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乡村振兴工作汇报(通用19篇)

时间:2023-11-21 07:53:06 作者:薇儿 村上乡村振兴工作汇报(通用19篇)

工作汇报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有助于加强团队的合作和协调。在下面的工作汇报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岗位的汇报方式和写作风格,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年某村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汇报集合

第一,全面落实国家补贴政策。将扶贫部门的贫困家庭信息库与学生学籍库进行数据比较,确定受助学生的范围。同时,结合扶贫信息库动态调整的特点,组织镇中心学校不间断调查该地区的贫困学生,提高资助学生信息检查的准确性,使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每个贫困家庭的学生,确保资助没有遗漏。2021年春季学期,为1709名享受扶贫政策的学生支付各种生活补助费、教育保障费和国家助学金85.6625万元,为1366名义务教育阶段脱贫享受政策的学生支付营养餐费54.64万元。目前,贫困学生资助信息已经汇总统计完毕,全部录入资助系统,等待财政部门筹集资金,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

第二,正常开展控制辍学,保护学校。建立彻底的调查机制,对因病、因残、因厌学、因缺乏关怀等原因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进行分类调查。,特别是对四类贫困家庭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以每年3月和9月为重点监测时间,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一生一案,对疑似辍学的学生进行劝说和返校。截至目前,全县已发现5名疑似辍学生,其中2名因病因残、3名重病重残。在分包商的积极帮助下,他们的病情痊愈后都返校。

第三,加强农村学校建设。规划建设230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涉及12所学校,建设面积8050平方米,投资1886万元。目前,该批项目的地质勘探和图纸设计已经完成;规划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1所,建设学生宿舍楼及附属设施,建设面积1350平方米,投资320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招标;计划确定6所包容性幼儿园,目前正在修订中,以确保认定在7月底前完成。

第一,扎实开展资助政策宣传。通过宣传手册、理解卡、宣传栏、给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和维度的宣传。,确保全社会都知道政策。二是建立教师一帮一帮扶制度。安排教师与每一位贫困学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孤儿、残疾学生等学生一帮一帮。

”联系帮扶,定期进行走访,向家长宣讲政策,及时了解学生就学情况和受助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三是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学校倾斜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学装备水平、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师资水平,大幅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按照通知要求,汇报我县2019年上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议、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2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40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48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15个。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巩固和完善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3.63亿元。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成员总数达11900户,入股土地18万亩。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3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已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

(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950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4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3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7个,已完成投资1.06亿元。

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xxx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省农科院8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

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三)文化振兴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丰富百姓生活。在全县260个行政村建设“大喇叭”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280个、文化墙6万延长米、农家书屋245个、文化活动室289个。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先进个人、xxx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70人,有1万余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

(四)生态振兴方面。

围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镇村组街(巷)户”同步推进,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装路灯6200多盏,栽植树木500万株,栽植花草60万平方米,建农村饮水工程1227处,建成特色示范村35个、推进村150个。

(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调整退出一批、选拔进入一批,将8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对32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21人;选拔26名选派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村书记职务。

二是发展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26个,党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5个。

三是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在向上争取扶持、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乡镇财政增收、抓班子带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县选派干部共帮助派驻乡村协调项目294个,协调资金1.73亿元。

“一村一品”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乡村人才资源匮乏。

(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依托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发展商贸物流、杂粮种植加工、蔬菜种植销售、生猪和肉驴养殖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

(二)稳步构建农业共营制体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倾斜,力争到2019年底实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规范达标土地股份合作社150个。

(三)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提升农民农技水平。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到2019年底完成职业经理人90名、新型职业农民450名培训培养任务。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街道村党支部书记,根据市委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指示精神和统一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现就将我村乡村振兴情况汇报如下:

奎山街道大岭三村现有户,人,党员名,全村共有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共计4人。近年来,大岭三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落实乡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团结一致,大力推进村居旧村改造,创新思路、发展村集体经济。

村于年适时启动了一期旧村改造,并于2年和华纳房地产达成一致并签订合同。同年5月顺利开工,我村将支部建在工地,让党员活动在工地、作用发挥在工地,组织党小组长积极参与。监督、督促地产方保质保量的按照合同在工期内按时完成安置楼建设。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以“红色传播”、“目标管理”、“工程廉洁”为工作内容,助推安置楼顺利竣工。目前,一期拆迁户已于年分配完成并入住。年启动的二期旧村改造拆迁户已基本完成安置。

党支部深知旧村改造的功能不仅在于为老百姓建设一座外壳漂亮的居所,更应该为他们提供一处舒心港湾。在村生活小区建设过程中,同步设置了中心广场、购物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人幸福院及休闲公园等配套齐全。同时,村党支部聘请了专业的物业公司提供日常物业服务,及时解决居民居住中的实际问题,把为居民服务的意识落到实处,营造了优美舒心的生活居住环境。

在如何转变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上下功夫,克服安于现状,疏于进取的思想,努力培植村集体增收的可靠产业。目前我村有沿街出租、便民市场、建材市场等村集体经济项目。

沿街出租主要是以多层安置楼沿街和高层安置楼沿街,多层安置楼沿街面积为6988平方米,高层安置楼沿街面积为3700平方米,沿街商铺租赁每年为村集体收入206万元。

便民市场是我们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一个试点,是以市场化管理,增加集体收入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也是办事处和村委会认真贯彻农村振兴发展战略,投资项目转型的体现。

建材市场是通过整合集体用地进行开发建设,多方筹集资金,采取盘活村集体现有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和闲置资源进行投资开发,能更好的为村民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同时给村集体带来了更好的良性收益,为村里建设增加更多的灵活性。

现村集体为了壮大村集体收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准备在重庆路东侧,沙墩河两侧建设以商业、酒店、宾馆、办公一体化综合服务中心、奎安老年康养中心、奎安老年照料中心。按照休闲产业+养老养生产业+健康产业的养老养生方式及理念,打造具有养老养生功能的康养中心,营造出一个具有高品质养老养生、医疗健康、娱乐休闲、生态养老文化社区。

进一步加强村干部责任制考核和民主评议活动,增强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提倡礼貌用语,热情接待,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通过公示、网络等方式大力宣传惠农政策的合理性及优越性。引导村民合理选择。为五保户、特困户争取最低生活保障、为残疾村民争取残疾人就业基金,把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百姓家中,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我们以村文化宣传、文体活动为载体,把思想教育融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能吸引村民广泛参与,并使村民在自觉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为了能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我村将通过多种形式在居民中开展了各类普法宣传活动,营造了一个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2021年我村将建立一个百姓大舞台,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使村党员群众在广泛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增强了村归属感和凝聚力。

面向未来,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村两委将始终抱着发展一方经济,改变一方面貌,造福一方百姓的强烈使命感,勇立潮头,负重拼搏,后发崛起,凡事都要争一流,当先进,创特色,将我村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生动的现实。

谢谢大家!

村上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2021年上半年以来,乡村振兴办公室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乡村振兴办公室202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全面完成小额扶贫贷款清收。吴家店镇2021年到期小额扶贫贷款共345户753.3万元,为做好贷款清收工作,确保贷款不出现逾期。吴家店镇提前谋划、广泛动员、分类施策,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于2021年4月底全面完成小额扶贫贷款清收任务。

(二)扎实开展扶贫档案整理。根据《关于开展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通知》(金扶〔2021〕4号)文件精神,吴家店镇科学谋划,合理分工,并明确镇、村、部门的责任,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学习档案整理知识,多次开展档案知识培训,截至2021年6月底,基本完成扶贫档案收集。

(三)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一是认真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根据县乡村振兴局统一部署,吴家店镇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对全镇脱贫户、边缘户、一般户开展排查,经排查全镇发现18个问题,当前均已建立整改台账、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二是认真开展监测对象识别。按照监测对象识别程序,全镇13个行政村对所有群众开展了全面排查,经识别,全镇共新增监测户10户,目前已按照程序向县级备案,下一步将按照相关文件落实帮扶政策。

(四)全力抓好基础数据工作。2021年上半年,镇乡村振兴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国家系统、省系统数据录入维护等工作,当前所有数据均按照要求进行维护,项目信息均全面录入到系统中,没有出现任何数据问题。

(一)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按照上级工作要求,重点关注监测对象生产生活情况,抓好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多渠道增加扶贫户家庭收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户。

(二)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抓好扶贫专员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专干学习各项新业务,确保专干专业素质过硬,顺利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村上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谋划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抓好因地制宜做大特色产业,壮大镇域经济实力。

在城乡建设上,重点做好集镇拓展区规划设计,争取项目资金,加快项目进度,高标准打造漫水河镇新集镇。结合“最美环线”建设,加快茶马古道基础设施建设和漫水河镇敬老院、中心卫生院新建工作。积极做好歇马台中心村、万家山响水洪中心村建设工作,继续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

在环境整治上,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彻底的改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让广大村民自觉加入到美好家园的建设中来。继续大力推行“厕所革命”,对已经完成厕所改造的部分村,要继续提升品质;对未改造的村要挑选条件好的优先改厕,积累经验,逐步向纵深推广。

在产业结构上,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坚持科学规划,打造品牌,加大宣传,增加产业附加值,支持能人大户发展,规模经营,形成规模优势,进一步带动群众发展致富。

村上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发展,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力争用10年时间把全市104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我区积极探索振兴乡村之路,先后开展村企合作、产业导入、产业培育、名镇名村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工作。其中,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产业兴旺的农村经济,治理有效的基层组织,共建共享的文明乡风,顺利通过广东省“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的绩效评估,获评“优秀”等级,“农村有产业、农民有就业、农村有环境、农村有服务、农村有治理”的五有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针对农村产业“空心化”、村庄“空巢化”,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不热、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我区首创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城村人”融合为发展导向,利用社会资本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活力,实现农村发展“第二次飞跃”:

一是推动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区委、区政府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作风,通过第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等重要会议,将乡村振兴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予以部署,制定并印发组织实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提神”、“弄通提能”“做实提效”工作方案,经过大量的摸底调查、研究,创新提出以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法,并率先与碧桂园、华侨城达成合作共识,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

二是高标准全域谋划乡村振兴。在区委、区政府牵头下,各镇、街道迅速开展资源排查,掌握家底,并结合各行政村资源禀赋,制定《镇(街道)全域乡村振兴三年总体规划方案工作表》,明确了试点片区、产业定位、具体工作、发展规模,按照全区102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市场化模式分三年(2018年30%、2019年40%、2020年30%的行政村覆盖比例)推进。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高标准谋划制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压实责任。举全区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2018年惠阳区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方案》,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纳入到有关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落实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把产业振兴最终成果落到促进农民就业、增产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农民生活富裕。

四是打造试点推动全面开花。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我区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开花,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落实各类乡村项目共计7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30个,初步形成以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商业商贸、电商物流、现代金融、城市更新等多种业态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一)推进乡村振兴人员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人是关键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到中央下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但是还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例如乡村振兴对于基层特别是村委书记、小组长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缺乏相应的认识。但往往工作的开展,他们是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如果意识不转变,那么乡村振兴落地就比较困难。因而在组织保障上不仅需要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还要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建优,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发挥乡贤作用,鼓励乡贤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创收。

(二)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财政保障是重要因素。根据资源摸排,目前我区存在三种类型农村情况:第一类城镇化程度较高,以二三产为支撑的准城中村;第二类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需导入产业激发发展动能的村庄;第三类是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薄弱村,亟需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村庄。我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将村庄捆绑导入产业形成规划编制规划发展。然而占大部分比例的第三类型的农村,虽然随着政府的逐年增加投入,农村面的村巷道、路灯、垃圾处理、学校等硬性条件逐渐完善,但是重大基础设施覆盖面、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等还相对滞后。乡村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不均衡,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机制进行精准施策,将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同时科学系统整合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三)农村土地利用问题。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土地利用工作中,存在村庄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村庄规划期限不一致,且村庄规划对村庄建设用地的需求远远超过村土地利用规划实际建设用地规模,无法发挥村土地利用规划在“多规合一”中“底盘”作用,导致实际编制的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难以落地实施。此外,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和用地审批时限过长,程序复杂造成部分重大建设项目无法及时落地。对此,建议市级层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指导意见。

下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继续拓展乡村振兴范围,积极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惠阳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为全市乃至全省走在前列主动担当、多做贡献。

某村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汇报

按照通知要求,汇报我县2019年上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议、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2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40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48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15个。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巩固和完善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3.63亿元。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成员总数达11900户,入股土地18万亩。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3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已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

(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950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4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3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7个,已完成投资1.06亿元。

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xxx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省农科院8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

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三)文化振兴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丰富百姓生活。在全县260个行政村建设“大喇叭”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280个、文化墙6万延长米、农家书屋245个、文化活动室289个。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先进个人、xxx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70人,有1万余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

(四)生态振兴方面。

围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镇村组街(巷)户”同步推进,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装路灯6200多盏,栽植树木500万株,栽植花草60万平方米,建农村饮水工程1227处,建成特色示范村35个、推进村150个。

(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调整退出一批、选拔进入一批,将8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对32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21人;选拔26名选派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村书记职务。

二是发展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26个,党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5个。

三是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在向上争取扶持、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乡镇财政增收、抓班子带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县选派干部共帮助派驻乡村协调项目294个,协调资金1.73亿元。

“一村一品”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乡村人才资源匮乏。

(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依托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发展商贸物流、杂粮种植加工、蔬菜种植销售、生猪和肉驴养殖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

(二)稳步构建农业共营制体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倾斜,力争到2019年底实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规范达标土地股份合作社150个。

(三)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提升农民农技水平。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到2019年底完成职业经理人90名、新型职业农民450名培训培养任务。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做到“五个坚持”,全力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一)成立工作专班,统筹五大振兴。根据《中共县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成立乡村振兴五个专班抓好工作推进落实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县成立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工作专班,各专班由2-3名县级领导同志任组长,2-3个部门为牵头推进单位。各工作专班对照省、市、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五个专班重点任务清单》部署要求,明确重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制定落实方案,加强工作调度,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目前,五个工作专班都召开了调度会议,制定了工作规则,健全了工作机制,确保了乡村“五大振兴”工作有序推进。

(二)坚持农业奠基,推进产业振兴。一是持续壮大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培育“一乡一业”专业镇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96个,初步形成五大特色种植板块;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2516家,家庭农场总数达3639家,种植大户总数达406户;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95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注册涉农类商标108个,罗汉参、青山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羊肉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香瓜”、“蜜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围绕做大做强“单养千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制定出台《单养千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实施意见》、《羊肉汤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同时与江苏省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青山羊产业研究院,把肉羊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二是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观光型农业新业态,建设了方乘田园、君信农业、立源菌业、绿禾庄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余处;获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打造省旅游强乡镇3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1个;21个村被认证为中国“淘宝村”,46个村获评市级电子商务专业村,全县农村电商企业达到356家,今年实现电商交易额305亿元,同比增长9.6%。三是全面推进农村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六位一体”土地流转保障措施,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4.84万亩。其中,50亩以上成方连片土地流转面积达23.7万亩,2019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为20.3万亩;今年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资格认定、股权量化、股权设置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机制,农业农村局、中国人民银行支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银农互动”助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

(三)坚持引育并重,推进人才振兴。一是突出人才支撑,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组织开展了“技能培训田间课堂”、“新型职业农民”等“短平快”式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致富本领。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26期、6200人/次,为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奔康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加大农业农村人才选派力度,聘任江南大学焦爱权教授为第五批省派科技副县长;目前第四批269名县派第一书记、13名下派村支部书记已对接入驻包帮单位。今年招募的36名“三支一扶”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已全部派到18个乡镇,每个乡镇2人。二是突出政策引导,全面掀起返乡创业高潮。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在外能人多、“人口红利”大的优势,在去年成功举办“绿叶对根的深情”——我县游子对话家乡暨全县返乡创业签约活动的基础上,今年举办了“君心归处是吾乡”——第二届返乡创业大会,签约返乡创业项目239个,合同总投资额184亿元。截止目前,共设立在外返乡创业服务站24个,签约项目295个、总投资324亿元,返乡创业人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1529家,带动就业8975人。

(四)坚持铸魂塑形,推进文化振兴。一是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四心”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创新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乡村夜话”、“孝善敬老饺子宴”、“新时代文明实践银行”四个品牌工作,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卫视等媒体相继进行典型报道和刊发评论文章,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目前,全县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2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9处,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18个,力争今年全县90%的村庄创建为县级以上文明村。二是丰富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基本实现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县502个行政村乡村文体广场、文艺队伍实现全覆盖。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村史馆)22个,培育乡土民间文化能人、文化活动带头人1000多人,2019年初全县62个村举办了乡村春晚。

(五)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振兴。一是突出连片打造,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全县22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每个片区含4-6个村庄)进行重点打造,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80余个,其中a级示范村达到50个,a级示范村覆盖率12.8%;紧紧抓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全县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55个,合并村庄269个,涉及人口8.2万人,复垦土地约1.8万亩,节余挂钩指标1.4万亩。今年正在实施的增减挂钩项目43个,合并村庄196个,涉及人口8.4万人,可复垦土地2.3万亩,节余挂钩指标1.7万亩。同时对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因地制宜打造,聘请了北京绿十字规划公司,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以旧修旧,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以不同风格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配建保洁队伍,城乡全天候不间断保洁、生活垃圾随产随清,垃圾日产日清,卫生保洁实现城乡全覆盖。镇驻地已建成污水处理站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污水处理站18个。全部完成2019年全县4500户改厕任务。三是突出统防统治,大力开展污染源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88%,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6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0%。大力推进“绿色革命”,完成植树造林5.1万亩,新增省级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4个,全市创建森林城市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大力推进水源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三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行动,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一是突出激励保障,促进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对全县502个村党支部进行了评星定级,评定出五星级党支部92个,四星级党支部240个,三星级党支部141个,二星级党支部25个,一星级党支部4个,评选二星级“头雁”书记7名、一星级“头雁”书记37名,参照试用期公务员落实经济待遇,7名二星级“头雁”书记月增资915元,37名一星级“头雁”书记月增资300元,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多举并措,持续壮大经营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经营性村集体经济,鼓励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兴业,通过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利用招商引资政策、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对接市场需求、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目前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万元,60个村突破10万元。

2020年上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联村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本着开局就要奔跑的姿态,结合“七大行动”,围绕年度目标,紧扣中心工作,全面扎实推进工作。下面,我就__村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打算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实行民主决策。确定了党支部碰头会、“两委”班子联席会、工作生活会的“三会”制度,多听取意见建议,发挥班子工作主动性,对镇党委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我们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二是落实领办党建项目。自新文化礼堂项目领办以来,党总支严格按照申报计划开展工作。三是狠抓党员教育管理。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是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每月25日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开展好党员志愿者活动。

今年党建上的一项实事是:穆书记、夏镇重视,党总支密切配合,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功安排动员2党员户的住房拆建时,缩小面积让出土地,往西退进,拓宽__路口,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目前已谈妥,预计在7月中下旬启动。

第一批立项的原__南稠厂老厂房(腾退面积3.29亩)拆除复耕到位,已通过桐乡初步验收。第三批坟头河地块,立项后,正在做拆前准备工作,打算下半年在镇规定的时间内拆除复耕。尚有1.5亩缺口,正在积极挖掘地块,近期上报补足。

1、在“创建无违建镇”的大形势下,__村全面按照市,镇要求,联村领导带队,实地全面排查体制内党员干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上报,全力主动配合做好自查。2、结合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对科洲沿线开展了大整治,拆除影响村容镇貌的乱搭建10处,绿化一处。3、配合镇精品路线建设,已经实地做好了排摸工作,马上将对精品路线沿线的乱搭建和环境卫生问题开展整治。

在桐乡市“三治融合”的大背景下,__村妇联以“一约两会三团”为基础,以基层妇联改革为契机,创新设立“麻花议事团”,使妇女群众由基层社会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助力乡村振兴,村民安居乐业。效果显著,并得到上级领导认可,现在全市推广。创建民主法治村、成立“一约两会三团”,坚持“五议两公开”按照“多样、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原则,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代表会议等形式通报村各项工作。在土地征迁、退散进集、垃圾分类、出租房整治等工作中,先后召开党员、村民组长、百姓议事会等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让村民的意愿体现到每一个环节,为__村带来了民主的新风。从而更好地激发村民的参与度,集思广益,形成了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大大减少了矛盾纠纷,有效贯彻三治融合理念。目前我们以网格为单位,全力做好“千名党员进网格”暨平安建设三率宣传月活动。

1、以重点惠民工程为依托,提升村民群众生活水平。打算投资600万新建文化礼堂(已完成设计,预算招标中),投资100万新建小型足球场(土地已经落实,设计中)、投资100万新建沿河景观走道(设计中),所有项目建成后,新文化礼堂、小型足球场、沿河景观走道,加上原有的村文化公园和篮球场等,连同村部大楼,将连成一片,打造出一个__村便民服务、文体休闲的综合性中心,为乡村振兴夯实了硬件基础。

2、以生态环境“万人大排查、百日大整治”为抓手,开展全村领域的生态环境卫生问题大整治。__村以网格为单位,责任到人,全村范围大排查,截止目前为止发现偷倒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卫生死角等各类问题53处,整改问题53处,并对部分整治好的地方种植了绿化,整治还在继续中,通过整治,必将大大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有利于提升村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3、便民菜场开业,方便群众购物。我村便民菜场已在5月1日正式开业,便民菜场的建成不但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方便附近群众购物,振兴乡村经济,也有利于__路口乱设摊问题的解决。

4、其他民生工程。对北桥头通组道路进行大中修、做好粮食功能区建设(包括新建u形渠道1.2公里、硬化田间道路2公里),新建周家河桥梁一座(已开工),新建北桥头、南安居桥涵2座(已开工)。

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惠民工程的建设,必将大大的推动__村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

一、党建上,以网格支部为单位,继续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二、确保做好退散进集,在做好第三批坟头河地块的基础上,想方设法补足任务数,确保上级验收过关。

三、继续做好三改一拆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出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推动无违建镇的创建。

四、做好文化礼堂扩建工程、小型足球场的建设和沿河景观走道的建设,尽快打造出一个__村便民服务、文体休闲的综合性中心。

五、确保做好__路口道路拓宽工程,缓解交通压力,提升__形象。

六、继续做好全村粮食功能区建设,加强农业管理,提升农业设施,逐步完善全村农间道路硬化建设。

七、其他条线工作追求精益求精,按照任务目标的时间节点,全力以赴完成各项任务。

2020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再接再厉,以奔跑的姿态,强化干部执行力,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为打造“美丽新__,幸福新__”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敬请领导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2020年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汇报根据区委确定的“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分局立足自身职能,根据区委《x年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计划》的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落实责任和研究制定措施,大力开展了乡村振兴工作。

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一是规划引领,超前安排。按照调整完善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重点围绕土地整治和特色农业,加强了对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的管控。

二是科学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市自然资源局下达x年土地利用计划后,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在安排时积极向农村倾斜,主要用于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根据x实际科学安排确定了拟征收的相关地块,其中用于x社区x.x亩、x社区x.x亩、x安置用地x.x亩、x项目x.x亩。

三是实施“土地整治+”惠农工程。发挥土地整治的平台性、综合性作用,规划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改善项目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田园综合体,让农民在土地整治中受益。

(x)x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完成,新打机井x眼、输水管道x米、出水口x个、排气阀门井x个、泄水井x个、排水沟x米、过路管涵x座、桥涵x座、闸房x座、变配电室x座、低压电缆x米、塔杆组立架线x米、变压器x台、过路顶管x米、修建硬化路x米、标志牌x座。该项目已完成区级初验,正准备市级评审。

(x)去年已完成的x个土地整治项目共新增耕地x.x亩,其中x个项目新增占补平衡指标x.x亩,已完成省厅内业报备入库,正在进行外业核查。x个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x.x亩,正进行报备入库。(主要用于北斗科技园、老龄产业园、中基食品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帅天科技等园区用地)。

x个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与预算;

x个项目已论证通过。

四是积极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基础上,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人员、设备、资金上全力支持不动产登记网点向基层延伸,目前九龙街道已经具备受理登记条件。其他镇街正在积极筹备中。

三是加快推进征地供地力度,做好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村生态宜居的土地保障。按照棚户区改造进度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征地和供地。召开专门会议予以安排部署,突击决战,确保了凤凰辛冬片区、柳沟棚改片区等x个拆旧村庄土地征收报批进度,棚户区改造安置供地x宗,面积x.x亩,成交价款x.x亿元,确保了村民安置的顺利落地。在供地政策上打破工业用地低于x亩的不予供地的限制。今年在智能装备园供应低于x亩的地块x宗,坊安街道供地x宗。

二、下步工作打算在振兴乡村战略方面,下步我们拟有效运用以下政策措施:

x.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对具有资源优势和突出特色的村庄,统筹城乡规模,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与住建部门村庄规划衔接,优化村庄布局,强化用途管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适时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预留x%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乡村振兴用地空间。

x.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优先保障农民权益。按照比例探索建立新增计划指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配比使用制度。积极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增减挂钩,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升项目质量。

x.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鼓励利用村庄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对急需落地的重点项目,实行评估认定制度,纳入优先预支计划指标范围,给予重点保障。

201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中央主要媒体多次报道和推介长沙“三农”工作经验。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作为全市主题教育核心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切实将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湖南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对打好“三大战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控非洲猪瘟等总书记关心关注的工作,结合长沙实际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意见或方案,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转化为长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二)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办公会议对重点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10月26日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观摩推进会,切实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领导。各市直部门明确“一把手”负责,县、乡两级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机构,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严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坚定不移落实“四个优先”原则,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择优调任市直农口部门负责人到区县(市)党政班子,将17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破格提拔为乡镇班子成员。在要素配备上优先满足,对引进的农林领域高精尖领军人才给予100万资金奖励,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的15%保障农业用地需求。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2019年市级安排财政资金21.88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同比增长23.8%;启动全省首支市场化运作的农业投资基金,落实股权投资1亿元;联合蚂蚁金服实施农村惠金融项目,累计发放贷款约15亿元。

(四)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规划引领作用。出台《长沙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突出抓好村庄规划修编提质,制定《长沙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启动镇村国土空间规划全覆盖两年行动计划,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在3个乡镇、61个村开展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试点,预计到2020年底可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

(五)全面建立实施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机制。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要求,出台《长沙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建立对各区县(市)党委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体系。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到各级绩效考核,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清单,组建11个专项推进组开展常态化督导,采取评优、奖补、通报、约谈、问责等多种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一)脱贫攻坚全面推进。统筹推进本市脱贫和对口帮扶“两个战场”脱贫攻坚战,预计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64人,帮扶的8个贫困县2019年有望脱贫摘帽。精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整改中央巡视和督查考核发现问题,落实贫困学生资助2067.3万元,累计救助大病患者4.4万人次,落实1578户存量危房改造,每月发放29825名兜底保障对象补助资金897万元。大力推进“两业”扶贫。铺排产业扶贫项目553个,认定就业扶贫车间95家,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360人。切实担当省会扶贫责任。落实对口帮扶龙山县项目302个,到位帮扶资金1.6亿元;组织7个区县(市)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帮扶项目77个。

(二)现代都市农业全面发展。以“一县一特”产业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六大强农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长沙绿茶、宁乡花猪、浏阳油茶、望城蔬菜、小龙虾和花卉苗木六大“一县一特”产业链,新改建万头宁乡花猪养殖场7家、标准化长沙绿茶优质茶园2万亩、望城蔬菜基地2万亩和小龙虾养殖基地6.8万亩。稳定发展基础产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7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超过250万亩;落实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规范禁养区划定,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恢复生猪产能。加快发展融合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总收入预计超过2500亿元;累计创建星级农庄187家,长沙县浔龙河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乡村旅游年接待旅客量预计超过3000万人次。

(三)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以“五治”为切入点,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力量“治厕”。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22万户,改厕数量全省第一。宁乡市改厕五统一、四不准、三必改、两底线、一原则的“54321”工作标准在全省推介。分类减量“治垃圾”。行政村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到92.8%。长沙县获评2018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在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疏堵结合“治房”。大力推进“一户多宅”“空心房”清理拆除,2018年来累计拆除27263户,拆除复垦面积5766.89亩。综合施策“治水”。大力实施生活污水、小微水体、江河流域“三水同治”,全面推广三格化粪池+堆沤池+隔油池+人工湿地的“三池一地”治理模式。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14家中央网络媒体对长沙“治水”工作成效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全民参与“治风”。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过程,浏阳市书香村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望城区静慎村“九贤治村”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

(四)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壮大。铺排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乡村服务型“四型”项目352个,消除“薄弱村”291个。夯实发展新基础。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清理核实集体资产276.85亿元,清查经营性资产81.69亿元、建设用地162.28万亩;基本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完善发展新组织。有序开展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开展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专项培训,“带头人”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探索发展新路径。长沙县探索形成物业经营型的“抱团”等六种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浏阳市沙市镇东门村以村级经营性资产入股企业发展体育运动休闲农庄,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80万元;宁乡市大成桥镇鹊山村发展土地合作型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望城区乔口镇盘龙岭村采取“龙头企业+土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荷花虾”养殖,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带动8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五)乡村治理全面加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宁乡市大成桥镇、望城区茶亭镇静慎村、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党小组“活力指数”星级管理,推行农村党员“先锋指数”星级管理,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创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中心2个、所112个,建设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100个,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乡)”等创建活动,打造形成浏阳市“幸福屋场”、长沙县“乐和乡村”、望城区“时代乡贤”和“十美”乡村、宁乡县“善行楚沩·幸福宁乡”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配备专职驻村辅警888人,实现“一村一辅警”全覆盖,有效巩固农村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

(六)城乡融合全面深化。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初步打通,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全面推广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建立村级土地合作社463家。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有偿使用、跨村跨镇流转。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浏阳市累计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69宗、2610亩,成交总价款3.82亿元,农村集体和农民获得收益1126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质。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1.91万人,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936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实现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100%、光纤宽带通达率100%。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76所,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6家、村卫生室83家,建设60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702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当前,长沙市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乡村规划整体水平不高。有的规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公共事业等与实际脱节;有的规划和执行“两张皮”,没有发挥引导约束作用。二是农业产业有待提质增效。上市农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企业数量不多,经营主体支撑带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优化作用还不强。三是乡村基层治理基础仍然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部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群众主动自觉参与村组自治的积极性不高。

2020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长沙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加快推进长沙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一步强化政策精准落实,确保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着力健全长效扶贫机制,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易地搬迁后扶工作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开启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二)聚焦补齐农村短板。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超过90%,行政村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到100%,推广普及“三池一地”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一户多宅”“空心房”全面整治到位,乡风家风民风持续改善。着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加强乡村通信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补齐农村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聚焦发展富民产业。建设和提升长沙绿茶、宁乡花猪、浏阳油茶、望城蔬菜、荷花虾和花卉苗木六大现代农业产业链,聚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规模养殖场,建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支撑“一县一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上市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完善企业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聚焦夯实基层基础。巩固和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施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基层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能力。深化农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提升村规民约积极作用。

(五)聚焦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乡村人才引进培育行动,支持农民创新创业,鼓励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农业农村领域,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广土地合作经营,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整合涉农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绘就了新时代“三农”事业新征程的宏伟蓝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x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份,农业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工业也大都是围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因此,我市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走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努力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真正使振兴乡村的战略部署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做好“融合”文章,发展乡村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按照省委总体要求部署,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统领,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牵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走好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一是加快结构调整,打造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方向,充分发挥绿色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重点加快专用优质品种玉米、优质大米、有机杂粮杂豆、绿色蔬菜等优势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两牛一猪一禽”和羊、蛋鸡、鹌鹑、淡水鱼等传统优势养殖业规模,探索发展田园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订制农业等特色农业,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要效益。二是培育发展动能,抓好改革创新。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保险改革和新型经营体系改革,靠新体制、新机制创新培育新动能。三是推进三产融合,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依托全县x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形成玉米精深加工、畜禽加工、乳品饮品、果蔬、饲料、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着力走好产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第二,做大“人才”文章,激发乡村活力。

人才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坚持以优惠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以产教融合培育乡土人才、以真情实意关爱回乡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培育扶持一批“理念新、素质高、懂技术、会经营、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农村经纪人队伍,真正使其成为农民的“眼睛”看市场、农民的“耳朵”听信息、农民的“腿脚”跑经营,带动广大农民树立市场意识、了解市场信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民双创队伍。积极倡导外出能人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其解决各种后顾之忧,营造安心顺心舒心的创业环境,加快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大力培育双创农民,使其成为农业创新创业示范样板。三是建设一支高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通过县、乡两级多类型、多业态培训,开展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等各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争取建立院士站、博士后流动站,积极引进一批前沿科技站位高的外脑群体。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切实提高乡村干部指导农业生产的技能,真正成为行家里手;鼓励各级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采取多种形式为他们搭建展示锻炼舞台,形成“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锻炼干部、在一线重用干部”的良好导向。

第三,做优“环境”文章,优化乡村生态。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条件。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牵动,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让农民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创造更加舒适、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一是积极推进“绿色革命”。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造林绿化、沿江湿地保护和肇兰新河治理力度,全面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二是积极推行“厕所革命”。结合肇东实际,探索实践厕所无害化改造,加快厕所改造试点工作,确保经济上可接受、方式上可推广。三是积极推行“垃圾革命”。实施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将生产生活垃圾“临时收集、定点倾倒、定期清运、集中填埋”,促进就地减量和分类处理;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力度,重点对村屯坑抛弃地进行治理改造,加快推动“坑抛弃地”变成“园林景”。四是积极推行“能源革命”。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为重点,加快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既解决作物秸秆往哪里去的问题,又解决原料、能源从哪里来的问题。

四、做实“脱贫”文章,富裕乡村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坚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战,聚焦精准,持续发力。一是聚焦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既要规划实施好肉牛养殖、光伏电站、棚室蔬菜、林果产业、鲜食玉米种植、食用菌栽培、乡村旅游等县级和乡镇层面的“盖被”产业,也要发动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物业管理、以工代赈、劳务输出、代种代养等“取暖”项目,确保精准到户项目实现全覆盖,确保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强化兜底保障。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重点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cd危房改造,彻底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三是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五好模范”家庭评选、“自主脱贫典型”宣传等活动,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四是落靠各方责任。不断强化乡村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社会扶贫责任,既要明责知责,又要担责尽责,更要追责问责,不让“一户一人”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落伍掉队。

五、做强“组织”文章,加强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一是在村民自治上闯新路。不断丰富村民自治实现形式,严格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建设,加强村务财务监督管理,真正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二是在依法治理上用真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迅速形成压倒性态势。三是在道德建设上强引领。树好文明乡风,保护利用好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文化舞台上的聚光灯更多地聚焦农业、农村和农民;传好良好家风,大力弘扬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积善有余庆、忠厚传家久等传统家训,使敬老爱幼、崇德尚俭、明礼向善蔚然成风;塑好淳朴民风,大力弘扬先进乡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风化人。四是在基层保障上出实招。扎实开展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活动,解决好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强化新换届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充分发挥脱贫致富奔小康“头雁”作用;积极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真正使基层组织成为凝聚人心、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村上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街道村党支部书记,根据市委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指示精神和统一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现就将我村乡村振兴情况汇报如下:

奎山街道大岭三村现有户,人,党员名,全村共有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共计4人。近年来,大岭三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落实乡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团结一致,大力推进村居旧村改造,创新思路、发展村集体经济。

村于年适时启动了一期旧村改造,并于2年和华纳房地产达成一致并签订合同。同年5月顺利开工,我村将支部建在工地,让党员活动在工地、作用发挥在工地,组织党小组长积极参与。监督、督促地产方保质保量的按照合同在工期内按时完成安置楼建设。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以“红色传播”、“目标管理”、“工程廉洁”为工作内容,助推安置楼顺利竣工。目前,一期拆迁户已于年分配完成并入住。年启动的二期旧村改造拆迁户已基本完成安置。

党支部深知旧村改造的功能不仅在于为老百姓建设一座外壳漂亮的居所,更应该为他们提供一处舒心港湾。在村生活小区建设过程中,同步设置了中心广场、购物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人幸福院及休闲公园等配套齐全。同时,村党支部聘请了专业的物业公司提供日常物业服务,及时解决居民居住中的实际问题,把为居民服务的意识落到实处,营造了优美舒心的生活居住环境。

在如何转变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上下功夫,克服安于现状,疏于进取的思想,努力培植村集体增收的可靠产业。目前我村有沿街出租、便民市场、建材市场等村集体经济项目。

沿街出租主要是以多层安置楼沿街和高层安置楼沿街,多层安置楼沿街面积为6988平方米,高层安置楼沿街面积为3700平方米,沿街商铺租赁每年为村集体收入206万元。

便民市场是我们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一个试点,是以市场化管理,增加集体收入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也是办事处和村委会认真贯彻农村振兴发展战略,投资项目转型的体现。

建材市场是通过整合集体用地进行开发建设,多方筹集资金,采取盘活村集体现有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和闲置资源进行投资开发,能更好的为村民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同时给村集体带来了更好的良性收益,为村里建设增加更多的灵活性。

现村集体为了壮大村集体收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准备在重庆路东侧,沙墩河两侧建设以商业、酒店、宾馆、办公一体化综合服务中心、奎安老年康养中心、奎安老年照料中心。按照休闲产业+养老养生产业+健康产业的养老养生方式及理念,打造具有养老养生功能的康养中心,营造出一个具有高品质养老养生、医疗健康、娱乐休闲、生态养老文化社区。

进一步加强村干部责任制考核和民主评议活动,增强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提倡礼貌用语,热情接待,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通过公示、网络等方式大力宣传惠农政策的合理性及优越性。引导村民合理选择。为五保户、特困户争取最低生活保障、为残疾村民争取残疾人就业基金,把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百姓家中,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我们以村文化宣传、文体活动为载体,把思想教育融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能吸引村民广泛参与,并使村民在自觉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为了能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我村将通过多种形式在居民中开展了各类普法宣传活动,营造了一个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2021年我村将建立一个百姓大舞台,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使村党员群众在广泛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增强了村归属感和凝聚力。

面向未来,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村两委将始终抱着发展一方经济,改变一方面貌,造福一方百姓的强烈使命感,勇立潮头,负重拼搏,后发崛起,凡事都要争一流,当先进,创特色,将我村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生动的现实。

谢谢大家!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xx发【20xx】1号“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任务,努力推动我镇乡村振兴工作。

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分管,镇农业、农经、水利、农机、财政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联合办公。

加强新型农民、返乡农民的职业培训,努力培养照就一批致富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今年返乡创业农民*人,到9月底全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达*人次。

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今年以来已经完成改厕任务*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积极推进河长制工作,建立一河一册档案,镇村河长巡河制度常态化,汲取河长制工作经验,建立林长制一林一册档案;与。

扶贫。

广场、文化活动中心高度融合,打照精品公庄中心村。

近年来,随着*省级文化广场的建成,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在我镇蓬勃兴起,共有腰鼓队、锣鼓队4支,龙狮队1支,广场健身舞队10余支,群众业余生活极为丰富,篮球队、乒乓球队相继组成,锣鼓队、篮球队还参加县级组织的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移风易俗落到实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机遇,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建好支部班子,积极输送年轻干部到市、县参加学习培训,充分发挥各村支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引导和指导作用,通过支部班子的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营造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生动局面;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制定村规民约;发挥基层组织堡垒作用,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继去年我镇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后,今年各村积极稳步发展,9月底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8个村已经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建立台账,搭建集体资产管理平台,适时开展股权设置、成员身份界定工作。

某村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汇报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做到“五个坚持”,全力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一)成立工作专班,统筹五大振兴。根据《中共县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成立乡村振兴五个专班抓好工作推进落实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县成立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工作专班,各专班由2-3名县级领导同志任组长,2-3个部门为牵头推进单位。各工作专班对照省、市、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五个专班重点任务清单》部署要求,明确重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制定落实方案,加强工作调度,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目前,五个工作专班都召开了调度会议,制定了工作规则,健全了工作机制,确保了乡村“五大振兴”工作有序推进。

(二)坚持农业奠基,推进产业振兴。一是持续壮大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培育“一乡一业”专业镇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96个,初步形成五大特色种植板块;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2516家,家庭农场总数达3639家,种植大户总数达406户;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95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注册涉农类商标108个,罗汉参、青山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羊肉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香瓜”、“蜜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围绕做大做强“单养千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制定出台《单养千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实施意见》、《羊肉汤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同时与江苏省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青山羊产业研究院,把肉羊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二是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观光型农业新业态,建设了方乘田园、君信农业、立源菌业、绿禾庄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余处;获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打造省旅游强乡镇3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1个;21个村被认证为中国“淘宝村”,46个村获评市级电子商务专业村,全县农村电商企业达到356家,今年实现电商交易额305亿元,同比增长9.6%。三是全面推进农村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六位一体”土地流转保障措施,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4.84万亩。其中,50亩以上成方连片土地流转面积达23.7万亩,2019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为20.3万亩;今年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资格认定、股权量化、股权设置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机制,农业农村局、中国人民银行支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银农互动”助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

(三)坚持引育并重,推进人才振兴。一是突出人才支撑,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组织开展了“技能培训田间课堂”、“新型职业农民”等“短平快”式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致富本领。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26期、6200人/次,为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奔康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加大农业农村人才选派力度,聘任江南大学焦爱权教授为第五批省派科技副县长;目前第四批269名县派第一书记、13名下派村支部书记已对接入驻包帮单位。今年招募的36名“三支一扶”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已全部派到18个乡镇,每个乡镇2人。二是突出政策引导,全面掀起返乡创业高潮。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在外能人多、“人口红利”大的优势,在去年成功举办“绿叶对根的深情”——我县游子对话家乡暨全县返乡创业签约活动的基础上,今年举办了“君心归处是吾乡”——第二届返乡创业大会,签约返乡创业项目239个,合同总投资额184亿元。截止目前,共设立在外返乡创业服务站24个,签约项目295个、总投资324亿元,返乡创业人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1529家,带动就业8975人。

(四)坚持铸魂塑形,推进文化振兴。一是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四心”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创新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乡村夜话”、“孝善敬老饺子宴”、“新时代文明实践银行”四个品牌工作,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卫视等媒体相继进行典型报道和刊发评论文章,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目前,全县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2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9处,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18个,力争今年全县90%的村庄创建为县级以上文明村。二是丰富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基本实现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县502个行政村乡村文体广场、文艺队伍实现全覆盖。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村史馆)22个,培育乡土民间文化能人、文化活动带头人1000多人,2019年初全县62个村举办了乡村春晚。

(五)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振兴。一是突出连片打造,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全县22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每个片区含4-6个村庄)进行重点打造,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80余个,其中a级示范村达到50个,a级示范村覆盖率12.8%;紧紧抓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全县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55个,合并村庄269个,涉及人口8.2万人,复垦土地约1.8万亩,节余挂钩指标1.4万亩。今年正在实施的增减挂钩项目43个,合并村庄196个,涉及人口8.4万人,可复垦土地2.3万亩,节余挂钩指标1.7万亩。同时对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因地制宜打造,聘请了北京绿十字规划公司,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以旧修旧,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以不同风格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配建保洁队伍,城乡全天候不间断保洁、生活垃圾随产随清,垃圾日产日清,卫生保洁实现城乡全覆盖。镇驻地已建成污水处理站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污水处理站18个。全部完成2019年全县4500户改厕任务。三是突出统防统治,大力开展污染源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88%,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6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0%。大力推进“绿色革命”,完成植树造林5.1万亩,新增省级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4个,全市创建森林城市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大力推进水源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三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行动,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一是突出激励保障,促进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对全县502个村党支部进行了评星定级,评定出五星级党支部92个,四星级党支部240个,三星级党支部141个,二星级党支部25个,一星级党支部4个,评选二星级“头雁”书记7名、一星级“头雁”书记37名,参照试用期公务员落实经济待遇,7名二星级“头雁”书记月增资915元,37名一星级“头雁”书记月增资300元,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多举并措,持续壮大经营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经营性村集体经济,鼓励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兴业,通过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利用招商引资政策、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对接市场需求、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目前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万元,60个村突破10万元。

201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中央主要媒体多次报道和推介长沙“三农”工作经验。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作为全市主题教育核心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切实将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湖南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对打好“三大战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控非洲猪瘟等总书记关心关注的工作,结合长沙实际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意见或方案,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转化为长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二)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办公会议对重点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10月26日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观摩推进会,切实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领导。各市直部门明确“一把手”负责,县、乡两级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机构,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严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坚定不移落实“四个优先”原则,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择优调任市直农口部门负责人到区县(市)党政班子,将17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破格提拔为乡镇班子成员。在要素配备上优先满足,对引进的农林领域高精尖领军人才给予100万资金奖励,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的15%保障农业用地需求。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2019年市级安排财政资金21.88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同比增长23.8%;启动全省首支市场化运作的农业投资基金,落实股权投资1亿元;联合蚂蚁金服实施农村惠金融项目,累计发放贷款约15亿元。

(四)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规划引领作用。出台《长沙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突出抓好村庄规划修编提质,制定《长沙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启动镇村国土空间规划全覆盖两年行动计划,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在3个乡镇、61个村开展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试点,预计到2020年底可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

(五)全面建立实施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机制。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要求,出台《长沙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建立对各区县(市)党委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体系。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到各级绩效考核,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清单,组建11个专项推进组开展常态化督导,采取评优、奖补、通报、约谈、问责等多种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一)脱贫攻坚全面推进。统筹推进本市脱贫和对口帮扶“两个战场”脱贫攻坚战,预计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64人,帮扶的8个贫困县2019年有望脱贫摘帽。精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整改中央巡视和督查考核发现问题,落实贫困学生资助2067.3万元,累计救助大病患者4.4万人次,落实1578户存量危房改造,每月发放29825名兜底保障对象补助资金897万元。大力推进“两业”扶贫。铺排产业扶贫项目553个,认定就业扶贫车间95家,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360人。切实担当省会扶贫责任。落实对口帮扶龙山县项目302个,到位帮扶资金1.6亿元;组织7个区县(市)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帮扶项目77个。

(二)现代都市农业全面发展。以“一县一特”产业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六大强农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长沙绿茶、宁乡花猪、浏阳油茶、望城蔬菜、小龙虾和花卉苗木六大“一县一特”产业链,新改建万头宁乡花猪养殖场7家、标准化长沙绿茶优质茶园2万亩、望城蔬菜基地2万亩和小龙虾养殖基地6.8万亩。稳定发展基础产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7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超过250万亩;落实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规范禁养区划定,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恢复生猪产能。加快发展融合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总收入预计超过2500亿元;累计创建星级农庄187家,长沙县浔龙河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乡村旅游年接待旅客量预计超过3000万人次。

(三)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以“五治”为切入点,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力量“治厕”。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22万户,改厕数量全省第一。宁乡市改厕五统一、四不准、三必改、两底线、一原则的“54321”工作标准在全省推介。分类减量“治垃圾”。行政村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到92.8%。长沙县获评2018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在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疏堵结合“治房”。大力推进“一户多宅”“空心房”清理拆除,2018年来累计拆除27263户,拆除复垦面积5766.89亩。综合施策“治水”。大力实施生活污水、小微水体、江河流域“三水同治”,全面推广三格化粪池+堆沤池+隔油池+人工湿地的“三池一地”治理模式。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14家中央网络媒体对长沙“治水”工作成效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全民参与“治风”。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过程,浏阳市书香村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望城区静慎村“九贤治村”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

(四)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壮大。铺排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乡村服务型“四型”项目352个,消除“薄弱村”291个。夯实发展新基础。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清理核实集体资产276.85亿元,清查经营性资产81.69亿元、建设用地162.28万亩;基本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完善发展新组织。有序开展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开展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专项培训,“带头人”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探索发展新路径。长沙县探索形成物业经营型的“抱团”等六种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浏阳市沙市镇东门村以村级经营性资产入股企业发展体育运动休闲农庄,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80万元;宁乡市大成桥镇鹊山村发展土地合作型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望城区乔口镇盘龙岭村采取“龙头企业+土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荷花虾”养殖,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带动8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五)乡村治理全面加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宁乡市大成桥镇、望城区茶亭镇静慎村、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党小组“活力指数”星级管理,推行农村党员“先锋指数”星级管理,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创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中心2个、所112个,建设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100个,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乡)”等创建活动,打造形成浏阳市“幸福屋场”、长沙县“乐和乡村”、望城区“时代乡贤”和“十美”乡村、宁乡县“善行楚沩·幸福宁乡”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配备专职驻村辅警888人,实现“一村一辅警”全覆盖,有效巩固农村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

(六)城乡融合全面深化。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初步打通,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全面推广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建立村级土地合作社463家。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有偿使用、跨村跨镇流转。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浏阳市累计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69宗、2610亩,成交总价款3.82亿元,农村集体和农民获得收益1126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质。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1.91万人,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936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实现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100%、光纤宽带通达率100%。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76所,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6家、村卫生室83家,建设60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702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当前,长沙市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乡村规划整体水平不高。有的规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公共事业等与实际脱节;有的规划和执行“两张皮”,没有发挥引导约束作用。二是农业产业有待提质增效。上市农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企业数量不多,经营主体支撑带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优化作用还不强。三是乡村基层治理基础仍然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部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群众主动自觉参与村组自治的积极性不高。

2020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长沙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加快推进长沙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一步强化政策精准落实,确保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着力健全长效扶贫机制,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易地搬迁后扶工作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开启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二)聚焦补齐农村短板。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超过90%,行政村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到100%,推广普及“三池一地”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一户多宅”“空心房”全面整治到位,乡风家风民风持续改善。着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加强乡村通信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补齐农村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聚焦发展富民产业。建设和提升长沙绿茶、宁乡花猪、浏阳油茶、望城蔬菜、荷花虾和花卉苗木六大现代农业产业链,聚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规模养殖场,建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支撑“一县一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上市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完善企业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聚焦夯实基层基础。巩固和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施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基层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能力。深化农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提升村规民约积极作用。

(五)聚焦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乡村人才引进培育行动,支持农民创新创业,鼓励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农业农村领域,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广土地合作经营,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整合涉农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2020年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汇报根据区委确定的“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分局立足自身职能,根据区委《x年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计划》的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落实责任和研究制定措施,大力开展了乡村振兴工作。

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一是规划引领,超前安排。按照调整完善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重点围绕土地整治和特色农业,加强了对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的管控。

二是科学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市自然资源局下达x年土地利用计划后,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在安排时积极向农村倾斜,主要用于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根据x实际科学安排确定了拟征收的相关地块,其中用于x社区x.x亩、x社区x.x亩、x安置用地x.x亩、x项目x.x亩。

三是实施“土地整治+”惠农工程。发挥土地整治的平台性、综合性作用,规划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改善项目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田园综合体,让农民在土地整治中受益。

(x)x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完成,新打机井x眼、输水管道x米、出水口x个、排气阀门井x个、泄水井x个、排水沟x米、过路管涵x座、桥涵x座、闸房x座、变配电室x座、低压电缆x米、塔杆组立架线x米、变压器x台、过路顶管x米、修建硬化路x米、标志牌x座。该项目已完成区级初验,正准备市级评审。

(x)去年已完成的x个土地整治项目共新增耕地x.x亩,其中x个项目新增占补平衡指标x.x亩,已完成省厅内业报备入库,正在进行外业核查。x个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x.x亩,正进行报备入库。(主要用于北斗科技园、老龄产业园、中基食品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帅天科技等园区用地)。

x个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与预算;

x个项目已论证通过。

四是积极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基础上,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人员、设备、资金上全力支持不动产登记网点向基层延伸,目前九龙街道已经具备受理登记条件。其他镇街正在积极筹备中。

三是加快推进征地供地力度,做好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村生态宜居的土地保障。按照棚户区改造进度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征地和供地。召开专门会议予以安排部署,突击决战,确保了凤凰辛冬片区、柳沟棚改片区等x个拆旧村庄土地征收报批进度,棚户区改造安置供地x宗,面积x.x亩,成交价款x.x亿元,确保了村民安置的顺利落地。在供地政策上打破工业用地低于x亩的不予供地的限制。今年在智能装备园供应低于x亩的地块x宗,坊安街道供地x宗。

二、下步工作打算在振兴乡村战略方面,下步我们拟有效运用以下政策措施:

x.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对具有资源优势和突出特色的村庄,统筹城乡规模,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与住建部门村庄规划衔接,优化村庄布局,强化用途管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适时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预留x%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乡村振兴用地空间。

x.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优先保障农民权益。按照比例探索建立新增计划指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配比使用制度。积极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增减挂钩,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升项目质量。

x.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鼓励利用村庄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对急需落地的重点项目,实行评估认定制度,纳入优先预支计划指标范围,给予重点保障。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绘就了新时代“三农”事业新征程的宏伟蓝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x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份,农业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工业也大都是围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因此,我市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走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努力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真正使振兴乡村的战略部署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做好“融合”文章,发展乡村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按照省委总体要求部署,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统领,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牵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走好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一是加快结构调整,打造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方向,充分发挥绿色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重点加快专用优质品种玉米、优质大米、有机杂粮杂豆、绿色蔬菜等优势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两牛一猪一禽”和羊、蛋鸡、鹌鹑、淡水鱼等传统优势养殖业规模,探索发展田园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订制农业等特色农业,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要效益。二是培育发展动能,抓好改革创新。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保险改革和新型经营体系改革,靠新体制、新机制创新培育新动能。三是推进三产融合,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依托全县x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形成玉米精深加工、畜禽加工、乳品饮品、果蔬、饲料、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着力走好产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第二,做大“人才”文章,激发乡村活力。

人才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坚持以优惠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以产教融合培育乡土人才、以真情实意关爱回乡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培育扶持一批“理念新、素质高、懂技术、会经营、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农村经纪人队伍,真正使其成为农民的“眼睛”看市场、农民的“耳朵”听信息、农民的“腿脚”跑经营,带动广大农民树立市场意识、了解市场信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民双创队伍。积极倡导外出能人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其解决各种后顾之忧,营造安心顺心舒心的创业环境,加快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大力培育双创农民,使其成为农业创新创业示范样板。三是建设一支高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通过县、乡两级多类型、多业态培训,开展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等各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争取建立院士站、博士后流动站,积极引进一批前沿科技站位高的外脑群体。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切实提高乡村干部指导农业生产的技能,真正成为行家里手;鼓励各级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采取多种形式为他们搭建展示锻炼舞台,形成“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锻炼干部、在一线重用干部”的良好导向。

第三,做优“环境”文章,优化乡村生态。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条件。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牵动,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让农民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创造更加舒适、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一是积极推进“绿色革命”。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造林绿化、沿江湿地保护和肇兰新河治理力度,全面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二是积极推行“厕所革命”。结合肇东实际,探索实践厕所无害化改造,加快厕所改造试点工作,确保经济上可接受、方式上可推广。三是积极推行“垃圾革命”。实施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将生产生活垃圾“临时收集、定点倾倒、定期清运、集中填埋”,促进就地减量和分类处理;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力度,重点对村屯坑抛弃地进行治理改造,加快推动“坑抛弃地”变成“园林景”。四是积极推行“能源革命”。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为重点,加快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既解决作物秸秆往哪里去的问题,又解决原料、能源从哪里来的问题。

四、做实“脱贫”文章,富裕乡村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坚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战,聚焦精准,持续发力。一是聚焦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既要规划实施好肉牛养殖、光伏电站、棚室蔬菜、林果产业、鲜食玉米种植、食用菌栽培、乡村旅游等县级和乡镇层面的“盖被”产业,也要发动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物业管理、以工代赈、劳务输出、代种代养等“取暖”项目,确保精准到户项目实现全覆盖,确保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强化兜底保障。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重点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cd危房改造,彻底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三是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五好模范”家庭评选、“自主脱贫典型”宣传等活动,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四是落靠各方责任。不断强化乡村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社会扶贫责任,既要明责知责,又要担责尽责,更要追责问责,不让“一户一人”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落伍掉队。

五、做强“组织”文章,加强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一是在村民自治上闯新路。不断丰富村民自治实现形式,严格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建设,加强村务财务监督管理,真正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二是在依法治理上用真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迅速形成压倒性态势。三是在道德建设上强引领。树好文明乡风,保护利用好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文化舞台上的聚光灯更多地聚焦农业、农村和农民;传好良好家风,大力弘扬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积善有余庆、忠厚传家久等传统家训,使敬老爱幼、崇德尚俭、明礼向善蔚然成风;塑好淳朴民风,大力弘扬先进乡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风化人。四是在基层保障上出实招。扎实开展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活动,解决好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强化新换届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充分发挥脱贫致富奔小康“头雁”作用;积极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真正使基层组织成为凝聚人心、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2020年上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联村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本着开局就要奔跑的姿态,结合“七大行动”,围绕年度目标,紧扣中心工作,全面扎实推进工作。下面,我就__村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打算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实行民主决策。确定了党支部碰头会、“两委”班子联席会、工作生活会的“三会”制度,多听取意见建议,发挥班子工作主动性,对镇党委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我们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二是落实领办党建项目。自新文化礼堂项目领办以来,党总支严格按照申报计划开展工作。三是狠抓党员教育管理。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是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每月25日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开展好党员志愿者活动。

今年党建上的一项实事是:穆书记、夏镇重视,党总支密切配合,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功安排动员2党员户的住房拆建时,缩小面积让出土地,往西退进,拓宽__路口,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目前已谈妥,预计在7月中下旬启动。

第一批立项的原__南稠厂老厂房(腾退面积3.29亩)拆除复耕到位,已通过桐乡初步验收。第三批坟头河地块,立项后,正在做拆前准备工作,打算下半年在镇规定的时间内拆除复耕。尚有1.5亩缺口,正在积极挖掘地块,近期上报补足。

1、在“创建无违建镇”的大形势下,__村全面按照市,镇要求,联村领导带队,实地全面排查体制内党员干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上报,全力主动配合做好自查。2、结合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对科洲沿线开展了大整治,拆除影响村容镇貌的乱搭建10处,绿化一处。3、配合镇精品路线建设,已经实地做好了排摸工作,马上将对精品路线沿线的乱搭建和环境卫生问题开展整治。

在桐乡市“三治融合”的大背景下,__村妇联以“一约两会三团”为基础,以基层妇联改革为契机,创新设立“麻花议事团”,使妇女群众由基层社会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助力乡村振兴,村民安居乐业。效果显著,并得到上级领导认可,现在全市推广。创建民主法治村、成立“一约两会三团”,坚持“五议两公开”按照“多样、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原则,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代表会议等形式通报村各项工作。在土地征迁、退散进集、垃圾分类、出租房整治等工作中,先后召开党员、村民组长、百姓议事会等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让村民的意愿体现到每一个环节,为__村带来了民主的新风。从而更好地激发村民的参与度,集思广益,形成了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大大减少了矛盾纠纷,有效贯彻三治融合理念。目前我们以网格为单位,全力做好“千名党员进网格”暨平安建设三率宣传月活动。

1、以重点惠民工程为依托,提升村民群众生活水平。打算投资600万新建文化礼堂(已完成设计,预算招标中),投资100万新建小型足球场(土地已经落实,设计中)、投资100万新建沿河景观走道(设计中),所有项目建成后,新文化礼堂、小型足球场、沿河景观走道,加上原有的村文化公园和篮球场等,连同村部大楼,将连成一片,打造出一个__村便民服务、文体休闲的综合性中心,为乡村振兴夯实了硬件基础。

2、以生态环境“万人大排查、百日大整治”为抓手,开展全村领域的生态环境卫生问题大整治。__村以网格为单位,责任到人,全村范围大排查,截止目前为止发现偷倒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卫生死角等各类问题53处,整改问题53处,并对部分整治好的地方种植了绿化,整治还在继续中,通过整治,必将大大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有利于提升村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3、便民菜场开业,方便群众购物。我村便民菜场已在5月1日正式开业,便民菜场的建成不但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方便附近群众购物,振兴乡村经济,也有利于__路口乱设摊问题的解决。

4、其他民生工程。对北桥头通组道路进行大中修、做好粮食功能区建设(包括新建u形渠道1.2公里、硬化田间道路2公里),新建周家河桥梁一座(已开工),新建北桥头、南安居桥涵2座(已开工)。

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惠民工程的建设,必将大大的推动__村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

一、党建上,以网格支部为单位,继续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二、确保做好退散进集,在做好第三批坟头河地块的基础上,想方设法补足任务数,确保上级验收过关。

三、继续做好三改一拆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出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推动无违建镇的创建。

四、做好文化礼堂扩建工程、小型足球场的建设和沿河景观走道的建设,尽快打造出一个__村便民服务、文体休闲的综合性中心。

五、确保做好__路口道路拓宽工程,缓解交通压力,提升__形象。

六、继续做好全村粮食功能区建设,加强农业管理,提升农业设施,逐步完善全村农间道路硬化建设。

七、其他条线工作追求精益求精,按照任务目标的时间节点,全力以赴完成各项任务。

2020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再接再厉,以奔跑的姿态,强化干部执行力,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为打造“美丽新__,幸福新__”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敬请领导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按照通知要求,汇报我县2019年上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议、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2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40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48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15个。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巩固和完善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3.63亿元。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成员总数达11900户,入股土地18万亩。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3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已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

(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950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4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3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7个,已完成投资1.06亿元。

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xxx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省农科院8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

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三)文化振兴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丰富百姓生活。在全县260个行政村建设“大喇叭”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280个、文化墙6万延长米、农家书屋245个、文化活动室289个。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先进个人、xxx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70人,有1万余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

(四)生态振兴方面。

围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镇村组街(巷)户”同步推进,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装路灯6200多盏,栽植树木500万株,栽植花草60万平方米,建农村饮水工程1227处,建成特色示范村35个、推进村150个。

(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调整退出一批、选拔进入一批,将8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对32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21人;选拔26名选派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村书记职务。

二是发展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26个,党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5个。

三是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在向上争取扶持、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乡镇财政增收、抓班子带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县选派干部共帮助派驻乡村协调项目294个,协调资金1.73亿元。

“一村一品”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乡村人才资源匮乏。

(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依托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发展商贸物流、杂粮种植加工、蔬菜种植销售、生猪和肉驴养殖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

(二)稳步构建农业共营制体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倾斜,力争到2019年底实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规范达标土地股份合作社150个。

(三)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提升农民农技水平。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到2019年底完成职业经理人90名、新型职业农民450名培训培养任务。

村上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2020年上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联村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本着开局就要奔跑的姿态,结合“七大行动”,围绕年度目标,紧扣中心工作,全面扎实推进工作。下面,我就__村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打算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实行民主决策。确定了党支部碰头会、“两委”班子联席会、工作生活会的“三会”制度,多听取意见建议,发挥班子工作主动性,对镇党委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我们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二是落实领办党建项目。自新文化礼堂项目领办以来,党总支严格按照申报计划开展工作。三是狠抓党员教育管理。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是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每月25日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开展好党员志愿者活动。

今年党建上的一项实事是:穆书记、夏镇重视,党总支密切配合,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功安排动员2党员户的住房拆建时,缩小面积让出土地,往西退进,拓宽__路口,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目前已谈妥,预计在7月中下旬启动。

第一批立项的原__南稠厂老厂房(腾退面积3.29亩)拆除复耕到位,已通过桐乡初步验收。第三批坟头河地块,立项后,正在做拆前准备工作,打算下半年在镇规定的时间内拆除复耕。尚有1.5亩缺口,正在积极挖掘地块,近期上报补足。

1、在“创建无违建镇”的大形势下,__村全面按照市,镇要求,联村领导带队,实地全面排查体制内党员干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上报,全力主动配合做好自查。2、结合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对科洲沿线开展了大整治,拆除影响村容镇貌的乱搭建10处,绿化一处。3、配合镇精品路线建设,已经实地做好了排摸工作,马上将对精品路线沿线的乱搭建和环境卫生问题开展整治。

在桐乡市“三治融合”的大背景下,__村妇联以“一约两会三团”为基础,以基层妇联改革为契机,创新设立“麻花议事团”,使妇女群众由基层社会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助力乡村振兴,村民安居乐业。效果显著,并得到上级领导认可,现在全市推广。创建民主法治村、成立“一约两会三团”,坚持“五议两公开”按照“多样、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原则,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代表会议等形式通报村各项工作。在土地征迁、退散进集、垃圾分类、出租房整治等工作中,先后召开党员、村民组长、百姓议事会等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让村民的意愿体现到每一个环节,为__村带来了民主的新风。从而更好地激发村民的参与度,集思广益,形成了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大大减少了矛盾纠纷,有效贯彻三治融合理念。目前我们以网格为单位,全力做好“千名党员进网格”暨平安建设三率宣传月活动。

1、以重点惠民工程为依托,提升村民群众生活水平。打算投资600万新建文化礼堂(已完成设计,预算招标中),投资100万新建小型足球场(土地已经落实,设计中)、投资100万新建沿河景观走道(设计中),所有项目建成后,新文化礼堂、小型足球场、沿河景观走道,加上原有的村文化公园和篮球场等,连同村部大楼,将连成一片,打造出一个__村便民服务、文体休闲的综合性中心,为乡村振兴夯实了硬件基础。

2、以生态环境“万人大排查、百日大整治”为抓手,开展全村领域的生态环境卫生问题大整治。__村以网格为单位,责任到人,全村范围大排查,截止目前为止发现偷倒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卫生死角等各类问题53处,整改问题53处,并对部分整治好的地方种植了绿化,整治还在继续中,通过整治,必将大大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有利于提升村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3、便民菜场开业,方便群众购物。我村便民菜场已在5月1日正式开业,便民菜场的建成不但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方便附近群众购物,振兴乡村经济,也有利于__路口乱设摊问题的解决。

4、其他民生工程。对北桥头通组道路进行大中修、做好粮食功能区建设(包括新建u形渠道1.2公里、硬化田间道路2公里),新建周家河桥梁一座(已开工),新建北桥头、南安居桥涵2座(已开工)。

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惠民工程的建设,必将大大的推动__村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

一、党建上,以网格支部为单位,继续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二、确保做好退散进集,在做好第三批坟头河地块的基础上,想方设法补足任务数,确保上级验收过关。

三、继续做好三改一拆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出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推动无违建镇的创建。

四、做好文化礼堂扩建工程、小型足球场的建设和沿河景观走道的建设,尽快打造出一个__村便民服务、文体休闲的综合性中心。

五、确保做好__路口道路拓宽工程,缓解交通压力,提升__形象。

六、继续做好全村粮食功能区建设,加强农业管理,提升农业设施,逐步完善全村农间道路硬化建设。

七、其他条线工作追求精益求精,按照任务目标的时间节点,全力以赴完成各项任务。

2020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再接再厉,以奔跑的姿态,强化干部执行力,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为打造“美丽新__,幸福新__”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敬请领导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村上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根据《“法治行”法治宣传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县档案局根据本单位业务实际,大力宣传法治示范创建,助力乡镇振兴,为全县群众提供及时、精准、普惠、高质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现将该项工作作如下总结。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我局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创建法治示范创建与其他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两促进、两不误。为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成立局长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同志任副组长,一般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由综合办负责全局示范单位创建,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协调,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解决机构、人员、经费和设备设施等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我局通过微信、微博、展览馆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宣传法治示范创建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增强档案服务大局的积极性。提升档案人的服务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动力。

(二)发挥档案部门职能作用,主动作为,有效指导农业农村档案工作。8月21日,我局深入县进党委、镇进行工作指导,重点加强农村土地确权档案、精准扶贫档案、村级档案管理业务指导,最大限度地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

(三)全面落实政策,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局驻村工作队积极落实政策,开展入户调查和精准识别,指导精准扶贫专卷更加有效规范。

(四)坚持“档案姓党”,确保档案服务农业农村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为党管党,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机关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档案服务,为档案更好服务农业农村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在享受党的为民惠民政策时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助推乡村振兴,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

乡村管档人员大多是村干部担任,流动性较强,人员不具稳定性,影响了部分档案的交接工作,且参加档案管理培训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力度上不去,加大了助推乡村振兴宣传难度。

(一)新建改建农村公路xx.x公里,包括:

1、城湖公交线工程。全长xx公里,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xx米,路面铺设宽度x米。工程建设亿元,截止目前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路面工程已完成约xx公里,完成工程投资累计约x亿元。

2、环湖公交线工程。全长xx公里,路基x-xx米,路面宽x-x米,亿元,截止目前完成工程投资累计约x.x亿元。分两期进行了实施,第一期从x号路东头至xx大桥段长xx公里,已全部完成。第二期长xx公里。目前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路面工程已完成x公里。

3、xx县xx道路(xx段)改建工程。全长xx.x公里,路基宽度为xx-xxm,路面宽度商业街段为xx、xx米,一般路段为x米。工程建设总投资xx万元,截止目前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累计完成工程投资约xx万元。

4、第三批省派第一书记路x.x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

另外完成建设省定贫困村及第三批省派第一书记村客运站点xx处,实施农村公路彩化工程xx公里。

(二)全面启动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自xx年至xx年,集中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xx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xx公里、大中修路面改善工程xx公里,改造主要路径危桥xx座,建设农村客运候车站点xx个。xxx年度完成提档升级xx公里,自然村通达工程xx公里,路面大、中修工程xx公里,危桥改造x座,候车站点xx处。

(一)xx河田园综合体。道路建设包括县道桃常公路(桃墟-水营段)xx.x公里以及村级旅游路xx.x公里。目前已完成桃常公路xx.x公里及旅游路x公里路面硬化,预计年底完成旅游路路基xx.x公里。

(二)樱之崮田园综合体。道路建设沥青道路x条x.x公里,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

实施物流业创新发展行动,高标准编制了物流园规划。目前正在积极招商中。

(一)城湖公交线工程。x.施工单位方面:项目融资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融资进程较为缓慢;社会资本方也没有实行股东贷款;施工单位自有资金资金、施工力量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各工区施工队以及物料采购资金拖欠量较大,局部停工现象时有发生;施工单位内部组织管理存在问题。x.公路占迁方面,全线还有个别路段占地还有待协调,xx街道、桃墟尚缺少一定数量的路基表层土方。

(二)环湖公交线工程。工程建设资金需求量大,短期内无法自筹足够的建设资金。

(三)xx县南麻至坦埠道路(xx段)改建工程。x.地面附属物清理不到位,至今还x户房屋未拆除,多处传输线杆未移除。x.取土场问题。部分选定的取土场土质坚硬,进度较慢。

(四)金水河田园综合体建设工程。x.取土场选取困难,进度较慢。x.建设资金短缺。

(五)农村物流体系仍不健全。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较高。物流资源分散,缺少大型物流集聚区。

(一)完成城湖公交线、环湖公交线、南坦公路的剩余建设任务。

(二)计划改造县道x条xx.x公里。x.坦常公路。项目长约xx.x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为双向两车道,,。x.龙蒙公路项目长约xx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为双向两车道,,。

(三)完成三年集中攻坚剩余建设任务。完成提档升级xx公里,自然村通达工程xx公里,路面大、中修工程xx公里,危桥改造xx座,候车站点xx处。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xx村地处xx镇南部,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现有农户298户1592人,其中低保户17户36人,辖1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10亩,林地面积8760亩,现有党员47名。主要有水稻、脐橙、百香果、养蜂、养鸭等产业。20xx年实现整村脱贫,现有脱贫户有39户169人,三类人员2户10人。

完善工作体系,保持奋进态势“不松劲”。

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挂点单位省总工会按照尽锐出战的要求,选派2名业务骨干组成xx县xx镇xx村驻村工作队,设立了xx村乡村振兴工作室,按要求配备了专职信息员,为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和为民办事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由镇党委选派最适合的驻村领导、干部,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抓好结对帮扶,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

全村39户脱贫户均由省总工会驻村工作队、xx镇人民政府干部进行结对帮扶,2户“三类”人员实行了“三个一”结对帮扶。按照县级要求党员干部迅速下沉到村到户,从脱贫户、“三类人员”保障服务跟进措施、产业提质增效对策、就业稳岗增收路子、村容民风共治等方面,用情用力开展走访宣讲、询困解忧,分析研判是否存在返贫风险,及时解决群众“愁难急盼”问题。

20xx年帮扶干部在走访时发现xx村岽下组居民饮水困难问题时,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问题真实情况和解决方案,党委政府积极与县润泉供水公司联系,县委主要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也非常关心群众用水问题,向社会争取资金8万元,将自来水接通到了群众家中,在县委和镇党委的`不断努力下,长期困扰该组群众的饮水用水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落实各项政策,筑牢致贫返贫“防火墙”。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及时掌握监测对象范围,加强监测对象管理,紧盯农户住房、饮水、医疗、教育、产业、就业、人居环境等重点内容,全面清晰掌握底数。20xx年上半年,共为21户脱贫户和“三类”人员申报产业直补,合计补贴43710元;累计申报外出务工交通补贴47人,合计补贴23300元,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了9名脱贫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帮助104人申报各类教育补贴,合计补贴55475元;积极动员脱贫户缴交医保,xx村脱贫户参保率达100%。

发挥纽带作用,搭建帮扶单位“连心桥”。

充分发挥省总工会资源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帮扶村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通过投入资金支持xx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寻求产业发展道路、捐资助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方式全方位助力xx村乡村振兴工作。

抓好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xx村20xx和20xx年县级衔接资金项目共批复745万元,实施了项目11个,建设了xx村岽下组乡村振兴示范点,修建水渠6089米,农田防护堤450米,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项目建设支持村级产业发展;安装太阳能路灯190盏,使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六抓三强三促”工作思路、“七大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新”任务,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统筹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一是聚焦重点人群,结合“六必查、六必访、七不消”要求,深入开展“回头看”和拉网式大排查,今年新识别“三类户”15户61人,累计识别“三类户”95户338人,做到了情况清、底子明。二是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全员包户”和防返贫月监测工作机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及时调整并认真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实现了应帮尽帮。三是不断夯实基础设施。组织发动群众300多人次更换了板石5000米、坪里6000米安全人饮管道,两村安全人饮进一步得到了保障。加快推进稻舍公路建设,强化宣传引导、积极主动协调服务,通过对群众耐心细致的情绪疏导,涉及拆迁占434.5万元补偿资金没有兑付的前提下,群众没有阻挡过一次工程,努力将其建成了群众的信任路、民心路、幸福路。四是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饮水等各项政策,以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积极发展“五小产业”,持续推进就业帮扶,增设调整公益性岗位,鼓励引导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群众的收入得到了有效保障。

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全乡各村建设。一是加快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以“五大振兴”为目标,高标准编制了板石村、扎多山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坚持“危而无用必拆、危而在用拆建,乱而不用必拆、乱而在用改建”原则,拆除危旧房133间,闲置圈舍79间、残垣断壁350米。清除垃圾35余吨。采取“群众掏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帮一点”方式,新建厨房4间,圈舍16间、改建7间,风貌改造72户。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中心,后延伸”思路,建成安防工程850米、晾晒场2个、小步道850米、标识牌2座、挡墙350立方米,维修广场1个,打造小节点小景点65处,栽植土生树40株、灌木100株、花草1200平方米。二是积极培育壮大示范村产业。投入40万元建成板石村500亩黄芪示范基地。种植花芸豆80亩、当归280亩、大黄300亩、旱作农业230亩,高标准管护花椒180亩。三是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制定了《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和《村内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积极开展各类评选奖励活动,共评选出五美家庭13户、美丽庭院56户、美丽厨房32户、美丽厕所46户,“好婆婆好媳妇”18户、“十星级文明户”63户,推动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按照“坚持就是特色”的理念,大力发展油橄榄、花椒等传统特色产业,积极推动中药材、蔬菜等短平快产业发展,立足地域特点,推进旱作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户有增收产业、村有主导产业、乡有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全乡共发展千亩油橄榄示范基地4处4400余亩,累计发展花椒5600亩,中药材4800余亩,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等抗旱农作物4200余亩,特色产业面积达到19000余亩。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求,坚持握指成拳、抓点示范,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投入40万元建成板石500亩黄芪种植示范基地,按照三年倍增计划投入资金12万元建成茹家村曲湾、水泉湾油橄榄高标准管护示范园2个,投入81万元维修茹家村曲湾油橄榄基地灌溉水渠5000米,发展壮大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带动能力,促进了群众增产增收。

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和“四抓两整治”为抓手,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同频共振。一是持续巩固党的历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深入开展“练兵比武”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断提升。二是严格执行党建联系点制度,完善“包抓清单”“任务清单”“整改清单”“制度清单”四张清单,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三是持续深化平安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交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统筹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廉政文化建设、扫黑除恶等各项工作,全乡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今年以来,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全乡人民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学习借鉴兄弟乡镇的好经验、好做法,扎扎实实练强弱项、补短板,全力以赴抓产业、促提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我是xx县xx镇党委书记xx。xx镇位于xx县城以东,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6。1万人,现有党员1580名。普化历史厚重、人杰地灵、山雄川美岭阔,神奇而美丽,多彩而动人,境内有千年壁塑水陆庵、钟灵毓秀王顺山和莲花山,一域山水画卷,千年人文普化。

近年来,xx镇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行“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构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蓝田版“富春山居图”。

党建+机制保障,加出干事“一江春水”

坚持把党建制度落实作为基础前提,强化学习、筑强堡垒。镇党委全体班子成员实行联系包抓党支部,13名班子成员人人有任务,每人包抓打造一个示范党支部。集中加强工作指导,做好联系党支部开展重要事务和重大活动,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包抓党支部党员大会,学习交流、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包抓党支部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打造过硬村党支部。坚决扛起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心用情用力,高标高质高效;推出“挂单销号工作法”,工作任务、政策标准、完成时限、责任分工、考核奖惩“一单清”,确保所有工作部署无遗漏、政策执行不走样,奖优罚劣有依据,高效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实行“包村干部+支部书记”首见首问机制,让镇村干部人人身上有责任,小到环境卫生,大到安全环保红线底线,大事小情样样有人管,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确保了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第一时间不折不扣落实。

党建+产业发展,加出群众“致富密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xx镇以建设蓝田绿色“菜篮子”“果篮子”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和品牌农业。一是聚焦101省道沿线村庄带,集中当院、普化、景靳、石头滩等10个村土地,以楸树庙圣女果产业为中心,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和标准化大棚,集中发展圣女果、普罗旺斯西红柿、广州芥兰、阳光玫瑰青提等绿色有机、高端果蔬,打造千亩高端果蔬产业廊道,年收入超500万元,吸纳就业人员300余人。二是依托普化山岭地区独特的自然特征,以西李家沟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董、胭粉台等5个村,全面提升花椒种植技术和品牌,打造花椒产业聚集区。以贺凹村为主导,联动发展民李、张坪、邵家寨等村,进一步扩大花椒种植面积,全镇花椒种植达1。5万余亩,年收入1300余万元。三是充分利用空心村、老房子、闲置校舍,高标准设计,人性化装修,建设外部五千年、内部五星级的精品民宿。以水陆庵景区为依托,打造水麓蓝山民宿发展集群,带动周边村民宿发展。加强与曲江乡旅、曲江文旅合作,实施毛沟、坡沟关中环线民宿集群,建设蓝田“民宿网红打卡地”。做好下杨寨三星百美民宿后续建设,加快对外开放运营,形成民宿经济新的增长点。四是打包陈家滩、河湾口等18个村325间闲置校舍,高标准对外宣传推介,着力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形成普化民宿集群化发展。

党建+乡村振兴,加出乡村“美丽颜值”

紧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建设乡村振兴“双核”示范村,以联村支部和产业园区为引领,建设楸树庙乡村振兴示范村,辐射带动周边村同步发展。以镇区改造提升为契机,实施普化村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做实基础、做强产业、做美环境。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优化村庄布局,提升村庄风貌,建设绿地廊景观,打造民李、韩门寨、普化、景靳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围绕把“村道建成风景线、村庄建成小公园、农户建成花庭院”,精品化改造农户,精致化建设乡村,精细化美化村庄,村村植树增绿,家家种花种草,户户都有一片菜园,着力实现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全镇好风光,让美丽宜居惠及普化千家万户。

党建+基层治理,加出生活“幸福账单”

用好乡村大舞台等文化设施,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推广蓝田新乡约,建设道德小院、文明户,实行服务群众“敲门行动”提升群众的文明度。积极发展“枫桥经验”,用好“四级网格员”,加强村、组、中心户长的管理,村长+组长、中心户长+一般户,做到“一包到底”“一岗多责”,做好信访维稳、矛盾化解、疫情防控、防火防汛等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让群众更安全、更幸福。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紧扣建设“五有六好五示范”绿色蓝田、幸福家园总体要求,围绕xx镇乡村振兴规划图,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一起向未来,为建设一个更加富裕、美丽、宜居、幸福的新普化而努力奋斗!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一是第一时间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xx个工作小组,建立xx街道疫情防控线上平台、“一院一档”及防控责任体系,设置xx个登记点,确保防控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二是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对小区进出人员实行“xx健康码”亮码通行。截止xx月xx日,累计排查返乡人员xx人;疫情较重地区来团人员xx人;外籍来团人员xx人,境外旅居返人员xx人;累计办理外出务工xx人。同时,做好生活物资保供工作。

三是出动宣传车xx辆,张贴温馨提示xx余份、公告xx余份、宣传海报xx余张,悬挂宣传横幅xx余条,通过自创曲艺节目,加强防控宣传。

四是以街道老卫生院为基础,利用xx天时间完成xx街道临时隔离救治点筹备工作,完成发热隔离房间xx间,及各类日常必备生活物资储备。

(二)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xx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万元,其中三产xx万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xx万元;完成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xx千元,同比增幅xx%,其中其它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xx千元,同比增幅xx%;完成限上商贸销售营业额xx千元,其中参与社消零核算部分销售额xx千元。xx年完成税收xx万元,同比增幅xx%。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指导xx家企业复工复产,推进三产服务业复工复产,建立复工手续“一企一档”;跟踪xx家固定资产项目情况,指导入库资料准备。

(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认真落实xx关于xx拆迁超期过渡安置问题批示精神,永定安置点一期项目已进场施工,同时继续做好xx户超期过渡人员解释及安抚工作。二是xx园二期·xx项目已完成设计及工程施工图,等待区住建局出具审查意见,预计本年度投产xx万元,于xx年xx月进场施工。三是xx项目第一、二批供地(xx亩)方案正在优化调整中,预计xx年xx月提交设计方案报区规自局审查;四是xx集团xx综合体项目已通过乡村振兴项目初审会,待完善资料后提交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会议,正在完善村庄规划,优化拆迁安置方案。

(四)生态环境持续提升。

1.专项整治强力开展。一是制定《xx街道“散乱污”企业(作坊)巡查整治工作方案》、《xx街道xx年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整治“散乱污”企业xx家,对关闭点位进行“回头看”;指导企业落实并抓好环保主体责任,确保环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处理信访投诉xx件。二是开展“户外广告、店招牌”专项整治工作,拆除户外广告xx处,规范设置店招牌xx处。三是开展“三轮车非法营运”专项整治,暂扣非法营运三轮车xx辆。

2.人居环境得到提升。

一是推进“污水革命”。完成河道清淤xx公里,清除渠道淤积物xx万余m3,完成目标任务xx%。于xx月xx日启动东南片区水环境治理工作。一季度巡河xx余次,发现并及时处理问题xx个,完成总河长办督查问题xx件。二是推进“厕所革命”。将专项资金全部拨付到各村(社区),并做好改造工作台账。三是对群众多次反映的“xx”狗市环境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并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切实改善环境。四是联合区xx执法大队等多部门对非法活禽宰杀、冷冻、贩售点位进行集中整治,取缔非法宰杀点xx处。

(五)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一是xx路改造工程已基本实现双向通车,正在进行人行道、路灯等配套设施建设,预计xx年xx月完工;广场路北延线新建工程正在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办理立项手续。二是xx老卫生院信访调解中心改造项目已完成设计,预计xx年xx月进场施工。三是完成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等xx处渠道维修工程点位施工;推进xx个自备水源小区自来水报装工作;协助自来水公司核查处理完成水源切换遗留问题xx件。

(六)自身建设持续强化。

一是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印发的通知》,完成xx街道内部机构设置及人员调整,制定《xx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办法(试行)》、《xx街道编外人员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换位子”方式,明确每一位干部职能职责,完善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将日常工作实绩同年终考核紧密挂钩,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二是制定《xx街道出租房屋登记管理方案(试行)》,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服务工作,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力求精细化、科学化开展社区治理工作,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同时按时按需做好了民政、残联、计生卫生、劳动保障、教育及社区治理、安全等常规性工作。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较为滞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难度大,整体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民生保障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要求还不适应。二是环境保护欠账较多,“散乱污”企业整治尚需加力,“两断三清”不够彻底,反弹现象较多。三是各类历史遗留问题仍比较突出,彻底解决的难度较大。四是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干劲仍需进一步提升。

三、xx年工作计划。

(一)提升党建上再见真效。

一是抓支部建设。以《党支部工作条例》为准则,深化“三会一课”、创新“主题党日”活动,让活动更有仪式感,让党员更有获得感。加强软弱涣散党支部整治,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短板,努力打造特色支部。二是抓党员管理。深化党员积分管理,提升党员服务意识,鼓励党员服务进小区,推动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小区治理水平。三是抓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对村(社区)后备力量的培养储备和择优使用,提前谋划,为明年村(社区)换届打好基础,为村(社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二)在项目保障上再下真功。

一是进一步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太和老街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加快推进xx、xx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xx、xx等项目推进力度,同时强化项目跟踪服务,确保形象进度跟上任务目标。二是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思路。梳理完成街道现有地块资源,形成招商引资需求清单,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努力打造一批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坚项目。

(三)在统筹城乡上再有真为。

一是力争启动广场路北延线新建工程,分流过境重车,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二是力争尽早启动xx绿道建设,实现周边环境提档升级;三是配合做好东南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涉及区域拆迁及青苗补偿工作,加强已整治排口管护,严防反弹。

(四)在环境整治、城市管理上再动真格。

一是全力攻坚污染防治。继续加强“散乱污”工业企业的清理整治及监管力度,长期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做好“大气、土壤、水”污染防治工作,及时处置环境突出问题和信访投诉。二是加强河渠污染治理和各村(社区)下河排口整治工作,加强非法活禽宰杀、冷冻、贩售点位整治,持续改善镇域环境。三是持续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强化“店招店牌”“非法营运三轮车”等各类专项整治,实施精细化城乡管理,强化城镇秩序长效管理,彻底整治“脏、乱、差、堵”现象。加强土地管控,加大巡查力度,坚决遏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

(五)在社会治理上再用真情。

一是完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加快推进业主自治、院落自治、社团自治。

二是继续推行出租房屋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登记管理,切实做到人、房、物、业底数清情况明,为精细化管理打好基础。

三是继续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巩固持续向好的防控形势。

四是深化“大联动·微治理”,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五是做好二季度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六是大力推进“救急难”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学校改善等工作,顺利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现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将扶贫部门的贫困家庭信息库与学生学籍库进行数据比对,确定受资助学生范围。同时,结合扶贫信息库动态调整的特点,组织各乡镇中心校对区域内贫困学生不间断进行排查,提高受资助学生信息核对的准确率,让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确保资助无遗漏。20xx学年纯农牧民子女就读大中专学费资助1669人,资助资金291。1万元;建档立卡特别(中职)资助学生共计260名,共计资金13万元。二是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按照“六长”责任相关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摸底排查机制,加强对各乡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请假进行摸排;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做到“一生一案”,确保做到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三是加大改善办学条件力度。20xx年投入资金5355。5万元,新建石渠县第二幼儿园、xx乡中心校教学楼、续建石渠县洛须九年一贯学校等项目;针对我县冰冻期长、雨季长、施工期短等制约工程建设的弱点,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我局明确提出“学校校长为学校项目工程现场负责人”,并安排局机关干部职工到学校担任项目工程现场代表,监督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度。四是落实普惠性幼儿园支持力度。现有单设幼儿园3所,附属幼儿园23所,均属于公办幼儿园,村级教学点21个;20xx年投入幼儿保教费335万元,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

一是扎实开展资助政策宣传。通过宣传手册、明白卡、宣传栏、致学生及家长资助政策一封信、主题班会等多形式、多维度进行宣传,确保全社会对政策全知晓。二是建立教师“一帮一”帮联制度。安排教师与每一名贫困学生、农村低保、孤儿、残疾学生等学生进行“一帮一”联系帮扶,定期进行走访,向家长宣讲政策,及时了解学生就学情况和受助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三是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学校倾斜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学装备水平、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师资水平,大幅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根据xx流域沿线定位为“康养加休闲,成渝后花园”定位,xx镇作为xx流域重要乡镇,按市“一核七园”乡村振兴规划,xx镇作为乡村振兴核心区域,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居乡村建设、生活水平提高、乡风文明善治”的总要求创新扎实开展工作。

xx镇位于xx市东部,辖15个村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3858户9467人,农村人口2626户8262人,全镇常住人口2。5万人,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xx贸易的主要市场所在地和xx折东地区的经济、交通、物流、文化的中心,s211线康丹公路贯通全境,还与国道318相连。20xx年来xx镇先后获得xx省卫生乡镇、xx市文明乡镇称号,辖区内共8个村获得省级卫生村的称号、11个村获得“美丽xx。宜居乡村”的称号。

(一)聚焦不断推进产业,打造“有保障”的新乡村。

xx镇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整体推进,整村推进,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发展苹果、枇杷、樱桃、仙桃“四个千亩”特色产业。一是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规划”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化种(养)殖,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作用,加快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搞活农村市场。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电商培训,借助电商等方式扩大销售、增加收益,延伸产业链条,确保农民增收。预计20xx底,xx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以上。

(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1、垃圾革命全面落实。

一是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统筹318线及211线5个村垃圾清运,新建临时垃圾中转点1处、农业废弃物回收点20个,完成集镇区150个垃圾桶的更换,街面新摆垃圾箱体16个,新增流动垃圾收集车1辆,在排污排水、绿化亮化、主干道硬化等工程也加快建设,不断完善了集镇功能。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队伍建设,完善农村环卫保洁组织构架,在各村(居)配备保洁员31名,规范保洁员管理制度,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为100%。

2、污水革命全面升级。

我镇共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6个:分别是集镇区1个大型集中处理厂,若吉村2个中型污水处理厂、1个深蓄池,羊厂村全村覆盖化粪池;章古村全村覆盖化粪池。到目前为止,全镇污水处理总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780吨,新建配套管网8公里,完成工程总投资2600万元,全镇污水处理总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780吨,自20xx年先后投产营运以来,累计处理污水124万吨,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村为100%。

3、厕所革命全面加速。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民生工程,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工作思路,建设有独立干净的公共厕所;加大农村户用厕所改(新)建力度,着力解决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数量不足、卫生较差、管理缺失等问题,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如厕卫生习惯,不断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xx镇农村常住户数1613户,使用卫生厕所户数1395户,普及率达86%。

4、乡村绿化全面推进。

按照市上“四片花海、五个十里”总体布局,我镇在公路沿线、乡村小道、小区绿化带等区域大力开展义务种花活动,现已完成种植三角梅10000株左右,玛格丽特小菊花20000株左右,推进了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三)聚焦推进乡村治理,打造“有秩序”的新乡村。

一是切实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通过党员民主推荐和群众信任推进选出村(社区)党组织候选人123名,先后召开党员大会18场次,走访群众1600余人次,打造稳定一支政治过硬、年富力强、扎根基层的农村干部队伍。二是坚持“5+2+1”发展模式,严格执行党员发展计划,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群体里发展和培养党员,今年转正11人,发展预备党员20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人。

(四)聚焦突出人才振兴,打造“有技术”的新乡村。

一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办“农民夜校”300余次,党员干部群众覆盖率达90%以上,组织群众文艺活动15次,各村(社区)共开展自主集中学习50余次,参与人数达280余人,二是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的邀请农业、林业、畜牧专家就作物栽培、林果管理、果树栽植及管护进行专题培训。三是开展就业服务培训,在市就业局的组织下组织开展了林下养殖、生猪养殖、经济林木种植、家政服务、传统刺绣等培训班8期,共培训技能人员近300余人。

(五)聚焦繁荣乡村文化,打造“有底蕴”的新乡村。

一是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全镇共注册志愿者169人。二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建立健全农村三留守关爱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镇范围内覆盖综合文化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开展文明村、五星文明户、星际文明户评选活动,创建州(市)级以上文明村13个,州级文明家庭1户,市级“五星文明户”19户,其中州级文明村5个,市级文明村12个,文明村占比为72%。

一是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组织和引导农户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二是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加快推进特色行政村建设,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建设集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特色村庄。三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大力调整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推动郎鼓村后期产业发展工作,盘活大坝、抗州村土地,巩固羊肚菌、中藏药发展优势,在有机水果、有机蔬菜、康养休闲等项目发展上下功夫。四是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加强乡村治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因地制宜,依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打造乡村文化名片,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体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平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学校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质量平衡发展。

目前,我市共有义务教育学校95所。其中初中21所,小学74所,城市31所,农村64所。全市初中生31979人,小学生61179人;义务教育教师6551人。2014年,全市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平衡县(市)验收。全市所有初中、小学均符合山东省标准化学校的要求,所有学校均通过了青岛现代化学校的验收。目前,正在推动青岛新一轮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建立。

(一)加快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建设。

25所,包括启动龙湖项目小学、空港小学、空港初中的新建和三屯小学的扩建,完成黄河路小学、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中主体建设,启用瑞华实验初中新校。

(二)推进城乡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一体化建设。

积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创建工作。根据青岛市的部署,自2018-2020年,利用三年时间,使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学达到青岛市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为做好创建工作,我们制定下发了《胶州市关于建设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实施方案》,就创建范围与标准、评估原则与要求、验收程序与实施等一揽子事项进行了具体布置。我们实行了新的评价方式,将20%的城区优质学校(共19所,其中小学15所、初中4所)和20%的乡镇薄弱学校(共19所,其中小学15所、初中4所)结成联盟学校,实行捆绑式评价。组织专门人员对19对共38所参加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创建的单位进行了全面初检。

更新学校教育管理理念,推进《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学校章程落地生效,加强学校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这五大委员会建设,并实现了五大委员会建设全覆盖。

优化教师队伍,每年拿出650万元(2019年850万)用于干部教师培训,通过分学段分学科对全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进行培训、城区学校教师赴农村支教、农村学校教师进城挂职锻炼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目前,市教育体育局已印发《胶州市教师“百千万”精准培训工程实施意见》,全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培训28000人次;全面启动教师支教及挂职锻炼工作,目前已安排200名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360名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学习,560名教师已在新岗位开展工作。推进国际交流改革发展。发挥胶州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岸国家、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学校、学生国际教育交流工作,每年选派中小学5-10名干部、教师赴国外研修,每年组织3-5个学生团体赴国外研学。

(三)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一体化发展情况。

加大跨区域合作办学力度。共有20处城区学校与农村中小学结对帮扶,实现了捆绑式发展;实施集团化办学,成立了一校三区的“振华教育集团”;与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合作,2017年新启用了“山东师范大学瑞华实验小学”;实施名校办分校办学模式改革,每年选派5名城区副校长到农村村级小学担任校长,城乡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开展以教研协作为主体的小学大学区制建设。将全市划为东西南北四大学区,成员学校实现了全覆盖,由部分城区名校和镇处结为协作体,由名校长牵头、学科带头人引领组织区片研讨活动,做到城乡教学同频共振、资源共享、同步发展。实行以学术研讨为主体的初中联盟建设。将全市25处初中(含民办)分成3个学术研讨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有1所学校为主导,其他学校共同参与,每月固定时间由承办学校具体组织研讨活动。实行集中研讨、分散实践、一期一主题、每期建档案的管理模式。

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先后投入1.3亿元,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为5万多名学生、7000多名教师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为全市中小学建设同步课堂各一间,实现了全覆盖。2019年,在30所中小学建设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并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教学。此外,我市已有10所学校建立了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开展机器人教育;有32所学校、100多个教学班,正在探索电子书包的常态化应用;全市已建成数字化综合图书阅览区50个;有101所学校通过青岛市教育局智慧校园评估验收。

(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一体化投入情况。

建立健全了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每年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初中1100元,小学900元。对学生规模不足300人的学校,按300人核定公用经费。加强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资金管理,所有资金全部用于中小学建设。2017年,完成改造“薄弱学校”6所,全面完成改薄任务。继续实施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补助范围统一扩大到30%,初中寄宿生生活补助每生每年1250元。

设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项目,用于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部分学校硬件条件。目前,拨付资金796万元,已完成实验小学等12所学校设施加固或维修工作,少海小学、九龙小学等学校设施加固或维修工作正在进行中。

(五)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三项“机制”情况。

1.健全了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制定《胶州市教育体育局等四部门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加强乡村老师队伍建设的通知》(胶教体通[2016]24号),全部为农村教师配备了班车;落实了农村教师岗位补贴,每月人均约400元;班主任补贴每人每月800元;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举措,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建立免费体检制度,以学校为单位每年为教职工免费查体一次;在评优选先、职称评定、专业培训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2.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我市一直坚持“两为主”方针,坚持以居住地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在随迁子女入学方面与当地市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3.加强控辍保学和乡村儿童关爱保护机制。

(1)对经过民政、教育等部门确认的33名留守儿童实行关爱保护机制,在全市8所中小学设置了留守儿童关爱室,配备桌椅、图书、电话等相关设施,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健全了学习帮扶、心理健康关爱等措施。教师与留守少年儿童结对子,一学期多次对其家访,了解家中情况,对有困难者,学校给予帮助。学习上,班级组织班干部与之交朋友,互相讨论交流学习,促使留守儿童成绩稳定且不断提高。

(2)实施关爱农村学生民生工程。一是加强校车规范管理,实现了农村标准校车全覆盖。按照青岛市和胶州市两级财政1:1的比例足额及时发放补贴资金,每年需市财政补贴4000余万元,惠及2万余名学生。二是继续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实现了农村学生免费饮用奶全覆盖。每年政府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惠及6个乡镇47所学校的约3万名孩子。三是多方争取资金,实现了农村学校标准保安全覆盖。加强农村学校安全设施配备,2018年底实现一键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全配备。四是启动农村中小学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实现了农村中小学营养午餐全覆盖。制定了《胶州市农村中小学营养午餐实施方案》,联系青岛市教育局,邀请营养专家制订带量食谱。从2019年3月4日起,在全市推广营养午餐计划,胶州市的3.1万名农村学生,吃上了由市划拨专项财政资金推广的营养午餐:小学生、初中生的营养午餐标准分别达到8.5元和10.5元,家长只需承担1元钱。市教育体育局将农村营养午餐的实施情况列入学校年终考核。目前该项工作运转良好,学生、家长满意度高。五是实施城区中小学生校内托管,实现城区学生托管全覆盖。制定《胶州市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工作实施方案》(胶教体字[2019]30号),自2019年3月4日起,在我市9处局属学校和原5个办事处(阜安、中云、云溪、南关、北关)的14处学校实施课后校内托管。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学习日(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除外)下午放学后约两小时。目前,我市参与小学生人数达到33962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54.4%,参与率高居青岛各区市第一名。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厚爱,民政及时救助,学校教师关爱到位,我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六)城乡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情况。

截止目前,我市所有中小学皆为山东省标准化学校。在学校治理结构改革方面,实施了校长负责制,实行了按章程自主办学,校校设立了校务委员会,健全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学生委员会(少先队)和学术委员会。继续落实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交流推进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意见》(胶教体字[2018]67号),加快推进“县管校聘”工作,全面激发胶州教育改革发展活力。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力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良性互动。

(七)切实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1.抓好规划建设,健全防控机制,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制定《胶州市中小学建设计划》,积极推动新老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实现滚动建设、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专班作用,制发《关于建立控制大班额长效机制工作方案》,建立解决大班额问题长效机制,确保不出现反弹。

2.加大师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免费师范生、部属师大毕业生、全国骨干教师的招聘力度。发挥课时量公示督查工作专班作用,开展全市课时量督查工作,进一步挖掘潜力,合理增加教师工作量,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快“县管校聘”推进力度,严格按照按师生比、班师比核定学校人数,统筹调配促使教师合理流动。增加农村教师进城挂职学习名额,在新考录教师分配政策上向城区倾斜,进一步缓解城区学校师资紧张问题。

3.加强招生入学管理。继续实施起始年级招生审批制,完善“义务教育招生信息采集系统”,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按照学位批次先后顺序接收入学。继续设立中小学招生缓冲区,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分流到学位充足学校。利用青岛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由基教科组织相关人员审核热点学校的入学材料,将权力上收,为基层减压,杜绝范围外学生通过非正常手段入学。对学位紧张的学校,统筹安排,原则上小学对不能接收的学生就近分流,由其他有学位的学校接收;初中采取分流到周边农村初中的方法,保障城区热点学校的班额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对学位充足的学校,空余学位由市教育体育局统筹安排。

4.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严格控制校际间学生流动。各中小学班额已满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再接收转入学生,开学后新来的满足户口和住房条件的学生,由当地教育办或市教育体育局就近安排到其他学校就读,等学段结束时再按其户口、住房情况安排。如确需转入(如高层次人才子女),须经局党委研究决定。根据青岛市教育局的要求,普通高中不再招收借读学生。充分发挥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专班作用,进行不定期、不定时、不通知督查,督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一)因解决大班额,带来学校功能室严重不足。超班额学校都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实行了扩班达到标准班额,部分学校特别是城区中小学的功能室、实验室等占用较为严重,对我市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以及各校开展社团活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农村生源递减现象明显,教育质量存在差距。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年减少,相应的农村学校就读生源逐年递减,农村教育面临生源质量、师资流动等问题,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制约。加之农村环境因素,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方式等与先进学校存在差距,相应带来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三)学校管理城乡存在差距。虽然经过近几年的高层次培训,广大农村干部教师的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市村级小学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要着力督促干部教师紧跟现代代学校建设步伐,完善学校现代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另一方面要更新教育理念,强化提升素质,用现代学校制度武装头脑、付诸实践。

(四)教育科研城乡存在差距。近年来,胶州市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与城区学校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差距,在历届的青岛市、胶州市级立项课题中,农村学校占比仅 %。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学校较城区学校对教育科研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学校长远发展的科学规划,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个别学校过分重视教学成绩的快速提升,认为教育科研提升教学成绩较慢,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仍然比较依赖,而不敢借鉴和使用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这些认识造成学校没有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重要位置上来抓,必然影响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教育科研激励机制需完善。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奖励制度缺失或不足,譬如,论文的发表,课题的研究等,认为这是教师个人的事,学校没有必要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三是教育科研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从某些农村学校的教科研活动记录中看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主要以学习为主,而且学习内容以学校安排为主,忽视了教师的需求,缺乏现场观摩、案例研讨等形式,活动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教师从中收益不是很大,所以教育科研活动实效性不强,教师参与度不高。四是部分农村教师缺乏专业追求。农村学校的一部分老教师知识储备、教学观念等比较落后,对教育科研缺乏认识,不能把握教育科研与教学、与教师自身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有的教师存在错误观点,认为,教育科研是科技人员搞得事,与教师无关;部分农村教师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教学,只要教好学就行了,教出好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教育科研是教学之外的负担。观念认识的落后,导致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之路不明确,视野宽度不够,缺乏对自身专业化持续发展、提高的追求,参加教育科研的动力不足。

(五)农村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短板。目前我市农村家庭教育的环境不理想,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太令人满意。一是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而留驻农村的居民普遍学历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家长们如是说。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家长在农闲时沉湎于搓麻将、打扑克。农村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籍,父母亲平时不看书读报的占绝大多数。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较快,但有书房或书桌的学生并不算很多。据统计,我市农村学生有自己独立书房或书桌的学生仅占32%。

还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农村很少接触新事物,价值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再加上“隔辈亲”也容易造成对孩子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影响孩子个性和优秀品质的形成。以胶州市远家阿洛村为例,该校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的学生总数超过该校学生总数的50%。

二是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一大半的家长不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

据了解,有一小部分的家庭,当家长主动闲聊时,孩子能认真回答问题;大多数情况是,如果家长不问,孩子也不会主动述说;极小部分的家庭的孩子看到家长无事,则会主动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有相当部分的孩子则是躲避家长,怕挨训斥和责骂。这种情况在初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是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的学习,轻素质的培养。大多数的家长,自己文化层次低,自己觉得社会地位低,所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他们认为,读书、考试是唯一的出路。他们觉得,在学校里就应该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理化等考试要考的学科。对于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能、综合实践等则不是太重视。对孩子的品行,特别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

(一)落实建设计划,加快城区学校新建、改扩建步伐。

随着二孩政策、户籍政策改革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2019年底青岛胶东机场转场运营,以五大新动能战略发展平台为支撑的“一区两带”加速融合发展,重大项目、新建小区将带动城市人口进一步加速聚集,伴随着城市人口学位需求的不断扩大,城市与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倒挂现象必将更加突出,城区及李哥庄镇等重点镇中小学校的学位压力也将更加凸显。再加上解决大班额带来的部分学校特别是城区学校功能室不足等问题的叠加,使得学校建设越来越紧迫,需尽快使落实《胶州市中小学建设计划(2019-2022年)》,解决城区学校学位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城乡科研联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破解教师专业水平、教研水平不均衡等困境,充分发挥服务协调功能,多措并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实施全市大集备活动。为让全市老师具备审视课堂的宏阔视野、拥有组织课堂的高超策略,教研室利用2018和2019年寒暑假组织了初中、小学所有文化课学科的骨干名师进行了全市大集备,内容包含每课时的课件、教案、学案、习题训练等教学资源。通过名师引领,打造城乡集备一体化模式。大集备活动,整合了全市教学优质资源,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形成了“教学共同体”,改善了教研生态,确保了新课程的教学优质高效,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的一条有效途径。该经验在2019年青岛市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

二是强化区片教研。为实现城乡教研一体化,推进教育均衡,不断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初中在全市初中学校实施以实验初中、第二实验初中、六中、七中为龙头的“四大区片”教研。各初中学校在龙头学校的组织下,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活动的方向,制定出扎实、详实的区片教研方案,开展了同课异构、提升学科素养研讨、优秀教学管理经验交流等务实、高效的教研活动。小学将全市74所小学按照强弱搭配、整体均衡原则,划分为11个联动教研片区。每个片区由一所城区教研强校牵头,携手乡镇6、7所学校构成一个校际教研共同体,形成了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以强带弱、以强促弱的教研互动局面。11所龙头校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给农村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如第四实验小学充分发挥龙头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组织了“复习研究专题”、“习作研究专题”、“说明文研究专题”、“童话故事研究专题”等专题研讨,真正起到中心辐射作用;香港路小学通过组织片区内学校参观互访、共同教研、精品试题资源共享等合作活动,引领片区的教师队伍向专业化、优质化、均衡化发展;北京路小学通过“一来”联片校走进北京路小学,一起进行“精品教案”主题研讨会,“二去”到联片校送课、听课、评课,“三研讨”,组建区片微信群,隔空研讨,实现教研方式的延伸突破。

三是组织名师送教。为放大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加快城乡教研一体化进程,本学年中小学组织“名师联家乡”“名师开放”、“城乡交流”等活动达50余次。

四是进行同步课堂在线教研。通过“在线同步课堂”平台,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实体教室连为一体,进行实时互动教学,采取“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研组织模式,逐步使“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和常态化,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覆盖薄弱的乡镇学校和教学点,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教学点缺师少教的问题,助力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发展,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逐步缩小乡镇差距和校际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本学年,中小学各学科举行同步课堂20余次。

五是实行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每位教研员选取2所本学科薄弱学校,定期到学校随堂听课、评课,参加集备,为学校提供诊断服务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对标深圳,创新模式,探索集团化办学新路径。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搞好试点。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名校集团),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名校”等多种形式,输出名校品牌、理念、管理、文化、师资等,实现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教育投资多元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充,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二是深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创新区域内名校集团化办学路径。名校集团化战略框架下,根据共建共享的原则,指导所属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根据现有条件和发展目标,梳理并重新缔结新的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巩固相对稳定的成员单位,完善互助共同体协议延续机制、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的运行机制、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对跨区域互助共同体实施教育督导,深化互助共同体内部“课题引领、接纳培训、网络在线、主题研讨、特色共享”,切实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段学校、幼儿园办学质量和水平。三是结合市情,因地制宜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出台具有区域特征的鼓励支持政策,实现区域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扩大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参与面,推广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新教育共同体、“学校发展群”、教育联盟等区域内名校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深化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内涵,优化集团“捆绑考核”等绩效评价机制,强化核心学校的辐射引领功能,提升区域内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四)重视家庭教育,搭建平台,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办好家长大课堂,构建家长学校案例教学课堂模式,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月主题活动。建立互联网时代学校与家庭沟通的信息化桥梁,实现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组建家庭教育专家队伍、研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落实乡村学校家校共育种子老师万人培育工程。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xx镇深入贯彻县“xxxx”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六种观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生态资源丰富。xx镇位于我市南部生态廊道中间位置,林地面积5。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2。6%,共有大小山头319个,山地丘陵面积占全镇三分之二,鹤河、九女河、店子河等河流横贯其间,山水相连,梯田纵横,是典型的生态乡镇,具备发展现在农业与旅游业的天然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xx镇西邻xx县县城20公里,东距xx市区50公里,镇内设立xx高速公路出口,335省道和旅游大道横贯镇域东西,交通十分便利。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xx镇古时因设驿站而兴,驿站文化浓郁,薄板台、段家河一带考古遗址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任家口、黄坡等古村落遗迹依稀可寻,“九女泊”等美好传说脍炙人口。

土地流转工作开展顺利。20xx年共成功流转土地5300亩,目前已启动马山、平柳河一期及仲沟、上芦峪河二期挂钩项目,为实现乡村旅游、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特色农业亮点纷呈。全镇聚力打造“一万三千四大园”,即建设万亩果园、千亩菜园、千亩花园和千亩谷园。“万亩果园”以北上涧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村庄10余个,主打经济作物为黄金蜜桃、秋风蜜桃、苹果。“千亩菜园”重点分布于薄板台村、段家河等地,主打经济作物为西葫芦、西红柿、黄瓜,并承接了我镇旅游采摘大棚建设扶贫项目。“千亩谷园”位于花崖头社区各村,重点培育鲁谷4号、金线子等优良谷子品种。“千亩花园”星罗棋布于全镇,重点分布在跃xx、嗡嗡乐园等地,经济作物以中草药、蜜园植物为主。成规模、效益优的特色农业产业群规模初现。

城镇化建设扎实有序。全镇以城镇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计划投资1200万元改善驻地风貌、提升乡村环境,已拆除违法建设1100处,建设规范化集贸市场1处,圈划标准停车位300余个,同时扎实开展环卫一体化和移风易俗、道路沿线环境治理提升工程,省环卫一体化电话调查满意度名列前茅。

一是三产融合发展基础薄弱。农产品加工生产线未成规模,恒温库、冷链物流尚不成熟,除嗡嗡乐园田园综合体与段家河村建立的“村企共建”模式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较少。

二是发展性用地指标稀缺。全镇“有项目、缺土地、难落实”的现象比较突出,即使旅游、现代农业项目经过层层审批获得用地指标,但配套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如道路、卫生、游客集散等基础配套设施也因为缺乏用地指标而迟迟不能建设,影响旅游综合效益的发挥。

三是吸引工商资本下沉的.能力有限。目前,我镇大量优质的旅游资源还没有真正实现深度开发、市场化运作及专业化运营,由于部分旅游企业管理基础薄弱,在产权开放化、治理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制约着企业的融资能力。旅游资源整合不到位,点多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和发展合力,致使旅游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旅游融资难题亟待突破。

四是基层人才队伍稀缺。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读书人离开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乡村精英资源流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匮乏,人才“空心化”的现象未得到根本遏制。

推动产业“牵一接二连三”式发展。依托“一万三千四大园”、产业扶贫项目,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xx乡村流动。围绕蜜桃、中药材、设施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示范合作社,兴建恒温库、蔬菜分拣配送、农产品深加工车间等,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持xx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构建生态宜居小镇。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对驻地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提档,发挥城市管理办公室职能,将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下沉;抓好56个村主要干道绿化提升工程、户户通道路硬化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街头(心)公园;扎实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庄绿化工作力促各村洁净、有形象、有亮点。打好“林水会战”,突出绿化效益,计划绿化面积2600亩,栽植各类苗木20万株,打造四季xx;突出河道治理,计划今年在清清河流行动中治理店子河、鹤河河道20公里,整治污染源4处,新建拦河坝5处。

弘扬乡风文明。充分利用文体活动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四德工程”,使孝老敬亲、邻里和睦、文明节俭、勤劳致富在xx蔚然成风;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培育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实现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促共进。实施“新乡贤培育计划”,弘扬“好为德于乡”的乡贤精神,从农业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乡村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乡村科技服务人员、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等优秀人物中发现和树立现代乡贤典型,培育和保护好促进乡村文明传承发展的人才队伍。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村民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主体乡村治理体系。深化“党群联组”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党员在乡村治理的模范带头作用,使社会治理延伸到基层细枝末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规范社区6大项服务职能,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

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培育壮大xx生态采摘农场、北上涧村蜜桃合作社、隆海园蓝莓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户带上农业现代化致富轨道;创新村集体增收方式,依托嗡嗡乐园等田园综合体与系列节庆活动,计划建立13个“创富漂流小屋”,实现集体收入“破零”“倍增”;做好产业扶贫工作,计划在段家河等地增建9个扶贫大棚,进一步增加贫困户收益;稳步做好王家山、徐家阿疃等地土地流转工作,实现乡村旅游与农业集约化生产,实现当地群众“租金”“佣金”双丰收。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以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改造、农田林网修复完善、湿地草原保护与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xx年共组织指导完成造林5.06万亩。保证各项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和促进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实际成效,乡镇林业工作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工作人员起早贪晚工作在造林绿化一线,从规划设计到造林整地、栽植管护全程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为了彻底改善村屯环境,提升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20xx年开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重点对村屯周围、道路两侧、房前屋后、闲置空地以及村屯出入口等重点区域进行绿化美化,今年组织实施和完善村屯绿化168个,实现了全县458个村屯全部绿化,努力打造“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美丽生态宜居村屯,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村屯绿化中,生态护林员除完成自身管护任务外,在村屯绿化前期充当技术员,后期充当管护员,有效促进了村屯绿化工作的开展。

20xx年,我县共选聘生态护林员1038名,比20xx年增加26人,涉及11个乡镇,138个行政村,管护面积林地、湿地、草原90多万亩。选聘生态护林员,既帮助1038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又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各乡镇林业站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落实“四到户服务”工作。一是政策法律宣传到户。乡镇林业工作站通过出动宣传车、走访入户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县林业扶贫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共计发放各类宣传单5万多份。二是林农培训到户。组织开展了以普及林业基本知识、传授林木培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为主的到户培训,帮助贫困户了解掌握林业基本技术,提升林业生产技能。共计到户151户,培训325人次。三是技术支持到户。引导贫困户采用发展经济林、种苗、花卉、中药材等生态产业,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服务,实现科学栽培管理。共计到户475户,技术支持服务1150次。四是涉林事项办理到户。通过简化服务流程,开展“一站式、全程代理”等便民服务,为贫困户提供精准服务。共计到户46户,办理事项84项。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