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班跳的体育活动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汇总7篇)

时间:2023-09-23 04:16:18 作者:飞雪 2023年中班跳的体育活动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汇总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班跳的体育活动篇一

1、在游戏中,幼儿自主讨论鱼网的一物多玩,探索鱼网的多种玩法。

2、在捕鱼游戏中,培养钻、滚、跳等运动能力,提高幼儿身体的反应能力。

3、在游戏中,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彩色鱼网一块、活动音乐

一、热身运动:鱼儿游游

1.围着鱼网,模仿水里的小动物做热身操。

可爱的小鱼们,我们一起到池塘里去玩游戏!准备好了吗,一起来动一动吧!

(环节分析:这部分活动是用“小鱼”角色导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热身活动。)

二、游戏探秘:群鱼嬉戏

1.自由探索鱼网玩法

鱼宝宝们,你们自己去玩一玩吧。你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看谁玩的花样最多。

2.经验分享:玩鱼网的方法。

你们是怎么玩的呢?(选择几位小朋友说一说玩法,可以让其他孩子一起学学。)

3.交流小结:小鱼们真棒,想出了很多种玩鱼网的方法。

(环节分析:这个部分活动的是让幼儿自由解锁鱼网的多种玩法,重点是帮助幼儿练习运动技能,为下一个环节作准备。)

三、体能比拼:鱼儿快逃

(一)赶小鱼

1.第一次捕鱼游戏,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躲避鱼网

大海里有许多渔网,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下躲避鱼网的本领。现在鱼网就在我们的下面,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快速离开鱼网的?试一试。

2.你觉得哪个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3.幼儿分组游戏。

4.小结:小鱼们真棒,都躲过了鱼网。

(二)捞小鱼

1.改变鱼网的方向,幼儿尝试躲避鱼网。(鱼网立起来)

2.第二次改变鱼网方向,幼儿尝试躲避。(鱼网从上面来)

3.你是怎么躲避鱼网的'?

4.小结:小鱼们真棒,又一次躲过了鱼网的捕捞。

(三)网小鱼

1.鱼网动起来,从不同的方向捕鱼,幼儿观察并躲避鱼网。

请小鱼们用眼睛仔细观察鱼网是从哪里来的,用上你们今天学到的所有本领:滚、钻等,来躲避鱼网,不被捕到。准备好,鱼网来了!

2.根据情况,游戏进行2-3次。

(环节分析:通过三个不同的“捕鱼”游戏,提升难度,锻炼他们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找到快速躲避渔网捕捞的能力以及孩子们身体的反应能力。)

四、结束活动:鱼游大海

幼儿放松游戏。

小鱼们都非常棒!没有被捕鱼人抓走,都累了吧!让我们一起坐上“龙舟”吧!

(环节分析:通过有趣的放松活动,调节和放松,从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步过渡到安静状态,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

文档为doc格式

中班跳的体育活动篇二

要求练习四散走。

老鼠模型若干、球若干。

一、导入教师读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老鼠过街人人追,爷爷追不着,摔伤他的腿!我运大球追,追上砸死你。"2、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

(1)请一部分幼儿扮演老鼠,每人将老鼠模型的橡皮筋的一头系在腰间让"老鼠"拖在身后地面。在场地上四散地、形象地走着。

(2)部分幼儿人手一个球在场地上边四散走边运球边念儿歌,随意地使球压着老鼠。压着一只得一分哦。

(3)教师说:"老鼠死光了"游戏暂停,幼儿向老师报分(绿色圃中调换角色后游戏继续开始。

3、教师提醒幼儿游戏规则:

(1)"老鼠"只能走,不得跑,违者教师摸一下他的头,他就是"死老鼠",应站着不动。

(2)要使"老鼠"在地面拖,不得吊离地面。

4、幼儿游戏教师进行指导。

(1)幼儿在场外念儿歌一两遍后才运球,入场压老鼠。

(2)在游戏中当老师说:"老鼠来了,"时幼儿用右手运球,当教师说:"白老鼠了!"时用左手运球。

5、教师进行游戏。

中班跳的体育活动篇三

1、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建构,学习投掷的方法。

2、让幼儿懂得环保。

报纸、网球拍、塑料圈、框子、金箍棒、呼拉圈、鞋盒,大灰狼图片1张、自制大锅。

1、队列队形的练习。

2、听音乐,做热身动作,两队散开做。

1、教师和幼儿把手中的报纸变变变。

师:今天老师从自己家里带了一些废报纸,每人一张,我们用废报纸做游戏用最短的时间将报纸变个模样。

2、教师进行提问:“报纸变成什么了。”(扇子、船)

3、教师教幼儿将手中的报纸变成纸球并提问:用力卷,打开,纸球不松开,像什么?(网球、乒乓球)

4、请幼儿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和纸球做游戏,教师巡视。

5、教师进行小结幼儿的玩法,对有创意的孩子进行表扬。

6、站一路纵队,一横队,投球。

投篮的方法:两脚开立,撤右脚,弯右臂,五指紧握球,掷于肩上,投球,幼儿学习投球。

7、出示图片大灰狼,变成一队打恶狼,站山外面打洞里的大灰狼。(练习投球)

出示自制大锅,幼儿站成一纵队往大锅里扔豆豆。

师:豆豆煮好了我们现在就回家分豆豆吃吧。(随音乐回家)

这节课孩子兴趣很高,基本每个孩子都可以达到所定目标,但课环节设计得不够到位,应该再细致一点,在第一环节让孩子自己拿报纸变东西时没有做很好的引导,导致孩子没有变出很多东西,在自由活动环节如果再多准备一些东西会更好。

中班跳的体育活动篇四

1、尝试多种方式的接力棒游戏。

2、体验迅速行动与耐力等待的关系。

1、人手一根纸棒。

2、鼓、障碍物.

1、教师示范“抓小棒”:开始时,左右手交替,快速抓放小棒(小棒竖直状态)。渐渐地放慢速度,让幼儿看清楚左右手交替抓放的动作。

2、幼儿自己玩“抓小棒”。

3、幼儿一边有节奏地念儿歌,一边做小棒操:小棒小棒,胸前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下面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左边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右边玩玩,一二一二。

1、前后传小棒:幼儿分成4-6组,每组幼儿一个接一个(间距一手长)站立。听教师的信号(击鼓),从队首开始,一个接一个前后快速传接小棒。

2、左右传小棒:幼儿站成横队,从队首开始一个接一个快速传接小棒。

3、向下传小棒:从队首开始,幼儿两脚分开,向下弯腰,一个接一个快速地在两腿间传接小棒。

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红黄蓝绿队四队,队首幼儿分别拿着红黄蓝绿队小棒。

2、听到击鼓声,队首幼儿立即跑出,先绕着障碍物跑动,接着跳过“小河”,到达终点处返回;再跳过小河,绕着障碍物跑动,到起点处将小棒传给第二个人,然后排到队尾。第二个人接过小棒开始出发。以全队先完成接力且落棒次数少数者为胜。

中班跳的体育活动篇五

1、尝试把物品夹在下肢不同位置练习行进跳,体验下肢不同力量的运用。

2、体会游戏的快乐。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饮料瓶、纸板、布球若干。

在长方形空地的四个角分别布置商店、小猪的家、小兔的家和小袋鼠的家。

(一)导入

以游戏《石头、剪刀、布》为活动做准备。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孩子们,天气这么热,咱们买些饮料回家好不好?”启发幼儿用下肢夹住饮料瓶行进跳。用角色口吻提醒幼儿夹稳。

2、教师带幼儿跳到小猪的家,“天这么热,小猪一定也渴了,我们送些饮料给它吧”一些幼儿放下饮料瓶,夹上小猪送的水果(布球)继续行进跳。

3、经过小兔的家,一些幼儿又放下饮料瓶,夹上小兔送的饼干(硬纸板)继续行进跳,最后回到自己的家,品尝美味。

4、小结:表扬小袋鼠爱护朋友,并对幼儿把物品夹在不同的位置的做法给予肯定。

能自由选择材料创造性的玩,与同伴和睦相处。

增加高跷、绳辫、皮球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与同伴,用不同的方法玩,有愿意继续练习夹物跳的幼儿提出设置障碍的新要求。

2、重点指导玩高跷的幼儿掌握平衡,手眼协调。

3、教师注重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新玩法并给予肯定。

1、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放松动作:“大面团,小面团。揉呀揉呀揉面团,揉呀揉,搓呀搓,捏呀捏,捶呀捶,甩甩手,甩甩脚,变成一个面娃娃,我们大家笑哈哈!”

2、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整理材料后回班。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班跳的体育活动篇六

1、训练幼儿的`走、跑、跳、单脚跳等基本动作。

2、通过多种报纸的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废旧报纸该怎样玩出新花样,教师该怎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法是整个活动的重难点。

许多报纸,写有数字的塑料框,录音机,用报纸做的纸球。

活动身体――游戏――自由探索――自由组合――活动结束。

1、活动身体,为活动做好准备。

把幼儿带到户外,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做有趣的纸球操,让活动的气氛活跃起来。

2、启发观察,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的纸球,让他们说说这是用什么做的?好玩吗?你会玩吗?你还会做什么样的的游戏?请几个小朋友上来介绍他所想到的纸球游戏。

(2)、请幼儿把纸球放到有数字编号的塑料框里去,塑料框的编号与各小组的编号相对应,看谁放得又快又好。并从框里拿出一张报纸来。

3、集体游戏,增加难度。

请幼儿把自己手中的报纸放在地上,然后在报纸中间单脚站立,播放音乐,跟老师一起单脚跳,音乐停,谁跳出报纸外算输。

中班跳的体育活动篇七

1、能积极勇敢地参加体育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听从指挥,遵守游戏规则。

1、经验准备:有从高处往下跳的经验。

2、物质准备:高3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塑料墩5-7个、高40厘米的平衡木1根、高50厘米的六边形塑料墩5-7个。

3、场地准备:将长方形塑料墩、平衡木、六边形塑料墩分别放在场地周围,围成一个方形做“游泳池”的边,如图。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掌握屈膝、前脚掌先落地的方法。

1、幼儿随教师一起做准备活动。

幼儿听《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进入活动场地,随教师一起念儿歌边做模仿操两遍(动作可自编)。

2、学习游戏“跳水运动员”。

(1)引导幼儿探索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要领。

(2)引导幼儿学习从高处玩下跳的动作要领。

(3)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请跳得好的幼儿做示范。

(4)教师带幼儿来到游戏场地并介绍游戏“跳水运动员”的玩法及规则。

规则:游戏过程中要听裁判指挥,勇敢地向下跳,并且不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碰撞。

3、幼儿随教师一起跳到泳池中比赛游泳。

4、幼儿随教师一起在垫子上做放松运动。

随教师一起坐在垫子上边念儿歌边模仿花样游泳运动员做动作,放松下肢(动作可自编)。

小小运动员(腿部自然升值),

身体真灵活(两脚交替勾脚),

天天学游泳(双脚交替自然弯曲),

锻炼身体好(双腿交替自然伸直)。

在活动中,幼儿首先能主动、积极地探索向下跳的动作,有的幼儿在探索动作要领时能做到双手自然摆动的动作,还有的幼儿能做出腿部向下弯曲的动作,从这些能看出幼儿具备了从高处向下跳的经验,但还缺乏正确的动作要领,主要体现在有的幼儿在向下跳时身体是直的,落地时较重,膝盖不会向下弯曲。在教授动作要领时,幼儿能认真观察学习,在练习3-4次后有2/3的幼儿已经能正确掌握动作要领,向下跳时能做到落地轻,有1/3的幼儿落地时能做到前脚掌先着地,身体向下弯曲。在30-50厘米高处往下跳时,幼儿表现得都很勇敢,大部分幼儿能按照动作要领去完成动作,并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向下跳时落地轻。第三遍游戏时,对活动的难点“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这一项要求重点提出并练习了3-4次,有2/3的幼儿能较好的掌握,另外一小部分幼儿受自身能力的影响掌握动作要领还有一些欠缺,还需多练习,进一步提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