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王进喜纪念馆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时间:2023-09-04 22:20:59 作者:飞雪 参观王进喜纪念馆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参观王进喜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一

x月x日下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瞻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感受总理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尊崇的恩来精神。

周总理在中国历史和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伟大的人格、光辉的形象将永远深深的印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他的一生追求与奋斗,都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他为了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总理虽然不在我们的身边,可是恩来精神却永远长存,恩来精神的核心在于:公正无私、胸怀坦荡、坚守朴实、追求崇高,我们只有充分理解才能真正感悟恩来精神,才能传承并发扬恩来精神!恩来精神激励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把“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学习,学业有成。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认真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为自己以后的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里面的学习,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自学能力,不能单纯的依靠老师教学,而是要自己去阅读大量的书籍,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辨析决策能力。思维是朵美丽的花,在大学里我们需要自主的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辨析决策能力。人的思维活动是丰富的,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思考问题,还要提高辨析问题的能力。应用辨析能力时需要分析问题的本质,要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要考虑到解决矛盾的关键,要想到为什么和怎么办,采取有效地措施解决矛盾。决策的时候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够冲动和意气用事,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出明智的决策。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还有积极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丰富我们的课外时间,提高我们的口语与交际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我们热情开朗的性格。参加活动重要的不是最后的获奖情况,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是使自己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参加活动中,我们同时也能够了解举办活动的流程与组织,提高自己对活动的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以周总理为榜样,以恩来精神鼓舞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业上刻苦钻研,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争取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参观王进喜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二

我们来到兰考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展品,生动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当年艰苦的成长过程和革命经历,特别是焦裕禄同志任兰考县委书记的展览部分,再现了焦裕禄同志访贫问苦、带领群众同自然灾害作斗争、发展经济的动人场面,真实反映了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感人事迹。讲解员对焦裕禄先进事迹的进行了详细介绍,同志们都被焦裕禄同志牢记党的宗旨、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大家深受教育,尽管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条件不同,但焦裕禄同志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前外汇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中,外汇管理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及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实行五个转变: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逐步转变为重在事后的管理;从重在管理行为转变为对主体进行监管;从有罪假设转变为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成效体现在便利化方面,根本上体现外汇管理服务企业服务居民上来。我们要以这次参观学习焦裕禄纪念馆汲取精神动力,像焦裕禄那样一心为民、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科学求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投身到外汇管理改革当中。

一要弘扬焦裕禄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当年焦裕禄同志为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艰苦奋斗精神,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今天我们改革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有信心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取得外汇管理改革的胜利。

二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一心为民。外汇管理部门涉及到千家万户企业和个人。我们要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当天能办的事绝不拖到第二天。

三要发扬当年焦裕禄骑自行车下乡的精神开展工作,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知道企业的状况,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目前我们已对新设进出口企业开展现场辅导和10家企业建立了重点联系单位。

四要学习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勇于担当的精神,加强对外汇银行的监督管理。外汇管理改革后,外汇指定银行代位管理越来越多,外汇银行的经营的合规性是关系到外汇改革的重要一步,我们要严格按照总分局的要求保证外汇银行经营的合规。

参观王进喜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三

早上,老师要带我们去叶挺纪念馆。我们排着长长的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出发了。踏过天桥,穿过山洞……我们终于到了叶挺纪念馆。

我们首先来到了叶挺将军被关押的地方。屋子矮矮的,黑黢黢的。里面的家具很简陋:只有一张很简陋的床,一张破桌子,几把要散架的椅子。墙角还摆放着一些农具。

当年,叶挺被关在这儿,他的夫人李秀文、儿子叶新华、女儿叶杨梅都曾住这儿。当时周围的人知道被关押的是叶挺将军后,都纷纷来到这里,和他一起谈心。他经常教人们识字。看这样一位友好的将军,人们更加羡慕他了。

登上几十级台阶,我们来到了叶挺墓前。两旁长着高大青葱的柏树。他们在风中一动不动,仿佛也在向叶挺将军默哀。我们默哀后,全体同学诵读了叶挺的《囚歌》。在诗歌内容中,我们感受到了叶挺将军那视死如归的精神。

最后,我们该返校了,我回望那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纪念馆,不禁肃然起敬。

参观王进喜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四

通过参加招待所组织参观《二七》纪念馆,使我们对历史更深的了解;什么是《二七》精神?怎么在当今社会更好的运用?在即平凡又具体的基层工作中如何去体现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解读。

----年2月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京汉铁路工人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政治大罢工。它凝全国劳苦大众之心声,荡涤着腐朽没落的帝国主义和刲建军阀当局,工人们用鲜血和生命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从真正义意上开创了寻求中国革命运动正确道路上的探索,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积极坚强的战斗品质和不怕牺牲的彻底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工人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参观学习《二七》精神,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各阶层人民历经艰辛探索的国家出路,这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正是因为走上这样一条道路,中国才从根本上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刲建的社会,为了国的繁荣富强和发展扫清了根本的障碍。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才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和世界公认的巨大发展。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领导的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国内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周恩来曾高度评价《二七》革命斗争为"中国大革命前的一次启蒙运动〃。《二七》革命精神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光荣旗帜;《二七》英烈的名字和精神,伴着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巍然屹立在共和国历史长河中。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不忘历史,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无论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都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胜任和优质完成日常工作;为办事处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注重团队合作互相尊重,注重工作效果和质量,将《二七》精神继续发杨与传承。

参观王进喜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五

“多帮助人民做点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时刻萦绕在我的耳畔。我终于明白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意义。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雷锋精神应该是一个永远不可泯灭的历史丰碑,需要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传承并发扬。

此次参观展览,通过纪念馆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和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这是一个多么光彩的灵魂,这是一个多么无私的生命。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是雷锋日记中的一部分。身为丹东银行的一名员工,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发展和丹东银行整体的发展融和在一起的时候最有力量。我们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先导,做“银行软环境”建设的排头兵,像雷锋那样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光都无私地奉献给我们的客户,用真诚的心为客户办理业务。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银行业也是服务业,决不是靠一时的热血和激动,而是坚持不懈,始终如一。要象雷锋一样,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地工作,像螺丝钉那样,钉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对所从事的每项工作要精益求精,并在实践中刻苦钻研业务,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

雷锋,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他的精神正引领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崭新的风貌创造着华夏民族更加辉煌的历史。让我们本着无私奉献,求实创新,诚实信用,优质服务的理念,让雷锋精神这一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丹东银行的发展锦图上花团锦簇,万世流芳。

 


参观王进喜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六

革命烈士陵园内松柏环抱、绿荫满园、安静庄严,宛若我们今天参观烈士陵园得心情————肃穆、感动。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又感动得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得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得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有激情。但那天得参观,让我们得血液再次沸腾。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得奉献精神已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得精神风貌和革命斗志,我们在烈士墓前鞠了躬,那不是普普通通得一鞠躬,那是充满敬意得充满情感得一个弯腰。我们献了花,那是凝聚着我们无限情感得一束鲜花,或许先烈们也在看着我们,这样一代新中国得中华儿女,如何来完成他们未完得使命。

生命得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得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得一切,乃至生命。朱瑞将军,赵一曼,杨靖宇同志,无数叫上名得,叫不上名得都让我们震撼了。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得永生,但当乐观豁达,坚定得信念无私得奉献精神汇聚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时,那便是永生。

烈士们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碑文,一座座坟墓。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得洗礼。此次学习升华了我们得精神世界,我们真切得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得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得来之不易。

无数得革命先烈们——您好!我们在向您们真诚得瞻仰,我们更会永远地向您们——学习致敬!

参观王进喜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七

本着学习先烈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宗旨。作为新时代的革命青年的09机制3班班委于4月25日组织全班同学参观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革命军官学校遗址——黄埔军校(广州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日早上,也许是天公作美,连续几天来的大雨突然般地消失了,换之以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我们班的同学带着一份喜悦,掺着一丝陌生,和着一份崇敬,携着一缕情丝,怀着一滴好奇,摸索着踏上了黄埔军校之旅。

黄埔军校,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令人神往的革命基地,让我向往已久。我父亲是个善良的上辈子的人,出生于解放战争后的贫苦年代,不过对历史和革命有充足的见识。我们几兄弟经常从其口舌中听到很多关于黄埔军校的故事。在电视上也频频领略到黄埔军校的风采。久而久之,黄埔军校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开始萌芽!

黄埔军校,一个令人兴奋不已的名字,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因其岁月的峥嵘,培育了一批批时代的精英,创造了一个个历史的辉煌。更因其精神的伟大,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不息,百折不挠。一直以来,以为遥不可及的黄埔军校竟离我们这般近。半个小时的地铁和近10多分钟的步行行程我们就来到了黄埔军校的必经之地——鱼珠码头。

每人花5毛购一票,过关斩将,次第登上即将出发的客船。

第一次坐船,满是好奇与新鲜。喔!“一江春水向东流”,终于目睹了奔腾不息的珠江水。浑浊的液体一如既往地向大海方向流淌着。一种“源远流长”的沧桑感在我心头荡漾。这江水啊,不知流了多少年日,见证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

随着一阵阵轰鸣声,客船在江面上缓缓地游荡了起来。江面上迎面送来一股股的凉气,软软温柔地抚摸着。心中荒谬地想到如果能在江边生活那该多好呀,也许黄埔军校就是哺育在珠江水畔的辉煌与伟大。

江边散落着一排排高耸的码头,泊着一列列的船只。也许是年代的久远,不少船只已经退伍,被遗弃在码头的深处。看到这些,猛地头脑一片空白。古人寄情山水,豪情万丈。逝者如逝夫,不舍昼夜。也许人生也像那样,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变老,不中用的话就惟有被弃置在一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离开客船,我们胜利登陆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0xx年5月,位于广州市东南20公里珠江中的黄埔长洲岛上。而今,粉刷修缮后的黄埔军校依然绽放出它独特的魅力。

当我们步入大门的那一刻,我们就浓烈地感受到在战火硝烟滚滚黄沙留下的历史。

大门门额上鲜明而有力地题写着“黄埔军校旧址”几个大字。门口站着两位挺着笔直身躯而纹丝不动的身着海军制服的战士。不时有一两个军人迈着健步经过,从他们矫健的身影和墙壁上醒目的标语中,依然可以让人感到这座昔日军校特有的气质。

沿着蜒蜿的水泥路向前进,在阳光的照耀下,道路显得格外的清晰,一棵棵古树站立在路的旁边,粗大茂盛的枝杆遮天蔽日,路就像游动的巨蛇似的穿插在一棵棵古树之中,而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不一回,走进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排灰色整齐的南方特色的楼群。再走近一看,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与肃穆。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以前卫兵每天轮流在这里站岗放哨,执行警戒任务。

校门的两侧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和“同志们仍须努力”的白色大字。不经意间,思维恍惚飘向孙中山那颗伟大的心停止跳动的那一刻:20世纪中国的第一位伟人——孙中山革命目标实现未遂,病榻上弥留之际的他给满目疮痍的故国和多灾多难的同胞留下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鼓舞而又不失力量,给死者以安慰,生者以使命!

刚进校门的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

校本部建筑面积很大,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校本部四周有围墙。整座建筑宁静幽雅,自成一体。楼底层有个天井,天井中设有两座荷花池。池中没有荷花,代之以一群可爱的红色的鱼,我们几个人还为池中鱼的种类而争得面红耳赤,呵呵,青年人好胜、好斗之心十足。

走进房舍,即纪念馆,内部墙壁上陈列着许许多多的油画,照片和纪念品雕像,黄埔军校各期学员的主要事迹从中一目了然。

来此参观的人很多,有学生,其他游客,不一而全,但是绝没有大街上的吵闹,反而静静的,脚步放得也特别的慢,从他们迥迥的目光中可以看出此时他们的心情是何等沉重。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一边听导游解释各张照片,人物塑像,聆听他们动听而感动的故事,同时也一边在温习以前学的中国近现代史!把抽象的历史与亲身的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愧为学习方法之中的好方法!

想当年,无数革命先烈金戈铁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一独立,不惜献出一个人一生中仅有的一次生命。看到他们的生命长度:23岁,26岁,28岁,33岁……哀,真是英年早逝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就告别了,岂不悲哉!

在众多的展览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校本部二楼校长会客厅中的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首次看到此句诗,不禁赞美此人生之壮景。其视野之高远,心胸之宽广,让我不得不产生景仰之情。而挥戈北上,征战沙场,立马定中原,又是无比的自信乐观。其雄心壮志,如日月之明,恰似天地之大。实在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然而立该诗在此作为警言的人是谁呢?万万不能想到的正是校长蒋中正同志,乃人中豪杰也。

这副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他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游客的景仰钟爱。

经过一位老者的解释,才真正明白此诗的背景以及其背后的故事。蒋中正与孙中山的斗争合作经历不得不让我震惊颤粟不已!蒋孙两人既是同事与朋友,又是敌人与对手。军校能够有这两位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真是时势造就英雄,黄埔军校人杰地灵呀!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离开了黄埔军校校本部,一转身又来到了其附近的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

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

楼内举办“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革命活动的图片展览”和“军校校史陈列”。在这里大家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到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功迹和军校的整段历史。

来此瞻仰参观的人也不少,他们脚步放得特别慢,看得特别地仔细,接连着按动手中的相机,恨不得把整个故居中的东西一股脑儿地拍下来,以后再慢慢品味。

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观看孙中山故居的人都会来到纪念碑身前瞻仰一会。纪念碑正面刻有“孙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碑身背面刻有像赞,西面刻有训词。

碑上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正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

在纪念馆中停留片刻后,我们前往了海军烈士陵园。陵园在绿叶斑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地幽雅。烈士墓前整齐地放着些白色的花,旁边的古树无语,但让人觉得像是在讲述着炮火连天,血撒沙场,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事迹故事。然而谁又曾想起战场上昔日的拼杀,无畏的冲锋的壮烈。

经过珠江之滨,我们顺便参观了东征烈士墓园。园内设有个“东征史迹陈列室”,室内详细展示了军校师生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的光辉业绩。整座东征烈士墓青松翠柏,绿树红花,亭台点缀,环境幽静。东征烈士墓园还有一座北伐纪念碑。

带着沉重的心情不知不觉来到了军事武器展览馆,偷偷地从大门的门隙中往里面窥看,可见到里面有真正的坦克,飞机等军用武器,模模糊糊看不过瘾,意犹未尽欲内进,但经了解得购10元一票才允许内进,身上没有多余的钱,无可奈何,惟有长叹一口气后转身离开。

顺着江边的一条林荫道一步步向上走,太阳已经开始西斜,预示着时间不早了风们得离开军校了,虽有丝缕的不舍与眷恋,我们是走出了军校的一个侧门。站在码头的高处,眺望远方:江水依旧潺潺向东奔流;辽阔的江面,巨轮往驶;浩茫神舟,军校岸然。彼岸群楼林立,竞争高;此岸古树苍苍,枝叶盛。昔日的兵荒马乱,民不聊天,早已烟逝。今日的万里锦绣河山,明天会更加美好!

乘船原路返回,尽管累得很,但每个人心里面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一份豪情壮志。这也许是一种对军人先烈的敬仰,一种对伟人壮士精神的共鸣!

随着一声声“嘟嘟嘟”声在耳畔拂过,黄埔军校的故址慢慢模糊在我们的视野。渐渐离我们远去的身影并不代表着一代的黄埔精神的流逝,也不意味着对黄埔旧址的淡忘。一幅幅震撼的记忆画面,虽然有些微黄,却在记忆的旋涡里徜徉,清晰如初。黄埔先烈的壮举,由时光沉淀为一种精神。泽被当代,启明后人。黄埔军校所迸发出的亮光,会代代相传,久久相存!

回望黄埔军校这座古老而苍桑的陆军学校,它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参观王进喜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八

我对赵一曼很好奇,因为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赵一曼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那么瘦弱的女子怎么会在中国十几亿人中被国家排为前100位呢?但当我看完赵一曼纪念馆的介绍时我想到一句俗语:巾帼不让须眉,就是在说她吧。赵一曼纪念馆是介绍中国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事迹的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山腰的翠屏书院。创办于----年5月,原名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事迹陈列室。

纪念馆占地3120平方米,建筑面积547平方米。设有展室3个,陈列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必武、宋庆龄、陈毅等人的题词,赵一曼从事革命活动的文献资料,以及赵一曼在东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事迹。还收藏了有关赵一曼烈士的实物171件,照片706幅,各类文献资料、题词等200余件,其中一级品10件。纪念馆内共设有三个展厅和一个宜宾地方陈列室。

第三展厅介绍赵一曼在东北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杀敌的光辉业绩及被俘后英勇就义的悲壮情景。

馆前树有赵一曼的汉白玉雕像,馆内陈列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陈列反映了赵一曼成长经过和她在东北地区开展工人运动特别是在抗日联军中英勇战斗的业绩和临难时的英雄气概。

看完出来心潮澎湃,和朋友们到附近参观,突然觉得要多宽广的心胸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再次对过去的那些共产革命者燃起敬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