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三课心得体会实用

时间:2023-06-28 13:26:46 作者:曹czj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三课心得体会实用篇一

孔繁森精神的孕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尤其是革命传统的感召与熏陶,也跟孔繁森个人的经历和学习、实践密不可分。

孔繁森精神离不开孔繁森家乡特殊的风土世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孔繁森的家乡山东省聊城市,古老的黄河文明与辉煌的运河文化在这里交汇,崇礼的齐鲁文化和尚侠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踏实勤奋的农耕思想和开拓进取的商业意识在这里汇通。特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使这里的人民既勤劳淳朴,又积极进取。

孔繁森精神离不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哺育。无论在青少年时期,还是参军入伍、工作与生活等各个时期、各个方面,孔繁森都在理想的引导、塑造下不断成长成才,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位风采卓异、光彩照人的党员领导干部楷模。离鲁入藏,亲临“老西藏精神”的发源地,身心交融地体悟解放、建设西藏的前辈们的风雨甘苦、忠心赤胆,孔繁森无怨无悔地追上了他们的脚步,成长为高飞的“西藏雄鹰”。

孔繁森精神的产生,适应并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现实与需要。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全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相伴而来的新问题也日益引人关注,诸如贫富差距、一些尖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及思想领域出现的某些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等,使少数党员干部在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面前栽了跟头,吃了败仗,堕落为腐败分子。剧变的大时代,呼唤与其相匹配的精神。孔繁森精神,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孔繁森用一生的行动,实践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孔繁森为西藏尤其是阿里地区的繁荣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赴新疆考察边境贸易、商讨全面合作过程中,不幸遭遇车祸而以身殉职。孔繁森牺牲的消息,迅速在西藏、新疆和他的老家山东引起了巨大反响。199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并配发《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社论,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三课心得体会实用篇二

孔繁森把理想追求融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潮流,在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始终保持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严峻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考验面前,他光明磊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坚持不懈地实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孔繁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是老西藏精神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

信念坚定、献身使命的忠诚品质。忠诚、奉献,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伟大实践的自觉践履,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忠诚执着、崇尚奉献的道德理性的当代升华,体现着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靠的是包括孔繁森在内的一代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忠诚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理想信念的无限忠诚,对身份使命的无比坚贞,是孔繁森工作、生活的鲜亮底色,也是孔繁森精神的精髓。

心怀百姓、求真务实的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这一立场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彰显了共产党人最深厚的人民情怀、最纯粹的赤子之心。心怀人民、一心为民,是孔繁森作为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挚理解和勇毅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是孔繁森最喜爱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奉行的准则,既反映出他精神世界的“境界感”,又展现在他实际行动的“接地气”。孔繁森的一生就是对人民立场的具体而生动的诠释。

生能舍己、死亦无畏的牺牲精神。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共产党人的誓言。援藏前,孔繁森请人写下“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壮语。入藏后,他用生命兑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诺言。自古忠孝难两全,孔繁森摆正了家与国的关系,牺牲天伦之乐服从国家和民族大义,他的爱泽被雪域高原,超越血缘至亲。孔繁森的奉献不是普通的奉献,而是牺牲型的奉献,是最高级的奉献,他把生命都交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创新进取、担当作为的开拓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迅速发展,就是因为改革开放焕发了干部群众的创新精神。孔繁森在西藏工作取得那样大的成绩,原因也在于他的创新实干精神。作为一位长期工作在艰苦环境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孔繁森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研究制定了诸如振兴边境贸易、保护生态环境、跨区域合作发展等一系列既符合当地实情和人民需要,又具有显著创新意义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岗巴、拉萨、阿里等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尤其是在阿里期间,他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表现了极其珍贵的、开拓创新的领导风范。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三课心得体会实用篇三

我们党从1921年建党到现在,已经走过100年的光辉历程。从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前行,到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征程,可谓风雨沧桑、波澜壮阔、灿烂辉煌,有无数共产党员为此付出汗水、艰辛、鲜血和生命,才换回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100年披荆斩棘、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历经挫折与胜利、苦难与辉煌,成为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时代先锋。100载薪火相传、引领征程,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写下革命、建设、改革的恢弘篇章,成为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力量。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浴血奋战的革命史,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改革开放的发展史,更是一部自身建设的先进史。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富于创新、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党;是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勇于在困难和挫折中奋进的党;是执政为民,为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奋斗不息的党;是伟大、光荣、先进、正确的党。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提出,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新起点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随着美好蓝图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接近,我们要在新起点新目标的引领下,逐梦新征程,激发新动能。然而,当前受新冠疫情影响,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从发展目标任务来看,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工作十分繁重;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资源要素供给依然偏紧;从行业发展来看,运输结构调整不充分、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任重而道远。但发展机遇也前所未有,为广大党员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员干部,为了更好地迎接建党100周年,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全面提升自我,牢记历史,不忘使命,要用革命先烈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忠贞不渝地为党情怀来洗涤思想、净化心灵、提升境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担当、聚力攻坚,在非常时期立非常之功。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三课心得体会实用篇四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研究开拓者,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以及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999年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09年,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虽家境贫寒,却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刻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中学学业后,考入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后于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得到了顾静薇、饶毓泰、周培源等教授的指导。这不仅培养了郭永怀扎实的物理学科基础,还让他在心中根植了“科学救国”的信念。1939年,郭永怀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生,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留学之路。凭借着强烈的救国理想,以及对于应用数学和空气动力学专业勤学不止的执着精神,郭永怀连续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1945年他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在其后的10年工作期间,攻克了“突破声障”理论堡垒,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等,被国际学术界称著。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洲大陆,燃起了郭永怀科技报国的希望,他决定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环境,放弃美国知名学府的百般挽留,毅然选择在迈向科研巅峰时回国。为了能够顺利回国,郭永怀甚至亲手烧掉了十多年来呕心沥血撰写的一大批科研资料和讲义文稿。1956年,在经历了漫长的6年等待后,郭永怀一家终于踏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归国之路,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大陆。

1963年,为加快我国核武器建设,党中央决定在青海新建核武器研制基地。时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郭永怀,为了研制工作,常年奔波于北京、青海和罗布泊之间,他凭借着对党和国家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惊人毅力,与科研人员一起在绝境中固守信念,开辟新路,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通过反复的理论计算和实验论证,郭永怀提出的特征线法进行爆轰波理论计算以及采用航空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减轻弹体重量等理论,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第一颗氢弹空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8年,郭永怀在完成我国第一颗热核弹头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后,乘机返京时突遇事故,不幸牺牲。郭永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身体保护了重要技术资料的完整,用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1970年4月24日,在郭永怀牺牲一年多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承载了郭永怀回国工作12年为我国国防科研和建设所付出的心血,也承载了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赤诚之心。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三课心得体会实用篇五

“郭永怀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历久弥新,永远都不会过时,为我们荣成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荣成市委书记江山说。

抚今追昔 珍贵展品讲述动人故事

一进入陈列馆,一尊郭永怀汉白玉半身雕塑首先映入眼帘,神态坚毅而安详,目光深邃。他仿佛仍在思考和关注着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新发展,期待着涌现出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

“永萦江山堪称民族脊梁,怀忘九霄不愧中华英魂。”两侧柱子上的嵌名对联,取自四川绵阳29基地,由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题字的“永怀亭”上,这也是对郭永怀辉煌一生最生动的注脚。

陈列馆中,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展现着郭永怀的杰出贡献、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铸成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令观者心生景仰。

“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祖国。”195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动身返回祖国。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1960年,我国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特殊队伍。郭永怀被任命为二机部九所副所长,九所正是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当时首要任务是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原子弹的构造原理,开展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

“两弹”研制所在的青海二二一基地,海拔38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五十多岁的郭永怀和科研人员一起,粗茶淡饭,同甘共苦,他们喝碱水、住帐篷,睡铁床,风餐露宿。

在展馆内模拟的核爆区,只见一道红色的强烈闪光出现在遥远的罗布泊腹地,接着升起一个巨大火球,惊天动地的响声震耳欲聋,轰隆隆地滚过天际,刹那间,冲击波的狂飙席卷了无边的戈壁滩。

1964年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当蘑菇云腾空而起时,全体测试人员欢呼雀跃、一片沸腾,广大科研人员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换来了新中国原子弹的第一声爆响。而此时,郭永怀却因劳累过度瘫软在试验场,被工作人员架到了临时帐篷里。

随后,郭永怀又陆续参与了氢弹研制和“东方红”人造卫星的设计。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一个重要线索,连夜乘机赶往北京汇报。不幸飞机失事,壮烈殉国。

找到遗体时,在场每个人都失声痛哭,他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郭永怀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人们赫然发现一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就夹在两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大到导弹,机械,小到一块破损的怀表复制品,一份旧得发黄的信件……一张张照片,一幕幕场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将历史的记忆镌刻成为永恒,点燃了爱国热情。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