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美术案例分析记录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案例国画与大师(大全5篇)

时间:2023-09-28 21:25:08 作者:BW笔侠 最新大班美术案例分析记录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案例国画与大师(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班美术案例分析记录篇一

1、参照大师的作品,临摹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2、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画、书、诗、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使学生认识画、书、诗、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笔墨技法和用水用墨的方法。

幻灯、图片、毛笔、墨汁、生宣纸、调色碟。

一、欣赏:

以齐白石的《白菜辣椒》为重点,指导学生欣赏水墨写意国画。先介绍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分析笔墨技法,讲解画面布局,然后说明在哪一部分使用中锋、侧锋笔法,以及如何用水、用墨。欣赏时,结合上一节基本技法练习入教材分析进行。

二、教师示范以青菜为题材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

(教师边讲边示范):

1、先想好画什么,画面怎样安排,然后用指甲轻轻刮出大体轮廓。初学者可用铅笔、炭素铅笔或森炭条起稿。

2、中锋蘸淡墨勾出菜帮,先从中间一块着手。

3、用大笔的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浓墨,以侧锋法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落笔要生动,大胆肯定,注意墨团要有大小浓淡的变化。

4、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5、中锋蘸浓墨(稍干),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也往下按,然后向外撇出,如有些飞白效果,更为理想。

6、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作品完成。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可选择大师作品中的主要物体,重新组织画面,下笔前要先想好用笔方法:水墨应如何调合?浓的还是淡的?运笔采用铡锋还是中锋?运笔方向如何确定?总之应“意在笔先”。

练习时,教师要特意说明,练习水墨画法,因经验不足,往往要画上好几次才能画好一幅画,效果也不一定令人满意,只有多练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四、讲评:

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业与大师的作品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中国画——青菜

一、复习上节课的用笔用墨及用水的基本技法。

二、绘画方法:

学生对运用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绘制蔬菜掌握不够好,特别是课室的卫生没有注意。

大班美术案例分析记录篇二

1、通过欣赏、交流,感受动画片《猫和老鼠》的诙谐有趣。

2、继续学习使用浓墨和淡墨表现画面。

3、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

1、幼儿观察过猫和老鼠。

2、动画片《猫和老鼠》。

3、国画工具材料。

1、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1)教师:故事中有谁?它们长什么样?

(2)教师:故事中猫和老鼠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2、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我们都画过老鼠,那怎么画猫呢?老鼠和猫可能在干什么呢?谁来学一学?

(2)教师:画面上除了画猫和老鼠,还可以添点什么呢?

(3)教师小结:可以用中锋画出猫的头、身体、尾巴;用侧锋画出猫身上的花纹,也可以用侧锋多笔画出猫的身体。可以添画草地、食物、玩具、房子等背景来丰富画面。

3、指导幼儿将自己的想象画下来,并给作品取个名字。

教师:你要画的猫和老鼠在做什么?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评价。

教师:每个小朋友的画里都有个好听的故事,谁愿意上来讲一讲?

教师可鼓励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幼儿观察同伴作品中浓、淡墨的运用,尝试从情节、画面、笔法来评价同伴的作品。

该活动是“猫和老鼠”系列活动之一,表现故事的情节是该活动的重点。教师在活动中要及时捕捉幼儿的想法,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在活动讲评环节,让幼儿以简短的故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学会欣赏同伴的作品,可以帮助幼儿相互学习,分享经验。

大班美术案例分析记录篇三

1. 通过幼儿操作观察,发现水、国画颜料、墨汁、油脂的表面张力现象,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2. 应用表面张力现象,在水中作画。

搪瓷盘,国画颜料、墨汁、牙签、肥皂块、宣纸。

(一)试一试

1. 用牙签蘸墨汁在水中轻轻一点,你发现了什么?指导幼儿操作,提醒幼儿可以用牙签多蘸些墨汁。

2. 用另一个牙签蘸些肥皂,再用牙签向水面墨汁的中心点一下,这时幼儿会发现墨汁向四周扩散。

3. 用上述同样方法,让幼儿操作发现国画颜料在水中的现象。

4. 用牙签在画面上轻轻搅动,使图案呈不规则形状。

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构思,在水面上画出美丽的画。

(二)试一试:水中作画

1. 想办法,怎样让水中的画变成纸上的画?

剪一块与盘子大小差不多的宣纸,轻轻地盖到水中的画上,待水中的画吸到纸上后,再轻轻地揭起。一张不用笔画的画就做成了。把画成的画放到干净的地方晾干。

2. 说一说,看看我们的作品像什么?(见本篇活页图5a、5b)

教师可组织幼儿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说一说自己的画像什么。

大班美术案例分析记录篇四

1、感受国画的艺术风格及特点,激发幼儿对国画的兴趣。

2、参与欣赏体验与交流活动,发展幼儿对国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国画的工具材料、表现手法、代表画家等相关知识。

ppt课件:国画与大师

国画展导入,小结这些画在绢、宣纸、帛上的画,是水墨画,他们不同于油画等外国绘画,

因而成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1、观察感知,认识国画的工具材料

提问:画国画需要哪些工具材料?(毛笔、宣纸)这些与小朋友画画用的材料有什么不同?

小结:画国画要用毛笔、水墨、颜料、宣纸,过去没有纸的时候,人在很薄的丝绸上画,这种很薄的丝绸叫“帛”“绢”。

2、重点欣赏,认识国画大师

(1)展示齐白石、徐悲鸿作品(虾、奔马)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觉得好看吗?

小结:国画虽然很少用浓艳的色彩,却照样画出好看的山水房舍、花鸟鱼虫好和人物。

(2)向幼儿介绍国画大师

提问:你们指导这两幅作品分别是谁画的吗?

师介绍齐白石、徐悲鸿两位国画大师

3、请幼儿讲述自己指导的国画

4、尝试作画

(1)教师讲解拿毛笔的姿势

(2)请个别幼儿尝试一下

看幼儿用书,继续欣赏国画

大班美术案例分析记录篇五

1、选用合适的色彩,继续探索用点画法表现花蕊、花瓣和叶子。

2、巩固凋色与舔笔的方法。

1、课件:各种花卉的图片。

2、国画工具材料。

1、播放课件,师幼一起欣赏各种花卉的图片。

(1)教师:这是什么花?是什么颜色的?

花瓣是什么样子的?花瓣长在什么地方? (长在花蕊的周围,围成一个圈)

(2)教师:这一片红色的花瓣看上去怎么样?心里有什么感觉?白色的呢?

2、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这些花的花瓣有什么不一样?尖花瓣的花怎么画?圆花瓣的花怎么画?

(2)教师小结:花蕊画好以后,笔肚朝里,围着花蕊按,就可以画出尖花瓣的花;花蕊画好以后,笔尖朝里,围着花蕊按,就可以画出圆花瓣的花。

提示:此处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点来画花瓣

3、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创作。

(1)教师出示国画工具材料,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笔和各种颜色进行绘画。

(2)教师小结:毛笔宝宝可以画花蕊和小的花,毛笔妈妈可以画大一些的花,毛笔爸爸可以画更大的花或叶子。用过一种颜色后,要将毛笔洗干净才能换另外一种颜色继续画花。舔笔时要注意把颜料舔开。

4、集体欣赏、交流幼儿作品。

(1)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样的花。

(2)学习洗自己的笔和换好干净的水。

(3)引导幼儿从花的色彩和不同的外形来评价作品。

【评析】

本活动可以作为“小花”系列的第一课时开展。在幼儿掌握了画小花的基本方法以后,还可以让幼儿尝试画一片花瓣两种颜色的花(先蘸一种颜色,调匀后再用笔尖蘸另一种颜色,就可以画出两种颜色的花瓣),以及多重花瓣的花(先围着花蕊按一圈花瓣,然后在这一圈花瓣的外面再按一圈花瓣)等多种花朵。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