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则天演讲稿(大全10篇)

时间:2023-08-29 14:20:42 作者:影墨 2023年武则天演讲稿(大全10篇)

演讲比朗诵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随着讲稿的内容而变化站位。一般说来,不要在演讲人前边安放讲桌,顶多安一个话筒,以增加音量和效果。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武则天演讲稿篇一

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女皇帝,山西文水县人。“则天”,是她的尊号。古时候,女孩一般是没有名字的,即便有也不外传。她入宫以后,唐太宗李世民给她取名叫武媚。当了女皇,她自己取名武zh*o。“zh*o”这个字是武则天新造的。读音和意义都是和“照”字相同。她自诩非常英明,双眼像太阳一样照耀太空。

武则天一生,始终处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之中。在她势掌朝政期间,能注意选拔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曾经做过一些有益于历史发展的事;但是她宠信酷吏,结党营私,也干过许多不利于人民的事。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hu*,原来是山西有名的木材商人,因为帮助唐高祖李渊夺取天下有功,曾做过工部尚书、荆州都督等大官。他四十七岁那年,妻子杨氏生了第二个女儿,这就是后来的武则天。过了十二年,武士hu*得病去世了。这时候的武则天,已经长得如花似玉,非常漂亮。于是,“武家出了美女”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里。

有一天,唐太宗派传旨宦官飞马来到武家,当众宣读诏书:封武则天为才人(宫中嫔妃的一种,是最低的一级),命她即刻进宫。

十四岁的武则天却很平静,反而笑着劝慰母亲说:

“母亲不必过分悲伤。依女儿看来,这不一定是件坏事呢。”

“什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杨氏听说,惊愕地瞪着泪眼问道。

“女儿此番进宫,只要事事察颜观色,处处小心待候,就能博得皇上欢心。到那时候,不但女儿享不尽荣华富贵,还能光耀门庭,给母亲脸上争光呢!”武则天一字一句地回答,显得很自信。

杨氏这才明白,自己的女儿是把进宫看成进身的阶梯。想到女儿自小聪明过人,八面玲珑,说不定真会得到皇上的宠爱。杨氏这才不再哭了。隔了两天,武则天拜别了母亲,高高兴兴地进了宫。

唐太宗召见她以后,发现这位武家女不仅长得美貌,而且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问她几句话,还言辞委婉,对答如流。唐太宗非常高兴,当即就赐给她一个名字叫“武媚”。

唐太宗比武媚大二十六岁,但是他很快就喜欢上这个聪明能干的小姑娘了。

公元643年,唐太宗年老多病,立了长子李治为太子,定下了皇位继承人。这时候,武媚已经是快二十岁的少女了。进宫以后,她学了不少文学和历史知识,唐太宗对她分外宠幸,就是在卧病期间,也要她日夜陪伴服待。

太子李治早就听说武媚的名声,常常以探望父亲为理由,进宫和武媚接近。武媚明明知道太子的心意,可表面上她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谁知贴身宫女听了以后,竟“扑哧”一笑说:

武媚听说,急忙喝住那宫女,心里却乐滋滋的。她暗自揣摩,老皇帝看来是活不长了,这天下不久就是太子的。要是能和太子相好,将来就有机会爬上去;若是得罪了他,往后休想有出头的日子。主意拿定,武媚就不再在李治面前假装正经,反而和他暗中眉来眼去,两个人很快好起来了。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死了,太了李治当了皇帝,就是唐高宗。按当时的规矩,皇帝死了,他的一般嫔妃就不能留在宫中了。武媚因没有生过孩子,按宫规被送到感业寺当了尼姑。

“小人实在不知道啊!”

“胡说!来人呐!”

“娘娘息怒,容小人讲来。”

“快讲,若有半句慌言,小心脑袋!”

王皇后听后又惊又喜。惊的是唐高宗竟不顾伦理道德,勾搭上了先皇的妃子;喜的是她忽然想出了一个对付萧淑妃的法子。于是,她就主动向唐高宗建议,把武媚堂而皇之地接回宫来。唐高宗听了,自然乐得心花怒放。他不仅亲自去把比自己大四岁的武媚接进了宫,还把她封为“昭仪”。

王皇后把武昭仪接回宫来,是为了夺取皇上对萧淑妃的宠幸,出出自己胸中的闷气。谁知道,她自己也因此倒霉了。

武昭仪刚回到皇宫的时候,对皇上和皇后真是百依百顺,很快取得了这两位主子的欢心。唐高宗有了武昭仪,果然把萧淑妃冷落在一边。王皇后见报复成功,起初心里很高兴,可是又一想,自己并没有获得皇上的宠幸,就又对武昭仪嫉妒起来。她想法离间高宗和武昭仪的关系。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心计多端的武昭仪给察觉了。于是,武昭仪决定耍弄权术,除掉王皇后。

她先是对周围宫女、宦官非常关心,得到什么赏赐都要分给众人一些。这样,王皇后和萧淑妃有什么活动,有人就会及时向她报告,她再到皇帝那儿去告状。渐渐地,唐高宗对王皇后和萧淑妃越来越不喜欢。

高宗生气地对宫女喝问道:

“武娘娘离开的那会儿,谁到这里来了?”

“启奏万岁,皇后娘娘独自来过这里。”宫女们齐声回答。

“还有谁来过?”

“没有了。”

“难道皇后会……”

高宗虽然火冒三丈,因为拿不到确凿证据,一时很难处置王皇后,却产生了废掉王皇后的念头。这样的事一多,唐高宗终于下决心废掉了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

唐高宗本来身体就不好,后来又得了风眩病,头晕眼花,看不清东西。他就经常把朝中大事,交给武皇后替他处理。

武皇后趁机重用支持过自己的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把他们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来,然后,唆使他们捏造罪名,先后害死反对自己的褚遂良、长孙无忌等老臣。于是,朝中大臣站在她一边的越来越多,政权实际上已经落入她的手中。

慢慢地,唐高宗也看出来,武皇后的势力太大,对自己不利。他又背地里把宰相上官仪召到宫中,商议废掉武皇后。可武皇后不是当年的王皇后了,她的亲信非常多,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她的耳朵里。武皇后先发制人,跑来质问唐高宗。唐高宗惊慌万状,把责任一古脑儿推到宰相上官仪身上。可怜上官仪被杀掉了,还株连了不少人。打这以后,连皇帝也管不了武皇后的事了。唐高宗每次上朝,皇后都坐在帘子后面,什么大主意都是皇后拿。

说起武皇后执掌大权,虽然心狠手毒,可她也真有些办法,办了一些好事。

有一年,武皇后向唐高宗提出了十几条治理天下的建议。她说:

“行啊!”唐高宗一口答应。

唐高宗边听边点头,说:

“我看你经常穿着旧裙子,就是为了让大家都崇尚节俭吧?”

“是的。”

“这很好。”

“好,就照皇后说的办。”

后来,武皇后提出的几条都实行了。各地都鼓励农民开荒种地,军队也种粮屯田。还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几十年里,农业生产一直很稳定。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死了。谁来当皇帝呢?这只有武皇后说了才算。原来的太子是皇后的亲生儿子李弘,因为和皇后不和,被她用毒酒害死了。二儿子李贤接着做了太子,也不听她的,武皇后就把他废了,后来又把他害死。所以,唐高宗一死,三儿子李显即了位,是唐中宗。武则天成了太后。可唐中宗刚当了两个月,因为惹恼了母亲,也被拉下马。四儿子李旦接着当皇帝,是唐睿宗。实际上,谁当皇帝,都得听太后的,皇帝根本不放在她的眼里。

武太后虽然大权在握,可她不满足。她想当女皇帝,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于是,她对自己的祖宗一一进行追封,建了庙宇,为她当皇帝创造条件。哪些大臣们敢反对,她就把他们降职。

有个被降职的大臣叫徐敬业,对武太后的行为非常不满,就发动了一场武装叛乱,召集了十几万人马,向朝廷进攻,要求武太后把权力交还给皇帝。一个叫骆宾王的著名诗人也参加了这场叛乱,还写了一篇文章,把武则天狠狠骂了一通,号召朝廷文官武将起来反对她。

武太后看了这篇骂她的文章,一点也不生气,还笑了笑说:

她没有惊慌,沉着地调兵遣将,只用了四十天就把叛乱镇压下去了。别处几次叛乱也都让她收拾了。武太后能有效地控制军队,说明当时她的政权是巩固的,也说明人民反对动乱。

武太后把反对她的人镇压下去以后,就放心大胆地要当皇帝了。公元690年,她把国号改为周,自称圣神皇帝,成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封建女皇帝。当时,她已经是66岁的老人了。后来,她就被尊称为则天皇帝。

武则天当了皇帝,知道那些贵族不会打心底里拥护自己,就想了很多办法对付这些人。有一个办法就是鼓励告密。谁有什么对她不满的,被她知道了,就要治罪。她下令,凡是来告密的,由官家供给马匹和管吃管住,如果告密属实,可以当官;不实也不追究。就是普通种田的、打柴的人,都可以直接面见皇帝告发别人。这一来,到京城告密的人,越来越多。

武则天靠这一手虽然得到了不少情报,可也给一些坏人钻了空子。有些靠告密升了官的人,动用酷刑对付被告发的人。说起那些刑法,让人难以忍受。有时候把犯人的手脚捆在一根横木上来回转,叫“凤凰晒翅”;有时候让犯人双手捧着枷跪在地上,再往枷上垒放砖,叫“仙人献果”……这些酷刑,不知害死了多少无罪的人。

来俊臣找到周兴,问他:

“犯人不招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周兴说:

周兴听后,吓得抖索起来,连忙说:

“我招,我招!”

武则天重用周兴、来俊臣这样的人,使得大臣们整天战战兢兢,彼此见了面,都不敢多说话,生怕说错了被人听去向女皇告密。

武则天对反对自己的人坚决镇压,对那些有才能的人,也能重用。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在武则天那时候,有了很大发展。

武则天通过各种考试选拔人才,她自己还亲自考察学生,挑选能人。不管出身高低,只要有本事,都能得到重用。这样,在她手下,就有了一大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武则天对他们很信任。他们的话,只要对的她都能听,并不计较态度好坏。

武则天听了,很受感动,说:

“你说得对,我怎么能不听呢?建佛的事,就停下来吧!”

“你这是怎么啦?”

武则天听了,想了想,点了点头,说:

这样的事,还有不少。武则天能听取规劝,是她受到大臣们支持的重要原因。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作为一位女皇能够连续执政几十年,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武则天时期,政局稳定,人口增加,生产也有了很大发展。

公元704年,武则天,得了重病。这时候,大权掌握在她的宠臣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俩手里。他俩日夜守候在女皇身边,不许别人进见,连太子也不行。

朝中大臣都恨透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就想乘武则天病重,发动政变,除掉“二张”,恢复唐朝。

那天,大臣张柬之带着武士护拥着太子,来到武则天住的长生殿门外。“二张”听外面人声嘈杂,连忙出来看,见来了这么多人,知道大事不好,刚要逃跑,张柬之一挥手,武士们上前把他们杀了,又闯进了长生殿。

武则天见来了这么多杀气腾腾的文官武将,大吃一惊,问:

“你们要干什么?”

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说:

“张易之和张昌宗干的坏事太多,我们已经把他俩杀死了!”

“陛下年迈有病,应该赶快让位给太子!”

“是啊,如今人心向着大唐,陛下不要固执了!”

武则天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她只得答应传位给太子李显。李显即位,恢复了唐的国号,他就是唐中宗。虽然唐中宗对武则天还算尊重,可武则天连病带伤心,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不久,这位曾经威风了几十年的女皇,孤零零地死去了。她一生活了八十二岁。

武则天演讲稿篇二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后来,武则天不满昭仪之位。开始动起了当皇后的念头。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后来武则天设计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杀死了王皇后,自己成为了皇后,而后又害死萧淑妃。

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

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掐死,并嫁祸于王皇后,高宗一气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宫,后来被武则天暗中杀死。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唐高宗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做出一系列举动: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唐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繁重的国事必须由武则天来决断。于是武则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撺掇高宗以孝顺的名义,把祖宗封了个遍。追尊唐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他的皇后窦氏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于是为了避讳,唐高宗自称天皇,武皇后改称天后!可见武则天这时的欲望有多大!

武则天演讲稿篇三

你有多么凶狠与残酷——你恶魔般的手架在你儿子稚嫩的玉颈上,虽然你的心被恶毒的复仇计谋蒙蔽了,但是难道你的双手感受不到儿子那细腻而温热的气息么?你竟亲手将自己的骨肉送上西天!

他还只是一个在嗷嗷待哺的婴儿,你竟能把他当作登上绚丽辉煌的政治舞台的冷冰冰的垫脚石,一个祭祀将来皇位的可怜的牺牲品。闭上眼睛,你歹毒狰狞的面容,你紧紧掐住脆弱的他青筋暴起的双手,还有婴儿那无助的挣扎。一幕幕呈现于我的眼前,好可怕,好可怕。你怎么可以弃亲情于不顾,你怎么那么自私?为了一己之私不择手段。古人云:“虎毒不食子”,可你却把“慈母”的“手中线”无情丢弃!

突厥赠与唐太宗一匹肥壮高大的烈马,名曰“狮子聪”,文武大臣围着赞不绝口,太宗浅笑,问道:“谁能够驾驭它呢?”大臣都面面相觑,无人敢对。你上前答道:“请皇上赐我三件武器,我能制服他。”太宗一脸奇怪的问:“哪三样”?你竟面不改色的说:“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我先用铁鞭抽它,若不服,在用铁锤砸它的头;再不服,我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咽喉!”言辞如此犀利,治马所用之法如此凶狠,你令在场的所有人不寒而栗。

从此我从心底认为:你不配为人母,不配为国君,是你断送了贞观之治的美好。但是,今天我学了历史,却仰望到了您无比伟岸的一面,看到了您用沧桑的双手推开了开元盛世繁荣昌盛的大门,看到了你鲜为人知的痛。

您的父亲因病而离世,您并没有消沉颓废,而是扯起了自强的风帆继续人生远航。

您对于学习的刻苦精神足以与当过帮厨的高尔基那一股热爱学习的力量相媲美。您对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不卑不亢让我深深折服。

您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大兴科举制度;您大刀阔斧,稳定了边疆形势;您广泛选拔人才、实施轻徭薄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您的历史功绩毋庸置疑。

我知道您残杀儿子是迫不得已,夜深人静的时候您一定伤心欲绝;我知道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打破了世俗的偏见,推翻了历史的陈规。是您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是您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您的伟大我的拙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可以站的像您一样高,也从来没有一颗心可以像您一样高傲。立下一块无字碑,功过留于后人评,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无字碑上真的是一片空白吗?不,我分明看到了碑上镌刻出了一位女子的睿智与豁达。

女皇武则天,从读懂您的那刻起,您就成了我一生敬仰的人。

武则天演讲稿篇四

2、做一个女人,最幸福的,不是掌管天下,而是围着丈夫和孩子,一起享天伦之乐。

3、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心急会是自己害自己。

4、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自己累死,而是要让手下做事情累死,这个才叫本事。

5、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6、一件事,一个人,突然就觉得老了,像一条蚕吐完丝后那样,一时间就老了。

7、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8、我大周有大将,我大周有忠良,我大周有忠诚的千百万士兵啊!

9、要的更多,要的更大!

10、自古能成大事者,必须要沉的住气。

1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13、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12、我们女人不比男人差。

13、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14、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15、一个女人是逃不过命的`。我倒要看看一个人的仇恨,到底要有多大的力量。

16、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17、改李尽忠为李进灭。

18、恩怨从来都是纠结的。

19、始终难以理解,做儿女的竟然要谋父母的反。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彼亦一是非,此亦是非。

21、一个女人经历了生老病痛,磨难,幸福,拥有,失去,蓦然之间才知道,懂得了很多很多。

22、有时候,人的命运就是这样的神奇。

23、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24、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25、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26、就不能痛痛快快醉一回吗?

27、操心得心身都憔悴了。

28、谁都没意思,可谁都想活,就这么回事吧!

29、一生的恩恩怨怨都会了结的。

30、你的气魄和魄力,已经震慑了我。

31、包容山河之魄,犹如巍巍昆仑,自显峥嵘。月落日出,赫赫光辉,照天地之氤氲,使万物之化醇。

3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4、我大周有大将,我大周有忠良,我大周有忠诚的千百万士兵啊!

33、这个老家伙, 他太了解朕了。他这是以退求朕心安那。

34、鸟飞远,云散尽,不提往事。

35、人死不可复生,这都是天命,重要的是,活着的人,要继续做下去。

36、一个女人太强悍,儿女不服,丈夫不满,还落的自己很累。

37、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38、身为人子,心怀逆谋。不忠不孝,天理难容。

39、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40、我真的体会到,一定要刚强起来而一片万不得已的苦心。

41、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42、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於天下乎

43、永远的离开,让人明白,其实在这个世上,我最爱的人就是这个男人,和我一生爱恨纠缠几十年的男人。等我终于明白这个道理时,已经是中年的女人了,真的老了。但我知道,从今往后,我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我了。我不再需要争宠,不再需要夺爱,我知道有一种使命,在无形中萌动。

44、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45、穷奢极欲,荒唐颓废。

武则天演讲稿篇五

武则天是我们历史以来第一位杰出的女皇帝,那么关于她的经典语录有哪些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一位女皇武则天语录,希望你喜欢。

1) 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2) 将视兵如子,则兵事将如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

3) 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

4)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5) 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

6) 天无私硬,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烛,四时无私为。

7) 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谋虑机权不可以不密。

8) 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

9) 言易泄者,召祸之媒也;事不慎者,取败之道也。

10)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1)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2) 人之事君也,使无难易,无所惮也;事无劳逸,无所避也。

3) 慎而言,将有和之;慎而身,将有随之。

4) 上下通诚者,则暗相信而不疑;其诚不通者,则近怀疑而不信。

5) 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谋者谋于未兆,慎者慎于未成。

6) 建国之本,必在务农。

7) 我大周有大将,我大周有忠良,我大周有忠诚的千百万士兵啊!

8) 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

9) 但使卿辈不滥,何恤人言!

10) 夫礼缘人情而立制,因时事而为范。变古者未必是,循旧者不足多也。

11) 非夫纯孝者,则不能立大忠。

12) 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13) 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

14) 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

15) 忍所私而行大义,可谓公奖。

16) 事君事父,资敬之途斯一。

17)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18) 忧患生于所忽,祸宫兴于细微。

19)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20)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1) 言出于己,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不可止于远。

2) 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

3) 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微诚讵幽感,景命忽昭融。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

4)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筵辉丽璧,乐畅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5)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

6) 人恃衣食,犹鱼之待水;国之恃人,如人之倚足,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无足则不可以步。

7)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8) 攻守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之不可攻也。

9) 唯公心可以奉国,唯公心可以理家。

10) 人臣之于君也,犹四肢之载元首,耳目之为心使也。

11) 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

12) 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

13) 终身为善,一言败之,可不慎乎!

14) 以色事人,不能久已。

15)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16)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自己累死,而是要让手下做事情累死,这个才叫本事。

17) 君有过失而不谏者,忠臣不忍为也。

18) 朋友不信,则交易觉。

19)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20) 丽容虽丽,犹待镜以端形;明德虽明,终假言而荣行。

21) 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22) 人足者,非独人之足,国之足也;人匮者,非独人之匮,国之匮也。

23) 这个老家伙,他太了解朕了。他这是以退求朕心安那。

24) 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人。

25) 赠人以财者,唯申即目之欢;赠人以言者,能致终身之福。

26)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27) 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28) 君臣有道即忠惠,父子有道即慈孝,士庶有道即相亲。

29) 臣以君为心,君以臣为体。

30) 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武则天演讲稿篇六

624年(武德七年)1岁,生于利州。父,武土彟,年48岁,任工部尚书,判六曹尚书事。母,杨氏,年46岁。异母兄元庆、元爽稍长,姐一人尚幼。

625年(武德八年)2岁,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其兄建成、弟元吉。初七,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初八,高祖李渊传位于太子李世民。九日,太子李世民即位,为太宗。封武士彟为豫州都督。

628年(贞观二年)5岁,六月十五日,李治(唐高宗)诞生。本年,袁天罡为武相面,在当地留下了朝天关、望云埔等传说。

635年(贞观九年)12岁,五月初六日,高祖死于长安大安宫垂拱殿。武士彟在痛悼高祖中患病身亡,享年59岁。十月二十七日,葬高祖于陕西三原献陵,庙号高祖,与太穆皇后合葬。之后,与母亲杨氏回文水葬父。

637年(贞观十一年)14岁,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士彟之女美丽聪明有才华,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

639年(贞观十三年)16岁,全国有州府358,县1551。高丽、新罗、西突厥、吐火罗、康国、安国、波斯、疏勒、于阗、焉耆、高昌、林邑、昆明等酋长相继遣使朝贡。

643年(贞观十七年)20岁,四月初七,太宗立李治为太子。

646年(贞观二十年)23岁,三月初九,太宗病重,下诏军国机务并委太子李治处理。此后,太子隔日听政,朝罢,入侍药膳,武与太子开始接触,两人同在太宗身边侍疾。

649年(贞观二十三年)26岁,五月二十六日,太宗下诏长孙无忌、褚遂良辅佐太子李治。太宗驾崩。二十八日,武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六月初一,太子李治即位,为高宗,时年22岁。八月二十八日,葬太宗于昭陵,与长孙皇后合葬。

650年(永徽元年)27岁,正月初六,高宗立妃王氏为皇后。五月二十六日,太宗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行香,见到武。武氏哭泣,高宗伤感落泪。王皇后暗示武氏留长发,并劝皇上接其回宫。

651年(永徽二年)28岁,八月,武入宫,为一般宫女,在王皇后身边。

652年(永徽三年)29岁,七月初二,立李忠(即陈王忠)为太子。十二日,户部奏:全国有户380万。本年冬,武生长子李弘。

654年(永徽五年)31岁,三月,封武为昭仪。三月十四日,唐高宗应武之请求,加赠武德功臣屈突通、武士彟等13人官。六月,王皇后的舅父看出皇后宠衰的现实,自请罢官,改封为吏部尚书。十二月十七日,高宗离京师谒昭陵,武从行,生次子李贤于途中。

655年(永徽六年)32岁,三月,武著《内训》一篇。六月,王皇后与其母柳氏为“厌胜”事发,高宗大怒,令柳氏不得入宫,后舅罢知政事。此时,在皇后废立问题上朝臣分为两派: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袁公瑜等拥护立武则天为后。十月十三日,王皇后、萧淑妃废为庶人。十九日,高宗下诏立武昭仪为皇后。十一月初一,举行隆重的册立皇后仪式,文武百官及蕃夷酋长朝皇后于肃仪门。初七,追赠武后父武士彟为司空。本月,武后处死王皇后、萧淑妃。

656年(显庆元年)33岁,正月初六,降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武后子李弘为太子。二月十七日,追赠武后父武士彟为司徒,赐爵周国公。三月十七日,武后祀先蚕于北郊。四月十四日,高宗与武后在安福门楼观玄奘迎御制慈恩寺碑文。自魏晋以来,佛事活动从无如此之盛大。九月十二日,武后制《外戚诫》献于朝。十一月初五,武后生第三子李显于长安。

657年(显庆二年)34岁,二月十二日,封李显为周王。

武则天演讲稿篇七

2、丽容虽丽,犹待镜以端形明德虽明,终假言而荣行。武则天

3、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武则天

4、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武则天

5、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6、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谋虑机权不可以不密。武则天

7、建国之本,必在务农。武则天

9、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11、忧患生于所忽,祸宫兴于细微。武则天

12、唯公心可以奉国,唯公心可以理家。武则天

13、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15、朋友不信,则交易觉。武则天

17、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武则天

20、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武则天

21、人臣之于君也,犹四肢之载元首,耳目之为心使也。武则天

23、事君事父,资敬之途斯一。武则天

24、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人。武则天

27、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武则天

28、三八节了,女人就得玩得热烈。学嫦娥登天揽月,学七仙鹊桥表白,学武则天胆色双绝,学飞燕凌波微步,学貂婵迷得男人吐血。累了?再叫小男人把脚捏捏。

29、将视兵如子,则兵事将如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武则天

30、言易泄者,召祸之媒也事不慎者,取败之道也。武则天

31、君臣有道即忠惠,父子有道即慈孝,士庶有道即相亲。武则天

32、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武则天

33、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34、天无私硬,地无私载。武则天日月无私烛,四时无私为。武则天

35、忍所私而行大义,可谓公奖。武则天

37、臣以君为心,君以臣为体。武则天

38、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40、上下通诚者,则暗相信而不疑其诚不通者,则近怀疑而不信。武则天

4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44、赠人以财者,唯申即目之欢赠人以言者,能致终身之福。武则天

45、慎而言,将有和之慎而身,将有随之。武则天

47、如果您喜欢《武则天的名言》记得分享给更多好友噢!

48、言出于己,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不可止于远。武则天

49、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武则天

50、人之事君也,使无难易,无所惮也事无劳逸,无所避也。武则天

武则天演讲稿篇八

假如我回到了唐朝一定会被他所迷。春天初雷数声残冰几块飞絮相争游丝相赛。而那白色的身影却比那景更让人陶醉。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激励了多少后人他就是一路走向诗坛的顶峰被誉为“诗仙”张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白。

假如我回到了唐朝我一定要与李白同行听诗词相伴我一定会将他所说的每一句诗都记录下来让他们千古留名万古长青。我一定会将世人对他的赞誉一一说给他听哪知这位诗人却毫不在意。对李白来说或许人的一生仅仅只是喝点小酒写写小诗罢了。

假如我回到了唐朝我一定会向李白虚心请教。仰望山峰李白就站在那山顶他一路走向顶峰抨击官府腐败挥墨解救天下苍生。他不求青史留名不求山珍海味;他宽容大度谦虚豪放不屑与“草民”为伍与我相邀在诗词王国。

假如我回到了唐朝我一定会用现代科技管理大唐让李白做我的助手使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我一定会给李白最好的衣食让他多为后人多留下名诗我还会向人们赞扬他的美誉使他在民间流传百世。

武则天演讲稿篇九

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当初是山西木材商人,为了理想去从军,结识李渊(唐高祖),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母亲杨氏,也饱读诗书,所以武则天受父母的影响,很有才气。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名“武媚娘”,12年后,出家感业寺为尼。后复回宫,永徽六年登上皇后的宝座,载初元年登上皇位,史称“武周”,神龙元年退位。这就是武则天的一生。

一口气看完蒙曼的百家讲坛之武则天,已是凌晨两点了。合上书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什么,能够让一介女流之辈能够突破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观念,在权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登上盛唐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是什么,能够让她在充满坎坷变数的政治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呼风唤雨,成为母仪天下继而又母权天下的龙上之凤;是什么,能够让一个女人在爱情和亲情面前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丈夫和儿女的利益,来达到她渴望已久的权利欲望;又是什么,能够让她在耄耋之年突然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大周王朝,重新又让李唐后人来替代武家王朝?纵贯她叱诧风云、波诡云谲的一生,是那么得富有戏剧性,又是那么得惊心动魄,令人回味良久。

历史从来都是一张张的智力拼图,后人只有永无休止地考证、拼凑、续接,才有可能一点点地接近她的真实面目;然而历史又是血肉鲜明的,一切历史的传承,无不在文字的渗透和纪录中容颜妩媚。喜欢蒙曼的讲解,是因为她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脉络中可以轻松自如地为读者和观众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坐标,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她确实可以成功地让历史缩影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作。我也曾有幸,在龙门石窟观摩过貌似武则天的卢舍那大佛,有幸在乾陵无字碑前伫立思索;只是我有心无力,我的学识和阅历还无法去打开那扇雄奇与苍凉的历史大门。所幸我们这个时代有人殚精竭虑、化繁为简,让我们在时隔一千多年之后,能够轻松而愉快地了解武则天的平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位教授用这种态度读史研史传史,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快事!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站在历史的高点上,古老而神奇的中华文明会让我们感到惊诧,感到博大,感到自豪。我们会问:在浩瀚如海的历史长河中,武则天又是我们取几瓢之饮呢?所有的历史玄疑只有在时间的面前才会变得清澈,变得透明,而我们永远看不清的,则是时间那最最神秘的面容!

虽然武则天的一生勾心斗角,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世家贵族;第二是稳定了边疆形势;第三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她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原因有三个:一是她改革了开课考试;二她改革后第一次殿试有几万人,增强了人们的积极性;三是她用人不看门第,只要你有政治才能,就能当官。所以当时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成功与她的性格必定紧密相连,武则天是最自信的,但又是最不自信的。在一个男权社会里,武则天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改换天命,当上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没有过人的勇气和超常的自信不可能做到。武则天为了权力,甚至不惜杀死亲生儿女,但是,同样是武则天,对狄仁杰却充满温情。她称狄仁杰为国老,她不让狄仁杰下拜,说那样会让她都觉得自己浑身疼;这样的行为,就算是以爱护大臣着称的唐太宗也望尘莫及。这就是伟大的历史人物----武则天。

武则天演讲稿篇十

她挥舞着生命在漫天的血红中,成为一段永不逝去的历史。她失去了至亲骨肉,她脚下鲜血淋漓,但她依然顽强地迈向九五至尊之位。

躺在床上,回味着,脑海里时常浮现出她戴着沉重的皇冠,在漫天的血红中从天边走来的画面。很佩服这样伟大的女人 ,从十四岁的小姑娘直至奋斗到年近八十的女皇。她是何许人也?她姓武名曌,武曌,一个令人敬畏而神秘的女性,中国的唯一女皇,也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女皇帝,纵横捭阖,青史留痕,一生写满传奇。

十四岁的武才人拥有沉鱼落雁般的美貌,足以迷倒一大群男人,唐太宗亦不例外。是的,太宗对她很痴迷,甚至离不开她,可是有“唐三代而灭,武姓之王昌”几子之说,这几个字一直深藏在只有他自己和几个近臣可以看到的《宫廷密录》里面,令他触目惊心,所以他不敢碰武曌,更不敢要武曌。要不是这个原因,可能历史就不是现在这个说法了,史上也就没有武则天女皇之说了。但历史终究是历史,没有改变的余地。武曌的美貌在唐太宗身上没有派上用场,只是阴差阳错,太宗之子李治在和唐太宗出游时迷上了娇媚动人的武曌,就像酒醉一般,将自己完全沉迷其中,醒不过来。

可以说,武曌在太宗执政时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只不过是身边的一个丫鬟,顶多也只是才人,没有任何升迁的机会。直至李治出现在她的生命中,武曌的命运才出现了转机,也许这就是命,是上天注定的,天要李治出来助她一臂之力。当然,李治之舅父长孙无忌对武曌的成功间接起了作用。要不是他帮李治登上皇位,李治不可能有登基的那一天,而武曌也将在尼姑庵中呆上一辈子。

作者赵玫说武曌的一生是离不开男人的,确实如此。李治是她成功的阶梯,而薛怀义是助她登上皇帝宝座的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不可否认美貌是她的资本。她知道美丽是她冲向心中终点的一项有利武器,可是从十四岁开始宫中女人战斗生活的她发现要想成功单靠美貌是远远不够的,要凭智谋。

以见得她的手段和心机。其实李治的懦弱无能和治国无才恰好给武曌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和锻炼的机会,这也为武曌掌控江山奠定了关键的基础。武曌在李治眼中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才华横溢、聪明大方、宽容大度、美貌俱佳„„他可以事事随武曌的心意,武曌对他来说可以比江山更重要。可是武曌对政治的热衷和痴迷已经远远超过了李治,她可以日以继夜批公文、办公事、为国家社稷废寝忘食而不去陪李治。可男人终究是男人,是耐不住寂寞的,就算是一直钟情武曌一人的李治也一样。他是说过他只要武曌一个人,她是他的唯一,可最终他还是越出了武曌心中的底线,背叛了她。可想而知,那个女人会死得很惨,武曌会让她消失得神不知鬼不觉。毋庸置疑,其他只要是犯下这种错误的女人都会遭到这种下场。只要是任何挡住她目标的人都得死,只是死的方式和时机不同而已。从王皇后、萧淑妃、韩国夫人、魏国夫人、废太子忠以及长孙无忌、褚遂良直至上官仪的死亡中可以看出武曌的确如大家所说,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女魔头。

武曌是爱她的孩子的,她尽最大的努力为她的孩子们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她以为为孩子们争取更多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们好,其实他的孩子只需要一种与母亲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人人都需要的母爱。可一向聪明过人的武曌却忽略了这最重要的一点。 其实起初她是想让儿子继承皇位的,可是在她眼中,她的儿子都太不争气了。为什么每个人都要与她作对?她的四个儿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先后轮番登场,在太子的舞台上表演的淋漓尽致。因为唯有在他们的表演中,才能检验得出他们之中谁是最能听她的话的王储,她需要这样一个人,由她来继承皇位,由他来充当接替他父亲的那个玩偶的角色。

李治最终是没能战胜病魔离去了,武曌抱着李治痛哭不已,她到那时才真正发现她其实是爱李治的。她希望李治永远陪着她,她不想失去李治„„可是这一切都晚了,武曌只好任李治在她怀里安然睡去却束手无策。李治到他的极了世界去了,也许这正是她月月盼、天天盼的一刻。他从此再也没有痛苦,他不必去为国家社稷烦心,不会再看见女人之间的斗争„„而武曌呢?孤家寡人,独撑着一片天。

音和眼泪向万民宣告,大周帝国成立。她就是大周王朝永恒的皇帝——武则天,那年她六十二岁。

登基并不是终点,这个终于称帝的有着山河气派的女人,还有着她更加辉煌的伟业。她还要怀抱着她的大周帝国。那曾是她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如武曌这般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女人,仅六十二年的岁月是不能却进她轰轰烈烈的一生的。而她在最后的生命中所献演的那样的镂骨铭心,或者是那样跌宕起伏苍凉悲壮、也是古往今来所绝无仅有的。

武曌求贤如渴,狄仁杰、李昭德一类臣子的重用就是最好的例子。不可否认,武曌确实为大周主宰着命运,为万民带来了不错的生活,所以我说她是杰出的伟大的青史留名的,但同时她又是暴虐的凶恶的狠毒的。

十五年,武曌与僧人薛怀义的恋情从发展到结束,到她最终将这个与她有过无数次床第之欢的男人杖杀;武曌以将近八十岁的高龄宠爱如花似玉的美少年张昌宗张昌易兄弟„„但毕竟时过境迁。不尽的年轮无法总是保住武曌的年轻美丽,而日复一日地剥蚀着她的,还有她的大周帝国带给她不尽的政务,边陲的战乱频仍,朝臣间你死我活的较量,还有她李姓与武姓子嗣间那激烈的角逐和争斗。她不断地进入暴风雨,又不断从风云变幻中退出。在进进出出之间,她终于敌不过可怕的年轮,终于心力交瘁,力不从心,终于虚弱地只身躺在上阳宫凄冷荒凉的皇帝的大床上。终于在神龙元年二月四日,中宗李显登上城门,亲自向天下宣布正式恢复大唐国号。如此一般轮回,持续了十五年之久。新的纪元开始,这一年是公元七百零五年。

一颗璀璨的星终于陨落,陨落时闪着苍凉的寒光。武曌于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凄凄冷冷的死在了上阳宫。儿女们在半年后才将她浩浩荡荡地送回乾陵与她的先夫高宗李治共眠一室的。这轰轰烈烈的七十八年带给她的将是永垂不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