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心得体会(大全8篇)

时间:2023-10-13 21:53:01 作者:翰墨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心得体会(大全8篇)

实习心得是对于在实习期间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书,它对于提升个人素质和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这里有一些优秀员工的工作心得总结范文,他们通过努力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的经验吧。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心得体会篇一

韩老师真不愧是海量阅读的大家,在她的课堂上,你会看到《成语故事》《中华成语千句文》《成语笑话》《多音字儿歌200首》,这些书中有的暗含经典故事,有的蕴藏历史文化,有的能博同学一笑,这样有趣的书籍应该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读中一点点明了,在反复诵读中学会更多。在课堂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韩老师用到了竞赛法,这个我也曾用到过,效果甚佳,很多孩子为了博得头彩都费尽心思的去学习去背诵,这能够吸引大部分孩子,当然也有少数除外。其实课堂上老师运用的每一个办法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学到更多,所以以后可以多一些奖励奖品来刺激孩子的竞争。韩老师用了很短的时间将课本讲授完毕,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海量阅读上,本身海量阅读就是一个见效较慢的过程,如果家长不理解,老师又敢作何?另一方面就是家长们为了孩子打印下来老师的要求的诗句,抽时间陪孩子朗诵。老师的所为离不开家长的这些努力。

在这本书上看到了很多课堂实录的一些情况,韩老师对学生的引读可谓精彩,成语、古诗乃至宋词,韩老师用极其经典的文字带着孩子们一次次朗读。她非常注重朗读,而且是每日长时间的朗读。朗读并不是不去理解,一首诗一首词只要孩子能明白大概意思即可,读的多了其中之意便可领会。只要朗读深入学生的血液成为每日必备之事,还愁不什么不解其中意吗?课上对唐诗宋词的学习很多,学生接触的诗人也相对多,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比较的办法。比如李清照词前期后期的变化?李清照和辛弃疾词的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区分。韩老师的教学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填空,也就是在孩子充分朗读以后,以填空的形式来引导孩子理解文意,从而加深印象。

作文方面韩老师也有自己独特之处。低年级的作文以看图写话为主,学生首先要学会的是区分段落的标志。在这里韩老师用到了故事法,她用故事来提醒孩子每个自然段的开头要空两格。她提到低年级写作文首先要养成及时改错的好习惯。这里提到了擦、描、抄。擦掉在原地房改,描老师修改的地方,抄写老师修改的句子。标点和句子的教法上韩老师采用的是抄课文的办法,第一步是照葫芦画葫芦抄写课文,将课文在格子里打印出来学生照抄;第二步是照葫芦画瓢,修改抄写格式;第三步是提高难度直接照着书抄写。韩老师特别注重老师要写下水文,老师的下水文是给学生看的,所以必须是真实的,写学生熟悉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孩子去写作文。老师们在讲作文时,以为把作文讲明白了,殊不知明白和下笔写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只有写下水文去尝试才知道其中的难点。

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尤其是个人的文化底蕴方面还有待提高,希望通过努力能够有所改善。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心得体会篇二

我眼中的韩--老师是一个充满理想、不断创新、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好老师,她用自己的智慧勇敢地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海量阅读之路,这是学习语文的光明之旅、幸福之旅。我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粗浅地阅读完她的著作《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后,感觉需要向韩老师学习的有很多。下面我想结合我们四4班的实际情况谈谈应如何应用海量阅读的理念进行语文教学。

一、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在韩--的课堂中,我们看不到激情澎湃的讲解,也听不到诗一般的语言。但,她的学生却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洋洋洒洒轻松写作。海量阅读应以阅读经典作品为主,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晨读时,要让晨读课上书声琅琅,让学生读书能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

二、高效课本教学,理清顺序当堂背诵。韩老师的课文口头填空使学生对课文背诵理解一举两得,反复练习扎实有效,也能攻克分段这一教学难点,真正使课堂做到高效。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在ppt中精心设计课文以及主题学习丛书口头填空,帮助学生当堂理解背诵。

三、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成语词典》学习。学生现学现卖,对成语的解释注重还原生活。词典的解释不倡导学生读,但老师要反复读那些自己不熟悉的词语解释,才能给学生深入浅出地解释。每天给学生生动讲解几个成语,也让学生及时复习、多次复习,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成语。

四、轻松作文,讲评课上成读书课。韩--老师说:“功夫在写作之外,大量诵读实写好文章最坚实的基础,有了满腹经纶的积累,自然就会有出口成章的表达。”同时,她的作文教学弱化写前指导,但强化写后讲评,就是为了让孩子的作文百花齐放。我在今后的作文课上要让学生看屏幕出声读学生写的优秀作文,这样活泼灵动的形式相信会获得学生的喜爱。

读书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读书。品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花费了我大量的业余时间,但也实实在在让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观念,我会在接下来的教育工作中,认真实践海量阅读的理念,启用新的教学方法,逐渐摸索出一条适用于自己的海量阅读之路,愉快高效地共同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劳动永远具有创造性和复杂性,但我也信奉语文教学至简为上,人生法则从简如流。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心得体会篇三

初识这本书是在“在线阅读”里,读了以后意犹未尽,所以再买回来细细品味。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来自韩兴娥老师与家长交流的博客文章和信件。内容从入学第一天写起,从第一首儿歌的教学写起,从―个字的笔画教学写起,着重探索课堂内如何阅读课外书一步一步引领孩子们踏上了幸福的书香之路。她的学生把历史故事、小说、经典融成一个整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孩子们成为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做得细、做得准、做得实,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大巧若拙,为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了一整套看得见、摸得着的`阅读指导法。

文中的笔调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是韩兴娥老师多年推广“海量阅读”教学经验的总结,非常宝贵,特别适合小学语文老师阅读。在韩老师心中,所有的教学都是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中心,在课堂上韩老师让她的孩子们享受到了阅读是何等的幸福和快乐,用韩老师的话“当孩子沉浸于书香墨韵的时候,老师也步入宁静平和的港湾。”

特别欣赏韩老师的一句话“语文教学至简为上,人生法则从简如流。”这本书真的特别适合家长和教师读。内容很详细也很具体,易于老师辅导和操作。这本书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阅读开始,一直讲中高年级的阅读方法。你能想象一下吗,“下课不许看书,否则要抬罚。”这就是作者韩兴蛾老师的课堂,她成功的阅读经验,让她的学生们受益匪浅。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几乎让我们每一个困于应试教育制度下的老师看到了希望,孩子真的可以没有家庭作业,照样能考出好成绩。按照当前的教育规则去看韩老师的教学理念,有点离经叛道,“课外书”怎么能拿到课堂上学?可事实确凿的是课外书并没有影响孩子的学习,相反它们让学生更优秀。

通过故事让学生爱上老师,爱上学习,爱上阅读,这是个多么睿智的老师,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心得体会篇四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共2册,韩兴娥著。韩兴娥老师是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语文教师,齐鲁名师。一般语文老师一个学期才能教完的一本教材,她只需两周便结束教学,其他更多的时间,则和学生在课堂上共读课外书,她的学生能把各类经典融会贯通,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孩子们成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她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做得细、做得准、做得实,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刊报道,被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读此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读

韩老师的课堂上,看不到激情澎湃的讲解,也听不到诗一般的语言。但,她的学生却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洋洋洒洒轻松写作。究其原因,是因为韩老师把握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语文教学的规律,那就是--“读”。

以往我们的语文课上也强调“读”,不过我们是本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真理,采用各种方法来读。

韩老师课堂上的读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课内海量阅读”,就是全班师生共同在“课堂内”阅读某一本“课本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像学习课本一样大量阅读课外书。读的书多了,不同的观点就会促使他去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去实践,就成了创造。如果缺少阅读,对一个少年儿童的成长是釜底抽薪;如果缺少阅读,对学生的个性养成是致命的一击。书读得多了,自然就学会了比较,学会了挑刺,学会了暗地里和别人“抬杠”。海量阅读是创造精神的源泉。二是反反复复的朗读,有些内容有些孩子在课堂上就能记会。三是读的形式多样化,范读(听录音较多)、领读、开火车读、点名读、齐读等等。四是“引读”,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引读,后来才晓得引读多用于诗词教学,老师问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读诗句。引读教学的好处,一是学生在短时间内读的次数多,全部学生能够当堂熟读,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目标的达成度高;二是老师“引读”的语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词。

第二、激励方法

感觉韩老师课堂上的各种激励方法就像在玩游戏一样,让人舍不得离开,过了这一关还想过下一关,让孩子永远充满着动力,每过一关都能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的感觉、当好孩子的感觉总是快活的,每个人都乐于再次体验成功,“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懒孩子变勤孩子的法宝。我曾用韩老师“盖印章”的方法带领我们一(1)班的孩子们诵读了《学拼音读儿歌77首》,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下课也拽着我要给我读,然后我就根据要求给他们盖小印章,得了印章的孩子高兴得屁颠屁颠的!

(一)、用印章换奖品激励学生。印章的种类可以分好多种,如“认真读书”的印章、“早读、午读”的印章、“小老师”的印章等,孩子们每得五个印章,就可以换一个奖品,如一朵小花、卡片、星星纸等,力求简单。老师盖印章时大方得很,阳光普照每个孩子,雨露润泽每个孩子,这花钱很少的印章和奖品对孩子后期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无穷的。10个印章换一张借书卡,30个印章换一个大奖品。

(二)、星级目标。

如学拼音时,一星目标是会按顺序、打乱顺序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会拼读儿歌中红色的音节。二星目标是会拼读所有的音节,会念、背儿歌。三星目标是会认读生字。

学成语、古诗词时,能正确诵读原文得一颗星;能看着每行开头两个字背诵的得两颗星;能看着译文、解释背诵的得三颗星。

韩老师的这些方法简单、有效、易学。看这样一级一级像台阶一样的目标,孩子们心中有一股向上的劲头,有奔头的日子才是幸福的人生。

曾有名师以自己的高标准对语文教师的素养做此定位:朗读要像播音员,说话要像演讲家,写字要像书法家,与学生交流要像心理学家,写“下水”文要像文学家……哈!有几人能够做到??韩老师是个很接地气的人,我们都可以学的来,她离我们很近!我们不妨学着做一个韩兴娥式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快乐地读,海量地读。因为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我们其实都成不了于永正,也成不了魏书生、窦桂梅。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心得体会篇五

这个暑期,我在哈尔滨一边陪我儿子打球,一边翻阅了学校发的韩兴娥老师《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当我一页一页、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往下读时,我发现《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韩兴娥老师用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现了她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读此书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我的教育观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在书中,韩兴娥老师的“气定神闲笑对一年级新生”、“写话、作文教学”、“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几个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韩老师的“高深之处”,就是把握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语文教学的规律,那就是――“读”.通过大量的阅读,连我们学生觉得最累的作文对于韩老师的学生来说都好像是轻而易举的事,尤其是看到学生写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真让我觉得自叹不如。韩兴娥老师朴实的语言,朴实的教学方式告诉我们:老师的“精讲”,让学生一遍遍的重复性的作业,以及老师疲惫不堪的批作业,使语文教学变得苦、累。而真正的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

现在想来,其实学生不爱读书是不是和老师的引导有关系呢?回答是肯定的。就拿我现在班级学生来说,一学期结束了,可在朗读上效果并不好,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过不了口语这一关,很多上课的时间都在“讲”而不是“读”,因为不能耽误了进度,所以往往因赶进度而忽视了朗读,只顾讲课了,而在学生读不好的基础上讲课,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把朗读当作业让学生在家读书的.话,可能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读。我也觉得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然后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在“精”而不在“多”.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实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积累。阅读是学生获得幸福的基础,老师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喜欢阅读。无须老师有多大的才学,只要引领得法,多动脑筋,教学相长,普通教师也能干出令名师们瞠目的成果。说和做相比,定是说说更容易;自己做和别人评相比,定是评评更省事。文字表达可以如此简约、如此简短,但其中的心血、包含的付出,不容犹疑,必是一路辛勤、一路坚韧、一路跋涉!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心得体会篇六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孩子沉浸书香老师步入宁静

当我拿到《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这本书时,大概浏览了一下目录,由于自己的班级学生问题百出,尤其是谈到学习个个一筹莫展,为了我能步入宁静平和的港湾,为了学生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我着重学习了第四章《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这是韩老师教语文的基本理念。只有经过自己眼睛的文字才容易“过目不忘”。

书中为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韩老师提倡阅读分三步:第一步,学生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等,采取多种读书方式,目的是读熟,读流利;第二步,教师直奔中心提出能涵盖全文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朗读课文;第三步,做练习,内容包括字词、标点、句子,有的是为了强化生字新词,有的是为了积累语言,有的'是为了进一步理解课文,还有的是为了渗透写作方法。由此,我对自己的语文课堂及阅读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设想,我想把它们整合到一块儿。预习课文时,让孩子们根据老师整理的拼音表来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五年级早有这个能力。上课时,参照韩老师的做法,对课文提出一到两个能涵盖全文内容的问题,带着问题,来理解课文,问题解决了,课文也就学完了。接下来就是整理整理语言,做一个积累。这也是最重要的,应该保证质量的一点,为了提高效率,事半功倍,就要像韩老师一样,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填空,根据意思用文中出现的话回答问题等,最好能适当引入竞争性的抢答,引导学生当堂积累语言,反复出示课文语句和相关实践知识,达到阅读、思考、抢答、巩固的目的。课内语文要和课外阅读融入一体,还要参照“新语文主题阅读”的方式,每学一篇课文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我都准备帮助孩子们搜集相关类型的文章,(孩子们的知识层面还没有达到搜罗万象的程度,教是为了不教,先抓后放,在这个过程中,耳濡目染,一定会有一大批孩子跟上学习的步伐的),我们共同来读,有能力的孩子,也可以自己搜集更多的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心得体会篇七

暑假里,我精心阅读了《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当阅读完整本书,我已为韩老师深深折服。虽然她的课堂看似“风平浪静”,但在她的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却是“波澜壮阔”。

一年级学生识字二千多,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达到六年级水平。四、五、六年级开始真正海量阅读,教科书在韩老师眼里是无足轻重的,二、三个星期就搞定。传统的老师在课堂上的喋喋不休模式是找不到踪影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韩老师的课堂上是充分得到体现的。无须老师有多大的才学,只要引领得法,多动脑筋,教学相长,普通教师也能干出令名师们瞠目的成果。

以下我看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后的体会: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积累。没有坚实的塔基,就没有金字塔最后的塔尖。在今后的读书方面我觉得有几点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让学生把阅读当做消遣,当做生活之必需,一日不可缺。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想方设法哄着孩子爱读书。

二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像韩老师那样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阅读某一本书,学生认为达到要求时再由老师抽查。阅读之前,提出严格要求:一是要有恰当的圈划批注。二是理解文章大意。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在书上勾画,可以选择精彩片断写到读书笔记本上,并大体背诵,具体字数不限。每天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和积累、背诵的情况,并根据积累的质量、数量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检查的过程同时是指导的过程。

三是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韩老师在逐句逐篇地听过学生朗读之后,从中选出读得多、读得熟的学生当“小老师”,并为之佩戴“小老师”证卡。小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希望自己在大家面前一展为师者的风采。所以,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诵读训练,甚至在家里让父母听着诵读。于是,诵读的新秀层出不穷,“小老师”的队伍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个群体,使更多读不好的学生随时得到指导。

阅读是学生获得幸福的基础,老师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喜欢阅读。因为没有阅读,就不会有通过阅读而激发的思维,就好比一块整理好的土地,却没有种子往上播撒,那它就不会有收成。所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是我们所有教师不懈地追求。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心得体会篇八

很有幸读了这本书,让人受益匪浅。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今天我简单介绍上册。一位山东小学语文教师独辟蹊径开创了大量阅读课在课堂上专注上的先河。结合小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学习目标及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撰写了好几本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趣味十足地所谓的工具书。通过在课堂上大量阅读或精心设置、准备从而获取不菲的知识技能,赢得了家长、同事、社会、学生的一致好评,并把她这种教学思想的方法推广了出去。这位受人尊重、崇敬、非凡的老师名叫韩兴娥,让我们记住榜样的力量——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上的.新型人才韩兴娥。

读完这本书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一位教育工作者本着爱学生就该让他收获更多这一热切期望,所付出了巨大努力、心血。她打破传统思想、教学走上快捷便利的康庄大道——踏上阅读快车道。由于韩老师多年的文化积淀,对工作的严要求和一切为了孩子等因素,出谋划策、精心设计地教学环节让人记忆犹新、拍手叫绝。让人惊叹不已的是她编写好几本工具书不仅体现了她饱读诗书后的文字功底,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用心敬业的工作精神,还体现了孩子们不容小觑地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一丝不苟地学习态度,师生合作,让“教材”更接近生活,接近载体——学生。让人惊羡不已的是孩子们的乐学,大量地阅读并没有打消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老师奖励制度的刺激下,有序高效地学习,反而助长它日益滋生——阅读的乐趣,想必这就是教育改革的目的。最难能可贵的是韩老师道出了教学的真谛——重视阅读,培养能力。忽视课本,重点在于课外阅读,全面系统地对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不揠苗助长,不以学习成绩为己任,鼓励支持,遵循随着年龄增长、学历增长、阅历增长,难题终会迎刃而解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朝前奔跑,不断进步。“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力量是无穷的,整个班所散发出来的能量巨大。韩老师身上的亮点、可取的地方不胜枚举。

相比韩老师所作所为,我差距不小。没有创新变革意识,没有一心本着为了孩子这个最初、最根本的出发点,没有课前的精心设计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令人汗颜,羞愧难当。这次阅读、学习是对我思想、行为上的洗礼。我将痛定思痛,认真对待,迈向坚实稳健的步伐行进在荆棘又开满鲜花的路上。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