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经济发展 高新区工作总结(优秀5篇)

时间:2023-09-10 11:18:39 作者:琴心月 新郑市经济发展 高新区工作总结(优秀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新郑市经济发展 高新区工作总结篇一

加快编制《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生态科技新城区域节能评估报告》,全面分析美安生态科技新城区域的产业发展定位和用能状况,提出能源消费强度、用能总量等控制目标,明确与产业定位相适应的节能措施和能效标准等。

就新下放的省市审批事项,根据实施实际情况,制定承诺容缺条件,上线“极简审批和企业服务平台”实施秒批;制定出台《关于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及分级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秒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制审批、即办等改革措施实施后的审批行为。

落实《关于支持园区工业用地产业用房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切实服务于园区入园企业发展及老旧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存在问题与解决建议

当前,海口市政府对高新区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每年4000多万元包干人头运作经费),让高新区管委会在自贸港背景下仅能做到维持日常,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独立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只能依赖省市财政或主管部门。因此,建议取消高新区现有财政包干制,赋予高新区一级财政管理权限,将园区产生的税收省市留成部分全部或部分由高新区享有,真正实现园区“有钱办事”。2021年高新区税收预计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省级预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25%;市级预计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15%。希望能参照前海、洋浦、崖州湾等园区土地收益扣除计提全额返还给高新区。有了财力支撑,包括重大新药创制成果试点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引进、招商引资产业政策等在内的工作,就有更大的自主权。

高新区耕地占补指标和能耗指标少,农转以及供地决策流程长,无法做到土地等项目。特别是,能耗指标方面,大唐天然气发电项目和中国电信国际数据中心项目入园后,合计能耗强度已经超出园区总量,现在已无能耗指标,给后续制造业项目引进造成障碍。建议高新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耕地占补指标、能耗指标直接由省政府统筹保障。

高新区班子不健全、机构设置和人事管理权限少、薪酬体制不灵活等。高新区管委会已从高配副厅降到正处,加上人事调整,目前正副主任空缺,仅两名挂职副主任、一名总经济师。因此,希望尽快配齐配强高新区班子,并建议在人员进出、薪酬体制等方面赋予高新区更大自主权,允许管委会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所需自主引入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在中高层领导层面,增补精通产业、投融资、园区运营管理的专家,根据岗位核定薪酬。

海口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2022年01月25日

新郑市经济发展 高新区工作总结篇二

1、严格落实车辆检测,严禁“带病”车辆参加“五一”节运期间运输。我站与消防器材厂家联系,在安检室设置“消防器材检测处”, 我站工作人员与厂家专业检测人员互相配合,逐车详细检查登记,确保站内、车上消防器材的齐全有效;并由专人负责,对所有进站客车的所有证件进行逐个检查,检查证件是否齐全,二级维护是否合格,灭火器是否有效,逃生锤是否放置到位,每项都合格者方盖安检章,没有安检章者调度不予报班,该工作在4月29日前全部检测完毕。

2、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由主抓安全的副站长陈海涛带领中层以上人员,节前每天不定期对全站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责任班组立即进行整改。

3、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严禁客车站内超员发车,严防“三品”进站上车;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上,严格对进出汽车站人员、车辆进行检查管理,强化“三不进站”和“六不出站”管理原则。加强站场内车辆停放、发车区域有序的指挥和管理,对进站车辆下车旅客(在规定的下客区域下车)进行分流疏导,做到人车分离,避免进出人员和车辆产生交叉和意外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从源头上杜绝隐患。

4、加强安检力量,大包小包件件过机,检查率100%;对寄存物品也严格进行安检。通过一系列措施,杜绝各类危险品进站上车。对超员问题,我站专门在出站口设置门检岗,由专人负责对出站车辆实行一车一检,超载车辆不准出站不予结算,切实从源头上杜绝隐患,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5、我站由专人负责指挥进站车辆按划定停车位停放,并及时疏导,为保证站内安全通道畅通,经站务会研究决定一小时内没有班次的车辆,一律不准在站内停放,切实保障站内车场畅通,运输秩序良好,从而将隐患降到最低点。

6、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专人值班制度,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投诉电话,妥善处理站内各种客运纠纷。

7、科学安排运力,防止旅客滞留。为最大限度满足“五一”期间旅客的出行需求,汽车站采取延长售票时间、增设售票窗口、 适时加班、增加旅游大巴等措施,保证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

8、讲求文明诚信,提高服务质量。严格按照客运站“三优、三化”的`要求和“车进站、客归点、站管车、服务好”的模式,从“细节”入手,在“方便、快捷”上做文章,推行微笑服务,使用32句文明用语,免费为旅客提供茶水、晕车药、针线等,主动帮助旅客排忧解难,让每位乘客在“走得了、走得好”的同时,亲身感受到真诚、文明的服务,努力打造新郑市“文明诚信”的客运品牌。

为保证节运期间的安全有序,我站在高峰期实行增加运力高峰分流措施:

1、遇到客流高峰时,及时调配车辆,调整班次,有效防止旅客滞留。

2、在客流高峰期,启动提前检票等应急检票方案,以便及时疏运。乘坐郑州线和城乡线的旅客检票入站口分开,组织人力、利用广播引导旅客有序排队候车,并及时向旅客发布班次动态和其它相关事项,以便旅客及时了解信息。

“五一”期间,我站共安全输送旅客4.1万人次,我站严把站内超员关,严查三品,严格落实三证报班制度,坚决从源头上杜绝隐患,切实维护好旅客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从而确保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

新郑市经济发展 高新区工作总结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全市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交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速全市第一。

2.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高端装备等三大主导产业,实行全员、全域、全过程招商,创新实施“隔离招商”,今年已累计签约项目*个,协议总投资*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头部企业、链主型企业招引取得重大突破,签约引进*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

3.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今年共安排实施*个重点产业项目,*-*月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的*%,已开工*个,开工率达*%。省“*+*”重大项目新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半年度完成投资*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已达*%。申报第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个,申报数全市第一。

4.产业平台全省领先。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重点产业的产值分别增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省考评排名第一、第四。

5.综保区顺利封关运作。*月*日综保区正式封关运作,绍兴海关综保监管科入驻综保区,“一日游”业务、一线进口业务顺利通关,累计签约项目*个,其中*家企业完成注册登记。

6.发展规划谋深谋细。科学谋划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方案的前三轮试划工作。以“产城融合标杆区”为定位,对袍江区域*平方公里范围制定产城融合和有机更新发展规划。以*新区和杭绍临空示范区为主平台,积极向国台办申建海峡两岸(绍兴)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区。

7.功能配套日趋完善。肿瘤医院、金融学院建设进展顺利,有序推进沧海未来社区建设进度。*月底全面完成*个亚运城市项目,为全市首个完成所有亚运建设任务的区域。积极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段、越东路连接线建设,推进*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项目。

8.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大力推进绍芯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获批全省第四个、全市首个省级产业创新中心,研究推动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创建。加快建设*科技城,核心区二期已基本确定设计方案,深检集团华东总部基地过渡实验室场地建设基本完成,上海交大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正式入驻。

9.要素保障扎实有力。争取土地要素,多渠道筹措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亩,其中获得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预支)和督查激励土地指标*亩,为全市唯一获得指标奖励、激励的单位,筹措占补指标*亩,出让产业用地*亩。强化资金保障,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亿元,成功争取专项债资金落地*亿元。

10.体制改革迸发活力。制定两区工业用地、产业项目、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打造环环相扣、实时跟踪、动态闭环、完整高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工作体系。全力打通两区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权限改革,加快实现“两区通办”。

二、2022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锚定“一极三区”战略目标,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争当全市经济稳进提质排头兵,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1.抓项目,强平台,打造更加扎实的经济基本盘。

一是推进重大项目招引建设。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确保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个,加快鼎捷数字产业园、敏捷智慧能源、工业富联系统封装自动化服务平台、芯片公共设计平台等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园先导项目签约。*个市县长项目全年开工率达到*%。

二是持续壮大高能级发展平台。加快推进海峡两岸(绍兴)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区建设。绍兴综保区加快打造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平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全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袍江经开区、绍兴高新区全国排名力争前进*位以上。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省排名持续领跑。

2.抓人才,强创新,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

一是争创人才改革试点。坚持部门联动、多跨协同、系统集成、改革创新,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双聘”“免评审”“法人举荐”等特色人才改革举措落地,积极争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加强数字化赋能,通过数据挖掘赋能人才招引,推进人才政策智配快兑,系统再造优化服务,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二是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绍芯实验室建设,争创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创平台。加快推进*科技城核心区二期、深检集团华东总部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开工建设。深化推进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建设,高标准打造上海交大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3.抓规划,强配套,打造更高品质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一是健全完善规划体系。根据绍兴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定位要求,研究编制越城区、*新区全域空间布局规划。优化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两区“十四五”发展打下坚实的空间基础。优化布局区块规划研究,以产城融合和重点片区城市有机更新为重点,从聚产业、建城市、塑特色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城市设计。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进袍江区域城市有机更新,率先启动马海片区的规划建设,打造马海片区“绍芯谷”。加快肿瘤医院、金融学院、中心湖南北岸水利排涝工程、城市水街、未来社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沥海城市副中心能级。继续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段、越东路连接线、*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连接线工程(*新城段)建设。

4.抓改革,强服务,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放大两区双向赋能优势,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出台《关于推广杭州钱塘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促进绍兴*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深入学习贯彻省纪委许罗德书记调研绍兴时的讲话精神,抓好新区纪检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健全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监督质效。

二是优化项目服务保障。推动工业用地、产业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落地见效,创新推进“一地管项目”应用场景建设,实现“看地、落地、管地、评地”土地智控,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水平。

;

新郑市经济发展 高新区工作总结篇四

我校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深化内部管理,规范教育行为,依法治校,深化改革,认真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教育科研、教学实践、校园文化等常规工作,使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校风、学风日益纯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在矿区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在这一年里,学校各方面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本年度取得了一些成绩:1、我校程子茜同学在德兴市“爱我铜都”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在德兴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我校九位运动员和一小运动员共同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祝敏同学获得女子100米第三名,女子60米第四名,女子4*100接力第四名;黎兆钰同学获得女子200米第五名、女子4*100米接力第四名,朱琳同学女子100米第六名、女子4*100接力第四名;陈志明同学200米第六名、4*100接力第四名;管秋艳同学获得女子4×100米接力;占浩政同学获得100米的第六名、60米第二名、4*100米接力第四名;易杨同学获得男子4*100米接力第四名;王文平同学获得男子4×100米接力第四名,60米第二名;曲震宇铅球第五名。3、德兴市小学生计算机奥赛中有4位同学获三等奖。4、江西省“新蕾杯”征文中俞玲同学获二等奖。5、唐佳婧同学在全国“天才杯”迎奥运绘画擂台赛获金奖。6、在全国第八届“希望杯”书画写作大赛上1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2人获优秀奖。7、德兴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获男子团个第一名,占浩政单打第一名,汤浩鸿第二名,女子团体第六名。

1、办学方向: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紧紧围绕“以德治校”的中心,按照“规范特色”的办学目标,面向一切学生,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组织管理:学校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敬业勤政的集体,校务会成员分工明确,工作到位,学校重大事件由集体研究决定,透明度高;工会组织起到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凝聚力作用,校务公开,合理化工作扎实有效,教职工参政意识明显增加,领导班子的民主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增强,干群关系融洽,工作热情高涨,大局意识强烈,工作效率提高。学校的各类档案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学校“十一五”办学规划、学年计划总结、部门计划总结、教师个人计划总结等完整齐全。各项考核均有良好表现。

3、教师管理:按德兴市教委有关规定,学校每年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考核,积极参加市局安排的各类培训,对教师的师德、教学业务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每月的教学常规考核、文明办公室考核、每学期的师德师风考核均设立奖励制度,教师的各类违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每周二是学校规定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做到有学习有记录。张永娣、吴珍珍、姜小平、邓礼华老师的.论文获江西省教育学会三等奖,徐光伟老师获三等奖。德兴市德育论坛演讲获二等奖。余萍老师的教学导入设计获中国基础教育协会一等奖,并获江西省“新雷杯”征文辅导二等奖。张永娣、周燕、徐光伟、汪木强、祝娟、夏丽兰老师在德兴市“五环联动,反思成长”教研活动中被评为先进教师。

4、学籍管理:学校历来学籍档案规范齐全,学籍变动统计及时准确,顺利通过上级部门的检查。

5、后勤管理:学校校舍档案齐全,校建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制度规范有效。学生家长大多为矿山职工,加上矿区建设要求,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难以开展,学校没有住宿生和食堂。校园规划有序,环境优美,标志醒目,文化气息浓厚。

6、教学工作: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各科能有机渗透德育教育,把五育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学校每月进行教学常规考核,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全程监控,有教学检查和质量分析制度,效果良好。新课程和新课标已深入人心,教研组织健全,课题研究实施有效,图书室、语音室、电脑室管理有序,使用率高,但学校分管的主任听课课时欠缺,学生作业量的控制有待科学化。

7、其他教育工作:我校认真贯彻《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以“五爱”教育为核心,以队伍和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突破口,以“文明学校”、“五星班级”的创建活动为载体,强化德育的阶梯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继续营造“处处是课堂、事事是教材、人人是教师、时时都育人”的德育氛围。在健康课的开展中,能从实际出发,但没按每周0.5节的课量排入课表。班主任工作得到加强,后进生得到转化,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贯彻“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响应市“阳光体育活动”计划,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的活动时间,组织好每日的“三操一舞”,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一年里,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适量的公益劳动。普及程度: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升学率100%,辍学率为0,留级率为0。

8、教育质量:学校各项教学指标均达中心小学的规定。出色完成任务.

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德育、科普、英语教学、艺术教育、体育等在创建自己的特色,围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水平。

在2007——2008学年度中,我们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离创建一流的小学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希望在来年的努力下和上级领导下,我们争取更好的成绩。

1.幼儿园目标管理工作总结

2.小学教师的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3.小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4.小学实验室工作总结范文

5.小学教研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6.小学总务处工作总结范文

7.小学学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8.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范文

新郑市经济发展 高新区工作总结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全市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交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速全市第一。

2.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高端装备等三大主导产业,实行全员、全域、全过程招商,创新实施“隔离招商”,今年已累计签约项目*个,协议总投资*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头部企业、链主型企业招引取得重大突破,签约引进*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

3.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今年共安排实施*个重点产业项目,*-*月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的*%,已开工*个,开工率达*%。省“*+*”重大项目新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半年度完成投资*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已达*%。申报第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个,申报数全市第一。

4.产业平台全省领先。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重点产业的产值分别增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省考评排名第一、第四。

5.综保区顺利封关运作。*月*日综保区正式封关运作,绍兴海关综保监管科入驻综保区,“一日游”业务、一线进口业务顺利通关,累计签约项目*个,其中*家企业完成注册登记。

6.发展规划谋深谋细。科学谋划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方案的前三轮试划工作。以“产城融合标杆区”为定位,对袍江区域*平方公里范围制定产城融合和有机更新发展规划。以*新区和杭绍临空示范区为主平台,积极向国台办申建海峡两岸(绍兴)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区。

7.功能配套日趋完善。肿瘤医院、金融学院建设进展顺利,有序推进沧海未来社区建设进度。*月底全面完成*个亚运城市项目,为全市首个完成所有亚运建设任务的区域。积极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段、越东路连接线建设,推进*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项目。

8.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大力推进绍芯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获批全省第四个、全市首个省级产业创新中心,研究推动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创建。加快建设*科技城,核心区二期已基本确定设计方案,深检集团华东总部基地过渡实验室场地建设基本完成,上海交大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正式入驻。

9.要素保障扎实有力。争取土地要素,多渠道筹措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亩,其中获得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预支)和督查激励土地指标*亩,为全市唯一获得指标奖励、激励的单位,筹措占补指标*亩,出让产业用地*亩。强化资金保障,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亿元,成功争取专项债资金落地*亿元。

10.体制改革迸发活力。制定两区工业用地、产业项目、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打造环环相扣、实时跟踪、动态闭环、完整高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工作体系。全力打通两区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权限改革,加快实现“两区通办”。

二、2022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锚定“一极三区”战略目标,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争当全市经济稳进提质排头兵,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1.抓项目,强平台,打造更加扎实的经济基本盘。

一是推进重大项目招引建设。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确保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个,加快鼎捷数字产业园、敏捷智慧能源、工业富联系统封装自动化服务平台、芯片公共设计平台等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园先导项目签约。*个市县长项目全年开工率达到*%。

二是持续壮大高能级发展平台。加快推进海峡两岸(绍兴)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区建设。绍兴综保区加快打造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平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全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袍江经开区、绍兴高新区全国排名力争前进*位以上。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省排名持续领跑。

2.抓人才,强创新,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

一是争创人才改革试点。坚持部门联动、多跨协同、系统集成、改革创新,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双聘”“免评审”“法人举荐”等特色人才改革举措落地,积极争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加强数字化赋能,通过数据挖掘赋能人才招引,推进人才政策智配快兑,系统再造优化服务,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二是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绍芯实验室建设,争创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创平台。加快推进*科技城核心区二期、深检集团华东总部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开工建设。深化推进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建设,高标准打造上海交大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3.抓规划,强配套,打造更高品质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一是健全完善规划体系。根据绍兴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定位要求,研究编制越城区、*新区全域空间布局规划。优化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两区“十四五”发展打下坚实的空间基础。优化布局区块规划研究,以产城融合和重点片区城市有机更新为重点,从聚产业、建城市、塑特色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城市设计。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进袍江区域城市有机更新,率先启动马海片区的规划建设,打造马海片区“绍芯谷”。加快肿瘤医院、金融学院、中心湖南北岸水利排涝工程、城市水街、未来社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沥海城市副中心能级。继续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段、越东路连接线、* 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连接线工程(*新城段)建设。

4.抓改革,强服务,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放大两区双向赋能优势,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出台《关于推广杭州钱塘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促进绍兴*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深入学习贯彻省纪委许罗德书记调研绍兴时的讲话精神,抓好新区纪检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健全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监督质效。

二是优化项目服务保障。推动工业用地、产业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落地见效,创新推进“一地管项目”应用场景建设,实现“看地、落地、管地、评地”土地智控,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水平。

;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