、轻快、湿润感,给人以淋漓尽致的感觉和诗意般的情味,特别适合表现雨后或晨夕的景物,游戏玩耍味十足。但由于薄画法需要很好的控制水、色的能力以及画画的经验,画好是不易的。

四、厚涂法。

厚涂法与薄画法相比用色较浓重,具有油画般的淳厚,并有较强的覆盖力,能表现出真实物体的丰富色彩效果。且笔触、画痕明显,绘画性特点十分突出,对色彩的表现力也大为增加,适合于个性化表现的儿童。厚涂法与薄画法相比更易于幼儿掌握。

五、点彩法。

点彩法的叫法源于十九世纪后印象派画家修拉的分色点彩法。画面用密集的小色点组成物体形象,犹如建筑装饰上的“马赛克”拼贴镶嵌,构成了色彩相混合的特异的色彩情趣,给人一种闪烁、颤荡的色彩感受,增加了色彩画的趣味性和“玩颜色”的意味,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六、明暗法。

明暗法是强调明与暗的对比作用增加其艺术效果的,画面强烈、刺激、醒目,画的主题清晰、明了、突出,增加了物体的形象感,容易出现好的视觉效果,易被幼儿接受,适合幼儿学习运用。如主题物是亮色,背景就用暗色或者反之。

七、冷暖法。

冷暖法就是利用色彩分冷暖的感觉,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作用,画出自己喜欢的冷暖色调或者符合自己欣赏习惯的色彩画。冷暖法适宜表达作者的感情色彩,主观色比较多,因多用邻近色作画,如暖色调绘画有红、橙、黄及相近的颜色等,色彩单纯简洁,给人以情绪渲染。

八、底色法。

底色法就是在有底色的画纸上作画,现成的色纸有印刷纸、卡纸等,也可以自己做底色纸,先调一种自己喜欢的底色均匀的涂在画纸上,待干后就可以在上面作画了。底色法的特点是:画面较完整、和谐、统一,易与其它色相互协调,画面也显得整体。但此画法不适合在自己做的色纸上薄画,底色会在画笔的运动下泛起,在自己做的色纸上画画颜色应调的厚一些。

九、随意法。

随意画法有点像西方国家流行的美术流派抽象派画法,抽象艺术丢弃了生活的真实和具体的形象,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感情的切入,在画面作无规则的随意涂洒,主张无理性思考下的无意识涂画,以追求新奇感觉为目的。这种方法很适合幼儿的无理性思考的特点,跟着感觉乱涂一气,享受任意涂抹的快感,深得小朋友喜爱。

十、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不作颜色的薄厚、明暗、冷暖的特性界定,而是根据作者的习惯随心而定,用着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把各种方法融在一起,常常给人以新奇的感觉。比如,可以在画好的画上直接印上树叶的叶筋纹理,以增加画面的肌理感,也可把实物直接贴在画纸上再画,增加绘画的表现力。

幼儿园环境教育论文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是贯彻学前教育课程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途径.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因此,它更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材料不同,幼儿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就不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现在,孩子对买回来的高档商品化玩具并不感兴趣,却对废弃的瓶瓶罐罐和捡来的石头等自然材料情有独钟.儿童的游戏,正是他们在与自然材料作用的原始活动中,加速体验人类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的各种情感,享受各种乐趣,获得各种经验的。

一、带着孩子走向室外。

游戏是贯彻学前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途径,教师不仅要注意儿童游戏中动静交替还要注重游戏活动的户外交替.

1、融入环境。

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离不开环境,我们的任何活动都与环境影响密不可分,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和物理环境所构成的园容园貌,也直接影响幼儿心理活动的状态.但如果一个人置立于一个环境中,并未与周围的环境之间构成正常的互动关系,那末环境对他来说就是一道虚设的布景,我园游戏场等运动设施和一些小景点,每种设施都有一种功能,各设施之间和景点缺少有机联系,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周围环境的利用价值,我们带着孩子玩起了装扮性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身临其境,个个全身心投入,玩军是游戏,玩狼捉小兔的游戏孩子个个情绪高涨,兴致勃勃表现得惟妙惟肖.可见,巧妙的利用幼儿园的各种设施,不仅充分发挥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游戏欲望。

2、我园身处独特的地理特征。离园不远处,就是博兴文化广场,那里有绿荫,花团锦簇,儿童乐园等等,孩子们来到这里,在窄窄的大理石凳上走一走,练习平衡能力;在路边的草丛中欣赏花的芳香;在渠道上练习跨跳......

3、向东不远处就是我县最大的新世纪超市,那里的环境更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逛超市社会实践能力......孩子们在游戏时,没有约束可以尽情玩耍,从而使孩子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带着材料走进教室。

教室外,有着无穷无尽的自然材料,教室内同样有孩子游戏的天地,怎样才能将自然材料投放教室,也是我们所热注的。

1、根据主题活动投放材料。

为了更有效的发挥自然材料的作用,我根据教育计划和主题活动,有计划的投放游戏材料。如:以环境为主题的活动,我们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做出了许多漂亮的作品,孩子们在把材料变着花样的满足不同的游戏需要时,不仅锻炼了手更锻炼了脑和意志。

2、根据孩子的游戏发展提供材料。

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材料是与游戏紧密相连的。他们直接感受到的内在生理体验,以及有这种经验引起的外在物理经验,其中既有同化,又产生顺应,已达到适应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体验和经验,建构不同的指示,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应根据游戏的发展不断补充材料的需要,而材料的提供又反过来促进了游戏的发展。

3、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材料。

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年龄越小独自游戏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又而社会性获得发展,集体游戏的.比例也就增大了。因此,不同年龄的幼儿对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上不同,兴趣和爱好也不同。我们大班的幼儿常常喜欢在自制的玩具面前玩,自制和材料因为凝聚了孩子的力量,技巧和智慧,并与孩子们游戏的成功体验相联系,往往是孩子更加爱不释手。

总之,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原始材料,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我们的教育更加完善,把我园建设成现代化与自然化相结合的幼儿园。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十六幼在“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的理念指引下,营造了随时可游戏、随处可游戏、动手就游戏、一处多游戏的游戏环境,以激发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显示出其强大的育人功能。

(一)搭建持续探究的互动环境。

皮亚杰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积极建构其知识体系,从而获得智力发展。因此,高品质的幼儿园环境需要在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方面都隐含着教育的智慧,教育者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来搭建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学习的平台。这样的环境渗透在十六幼园区的每一个角落,它如空气般弥散,会向幼儿发出无声的邀请。例如,奇趣洞洞墙的创设满足了孩子们对抠东西、戳洞洞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究欲望,促进其精细动作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创意玩出了尾巴洞洞、刺猬洞洞、创意洞洞、魔法洞洞……“在参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幼儿会不断发展新的问题,引发新一轮的探索活动,研究更好玩的游戏、更有挑战性的游戏,从而不断提升游戏水平,逐渐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孩子们通过不停地看、听、摸、动,积极地运用各种感官与环境互动,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去寻根刨底。再如,管道百变墙。管道百变墙的材料是可创造的、自主百变的,参与性高,对于幼儿来说,喜欢具有挑战性、层次性的游戏环境以持续他们玩耍。创造性和自由程度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越自由的氛围越有助于幼儿自我的展示,有助于其表达和表现。运用环境学习是最有效且最愉悦的方式,宽松的、自由自在的、充满趣味的环境氛围能引发幼儿持续学习的欲望。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在与环境互动中具有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在成人的支持下,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试验、解决问题、提炼经验、分享经验,从而使“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

(二)创设融入自然的童趣环境。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喜欢看到孩子们一脸的“花猫样”,我们喜欢闻到他们满身汗臭味。他们就该玩沙、踩水、堆石头;捡树枝、拾果子、捉虫子;钻木屋、上爬网、睡帐篷……著名诗人杜甫15岁时“一日能上树千回”,可见亲近自然的童年有太多美好的回忆。我们希望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下绿色的种子,我们乐意牵引着他们与动植物互动,感受生命的奥秘、环保的重要。从盆栽绿植到开心农场,从班级区角到园区九大户外功能区,十六幼的环境中充满了绿色。十六幼的石榴娃们会在玩水中体验沉浮的乐趣,在玩沙中探寻挖宝的欢愉;他们还会在黄桷树上建鸟窝,在树石榴果园弹弹弓……自然是最能滋养孩童心灵,给他们留下五彩斑斓的梦的地方,崇尚自然才是孩童时期应该长成的样子。只要在这“自然绿色、童趣盎然”的环境中静静地走一圈,不用介绍,你就能看见它的教育取向和课程价值,在充满乐趣和欢欣的院子里,儿童获得自主发展。

二、童年的院子常常蕴含着儿童成长的片段。

十六幼的老师们不会加班加点“抢造”环境,因为他们知道环境的主人是谁。他们深入研究幼儿喜欢什么样的环境,研究不同成长速度的幼儿在环境中可能获得怎样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他们鼓励十六幼的每一个石榴娃“成为最好的自己”,用环境记录着他们成长的瞬间。

(一)营造接纳差异的包容环境。

每一个石榴娃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可以有一百种语言[4],而不仅仅只是成人期望的一种。高品质幼儿园的环境需要支持不同个性、不同经验水平的每一个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还要能满足不同幼儿选择的需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幼儿的发展差异,真正做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的教育目标。十六幼认可每一个幼儿的成长轨迹,帮助他们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体验自己的力量。毕业前夕,孩子们为自己画了自画像,在幼儿园的长廊上,老师展示了每一个石榴娃的作品,他们不仅能感知到自己外貌、体型与同伴不同,还能在自我认识和识别他人的过程中体味到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从而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支持性环境。孩子们的同伴资源是宝贵的,不同的生活背景、个性特点、能力习惯、爱好特长,同伴既能成为交流合作分享的对象,也是一面自我识别、调控、激励的镜子。生生互动的环境让幼儿在与同伴模仿交流、合作共享、矛盾争论中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二)倡导幼儿主体的动态环境。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分析“布置时应注意的弊病时”曾指出:“不要教师自己来做,让学生们自己来设计,自己来布置,这才格外有意思,也才更有教育意义。”“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加深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做教师的应当学会如何引导儿童运用大脑和双手来布置环境”[5]。高质量的幼儿园环境是基于幼儿为主体创设的环境,环境的高度、色彩、形象、内容都需要尊重幼儿认识客观事物的直观性特点,符合其需求。“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自身就应被视为幼儿的学习过程”[6]。在十六幼,幼儿是环境的主人翁,并与其融为一体,环境的创设、使用为孩子们提供了自主参与、自由结伴、自定主题、自选材料、自己探索、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发进行交流、传递情感、共享快乐的学习与发展机会。美国心理学家亨特发现“让儿童增生快乐感的主要源泉之一在于他在其所熟悉的认知结构中意外发现了新内容”[7]。随着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着游戏的发生、发展、高潮和消亡,环境创设也会动态变化着,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这种变化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当然,环境动态改变绝不是凭教师主观臆断,这一过程需要建立在教师有目的的观察幼儿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基础之上,密切观察幼儿兴趣点,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通过分析解读幼儿的行为,从而改变环境来给予幼儿学习和探究的需要。

(三)构筑家园合力的社会环境。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高品质幼儿园的环境是资源整合的过程,是调动幼儿、吸纳教师、卷入家长、带动社区的过程。它能凝聚和激励全园教职工的精神力量,是幼儿园得以可持续性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它是环境,但也不仅是环境,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在“发现自己力量”的记录墙上,孩子们把自己在游戏中的“哇”时刻画下来,并请家人用文字记录下来,亲子之间能利用环境增进沟通,家园之间能通过环境达成共识。在十六幼教师的带动下,爸爸妈妈们不仅作为家长课堂的教育者、大型活动的支持者,也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者,为孩子们书写学习故事,为他们记录成长周记。这样的经历练就了家长们的一双慧眼,能及时发现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瞬间,从而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心理环境。

三、童年的院子处处流淌着儿童生活的轨迹。

幼儿阶段是核心素养形成的种子期,我们希望生活在十六幼这个童年的院子里的每一个石榴娃都能认识自己、认同祖国,与世界对话;学会友善、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做有道德、能力、情意的人。

(一)开启质朴本真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环境与中学、小学有着非常突出的差异,环境生活化就是其明显的特点。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总是伴随着幼儿生活产生,幼儿进餐、如厕、喝水、午睡等,这些生活环节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机会,有着它独特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科学的运动、营养的膳食铸造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形成了健康生活的方式;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院子里的微缩世界是孩子们眼中的“小人国”,这里也是他们的野餐乐园,他们在这里通过食育体验劳动、感知生活,在了解传统经典的同时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十六幼的环境中充满生活的气息,孩子们能在锻炼中磨炼意志、在劳动中感恩父母、在进餐中习得礼仪、在交流中构筑友谊、在环境中感知中国文化……这样的环境让他们心中流淌着一首婉转悠扬的歌,歌曲里饱含着酸甜苦辣,只有热爱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的美好。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本土环境。

(三)捕捉净化心灵的尚美环境。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萌发着美,感受美、表达美,以艺术滋养心灵,这就是我们想要给予孩子们的内心力量和童年的礼物。在美的世界里,我们可以一次一次地欣赏经典乐曲,品味经典画作,解读经典绘本,吟诵经典诗词,模仿经典舞蹈,再现经典剧目……在十六幼,艺术带给孩子、带给我们太多的是爱与温暖、幸福与感动,每一个生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每一个生命都被祝福着。每年一次的幼儿园的童话剧表演选角极为严苛,在小伙伴的比拼中,自己喜欢的角色可能被别人扮演,不过没关系,在自己的童话剧场,一切皆有可能。后院艺术长廊是大伙儿挥毫泼墨的撒欢之地,这里是小艺术家们的私家花园。在尚美的幼儿园环境中,我们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在与同伴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感受艺术带来的欢乐与幸福,享受艺术的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一所幼儿园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8]。十六幼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从“玩会”走向“会玩”,在这所童年的院子里玩出智慧、玩出自我、玩出自信、玩出创造,凸显其灵动的生命状态!

参考文献:

[1]齐丽英.关于幼儿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与研究[m].:7.

[2]朱家雄.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8.

[3]蔡秀萍.幼儿园探究式环境创设[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6.

[4]edwards,c.,gandini,l.,&forman,g.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等译.台湾:心理出版社:195.

[5]鲁晶.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问题及积淀创新的思考[j].科教导刊,:11.

[6]鄢超云.低成本有质量的有缘环境创设[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2013:6.

[7]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从形成良好管理机制、探索科学教育课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科学阵地建设、幼儿活动精彩纷呈等方面诠释了我园注重科学启蒙教育,打造园所特色品牌的途径和形式,借鉴科学启蒙教育的基本思想,循序渐进地走出一条科学启蒙教育特色内涵发展之路。

关键词:园所文化;办园特色;科学启蒙教育。

引言。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坐落在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苏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幼儿园、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区域内聚集了众多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代表当今科技领先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使得我园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资源。我园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为园所特色,通过实践研究,幼儿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切实有效地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逐渐走出了一条科学教育特色内涵发展之路。

一、重视科学教育启蒙,形成良好管理机制。

1.成立领导机构幼儿园成立科学教育领导小组,园长担任主要负责人。以科研部牵头,结合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探究性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基于科教创新区教育背景下的幼儿科学教育探究》的开展,以总课题为龙头抓手,子课题为具体实施内容,小专题为辅助,有序地开展研究。在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及每学期工作计划中呈现科学启蒙教育内容,有设想、有措施、有方法。2.相应配备保障园内各班均配备完善的电脑、电视、投影仪、打印机、数码相机等科学教育基础性设施,为教师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提供保障。为教师配备科学教育书籍近200册,幼儿科学教育藏书400余册。宝宝电脑房拥有20台一体电脑供幼儿探索学习。“创意美工坊”各类废旧材料丰富,可供幼儿进行科学创意制作。幼儿园网络资源丰富,各教育资源交流分享渠道多、内容广、效果佳,竭力为科学教育特色研究提供充分的经费保证。

二、探索科学教育课程,呈现园本内涵特色。

根据大、中、小班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及原有经验,循序渐进地探索属于园本的科学教育特色课程。1.集体教学活动精品课程通过教学研究、深入反思、活动点评等形式,筛选各年龄段集体教学活动案例,保留经典活动,并做成蓝本,让教师参考、修改、调整或加入新的想法,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园本系列课程。2.小组科学区域活动课程在小组区域活动中,重点打造科学区,创设科学合理的环境,提供科学有效的操作材料。以幼儿的探究思路开展游戏,保证幼儿始终对科学活动保持良好的探索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打造适合自己班级的科学区角环境,努力为幼儿的自由探索活动创造充足的物质条件,以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其设置体现了趣味性、操作性、游戏性、安全性的特点,内容丰富,形成多样,使孩子百玩不厌。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教师系列培训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结合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系列培训,如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科学教学活动交流研讨等,多通道、多途径地提高教师科学活动的教学能力和自身专业素养。2.科学课题研究全园教师科学教育研究氛围浓厚,以课题为抓手,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实际需要和规律出发,充分利用科教创新区科学技术教育资源,根据三个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及原有经验,积极探究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项目和内容,循序渐进地探索属于园本的科学教育特色。参与研究的老师乐于实践、乐于质疑、乐于合作,每月开展相应的科学教育特色活动,在实践中总结幼儿科学探究性游戏的组织要领和活动规律,撰写了一篇篇高质量的课题论文。3.教学交流研讨探索多元化的科学游戏活动形式。幼儿是探究性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组织者、引导者和支持者[1]。我们倡导教师应注重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及时肯定和赞赏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大胆猜想、积极探索、不怕困难的闪光点,用微笑的目光、鼓励的眼神和肯定的称赞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教师一个小问题的引领和材料的提供,能激发幼儿持续的探索意识,提升探究能力。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性游戏活动中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支持,鼓励幼儿的各种探究行为,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科学阵地建设,开发科学实践基地。

1.园内阵地重视科学教育阵地的建设,园内设有科技大空间专业活教室,从儿童的视角入手,划分为欣赏区、探索区、操作区,为各班幼儿合理安排好进入专室活动的时间,保证幼儿每周进入,并做好相应记录。各班设有符合不同年龄特点的科学区角,成为适合孩子操作探索的科学阵地。同时在园内走廊、墙面、楼层等公共环境中淋漓尽致地体现科学启蒙教育特色。2.园外阵地将科教创新区中可利用环境、物质等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加以挖掘和利用。目前,独墅湖图书馆、独墅湖影剧院、独墅湖体育馆、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创意产业园、欧瑞动漫基地展厅、苏州国际科技园、苏大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中科慧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科教创新区单位已成为我园科学教育活动资源。在此基础上,多家单位顺利牵手挂牌,建设翰林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扩展园本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的范围。幼儿园与各基地开展双向基地考察、师幼活动20多次。同时利用有效资源与美国西题迪斯儿童科技营、环球倍思科学实验机构、小科实验屋携手,定期开展科学教育系列活动。

五、幼儿活动精彩纷呈,启蒙探思益智收获。

1.翰林科技节活动每年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园所、幼儿、教师、家庭多位一体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以stem教育理念的视角,引导孩子主动探索科学活动,将多领域活动与科学结合,注重幼儿探究兴趣的激发、探究体验的获得,让幼儿在动手、动脑和交往中提高对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激发探究科学活动的兴趣,幼儿在科技节中有收获,有成长[2]。2.系列科学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各年龄段科学活动,重点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科技大空间专室活动、班级科学区角活动中进行;内容选择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重点突出实践性、操作性;充分挖掘课题资源地科学教育资源,科技园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欧迪瑞动漫馆”来园与孩子互动活动;感受园区“欧瑞动漫馆”丰富有趣的动漫制作科学实践活动。年级组形式的科学探索活动丰富多彩,如小班的“玩陀螺”、中班的“叠叠高”、大班的“多米诺骨牌”等。

结语。

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实践研究的道路上,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将借鉴科学启蒙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建设科学教育特色品牌、内涵促发展的最终愿景而继续努力,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杜长娥.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罗威尔.韦珏,译.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论文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背景下,教育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对于教育开始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幼儿园教育阶段”,也是“启蒙时代”。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对外界出于好奇心理,善于学习和模仿,而在幼儿教育阶段的教育方式和传递的知识类型也会影响他们自身对外界的感知和后期的成长。

一、幼儿园时期教育的特点。

1.知识面广。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对外界探知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而在幼儿教育的学习安排下,氛围也十分活泼轻松。一般以做游戏形式或者故事之类的情景模式传授知识。但是相对来说,灌输的知识也较多,例如,简单识字、唱歌、跳舞、常识相关的问题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事物也会成为教学知识,所以,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在教学中应不断创新,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启蒙阶段的教育是教育阶段的基础。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精细化了,幼儿教育阶段作为教育的第一阶段,更应该引起重视。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小班教育阶段、中班教育阶段、大班教育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学生的整体特征也会有差异。比如,小班一般是2.5~3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外界处于萌芽状态,对外界很好奇,也是最好培养和开发大脑思维的最好阶段,在此阶段可以采用声像等进行教育,也可以根据孩子实际的状态进行动态学习培养。对于中班和大班教学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是开始对外界有观点和看法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时期。除了基本知识的学习,一般以相关事件故事的形成引发他们的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综合来说,在幼儿教育阶段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幼儿阶段开启了孩子进入学习的大门,是开发大脑的最佳时期。

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的引入探索。

1.中华文化在启蒙时期的引入。

幼儿教育的整个阶段是对世界认知和自我意识价值逐渐形成的阶段,被称为“启蒙时代”,此阶段也是培养孩子行为意识和优秀文化知识注入的时期。中国优秀的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一些文化思想精神和物质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入,则会启蒙并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可以在课堂中以故事的方式向他们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如岳飞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发他们去思考和学习。根据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灵活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向他们传授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美化他们的心灵。

2.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环境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的发展不仅向着精细化和人性化发展,更多的是靠优越的环境对孩子的二次开发!探索幼儿教育阶段的中华文化环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本地区域文化特色加以引入根据教育所在地区文化加以引入,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以提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探索精神。对于物质文化,一般用于孩子的互动,以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例如剪纸、彩绘之类的。当然,各地的文化背景之类都有所差异,所以也显示了教育的大体性和独特性!

2.结合孩子的实际教育环境进行引入虽然幼儿教育阶段是教育的第一道大门,地域文化的发展水平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对此教育阶段有着重大影响!当然知识对于所有孩子都是公平的传播,在对幼儿园教育时期,应结合主观和客观环境灵活教学,所引入的地域文化知识也是多样化的,应结合地域特点分享与之相关的典故,包括神话故事等,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陕西渭南的可结合“华山”,即“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故事”,加强孩子对正义和孝义的追求。结合地域文化特点,不仅加强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也加强了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是兴国安邦之本,这句话从古至今一直都未落后。幼儿启蒙教育阶段的各种改革和创新,为孩子后期的教育做好了铺垫。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各个阶段对教育的创新都是对有生命的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面广,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引入培养了孩子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对幼儿园时期中华文化教育环境的探索也体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幼儿园各区角的环境创设论文幼儿园各区角的目标

摘要: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与经验,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与变化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吸收、灌输与接纳的过程,而是个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在儿童成长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在对存在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协调好物质环境创设和精神环境创设的关系、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参与互动的幼儿园环境、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注重培养幼儿的主体性以及加强幼儿园教师环保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等策略,以期能够对幼儿园创设高质量的环境提供有益借鉴。

相对一般环境而言,幼儿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即教育环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与幼儿园教育有关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它是涵盖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幼儿园房舍、设备设施、空间布局以及各种信息要素,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制度与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所组织、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教育空间范围”。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幼儿园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安全性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包括幼儿园园所建筑、设施设备、玩教具等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注意创设的环境能够让儿童心理上感觉到安全并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科学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章法的。不仅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对于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投放的材料如何摆置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以最大限度的挖掘环境创设的潜在功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3、自主性原则。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也是幼儿园一切环境设计的出发点和服务对象。因此,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使用过程中都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主动性,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使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

二、班级环境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观察、访谈和分析,笔者发现目前班级环境创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班级环境内容单一。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针对每个主题的开展有目的更换主题墙面环境。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针对这个主题,教师可能会把主题中一节活动的作品呈现粘贴于主题墙,而对这一主题所涉猎的其他方面只是跟幼儿讲一讲、说一说而已,一带而过,主题墙面中没有过多的呈现。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是主题墙面不够大,班级幼儿多,想把每个幼儿的京剧脸谱作品都粘贴上,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呈现其他内容。二是绘画性的作品更容易呈现,便于幼儿之间的欣赏与交流等。

(二)班级环境内容不系统。

理想的班级环境应是让外人走进班级就能知道此班级正在进行什么主题活动,能明晰的了解到幼儿在此阶段进行了哪方面的锻炼与发展等。而现实中,走入班级活动室,我们会发现班级环境内容多而杂。每个墙面上不会有空余的`位置,玲琅满目的感觉。

但如果细细察看,却不知道现在正开展什么主题,主题线索不明确。即班级环境的内容是不系统的,没有一条主线将环境内容进行贯穿。

(三)为追求新异效果而过度频繁地变换环境。

幼儿的好奇心强,许多老师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总喜欢频繁地更换环境,其实这种做法也是欠妥当的。首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减低所创设环境的实用价值;其次,幼儿期正是孩子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过于频繁地变换环境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安全感,使孩子养成不稳定的心性,不利于孩子坚持性和耐性的培养。

(一)坚持参与性原则。

教育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教育品位的体现,在塑造教育环境时,不能只追求一种高效应的显色,更要体现内在品质的秀色”。可见,幼儿园环境创设最能体现一所幼儿园的内在品质,要使创设的环境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幼儿参与的原则。

(二)环境创设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做到“以幼儿为本”

环境创设做到“以幼儿为本”,就要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班级环境创设的整体规划中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规划布置怎样的班级环境,当然也要考虑环境内容与所学的教学内容和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让幼儿参与进来,通过对自己提供材料进行装饰、创意,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把这些创意作品布置于班级内,无形中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促使幼儿更加珍惜爱护班级内的环境。

(三)创设系统的环境的方法。

班级的环境创设体现班级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更展现了一个班级的独特特点。有效、科学的环境创设不是零散的、由不同内容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主题在贯穿。所以教师和幼儿在进行环境有效创设时,一定把握总的主题思想,创设更加系统的班级环境。利用格式塔理论的思想,在创设环境时要考虑整体性与变调性的特点,让班级环境既丰富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四、结语。

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一样的人生,环境对幼儿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班级环境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找出影响班级环境创设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创设有效班级环境的策略,以期为更好的创设班级环境的有效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董晶.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

[2]赵怡蓉.幼儿园主题墙饰审美性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赵青.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生成活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陈桂萍.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教育价值及其创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2(09)。

[6]师丽辉.幼儿园墙面布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01)。

[7]何玲.发挥主题活动中墙饰的教育功能[j].基础教育研究.2009(22)。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培训心得体会模板

尊敬的园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环境是儿童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儿童最自然的启蒙老师,在园领导的带领下,全体老师齐心协力,使我们的幼儿园内外的环境,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的确,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对幼儿更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幼儿的大部分学习活动是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影响的。

首先,在我们一二楼的吊饰装饰过程中,我和全体老师用了尽一个月的时间,充分利用空间,依托家乡特色资源,平凡无奇的草帽和水管,在我们老师的手上变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立体多样的画面,或古典,或清新,或抽象,或童趣孩子们在浓浓的艺术气息中,无拘无束,尽情探索,尽情欣赏、讲述,在与作品的互动中由衷地悟到艺术的炫美,从而萌发了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想象,让幼儿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真正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是文明的校园,生活的校园,孩子的乐园。

其次,在我班环境的创设方面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室内环境的创设。

1.主题墙墙面布置。

我班墙面布置,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结合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观察者、倾听者、合作者,幼儿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意识到了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人人出谋划策,人人都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使幼儿的参与性落到实处。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利用废旧材料创设特色环境。

废旧的材料只要经过教师和幼儿的精心设计、合理利用,不仅省钱而且美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增强墙饰的艺术感。

4.充分利用每个墙面空间合理安排,积极发挥教育作用。

5.墙面布置配合课程内容,体现一定的教育目的。

们的国旗》《脸谱》《窗花》《美丽的旗袍》,幼儿人人参与,布置墙面的过程变为幼儿感知与学习的过程,做到师生共同设计画面内容、共同准备材、共同制作装饰物、共同参与画面的布局,最后组织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6.区域创设。

为使幼儿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与幼儿产生交流作用,在准备投放材料时,我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

二、室外环境的创设。

1.廊道门窗。

根据我班的特殊情况,阳台更多采用了不易褪色的材料布置,用幼儿的作品来装饰廊道,称之为“幼儿天地”。

陈鹤琴先生说过:“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更加爱护。”幼儿参与环境布置,不仅使他们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爱护。如我班的自然角“我的小花园”,让幼儿自己动手种植太阳花等植物,然后由幼儿来照顾自己的小植物,在照顾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并不是所有植物都是喜欢喝水的,如果天天给他们浇水,可能有的植物很旺盛,而有的植物却枯萎了,这样的现象是会引发幼儿的思考,知道并不是所有植物喜好都是一样的。

2.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园地,是联系幼儿与家庭的一座桥梁。本学期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好每周一次的家长园地,真正发挥它的教育价值。通过家长园地让家长了解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活动安排,知道一些简单的育儿知识,以及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在本次活动中,其实我做的很多事情大家都在做,每个老师都用心的去创设自己班级的环境,有很多新颖的设计,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利用农村资源创设幼儿园教学环境论文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精心设计的数学环境,能使幼儿在其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方面,我们抓住了三个突破。

一、材料的突破。

在材料的准备方面,我们改变过去由教师包办的做法,放手让幼儿参与,使幼儿成为环境建设的主人。准备的材料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品种多:材料不限于一幅图、一堆玩具,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物品都成为数学环境的材料,如自然类材料:石子、树叶、沙、水、土等;成品类材料:算式卡片、木珠、计算器、七巧板、扑克、算盘、时钟模型、棋类等;辅助类材料:剪刀、纸、彩笔、橡皮泥、操作板、沙盘等;废旧物品类材料:塑料泡沫、布条、线头、废旧盒子、塑料空瓶、包装盒、小木块、小石子、贝壳、火柴棒等。

2.数量足:提供的各类材料能满足数人同时操作,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对环境产生兴趣,又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分层次:提供的材料做到难易结合、繁简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地、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真正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例如,我们创设的“量的守恒”数学环境中,既有探索长度守恒的材料,又有探索量的守恒、面积体积守恒、液体守恒的材料,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项或多项去探索、体验。

二、场所的.突破。

我们在创设数学环境时,不只着眼于活动室的一面墙、一个角,而是把幼儿周围的所有环境都充分利用起来,变单一为多种,变平面为立体,变视觉刺激为多种刺激。

1.活动室:主要是充分利用活动室的墙面和角落。室内墙面有大有小,我们在设计时,根据墙面的大小把材料制成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画面,并在下方设有活动材料,供幼儿操作。例如,在大班活动室的主墙上,布置有组成、加减、时间、空间、分类、守恒、排序等方面的数学内容,下方留一块空间,提供材料让幼儿操作验证。在利用活动室角落设计数学角时,我们注意到:材料和工具要便于幼儿取放,每个数学角的内容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不断更新。

2.盥洗室:结合幼儿爱玩水的特点,我们把布置活动室剩下的小块儿吹塑纸剪成各种几何图形,供幼儿在盥洗室开展“水贴画”游戏。幼儿只需将吹塑纸片放入水中湿一下,然后往平滑的瓷砖墙上一贴,图形就牢牢地贴在墙上了。刚开始幼儿只是无目的地利用各种图形进行简单的拼贴、排列,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开始有目的、有主题地根据图形的特点拼贴、排序、分类,比较大小以及加减运算。幼儿在兴致勃勃的“玩”中增长了知识,并且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及观察力。

3.厕所:幼儿在厕所中相对来说是比较放松的,因此,我们创设了一定的数学环境,以激发幼儿的“无意注意”,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状态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如在平滑的瓷砖上用水将各种几何图形拼贴成一些可变换的图案,让幼儿观察、操作。

4.楼梯:我们在楼梯上设计了各种颜色的数字及与之相对应的圆点,让幼儿有意无意地去感知数序、序数、相邻数。同时,把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及按规律排序等多方面的内容也融到其中,幼儿在进进出出、上上下下楼梯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观察力。

5.阳台与走廊:阳台与走廊虽然并不开阔,但它是幼儿经常玩耍的地方,所以,我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环境,如在地板上画上“迷宫”“房子”,让幼儿自由地游戏。

三、内容的突破。

我们在创设数学环境时,力求以数学内容为主,但也根据实际情况,渗透社会、自然、品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例如“自选商场”中,陈列着大小不同、种类多样的商品,幼儿在“购物”时,要用到数学知识,同时,又可受到勤俭节约、不乱花钱、小朋友之间相互协作、谦让等教育。再如,“手帕商店”的手帕全是幼儿自己设计,用几何图形绘制而成的,这不仅使幼儿掌握了几何图形的特点,还发展了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动作,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把丰富多彩的数学环境利用起来,是环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情景设置法。例如,创设“自选商场”,供幼儿学习“3的加减法”时使用,让幼儿扮演顾客,在“商场”里选购三种物品,教师扮演收银员向幼儿提问,让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以及数量,再根据物品的特点列出加减法算式。

2、趣味游戏法。例如,在阳台一角设置小型“保龄球馆”,幼儿可自由去打保龄球,也可由教师设置一定的游戏规则,如:按要求的数量去击打,按颜色去击打,击打后说出总数,按击打结果编应用题,按一定规律排列球,等等。幼儿按规则去游戏,胜利了还可获得一定的奖励。再如,幼儿每人在数学角取一张小卡片(实物、圆点、数字),然后各自去找朋友,要求找到的朋友所持卡片上的数量与自己卡片上的数量合起来是5,朋友找到后互相友好地碰一碰,可以碰碰头、碰碰脚、碰碰手、碰碰屁股、碰碰肩膀等。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还获得了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3、多变操作法。例如,在走廊的数学角里布置数学内容,旁边有供幼儿操作用的长短不一的毛线。幼儿可拿毛线当测量工具去测物体的长短,又可拿毛线任意绕在几个扣子上形成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梯形,还可以用毛线任意摆成数字或组成有规律的图案等。

4、求异创造法。例如,在窗台的数学角,摆放许多颜色、大小、形状、厚薄各不相同的几何图形。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幼儿摆出多种有规律的几何图接龙。有的幼儿按大小规律去摆,有的幼儿按颜色规律去摆,有的按数量规律去摆。再如,小班走廊的迷宫图,幼儿有的按图形规律走,从入口走到出口到花园去,有的按数序规律走,从入口走到出口到动物园,有的按颜色规律走,从入口走到出口到幼儿园。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敏捷,更富有创造性。

幼儿园环境保护教育措施浅谈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环境保护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热议和关注,创设美好环境、保护美好环境逐渐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的义务。幼儿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幼儿环保教育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作为幼儿教师,在起点上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根据当代环境问题现实要求和学前教育工作实际,结合幼儿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幼儿教育工作者有这样一种共识,“营造美的环境就能创造美的心理体验,同时糟糕的环境则会导致不健康的心灵”。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主要靠外界环境的微妙变化、作用和影响逐步获得,试想,一个杂物满地、绿化不足、不讲节约的幼儿园怎么能够培养出幼儿积极的环保意识?一个教师随意踩踏花草、不珍惜粮食、不爱护环境的幼儿园,怎么培养出爱护自然环境的幼儿?所以,为了幼儿能够成长在健康、美好的环境中,必须创设和优化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环境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外因,它不仅是幼儿园环保教育的载体,还是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显性文化。幼儿园环境既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场地,又是陶冶师生心灵的无言之师。

为幼儿创设一个美好的环境,我认为首先应该重视绿色幼儿园的创设。绿色文化的配置,需要不断增加幼儿园新绿,力争做到绿化面积大、数量足、种类全,与周边环境融合,为幼儿学习生活增色。其次是大力提倡盆景文化,引导师生进行盆景培育、花卉栽种、根艺创作,通过形态丰富的盆景和根艺作品,营造良好的环保教育氛围。再次,是要强化楼道文化,精心设计、合理谋划、板块明晰,安排生态、水资源、节能、环保、爱护地球母亲等内容的宣传项目,让幼儿园的墙壁都能发挥无声的育人作用,创设环保教育良好环境。最后要大力构建垃圾文化,教育倡导废弃物回收,变废为宝,幼儿教师示范带动全体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及废物利用习惯。幼儿园通过建设优雅、舒适的文化环境,让教师和幼儿都能充分感受外在的环境保护教育气息,让环境保护教育能够真正从深层散发和融合,以此来培养和强化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在幼儿的环保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以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要素为突破口,对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进行培养和强化,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觉的环保习惯。按照幼儿一日生活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提出诸如“五会”“五不”的习惯要求,即学会用餐、不洒饭粒,学会回收分类废弃物、不乱扔垃圾,学会自己如厕、不随地扔垃圾,学会轻声走路说话、不大声喧闹,学会节约用水、不浪费水。平常学习生活中,教育和引导幼儿形成及时关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省纸张、珍惜粮食的习惯;平常活动中,通过带领幼儿捡起幼儿园内外果皮纸屑,随时随处把丢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捡起并送回垃圾桶,在各个班级设立“环保小卫士”奖项,通过鼓舞和奖励,不断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在园外集体活动中,纠正孩子们乱扔食品袋、果皮的坏习惯,引导他们自己随身携带垃圾袋,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能自觉主动收集废弃物。同时,鼓励幼儿随时收集废纸、废易拉罐、费饮料瓶等废弃物,但不是把它们当做垃圾扔掉,通过在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弃物制作手工作品,教育幼儿形成废物利用的习惯,也可以通过卖掉收集的废弃物换钱后购买花草、图画等,让幼儿懂得垃圾再生利用的道理,告诉孩子们这样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如果幼儿教师能够日复一日地坚持,久而久之,幼儿就能自觉形成环保习惯,让从小形成的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收益终生。

为了教育引导幼儿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全面倡导绿色环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在幼儿园环保教育中,我们可以环境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多种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切身体会环保和节约的重要性,逐渐学习和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

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组织开展“废弃物利用”“多彩的叶子”等主题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废弃物手工制作,校内外捡落叶、制作叶贴画等环保活动,让幼儿经历废物变宝和一物多用的过程。通过废弃物制作竞赛、环保作品展览等活动,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通过开展小种植活动,带领幼儿参与园内花草种植区域的花苗培植,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培土、浇水,共同感受种植的快乐和幸福,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家中与家长共同培植花苗,带到学校共同绿化幼儿园。通过在各班组织开展“绿色环保”主题绘画、创作活动和环保标志设计活动等,强化幼儿的绿色环保意识。在课堂中利用儿歌、诗歌或故事给幼儿创设“绿色环保”的宣传阵地,让幼儿在故事或诗歌中体会“绿色环保”有多重要。通过大量的“绿色环保”专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绿色环保意识,幼儿再带动他们的家长、乃至社会,通过这样的以点带面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有了环保意识,共同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

为不断加强幼儿的环保教育力度,我们可以借助幼儿熟悉的环境节日,开展各项环保教育活动,巩固幼儿环保教育成效。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可以围绕“树木”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比如树的分类、用途、与人类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等活动。在“爱鸟周”中,要求幼儿收集鸟类信息,让幼儿学会辨别益鸟和害鸟,在班级里布置鸟类专栏,激发幼儿保护鸟类的情感。在“世界水日”,可以组织孩子们观看缺水后果的图片和视频,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让幼儿用手中的画笔展示自己家中是如何节水的。地球日,我们可以开展“我爱地球”活动,让幼儿在圆形纸张上展示自己心中美丽地球的样子,在绘画中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只有得到家庭教育的呼应和配合,幼儿园的环境保护教育效果才能得到巩固和提升。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明白环保教育中对幼儿及家长的相关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巩固环境保护教育成效。如要求家长言传身教,用自身的环保行为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要求家长多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多给孩子讲解环保方面的知识,激发孩子的环保情感等。

幼儿园环境保护教育措施浅谈论文

环境保护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在幼儿园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让幼儿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使幼儿从小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做个环保小卫士,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职责。几年来,我们幼儿园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幼儿园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认识。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参观、讨论、听辅导课、看电视等让教师掌握有关环境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还把她们带到大社会、大自然中去受教育,并组织她们创编有关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教材、文艺节目,增强她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使她们对抓好幼儿环境保护教育形成共识,提高她们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自觉性。

环境保护教育一定要与创设幼儿园优美的环境、优良的园风结合起来进行。我们不仅创设和谐、宽松、使人有安全感的心理环境,同时积极创设幽雅、整洁、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和促使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环境。我们还让幼儿积极参与创设环境的活动,尽可能让他们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去求得发展,并增长生活经验。

由于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美丽整洁的园舍环境,小朋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之情被激发出来了。在幼儿园里,小朋友都能做到爱护花草树木,用心饲养好小动物,不在墙上乱画,不乱丢纸屑和乱吐痰,并积极参加小菜地的劳动。

幼儿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考虑幼儿年龄特征,切忌成人化。环境保护教育的目标不能过高,内容应是幼儿常见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也可介绍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同一课题在各年龄班应有不同的教育要求。以认识声音、减少噪声为例,小班要求分辨好听不好听的声音,知道平时说话声音要轻些,懂得保护嗓子;中班要求能分辨多种声音,知道哪些是噪声以及噪声的危害,懂得保护自己的听力;大班要求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噪声的危害及防止噪声侵扰的办法,要求小朋友当小宣传员。

同一年龄的幼儿由于遗传因素、教育和环境各异,实际发展水平也有差异。在环境保护教育中也应承认幼儿的这种差异,注意因人施教,加强观察、辅导,重视在环境保护教育中发挥幼儿的潜能,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

(一)以渗透为主。

幼儿园的环境保护教育不宜单独设学科,而应把丰富多采的环境保护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去。原有的教材可以与环境保护教育联系起来的,我们都有机地加以结合。如,在认识空气、声音、水、电、动物、纸、树、花时,我们结合进行减少污染、噪声,节约水、电、纸,保护珍稀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等方面的教育;在进行语言教学、美工活动、音乐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演出、小实验、参观旅行时,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可以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的机会很多,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当“有心人”。

(二)以游戏为主。

我们认为,环境保护教育也一定要寓于各种游戏之中,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受教育。如在结构游戏中,我们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无毒无害的废品,利用纸盒、纸筒、饮料罐、酸奶杯、碎布、小石子等建造“大马路”、“立交桥”、“楼房”、“公园”、“游乐场”、“体育馆”、“幼儿园”等,使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如何减少垃圾和利用废物,回家还能向父母和爷爷奶奶作宣传。

(一)认知活动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开展爱护花草树木,爱清洁讲卫生,爱护公物,节约水、电、粮食、纸等活动,既需要幼儿对环境保护的知识有所了解,更需要他们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们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有什么用、干净的水是怎么样流到我们家里的,并组织小朋友进行污水与植物生长、清水与植物生长的对比实验,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开展这一活动后,小朋友洗手洗脸时不再浪费水了,在家里也能注意关好水龙头,还能提醒家人节约用水,请妈妈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二)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取得家长支持,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如果把小朋友带到公园、市场、立交桥等地方参观游览,让孩子亲身去感受不同的环境,启发他们思考为什么有的环境美,有的环境脏、乱、差,怎样才能使环境变美,使他们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萌发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幼儿园的环境保护教育虽然应以渗透为主,但也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甚至是系列的专题教育活动。如我们在中班有“我爱襄阳”活动中进行绿化襄阳、种树种花的教育;在“襄阳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等活动中进行热爱大自然、爱惜粮食的教育。大班的“减少垃圾”小专题活动,包括“废物从哪里来”、“废物多了会怎么样”、“动脑筋让废物变宝”等内容,通过展览、绘画、利用废物等让幼儿进行美工制作、参观、谈话、小木偶表演、小实验、游戏等有趣的活动,使幼儿了解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并懂得要管好垃圾、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

此外,我们还在爱鸟周、粮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各种环境纪念日中特意组织了一些活动。如,爱鸟周进行“鸟儿鸟儿天上飞”的主题活动;在植树节组织大班小朋友种树、到大街上宣传、举办“植树造林好”的小展览;在世界环境日,大班进行了“我最喜欢的环境”、“救救地球”等美术创作活动;中班老师和小朋友、家长一起到植物园游览、写生、表演、游戏,感受大自然的美。

幼儿园各区角的环境创设论文幼儿园各区角的目标

区角游戏的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玩沙玩水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

二、角色游戏区。

(一)角色游戏区的设计。

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活,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龄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展出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馆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了中班,角色游戏区就出现了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大班的角色游戏区主题则更加丰富多样。

(二)各年龄班角色游戏活动的指导。

对于角色游戏的正确指导,主要在于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幼儿能够极有兴趣地、毫不勉强地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发展情感、培养能力。

1.小班。

小班幼儿对角色游戏是很感兴趣的,但他们常常会忘掉自己的角色,所以,对于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指导应着重于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角色的标志物,比如妈妈的头巾、爸爸的手机、医生的白大褂或听诊器等,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角色,也可以通过语言的启发和自己的加入来提醒他们。例如,娃娃家的“妈妈”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这时教师可以对她说:“你的宝宝一个人在家哭呢,你快回家去看看吧!”并启发她出门可以带着“宝宝”一起走或者作为“客人”去她家做客,使“妈妈”回到角色中来。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几人同时扮演一个角色。例如,一个娃娃家也许有2~3位“妈妈”或好几位“爸爸”,这是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所造成的,教师不用去干涉,应顺其自然。

2.中班。

中班幼儿常常是一边游戏一边想下面的情节,还没有具备事先计划、商量、设计出游戏过程的能力。因此,对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应侧重于加深他们对角色的理解,要求幼儿能较正确地反映出角色特有的行为和语言,并能创造性地表演。例如,“在医院”的游戏中,一开始“护士”只知道给“病人”打针、发药、测体温,后来老师启发他们想一想护士应该是怎样对待病人、还可以怎样照顾病人等,于是“护士”便想到去搀扶病人、叮嘱他们吃药、陪病人检查等游戏情节。

在游戏中,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共同游戏,启发幼儿创造与角色有关的其他角色,并通过活动加强各主题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及关系,从而增加角色游戏的集体性和互动性。

3.大班。

大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的经验较丰富,反映的主题也较多样化,游戏的内容充实、有新意,角色较多,能体现一定的社会性,且独立游戏能力强,在游戏前能自行设计游戏情节,通过彼此的商量、协调分配角色。因此,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的重点就应放在激发幼儿角色游戏的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上。

在大班的角色游戏中,可以鼓励幼儿为开展游戏自己制作玩具。例如,为邮局制作信箱、邮筒、邮包、邮票、印章,为图书馆制作卡片、借书证,为照相馆制作相机、相片等。

三、语言图书阅读区。

(一)语言图书阅读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此区角内以图书阅读为主,配有一些语言游戏,如接龙拼图、拼贴讲述、连词句、编故事、讨论谈话等。

2.材料的提供。

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活动主要为正规教学活动服务,因此,语言游戏可以是正规教学活动中游戏的重复或延伸,教师应为幼儿多提供一些小图片、卡片等可操作的材料。

图书阅读活动则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数量充足的图书,可以提供的图书种类有:

(1)故事书。

(2)杂志、画报。如《看图说话》。

(3)知识书。如《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热带鱼图片大全》《看图识字》《交通工具大全》等等。

(4)自制d书。幼儿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自己绘制的图书。

若有条件,语言图书阅读区还可以提供与限制人数相同数量的语言复读机或随身听(带有耳机,可以避免相互干扰),以及录有与图书内容相关的音频(可以是老师自己录制的)。

小班幼儿阅读的图书要画面简单,颜色鲜艳。以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小动物的内容为主,情节不宜复杂,篇幅不宜太长。

中班幼儿可以阅读一些有关日常生活和人物方面的图书,图书的篇幅可以有所增加。

大班幼儿则可以阅读配有简单文字的图书,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可有所增加,可以提供较多的知识信息和寓言故事。

3.场地的设置。

语言图书阅读区应该是所有区角中最安静的,并且应有充足的光线,因此,适合靠窗而设,远离音乐表演区、角色游戏区等较为嘈杂的地方。

语言图书阅读区地面可以铺上漂亮、柔软的泡沫垫,桌上铺上美丽的花布等,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舒服的阅读环境。

(二)各年龄班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指导要求。

1.小班。

对小班幼儿,教师多采用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语言示范、启发提问、具体讲解等手段,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技能和语言表述能力,要求幼儿在语言游戏中能大胆讲述、学习倾听他人讲话,培养他们爱听故事、爱看图书、会安静阅读的良好习惯,激发其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2.中班。

对中班幼儿,要求能用较完整的句子比较连贯地讲述事物,能独立阅读感兴趣的图书,理解画面的内容,能有礼貌地倾听他人讲话。

3.大班。

(一)美工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美工区内可以进行平面造型,如绘画(彩笔画、水彩、水墨画、手指画、刷画、拓印画等);自然材料(沙、树叶、蛋壳等)的剪贴、撕贴等;立体造型,如捏泥、和面团、纸、黏土等;自然材料造型(豆画、石画等);废旧材料制作(纸盒、易拉罐、纸杯等);结合节日活动制作装饰物(彩环、灯笼等)。

2.材料的提供。

各种纸、彩笔、颜料、剪刀、浆糊、橡皮泥等是美工区必备的材料,但不是唯一的材料。美工区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美工的材料也是广泛而繁多的,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去收集、准备、提供,务求充实、充分。

3.场地的设置。

美工区是一个以操作为主的区角,需要设置在有充足光线的地方。另外美工活动中常常用水,因此也应接近水源,便于幼儿在活动中使用。

美工区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区角,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相邻。

(二)各年龄班美工区的指导。

与正规的`美术教育活动相结合,美工区的活动更重视幼儿操作的过程和参与的意识。在美工区内应着重于鼓励、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但让幼儿发挥创造力,不等于不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熟练准确地使用工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1.小班。

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的美工活动多围绕感知运用色彩进行。教师不应苛求他们做到画面整洁、涂色均匀,这样会使他们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地绘画与创造。对他们的指导应着重于萌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大胆作画的信心,以及教授他们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这一时期需要进行一些直接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2.中班。

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和表现技巧,这时教师应着重指导他们如何充分使用工具、材料和发挥技巧,减少直接的指导,并积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大班。

大班幼儿的操作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此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活动。当有一种新的活动内容出现时,教师不要急着教幼儿应如何如何做,而应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教师只以辅导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活动,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

五、科学发现区。

1.活动的内容。

科学发现区中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感官的活动:如摸不同质地的物品,闻不同的气味,尝不同的食物,分辨相似的声音等。

(2)声的活动:如声的传播,声音的产生,不同的声音等。

(3)光的活动:如镜子的反光,万花筒,哈哈镜等。

(4)电的活动:如连接简单的电路,拆装手电筒等。

(5)磁的活动:如探索哪些物体可以磁化,利用磁铁的特性制造指南针,各种磁铁游戏等。

(6)力的活动:如“跷跷板”“天平”的活动,物体滚动的实验等。

(7)水的活动和空气的活动等。

科学发现区的活动要结合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在正规科学教育中进行的活动,可以在科学发现区中延伸,如在“安装电池”的教育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将各种电池和材料提供到科学发现区中,让幼儿继续操作、探索。

2.材料的提供。

科学发现区的材料应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来提供,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3.场地的设置。

科学发现区适于设置在光线充足、接近水源的地方。

(二)各年龄班科学发现区的指导。

1.小班。

2.中班。

幼儿对科学发现活动已有了一定的兴趣,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提高,因此,在中班,教师的指导重点就应放在鼓励幼儿表达出操作的结果。

3.大班。

大班的科学发现活动,以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为主。大班幼儿对科学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操作的材料有着忍不住摸一摸、动一动的渴望,这时,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由操作,在指导上着重于让幼儿将操作中的经验转化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六、益智区。

(一)益智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1)数学的内容:有计数、计算、分类、排序、等分、测量等。

(2)构图造型:有图形图片构图,形体拼折构图,皮筋、回形针拼图等。

(3)棋类和扑克牌等。

2.材料的提供。

(1)数学的材料:如计算器、排序板、分类盒、计数卡、式题、尺、笔等等。

(2)构图造型材料:如七巧板、几何拼图、皮筋构图等。

(3)棋类:如斗兽棋、飞行棋、跳棋、象棋、围棋等。

(4)扑克牌等牌类。

3.场地的设置。

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相邻。

(二)各年龄班益智区的指导。

益智区内的活动包括了数学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正规教学活动的延续,对它的指导与正规教学活动的指导基本相同。

棋类和扑克牌等游戏具有一定的玩法和规则,对它们的指导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

1.小班。

小班幼儿尚没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游戏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这时,教师应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但要注意,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过多的讲解会使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趣。

2.中班。

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他们对规则的掌握和执行情况。要鼓励幼儿关注游戏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规则意识,让他们了解不按规则游戏赢了也不光荣。

3.大班。

幼儿已有独立游戏的能力,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要求他们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好的成绩。

七、操作区。

(一)操作区活动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操作区内可以安排的活动有:

(1)手指配合的活动:如给娃娃喂食物、穿珠、系纽扣、编塑料管、小物体的镶嵌活动、玩具的拼插等,这种配合较为简单的活动适合小班和中班上学期幼儿进行。

(2)手指、手掌、手腕配合的活动:如拧螺丝、开瓶盖、系扣绳子、系解蝴蝶结、系纽扣、系鞋带、绣花、编织、用筷子夹物品、翻绳、使用锤子钉钉子等,这种配合活动动作较为精细,有一定的难度,适合中班下学期和大班幼儿进行。

2.材料的提供。

根据安排的具体活动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

操作区的材料要分类摆放,便于幼儿使用、收拾、整理。

材料的投放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操作需要时间短到需要时间长。

3.场地的设置。

操作区应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等较安静的区角相邻。

(二)各年龄班操作区的指导。

1.小班。

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动作尚未发展到灵活自如的程度,因此,在进行操作区的活动时,只是专注于尝试运用和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并不在乎结果。教师的指导也应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激发他们的操作兴趣为主,让他们在看似无目的的随意摆弄过程中,培养他们熟练、精细的动作技能。

2.中班。

在小班的基础上,中班幼儿的操作活动可以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同样是物体的镶嵌,小班可以只要求按简单的轮廓线镶嵌物体,而中班则要求可以用物体镶嵌出图案。同样是拼插玩具,小班幼翰灰求拼插出形象的物体,而中班幼儿则鼓励他们关注拼插的结果。

3.大班。

大班操作活动的难度较大,帮助幼儿克服和解决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是教师的指导重点。在大班,教师应让幼儿有大显身手、大胆操作的机会。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以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教授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操作、探讨,尝试解决的方法。

利用农村资源创设幼儿园教学环境论文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精心设计的数学环境,能使幼儿在其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方面,我们抓住了三个突破。

一、材料的突破。

在材料的准备方面,我们改变过去由教师包办的做法,放手让幼儿参与,使幼儿成为环境建设的主人。准备的材料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品种多:材料不限于一幅图、一堆玩具,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物品都成为数学环境的材料,如自然类材料:石子、树叶、沙、水、土等;成品类材料:算式卡片、木珠、计算器、七巧板、扑克、算盘、时钟模型、棋类等;辅助类材料:剪刀、纸、彩笔、橡皮泥、操作板、沙盘等;废旧物品类材料:塑料泡沫、布条、线头、废旧盒子、塑料空瓶、包装盒、小木块、小石子、贝壳、火柴棒等。

2.数量足:提供的各类材料能满足数人同时操作,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对环境产生兴趣,又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分层次:提供的材料做到难易结合、繁简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地、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真正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例如,我们创设的“量的守恒”数学环境中,既有探索长度守恒的材料,又有探索量的守恒、面积体积守恒、液体守恒的材料,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项或多项去探索、体验。

二、场所的突破。

我们在创设数学环境时,不只着眼于活动室的一面墙、一个角,而是把幼儿周围的`所有环境都充分利用起来,变单一为多种,变平面为立体,变视觉刺激为多种刺激。

1.活动室:主要是充分利用活动室的墙面和角落。室内墙面有大有小,我们在设计时,根据墙面的大小把材料制成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画面,并在下方设有活动材料,供幼儿操作。例如,在大班活动室的主墙上,布置有组成、加减、时间、空间、分类、守恒、排序等方面的数学内容,下方留一块空间,提供材料让幼儿操作验证。在利用活动室角落设计数学角时,我们注意到:材料和工具要便于幼儿取放,每个数学角的内容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不断更新。

2.盥洗室:结合幼儿爱玩水的特点,我们把布置活动室剩下的小块儿吹塑纸剪成各种几何图形,供幼儿在盥洗室开展“水贴画”游戏。幼儿只需将吹塑纸片放入水中湿一下,然后往平滑的瓷砖墙上一贴,图形就牢牢地贴在墙上了。刚开始幼儿只是无目的地利用各种图形进行简单的拼贴、排列,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开始有目的、有主题地根据图形的特点拼贴、排序、分类,比较大小以及加减运算。幼儿在兴致勃勃的“玩”中增长了知识,并且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及观察力。

3.厕所:幼儿在厕所中相对来说是比较放松的,因此,我们创设了一定的数学环境,以激发幼儿的“无意注意”,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状态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如在平滑的瓷砖上用水将各种几何图形拼贴成一些可变换的图案,让幼儿观察、操作。

4.楼梯:我们在楼梯上设计了各种颜色的数字及与之相对应的圆点,让幼儿有意无意地去感知数序、序数、相邻数。同时,把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及按规律排序等多方面的内容也融到其中,幼儿在进进出出、上上下下楼梯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观察力。

[1][2]。

幼儿园环境教育论文

[摘要]幼儿环境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幼儿环境教育,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幼儿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模式,认为进行渗透式教育是幼儿环境教育的最佳模式,并提出了进行幼儿环境教育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幼儿 幼儿教育 环境教育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显现,保护环境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自己的环境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这是保护环境的基础。环境教育是一项终身教育,它始于幼儿阶段。近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环境教育(尤其是幼儿环境教育)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拟就在学前教育中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粗浅的研究和探讨,以寻求切实可行的幼儿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幼儿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它不仅在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做出了显着的成绩,而且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极具活力的新鲜内容。”“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环境基础教育,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环境知识,努力提高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把环境教育纳入学前教育体系,这一举措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一方面,一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需要从娃娃抓起,环保知识和环保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另一方面,现在的幼儿,将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当中还将有一批人会成为未来的决策者,其环境意识的强或弱,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下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如何让他们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作用,从不知到初步有所知,做好其环境启蒙教育工作,我们责无旁贷。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只有提高全民族的环境素质,才能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而环境素质的培养,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尤其应当重视儿童的环境教育,使其适时学习环境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意识,具备一定的环保技能,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这既是现代儿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职责。

二、幼儿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基本模式幼儿环境教育就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针,立足启蒙教育,使孩子们获得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幼儿环境教育因其对象不同,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和一定的特殊性。必须以其生活实践为基础,使孩子们认识和熟悉他们的生存环境,了解一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现象,启发孩子们哪是好的,哪是坏的,哪是美的,哪是丑的,规范他们的环境行为,提高他们的环境修养,树立良好的环境风尚。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美好的,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美的熏陶,必须以正面教育为主,强调环境中美的事物和现象,使孩子们逐步体会到作为自然中的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让孩子们从感性的认识和自身活动中积极、轻松、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并变为自觉的行动。

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包含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结合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和我国国情采用渗透式模式进行环境教育是最佳途径,可以潜移默化地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更容易被接受,对孩子们的影响也更深入,这正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三、幼儿环境教育的具体思路1.创设环境教育的氛围,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环境教育的氛围,可以自然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首先应当采取多项措施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如提高校园的绿化率、坚持垃圾分类等。同时,要循循善诱地教导孩子们整洁美好的环境来之不易,必须规范个人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来关爱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然后再由小环境推而广之至我们生存的地球,提高幼儿的环境素质;其次,应当在教室、活动室、起居室里精心布置环境教育素材(如墙饰、板报、专栏等),使孩子们能随时随地接受环境教育。有条件的话,还可开辟一些环境教育园区,如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等,培养幼儿的爱心、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