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奥会团课有感大全(17篇)

时间:2023-11-23 13:43:02 作者:书香墨 2023年冬奥会团课有感大全(17篇)

范文范本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一种写作样式,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思考和表达的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观冬奥会总结表彰大会有感

2022年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总导演张艺谋介绍说本场开幕式参演人员中30%为残疾人,我们难以想象他们在排练过程中经历了多少困难,更加难以想象残奥会运动健儿们凭借怎样惊人的顽强意志一路披荆斩棘进入冬残奥会的赛场!

开幕式上,我们看到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出闪烁的'星海,在这灿烂的星辉中一帧帧浮现过以往12届冬残奥会的影像,最终画面定格在“2022中国北京”。全场欢呼,电视机前的我也不禁热血沸腾。

观看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有感

作为一个10后,我错过了的奥运会闭幕式,但有幸赶上了2022年的冬奥会闭幕式!更幸运的是今年的冬奥会和春节不期而遇。

我们全家像守候春晚一样,看完了整场冬奥会的闭幕式。而让我印象深刻的节目也有很多。

冰立方的“破冰”仪式让人惊艳!它是运用实时捕捉、_眼3d等多种演艺设备和技术合作完成。一开始大屏幕上只是呈现出黄河之水奔腾而下,后来这些水合成了一个平整光滑的冰立方。冰立方上面显示出历代奥运会的地点和标志,最后定格在2022年中国北京!随后冰球撞向冰立方,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从冰立方中雕刻出来。“破冰”寓意着打破隔阂、互相走近,大家融为一体。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跃然浮现,诉说着最真挚的希望和憧憬。

闭幕式上瞩目的部分莫过于“点火”。听妈妈说,20的奥运会是运动员从空中走过去点火。这次则采用“微火”方式,由多名运动员将火炬交替传递。最后由今年参赛的两名运动员把火炬插在由各个国家名字组成的大型雪花中央。这个设计简约而有创意,小小火苗传达了低碳环保的理念。

看完历时100分钟的冬奥会闭幕式,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奥运会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把这种奥运精神融汇到学习生活中。只有我们更快、更高、更团结,祖国才会更强大!

我相信,2022年中国奥运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冬奥会文化团课心得体会

冬奥会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冰雪运动盛会之一,不仅仅是国际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一个国家的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冬奥会文化团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冬奥会的背后文化和精神内涵,推动全民参与冰雪运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在冬奥会文化团课中,我们了解到冬奥会有许多独特的特色。首先是冬奥会的标志——五环旗,五个独立的圆环代表五大洲,其相互交叉象征着全球体育运动相互联系和友谊。其次是冬奥会的吉祥物,每届冬奥会都会有可爱的吉祥物代表主办城市和比赛精神。另外,还有冬奥会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这鼓舞着运动员们追求卓越,尽其所能地挑战自己,勇往直前。

第三段:了解不同国家的冬奥传统与文化。

冬奥会是一个国际化的盛会,代表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冬季运动的最高水平。在文化团课中,我们了解到了不同国家的冬奥传统与文化。例如,芬兰以其雪地马拉松比赛而闻名,瑞士的冰壶运动发展得非常成熟,而加拿大的冰球队则一直是冬奥会上的强队。这些传统和文化不仅丰富了冬奥会的内涵,也进一步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段:冬奥会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冬奥会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体育盛会,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意义。首先,冬奥会的举办可以提升主办城市的国际形象和知名度,推动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其次,冬奥会可以促进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推动国民健康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此外,冬奥会还能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友谊和互信。

第五段:个人感受和心得。

通过参加冬奥会文化团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冬奥会的魅力和影响力。冬奥会不仅仅是一个体育盛会,更是一个国家和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冬奥会的精神——追求卓越、友谊和平等,启发着我们在生活中追求自己的目标,互帮互助,推动世界的进步。同时,冬奥会也激发了我对冰雪运动的兴趣,我决定积极参与其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为冬奥会增添自己的光彩。

在冬奥会文化团课中,我们通过了解冬奥会的特色、不同国家的冬奥传统与文化,深入了解了冬奥会的社会影响和意义。这些都让我们对冬奥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了我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和动力。同时,冬奥会的精神也指引着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追求卓越,促进友谊与合作,为构建一个和谐、进步的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观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有感

闭幕式的五环展现,是用的2008年开幕式的五环展示,那么的空灵梦幻美好那么的美,在那一刻冰雪五环和梦幻五环交织在一起,双奥之城的特征又一次凸显,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最后梦幻五环和雪花火炬台重合一起时,那个镜头就像是无数的星星闪耀在火炬旁边,当无数发光的雪花飘散出鸟巢,就像无数的火苗散了出去,冬奥会的火炬台让我想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么这一刻令我想到今天看到关于冬奥会闭幕式猜测的一个评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这一次的冬奥会无不体现出来,人民为主,人类命运共同体,节能环保,大道至简,文化自信,我们再一次向世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关于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答卷。

开幕式的主火炬和闭幕式的梦幻五环把我眼睛整湿了两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022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但是人类对于体育对于和平永不落幕,我期待下一次的体育盛会,期待人类越来越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观看有感

“微芒”是近年来我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个“意象”:虽微小,不起眼,但能照亮可以照亮的地方和前路,为人为学做事能如此,足矣!

2022年2月4日中国农历虎年正月初四晚十时过,中国速度滑冰名宿赵伟昌先生开启了第24届冬奥会开幕式主火炬传递,一棒又一棒……相信所有观看开幕式的人们如同我一样都在猜测着“点火”仪式:最后火炬传到了一男一女两位年轻的运动员手中,她(他)们跑过一道弧线时,我脑海中闪现出2008年夏奥会“夸父逐日”的意象,当两位运动员共同将火炬“放”在国家体育场中央雪花中央时,现场解说称:这就是主火炬!的确,与2008年的极绚相比,那片硕大而晶莹的雪花中央的一束微火,显得过于平淡,令很多人惊诧不已。然而,正是这份平淡深深打动我,被纷纷闹闹春节扰攘的心居然在那一刻静了下来。

同为一个总导演,难免不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对比。通观冬奥开幕式两个多小时的流程,有很多“巧思”:如24节气对应“24届”冬奥会,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等等;无太多我们习惯恢宏的“团体操”场景,表演者不是“小朋友”就是“普通人”,不惧出“丑”但求真诚(据说奥运会歌有跑调,但全是真唱),一个不恰当的比喻:2008年夏奥会开幕式是“现代的”,观照的是建构、篇章、宏大、家国情怀、中国文化;2022冬奥会多少有点“后现代”:微小、细节、“看见”普罗大众、有中国传统更有世界眼光、共生“同”情。不知是疫情所限,还是14年间张导还有我们以及我们的文化悄然间改变了许多,我希望是后者。14年前开幕式似乎在说:快看快看,我有我有……14年后只有一个字儿“来……”这大约就是“文化自信”吧!

看了开幕式“番外”,采访中,张艺谋导演称此次“点火”最主要考虑的是“环保节能”,差点不被国际奥委会认同。1968年法国作家罗兰·巴特在其著名“作者已死”的短文中指出:一个“作品”一旦完成,作者便隐匿了,作品本身获得了一个多维的、自由的立体的'阐释空间。作为“体育人”中的一员,我更愿将鸟巢中央的那片有洁白硕大雪花中央的那道微芒理解为当今世界“体育”的使命。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开幕式致辞中再次恳切回顾了“奥林匹克休战协议”并呼吁人类给“和平”一个机会。然而在如许“脆弱”的世界(巴赫语),“体育”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众所周知,仅现代奥运史上就有3次因战争而停办、因新冠疫情而延期的第32届夏季奥运会还是眼前,北京冬奥会亦是克服了重重困难……体育也只是体育,那么就做一道微芒吧,照亮今夜,照亮脚下,温暖一些人,激励进一些人,足矣!进一步再进一步,永恒不息,生生不已!

冬奥会开幕式有感

一团团璀璨的焰火、一片片闪亮的雪花、一位位精神抖擞的运动员、一幕幕精彩的场景……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徐徐拉开了帷幕。

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日20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中国第三次办的奥运赛事。

在冬奥会开幕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看到一幕幕精彩的画面,看到活宇印刷,看到一卷卷画轴,看到漂亮的烟花。尤其是升起仪式,最让我印象深刻了。

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我和我的祖国》,一群少年儿童站在鸟巢的.舞台中央,手拿国旗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着身边的人传递,他们是来自56个民族和100多名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作者。当国歌奏起的那刻,全场人起立,敬礼、唱国歌,一起看着国旗缓缓升起。此时的我站在电视机前,也跟着唱起国歌,心情十分激动和开心。

2008年北京申办到了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激动又骄傲,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梦”。眼下,北京已经举办了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我想这又是一次展现中国的辉煌的时刻,中国人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在这里我希望奥运健儿们能展现出你们的实力,为祖国争夺更多的奖牌,也希望冬奥会取得圆满的成功。最后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冬奥会文化团课心得体会

冬奥会是国际知名的体育盛事,也是连接全世界各国民众的桥梁。为了加强冬奥会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我们学校特别组织了冬奥会文化团课。这堂团课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冬奥会历史、精神和文化,培养他们对冬季运动的热爱和参与。在团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冬奥会的知识,也领悟到了冬奥会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价值。

第二段:冬奥会所传达的精神和文化。

冬奥会所传达的精神和文化是人类团结一心、和平友好、公平竞争的体现。通过了解冬奥会历史和理念,我们不仅仅了解到参赛选手的拼搏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还体会到了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无论是比赛过程中的相互鼓励、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还是各国选手在比赛结束后互相祝贺、交换纪念品的场面,都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和谐、团结的世界的可能性。

在团课中,我们学习了冬奥会的历史,了解了第一届冬奥会在1924年在法国举办,逐渐壮大发展至今;学习了不同冬季项目的规则和特点,比如滑雪、冰雪项目等。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到了冬奥会非凡的文化内涵,比如各国选手在颁奖典礼上高举国旗、奏国歌,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展示着国家的荣耀。

通过参与冬奥会文化团课,我对冬季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经对滑雪一知半解的我,如今对滑雪项目的规则、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冬季运动不仅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更是一门享受冰雪和大自然的方式。我还受到冬奥会团结友爱的精神的感染,在和同学们的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享受团队合作的乐趣。

冬奥会文化团课让我明白,冬奥会不仅仅是一个体育盛事,更是一个倡导和平友谊、促进国际交流的平台。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冬奥会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为传承冬奥会的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冬奥会也启示我们要勇于突破自我,不断追求进步,不仅在学习上,也在生活中。只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努力奋斗的精神,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参与冬奥会文化团课,我不仅仅学到了有关冬奥会的知识,还深刻领悟到冬奥会所传达的精神和文化。这次团课的经历对我个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让我明白了冬季运动的魅力,激发了我对冬奥会文化的热爱与推广的渴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继续深入了解冬奥会文化,并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有感

四位冰立方志愿者分属注册、赛事服务不同的领域。

赛事服务志愿者王蕾称自己是北京冬奥会中一枚小小的“齿轮”。她的工作虽然看起来很微小,却不可或缺。只有所有齿轮都交错环抱在一起,才能带动这场冬奥盛会成为国人的骄傲,书写中国奇迹。

注册志愿者罗孟昕的关键词是“角色”。她从小见证着“双奥之城”的魅力,她的“角色”从懵懂的小观众成长为了后冬奥盛会的奉献者。她的工作远离观众和掌声,但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将个人微小的生命钉在北京冬奥的历史进程中,与祖国同频共振!

董志勇代表学院向投身冬奥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者、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感谢与敬意,并对全体志愿者进行深情寄语。他指出,对于每一位志愿者而言,这两个月意味着光荣与梦想、荣誉与自豪,奉献与坚守、困难与挑战,团结与友谊、美好与幸福。今年是全党全国喜迎二十大之年,也恰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系)110周年,北大经院人又将踏上一番新的征程。此次冬奥服务保障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这场全体师生青年戮力同心、全心投入、气势恢宏、载入史册的爱党爱国主题教育才拉开大幕。希望志愿者和参与工作的老师们再接再厉,将服务冬奥的收获带到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去,并辐射带动更多的“同行者”;希望在座的各位学员和全院学生见贤思齐,将这份“志愿之火”传承下去;希望学院各部门凝聚合力,以此为契机铺开主题教育、宣传工作,让这股“志愿之风”长久流传。

崔建华宣读《关于表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师生的决定》。经济学院冬奥志愿者们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传承“鸟巢一代”的精神荣光,汇聚“冰新一代”的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北大经院人的责任担当。学院决定,对参与冬奥志愿服务保障任务的19名师生予以表彰和嘉奖,希望获得表彰的师生珍惜荣誉、持之以恒,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怀揣热爱、勇往直前、永续奋斗!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有感

现场屏幕上,残疾人讲述着被称为“特殊人群”的困扰。事实上,占全球人口15%的12亿残疾人并不“特别”,他们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只有将他们当作普通一员,才能打破彼此间的隔阂。开幕式上,无论是残奥运动员还是残疾人表演者,都各自怀揣梦想,绚烂绽放。

伴随盲人管乐团现场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护旗入场的8名持旗手中,有6名残奥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来自世界的数百名残疾人运动员将用梦想照耀冬残奥赛场,绽放出精彩的人生篇章,更激发“我们这百分之十五”向阳而生,循梦而行。

短片画面中,可爱的盲童满怀希望,用手中画笔蘸取多彩颜料,绘就出一幅绚丽的笑脸,映照在舞台上。当《冬残奥圆舞曲》缓缓响起,听障舞者们倚在雪花状凳子上慢慢滑行。听障舞者、健全舞者和手语老师的娴熟配合,继续讲述着冬奥会“雪花”的故事。雪花无声,但每一片落在地上都在改变世界。

浪漫的旋律里,画中的色彩在场地中央如溪流汇海,似灿烂朝霞,喷薄挥洒,残健共融的舞者们用生命之光为盲童照亮梦想。无声的交响,创造出无数残障人士心中更加美丽绚烂的世界。

燃烧的火种,从残奥运动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采集,来到中国,连同采集自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8处火种汇聚成北京冬残奥会官方火种。“鸟巢”内,8位残疾人运动员火炬手满怀“一起向未来”的憧憬,透过手中的火炬,传递出爱与希望。

最后一棒火炬手、盲人运动员李端一步步走向“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台,用他最有温度的感官能力——触摸,轻抚一片片小雪花。现场安静下来,观众仿佛能感受到他在触摸世界,认知世界。几经摸索,火炬终于插入主火炬台。一簇微光,烛照世界。

满载梦想的烟花点亮夜空,缤纷绽放。北京冬残奥会在纯洁、温暖、多彩中开幕。

“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雪花》的动人歌声再次响彻“鸟巢”。现场所有表演者和观众用手语和欢呼表达着“一起向未来”的愿望,共同祝福这个充满温情的春天,祈愿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春回大地的意境中,包含“我们这百分之十五”的全人类,满怀梦想,将在冬残奥历史上书写新的荣光。

观看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有感

顾名思义,“冬奥会”就是冬天举办的奥运会,那自然都是能看到一些冰雪运动的,比如说冰球、冰壶、滑雪、滑冰······种类繁多,我就说一下我看了冰壶比赛后的感想。和所得到的启发。

我想,冰壶中较难的因该就是投壶了,要是力度没控制好,角度没掌握好,那么将会输掉整场比赛,真是十分困难。不过我十分敬佩投壶的选手们的精神。在这种情况下,选手们,还得努力投好壶,尽量投出决定性的球,投出两分的成绩,才能让自己的队占上上风。

投壶固然重要,但没有擦冰的人,球也不会很理想的到达指定区域。在刷子刷了之后,球为什么可以滑得更远呢?因为场地上撒了一些小颗粒,在刷子的摩擦之后,就会变成水,光滑的壶面在有水的冰面上就能滑得更快啦!所以说,擦冰人是个球的导航仪,呵呵!

队长负责战略,俗话说“动手动脑”嘛!打球也是这样的,要有战略,所以队长是个文武之人,既会投壶,又有战略。厉害呀!

投壶还要有始有终,要是前七个球都打好了,对方最后一个球却让我方前功尽弃,所以说,不到最后,谁都不要放弃,就是这样。

最后,我说下自己的感想,人生就像冰球赛场,要是差了分毫的距离,就会失去许多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从小打好基础,长大才会大有作为。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嘛。

而在短道速滑这个项目上,女子500米是中国的强项,中国已经连续四次在这个项目上获得金牌,中国队派出范可新和曲春雨出战,结果范可新在半决赛中被裁判判定犯规,取消比赛资格,曲春雨决赛,但是在最后一圈时被韩国队的崔敏静推了一把,摔出了赛道但是裁判最后判定曲春雨犯规。中国男子对的任子威也是这样。失去了进入决赛的资格。韩天宇在男子1000米中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本来要进入决赛,但裁判判定韩天宇超过韩国队徐一拉时有身体接触,判犯规,但是回看比赛录像并没有接触,并且韩天宇在超过徐一拉时,手一直向上举着。示意裁判他没有多的动作,但裁判还是了他犯规。

在短道速滑这个项目上。中国单下上一共有五名队员,四名被判犯规,短道速滑教练李琰去找裁判说理,但裁判只回了一句“这里是平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事后,中国队也没说什么。只是说如果自己的动作能够更好点,就不会被裁判抓住了。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在女子500米的决赛中韩国队的崔敏静和意大利队的方塔娜角逐金银牌。崔敏静比方塔娜晚了一个刀尖的距离,本来要得银牌。结果犯规成绩作废,韩国盼了几十年的金牌。现如今连奖牌也付之东流。网友们也在网上调侃“韩国队把中国队用下作个手段打败了就可以得奖牌吗?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我想也是。这一次中国队被排挤,没能进入决赛。但是在四年后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们有信心打败韩国队用实力把我们失去的荣誉找回来。

助力北京冬奥会有感心得

这一次的开幕式,将更立足于未来,更立足于“人类的、共同的”。因为无须再过多介绍自己,而是要说“我们一起为了什么,我们一起能做什么”。

从“我”到“我们”,从“讲历史”到“向未来”,这背后当然是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提升,中国人自信心的提升。

冬奥会的全称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规模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共举办了22届,每四年一届。2月9日当地时间晚上8点,平昌冬奥会开幕式精彩上演。开幕式以“和平”为主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两届冬奥会三枚金牌得主周洋出任中国代表团旗手,韩国和朝鲜运动员共同入场,韩国总统文在寅宣布平昌冬奥会开幕。韩国花滑女神金妍儿点燃了主火炬台。202月25日,平昌冬奥会正式闭幕,北京接过奥林匹克会旗。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了解到这里,我的心已经是心潮澎湃,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听妈妈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和奥运健儿在比赛中的拼搏精神已经震惊了全世界。如今冬奥会的圣火又将在这片东方沃土上点燃,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期待着冬奥会的到来,同时,这将是又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机会。

我的思绪不禁的飞跃到了冬奥会的会场,幻想着我和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手牵着手,畅游在奥运会场的每个角落。我们在高山滑雪场上一泻千里的驰骋,在速滑道上风驰电掣的赛跑,在花样滑冰场上展现优美轻扬的舞姿。还有冰球、冰壶、雪车......就这样想着,我的心里就美滋滋的。

2022年,希望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来到冬奥会的比赛场馆,一起感受奥运精神的力量,看满满冰雪的赛道,看体育健儿赛场上的英姿,感受到祖国“和平、友谊、团结”的奥运精神,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建设伟大的祖国,让全世界人民感知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和深厚的底蕴,传递我中华奥林匹克精神。

冬奥会的团课心得体会

近日,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关于冬奥会的团课心得体会活动,通过这次团课,让我深刻感受到冬奥会对雪上运动员、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第二段:了解冬奥会。

在团课中,我们了解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和意义。冬奥会是世界最顶级的雪上运动比赛,被称为“冬季奥运会”,每四年一届,共有七项比赛项目:射击、滑雪、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雪橇、钢架雪车等。这些项目都是需要运动员在天然的雪道上或者人工制造的雪道上进行的,是对运动员技术和体能的综合考验。而这项赛事的举办不仅能够展现各国家和地区运动员的实力,也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段:了解雪上运动员的训练。

接下来,我们听取了一位从事雪上运动的教练的讲解,对于我来说,雪上运动员的训练计划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作为一个雪上运动员,需要坚持每天进行严苛的训练,如滑雪、运动员健身训练、力量训练等。这些训练都需要高强度、高耗能的情况下完成,而且总体来说是很寂寞的,要时刻保持好的身体状态,还必须经常去各种国家比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雪上运动员,不仅需要才华,更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专注力。

第四段:践行体育精神。

通过学习了解和团队交流,我开始对体育精神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精神并不仅仅局限于象征奖牌、成绩,更是一种彰显国家形象的精神境界。作为一个人类文明共同体的一员,我们应该在奋力拼搏中体会快乐、感受品质、拥有自信,这正是体育精神的核心所在。无论我们在哪里,无论我们的国籍和背景如何,无论我们参加什么比赛,只要我们关注并且全心投入我们所喜欢的体育运动,我们都可以成为伟大和充满活力的人。

第五段:总结反思。

通过这次团课,我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雪上运动员和体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些知识的学习,让我更加坚定了要积极投入体育活动,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得到更好的锻炼。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所呈现的奋斗和努力,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体育精神,坚定目标并且完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助力北京冬奥会有感心得

继北京奥运会后,奥林匹克会旗时隔14年将再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起。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呈现三大主题:第一是展现中国对于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第二是展现奥运会的理念和精神——更快、更高、更强和更团结;第三是展现冬奥会口号“一起向未来”的目标和心情。

相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时间缩短,演员数量也大幅减少。考虑到气温、防疫等因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努力呈现精彩的仪式效果,展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

同时,开幕式讲述角度将由“我”转变为“我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注重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则突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和理念,讲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出了文化自信,一起向未来,是“我们”一起向未来。

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张家口同为主办城市,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中国第三次举办的奥运赛事。

北京张家口奥运会设7个大项,102个小项。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北京成为奥运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也是继1952年挪威的奥斯陆之后时隔整整70年后第二个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城市。同时中国也将成为一个举办过五次各类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

2008年中国北京申办到了奥运会,对于我以及所有国人来说都是既激动又骄傲的。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梦”。

眼下,北京已经申办成功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我想这又是一次展现中国的辉煌和进步的.时刻。中国人绝不能错过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这也是一次千万人心中“中国梦”的实现。

在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异常的激动与兴奋。当我看到一幕幕精彩的画面,看到活字印刷,看到一卷卷画轴,看到漂亮的烟花脚印,我被深深的震撼到了,尤其是看到点燃奥运火炬的那一幕,我禁不住想哭。

国运兴衰,匹夫有责,勿忘国耻,勤奋拼搏,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建设伟大的祖国,让我们祖国拉开新的篇章,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梦。

观冬奥会有感范文

冬奥会上为中国队获得第一枚金牌的短道速滑接力项目,可谓是给这次冬奥会赢下了一个好彩头,今天就让我们重温一下这场惊心动魄的比赛吧。

这场比赛是短道速滑项目的第一场a组决赛,中国队的出场阵营是“曲春雨、范可欣、武大靖、任子威。”

这次我们的决赛竞争者分别是加拿大队、意大利以及队匈牙利队。在这些队伍中有着许多强劲的对手。范可欣是此次的第一棒,她首当其冲,意大利选手紧随其后,加拿大、匈牙利选手因发力过急直接扑倒。因为有选手摔倒,裁判叫停比赛重新开始。

比赛再次开始!意大利选手实力强劲,暂时第一,加拿大选手试图超越,范可欣压制住了匈牙利选手,场面极其焦灼。第二棒是曲春雨,她仍然稳稳挡在匈牙利选手身前,不慌不忙的样子好像在等待时机。果然!趁加拿大选手不注意,她奋力加速夺下第二。此时,曲春雨和意大利队只相隔一个身位了。此时,正好到了交接棒的时候,任子威完成交接后,加速超过意大利队冲到了第一的位置。

此时,胜利的天平好似在向中国队倾斜,看到我国运动员势如破竹,全场沸腾,加拿大也顺势夺下第二。任子威再次交接棒给武大靖,武大靖严防死守,这使加拿大队找不到一丝破绽。之后,中国队队员配合默契,曲春雨、范可欣为中国队保住了领先优势。到了任子威这一棒,他竭尽全力甩开对手,将差距拉到1/4圈,关键时刻,老将武大靖出场了,他顶住压力将意大利选手挡在身后。没想到的是,在冲刺的千钧一发之际,意大利选手迅速冲了上来,几乎与武大靖齐平!

此刻,时间好似静止,大家看到了冰刀在冰上的划痕,看到了冰刀反射的寒光,也看到了每位选手对胜利的渴望。武大靖身体后仰,面目坚定,双腿努力向前伸,冰刀滑起的冰粒漫天飞舞。

“两分37秒3、4、8中国队是冠军!”话音未落,全场再次沸腾。

许多人看到了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光鲜亮丽,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背后的不堪重负呢?

观冬奥会有感范文

20时整,闭幕式开场表演《点亮》开始了。孩子们手提雪花花灯,以元宵节闹花灯的传统,点亮了场地上的“冬”字会徽。

全体起立,在雄壮的xxx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场地上出现了巨大的中国结图案,旗手们手持参加本届冬奥会的91个代表团旗帜步入场内。《欢乐颂》经典乐曲响起,运动员代表入场,全场观众用掌声和欢呼声,向体育健儿们表达热烈的祝贺和由衷的敬意。

大屏幕播放短片《2022,有我!》,再现运动员们奋勇拼搏、激情飞扬的精彩瞬间。随后,为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自由技术)项目和越野滑雪男子50公里集体出发(自由技术)项目的获奖运动员颁奖。

一张张志愿者真诚的笑脸在大屏幕上不断呈现。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代表全体运动员,向6名志愿者代表致敬,表达对广大志愿者的诚挚谢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创了“向志愿者致敬”这一环节,并从此成为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传统。本届冬奥会期间,数万名志愿者热情服务、辛勤付出,赢得了普遍赞誉。

大屏幕播放国际奥委会短片《信念的力量》,生动展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盛会即将结束,又到了分别的时刻。中国古人常折柳送别,寄托思念之情。365名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手捧柳枝,汇聚在场地中央,代表一年365天的思念。白色的光束从场地中央亮起,形成一座光的丰碑,承托起主火炬“大雪花”。大屏幕播放短片《2022,有我们!》,记录下冬奥会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场景。

随后,举行了升希腊国旗、奏希腊国歌仪式。

来自河北阜平山区的孩子们再一次唱响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会旗在歌声中徐徐降下。

奥林匹克会旗交接仪式开始。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挥动五环旗,然后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巴赫将会旗交给下届冬奥会主办城市意大利米兰市市长萨拉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市市长盖迪纳。

现场奏响意大利国歌,升起意大利国旗。米兰市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市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双城璧合·聚力联辉》。

随后,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致辞说,在这令人难忘的16个日子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闪耀赛场,展现体育魅力,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团结协作,各媒体精心转播报道,向全球呈现了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每个精彩瞬间。感谢所有参与、支持和奉献北京冬奥会的朋友们,你们同样体现了冬奥的精彩。“双奥之城”,非凡冬奥。北京冬奥会开启了全球冰雪运动新时代,让我们记住这段难忘的冬奥时光,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观看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有感

“中国人的纯粹与烂漫融于冰雪纷飞。”时隔十四年,在壬寅年立春之时,通过冬奥会闭幕式再次见证中国式的浪漫与诗情,我为生在中国而骄傲。

倒计时融汇中华文化,红旗相传传递家国情怀,五环破冰彰显时代精神,雪花引导牌凝聚世界力量,别样火炬点燃星星之火……闭幕式不仅展现了中国人别样的浪漫,更传递了中国和衷共济,兼爱天下的胸襟。火炬台虽小,但生生不息。火苗虽微弱,但永不熄灭。世界各国团结在一起,用心击退寒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冬奥会闭幕式一展中国风情,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烟花绽放,爱国之情喷涌而出;国歌奏响,自豪之感油然而生。“此生不悔入华夏”,愿我们都能闪耀中国,愿冬奥会圆满成功!

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有感

总结表彰大会开始前,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经济学院冬奥志愿者回顾视频《雪花》。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仿佛带我们一起回到了助力冬奥、激情澎湃的60多个日日夜夜。志愿者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就像是一片片“燃烧的雪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王宜然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保障、全覆盖宣传三方面介绍了经济学院冬奥志愿者工作情况、学院对志愿者的贴心保障以及经济学院冬奥志愿宣传工作的优秀成果。她表示,学院接下来将持续深化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的育人成果,引领更多经院青年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力量。

户国栋代表校团委在大会上致辞。他表示,参与冬奥志愿服务工作的经济学院师生用坚守为国家更添尊严与友谊,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代表着北京大学的使命担当,也传承着经济学院的经世情怀,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的北大冬奥“冰新一代”。希望同学们把“冰新一代”精神、“冰新一代”意志和“冰新一代”作风播撒在校园内外,继续书写从“我”到“我们”的精彩故事。今年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的开局之年,是全党全国喜迎二十大之年,希望同学们继续与党同心、与国同行,在大时代的绚丽背景下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

反兴奋剂领域志愿者李昭伦讲述了关于自己守护纯洁冰雪的故事,他的关键词是“守护”。25天昼夜轮班,3000例检查任务的逐一保障,上万份纸质文件的归档录入,对每一个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对每一个反馈问题跟踪解决……工作强度高,但李昭伦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自己北大经院人的身份,他用自己严谨踏实的态度,让“荣耀不只诞生在终点,也诞生在起点之前”。

三位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olympicfamilyassistant,ofa)金楚楚、尹靖雨、陈雅坤分别用“感谢”“窗口”“感动”几个关键词描绘了自己的冬奥故事。

金楚楚的关键词是“谢谢”。她因小伙伴的帮助而让原本充满不确定的ofa工作变得确定;她本人也用真诚的帮助收获了外宾的认可,体会到了价值实现的幸福。

尹靖雨用“窗口”来诠释自己作为ofa的职责。她曾在轮休日钻研中国结的编法,在临别前的最后一天把它送给了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的外宾姐姐。她从冬奥认识了世界,也让许多人看到了中国。

陈雅坤的关键词是“感动”。她讲述了自己在闭环内度过的难忘生日。纵使这个生日不能回家,但小萨马兰奇主席和组委会老师的精心准备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