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读后感(精选15篇)

时间:2023-11-14 08:13:55 作者:笔尘 论语泰伯篇读后感(精选15篇)

读后感的写作是一种阅读的延伸和升华,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书中的人物和故事。以下是一些读者对畅销书的读后感,它们展示了不同人群对同一本书的不同观点和评价。

论语泰伯篇全文及译文

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称赞他。”

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孔子说:“一味谦恭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流于劳倦;一味节制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显得畏缩;只知勇敢行事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制造乱局;只知直言无隐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尖刻伤人。政治领袖对待亲族厚道,百姓就会渐渐走上人生正途;他们不遗弃过去的友人,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偷:感情淡薄。

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病了,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我的脚!看我的手!《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就好象站在深渊旁边,好象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可以免于这种忧惧了,弟子们!”

4、曾子有病,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曾子病了,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说:“鸟要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要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在上位的人应当重视的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可以避免别人的怠慢;端正自己的脸色,就容易使人相信自己;说话时注意言辞和声调,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曾子说:“有能力的人向没有能力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就像没有学问一样,知识丰富却虚怀若谷;被人欺负却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做到了这样。”

6、曾子曰:“可能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年少的孤儿托给他照顾,可以把国家的命脉交给他负责,遇到重大关节,也不能使他放弃操守——这种人称得上是君子吗?这种人是君子呀!”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能没有恢宏的气度与刚毅的性格,因为他承但重任而路途遥远。以行仁为自己的责任,这个担子还不沉重吗?直到死的时候才停下脚步,这个路程还不够遥远吗?”

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孔子说:“启发上进的意志要靠读书,具备处世的条件要靠学礼,达成教化的目标要靠习乐。”

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可以使他们按照我们的道路去走,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出乱子;对于不仁德的人和事,憎恨得太多,也会出乱子。”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孔子说:“即使一个人才华卓越,有如周公,如果他既骄傲又吝啬,其它部分也就不值得欣赏了。”

1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三年,还没有做官念头的人,是不容易找到的。”

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践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以坚定的信心爱好学习,为了完成人生理想,可以牺牲生命。不前往危险的国家,也不居在混乱的国家。天下上轨道就出来做事,不上轨道就隐居起来。国家上轨道时要以贫穷与卑微为可耻;国家不上轨道时,要以富有与高位为可耻。”

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情。”

15、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译文: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雎》的结尾,我满耳都是丰富而优美的音乐。”

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爽,愚味而不忠厚,无能而不守信,这种人,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

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孔子说:“学习时,要像赶不上什么一样,赶上了还担心会失去呀。”

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译文:孔子说:“舜和禹多么崇高啊!他们得到天下也不为自己享受。”

19、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天最大,而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广大啊!百姓们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他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啊!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尧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译文: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在尧舜之间(及周武王)的时期,人才最兴盛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到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侍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21、子曰:“禹,吾无间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译文:孔子说:“禹,我对他没有任何批评啊。他吃的简单,对鬼神的祭品却办得很丰盛;他穿的粗糙,祭祀的衣冠却做得很华美;他住的简陋,却把全部力量用在沟渠水利上。禹,我对他没有任何批评啊。”

论语泰伯篇全文及译文

今天,我读了《论语》―泰伯第八。我觉得孔子那时的观念和现在的观念有些差异。我第一眼看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时,因为不懂其中的意思,所以没去管它,但觉得这句话值得我了解。我便反复读了几遍,想:马上就可以知道其中的.意思了,真的好高兴!但其中的意思让我十分失望―老百姓可以任由他做事,但不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要做事。现在这个时代,人人平等,没有什么君臣之分,但还有一些人,特别是那些领导们。只会指挥那些劳动人民为你们赚钱,你们好舒服啊!你们体验过劳动人民的艰辛吗?你们干过苦力吗?你不要说你的手下都是为你工作的,假如有一天他们不干了,你们都会饿死!你们要是太刻薄了,就会像我说得那样一发不可收拾了。通过这句话,我了解了孔圣人是生在什么年代的人了,知道了那时的劳动人民的艰苦,希望在21世纪,再也没有人去压迫那些劳动人民了。读《论语―泰伯第八》有感作文350字。

中国大学网小学生作文频道。

论语泰伯篇全文及译文

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本事,却去请教没有本事的人,自己知识丰富,却去请教知识有限的人;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内心充实却像空无一物;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曾这样做了。”

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孔子说:“爱好勇敢的人,如果厌恶贫困,就会作乱生事。对于不肯走在人生正途上的人,如果厌恶得太过分,也会使他作乱生事。”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孔子说:“若有人能有像周公的才那样美,只要他兼有着骄傲与吝啬,余下的那些才,也就不足观的了。”

1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译文】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15、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译文】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译文】孔子说:“做人疏狂却不直爽,知识有限却不谨厚,才能不足却不信实,这样的人,我也不知该如何说才好了。”

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译文】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19、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尧作为一个君主,真伟大啊!真高不可攀啊!只有天最高最大,只有尧能学习天。他的恩泽真是无处不到啊,老百姓真不知道怎么称赞他才好!他的功绩实在太崇高了,他的礼仪制度也真光辉夺目!

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译文】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2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译文】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论语学而篇第一论语为政篇第二论语八佾篇第三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述而篇第七论语泰伯篇第八论语子罕篇第九论语乡党篇第十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论语泰伯篇第八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你们猜是什么好日孑呢?对啦!是去游泰伯庙,我知道后高兴地跳了起来,就早早的和爷爷奶奶去了。到了那儿,我看见有一个很怪很怪的人,后面有一个女的,她一直喊着:“可怜,可怜我们吧!给我们一点钱吧!”我从口袋里拿出了两块钱硬币,投入了罐子里。然后,爷爷奶奶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把我拉进了一个卖东酉的横道里面。我听见一个人在喊:“走过路过不如看一看、瞧一瞧。”我和爷爷奶奶走进了这个2元店,看耒看去,选来选去,挑来挑去,我想:家里的'皮筋都不怎么好了,就买一个吧!我挑了一个最喜欢的,我继续看,我又想:家里的铅笔有点短了,我就买一板吧!我选了一板,我拿着两件东西,和爷爷奶奶一起去付钱。付完钱,就继续往前走,前面有一个卖筷子的店,爷爷奶奶停了下来,奶奶对我说:“选筷子,要选圆圆的,颜色不要太白也不要太黑。”

我仔细地选了起来,好不容易才选完了。时间过得真怏,一会儿,天就黑了,我依依不舍地和爷爷奶奶回家了。这真是一次难忘又开心地游泰伯庙呀!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

读了《论语》这本书,我的感触至深。因为这里不但有大家明白并且知道的论语,还有一些大家比较生疏的论语。

比如说:子曰:君子之德,风;人之小德,草;草之上风,必偃。这句话也代表了我们不能做一个墙头草,然后随风倒。没有一个自己的理由,总是听从别人的安排,跟着那些有思想的人倒。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代表了我们遇到了合乎仁德的事,即使面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也说明了我们应该在老师面前,就诊一些老师的错误,更对的应该是在人德、人品一面上,有一些修改。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万无一失了。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句话也反映了老师对我们所说的:做事情不能着急,如果太着急,就没有多少成果,反而还要重新来一遍,还不如稳扎稳打,把事情一次性做好。虽然这样慢一些,但是,这毕竟是做事最快的方法。要是着急,成不了,瞎操作,没有一点用处。

还有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是我们要温习所学的内容,复习了之后,才可以稳扎稳打,学上其他的、更加新鲜的知识。所以,温习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温习,就像猴子搬包谷一样,走着丢着。第一天,有100%,到了第二天,不复习的话,就跌倒了50%,还不复习,第三天,就只剩下最后的5%,第四天,还不复习,那么,这个东西就忘完了。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复习。

这就是我总结出论语的几条名言,我们应该学习学习。

文档为doc格式。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地位不言而喻。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xx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xx年的宝座。《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及态度的;二是讲思想修养方面的。这十则教给了我们如何处世待人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论语》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

《论语》读后感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部《论语》道出了多少面对生活的态度;一部《论语》道出了多少做人的道理;一部《论语》道出了多少人生的哲理。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作,便出自孔子这位博古通今,学富五车的大师,一个教育家,一个哲学家。这样一个传奇的人;这样一种传奇的思想;这样一部传奇的著作,却曾经被数次的抛弃,否定。

秦始皇时期,正统的儒家思想,却因秦始皇害怕政权被推翻而抛弃。“焚书坑儒”的做法否定它的同时,也恰恰的肯定了它的价值。儒家思想被抛弃,我不敢说它是秦朝覆灭的主要原因,但它至少也算一条吧!之后,儒家思想再次被推崇,延续着它的光荣。我本以为它会被一直推崇下去,但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时期,它再次被抛弃了。当时提出了“加强新文化的发展,鄙弃旧文化”的文化发展方针,直接而又错误的否定了它。这仅仅是因为它含有封建主义思想,不利于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仅仅因为这可笑的一点,人们拆孔庙,烧书籍,使儒学站在了众矢之的,完全的否定了它。

两次可笑而又可悲的否定没有使它失去应有的光芒,而使它更加耀眼夺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上至于下愚不移”多少名言,句句经典,句句深刻。这一句句话,都从孔子嘴里一一“曰”出。这不应该被否定,应该被发扬,被学习,被传承。

子曰:“刚、毅、木、衲,近仁。”

论语泰伯.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200字)。

《论语》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的一篇泰伯篇也是人们常常引用的经典之一。泰伯是孔子的一个学生,他具备了德高望重的贤人的品质,然而他却抱怨自己的寡闻少见。这一篇文章通过泰伯和孔子的对话,浓缩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传达了对于学习和修身的重要性。本文将以《论语·泰伯》为中心,探讨对于学习的态度以及人生智慧的取得。

第二段:学贵有志(200字)。

孔子告诉泰伯,在学习的道路上,志向至关重要。泰伯拥有良好美德和深厚道德修为,但他却认为自己知识有限。“寡人之于知,盖不足以跨骛之矣。”他的自谦却一直受到孔子的反思。孔子教导他:“悲夫!既知止!然后有至德焉,若离子。而后吾以为继。”学习是一个不断努力和追求的过程,只有在心怀崇高志向的同时,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因此,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追求进步、保持谦逊的心态。

第三段:学贵求真(200字)。

在孔子的指导下,泰伯追问:“敢问‘保’、‘谦’之事与?”孔子回答:“公卿百里之政,乘肥马;是马也,犹人也。尧舜之耳,其斯之谓与?”孔子用两个实例来说明学习的重点并不在于追求虚名和权力,而是要通过追求真理和道德,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品格和能力,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追求真理和道德,而非追逐权力和名利。

第四段:学贵自省(200字)。

泰伯继续询问:“然则学者之志,君子之过与?”。孔子回答:“过!则不足以人事;不谦,不信。”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泰伯的疑问体现了对于学习者应该如何行为的思考。孔子告诉泰伯,一个学者应该谦虚和稳重,以此作为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只有通过反省和修正自己的过失,一个人才能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人生的修行要有持之以恒的自省精神,才能在日常中保持良好的品德和人际关系。

第五段:学贵勤奋努力(200字)。

最后,孔子教泰伯:“百官百吏亦棣其所!”这句指导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工作和学习,让自己和周围的人受益。勤奋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努力工作和学习,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和取得更大的成就。正如孔子告诉泰伯的:“其任也,至于如矣。”

总结(200字)。

《论语·泰伯》通过泰伯和孔子的对话,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关于学习和修身的启示。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追求真理和道德的过程。在学习的道路上,志向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坚持追求进步和保持谦逊的心态。通过自省和修正自己的过失,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最后,勤奋和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不断努力工作和学习,我们才能进步,并取得更大的成就。泰伯篇的思想引导我们认真面对学习和修身,并为成为更好的人而努力奋斗。

《论语》泰伯篇原文及翻译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论语》读后感

我读《论语》这本书,知道了一位非常诲人不倦的人,他就是孔子。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论语》已有200千多年的历史了,里面的内容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共有18、20册。里面的第一篇对我印象特别的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是:孔子说:“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吗。”

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把学习同样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论语》这本书非常好,他告诉我们许多人事间的道理,它能让你品德高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普通人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

《论语》泰伯篇原文及翻译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论语》读后感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

当我刚会写自己的名字的时候,爸爸就告诉我,我的名字“思敬”是出自《论语》。当时我只是知道有《论语》这本书,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但也是因此,才使我对《论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面的增大,在这个假期里我尝试着通读了《论语》,虽然过程有些吃力,但是我觉得自己感悟领会了其中的诸多哲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历经沧桑,流传了2500多年,其中无一虚言、句句都落在实处,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像里边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朝闻道,夕可死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都传递了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处处充满诱惑,容易迷失自我的今天,其中的名言警句,精彩典故,更能使我们摆脱心灵困惑,修正我们的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

就拿“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句话来说,孔子告诉我们:君子有九件要想到的事:看要想到明白,听要想到清楚,神态要想到温和,容貌要想到恭敬,言谈要想到诚实,处事要想到尽心,疑难要想到询问,愤怒要想到后患,见到名利要想到大义。它让我明白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能够思索其中的含义;君子与人相处,自己的颜色必须注意要温和,容貌必须注意要谦恭;君子的言行必须忠实,办事必须认真;说完话、办完事要自我反省,检讨得失,有所疑惑就要请教他人,有愤怒之事要考虑后果,见到财富名利都要想到是否合乎大义。

如今,已经有近千个以孔子名字命名的传授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遍布在世界各地,作为中华经典文化所蕴含的智慧代表其思想哲理和名言警句早已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就像《朱子语类》所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和《论语》延续了两千多年读书人的梦,更是诉说了千年的理念,让我们现代人仍然可以得到温暖,去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

《论语》的魅力又是巨大的,在我眼里它的意蕴和深刻就像浩瀚的宇宙远远不是我所能挖掘彻底的,在下个假期里我计划重读《论语》,我想那时的感悟会比这次更加深刻。我为自己的名字出自圣人的言语而自豪,圣人的教诲必将使我受益终身。

《论语》读后感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矢志不渝。

亦或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

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论语》所传递的第一个生活的要诀,便是持续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样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够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至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

人就应如何生活呢?

孔子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便是爱。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到达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就应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

在人际交往中,要持续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

孔子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就应能够持续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

《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个充满了诱惑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读后感

书,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不呆估量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

自小就执著于看书的我读的书已经不计其数,书使我受益匪浅,每一本书都让我印象深刻,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属《论语》了。

《论语》作为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骇、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有二十篇,其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为政篇中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要听各种意见,把觉得怀疑的地方避开,谨慎说出多余的,才能少犯错误,日后才不会后悔。在生活中也不要夸夸其谈,应该三思而后行。

《论语》是我的一位好友,它让我懂得人生中的一些为人处事。《论语》总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我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让我明白失败的缘由,重新找回自信,并且走向成功之路。

读《论语》使我受益无穷。今后我会更加细读《论语》,细读这中华千年经典,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让我与经典继续相约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