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富清黄文秀心得体会汇总

时间:2023-07-11 11:54:13 作者:曹czj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张富清黄文秀心得体会汇总篇一

眼前是一条被山洪淹没的路,冲过去,可能会有危险;不冲,可能天亮也回不到村里。

那一刻,在黄文秀的心中,也许根本没有“不冲”的选项。她选择了前进,向自己牵挂的土地前进,向自己关心的群众前进。但她却从此消失在了汹涌的洪流中。

黄文秀,一名优秀的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16日(周日)晚在开车返回乐业的途中不幸遇难,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扶贫之路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进入雨季的百色,暴雨说来就来,洪涝、塌方等自然灾害也是常有的事。经常出没山区的人,多少对山洪有些了解,只是这一次,洪水来得太猛,就连一年驾车行驶二万五千公里的黄文秀都有些害怕。

“有一辆车已经被水冲走了”“我不懂怎么办了”,这是黄文秀出事前在微信上跟朋友的聊天记录。这是一个30岁的女性面对险情的正常反应。只是有人选择了到安全的地方避难,有的人选择冒险一试。

那是一个周日的夜晚,也是父亲节,黄文秀正从老家田阳县城赶回乐业。她的父亲患癌症刚刚做完手术,能在周末赶回家看一眼老父亲,她已然感到欣慰。面对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压力,她总是面带微笑,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即使身处险境,还不忘关心百坭村的群众。

“那天晚上百坭村也遭遇了暴雨,黄书记在赶回乐业的路上还不断过问灾情。”百坭村委会主任班智华回忆说。17日上午,村干部想向她汇报灾情,但电话不通,微信不回。班智华立刻向镇里询问黄文秀情况,镇干部核实后说,黄文秀既不在镇里,也没有参加县里面的扶贫会。

班智华与另一名村干部立刻驾车前往100公里以外的凌云县伶站瑶族乡九民村灾害点了解情况。因是暴雨过后,路不好走,平时两个小时的路程,两位村干部开了三个多小时。

他们多么希望热心的黄文秀只是因为临时加入救灾队伍耽误了回村的时间,谁知最后等来的却是不幸的消息:经过搜救队员的努力以及指纹比对,确认黄文秀的遗体已经找到。“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她不在了,她的离开让村民们悲痛,她给村里做了太多事情了。”班智华说。

记者在事发地点看到,山洪将道路冲成了两截,路面柏油层被冲得支离破碎,道路一旁的河道散落着大量滚石,一些受损车辆侧翻在石块上,有的已面目全非。

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年,黄文秀作为优秀定向选调生到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年3月26日,被派驻百坭村任第一书记。“她曾问我该不该去做第一书记,我说:去吧,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更要让大家看到,我们女孩子一样行!”同为名校选调生、同样做过第一书记的路艳一直是黄文秀扶贫路上的领路人。

在百坭村一名村干部的相机里,记者看到了6月14日黄文秀在者乐屯查看受灾情况的照片,穿着印有“第一书记黄文秀”的红色马褂的她,双手支撑泥土,艰难地爬到河沟里视察灾情。谁也没想到,2天后,滚滚的洪水竟将她淹没。

人民的好书记,人民不会忘记你

革命老区百色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截至**年底,仍有280个贫困村未摘帽,19.35万贫困人口未脱贫。一批一批第一书记肩负脱贫攻坚的重要使命奔赴这里,挥洒热血,甚至奉献生命。

“百色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将百色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同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黄文秀生前在地方电视台录制的一档节目里说。

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总会微信公众号刊登的一篇黄文秀的扶贫心得体会中,她写道:“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她就是以这样的精神激励自己在扶贫路上勇往直前。

在如花似玉的年纪,还没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之恩,甚至还没谈过一场像样的恋爱,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病床上的父亲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吧,黄文秀一定不想让父亲知道,因为兄妹几人连父亲患癌的真实病情都不愿告诉他。

黄文秀遇难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干部群众、选调生、大学生纷纷转发这一消息和她生前的照片。

“人民的好书记,人民不会忘记你”“愿天堂没有洪水”“学姐,一路走好!请放心,会有许许多多的百色学子回到家乡,接过建设美丽壮乡的接力棒,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黄文秀的事迹将激励更多青年在脱贫攻坚的事业上挥洒青春。

学习张富清黄文秀心得体会汇总篇二

她的一生,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

她就是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璀璨的青春岁月,如流星般划过,闪亮夜空。壮乡内外、网上网下,无数人深情缅怀,有无尽的哀思,更有对这位年轻共产党员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深深敬仰。

笃定前行:朝着受灾群众的方向

每当进入雨季,广西百色大石山区时常遭受洪涝、塌方、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侵袭。6月16日晚,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一条从百色市通往乐业县的山路被突如其来的山洪淹没。黄文秀在驾车返回乐业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

车窗上的雨刮高频地刮动,车灯下却看不清前行的路,只有滚滚洪水从眼前涌过……从黄文秀用手机最后拍下的画面,可以看到当时的情景是何等危险。

很多同事一直关注着黄文秀的消息,大家的心都紧紧地揪着。同事成明说,17日一早得知凌云县路段发生塌方,有车辆被山洪冲走,她和几个同事立即赶去塌方现场,此时黄文秀的名字已出现在失联人员名单中。

救援一直在紧张地进行,等待的时间是煎熬的,黄文秀的家人、同事、朋友、村民的内心仍然抱有希望。然而,6月18日传来的却是噩耗。

同事们的劝阻,父亲的挽留,都没能留住黄文秀。

“正因为有暴雨更得赶回去,怕村里受灾,我马上得走了。”面对父亲的挽留,黄文秀叮嘱了一句“按时吃药”,便启程回村。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黄文秀留给父亲的最后一句话。

一路上,她不断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联系,询问当地雨势和灾情,特别叮嘱要关注几个重点村屯,要立即组织群众防灾救灾。

青春选择:“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1989年出生的黄文秀性格开朗活泼。同学们对她的印象是:爱美,喜欢穿裙子,会弹古筝,写得一手好字,有一点时间就专心致志地学画画。她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热情阳光的感染力。

**年毕业季。位于人生十字路口,不少同学都在为找一个不错的就业机会操心。黄文秀也有许多选择,但她没有留恋都市的繁华,毅然回到革命老区百色,作为优秀选调生进入市委宣传部工作。

黄文秀为什么坚持要做那个“要回来的人”?百坭村贫困户黄仕京与黄文秀有一段对话。

黄仕京的一儿一女都在读大学,生活困难,黄文秀帮他的孩子申请了助学的雨露计划。黄仕京要求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积极争取入党,在广西医科大上学的女儿已经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学习张富清黄文秀心得体会汇总篇三

6月16日夜晚,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返村途中遭遇暴雨洪流,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的她将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了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基层一线的我们,要积极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典型事迹,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事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寻找饮水思源不忘本的赤子初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看完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的报道,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物。十年寒窗走出大山,名校硕士毕业后,本有更多机会更好选择的她,毅然决定回到革命老区百色,在自己接受教育扶贫资助的家乡继续追梦。“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来自革命老区的她,时刻受到革命先烈精神的洗礼、浸润,她选择了用青春扎根基层、把深情奉献乡土、以行动诠释赤诚,始终践行最初的承诺,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感动、感慨的同时,要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践行不获全胜不撤退的使命担当

黄文秀同志是“时代楷模”、选调生群体的优秀代表,她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她曾说,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她把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这一重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扎根基层,奉献青春,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全心全意投入到百坭村的脱贫工作中去,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在驻村满一年的那天,她的汽车仪表盘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以极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完成了各项脱贫攻坚任务,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彰显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品质。

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回望的岁月,一代代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数个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只有我们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学习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在9000多万党员凝聚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在伟大的征程中才能披荆斩棘,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学习张富清黄文秀心得体会汇总篇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尤其是青年共产党员,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勇于奉献,甘于奉献,倾心投入,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近日,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鼓舞我们,深入学习了新时代的优秀先进事迹,激发强大的力量,让广大党员树立远大的目标,指明坚定前行的方向。向她学习,就要学习她满怀初心的赤子之情。

坚定信念,信了就不能打折。一个人能走多远,不要问他的双脚,而要问他的志向。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决定着事业的成败。黄文秀同志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说“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在他眼中,理想信念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绝不是口号,信了就要一心想着为党为人民而战,是终其一生的任务,更是不能打折扣的担当。

黄文秀说过:“长征中,战士们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她不畏艰辛的付出和深沉的热爱,是她积极作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硕果,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她掉过眼泪,但没有说过放弃,在她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撤退、没有后悔,作为一名党员,脚踏实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在担任第一书记一周年时,她在手记里写下了一句话,“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这就是黄文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砥砺前行,谱写了新时代青年壮丽的青春之歌。

每一个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指路之灯,就像黄文秀同志,为众多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新时代的我们也是更多人的指路之灯,披荆斩棘,我们无畏前方的黑暗险阻,我们将以坚定的意志、顽强的作风、敏捷的思虑、团结的作风为更多更多的人民,为更多的后来者迸发出属于新时代的我们的光辉,将更多的希望留在中国的大地上,终有那么一天,雄鸡将啼鸣,迎来灿烂的朝霞。

学习张富清黄文秀心得体会汇总篇五

黄文秀说,农村走出去的人很多,自己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基层工作很难做,但总得有人来做。朴实无华的话语,包含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驻村一年多时间,黄文秀从新手变为熟悉脱贫攻坚工作的能手,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她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心系群众,获得了群众高度赞誉。她是我们新时代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在扶贫心得中,黄文秀这样写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将“长征精神”融入血液,化为初心,黄文秀以忠于人民的情怀、只争朝夕的敬业精神,诠释了担当的真实含义。

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工作的意义在何方?民族、社会、理想、担当,看似是很大的词,但从黄文秀身上,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这些词的厚重分量,感受到它们的温度。不管身在何处、身居何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大展身手的地方,群众的所思所盼就是我们努力前行的方向。在他人踌躇时脚踏实地,在他人怀疑时执着坚定,在他人埋怨时充满乐观,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就能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学习张富清黄文秀心得体会汇总篇六

“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这是西南边陲深度贫困地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驻村期间写下的一段文字。

如今,她因为遭遇山洪不幸牺牲,但她躬身扶贫一线,尽职尽责的精神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青年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复兴梦的道路上前进。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一直鼓舞着一代代人,成为不少人的精神食粮和前进动力。

当前,已是和平年代,虽没有战争年代中的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但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时代矛盾。对于年轻干部,尤其是奋战在基层一线干部而言,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辛苦与繁忙、不解与冲突等不可言喻。然而,作为国家干部,即使在基层最普通的岗位,都必须不忘党的建设大业,端正心态,积极做好基层的“绣花针”。

“绣花针”精神代表着坚韧与细致,执着与忠诚。在扶贫攻坚事业中,千头万绪的工作需要基层干部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一线,与百姓同甘共苦,帮助百姓脱贫致富。虽然全国都在为基层减负,但服务扶贫一线的过程依然充满挑战与诱惑,挑战来自基层一线贫苦的作业环境、复杂多变的工作对象、困难重重的脱贫项目和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诱惑来至于基层一线的低待遇与繁华都市的高薪资形成的巨大反差,它们时刻影响着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奋斗方向。

此时,我们就要学习黄文秀高学历高资质却甘于躬身扶贫一线,任劳任怨的精神。因为,扶贫工作如长征之路,漫漫而修远,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朝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以“绣花”的精神基层建功立业,不负青春昭华,绣出基层的美丽画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