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精选15篇)

时间:2023-12-04 17:10:57 作者:曼珠

教案既包括教学目标和内容,也包括教学过程和评估方法。教案的编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以下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时分的练习教案

二、教学目的: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与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明白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数学教案-第一课时分苹果(无余数)。

三、教学重点: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竖式中商的位置。

五、教学关键:理解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讲授、实际操作。

八、教具准备:学具材料。

九、教学时间: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这里有20个苹果(板书20个苹果),每盘放5个(板书),可以放几个?

学生在自己本上做练习。集体交流。不论什么算式,只要学生能把计算过程说合理就行。

(二)新授。

(1)学习用竖式计算。

针对20÷5=4讲解。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解答。就是竖式。有几个苹果?写20,除号就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在外面写5,教师板书,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第一课时分苹果(无余数)》。说说竖式的含义。如何来计算呢?几和5相乘得20。四五二十,4写在什么地方呢?4就是我们要求的得数。到这儿不算完,还得检查一下对不对。如果每盘放5个,放了4盘,共需要几个苹果?怎么算?四五二十,写上20,20-20=0。等于0说明什么?20个苹果,每盘放5个,正好放4盘。看20÷5=4复习每部分的名称。看竖式知道每部分名称。

(2)试一试。

集体做第一个式子。假设有8个苹果,平均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写。8除以4等于2,如果每盘放4个,放了2盘,需要几个苹果?二四得八。最后等于0。

(三)练一练。

(1)做试一试的第二个式子。找学生上黑板做。简单说说计算过程。再练习剩下的两个式子。做完了再出几个题练练。

(2)延伸。

如果20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有时间的同学可以想一想,算一算。留作思考题,课后做做。

(四)总结。

20÷5=4还可以表示成竖式,用竖式来计算。除法都可以表示成竖式,用竖式来计算。

(五)课堂练习:用竖式计算。

24÷642÷764÷872÷9。

(六)作业:p1试一试。

板书:分苹果。

20÷5=4。

竖式。

二年级《时分秒》数学教案

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

9.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11.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爷爷每天晨练1()。

12.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小学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教案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在电视上看过火箭发射卫星吗?发射前要怎样?

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1。

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

(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2.学习1分=60秒。

教师演示钟表模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学生演示学具,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数六十下,即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钟。

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同学们自己数自己的脉搏。

教师出口算题30个题,看学生能做多少。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

师:有兴趣的同学再去找一些资料,下次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反馈。

师:你估计得怎样?大家回去在生活中好好地验证一下时间,也可以请亲戚朋友帮忙。

“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难点内容,由于“时分秒”时间单位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尽管学生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在上这单元前,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课前做了个测试,发现班上的学生几乎不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针对这一现象,我从四个方面开始教学:

一是认识钟面。我利用教具钟让学生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

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教具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

三是掌握时间的写法,并能用这几种写法写出种面上所反映的时刻。

四是学生不仅要独立探索,还要有合作交流。

《时分秒》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1题及练习十四的第1、2、4、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纸,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4)归纳整理:一是把除数相同的算式归类。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归类(对于其他的方式也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

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

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完成后找学生起来回答他是怎样做的。

做第65页中第5题。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给下面这些算式排排队吗?

7÷721÷345÷972÷936÷4。

()()()()()。

小学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教案

1、从“审奥情景”引入钟面,使学生认识钟面。

2、初步了解时、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及按时作息的教育。

认时间、了解时、分的关系。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钟表模型(教具、学具)。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申请奥运会成功情景图。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场面?

在什么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得出:从文中的文字和钟面上知道的。

师:还可以怎样知道具体时间?

3、日常生活钟表的种类很多,(教师出示一些钟表)你能说出哪些关于钟面上的知识来?

二、问题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教师拔出9时整。

问:现在是几时?

时针指着几?

分针指着几?

2、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这时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

再拨几个整时一次类推……。

问: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时就是几时。

4、教师拨出9时10分问:

现在是几时又过了几分?

这时时针怎么样?分针指着几?

5、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

这时时针怎样?分针指着几?再拨几个一次类推……。

问: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分针刚走过几,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7、教师出示9:00,9:08。

问:这样的时间你认识吗?引导认识电子钟面上时间的方法。

8、完成“试一试”其他题目。

三、体验感悟。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师出示四个带有时间的钟面,说一说是什么时间?那时你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后得出:

7:45上学。

9:05做课间操。

10:25正在上课。

3:25正在踢球活动。

3、完成第2题的“连一连”。

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1、完成第4题的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教师拨,学生说。

学生拨,教师说。

2、作业:完成第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会认电子表上的时间,能用电子表显示方式写时间;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二年级《时分秒》数学教案

一、填空:

1、在钟面上,时针从7走到8的时间是()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圈,是()分。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个小格。

2、在钟面上,秒针走一圈是()秒,分针走了()个小格,是()分。秒针走一小格是()秒,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小格。

3、7时30分到10时30分,经过()小时。时针从7到11,经过了()小时。分针从2走到6,共走了()分钟。

4、学校下午2时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第一节下课是()时()分,课间休息10分,第二节是()时()分上课,()时()分下课。

5、看一场电影用了2(),早上小明8()上学。

6、1时=()分1时20分=()分7分=()秒。

120分=()时100分=()时()分6时=()分。

240秒=()分360分=()分。

7、钟面上有3根针,分别是()、()、()。

8、我们现在所学的.时间单位是()、()、()。

9、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时。分针从12走到12,是()分,是()小时。

二、看钟面再填空:

三、看钟面填空,并在()里写出从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中间经过的时间: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吃午饭用30()。2、王老师每天工作时间是8()。

3、飞机飞行1000米需要2()。4、一节课上40()。

5、上午再学校的时间是4()。6、小牛每天休息7()。

7、我们8()出发。8、跑100米用了60()。

9、18()开始吃晚饭。10、我们放学的时间是11()30()。

五、在里填上“”、“”、“=”:

50分1时3分45秒3分半时40分。

100秒1分2时120分4分40秒。

100秒2分300分3时1时15分115分。

90秒1分30秒4时200分3分180秒。

六、判断:

1、分针走一圈是1分。()2、妈妈早上7:00起床。()。

3、100秒=1分()4、晚上7时新闻联播开始。()。

5、小明下午2:00到校,4:30分放学,下午在校的时间是2小时30分。()。

6、分针走一大格是1分。()7、钟面上最短的针是分针。()。

8、时针、分针和秒针重合的时刻是12时。()。

9、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1小时。()10、飞机是上午8时起飞的。()。

11、时针从5走到9,走了40分。()12、小芳做早操用了5分钟。()。

13、秒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14、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

15、吃午饭的时间是11时30分。()16、半小时就是30分。()。

17、小明写一个大字需要60分。()。

18、电子表上显示6:45就是6时45分。()。

七、应用题:

2、王师傅每分钟做8个零件,从8:00到8:15分,一共可以做多少个零件?

3、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40分钟,在7;30到学校,小明在什么时间从家出发?

4、老师从9时40分开始开会,开了40分钟,会议应在什么时间结束?

小学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在电视上看过火箭发射卫星吗?发射前要怎样?

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1。

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

(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2.学习1分=60秒。

教师演示钟表模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学生演示学具,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数六十下,即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钟。

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同学们自己数自己的脉搏。

教师出口算题30个题,看学生能做多少。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

师:有兴趣的同学再去找一些资料,下次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反馈。

师:你估计得怎样?大家回去在生活中好好地验证一下时间,也可以请亲戚朋友帮忙。

“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难点内容,由于“时分秒”时间单位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尽管学生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在上这单元前,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课前做了个测试,发现班上的学生几乎不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针对这一现象,我从四个方面开始教学:

一是认识钟面。我利用教具钟让学生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

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教具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

三是掌握时间的写法,并能用这几种写法写出种面上所反映的时刻。

四是学生不仅要独立探索,还要有合作交流。

三年级数学教案《时分秒》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时间的简单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基础上进行教学。单位的换算,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单位换算时注意给出数目较小的,用加减法计算就能进行的单位换算。时间的简单计算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教学中渗透并强化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练一练:3分=()秒600分=()时。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

(二)时间计算。

1.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课件出示:

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3.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5.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6.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

7.写上答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8.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9.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师做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三、巩固新知。

1.填一填。

2.做一做。

3.课本第7页第8题。

4.课本第8页第9题。

晚点是什么意思?这题怎么解决?你是怎想的?

四、课堂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

三年级数学教案《时分秒》教案

2、会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分=?秒1时=多少分。

二、新课。

教学例1。

森林里,动物们正举行运动会,现在是小动物门在举行赛跑,你们想知道谁得了第一吗?

学生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乌龟跑了2小时,小兔跑了1小时20分小狗跑了180秒。

你知道谁最快吗?

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集体讨论。

教学例2。

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

三、课堂活动。

1题。

第一节课8:45分上,9:25分下,用了多少分?

小名下午2时到校,4:20离开,在学校多少小时?

小学数学时分秒单元分析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主题图中新年联欢晚会的倒计时。

商场内钟表柜台的场景。

上学路上花费时间的计算。

学生的作息时间。

商场开门、关门时间。

火车晚点。

调查50米跑花的时间等。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

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练习十四第3题,第7题。

1.主题图

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下这个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

2.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教材直接说明要用“秒”来计量很短的时间,然后提出问题“怎样计量?”引出钟表上的秒针。教材上呈现了商场里钟表柜台的情景,图中的大部分钟表上都有秒针,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下。

(2)接下来,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索1分=60秒的关系。在这儿,有机械钟表,有电子钟表,还有秒表。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在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

3.做一做(第61页)(感受时间的长短)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借助于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一年级认识的基本上都是时刻,在这儿逐渐渗透时间段的知识,为下面教学时间的计算做准备。

第1题,让学生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一方面可以建立1分钟的长度观念,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1分=60秒的关系。

第2题,1分钟能做什么,教材中列举了四个平时学生生活中1分钟活动的例子,并鼓励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如1分钟能从哪儿走到哪儿,1分钟能拍多少下皮球,游泳能游多远,等等。通过这些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能更真切地体验1分钟的长度。1秒比较短,学生不太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让他们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模仿着秒针的节奏念一下。

实际教学时,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

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计算2时等于多少分时,由于还没学习这样的乘法,所以,学生用加法计算即可。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牢记。

2.例2(一般的计算)

(1)教材提供了学生从家出发去上学的情景图,利用钟面给出时间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计算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计算时,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看分针走过了多少格,也可以用算式计算的方法来计算,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比如,可以直接数分针走过了多少小格,也可以用3×5计算。

二年级数学《时分秒》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三十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3、积累词汇和格言警句,自主识字。

4、复习反义词。

5、完成课后练习。

5、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安慰别人,赞美自己的家,并能正确欣赏、。

教学重难点:

1、复习三十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字。

2、复习反义词。

3、完成课后练习。

4、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安慰别人,赞美自己的家,并能正确欣赏、。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字音。

平舌音:祖、所、座、紫。

翘舌音:城、尚、战、转、衬、川。

前鼻音:战、缓、轮、冉、建、然、转、衬、川。

后鼻音:茫、城、尚、攻、涌、仰、屏。

三拼音节:缓、假、阶、所、建、转、座、川。

2、易错的字:海、志、赶、式、代、登、像、般、歌、飘。

二、积累词语:

1、读一读,比一比。p31一。

2、读一读,想一想。

(1)长城就像一条巨龙。

(2)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

3、读一读,记一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三、朗读、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听写。

2、写一写,读一读。

前――()古――()。

危――()黑――()。

深――()多――()。

3、组词。

升()怀()观()。

什()坏()现()。

4、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长城就像一条巨龙。

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

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5、想一想,说一说。

(1)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

(2)在别人不开心的时候你怎样安慰他?

6、写话。

我爱――。

三年级数学教案《时分秒》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了1分、1秒的时间观念,并且学会了时间单位之间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4时=()分9分9秒36分2时。

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时分秒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了1分、1秒的时间观念,并且学会了时间单位之间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4时=()分9分9秒36分2时。

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时分秒》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24时计时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

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王母娘娘。

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

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

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播放活动钟表课件)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时分秒教案

时间像箭一样飞快。今天早晨7时,我去打游戏,打着打着就到了中午12时。妈妈对我说:“走,咱逛街去。”我不假思索地说:“好。”我们骑着电动车,去了菜市场、超市、游乐园、公园等好玩的地方。等到我们准备回家的时候,已经下午4:00了,到家4:30,然后妈妈又做饭,吃完饭的时候是下午6:00。

一天过得真快,今天过去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也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一分一秒,不要浪费时间。

我的回复:玩了一上午游戏呀,这样可不好。周末玩也要合理安排时间的哦,不要把时间都放在玩游戏上。我想,以后你会更合理的.安排你的时间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