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普法心得体会 农村普法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时间:2023-09-27 19:22:39 作者:笔尘 2023年农村普法心得体会 农村普法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普法心得体会篇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普法工作,积极推动法治建设。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开展以农村普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我有幸参与了其中一些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和与农村居民的交流,深刻领悟到了农村普法的重要性,并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农村普法工作中,需要注重宣传的深入浅出。农村居民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律教育,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相对较弱。因此,在普法宣传中,我们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生动的事例或案例激发农村居民的阅读和思考兴趣。同时,可以利用购物广告牌、宣传横幅等形式,将普法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农村居民能够更加方便地接触到法律知识,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

其次,农村普法需要注重与农村居民实际需求的结合。农村与城市有着明显的差异,法律的实施也必须与农村的特点相适应。例如,在土地征收、合同签订等方面,农村的法律问题与城市有所区别,因此农村普法宣传也要重点着力解决农民在这方面的困惑。此外,农民常常面临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因此普法宣传应当有针对性地解答农民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农村普法工作需要注重群众参与和民主决策。农村居民是普法工作的主体,他们是法律知识的接受者和运用者。因此,普法活动需要充分尊重农村居民的意愿和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将农村居民的声音融入到决策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他们的实际需求,增加他们对农村普法工作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第四,农村普法工作需要发挥多方力量的合作。农村普法涉及到众多领域,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媒体等都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通过合作共同推动农村普法工作的开展。例如,政府可以提供普法宣传材料和经费支持,社会组织可以将农村普法工作纳入到自身的项目中,学校可以加强法律教育,媒体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普法知识。只有形成多方合力,才能推动农村普法工作取得持续而积极的成效。

最后,在农村普法工作中,也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普法工作不是一时的活动,而是需要常态化持续开展的。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农村普法宣传的长效机制。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普法服务站、设立法律咨询热线等形式,为农村居民提供长期可靠的法律服务。培养农村普法工作志愿者,定期组织普法培训和交流活动,增加农村居民参与普法的机会和动力。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真正将普法工作落到实处,让农村居民的法治意识潜移默化地提升起来。

总之,农村普法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参与普法活动,我深刻领悟到普法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继续加大对农村普法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探索和完善农村普法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法律服务,不断提升他们的法治素养和法律意识,推动农村社会的法治进步。

农村普法心得体会篇二

第一段:引言(100字)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我们参加了一场农村环保普法讲座,从中收获良多,深感受益匪浅。

第二段:环境知识的普及(200字)

在讲座中,我们了解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和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首先,讲师向我们介绍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常见的环境问题,并告诫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其次,讲师详细解读了环境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使我们了解到环境保护是全民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环保义务。

第三段: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00字)

农村环境是农民朋友的生活和生产场所,而农业又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保护农村环境就意味着保护了农民的健康和生计来源。然而,在现实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讲座中,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村地区存在着乱倒垃圾、乱烧秸秆以及散养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也加大了农村环境的负担。因此,农村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第四段:环境保护的途径和建议(400字)

在讲座中,我们学习了一些环保知识和方法。首先,农村地区应加快建设垃圾处理设施,鼓励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引导环保生活方式的形成。其次,在农村利用农业废弃物和有机肥料,开展农田生态修复,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此外,农村居民应加强环保意识,不乱倒垃圾,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加强科学养殖,减少农药使用。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第五段:个人感悟和总结(200字)

通过参加农村环保普法讲座,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作为农村居民,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农村环保行动,为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出一份力。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加大农村环保力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结尾(100字)

通过这次农村环保普法讲座,我们不仅增加了环保知识,也明白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决心积极行动,努力为农村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农村普法心得体会篇三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根据决议,从20xx年到20xx年在全体公民中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闭幕会上强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契机,在全社会掀起新一轮法制宣传教育的高潮。

全民普法是一项中国特色的法律普及活动。从1986年开始,我们连续实施了5个五年普法规划,广泛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深入推进各项事业依法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真正做到全社会都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依然任重道远。从这个角度讲,全民普法没有终点,要坚持打持久战,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心正在由立法转向执法、司法和普法,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将成为新时期法治建设的重大任务。法制宣传是指在全体公民中开展以普及法律知识为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尊重法律权威,提升全民法律素质,通常简称为“普法”。法制宣传是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社会建设的角度讲,法制宣传是一项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旨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公益性社会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全民普法,要不仅仅满足于普及法律知识,更要注重弘扬法治精神和培育法治文化,努力形成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中央政治局3月28日进行了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成为学习的重要主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我国法治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比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为艰巨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育。新时期的法制宣传教育要更加致力于培养公民崇尚法治、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把尊崇和信仰法治的精神融入全体公民的血脉之中,融入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融入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也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尊重权利和遵守法律为荣,以滥用权力和违反法律为耻。对于行使公权力的国家机关而言,弘扬法治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法为尊,尊重和保障人权,对约束公权力的法律要有一种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应有的敬畏之心。唯有如此,法治精神才能内化为政府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政府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和树立威信。当然,法治精神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全民总动员的漫长的实践过程。

全民普法,要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根本目的是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首先和关键是提高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唯有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依法办事,才能带动和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探索领导干部任职前的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制度,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学法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依法执政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提高自身依法办事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带头学习和掌握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提高依法办事的意识、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实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制度,把是否认真学法、真正懂法、准确用法、自觉守法作为选拔干部、考核政绩的重要标准。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往往是最好的普法课堂,要鼓励和要求行政“一把手”出庭应诉,充分发挥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对依法行政的倒逼效应。

全民普法,要进一步扩大社会力量对普法工作的参与度,打好“大普法”这张王牌。全民普法实质上是一项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事业,具有浓厚的社会参与性和社会动员性。离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普法工作将寸步难行。“六五普法”是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进行的,必须实现全民普法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全社会总动员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形成普法主管部门宏观指导、各部门各行业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普法的格局。充分发挥普法志愿者的作用和现代媒体的优势,大力扶持民间公益性普法组织。近年来,非政府组织(ngo)、媒体、高校、社区乃至个人组建的民间普法热线、普法工作室、免费法律咨询热线和法律服务网、普法志愿队等等公益性普法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同时,民间公益性法制宣传大多面临资金短缺、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等诸多现实问题。在“小政府、大社会”的背景下,纯粹的政府包办型普法模式是行不通的,民间公益性普法组织大有可为。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支持,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提供必要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

全民普法,要注重普法与法治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力求实效,避免孤立地就普法抓普法。普法工作要尽量与司法工作、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治工作有机结合,实现普法效益的最大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普法工作可以和几乎每一项具体的法治实践工作对接,融入每一项具体的法治实践工作,这就是普法工作的优势和特色。我们要消除普法工作的部门本位色彩和普法与其他法治工作两张皮的观念,树立“大普法”的观念,进一步推进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的融合,形成大普法的合力。

农村普法心得体会篇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村环保问题备受关注。为了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我所在的农村开展了一场关于农村环保普法的讲座。在参加这场讲座后,我深刻地体会到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这场农村环保普法讲座是一次知识的盛宴。讲座中,专家详细讲解了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解析。我了解到,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而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村居民应主动参与环保,减少农药农膜使用,合理利用农业废物,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等。这些知识对于我了解农村环保问题的本质,认识到环保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这场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讲座中,专家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视频演示、图片展示、互动问答等,使得讲座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了大家的积极参与。专家运用生动的案例,如讲解因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导致的水源地污染,农药农膜滥用引发的农产品质量问题等,提升了我对农村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互动环节也为我们提供了与专家交流的机会,使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环保法律法规,培养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再次,这场讲座激发了我对农村环保工作的热情。讲座中,专家以实际案例阐释了环保工作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通过讲座,我明白了农村环保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乎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也关乎到整个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下定决心要积极参与农村环保工作,通过减少农药农膜使用、合理利用农业废物等实际行动,为改善农村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这场讲座也唤起了我对环保普法的重视。专家在讲座中强调,农村居民要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环保意识,自觉维护好家园。我深感,只有通过向农村居民普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环保工作的长久发展。因此,我决定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组织邻里之间的环保交流活动,让农村居民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综上所述,这场农村环保普法讲座对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专家的讲解,我深入了解了农村环保的本质,增强了环保意识,激发了我对农村环保工作的热情,并提醒我要积极参与环保事业,传播环保知识。我相信,在广大农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环保工作一定能够取得长足发展,并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贡献力量。

农村普法心得体会篇五

我通过教师法制教育学习,坚定了学法和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依法管理学生的信念。在教师法制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彻底找出自己思想、作风、制度、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增强自我的法律意识,能够做到面对违法行为不为之所动,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全心全意的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

生活作风上,能够牢记“学法、用法”的教导,用工作纪律严格约束自己,在思想上筑起抵抗违法的坚固防线。反对违法行为,勤勤恳恳办事,堂堂正正做人。

目前,通过学习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经营明显改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教师法制教育的学习,可以时刻让我进行自我约束,增强防范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能够做到严以律己,尽职尽责,恪守职业道德。

教师法制学习的目的不但是要求我进行自我约束,同时还能增强我的警惕意识,增强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遇到险情能够作到触变不惊,临危不惧,能够机警的去应对所面临的险境,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难题,能够果断勇敢的去化解各种危机,当小学生生命受到威胁时能够义无返顾的去保护小学生,与不遵守法律的人和事做斗争,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和利益。

教师法制教育学习后,我不但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及发展趋势,我们今后在工作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会进步,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更是使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法制教育的学习我们应该继续的坚持下去,在学习中不断的进步我们的工作也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的人生轨迹也才会留下更好的印记!

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始终坚持教师法制教育学习,不断提醒自己作为一名从事教育的老师所要履行的职责,重点加强教师法制教育学习,在思想上筑起法律的坚固防线,警惕各种校园的违法的现象出现。二是要加强对小学教育教学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等深入分析,汲取经验教训,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预防犯罪的意识和小学生自我法律的防范能力。

农村普法心得体会篇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普法工作在农村地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参与农村普法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与农民的交流和互动,我不断体会到农村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个人在农村普法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首先,农村普法工作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在过去,农村地区的居民对法律知识了解有限,法律意识相对较低。通过开展农村普法工作,我发现农民对于法律的了解程度越来越高,他们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例如,在农民工拖欠工资问题上,他们知道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变化不仅使农民受益,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其次,农村普法工作有助于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在农村地区普法的过程中,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主动了解法律法规,努力遵守法律,参与到社会文明建设中来。例如,一些村民不再随意捕捞珍稀水生物,而是积极呼吁其他村民一起保护水生态环境。这种良好的行为引导作用不仅让法律得以贯彻执行,也为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了动力。

然后,农村普法工作有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民作为农村社会的基础,往往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更容易受到侵害。通过农村普法工作,我了解到农村居民的一些合法权益遭受了侵害,如土地征收补偿不公、农民工工资拖欠等。在这些问题上,我积极协助农民维权,帮助他们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工作,我深切感受到了维护农民权益的艰辛和重要性。

最后,农村普法工作拉近了城乡之间的法律意识差距。尽管城市里的人对法律了解程度普遍较高,但是农村地区的法律意识相对落后。通过农村普法工作,我与农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传递了法律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法律素养。这样的工作让城乡之间的法律意识差距逐渐缩小,城市的法治文化也得以向农村地区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的来说,农村普法工作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实施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普法工作,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提高,法治社会得以构建,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城乡法律意识差距也得到了弥合。作为参与普法工作的一员,我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我将继续努力,为农村普法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农村普法心得体会篇七

抓重点、促全面,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四五”普法对重点普法对象和重点普法内容作了要求。实施过程中,我们针对重点对象、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五五”普法规划,仍然要突出重点普法对象,明确重点普法内容,狠抓重点工作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五五”普法取得积极的和突出的成效。

1、继续抓好重点对象的普法。

2、扎实抓好重点普法内容的学习培训。

3、分解落实“五五”普法的重点工作。

一、薄弱环节制约着普法教育的质量

我国的普法教育通过2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普法教育渗透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全民普法教育期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经济转型、企业转制、各种利益关系重新调整,人流、物流、信息流成为各种利益调整的主要特征,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展的普法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因而在实施普法教育中就出现了对一些重点对象抓而不紧、对工作难点缺少办法和对盲点部位教育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其表现:

(一)是领导干部学法抓而不紧。领导干部是社会管理的

决策者。他们的法律素质和学法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和一个单位的学法热情,关系到所属地区和部门的法治化建设水平。因此,我们在推进“四五”普法中一直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存在着重经济工作轻普法教育、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基层普法轻自身学法的问题。会上要求多,会下落实少,对下要求多,对己要求少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对普法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地区的普法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应该说,在“四五”普法中,各级政府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较为重视,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构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组织网络体系,确保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规范运作。但是在工作运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法制副校长素质不高,讲课内容缺乏针对性,且讲课形式单一。简单枯燥,导致有的学校法制副校长没有切实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由于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一些学校和学生学法的积极性。

力。

(四)是中小私营企业法制教育存在盲点。由于这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且分布面广,一些业主本身素质不高和急于发展经济的心理,因而对自身的法律学习和对员工的法制教育难以落实,劳动合同纠纷、劳资纠纷、非法用工等问题时有发生。实行政企分开后,政府又缺乏对中小私营企业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工作难以渗透,以致普法教育在中小私营企业中存在盲点。

(五)是农村法制教育工作还不到位。多年来,在推进全民普法教育中,各级政府一直将农民的普法作为重点来全力推进。特别是各地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开展“综合示范村”以及“法律明白人”创建活动为契机,使普法教育在农村得到了有效推进。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上普法骨干紧缺和政府投入不够等因素,使普法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六)是对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法制教育滞后。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向城市聚集已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村委变社区,农民变市民。但是,城市扩建也对失地农民带来了诸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作安置和生活保障等问题。而法制宣传教育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使城市建设中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生活保障等一度成为热点问题。

二、用法制提升普法教育质量

普法教育质量不高有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有相关部门责任不明的问题,也有主管部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等等,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缺乏应有的法制保障。因此,在推进“五五”普法中,我们应当下大力气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度,以提升普法教育质量。在建立法律保障制度中,我们认为,应构建以下四个保障机制:

(一)要构建普法教育组织保障机制。首先要从法律制度上确立组织保障机制。不仅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建立普法组织机构,而且还要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和权限,不能让普法机构成为摆设。目前,绝大多数单位都有普法的组织机构,但一些单位的普法机构作用不大,工作推进不力,普法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必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确立普法组织机构的职能和权限,让它们真正在全民普法中发挥服务和保障作用。

(二)要构建普法教育责任机制。全民普法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这一方面需要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又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明确各自的责任,否则共同责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要通过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构建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体系,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这样才能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普法教育的质量才能提高。

(三)要构建普法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在教育的手段上,普法教育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拥有的资源可以共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不沟通、开展工作单打一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必须树立“大普法”观念,通过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整合资源,这样,普法教育才能与其他教育互为侵透,协调发展,普法教育的质量才能够提高。

(四)要构建有效的普法教育考评机制。在普法教育的实践中,绝大多数单位都建立了考评机制,但一些单位考评的效果不是很好,影响了普法质量。因此,要从法律制度上对普法教育的考评机制予以确认,同时从政府的角度解决部门考核、多头考核和重复考核等问题,把一切考核纳人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考核的轨道上来,增强考核的权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普法教育与其它工作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普法教育质量的提高。

(五)创新为确保普法教育质量提供动力“五五”普法既要开拓创新,又要加强基础性工作;既要求发展,又要继承过去的优秀成果及其成功经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