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模板22篇)

时间:2023-11-29 09:01:51 作者:碧墨

无论是对工作任务的总结,还是对项目进展的描述,报告都能提供清晰的信息。下面是一些发表在各领域的顶级期刊上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

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微博、社交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较有所下降。类似即时通信等以社交元素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则发展稳定:在,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达86.2%。与传统及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相比,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不仅拥有更强的通信功能,还增加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并为用户提供了诸如支付、金融等内容的综合服务,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用户粘性,保证了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

与之相比,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报告》显示,网民使用率从的59.5%降至54.7%。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38亿,增长数量仅为234万。与网络游戏市场整体增长乏力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手机网络游戏用户的增长十分迅速:截至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为2.15亿,较底增长了7594万,年增长率达到54.5%。传统的pc端网络游戏增长乏力,面临手机网络游戏高速增长的挑战。

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5年5月13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报告显示,目前家庭规模小型化,2人、3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同时,家庭类型多样化,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不断涌现。在儿童照料、教育方面,父亲的角色发挥不足。在养老方面,老年人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对社会服务需求较大。

据了解,本次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市、区)、321个县(市、区)、1624个村(居)的32494个家庭,人口184439人。

家庭人口。

以2人或3人为主。

调查对家庭、家庭户和户概念进行了界定。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家庭户主要包括依托亲属关系而共同居住的人,成员之间关系密切。户人口则包括调查时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其中,农村家庭平均规模为3.56人,城镇家庭平均规模为3.07人;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02人,其中,农村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14人,城镇家庭户平均规模为2.84人;户平均规模仅有2.72人,其中,农村户平均规模为2.79人,城镇户平均规模为2.63人。

家庭人口数量和户人口数量均以2人和3人为主。家庭规模中,2人和3人家庭分别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1.9%和31.7%;4人和5人家庭位列其后,分别占21.0%和11.5%;1人家庭居第五位,占6.4%,6人家庭居第六位,占5.3%,7人及以上家庭占2.2%。调查结果显示,2至3人的小型家庭已成为家庭主流,4至6人的家庭比例低于小型家庭,单人居住的情况也占一定比例。

流动家庭。

成为重要形态。

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为主导,核心家庭(以夫妻、子女为核心的家庭)占64.3%,直系家庭占26.2%,单人家庭占6.5%,联合家庭占1.4%,其他家庭占1.6%。

流动家庭已成为我国家庭模式的重要形态,户主居住地与户籍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流动家庭,占比17.2%。在流动家庭中,2人户中夫妻共同流动占81.7%,3人户中夫妻携子女共同流动占84.7%,流动家庭平均户规模为2.59人。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的35.1%,留守妇女占农村已婚妇女的6.1%,留守老人占农村老人的23.3%。

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的35.1%,留守妇女占农村已婚妇女的6.1%,留守老人占农村老人的23.3%。其中,在50岁以上及有子女的调查对象中,其子女或子女配偶均不在本户居住的空巢家庭占40.3%。随年龄增加,家庭空巢率呈下降趋势。

女性未就业者比例为15.9%。

本次调查的16至59岁家庭人口中,就业比例为81.3%,退休者比例为3.6%,在学者比例为4.6%,未就业者比例为10.5%。全国非农业就业比例为53.0%,务农比例为28.3%,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城镇还是农村,非农就业比例均高于务农比例。女性未就业者比例为15.9%,高于男性未就业者(4.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未就业者比例为13.2%,高于居住于农村的未就业者比例(8.8%)。

接受调查的16至59岁成年人中,除了未找工作者,失业率为4.8%。女性失业率为5.5%,高于男性(4.3%);农村失业率为5.4%,高于城镇失业率(4.2%)。数据显示,2014年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本次调查结果接近。

在婚家庭中,夫妻双方均有工作(或退休)的家庭占77.6%,夫妻双方均没有工作的家庭占3.9%,18.5%为夫妻一方有工作(或退休)。

31.9%的老年人2013年曾从事过有收入的劳动,男性老年人比例40.5%高于女性23.8%;农村老年人比例42.2%高于城镇12.8%。

照料儿童。

爸爸去哪儿了。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0至5岁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人是母亲,其次是祖父母;农村祖父母照顾的比例高于城镇;城镇外祖父母和父母双方照顾的比例均高于农村。但父母双方共同照料的只占7.5%。在日常生活照料过程中,父亲角色发挥不足。

近6个月以来,0至5岁儿童在家日常教育承担人与日常生活照料人基本一致,主要是母亲,其次是祖父母,再次是父母双方。母亲承担日常教育的比例城镇家庭高于农村家庭,祖父母承担教育的比例农村家庭高于城镇家庭,父母双方承担教育的比例只占11.7%,城镇家庭高于农村家庭。

0至5岁儿童中,22.4%的儿童与父亲平均每周见面次数为0;14.4%的儿童与母亲平均每周见面次数为0,农村高于城镇。母亲每天的陪伴时间在1小时及以下的比例只相当于父亲的1/2,而陪伴时间在4小时及以上的比例是父亲的两倍。总体来说,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于父亲。

此外,调查显示,0至3岁儿童早教活动的参与率为46.7%,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是最受欢迎的早教形式。

独居老人。

占老年人总数10%。

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仅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41.9%。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面临更多困难,28.9%的城镇老年人感觉养老目前没有困难,而农村则低于城镇13个百分点。47%的农村老人认为钱不够花,42.3%认为病痛较多,均高于城镇超10个百分点。

老年人日常的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养老服务的需求集中在健康医疗方面,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较大。老年人接受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比重很低,且城乡差异不大。老年人接受过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主要为身体健康检查、咨询,约27%老年人接受过该服务,其次是上门看病和帮助干农活、陪同看病,但接受过这几类服务的老年人很少,分别只有7.5%、6.8%和4.4%。

老年人获得的外部经济支持主要来自子女,农村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依赖比城镇更强。居住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越来越倾向于同子女住在一起。随着年龄增长,名下有房产的老人比例降低。82.4%的60至64岁老年人(或配偶)有房产,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一比重降低至43.9%,且这一现象在农村家庭中更加明显。原因或为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把房子交给子女换得子女养老。

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报告》表明,以网络购物、团购为主的商务类应用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使用率达到48.9%,相比增长6.0个百分点。在商务类应用中,团购市场的增长最为迅猛:团购用户规模达1.41亿,团购的使用率为22.8%,相比增长了8.0个百分点,使用率年增速达54.3%,成为商务类应用的最大亮点。

对比高速增长的网络购物和团购类商务应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仍然存在提升空间。,中国企业在线采购和在线销售的比例分别为23.5%和26.8%,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企业比例为20.9%。不同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差距较大,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电子商务应用化较为普遍。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规模方面,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微型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普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20xx年,我国团购用户数达到6465万,年增长高达244.8%。团购用户热情不减,但团购网站数量却在下半年开始下滑。《报告》分析指出,由于团购服务本身存在低门槛、弱约束等问题,加之团购网站前期投入资金较大,遭遇资本市场整体转冷,市场负面因素显现,导致团购网站数量大幅下降。

流量虽大,人气虽足,但是仍面临盈利难的尴尬局面。《报告》认为,网络团购经过20xx年的行业“洗礼”后,行业将寻找新的均衡和稳定。以购物网站、旅行预订为代表的其他互联网服务商的进入将挤压小型团购网站的生存空间,而有定位清晰、有核心竞争力的团购网站仍将受到市场的青睐。

2.电子支付。

从20xx年开始,网上交易愈来愈普及。为了交易的安全性,大多数的网民不再采用传统的支付方式,而是采用电子支付或第三方支付。

(二)交流沟通。

1.即时通信。

2.博客。

截至20xx年12月,博客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了6.7个百分点,达到64.4%,用户规模达2.95亿人,年增用户7310万人,年增长率33%。

3.微博。

(三)信息搜索。

截至20xx年第三季度,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到3.96亿,用户增长放缓。

1.网民网页搜索使用惯性已经养成。

百度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仍旧占据极为领先的市场地位,20xx年市场集中化趋势更为明显。百度对六大群体――少年用户群、大学生用户群、白领用户群、蓝领用户群、老年用户群、农村用户群的渗透率都很高,没有明显的用户渗透短板。与此同时,其他搜索引擎公司正在崛起,但是在传统网页搜索上,超过百度较为不易。

2.垂直搜索引擎正在兴起。

随着中国网民的日益成熟,网民在仍旧是综合搜索引擎用户的同时,更多细分化的需求开始通过垂直搜索引擎满足,20xx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在争夺垂直产品搜索用户上,三股力量在角力:综合搜索引擎、垂直搜索引擎、提供产品服务的网站站内搜索。目前综合搜索引擎的用户量非常大,但另外垂直搜索引擎以及网络应用站内搜索用户量增长迅速。

从产品搜索看,各有15%左右的用户使用专业垂直搜索引擎和使用购物网站站内搜索;从视频搜索看,则是视频网站站内搜索较强,比例达到23.2%,使用专业垂直搜索引擎和视频网站站内搜索的比例分别是9.9%和23.2%;音乐搜索亦是如此,在音乐网站站内搜索的比例达到28.3%,已超过通过综合搜索引擎提供的音乐搜索功能搜索的21.7%。

3.新搜索入口正在形成。

网民使用较多的仍旧是直接上专业搜索网站的首页搜索,有81%的用户有这一习惯。其次是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关键词搜索,用户比例达39.6%。网民进入搜索引擎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以上这两种外,导航网站、浏览器搜索框、聊天工具等都是网民进入搜索引擎的重要入口,使用比例分别达到34.2%、31.4%、28.1%。

分用户群看,老年用户更习惯使用直接登录首页,使用网站首页的比例在六大群体中最高,达到84.8%。活跃度较高的大学生用户和少年用户更喜欢浏览器搜索框和聊天工具提供的搜索引擎入口,大学生用户使用浏览器搜索框的比例为42.4%,少年用户使用聊天工具提供搜索框的比例是39.1%。这预示着搜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4.新闻、视频和音乐是用户最常搜索的三大内容。

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的前三大类内容是:新闻、视频和音乐,用户比例分别是47.7%、45.2%、41.6%。大部分综合搜索引擎都已经提供这三种内容的垂直搜索功能。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用户搜索率为23.7%,用户量已经达到9400万,搜索引擎仍旧是文学网站的重要流量导入口。分用户群看,老年用户对搜索引擎新闻的依赖度较高,有60%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新闻;大学生和少年用户搜索视频和音乐比例更高。

(四)网络娱乐。

1.网络视频。

截至20xx年12月,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2.84亿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约为62.1%。与20xx年12月底相比,网络视频用户人数年增长4354万人,年增长率18.1%。

力。因此,根据国内网络视频用户的市场需求,探索新的运营模式成为国内视频产业走向成熟的关键。

20xx年,在大部分网络娱乐类应用的使用率继续下滑的同时,网络视频的使用率呈逆势上扬的态势,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报告》显示,20xx年,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等娱乐应用的用户规模有小幅增长,但使用率均有下滑。相比之下,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较上一年增加14.6%,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

2.网络文学。

3.网络游戏。

截止20xx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04亿,较20xx年底增长3956万,增长率为15%。与此同时,网民使用率也出现了下降,从20xx年底的68.9%降至66.5%,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已经进入平台期。从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趋势看,在用户增长减缓的情况下,产品的细分需求进一步提升,游戏年龄偏长以及丰富的产品促使用户选择更为理智,提升产品的对于不同用户的针对性已经成为产品竞争的关键。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5月31日通过官方的网站正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6年)》。

这是中国记协第三次发布关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总体情况的报告。

2016年,面对媒体格局和媒介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新闻媒体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新闻媒体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新闻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的新闻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

为全面反映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现状,中国记协会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联合编写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6年)》。

报告分“前言”“新闻从业环境”“媒体转型及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发展”“权益保护和职业道德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等部分,对2016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介绍。

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传媒产业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组织和新闻媒体的奋力进取,为中国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创造了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报告指出,媒体融合发展依然是2016年中国媒体发展的主题,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先后涌现,一批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初具雏形,一个新的传播体系和媒体格局正在形成。

中央和地方媒体加快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相加”到“相融”的速度。

各媒体密切追踪新技术,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改革体制机制,再造生产流程,全力打造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报告指出,中国的新兴媒体市场蓬勃发展,已逐渐成为传媒发展的主导力量,新兴媒体产业生态化构建逐步完成;新兴媒体法规与监管不断完善,新兴媒体领域版权保护政策法规与监管不断加强;新兴媒体发展提升公民网络信息自由,为中国的网民提供更多舆论表达渠道,在凝聚社会共识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报告介绍,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223925名记者持有有效的新闻记者证,其中报纸记者84130人,期刊记者6007人,通讯社记者2801人,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电影制片厂记者129829人,新闻网站记者1158人。

中国记协作为中国新闻界的全国性人民团体,高度重视新闻工作者的权益保护,通过受理维权投诉、实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表彰优秀新闻工作者等方式切实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新闻行业存在的虚假新闻、失实报道、新闻敲诈等突出问题,中国新闻界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规范和管理,新闻道德委员会、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试点等工作稳步推进,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在我国媒介产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市场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虽然2001、2002年我国的传媒产业化研究总共有200多篇论文、15部专著,但我国学术界还是面临这样的矛盾,即媒介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与我国媒介经济和媒介管理研究的严重滞后以及与实践的脱节。我们发现在wto背景下,对中国媒介管理的研究还停留在战略选择上,有关环境分析、战略评价和媒介控制的研究内容比较欠缺。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媒介战略管理的研究。

媒介集团化与资本运营。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媒介集团是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方向。2001、2002年,媒介集团化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和亮点之一。集团化运作与资本运营的天然联系,加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资本运营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

2001年12月6日,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同时,以整合城市若干核心报刊而成的湖南日报集团和杭州日报集团相继挂牌。2002年10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媒介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梁衡在会上指出:报业集团的成立是报纸驾驭市场规律的能力成熟的新表现;集团成立是为了增加产出、提高效益集团内部各成员间须以经济为纽带,而不可能以行政为纽带;新闻传媒集团有别于纯经济企业集团,集团内部必须实现政治经济互补。

随着媒体集团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学者专家开始从过去侧重报业集团研究转向运营模式、广播影视集团、跨媒介集团、跨地区集团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界认为,我国广电影视集团已初步形成了三种运营模式:一是集团与省广电局合署办公的湖南模式;二是集团与广电局分离,为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接受市广电局行业管理的北京模式;三是集团为市委宣传部直属事业单位,由文化广播影视局实行行业管理的上海模式。在上海首届传媒高峰论坛上,许多学者呼吁中国媒介要积极进行结构调整,打破区域封锁和市场壁垒,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大型集团跨地区经营,真正把媒介做大、做强。林如鹏在《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4/2002/4)一文提出,跨媒介、跨地区、跨行业是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战略选择;应该积极促进我国媒介产业的升级,为跨媒介、跨地区、跨行业的整合提供统一的平台。王学丰、来丰(《论跨媒体联合》,4/2002/1)则进一步提出在组建跨媒体集团的过程中应该积聚资本,组建大型传媒集团;发展独立的特色媒体;搞好业务整合,建立完善的流通机制和高效的管理机制等几个要注意的问题。王慧(《广电集团区域化战略前瞻》,4/2002/4)提出,广电集团的区域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黄升民、丁俊杰的专著《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一方面以具体的案例揭示了中国广电集团化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提出了中国广电集团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梳理出进行集团化的核心思路,是2001、2002年媒介集团化研究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之一。

通过种种可行战略构建强势媒介、强势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也是传媒集团化研究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陈兵在《强势媒介品牌的构成因素和特征分析》(6/2002/3)一文中分析了强势媒介品牌的三个必备因素和六大特征。范以锦则在《凭借多品牌战略打造强势媒体集团》(8/2002/12)一文从多品牌战略的选择、实施和成效等三个层面研究了强化传媒集团综合竞争力。孙进在《强势媒体经营新思路》(34/2002/1)中认为,要建立强势媒介,需要组建跨媒体集团、组建传媒控股公司、组建媒体咨询公司,并对组建传媒控股公司提出了组建的方式和要点。傅丰敏在《试论报业核心能力的创建模式》(35/2001/12)一文中主张,从变革管理体制、科学设计组织结构,新闻创新管理、实施战略培训管理、新闻网站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等方面着手,创建报业核心能力的模式。

对于集团化研究,更多的研究是集中在现状与趋势的分析上,或是实践中难点的思考上,如《试我国报业集团的产生及发展趋势》(王薇,36/2002/6)、《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现状和发展战略》(朱虹,24/2002/6)、《我国传媒集团的组建模式与发展方向探析》(王彤,37/2002/2)、《新闻传媒业集团化改革的几个问题》(陈天彦,5/2002/1)等。胡正荣的《瓶颈与出路――我国广播电视集团化进程分析与对比研究》(34/2001/11)值得关注,该文从集团化进程的政策问题,集团化的驱动力、目的与手段,集团的组织结构、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集团化进程与全球化等方面探讨我国媒介集团化的瓶颈所在及其对策。李岚在的《略论中国广电传媒集团化程度评估体系的构建》(5/2002/1)提出资源整合指标和竞争力指标是广电传媒集团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陆地的《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的禁区、盲区与误区》(24/2002/7)是这两年内发表的最有影响的论文之一,该文指出在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过程中存在产权多元化和上市经营的禁区和盲区,对媒介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另外,《构筑强势文化产业――关于电影集团化发展的几点思考》(何雪峰,38/2001/4)、《机遇•挑战•竞争:关于组建电影集团与实行院线制的思考》(赵建中、唐明生,39/2001/6)等两篇关于电影集团化的文章也值得关注。

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底提升3.7个百分点。综合近年来网民规模数据及其他相关统计,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逐渐饱和,互联网发展主题从“数量”向“质量”转换,具备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地位提升、与传统经济结合紧密、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影响力度加深等特点。

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新浪科技讯11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此次热点调查报告包括网站短信息和宽带两部分内容。这是cnnic,乃至全国首次发布有关内容的调查报告。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短信和宽带业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本次调查结果的却显示,目前我国互联网短信和宽带业务上仍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这对业界来说不啻是个好消息。

cnnic每年发布两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已成惯例,但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概括性地描述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而此次开展对网站短信息和宽带服务的专项调查,则是对互联网市场上出现的新业务、新应用的专项调查,使得调查能够更深入、更具体地反应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两份报告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据悉,cnnic对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从调查方法设计、样本的抽取、数据的采集、整理以及报告的撰写均与每年两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相同,由此,其工作量可见一斑。

报告显示,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平均每周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10.9条,58.4%的用户每月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花费不超过10元。另外,70.8%的宽带用户是通过adsl方式接入的,绝大多数家庭宽带用户采用包月或者包年的方式支付宽带上网费用,其每月所支付的包月费用平均为92.3元。

调查显示,对于网络短信息,在使用网络短信息的人群中,18-24岁的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2.8%;其次是25-30岁的用户,为29.1%;31-35岁的用户占15.8%;35岁以上的用户占16.6%;可以看出,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大部分集中在18-30岁的年轻人,他们使用网络短信息主要是为了与朋友沟通。

另外,本次调查还就网站短信息使用者的基本特征、网站短信息服务使用情况、用户满意度以及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等进行了分析。比较有意思的是,对于拥有手机但是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用户,其原因多种多样:因为"不需要"而不使用的人最多,达到34.6%;其次是"没有感兴趣的内容"、"不知道怎么使用"以及"收费太贵",分别有13%、12.2%和11.6%的用户选择;因为"工作太忙,顾不上"、"操作繁琐"、"不了解该服务"、"上网不方便"等原因而不使用的用户各占5%左右;3.7%的用户担心"不安全/不可靠";"没想过"、"不习惯/不喜欢"、"内容太乱/不真实"、"担心网络病毒"、"手机无此功能"等也是用户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这让我们一方面感觉到网络短信息的市场容量还远远没有饱和,另一方面,在网络短信的市场开拓与市场培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宽带方面,报告对我国的宽带使用、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显示:宽带服务用户中,男性、30岁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下的用户占据相对主要地位,而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使用最多的宽带上网方式是adsl,所占比例为70.8%。而绝大多数家庭宽带用户采用包月或者包年的方式支付宽带上网费用;使用计时付费的家庭宽带用户大部分每月宽带上网花费不超过100元,采用包月或者包年制的家庭宽带用户每月所支付的包月费用平均为92.3元。另外,针对现在宽带服务,有一半的非宽带服务用户未来一年内肯定会或可能会使用宽带服务,因此我国宽带服务的前景比较乐观。

专家称,该调查报告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来反映对网站短信息和宽带服务的看法和使用情况,将为政府和提供此种服务的企业提供参考数据,从而促进网站短信息服务、宽带服务乃至我国的互联网产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另外记者从cnnic获悉,今后cnnic将继续关注互联网热点问题,并展开相应调查,向公众公布相关数据,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准确、全面、深入的统计信息。

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20xx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xx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互联网普及率较20xx年提升4个百分点,相比20xx年以来平均每年6个百分点的提升,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网站数在20xx年下半年实现止跌,并快速回升。

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

《报告》显示,截至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底提升3.7个百分点。综合近年来网民规模数据及其他相关统计,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逐渐饱和,互联网发展主题从“数量”向“质量”转换,具备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地位提升、与传统经济结合紧密、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影响力度加深等特点。

截至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底的74.5%提升至81.0%,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在3g网络进一步普及、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视频、音乐等高流量手机应用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截至12月,我国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底相比增长了1.12亿,增长率高达83.8%,在手机类应用用户规模增长幅度统计中排名第一。用户上网设备向手机端转移、使用基础环境的改善和上网成本的下降三方面是手机端高流量应用使用率激增的主要原因。

《报告》显示,微博、社交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较有所下降。类似即时通信等以社交元素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则发展稳定:在,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达86.2%。与传统及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相比,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不仅拥有更强的通信功能,还增加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并为用户提供了诸如支付、金融等内容的综合服务,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用户粘性,保证了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

与之相比,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报告》显示,网民使用率从的59.5%降至54.7%。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38亿,增长数量仅为234万。与网络游戏市场整体增长乏力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手机网络游戏用户的增长十分迅速:截至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为2.15亿,较底增长了7594万,年增长率达到54.5%。传统的pc端网络游戏增长乏力,面临手机网络游戏高速增长的挑战。

《报告》表明,以网络购物、团购为主的商务类应用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使用率达到48.9%,相比增长6.0个百分点。在商务类应用中,团购市场的增长最为迅猛:团购用户规模达1.41亿,团购的使用率为22.8%,相比增长了8.0个百分点,使用率年增速达54.3%,成为商务类应用的最大亮点。

对比高速增长的网络购物和团购类商务应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仍然存在提升空间。,中国企业在线采购和在线销售的比例分别为23.5%和26.8%,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企业比例为20.9%。不同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差距较大,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电子商务应用化较为普遍。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规模方面,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微型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普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截至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底的74.5%提升至81.0%,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在3g网络进一步普及、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视频、音乐等高流量手机应用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截至12月,我国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底相比增长了1.12亿,增长率高达83.8%,在手机类应用用户规模增长幅度统计中排名第一。用户上网设备向手机端转移、使用基础环境的改善和上网成本的下降三方面是手机端高流量应用使用率激增的主要原因。

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调查评估报告中国互联网络

2013-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无论是bat或是后起之秀的互联网企业,还是汽车、房地产、餐饮等传统的行业,都纷纷加入移动互联网行业激战中,如果是互联网企业的移动互联之战,那么,可谓最传统的房地产行业与最创新的移动互联网深度碰撞的一年。无论是万科的全民经纪人,还是以房多多为代表的地商模式发展,还是乐居不断推出的微信服务号、百度直达号等等,20房地产行业无处不充斥着移动互联的影子。而在这一波主动亦或被动的移动互联化的浪潮后,现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房产用户还是原本流连于线下售楼处的房产用户吗?他们是谁,有何种行为特点,又有怎样的购房需求?与相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乐居20度移动互联网房产用户调查报告》给我们带来了种种问题的答案。

1、高度集中的青年男性群体。

2、用户观望情绪浓厚。

用三种状态来衡量目前用户的购房态度可以发现,市场上占上风的是一种观望情绪,用户购房态度模糊不清,购房决策犹豫不决,而这种观望情绪在一线城市更为明显;而另外一种情绪则是坚定的等待下跌;仅剩两成的用户乐观看涨,准备近期购房。

3、异地购房需求不可忽视。

因为房产的特殊使用价值,一直以来房产都具有极强的本地区域性,而近年来,异地购房的趋势出现,虽然从整体上来说,用户群中也仅有二成不到的人计划异地购房,但分城市来看,在一线城市中,这种比例已经达到24.3%,这是不可忽视的市场需求分化。

吉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

近年来,区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多个领域取得明显工作成效,因此获得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称号。在此基础上,区集中资源大力支持发展“互联网+”,在“互联网+”细分领域聚集了一批高成长企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新引擎。笔者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推进区“互联网+”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区“互联网+”企业现状。

今年以来,区新增市场主体1700多家,其中仅“互联网+”企业就达到100余家,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

“互联网+传统产业”方面,成联电商创新“互联网+物流”产业电商模式,与中国物流协会共建“中国物流官网”,标志着国内第一个以城市为节点的全国性综合物流信息信息化平台上线运营,并与“中国耐材之窗网”(互联网+耐火材料)、“中国陶瓷官网”(互联网+陶瓷)形成三大官网平台,形成了独特的官网发展模式。

“互联网+选矿选煤”方面,熙元科技的“中国选矿选煤网”,集选矿选煤技术设备、矿产、药剂等服务,开设了24个频道、200个栏目,拥有注册用户8.2万余家,日平均浏览量1.6万人次。

“互联网+医疗”方面,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去医院”服务云平台在工人医院正式上线,可以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实现预约挂号、排班查询、报告查询、手机支付、叫号查询、医院导航等各项便利功能,帮助用户省心、省时、省力地就医。中软智通开发的居民健康卡集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于一体,可实现居民健康卡身份识别、跨地区(机构)就医、居民健康信息存取和医疗费用结算四大功能,目前已在市内部分县区发放350万张投入使用,发卡量全国领先,年底前将达到500万张。

“互联网+教育”方面,华发教育建立了智能设备+云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旗下的华发网络教育资源云平台为小学到高中段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服务,可为各级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内容。现有注册用户近1万人,总访问量达到4万多人次,发布资料近2.5万套。

“互联网+房地产”方面,聚集了知行、达意科技等相关企业,产品和服务涵盖智慧房产、智能家居、智慧物业等多个方向。此外,在“互联网+政务”“互联网+餐饮”“互联网+旅游”等领域,众多业态模式创新企业不断涌现。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在推进“互联网+”行动过程中,区存在的困难问题有:

一是资金问题:传统企业一般都可以从小做到大,小的时候赚小钱,大的时候赚大钱。但对于“做虚不做实”的互联网企业不同,互联网企业往往必须在达到一个规模点之后才能赢利。目前,区内部分电商企业业务发展较快,项目前景十分看好,但因资金瓶颈影响,制约了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进程。

二是专业竞争力问题。在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平台、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方面研发能力还不足。相关企业在“互联网+”领域整体竞争力不强,税收贡献率不高,还不能够支撑和促进区的经济发展。

三是思想观念问题:部分传统企业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对“互联网+”只是简单认为就是“+互联网”,找不准“+”的路径,不知应该怎么“+”。

四是技术和人才问题:一些传统企业想拥抱互联网,但缺少这方面技术和人才,特别是在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上有难度。

三、相关建议。

“互联网+”是全新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可以在某些领域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能够带动传统产业提高竞争力是我们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角度,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积极抢占“互联网+”制高点。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互联网产业发展协调小组或“互联网+”服务办公室,具体负责分行业、分领域编制好制定区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支持方向和重点,牵头组织项目评审,组织行业活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协调解决互联网产业发展有关问题。

二要优化产业环境。深化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省《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制定“互联网+”行动配套政策,重点对企业人才引进、住房补贴、办公场地租金补助等方面予以扶持。充分发挥和利用市电信、移动、联通等互联网运营商资源,做好宽带、物流、基础研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采取扶持技术创新、搭建公共平台、培育应用市场等举措,予以基础性、平台性支持,对先行先试者进行鼓励。

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围绕区内现有互联网产业结构、产业优势以及企业转型升级,做好互联网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借梯上楼、借智发展,将北京的互联网产业资源为我所用。特别是加强与中关村的合作,引进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和科技成果。

四要加大财政扶持。用活用足上级关于互联网产业的相关政策资源,积极争取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银行贷款贴息等各种补贴资金,为互联网产业尤其是在全国、全省技术领先的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具有成长潜力的初创企业提供风险投资。

五要促进产业集聚。充分利用市科技中心、区创业中心和软件园等现有载体资源,优先保障互联网产业发展需求。鼓励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参与互联网产业载体建设,形成投资多元、服务专业、市场运作、功能齐备、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的载体布局。

六要夯实人才基础。主动承接京津产业的转移和转化,瞄准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国内互联网新兴潜力企业、高端人才和团队,重点引进互联网核心技术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搭建移动互联网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人才引进、培育等提供专业服务。加强与高等院校、产业联盟的合作,完善互联网产业人才支撑体系。

七要突出“互联网+政务”建设。精简办事机构,减少繁杂的办公流程,通过移动互联网、网上营业厅开展各类政务活动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办办理医院挂号、违章罚款、出入境签注、纳税申报等公共事务。着支持互联网企业发展、彻底解脱本地企业负担的原则,凡是政务活动能在网上实现的,本都实行网上办公。

中国互联网职场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从业者

《2016中国互联网企业员工睡眠报告》主要从四方面进行员工睡眠调查,睡眠质量调查,其次睡眠行为调查,第三影响因素调查,第四改善睡眠意愿调查,总共覆盖互联网领域搜索服务、在线视频、社区交友、电子商务、新闻资讯、金融、游戏、汽车、旅行、人才、音乐、下载等行业,是目前中国最全面的互联网员工睡眠调研。

通过sleepace享睡和艾瑞咨询连续3个月的调查,81.4%的互联网员工睡眠质量不好低于80分,71.3%员工存在失眠问题,37.4%起床精神不好,51.5%超过23点才上床,平均睡眠时间为6.7小时,66.7%员工经常加班,38.7%员工反应压力很大。作为创业创新的先锋,互联网员工存在严重睡眠问题,存在不良睡眠行为习惯,最终的结果反映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不好,值得企业深思,有报道指出,减少员工睡眠问题,可以降低企业28%的损失。

员工对睡眠问题不了解,bat员工睡得最少。

人生有1/3时间是在睡眠当中度过,睡眠质量好坏直接影响2/3的人生。整体看,只有少部分员工清楚知道失眠的定义,对于自己本身是否存在睡眠问题,却表现含糊。从调研当中发现员工认为睡眠问题就是失眠,没认识到睡得晚、入睡久、睡眠不安稳、醒来不精神也属于睡眠问题。

在调研当中,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企业员工平均睡眠时长为6.5小时,低于成人睡眠时长7~8小时的标准建议,高工作压力人群比例47.9%领跑行业,存在睡眠健康问题方面的`风险。

加班、工作压力、手机是影响员工睡眠的主要因素。

互联网企业员工每周平均加班天数为1.6天,bat最多平均1.9天,70%员工加班到晚上9点后;在工作压力方面,47.9%的bat员工认为工作压力较大,高于其他行业38%的平均水平;超过75%员工睡前有玩手机习惯,主要是看新闻和聊天,超41%的人会看书或者听电台,据喜马拉雅fm大数据研究院调查,互联网员工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男性主要以收听财经类节目、娱乐类节目来释放压力,女性主要是通过深夜情感类节目来抚慰心灵。

员工平均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对于睡眠不好引发的影响,63.1%的互联网从业人员认为睡眠不好容易衰老,其次有58.8%的人认为睡眠不好会让情绪变差,仅有相对较少的人会想到身体健康,只有4成的人知道会影响心脏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互联网是过劳高危人群,社会上关于这方面新闻爆发后,有97.4%的员工会表现出敏感反应,54.9%的员工会更加注意休息时间,关注睡眠质量,还会愿意注意运动,员工开始表现出积极态度,睡眠健康的科普需要尽快在企业中开展。

如何改善,互联网企业员工愿意投入金额2436元。

整体看,有45.9%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曾购买过改善睡眠状况的产品,其中社区交友、bat、旅行服务者三个行业的员工,购买过改善睡眠状况产品的比例均超过50%,员工每年愿意为改善睡眠投入的平均金额为2436元,互联网企业员工的收入在社会中处于中偏上,投入金额证明员工有改善睡眠方面的需求和能力,对于期待改善睡眠的产品和服务,主要集中在运动健身、健康饮食、帮助入睡、评估睡眠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共同呼吁企业重视员工睡眠健康。

做为首次《中国互联网企业员工睡眠报告》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全球智能睡眠科技领导企业sleepace享睡从开始一直致力于在科技健康睡眠领域的深耕,完成了4405.6万b轮融资,其监测睡眠、改善睡眠技术和服务在中国和全球市场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联合艾瑞咨询、罗莱科技生活、喜马拉雅fm、sinomax赛诺等中国传统和互联网领域知名企业联合发起对互联网员工睡眠调查,希望帮助更多企业和员工关注健康睡眠,获得优质睡眠,同时呼吁广大白领人群对自身及对家人睡眠健康和睡眠安全的重视。

中国互联网职场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从业者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发布厅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

网民规模突破7亿,互联网普及率增长稳健。

截至20xx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cn域名仍是国内注册量排名第一的主流域名。

截至20xx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增至3698万个。中国国家域名“.cn”注册量达到1950万个(占中国域名总数的52.7%),年增长率达到19.2%,持续保持国内注册量最大的顶级域名。随着我国互联网文化、经济影响力的增强,中国的网民更加热衷注册和使用“.cn”域名。

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手机上网主导地位强化。

截至20xx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促进手机上网使用率增长。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平稳,城乡差异依然较大。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截至20xx年6月为31.7%。但是,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不会上网”和“不愿上网”仍是农村人口上网的主要障碍,68.0%的农村非网民因为“不懂电脑/网络”不上网,认为“不需要/不感兴趣”的农村非网民比例为10.9%。

网上支付线下场景不断丰富,大众线上理财习惯逐步养成。

互联网金融类应用在20xx年上半年保持增长态势,网上支付、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增长率分别为9.3%和12.3%。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网上支付厂商不断拓展和丰富线下消费支付场景,以及实施各类打通社交关系链的营销策略,带动非网络支付用户的.转化;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理财产品的日益增多、产品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带动大众线上理财的习惯逐步养成。平台化、场景化、智能化成为互联网理财发展新方向。

在线教育、在线政务服务发展迅速,互联网带动公共服务行业发展。

20xx年上半年,各类互联网公共服务类应用均实现用户规模增长,在线教育、网上预约出租车、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均突破1亿,多元化、移动化特征明显。在线教育领域不断细化,用户边界不断扩大,服务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移动教育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场景以及移动设备触感、语音输出等功能性优势,促使其成为在线教育主流;网络约租车领域,基于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日益完善的技术应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线政务领域,网站与政务微博、微信、客户端的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载体作用,优化政务服务的用户体验。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26日在京发布。报告显示,受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政策影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乡村学校生师比持续下降。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已下达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73.7亿元,受益教师超过100万人。

在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乡村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免费师范生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等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了师资力量。统计显示,我国乡村学校生师比持续下降,乡村小学生师比由2011年的16.64下降到2014年的14.41,乡村初中生师比由2011年的13.58下降到2015年的10.89。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为教育部资助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由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具体实施完成。报告分为农村教育年度进展报告、专题调研报告和个案典型经验等三部分。

课题组负责人邬志辉介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持续快速发展,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75%。农村义务教育呈“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县城大规模学校”的基本格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增加,公办学校就读率达八成以上。

报告提出,尽管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显著,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需要深入关注。报告建议通过鼓励地方大胆创新、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农村教育发展难题。

入园率增至75.0%近九成普惠性幼儿园建在乡镇。

“入园难”是“十二五”之初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报告》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幼儿在园人数勐增到4264.83万人,五年增加了840.3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0%,只用五年时间即超过《规划纲要》2020目标任务5%。

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增幅显着。2011年全国仅有幼儿园16.68万所,到2015年增至22.37万所,增幅达34.14%。城区增加了15474所,占27.18%;镇区增加了22883所,占40.19%;乡村增加了18576所,占32.62%。其中,教育部门办普惠性幼儿园城区增加了2953所,占11.17%;镇区增加了8675所,占32.81%;乡村增加了14813所,占56.02%,近九成普惠性幼儿园投放在了乡镇及以下。

《报告》还显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农村学前教育受益高于城市。学前教育投入2011年总投入为1018.58亿元,2014年增长到2048.76亿元。其中,城市由2011年的676.10亿元增长到2014年1145.78亿元,增长了69.47%;农村(镇区+乡村)则由2011年的342.4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902.98亿元,增长了1.64倍,高出城市95个百分点。

此外,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也由2011年的415.7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34.05亿元。其中,城市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由2011年的274.8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72.68亿元,增加了71.98%;农村(镇区+乡村)由2011年的140.8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61.37亿元,增加了2.28倍,农村学前教育受益远远大于城市。

“乡村学校小规模”问题凸显无人校点高达9667个。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呈“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县城大规模学校”基本格局,县域义务教育均衡问题依没有彻底解决,当非均衡遇上城镇化时,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和艰巨。

《报告》指出,目前仍有54%的县(市、区)没有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在城镇化背景下,县域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使大量学龄儿童进入县镇上学,引发县镇大班额现象。过去5年城镇班级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小学平均班级规模由2011年的38.49人下降到2015年的37.72人,其中城区由47.09人下降到46.22人,镇区由45.63人下降到43.71人,乡村学校由30.98人下降到27.74人。

尽管如此,乡村学校的小规模化仍在加剧。《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小学与教学点283,560所,其中乡村地区有200,199所,占全国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70.6%。全国共有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126,751所,占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7%,其中乡村小规模学校有111,420所,占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55.7%,占全国小规模学校总数的87.9%。全国有无人校点9667个,不足10人的乡村校点达3.39万个。

中国互联网职场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从业者

11月26日凌晨消息,高盛集团今天发布了针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研究报告,将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和唯品会(nyse:vips)的股票评级维持在“买入”(buy)不变,给予京东(nasdaq:jd)以“买入”评级,同时将聚美优品(nyse:jmei)的股票评级维持在“中性”(neutral)不变。

以下是报告内容摘要:

建议买入阿里巴巴集团/京东/唯品会。

-到全球最大在线零售市场的规模将增长两倍:

在线零售在中国总零售额中所占比例为11%,不计入餐饮或燃料等类别的占比则为15%。而且,这种较高的占比是在仅有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线购物的环境下取得的。我们预计,20到20间中国在线零售gmv(商品交易总额)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4%,到2030年达到人民币10万亿元(约合1.5万亿美元),在整体零售额中所占比例将达22%(不计入餐饮或燃料等类别的占比为30%)。

我们估测,到2025年将有一半中国人在线购物,而且对许多在数字时代中长大的人来说,在线购物将成为主要的购物渠道。

-在线零售可消除传统线下零售的限制:

在线零售可消除传统线下零售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因此其增长率相当于整体零售增长率的三倍。我们预测,地域性业务的扩张(面向低线城市、乡村地区以及跨境市场的扩张)和业务类别的扩张(如餐饮服务)将可成为在线零售的增长动力。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和o2o(线下到线上)被日益采用的最新趋势也很可能会为在线零售的进一步渗透提供便利。

-在线零售行业呈现集中化:阿里巴巴集团占据主导地位。

去年,中国在线零售额就已超过排名前100的`线下连锁零售商的零售总额;在在线零售行业内部,排名前十的企业占据了在线销售额的97%,相比之下线下零售商为40%;其中,阿里巴巴集团自己就占据了82%份额。我们认为,这种集中化现象意味着,从长期来看在线零售行业的领导者将拥有好于线下零售行业领导者的经济性,而在线零售行业中正在进行的并购活动则可能进一步提高业内领导者的长期盈利能力。

-给予京东“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37美元:

我们认为,京东是中国市场上规模最大的直销零售商,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在线市场,未来将得益于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而且正走在一条明显将可盈利的道路上。京东强大的执行和独特的客户价值主张将可为其提供竞争优势。基于现金流量贴现法的估值方法,我们将京东的目标价设为37美元,这意味着按照我们对2020年京东每股收益的预期,其市盈率为20倍。

-重申阿里巴巴集团和唯品会的“买入”评级以及聚美优品的“中性”评级:

我们认为,阿里巴巴集团和唯品会未来仍将是其各自所在领域中的赢家,而聚美优品则尚未证明其从早期行动者转变为长期业务类别领导者的能力。

吉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

互联网+农业正处风口,吹来了机遇,也有挑战,当巨大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机会迎面而来时,中国农业如何迎风起飞,落地执行,需要更多农业建设者们的冷思考和热处理。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系统效率低下,农业现代化程度依然很低,产业链面临“内忧外患”。拥抱互联网也就成了农业未来的新出路,作为最传统的产业,农业被互联网改造的潜力最大。,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互联网技术开始与更多产业进行结合,互联网发展进入“产业互联网”阶段。

1、变革主角是农民:普及培训是关键。

作为“互联网+农业”这场变革的主体,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是互联网与农业真正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为农民重新教授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在长期来看一定是存在其重要性的,使农民能够看得懂市场走向,做出市场预测,从而进行正确的市场决策,而这对于当前我国农民群体受教育情况的现状而言,无疑是有些超前的。但当务之急可以把握的,首先是充分调动农民接受互联网从而转变传统经营的积极性,培训农民了解“互联网+农业”运作模式与操作方法。

分析农民对互联网诸多抵触情绪的原由,互联网安全问题首当其冲。在当前互联网知识普及程度尚且不够的情况下,即使是较早接触互联网的城市居民也常常为网络安全问题所困扰,而对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差,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农民来说,一个小小的网上操作失误可能会使其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一点无疑会增加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普及难度。

今年2月,阿里研究院就正式发布了《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报告提出,新农人群体的形成是互联网赋予“三农”的必然产物。随着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推广,未来的农民都是“新农人”。“互联网+农业”首先要以提高这些农民兄弟收入为目标,要让农民增收得利,而不是打着各种旗号到农村去圈地圈钱。只有真正为农民增收提供帮助的“互联网+农业”创新,才能获得农民发自内心的认可,才可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

2、深度融合产业链:探索农业新模式。

“互联网+农业”实现的是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再只是简单互联网接入农业,或者农业融合互联网,从而实现去中间化,提升效率等旧有模式,而是成功地将互联网与社会资本带入驱动农业发展的轨道中。一方面,“互联网+农业”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互联网+农业”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为农地确权、农技推广、农村金融、农村管理等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正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互联网+农业”的落地执行首先需要从国家层面对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普及作为基础支撑。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今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在1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明后两年,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由此可见,国家对农村互联网设施建设充分重视,迈过了农业与互联网结合普及的初级门槛。

概括起来看,围绕农业生产,整个农业产业链系统包括农资供应、农业金融、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的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其中农资和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都已取得突破进展。

5月8日,国务院出台了“电商国八条”,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中央财政将拿出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政策的出台必将进一步推动农资、农产品电商行业的发展。除此以外,之前炒得火热的互联网金融也迎来了“1+1+x”的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开始将互联网与金融的优势相互结合起来,服务于第三对象,其中“三农”领域的巨大人口红利及资本蓝海也会吸引社会资本向农业金融领域不断流入。

推进互联网和农业达到真正融合的关键,应该是着眼于整条产业链的融合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环节。同样,互联网+农业融合而成的电商平台,不仅仅是把农产品搬到网上售卖,而应该考虑对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革新。

正如联想搞农业的模式,就着手打造互联网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联想对农业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不仅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而且运用互联网技术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品质,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产品营销,最终将农业的各个环节打通,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再比如,阿里集团也在布局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计划将农村电商依托于旗下整个生态圈发展,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微贷等业务都已跟农村挂钩,未来运用大数据将直接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

“互联网+农业”在探索实践中创新出了许多新颖的结合模式。但不管是互联网技术深度运用的智能农业模式,还是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农资农产品电商服务模式,抑或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摩拳擦掌的资本一波接着一波,是借着“农业+互联网”的概念吹起一轮泡沫,还是通过深刻改造和深度融合让农业产业迎接互联网大潮所带来的巨大发展与产业升级,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3、热效应前冷思考:落地执行渡难关。

“互联网+农业”概念看起来很美好,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理论落地的开拓者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农业是高风险弱质产业,自然因素影响着整个生产过程。“互联网+农业”虽然能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速流通提供有力支撑,市场经济的内在契约性约束也越来越被农民了解,但面对自然风险的不可控性,农民仍可能被迫违约。当违约责任被农民归咎于互联网的负面性因素时,就难免会滋生抵触互联网的心态,其结果不排除“农业-互联网”的出现。

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只有通过大面积土地流转,才有可能实现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为“互联网+农业”奠定基础,但是,目前土地的整体流转速度仍然偏慢,更多的地方仍处于探索阶段。绝大部分的土地仍然处于小规模种植状态,这正是“互联网+农业”介入农村的第一道难关。

“互联网+农业”企业虽然可以利用现有的农村市场线下渠道,将产品和服务打进农村。但是,这一般要求“互联网+农业”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才能充分保证渠道畅通。由于农村大部分的渠道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赊欠现象,即农民赊欠零售商,零售商赊欠批发商,批发商赊欠上级经销商,如果遇到年景不好,有些欠款就可能逾期不还甚至成为坏账。“互联网+农业”企业一旦想通过法律手段追讨,则可能出现维权成本远高于最终所得欠款的尴尬处境。因此,“互联网+农业”企业必须在设计渠道战略时,先设法解除农村“无赊不成店”的思维习惯,或者解除追债难的问题。

唯互联网模式陷阱。互联网热风下,不少企业老板成了唯互联网论,张口闭口都是互联网思维,网络化手段。事实上,人是多场景消费者,转型中的农业从传统渠道到网络营销更需要多消费场景,唯互联网模式只能是营销飘在天上,销售跌到谷底。归根到底,农产品营销从顶层设计到路径选择都要有清晰的战略设计。传统农业企业家必须重视的一点是,网上很多看起来很美的农产品电商模式,事实上并没有实现盈利,对于本身资金链就紧张的传统农业企业,太过“尝鲜”,说不定会死在黎明之前。目前而言,“互联网+农业”大多还处于行业进入期,适合一些在农业产业链上某一环节具有突出优势的企业,借助互联网新模式强化优势。

毫无疑问,“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将带给农业巨大的模式变革,但是,作为企业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大变革下,有成功,但也永远不缺失败的案例。当农业遇到“互联网+”,农业企业能否选择“互联网+”和企业原有模式的最佳接入点,新模式能否真正落地执行,并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这是农业企业家们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第一,20xx年2月的人均单日访问总次数高于20xx年1月,这反映了春节放假期间,虽然人们的私人时间更多,但这些时间更多地用于回家、走亲访友,用于个人上网的时间反而是减少的。

第二,这两个月排名前十的网站中,有7类网站相同,分别是网上购物、资讯门户、搜索引擎、婚恋交友、电子支付、主流媒体、网络视频,且这7类网站一直占据前7名(只有主流媒体和网络视频的名次在前7名内小幅变化),各类网站的人均单日访问次数也都随人均单日访问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这既说明这7类网站是主流的网站类型,也说明这7类网站发展态势与整体网站相同。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7类网站可以代表整体网站,在不具备研究全部网站的情况下,可以研究这7类网站,近似地判断得出全部网站的状况。当然,如果有更多月份的数据支撑,该结论将更加可靠。

第三,导航网站列入了2月份的前十名榜中,说明随着人均单日访问总次数的增多,网民更多地依赖导航网站来上网,而不愿意通过输入网址、点击收藏夹等方式来上网。导航网站的市场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第四,博客空间列入了2月份的前十名榜中,可能的原因如下:网民春节回家、旅游期间的感悟、所拍摄的照片终于在2月份回到日常生活轨道后有时间整理上传到博客里;众多名人春节也给自己放了假,不再更新博客了,2月份开始正常更新。博客文章的更新,自然带动了网民访问博客空间网站的'热情。

第五,求职招聘列入了2月份的前十名榜中,这倒是比较显然的,历来,春节过。

后都是跳槽的高峰期。

吉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

日前,吉林省通信管理局会同吉林省互联网协会,召开吉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会,首次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发布《20吉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

《报告》从互联网网络规模、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应用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吉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一是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到年底,吉林省网民规模超过1313万,网民数量同比增加5.7%,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7%,在全国排名第19位。二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到20年底,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2667gbps,同比增长18.7%。三是全省网站总量达4.72万个,约占中国网站总量的1.1%,位居全国第20位。四是商务交易类应用和网络金融类应用发展迅猛,突出表现在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年增长率达到28.5%。

《报告》还提出吉林省互联网快速发展呈现的五大趋势。一是基础网络支撑能力日趋提高。二是农业网络化水平日渐提升。三是“两化”深度融合不断加快。四是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五是应用服务方兴未艾。

到年底,吉林省网民超过1313万人。

《吉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文近四万字,从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我省互联网发展的状况,数据详实可靠。

这份报告是由中国互联网协会谢程利博士等专家执笔,省通信管理局、省互联网协会、省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参与编审,采取以数据实证为主,研究分析为辅的方式,经统计分析、整理对比而形成的。其间,得到了吉林省网信办的大力支持。

中国吉林网记者在会上获悉,我省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到2015年底,吉林省网民规模超过1313万,网民数量同比增加5.7%,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7%,在全国排名第19位,较前两年有所提升。

全省网站总量4.72万个位居全国第20位。

吉林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劳晶复说:“我省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保持快速增长,到2015年底,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2667gbps、较前两年增长420.0gbps,同比增长18.7%。移动基站达到7.9万个,其中3g、4g基站达5.2万个。”

据介绍,全省网站总量4.72万个,约占中国网站总量的1.1%,位居全国第20位,其中我省前十名接入服务商共计接入网站6105个。商务交易类应用和网络金融类应用发展迅猛,突出表现在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年增长率达到28.5%。

劳晶复说:“我省首次向社会发布《报告》,旨在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介绍吉林省互联网发展总体状况,让大家全面了解我省互联网基础资源、互联网应用发展、网络信息安全等情况,分析我省互联网发展趋势,为互联网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我省男女网民比为55.9:44.1差距较小。

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部主任助理谢程利博士,分析了我省网民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等结构。

谢程利说:“根据调查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吉林省网民男性与女性比例为55.9:44.1,而全国的比例为55.2:44.8,两者比较接近。”

目前,吉林省网民依然以男性为主导,但男女网民性别比例差距较小。

我省网民集中在19岁到35岁较为年轻。

根据我省网民的年龄情况分布,谢程利也做了对比和分析。

“吉林省网民年龄主要集中在19岁到35岁之间,其中,又以19岁到24岁为最多,占比达到29%。”谢程利说。

25岁到30岁网民占比达到22%;31岁到35岁网民占比达到17%;36岁到40岁网民占比为13%;而18岁以下及40岁以上的网民比例则比较低,分别为9%、10%。

总体来看,吉林省的网民较为年轻。

大学本科学历网民是我省网民主要组成部分占比达52%。

谢程利表示,吉林省网民中未婚网民居多,未婚和已婚比例为53:47,整体差距较小。

从我省网民在学历结构来看,大学本科学历网民为吉林省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达到52%。大学本科及专科占比接近8成,考虑到年龄因素,再次显示了年轻人是吉林省网民的生力军,其次为高中生和硕士等网民人群。

调查中显示,大学专科网民占比达到24%,高中(中专)网民占比13%,硕士及以上网民占比位8%,初中及初中以下网民占比为3%。

我省网民职业结构显示在校学生占比最高达22%。

吉林省网民职业结构中,在校学生占比最高,达到22%、文职/办事人员位居其次,占比达11%、技术人员和教师、专业人士和工人、以及销售人员等紧随其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等一系列行动的开展,催生了许多新兴职业,因此,吉林省的网民职业中,“其他类”的人数比例也达到了34%。

优势一:基础网络支撑能力日趋提高。

从数据分析看,随着“宽带吉林”工程的深入推进,吉林省宽带网络的网速,覆盖范围,互联互通,资费等进一步优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网络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按照吉林省宽带发展的总体目标,骨干传输网网络容量将持续提升。

预计到末,3年累计新建传输光缆将不低于2.3万公里,总里程达到32.5万公里,骨干网络出省带宽累计扩容不低于300gbps、互联网间互通和流量转接能力大幅提升。

优势二:农业网络化水平日渐提升。

“今后几年,我省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发展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劳晶复说:“建成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继续建设完善“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现代化水平将逐渐提升。”

优势三:“两化”深度融合不断加强。

调研表明,立足我省汽车、石化、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强项的企业在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方面的能力明显提升。“两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初见成效,以工业云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综合性行业服务平台逐步建成。

优势四: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云计算产业链初步形成。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在网络教育、数字健康、高效物流等领域开始大量应用云计算服务。物联网产业、互联网数字内容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形成创新活跃,开放合作,协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产业新形态。

优势五:应用服务方兴未艾。

突出表现在电子商务产业体系日渐拓宽。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将出现较为完善的县城电商运营中心。与此同时,互联网医药平台,互联网特色旅游平台,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等一大批互联网平台陆续建立,网络化、立体化、精细化的公共管理新模式将在全省各个领域悄然兴起,应用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展。

劳晶复说:“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具有发展活力的领域。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发展空间无限。以《年吉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发布为契机,集思广益,增进共识,携手共同营造健康、安全、向上的互联网生态,促进互联网与吉林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网络强省建设、助推吉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发展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挑战的优秀论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互联网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希望大家有帮助!

摘要:以余额宝、理财通、人人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态正在席卷和转变着传统的金融格局。互联网金融在同传统金融业态相较量的同时,也在和自身固有的弊端进行抗争,如安全风险、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所面对的挑战,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长尾理论;用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里互联网金融积蓄已久的力量开始爆发以余额宝为首的金融新贵所带来的互联网金融浪潮席卷着金融行业的各个角落资金融通、信息中介、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垂直搜索、智能理财、云平台等互联网企业擎起的改革大旗杀向传统金融寡头的固有领域深刻也必将持久地转变旧有的金融业态和格局。

金融业在经历了一年波诡云谲的变革之后,在传统金融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捉对厮杀中尘埃落地,但互联网金融所掀起的金融互联网化浪潮也未平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金融企业都开始在探寻金融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预见,互联网化将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下一个蓝海。对于互联网金融,就其实质而言是金融与互联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兴业态,是以互联网技术和理念为依托开展金融业务的一种产业形态。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后有其深刻的理由。中国经济十余年来的高速增长需要庞大的资金进行流通和支撑,20中国gdp达到56.9万亿,相较于的11.7万亿增长了5倍,而广义货币m2从.92万亿猛增至的110.65万亿,也增长了5倍,经济体量和货币体量在飞速膨胀的同时,离不开金融体系的运转和支撑,从而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称,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1亿人,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8.68亿人,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可能提供了客观土壤。而由电子商务浪潮带来的企业互联网化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更多的企业资源。另一方面,传统金融业囿于旧有格局、对中小微企业不屑一顾的垄断弊端也给予了互联网金融的切入空间,事实上,互联网金融正是从对小众群体的聚合服务中开始挑战传统金融企业的霸主地位的。而且,传统经营模式下人员、地域、成本等也在限制传统金融企业在更大范围内的延伸和渗透,无界的互联网则为其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方案。

1、资金融通类。

资金融通是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也是互联网金融企业争相涉足而不断推陈出新的区域。互联网金融企业借助互联网载体,创新和发展出丰富的资金融通业态和工具。就目前市场上的资金融通类业务而言,又可以细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以众筹平台为主的项目型资金筹集平台业态,如众筹网、追梦网等;第二种是以p2p金融(即个人对个人小额贷款)为主的金融业态,如人人贷、新新贷、拍拍贷、联合贷等;第三种是通过垂直搜索整合金融信息资源,为资金融通双方提供信息服务的金融业态,如融360、好贷网等;第四种则是大型企业自主向互联网金融的延伸,这种延伸是双向的,既有金融企业向互联网的延伸,如金融企业自行借助网络直销或提供金融服务,像手机银行、基金直销等,也有互联网企业向金融领域的延伸,如阿里的小微金融、京东的供应链金融等,也有金融企业同互联网企业合作拓展延伸的,如支付宝同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余额宝等。

2、第三方支付类。

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较早,目前也相对较为完善的金融业态,当前最知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有ebay、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是伴随网络交易发展起来的,由于消费者出于对网络交易安全及信用风险的担忧,便催生出第三方支付这种能够独立为交易双方提供资金交易缓冲平台的组织,通过资金延时给付来确保交易和信用安全。到后来,第三方支付已经逐渐突破原有的`业务形态,向着超级结算银行的模式发展,成为各种资金中转、结算的一种新的便捷选择。

3、虚拟货币类。

虚拟货币,顾名思义,即非真实的货币。从某种程度上,电子货币也是一种虚拟货币,因为其并非传统的实物货币形态。目前,虚拟货币主要是指在互联网上充当交易媒介、游离于央行货币体系之外的一种货币。虚拟货币的形式和来源有多种,如企业在其产业生态圈内自主发行并充当交易媒介的货币,像游戏币、q币等,也有如比特币这种基于某种算法而形成的货币。

1、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长尾化。

长尾理论是指当销售的渠道足够宽广时,小客户群体(质差产品)也能够媲美大客户群体(质优产品)所产生的利润。就金融业而言,传统金融企业更关注那些体大质优却数量稀少的大型企业,愿意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而较少将目光投向那些数量庞大却体量微小、收益率不高的中小型企业,这也使得金融业在优质客户资源的争夺中竞争日趋激烈。而互联网金融则反其道而行之,将眼光瞄向了那些数量庞大的小微群体,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小微群体整合以提高整体的议价能力。如余额宝就是通过将支付宝散户的资金加以集中,形成庞大的资金规模,借以在银行获取较高的协议存款利率,从而提高散户的资金收益。

2、为追求用户的低价竞争策略。

互联网时代讲究用户为王,当然这也是企业产品和服务长尾化的必定要求。没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就难以形成足够的规模优势。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当然也导致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争夺用户经常祭出低价竞争策略,基于中国用户的互联网免费习惯,许多企业甚至采取免费策略来吸引和留住用户。这虽然在企业发展初期能够短时期吸引大量用户,但由于低价甚至免费策略的实行带来的成本上的巨大消耗,不断压缩企业原有的利润空间,不少企业都是赔本赚吆喝。同时,互联网的无界性和低门槛使得企业面对更大范围的竞争,难以保持利润壁垒。2013年,国内p2p金融企业倒闭70多家,一时哀鸿遍野。此外,商业模式的不清晰也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很难有比较稳定的利润增长来源。

3、金融资本影响下的加速代谢。

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发现互联网品牌的诞生和衰落的速度比传统工业时代更为迅速,一个互联网品牌有可能一夜之间爆红,也有可能一夜之间坍塌。一个互联网企业有可能在站在巅峰的时候因为策略的失误而意外倒下,如ppg衬衫。同样在金融领域,相较于传统的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代谢的速度似乎过快。而造成互联网金融企业生命周期过短的理由是金融资本的影响。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迅速打响知名度,才能积聚用户从而获得规模竞争优势,而这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而风投等资本的介入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催化剂,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都依上了金主,不然无法支撑巨大的运营网络和营销费用,如有利网在2013年完成千万美元融资。然而,资本是讲究效益的,当资本没有达到所要求的收益时,自然会离去;而另一方面不同资本的竞赛也在左右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格局。和传统金融企业借助自有资本发展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天量金融资本(也有可能是母企业资本支持)的支持下,快速崛起、扩张,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后企业也有可能倒在资本的脚下。

(一)安全性挑战及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同互联网企业在同传统的企业较量中,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借助互联网平台以低廉的成本和便捷的服务取胜,然而这也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所必需面对的挑战,加上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安全上的风险隐患,这三个(安全性、便捷性和低价性)就成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着力解决的理由。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风险主要有技术风险、监管风险、信用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如众筹融资这种金融业态就难以受到现有法律的保护,也有非法集资之嫌。而针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安全性风险,则需要由企业、监管部门、利益相关方和社会等通力协作,共同化解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安全隐患。监管部门应加快立法进程,加强对现有金融创新的保护和监督。而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也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安全防范体系建设,规范业务流程,加强风险监测和过程监督,有条件的还应引入实地勘察环节。

(二)便捷性挑战及应对措施。

便捷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方便,二是快捷,互联网金融由于快捷的速度和基于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切入传统金融企业的领域并划走蛋糕。但随着传统金融企业互联网意识的提升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如何能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所必须克服的理由。互联网金融企业应一如既往的秉承用户体验至上的经营理念,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产品形态进行重新审视,改善原有的业务形态。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提高对客户行为的分析,从而实现客户服务的精准投放。互联网金融企业还应加快生态圈内的资源整合,通过丰富内容和产品体系等提高用户的黏性和体验,也能够减少用户的搜寻成本。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应仿照普通互联网企业建立起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三)低价性挑战及应对措施。

低价甚至免费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竞争的法宝,但同时也是压在互联网金融企业身上沉重的负担。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摆脱因采取低价策略而可能引发的财务危机,才能够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走的更远。第三方支付企业支付宝成立,直到才实现收支平衡。诚然,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更多的关注用户的体验和规模增长,但实现盈利是企业的基本需求,才能保证企业的经营持续。在这方面,首先要做的是对自身成本支出的合理规划,让钱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过度烧钱。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还应积极利用新型的免费宣传渠道,如bbs、微信等,借助草根营销平台在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同时降低营销成本,这方面小米科技就是优秀的典型。而且,互联网金融企业应积极探寻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确保稳定的增长,如是否面向接入卖家收费。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还应加强融资,争取金融资本的支持。

四、结论。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顺时而生的产物,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去看待金融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要积极迎战发展中的难题,和传统金融企业一道推动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高飞.浅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冲击与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