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铭记初心思想汇报(实用5篇)

时间:2023-10-09 19:03:25 作者:雨中梧 最新铭记初心思想汇报(实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铭记初心思想汇报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三年了,在武汉呆了整整的三年,这一刻,才知道,这个而今繁华缤纷的城市历经了多少的沧桑,这里的发展和改变历经了多少代人的努力。三年了,听了无数的关于辛亥革命的介绍,以为自己已然把武汉的红色历史了解了十之八九,这一刻,才知道,这座城市的底蕴,远比我和你想的要深的多得多。下了稀稀疏疏的细雨,本不是出外观赏的好日子,但我们还是去了,有对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的好奇,更多的是想对党曾经走过的历史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换而言之,这是一个党员对于我们而言充满的神奇魅力。

参观的过程进行的很快,一方面,导游对这些历史的记忆很熟稔,介绍起来朗朗上口;另一方面,我们对|这些历史还或多或少有部分印象,很多东西都慢慢的翻出来了。从参加“八七会议”的同志们的雕像到他们开会的会议室;从瞿秋白用过的旧扇子,李维汉用过的烟斗,到最后他们开会摆放的每一张凳子;从“右倾主义”错误的纠正,南方局、北方局、长江局的建立,到秋收起义等一系列起义的成功;一部部串联起来的板块渐渐形成了一部电影,澄清着一幅清晰的历史画面。

忽然觉得,生在21世纪的我们已经忘却了好多的历史,,那些大革命时的情形,那些为了革命形势扭转而付出生命的前辈,我们又还记得多少呢?也算是大家增长知识的一种途径吧,在二楼“八七会址”的会议室,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有奖竞答,就是对我们参观过的一些板块的内容进行一个回顾,成绩很可观,每个人捧着好几个棒棒糖回家,也是这次参观的一场完美谢幕。

我想,“八七会址”成立专门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充分说明了“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北伐战争”胜利以后,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借口外国领事和外侨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命令它们在下关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xx余人的南京惨案。随后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共产党事变,汪精卫的公开,以及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宣告着第一次国内革命的失败,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论文参考不可想象,我们脚下站着的地方,曾经来过一些人,曾经召开过一次会议,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命运。

今天,当我们站在这栋建筑的脚下,当我们仰望着祖国的这篇大好河山的时候,是否应该铭记住这段历史呢?无论未来我们的国家发展到怎样的一个水平,我们的党走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我们都要永远铭记那段峥嵘岁月,记得在那段时光里,曾经有一些前辈为了我们的今天而奋斗了一生,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汇报人:

铭记初心思想汇报篇二

敬爱的党组织:

要感受历史可以选择很多的方式,但再没有什么比得上亲身到历史发生的地方去触摸,去观察,去思考。我们从四月份以来一直在学校参加党课的学习,老师们详细而又丰富的教授让我们明白了很多中国的相关知识,我们受益匪浅。昨天下午不是在熟悉的课堂,也没有老师,我们第九小组的成员们却同样一起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那就是我们的党课实践活动——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从而出现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革命党人也不断发动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河流域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xx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起义之后建立了湖北军政府,旗帜就是悬挂在武昌起义纪念馆门前的十八星旗。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该旧址原为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因为起义的发生,武昌被誉为“首义之区”,武昌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我们一行人首先就被纪念馆外雄伟的孙中山雕像所震撼,这位中华民国国父身着长衫,手持小帽,脸上是庄重凛然的表情,和身后的红楼相应成辉。他首次提出彻底反封建的大旗,在近一个世纪之前,曾经震撼过不计其数的有志青年的心,而现如今,他立在武昌起义纪念馆的门前,又一次震撼了我们,让我们不禁思考很多年前的革命运动是怎样的激烈,国父又是怎样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除了我们一行人以外,我们还看到很多的其他游客也纷纷来纪念馆参观,大家关注历史,实践领悟的行动让我们都感到非常的欣慰,并不只是党课实践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采取一种非常主动的方式感悟历史,这对于我们全民素质的提高是非常好的趋势。

我们一一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当时革命志士使用过的杯壶,留下的残缺的笔记资料,烈士遗像,血衣,墨迹,都让我们仔细的品味观察。辛亥革命的壮烈场面似乎又在我们面前生动起来,那些具体可感的物品,最终化成口号声,枪声,战斗声,在我们的耳边萦绕,画面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出来。假使没有这些敢为人先的志士们,不知道仍要多久,我们才能完成历史性的突破啊。

馆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是辛亥革命之前和之间,邹容陈天华等革命有识之士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比如《猛回头》、《革命军》等,我们本身是文学院的学生,对这些很早以前的小册子,似乎更能感受到他们带来的震撼和冲击。它们是思想的载体,是启蒙更广大国民的有效手段,虽然他们在武昌起义之前就牺牲了,但他们的贡献同样是巨大的,不可遗忘的。另一方面是参观军政府礼堂,礼堂不大,设备也很简陋,除去中央的主席台,台上悬挂的十八星旗之外,就是一排一排的黑色座位,安静又整齐。我们进去参观的时候有馆内的工作人员正在介绍辛亥革命的相关资料,我们仿佛回到了当时军政府召开会议的现场,连自己的神情也不禁严肃起来。

我们从初中开始就学习了有关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相关内容,但所受到的收获最大的还是这次的实践活动,它比背多少文字,看多少图片都来的更加真实可感,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不管是不是可以很快的成为一名真正的员,我都会铭记历史,铭记革命志士的精神,昂首向前。

铭记初心思想汇报篇三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不忘初心,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除应当具有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外,更要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应具备一切为病人着想的仁爱品质。对医学有热爱之情,就会明白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而学习医学知识,而是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而工作。

不忘初心,作为医生要有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精神。医生是一门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对生命的尊重与敬仰是医务工作者心中至高无上的神。在医疗实践中,医务工作者既要尊重科学,更要以人为本。医学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医者对病人的关爱应该是无限的。正如100多年前美国纽约特鲁多医生的座右铭所言,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不忘初心,作为医生要有克服困难、勇攀医学高峰的进取精神。医疗工作是一种高技术、高付出、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面对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医务人员靠什么坚持下来,靠的是医学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医生始终不能忽略专业素养的提高,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丰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及相关学科各项新进展,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不忘初心,坚守医学生誓言: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意为人民谋幸福,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铭记初心思想汇报篇四

敬爱的党组织:

武汉,这个充满革命气息的城市,其中的名胜古迹不计其数。而昙华林,这条仅仅数千米的普通古巷,既没有辛亥革命旧址——红楼赋于那么浓厚的革命氛围;也不如黄鹤楼那般风景迷人,引人入胜。但在这里,50多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汇集于此,中西文化得以充分融合交汇,令人叹为观止。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也许,你去过喧闹的上海,看着周围人的匆匆忙忙,对那里的现代化、都市化记忆犹新;也许,你到过杭州,在西湖边静静地品尝着一杯香茗,感受着那里的烟雨朦胧;也许,你游历过北京,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中,为它恢弘的气势深深折服;也许,你去过西藏,呼吸着纯净的空气,仅仅留下满心的虔诚……但,你是否来过昙华林?这个普通却又不普通的一条古巷。可能,它并没有其他胜地那样富有魅力,但当你直到沿着石板路走在昙华林的古街上,看着中国传统式建筑、中西合璧的哥特式的建筑、时尚的西方建筑等等聚集在一起,你仿佛是穿越了千年,重温了以前的峥嵘岁月;但听着那居民口中地道的方言、略有点粗俗的武汉话,又使你回到了现实。是的,在这里,你感受到的是真实、简单和那一丝不算太沉重的革命气息。

仁济医院、文华书院、圣诞堂、花园山、翁守谦故居、朴园、徐源泉公馆……这些百年老建筑历经时间的磨洗仍散发出迷人的光芒。于是,我们顺着历史的足迹,在昙华林老街中默默地走着,双眼不住地扫过这一座座古迹,双手情不自禁地抚上这历经沧桑的老墙.没有过多的言语,但内心的感动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始终激荡在我们胸怀。它的一砖一石,勾勒出武汉城市发展的轨迹;它的轶事旧闻,反映了武汉历史上的风云变幻;它的别致名居,记录了武汉多姿多彩的风土民情。

然而,要是仅仅把昙华林作为一个风景区,那可能就误解了它。从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医院、学校、公寓、花园、教堂,比邻而居。文华书院、文华大学、文华图专(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等的建立,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传播了革命的火种;武昌早期先进革命团体——日知会的成立也成功唤醒了一大批有志之士。陈独秀、李大钊于此讲学,而董必武、陈潭秋也于此创立了武汉第一个组织。……半天的游览,很快就结束了。在回望历史的同时,我们一定要铭记这种革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继续坚持下去,为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奋斗!

汇报人:

铭记初心思想汇报篇五

以前,说实话,我对“京汉铁路大罢工”和“二七惨案”的认识很浅很浅,对林祥谦和施洋等当年领导工人大罢工斗争的革命烈士们的了解也几乎为零。今天,我们党课第六小组的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了这个主题,也让我有幸了解了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感受当年那场大罢工的悲壮,二七惨案的惨烈,追寻老一代革命先烈对党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和宁死不屈,英勇无谓的英雄气慨。在我们出发前,我查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相关资料,对其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1923年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肖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当场被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反动军队还闯进工人宿舍,大肆搜捕,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

怀着一股崇敬和憧憬,我们首先来到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位于汉口解放大道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京汉铁路总同盟罢工斗争指挥中心。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时,遭到封建军阀的干涉和破坏,全路3万多名工人决定举行总同盟大罢工。同年2月3日,总工会领导人由郑州秘密转移到此办公。

这是一座典型的湖北风格的平房。它面积不大,不起眼,也不张扬,但显得庄严而肃穆。大门左侧汉白玉石牌上镌刻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1956年11月15日。屋内十分安静,仿佛特立独行于外面吵闹喧哗的世界。屋内是简朴的木质结构,共有4件不大的房间,屋内十分昏暗,靠几盏暗黄的灯勉强把屋子照亮。进门右手边一间房里陈列着一些关于大罢工的资料和介绍。墙壁上挂着几幅关于大罢工的油画,画中革命烈士们或召开讨论会议,或与敌人英勇搏斗。通过辜学超同学的认真讲解和对旧址的认真参观,我们都获益匪浅。我内心不禁感叹,就是在这里,京汉铁路总工会领导铁路工人为争人权,争自由,争取成立总工会,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抗争,在这里,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参观完旧址,我们有满怀高涨热情,来到二七纪念馆。二七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汉口,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及“二七惨案”,在林祥谦、施洋等39位烈士牺牲的江岸地区修建的。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雄伟耸立着的二七纪念碑,上面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二七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的顶端外形类似一只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正可谓革命先烈们的理想信念的腾飞。走进室内,墙上是一幅巨大的雕刻壁画,上面刻画了当年烈士们的英勇斗争。“劳工万岁”这四个镶金的大字,也让我们感受到工人力量的巨大。

接下来我们上楼参观了馆内陈列的一些鲜为人知却十分珍贵历史文物和建筑画像,听着辜学超同学为我们的讲解,仿佛在光与影中穿越着,那些为光明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的平凡英雄,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故事,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似乎就浮现在眼前。这不是仅看着教科书上的大段介绍就能感受到的,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一种无限追思与成长。中国革命的历史,党的光辉历程一再昭示我们,京汉铁路大罢工是胜利进军的号角,是鼓励斗志的战鼓,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京汉铁路大罢工虽然在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但是,它留下来的经验和教训,加速了中国革命走向成熟的进程,它留下来的浩然正气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在对这段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的同时,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心灵上也有了升华。历史从昨天走来,正朝着未来走去。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祖国的和平安定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是一次又一次大无畏的斗争换来的。我们这座繁华的大城市正是建筑在曾经辉煌的历史之上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正如从我们眼前伸向远方的铁轨,就曾染红了京汉铁路工人的鲜血;又如从我们身旁呼啸而过的列车,罢工的汽笛就曾震撼长空。因此,我们不应沉睡在历史之上。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新时期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生力军的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烈士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继承身为炎黄子孙的无上光荣,履行肩负的责任。

铭记历史,继往开来。相信我们载回来的也绝不只是留念的照片,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收获。

汇报人:第一范文

xx年5月17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