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演讲稿应用题(大全10篇)

时间:2023-09-05 02:17:33 作者:纸韵 最新演讲稿应用题(大全10篇)

演讲是练习普通话的好机会,特别要注意字正腔圆,断句、断词要准确,还要注意整篇讲来有抑有扬,要有快有慢,有张有弛。演讲的直观性使其与听众直接交流,极易感染和打动听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演讲稿应用题篇一

这是一堂数学课,年轻的数学老师身穿一件大红色连衣裙,裙摆飘飘,为这惨白的教室平添一抹亮色,这节课的内容是一现实社会中的实际应用题。

对于这堂课,数学老师准备已久,摊开的教案像蝴蝶一样伏在讲桌上,细碎的光线在她的指尖跳跃,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在她清亮且富有感染力的嗓音中沉醉于知识的海洋。

这节课格外地成功。数学老师满意地合上教案,抬头看了看教室里的挂钟——还有十分钟下课。学习的时间一秒也不能浪费,数学老师心里是这样想的。她思索了一阵后开口道:“同学们,既然这节课讲的是现实社会中的实际应用题,不如大家就在生活中取材编一道综合型应用题如何?”同学们一听纷纷叫好,不—会儿便都编好了题目,一个个都是跃跃欲试的样子。

“张文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听见老师叫自己的名字,一位身材高挑脸上长着雀斑的女生扭捏着站起来,咧嘴笑了笑,一口白花花的牙甚是晃眼,她挠了挠自己半长不短刚好扎个冲天马尾的头发。开口答道:“班长他爸一顿饭花了5080。”声音洪亮有力,简直像个男子。

数学老师额头上的汗一下子冒了出来,暗自责备自己怎么就忘了姚扬威的爸爸是教育局局长了呢?她只得赶忙岔开话题:“嗯……张文同学,你说说你的问题吧。”她想,姚扬威的那道题实在难解,而张文家只是做小买卖的,应该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咳,也许这是平均值吧。”数学老师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她只希望下课铃能赶快响起。

下课铃终于响起。数学老师仿佛听到特赦令一般长吁口气,她伸手抹去额头上的汗珠:“同学们,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说完也不等班长喊话,如身后有厉鬼索命一般逃出教室。

其实最难的应用题,便是社会。

演讲稿应用题篇二

教学目的:整理和复习与o;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有关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稍复杂的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它们的解答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两块小黑板,一块写好口算练习题,另一块写好教科书第117页例4及下面讨论的问题。

教学过程 :

一、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口算练习题.让学生直接在练习本上写得数,然后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4

1.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师:“下面我们来复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例4。)

教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解答这道应用题。解答完以后。想一想这道题中的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同时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解答。

答:蜡笔画比水彩画多    :水彩画比蜡笔画少       。

解答完以后,教师让学生说明这道题中两个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这两个问题的相同点是:都是求水彩画与蜡笔画之间的关系。不同点是:一个是以水彩画的数量(50)作标准,看水彩画与蜡笔画数量的差是水彩画数量的几分之几;另一个是以蜡笔画的数量(80)作标准,看水彩画与蜡笔画数量的差是蜡笔画数量的几分之几。

2,复习“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和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教师:“接着例4的这两个问题.我们再来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出示小黑板上其余的问题。)

(1)根据“蜡笔画比水彩画多      ”这个条件:

如果已知水彩画有50幅.怎样求蜡笔画有多少幅?

如果已知蜡笔画有80幅.怎样求水彩画有多少幅?

(2)根据“水彩画比蜡笔画少      ”这个条件:

如果已知水彩画有50幅。怎样求蜡笔画有多少幅?

如果已知蜡笔画有80幅.怎样求水彩画有多少幅?

学生解答完后。指名叫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析数量关系和怎样解答的。分析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什么时候用乘法计算,什么时候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一般可以概括成:当我们知道了作为单位l的数量,要求它的几分之几时,就用乘法计算(根据乘法的意义1)反之,如果是求作为单位“1”的数量时,列方程解答,或者是用除法计算(根据除法的意义)就比较方便。

3.复习百。

教师:“如果我们把以上各题中的分数都改为百分数,解答的方法一样吗?”(一样)

指名学生口头改编题目,并解答。(例如。把例4的问题改为求“蜡笔画比水彩画多百分之几?水彩画比蜡笔画少百分之几?”解答的结果是百分数。)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117页“做一做”的第l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请一名学生说一说合格率与废品率的关系。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实际问题的理解。

2.做教科书第117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做完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在每道题中要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为什么。

四、作业 

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演讲稿应用题篇三

一、从生活中的事物入手,降低问题的难度。

二、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选择解题最佳方案。

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应用题的教学,关键是理清思路,教给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解题能力。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 自己解答,充分相信学生 ,让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画线段图,理解题意这种方法学生比较陌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画图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直观形象地加深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在画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比倍多(或少)”个别学生 不知是包括里面还是外面,从而找不准等量关系。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 学会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句话,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演讲稿应用题篇四

1、学习解答口报应用题,初步感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能边听应用题边摆算式,认识加号、等号。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1、贴绒数字1、2、3、4、5、加号、等号若干。

2、教具若干。

1、集体活动。

2、学习解答口报应用题。

a:“草地上有2只公鸡,又来了1只公鸡,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公鸡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你小朋友用一道算式表示。(幼儿说教师记)“这道算式表示刚才的一件什么事情?(2表示草地上有两只公鸡,1表示1只公鸡,加号表示又来了,等于3表示草地上一共有3只公鸡。)加号是什么样的?(一横一竖)等号是什么样的?(两条一样长的横线),集体把2+1=3的算式读两遍。

3、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口报应用题。

a:“河里有1条鱼,又游来3条鱼,河里一共有几条鱼?”

“谁愿意把你列的算式告诉大家?”(幼儿发言)3、幼儿作业教后感:这节课是看孩子的理解能力,小部分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好,,有的小朋友会把加法说成减法,容易搞错了。在操作的时候,大部分孩子还是能做对了。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演讲稿应用题篇五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期初复习第9~13题。

教学要求:

让学生进一步地方认识一些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加深理解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第12、13题里编出的各道应用题。

教学过程 :

一、             揭示课题

二、             整理归纳,巩固解题方法

1、出示乘、除法应用题组,让学生解答、比较。

学生口头解答,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小结。

2、完成第9~11题。

(1)       指名3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思考第12题。

(1)       读题,你能找出有几个数量?

(2)       你能选两个条件提一个问题吗?试试看。

三、             口头编题、沟通联系

1、请小朋友先看第13题里的图,然后告诉大家是什么意思?

2、谁来编乘法应用题?为什么这是乘法应用题?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黑板上编出的三道应用题要求做在作业 本上。

演讲稿应用题篇六

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为了发展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灵活运用知识的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自编口述应用题的活动。

首先,我用直观的教具,展示出了一个故事情境(农民伯伯的红萝卜),让幼儿接触应用题,知道什么是应用题和怎么编应用题,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结合图片尝试自编口述应用题,再过渡到根据算式编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最后每个幼儿一份算式题卡,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算式编应用题。

我的活动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难点是,编应用题最后要留一个问题,答案不能说出来。

1、能根据已有经验和范例,知道加减法应用题讲一件事情,说2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学习根据图片和算式自编应用题。

3、增加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喜欢数学。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农民伯伯、红萝卜和小白兔;算式题卡若干;"问号"一个;ppt。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

t:我来问,你来答,

5可以分成1和几?(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几?(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2+几?(5可以分成2+3)

二、激趋引入:出题考考你

t:嗯,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那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看看我们大七班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厉害哦。仔细看仔细听。

1、故事情境1(t边讲边出示教具):

小朋友有没有注意,老师刚刚是怎么提问的?(强调"一共")

一共有几颗红萝卜呢?

t提问:

你怎么知道的?怎么算的呀? 幼:3+2=5

你为什么选择加法呢? 幼:因为又长出了2颗,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3+2=5贴在黑板上。

2、故事情境2:

老师刚刚又是怎么提问的?(强调"还剩下")

还剩下几颗红萝卜呀?

t提问:

你又是怎么算的呢?为什么选择减法呢?5-1=4

为什么选择减法呢? 因为拔起了一颗,送给了小兔子,数量变少了,所以用减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5-1=4 贴在黑板上。

t总结:

三、看图编题

t:你们都会了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1、出示ppt第一张图片,小鸟图。

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小鸟,这两只小鸟的姿势,好像是刚飞来的。

现在我想把这幅图编成一个应用题,记住一定要留个问题给别人哦。(如果没人,教师先;如果有幼儿,请一个孩子,)

让幼儿一起回答。5。算式是3+2=5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呢?老师在这里用了"一共",看来我们的加法应用题一般用"一共"来提问。

2、出示ppt第二张图片,夹子图。

图片上说的一件什么事?(请一个幼儿回答,教师编)

本来有3个夹子,后来破了1个夹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夹子呢?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老师在这里用了"还剩下",看来我们的减法应用题一般用"还剩下"来提问。

3、t:小朋友们,现在要你们来编应用题喽。请你们在三幅图里面选择一幅图,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你来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ppt 第三张,加法应用题三幅图。

请三个幼儿发言。

小朋友都很棒,刚刚我们编的应用题都是加法的,不知道减法的你们会不会呢?出示ppt第四张,减法应用题。

请幼儿发言。

t: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看着图片编应用题了。现在呀,我们换个玩法。老师这里有一个算式,请小朋友们看着算式编应用题。你来问,我们大家来回答。

出示加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出示减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小朋友们一定要编和别人不一样的应用题哦!看看谁的小脑袋转的最快。

五、我编你算,每人一份题卡

你们都会编应用题了嘛?现在啊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算式,听清老师的要求,就像刚刚一样,请你编一道这个算式的应用题,把你的应用题说给身边的好朋友听,让好朋友来回答并写上算式的答案。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演讲稿应用题篇七

(一)使学生学会分析解答有关倍数的三步应用题.

(二)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三)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1.板演:

2.全班同学根据线段图提问题.

先编题,再列式.

(1)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有排球多少个?

20×3=60(个)

(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

20×3-20=40(个)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排球共有多少个?

20×3+20=80(个)

编题后把问题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订正板演题时要说出解题思路.

1.新课引入.

把复习题增加一个条件,即“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把问题改成“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像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板书:应用题)

2.出示例5.

(2)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三年级栽56棵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的2倍

五年级栽?棵10棵

(3)学生独立思考,试算.

(4)集体讨论、互相交流,说思路.

(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三、四年级栽多少棵.三年级栽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四年级栽树棵数没直接告诉,所以先求四年级栽多少棵,算式为56×2=112(棵),再求三、四年级的总数,算式为56+112=168(棵).因为五年级栽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所以最后用总数减去10棵:168-10=158(棵))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四年级栽多少棵?

56×2=112(棵)

(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

56+112=168(棵)

(3)五年级栽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158棵.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用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加10棵,168+10=178(棵).)

(5)求三、四年级栽树的总数还有别的比较简便的方法吗?

(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栽的2倍,三年级栽的是1倍数,四年级栽的是2倍数,三、四年级栽的总数是 2+1=3倍数:56×(2+1)=168(棵),然后再加上10棵,就是五年级栽的棵数:168+10=178(棵).)

小结

1先画图,再解答.

2.看图解答.

3.条件有变化、先讨论、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练习五第1~3题.

(1)四年级栽多少棵?

56×2=112(棵)

(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

56+112=168(棵)

(3)五年级栽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158棵.

简便算法:

56×(2+1)=168(棵)

168-10=158(棵)

练习.看图解答

(1)小强集邮多少张?

45×5-20

=225-20

=205(张)

(2)两人共集邮多少张?

45+205=250(张)

答:两人共集邮250张.

演讲稿应用题篇八

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使学生真正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

复习导入  

1.口算.

2.列式计算.

(1)3个4相加是多少?

(2)5个2相加是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应用题

新授

1.出示例8(教师板书)

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2.分析解答例8

学生可以答出:每个人浇4棵,有了3个人,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贴小圆片.)

(2)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树应该怎么想?(学生回答:每个人浇4棵,也就是1个4棵,有3个人浇树,就是浇了3个4棵.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4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4×3=12(棵)

口答:一共浇了12棵.

3.进一步理解例8算式的意义.

师问: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中的4表示每个人浇了4棵树,也就是一份是4,算式中的3表示有3个人再浇树,也就是有相同的3份,算式中的12表示3个人一共浇了12棵树,也就是3个4是12.)

4.讲解例9

(1)出示例9(教师板书例9)

小明买了3个扣子,每个5角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2)师:读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贴:

(3)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多少分应该怎样想?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样列式?说说为什么? (分小组讨论)

(4)汇报解答方法.(小组同伴分工完成下面的任务:一人负责口头列式,一人负责板书列式,一人负责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5)再次说明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算式里的5表示每个扣子5角,3表示买3个扣子,一共是3个5角,要求3个5角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

巩固练习

教师要求:

(2)如果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了所有的题目后,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这几道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如果每一道题都能用两种方法解答,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归纳质疑

1、乘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迅速的计算.

2、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

布置作业 (略)

演讲稿应用题篇九

2.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应用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正确灵活的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说出 、 、 米 的意义.

2.列式计算

20的 是多少?6的 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可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学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2.分析.

(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3.画图.(演示课件:1)

画图说明:a.量在下,率在上,先画单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画示意图.

c.画图用尺子,用铅笔.

4.尝试解答.

解法一:用自己学过的整数乘法做

(千克)

解法二:  

(二)巩固练习

1.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教学例2

例2.小林身高 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 ,小强身高多少米?

1.演示课件:2

2.求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实际上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

3.列式: (米)

答:小强身高 米.

(四)变式练习

小强身高 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三、归纳、总结

1.今天所学题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共同点:都是已知单位“1”和分率,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从分率可入手分析

第 1 2 页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