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触碰的红线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

时间:2023-07-09 10:31:16 作者:曹czj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可触碰的红线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篇一

公是公,私是私,公私要分明。但杨文春在公务活动中公私不分,公务活动中借支公款,不及时核销账务,处理暂借款;失职,对单位财务疏于监管,造成单位大量借支款长期不及时核销,违反规定。

1月至12月,杨文春同志担任宁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期间,违反财经纪律,在开展公务活动中,先后10次向单位借支公款147500元,不及时按规定核销所产生的公务费,处理暂借款,直到20xx年8月4日才按规定正常核销76450元,20xx年9月2日以现金方式归还单位财务75000(其中含毛伟借支款3950元);1月至12月,杨文春同志担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期间,财经纪律意识淡薄,履职不到位,对单位财务疏于监管,财务管理不规范,单位职工在公务活动中借支公款达40笔334984元不及时核销,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直到20xx年9月才按规定核销所产生的公务费,处理暂借款,正常核销179500元,现金归还155484元。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县纪委会研究决定,并报县委会20xx年12月15日批准,给予杨文春同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经县委会研究对其进行组织处理。

自我要求不严,纪律意识淡薄,心无敬畏,随心所欲。职务升迁了,没有意识到这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在工作中,不认真思考如何履好职,如何报答组织的信任,而是认为自己终于扶正了,现在再没有人管我了,我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莫视财经纪律,公务活动中公私不分,公款借支了不及时核销账务。

放松监督和管理导致覆水难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树欲静,而风不止。杨文春涉案违纪并不是偶然,而是堆积效应。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势,工作不扎实,监督管理滞后。作为“一把手”本应带头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却在公务活动中带头违反财经纪律,借支公款后不及时核销账务,处理暂借款,致使局职工人人都效仿、复制,公务活动中借支公款,却从来不核销账务,造成单位出现大量借支款长期不核销,单位财务就象断线的风筝无人问、无人管。

权力掣肘,机制发挥不了监督、钳制作用。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权力的阳光运行。宁蒗县人社局在实际工作中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大家都充当好人,发生在身边的事不管不问,随大流,工作职责履行不到位。

不可触碰的红线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篇二

警示教育片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心得体会怎么写?守住红线,牢记为官的信念,看看下面的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心得体会吧!

公是公,私是私,公私要分明。

但杨文春在公务活动中公私不分,公务活动中借支公款,不及时核销账务,处理暂借款;失职,对单位财务疏于监管,造成单位大量借支款长期不及时核销,违反规定。

1月至12月,杨文春同志担任宁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期间,违反财经纪律,在开展公务活动中,先后10次向单位借支公款147500元,不及时按规定核销所产生的公务费,处理暂借款,直到2015年8月4日才按规定正常核销76450元,2015年9月2日以现金方式归还单位财务75000(其中含毛伟借支款3950元);1月至12月,杨文春同志担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期间,财经纪律意识淡薄,履职不到位,对单位财务疏于监管,财务管理不规范,单位职工在公务活动中借支公款达40笔334984元不及时核销,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直到2015年9月才按规定核销所产生的公务费,处理暂借款,正常核销179500元,现金归还155484元。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并报县委常委会2015年12月15日批准,给予杨文春同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对其进行组织处理。

自我要求不严,纪律意识淡薄,心无敬畏,随心所欲。

职务升迁了,没有意识到这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在工作中,不认真思考如何履好职,如何报答组织的信任,而是认为自己终于扶正了,现在再没有人管我了,我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莫视财经纪律,公务活动中公私不分,公款借支了不及时核销账务。

放松监督和管理导致覆水难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树欲静,而风不止。

杨文春涉案违纪并不是偶然,而是堆积效应。

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势,工作不扎实,监督管理滞后。

作为“一把手”本应带头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却在公务活动中带头违反财经纪律,借支公款后不及时核销账务,处理暂借款,致使局职工人人都效仿、复制,公务活动中借支公款,却从来不核销账务,造成单位出现大量借支款长期不核销,单位财务就象断线的风筝无人问、无人管。

权力掣肘,机制发挥不了监督、钳制作用。

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权力的阳光运行。

宁蒗县人社局在实际工作中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大家都充当好人,发生在身边的事不管不问,随大流,工作职责履行不到位。

这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变化,党员干部不断面对很多诱惑,从而出现了很多腐败事件,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既打老虎又打苍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引起了党心民心得强烈共鸣。

中央政治局同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建立了让党员干部们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描绘出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高线”和党规法纪“底线”。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广大党员干部们需要坚守的“高线”, 这个“高线”可以说是每位党员干部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党员领导干部一旦丧失了理想信念,就容易导致自律能力下降、禁不住利益和私欲的.诱惑,最终导致严重违纪乃至违法。

有的领导干部纪律意识淡薄,认为违反纪律是小事,认为只要不贪污受贿,犯严重的政治错误就行了,他们出入私人会所、和企业家们玩牌吃饭、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等。

殊不知很多贪官的堕落就是从一包烟、一瓶酒、一包土特产开始的,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

小节失守就是日后成为贪官亘古不变的前奏,这和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是一样的。

党员干部只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广大党员干部们不能触碰的“底线”,它把党员行为整合成6种纪律并且开列了“负面清单”,明确标明党和人民不能容忍的“底线”,它和前段时间“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三严”要求是相契合的。

减少了党员干部“不知法而犯法”事件的发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既然是“负面清单”,那么清单上未禁止的事情就是可以做的,有人说:“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领导干部要勇做“政治上的巨匠”,坚持用法管人、管事、律己。

坚持依法依规办事,把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置身于规矩之下,严格按党性原则、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办事,以制度管人管事,决不能逾越章法,蔑视制度,久而久之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党员干部只要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条“高线”,又能守住党的纪律这条“底线”。

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翻看违纪党员干部案例剖析时,发现这样一类现象:一些人平日无视纪律和规矩恣意妄为,在面对组织审查时,还一度感到惊诧:“怎么可能最终查到我身上?”他们忘记了纪律面前无例外,言语中显露的是一种把自己凌驾于党纪之上、拒绝接受监督的想当然。

现实中,存有这一思想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

有的因为管了钱,就觉得可以多拿多占、随意挥霍;有的因为管了人,就认为可以任人唯亲、买官卖官;有的因为管了审批,就有选择地优亲厚友、权钱交易;有的因为管了执纪,便搞区别对待,把自己置于纪律要求之外。

这些人身上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忘记了“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把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和谋私工具。

说到底,就是特权思想作祟。

因手握关键权力,享受着公权私用带来的丰厚回报,沉浸在求己办事之人的吹捧逢迎里,陶醉在身边人编织的光环之下,久而久之,他们开始飘飘然,把很多违规之事当做理所当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无人能管……他们头脑中特权思想的演变轨迹,正是逐步对私欲丧失戒惧,对纪律失去敬畏的过程。

因为缺乏敬畏,他们视自己为纪法的局外人,不仅将自我监督抛之脑后,更拒绝外部监督,最终一步步跌入腐化堕落的深渊。

有所惧才能有所止。

纪律的严肃性就在于执行纪律的平等性,在于违纪时被惩处的不可避免性。

在纪律和规矩面前,若心中无畏,就会使自己陷入随时可能触碰纪律红线的危险,唯有始终怀着敬畏之心,方能确保自己始终在安全区域谨慎前行。

《左传》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这句话说的就是对权力的敬畏。

不惟在位谋政,更当恪尽职守,才是用权的真谛;不惟奋发有为,更当洁身自好,才是为政的逻辑。

始终以一颗敬畏之心对待权力,才能最终求得无惧之境。

党员干部当牢记,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党的性质宗旨更不允许有任何特权存在。

权力与责任从来都是对等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越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唯如此,才能始终以审慎的态度行使手中权力,以严格的标准坚守党纪原则,真正无愧组织的重托、无愧人民的信任。

不可触碰的红线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篇三

守住红线,牢记为官的信念。一个人倘若无法战胜自己,制度建设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本站小编在此整理了关于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公是公,私是私,公私要分明。但杨文春在公务活动中公私不分,公务活动中借支公款,不及时核销账务,处理暂借款;失职,对单位财务疏于监管,造成单位大量借支款长期不及时核销,违反规定。

1月至12月,杨文春同志担任宁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期间,违反财经纪律,在开展公务活动中,先后10次向单位借支公款147500元,不及时按规定核销所产生的公务费,处理暂借款,直到20xx年8月4日才按规定正常核销76450元,20xx年9月2日以现金方式归还单位财务75000(其中含毛伟借支款3950元);1月至12月,杨文春同志担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期间,财经纪律意识淡薄,履职不到位,对单位财务疏于监管,财务管理不规范,单位职工在公务活动中借支公款达40笔334984元不及时核销,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直到20xx年9月才按规定核销所产生的公务费,处理暂借款,正常核销179500元,现金归还155484元。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县纪委会研究决定,并报县委会20xx年12月15日批准,给予杨文春同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经县委会研究对其进行组织处理。

自我要求不严,纪律意识淡薄,心无敬畏,随心所欲。职务升迁了,没有意识到这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在工作中,不认真思考如何履好职,如何报答组织的信任,而是认为自己终于扶正了,现在再没有人管我了,我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莫视财经纪律,公务活动中公私不分,公款借支了不及时核销账务。

放松监督和管理导致覆水难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树欲静,而风不止。杨文春涉案违纪并不是偶然,而是堆积效应。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势,工作不扎实,监督管理滞后。作为“一把手”本应带头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却在公务活动中带头违反财经纪律,借支公款后不及时核销账务,处理暂借款,致使局职工人人都效仿、复制,公务活动中借支公款,却从来不核销账务,造成单位出现大量借支款长期不核销,单位财务就象断线的风筝无人问、无人管。

权力掣肘,机制发挥不了监督、钳制作用。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权力的阳光运行。宁蒗县人社局在实际工作中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大家都充当好人,发生在身边的事不管不问,随大流,工作职责履行不到位。

这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变化,党员干部不断面对很多诱惑,从而出现了很多腐败事件,以来,党中央既打老虎又打苍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引起了党心民心得强烈共鸣。中央政治局同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了让党员干部们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描绘出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高线”和党规法纪“底线”。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广大党员干部们需要坚守的“高线”, 这个“高线”可以说是每位党员干部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党员领导干部一旦丧失了理想信念,就容易导致自律能力下降、禁不住利益和私欲的诱惑,最终导致严重违纪乃至违法。有的领导干部纪律意识淡薄,认为违反纪律是小事,认为只要不贪污受贿,犯严重的政治错误就行了,他们出入私人会所、和企业家们玩牌吃饭、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等。殊不知很多贪官的堕落就是从一包烟、一瓶酒、一包土特产开始的,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 小节失守就是日后成为贪官亘古不变的前奏,这和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是一样的。党员干部只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广大党员干部们不能触碰的“底线”,它把党员行为整合成6种纪律并且开列了“负面清单”,明确标明党和人民不能容忍的“底线”,它和前段时间“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三严”要求是相契合的。减少了党员干部“不知法而犯法”事件的发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既然是“负面清单”,那么清单上未禁止的事情就是可以做的,有人说:“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领导干部要勇做“政治上的巨匠”,坚持用法管人、管事、律己。坚持依法依规办事,把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置身于规矩之下,严格按党性原则、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办事,以制度管人管事,决不能逾越章法,蔑视制度,久而久之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党员干部只要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条“高线”,又能守住党的纪律这条“底线”。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翻看违纪党员干部案例剖析时,发现这样一类现象:一些人平日无视纪律和规矩恣意妄为,在面对组织审查时,还一度感到惊诧:“怎么可能最终查到我身上?”他们忘记了纪律面前无例外,言语中显露的是一种把自己凌驾于党纪之上、拒绝接受监督的想当然。

现实中,存有这一思想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有的因为管了钱,就觉得可以多拿多占、随意挥霍;有的因为管了人,就认为可以任人唯亲、买官卖官;有的因为管了审批,就有选择地优亲厚友、权钱交易;有的因为管了执纪,便搞区别对待,把自己置于纪律要求之外。

这些人身上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忘记了“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把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和谋私工具。说到底,就是特权思想作祟。

因手握关键权力,享受着公权私用带来的丰厚回报,沉浸在求己办事之人的吹捧逢迎里,陶醉在身边人编织的光环之下,久而久之,他们开始飘飘然,把很多违规之事当做理所当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无人能管……他们头脑中特权思想的演变轨迹,正是逐步对私欲丧失戒惧,对纪律失去敬畏的过程。因为缺乏敬畏,他们视自己为纪法的局外人,不仅将自我监督抛之脑后,更拒绝外部监督,最终一步步跌入腐化堕落的深渊。

有所惧才能有所止。纪律的严肃性就在于执行纪律的平等性,在于违纪时被惩处的不可避免性。在纪律和规矩面前,若心中无畏,就会使自己陷入随时可能触碰纪律红线的危险,唯有始终怀着敬畏之心,方能确保自己始终在安全区域谨慎前行。

《左传》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这句话说的就是对权力的敬畏。不惟在位谋政,更当恪尽职守,才是用权的真谛;不惟奋发有为,更当洁身自好,才是为政的逻辑。始终以一颗敬畏之心对待权力,才能最终求得无惧之境。

党员干部当牢记,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党的性质宗旨更不允许有任何特权存在。权力与责任从来都是对等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越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唯如此,才能始终以审慎的态度行使手中权力,以严格的标准坚守党纪原则,真正无愧组织的重托、无愧人民的信任。

不可触碰的红线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篇四

今天,伟大征程仍在继续,作风建设仍在路上,正风肃纪,以纪律赢得民心,这正是王大湾会议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本站小编在此整理了党员干部观看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这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变化,党员干部不断面对很多诱惑,从而出现了很多腐败事件,以来,党中央既打老虎又打苍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引起了党心民心得强烈共鸣。中央政治局同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了让党员干部们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描绘出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高线”和党规法纪“底线”。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广大党员干部们需要坚守的“高线”, 这个“高线”可以说是每位党员干部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党员领导干部一旦丧失了理想信念,就容易导致自律能力下降、禁不住利益和私欲的诱惑,最终导致严重违纪乃至违法。有的领导干部纪律意识淡薄,认为违反纪律是小事,认为只要不贪污受贿,犯严重的政治错误就行了,他们出入私人会所、和企业家们玩牌吃饭、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等。殊不知很多贪官的堕落就是从一包烟、一瓶酒、一包土特产开始的,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 小节失守就是日后成为贪官亘古不变的前奏,这和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是一样的。党员干部只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广大党员干部们不能触碰的“底线”,它把党员行为整合成6种纪律并且开列了“负面清单”,明确标明党和人民不能容忍的“底线”,它和前段时间“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三严”要求是相契合的。减少了党员干部“不知法而犯法”事件的发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既然是“负面清单”,那么清单上未禁止的事情就是可以做的,有人说:“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领导干部要勇做“政治上的巨匠”,坚持用法管人、管事、律己。坚持依法依规办事,把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置身于规矩之下,严格按党性原则、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办事,以制度管人管事,决不能逾越章法,蔑视制度,久而久之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党员干部只要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条“高线”,又能守住党的纪律这条“底线”。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纪律是衡量党员干部行为的尺子,把纪律当耳旁风必然要付出代价。很显然汪祖敏没有经受住尺子的衡量,越过了纪律的红线,最终付出了党内警告处分的代价。而有的党员干部抱着自己分文未拿就不算违纪的错误想法,突破防线,触犯了党纪党规。这样的案例,亟需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戒,拉响警钟,守住红线。

守住红线,扎紧制度的藩篱。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要防止泛滥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无论何种社会,都要扎紧制度的藩篱,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这是在政治层面上遏制违反经济纪律的根本方法。汪祖敏能够轻易的虚假上报奖金人数、超标准发放奖金,就源于“一言堂”、独断专行,没有受到制约和监督。对此,要强化制度建设,在基层推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落实,通过制度约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避免“牛栏关猫”现象。

守住红线,牢记为官的信念。一个人倘若无法战胜自己,制度建设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把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思想的”总开关“,始终以”三严三实“为标尺,常补理想信念之钙,常剪思想行为的岔枝杂叶,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守住红线,扫清思想的尘埃。党的各级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要深入开展组织纪律和组织规矩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性,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现象,帮助领导干部常扫“思想尘埃“,做到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纪律工作做到位,避免”汪祖敏“们以不清楚组织纪律为由来为自己开脱。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

“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了严明纪律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纪律建设的明确要求,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着力方向。各级党组织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或是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或是口无遮拦、乱评妄议,或是自由散漫、目无组织,或是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或是说情拉票、跑风漏气。凡此种种,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这些问题如果不下大力气整治,就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最终严重危害党的肌体。

党的规矩总的包括哪些?党章、党纪、国法,还有党的优良传统,都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规矩。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党必须模范执行。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自我约束的不成文的纪律,同样需要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懂得并自觉遵守这些规矩,个人才能不触雷、不踩线,党才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规矩不能立起来、严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慢慢产生出来。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守规矩开始的。在讲话中,提出了“五个必须”,这正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对党是不是忠诚,这“五个必须”是重要的考验、根本的检验。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对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尤须严明纪律、严守规矩。只有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令行禁止,才能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不可触碰的红线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篇五

纪律严,因而作风正,最终的结果是得民心,大家在观看了《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后会有什么心得体会呢?本站小编整理了《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观后感及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纪律为何能成为每个战士行为的自觉遵循?正是因为,纪律在执行中成为了不可触碰的红线。刘邓规定:不准强迫老百姓当向导,不准向老百姓要东西,不准打骂群众。司令部警卫团一名副连长就因为从一个店铺拿走了商人的花布和粉条,被公开枪毙。在战争年代,这种近乎严酷的做法,反映的却是不变的道理:只有严格执行,纪律才有意义。

忆往思来。全面深化改革千帆竞发,同样是一次伟大的进军。亿万人民的支持与参与,是改革在风高浪急中驶向梦想彼岸的保证。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离开了群众这片最肥沃的土壤,离开了基层这片最坚实的地基,改革发展就会失去动力。

答案就在严明纪律,用他律唤醒自律,用纪律塑造认同。从这个角度看,“王大湾精神”无疑有着更强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同样需要通过强化纪律来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巩固执政基础,塑造良好形象。多次强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归根结底就是要通过严明纪律,正党风转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意基础,传好交到我们手里的历史接力棒。

在大别山,部队每次出发前,邓小平一定要派人问一问,司令部借住的农舍“门上好没有,水缸挑满没有,稻草捆好没有”。今天,伟大征程仍在继续,作风建设仍在路上,正风肃纪,以纪律赢得民心,这正是王大湾会议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近日,党支部书记郑舸组织全站党员在站会议室一起观看了电教片《不可触碰的底线-衡阳破坏选举案警示录》。

本片主要讲诉了20xx年12月28日至20xx年1月3日,衡阳市召开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出席会议的527名市人大代表从93名省人大代表候选人中投票差额选举产生76名省人大代表时,有56名当选的湖南省人大代表存在送钱拉票的行为,涉案金额达1.1亿余元人民币,有518名衡阳市人大代表和68名工作人员收受钱物,造成对代表选举工作的严重破坏。这起案件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挑战,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是对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挑战,触碰了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和我们党的执政底线,相关责任人受到了严厉处罚。

支部书记郑舸表示,衡阳破坏选举案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教训极其深刻,极大伤害了人民群众寄予厚望的人民代表形象和公信,极大伤害了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任和信心。一些人把钞票当成了选举敲门砖,把本应为人民服务代言的人大代表看成拥有特权的官帽来追逐,把人大代表头衔当成了摇钱树和护身符。我们全体党员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长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深刻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始终保持与高管局、路政、治超、交警及服务对象的血肉联系,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站内每一位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郑舸要求,全体党员同志要按照湘高常党(20xx)3号文件通知要求,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对照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查自纠,立行立改,自觉坚守准则树立的“高线”,不越条例规定的“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大家一致表示,要认真对照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开展谈心活动,诚恳征求意见,查摆剖析问题,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达到高质量,增强学习贯彻两部党内法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翻看违纪党员干部案例剖析时,发现这样一类现象:一些人平日无视纪律和规矩恣意妄为,在面对组织审查时,还一度感到惊诧:“怎么可能最终查到我身上?”他们忘记了纪律面前无例外,言语中显露的是一种把自己凌驾于党纪之上、拒绝接受监督的想当然。

现实中,存有这一思想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有的因为管了钱,就觉得可以多拿多占、随意挥霍;有的因为管了人,就认为可以任人唯亲、买官卖官;有的因为管了审批,就有选择地优亲厚友、权钱交易;有的因为管了执纪,便搞区别对待,把自己置于纪律要求之外。

这些人身上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忘记了“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把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和谋私工具。说到底,就是特权思想作祟。

因手握关键权力,享受着公权私用带来的丰厚回报,沉浸在求己办事之人的吹捧逢迎里,陶醉在身边人编织的光环之下,久而久之,他们开始飘飘然,把很多违规之事当做理所当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无人能管……他们头脑中特权思想的演变轨迹,正是逐步对私欲丧失戒惧,对纪律失去敬畏的过程。因为缺乏敬畏,他们视自己为纪法的局外人,不仅将自我监督抛之脑后,更拒绝外部监督,最终一步步跌入腐化堕落的深渊。

有所惧才能有所止。纪律的严肃性就在于执行纪律的平等性,在于违纪时被惩处的不可避免性。在纪律和规矩面前,若心中无畏,就会使自己陷入随时可能触碰纪律红线的危险,唯有始终怀着敬畏之心,方能确保自己始终在安全区域谨慎前行。

《左传》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这句话说的就是对权力的敬畏。不惟在位谋政,更当恪尽职守,才是用权的真谛;不惟奋发有为,更当洁身自好,才是为政的逻辑。始终以一颗敬畏之心对待权力,才能最终求得无惧之境。

党员干部当牢记,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党的性质宗旨更不允许有任何特权存在。权力与责任从来都是对等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越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唯如此,才能始终以审慎的态度行使手中权力,以严格的标准坚守党纪原则,真正无愧组织的重托、无愧人民的信任。

不可触碰的红线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篇六

管好自己的“手”。有纪律就得遵守,有规定就得执行,人民群众如此,党员干部更不能例外。中央三番五令明确禁止公款送礼、宴请、报销,明令禁止违规发放津补贴等等,然而就有些“老油条”不进油盐,把公款当作自家小金库,管不住自己的手,与中央规定、党纪党规作对,不论公与私都顺手拿公款花费。这样明显是违纪违规,要知道纪检部门是早已经瞄准了党员干部的这双“手”,所以为了能过好节日,还是要管住自己的双手。

管好自己的“脚”。每逢节假日,双脚也是容易违纪违规诱因,公款旅游、聚会,公车私用以及出入隐秘场所等等“四风”问题就是和“脚”有关,这些现象在之前也不是没有案例,前车之鉴,党员干部不能因“脚”自己给自己绊倒,就要在节假日严守规定,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走在能走的路上去旅游,走去能去的地方活动,不但健康、绿色生态,而且安全、风清气正。

管好自己的“嘴”。逢节假日肯定少不了聚餐、吃喝,虽然“人以食为天”,但是作为党员干部比较特殊,因为得遵规守纪的饮食。不能公款吃喝,也不能吃“有目的”的特产礼品,不能公款聚餐,也不能利用机关食堂、培训中心等相互宴请、违规吃喝。所以,在节假日即将来临前,党员干部要做好准备,理清那些饭局能去吃那些不能去吃,以便节假日能管好“嘴”。

管好自己的“心”。节假日是“办事”的好时期,因为都有时间。这也给部分“有心”的党员干部制造了实现“办事”的机会,如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以及违反规定参与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等等,还有些是在节假日也为了给“心”放个假,大肆挥霍浪费公共财产、随心所欲违规敛财甚至赌博等,这些都是有明令禁止的行为,所以,党员干部一定要在节假日这个节点守住底线,管好“心”才能管好自己。

节假日临近,纪检部门在网站推出专区、设立“我要举报”窗口、开设“每周通报”栏目等,以便广大网友监督举报,这一些列举动将对那些心存侥幸、我行我素、触碰纪律红线、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党员干部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强化纪律规矩、严纠不正之风的警钟已经鸣响,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过好即将到来的节假日,党员干部严守纪律规定、紧绷“廉洁弦”,管好自己的一手一脚、一嘴一心就够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