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及板书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优质5篇)

时间:2023-09-30 00:49:41 作者:BW笔侠 2023年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及板书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优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及板书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板块一:课前背诗,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我们利用课前2分钟进行一个“小小赛诗会”,好吗?哪位小朋友会背古诗,就自己站起来背,看谁背得多。(学生背古诗)

课件出示:赛一赛

2、镜头:老师曾经被一首古诗深深地打动过,你们想读一读这首诗吗?

课件出示古诗全文注音: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读一读,读准字音。

3、镜头: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写谁吗?写她的什么呢?诗人怎么会想到写这首诗的呢?原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题目就叫——母亲的恩情。

课件出示课题(“恩”注音):9.母亲的恩情 注意“恩”是前鼻音。

“恩情”,深厚的情意。问: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写谁的恩情?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知道这个故事吗?就请你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吧。

课件出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导生字读音,认读课后词语。

课件出示注音生字

孟 缝 沐 浴 铭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孟 缝 “孟”“缝”都是后鼻音。

课件字体变色:恩 针 根 “恩”“针”“根”都是前鼻音,小朋友们读时要注意区别。

3、下面,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先练读两边,再读给同桌听听,比比谁先把字音、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课件出示:读正确,读流利。

4、自由交流:读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课件出示:说一说

5、课件出示填空题:

《游子吟》的作者叫( ),是( )朝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是他在( )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 )。

课文读熟练了吗?能把这道题填完整吗?

6、课件出示孟郊图片 孟郊,唐朝著名诗人。40岁时才考中进士。中进士后,他到江苏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那年诗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及板书篇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投影片。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1、板书:母亲的恩情

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

指名试读课文。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1、抄写词语。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细读课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

2、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图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2、谁能读读《游子吟》。

3、理解诗歌。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学生谈体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指导背诵,课堂练习。

背诵《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课堂练习

1、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2、分两个大组,一个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3、同桌交替背、听、互评。

4、指名背诵。

1、读句子,写话。

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

忙着

看到

2、比一比,组词。

补()摸()恩()

扑()漠()思()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身上的衣服,()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吗?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及板书篇三

 这篇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关的知识背景,展示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

这篇课文与学生在一年级所学的《咏华山》类似,属于文包诗类。教学中,应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借助课文提供的几幅插图,加强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增强对诗句的感受,从而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5个只识不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一、以诗揭题。

1、小朋友们,你们还会背这首诗吗?(出示诗题:游子吟),集体背诵。

2、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根据回答板书:孟郊,学习生字:孟,读准字音)

3、孟郊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母亲的恩情》,认真读好课文,你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学习生字:恩,注意读音和字形。

二、初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

2、圈画出本课生字词,标明自然段序号。

3、在课文中画出与答案有关的句子。

三、课堂检查交流。

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课文检查生字词。

2、简要回答思考题。

四、精读课文。

1、孟郊为什么要写《游子吟》这首诗呢?

学生

自读(1—3)段,思考:孟郊的母亲对孟郊的恩情表现在哪些地方?

(1)、理解“出远门”就是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缝补”,就是缝新衣,补旧衣,为儿子出远门正做着准备。

从这里你能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师小结:是呀,俗话说:儿是娘的'心头肉。儿要远行,母亲怎么舍得,怎么不牵挂呢?她要把对儿的思念,牵挂,缝在那细密的针脚里。真是一位慈爱的母亲。

有感情朗读上面句子。

4、母亲又是怎么把思念牵挂说出来的呢?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5、指导看图:在村口的大柳树下,母子作最后的告别。从哪里可以看出母亲舍不得郊儿,郊儿也舍不得母亲?读句子,理解母亲话语中的思念和牵挂。

看郊儿的动作、神情,体会郊儿舍不得离开母亲。

6、师:这是一个不忍离别的场景,这是一场母子情深的感人离别。

7、看第三幅插图、读第三段。说说看到些什么,读懂了什么?

理解“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迷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8、师:孟郊看着阳光照耀下生机勃勃的小草,他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迷的针脚。他想到了谁?他怎么想的?读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9、比较: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哪句好?体会反问句所起的强调作用。

10、孟郊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你能替他说吗?

享受着母爱的孩子,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

11、指导朗读第三段,读得意味深长。

12、读诗《游子吟》,理解“意恐,三春晖”。

13、读最后一段,从哪些地方读出孟郊永远铭记母亲的恩情?

理解:“铭记”,抓住:“50岁,写成了,著名”,想象孟郊从十几岁到50岁,这么多年来,一直牢记着母亲的恩情最终写成了小诗《游子吟》,体会孟郊不忘母亲养育之恩。

14、再读《游子吟》,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及板书篇四

第一课时

2、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她无处不在。

自古母爱多恩重,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在50时回想起妈妈关爱他的这一幕幕,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3、[出示古诗],谁愿意为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吟诵这首诗。指名读,还有谁愿意读,齐读。

4、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母亲

(对,这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

5、[出示成语],“骨肉之情痛痒相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母亲的爱“情深似海”板书情深似海

母亲的爱“恩重如山”板书恩重如山

这比山还重,比海还深的就是母亲对儿子的恩情呀。齐读课题

过渡: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体会这份浓浓的深情。

1、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这是古时候的听字。你们看,这个听字里包含有哪两个字呀?

这是告诉我们,听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心,要用心去感受。

请大家轻轻地地打开书p52,拿好书,听老师读课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我看出来了,大家也很想读是吗,那请你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尽量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刚才大家读得多认真呀,我想请你们读读这课的生字——(开火车)读准前后鼻音

生字读得非常准,词语也能读好吗?自己试试看。生词——(一人读一排)

有这么一个词的意思是离开家到很远的地方工作、学习,这个词叫——

3、我还想请读书最认真的小朋友参加读书比赛呢,愿意吗?

这么多人想读呀,那这样吧,请你捧起书再读一遍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我选读得最认真的小朋友参加比赛。

4、检查,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恩情。

1、[出示图片]:

[出示]:“一针针一线线”读——从这个词你又体会到什么——你来读——再说、再读

母亲缝进衣服里的仅仅是针、是线吗?(评点:多仔细呀多认真呀)

[音乐响起]

师:夜深了,母亲已经很累了,可是她揉了揉疲倦的双眼继续在昏暗的油灯下——(生接读)

师:夜很深了,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母亲直起身子捶了捶又酸又疼的腰背继续在油灯下——(孩子啊,看到这一幕,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

师:这一夜母亲几乎没有休息,就一直在油灯下——

3、她一边缝着还一边想着——指名说——母亲担心着,你来读——母亲忧虑着,你来读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郊儿母亲担心你呀,可又不能跟你说,男儿志在四方,母亲生怕你在外不安心呀!母亲只有把这份挂念一针针一线线缝里衣服里,希望你能体谅到母亲的一份真情呀!

这真是(出示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齐读古诗

1、天不知不觉就亮了,母亲早早的起来送儿子上路了,这一路她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对儿子说,所以她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村口的路旁。

[出示图片](村口送别)

2、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路母亲可能想说什么呢?

[出示]:郊儿,你可要!

儿子就要离家远行了,此时此刻母亲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儿子说,可是,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师:母亲拉着孟郊的手不舍地说——

师:母亲紧紧地拉着孟郊的手期盼地说——

师:母亲紧紧地紧紧地拉着孟郊的手深情地说——

就这一句话,饱含着母亲多少的关爱呀!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及板书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

小尊重、孝敬父母。

重点、难点:

理解《游子吟》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学过程:

2、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让我们深情地呼唤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称呼——母亲(齐读两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板书课题,齐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唐带诗人孟郊就是一个把母亲恩情永远铭记在心的人。在他50岁时,写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出示诗句,谁能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指名读,齐读)

1、师:短短的一首小诗,字字句句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今天,我们进一步来体会这份浓浓的深情。

图片,问: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她缝得怎么样?

(1)根据交流引导:“一针针一线线”,从这个词语中感悟到了什么?适时讲民间习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归期就会延迟,母亲把一针针一线线密密地缝着,是为了让儿子早点归来)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指名练习朗读,师评价。

(2)“夜深了”从这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夜深人静,怎么读好这个词语?

(3)你们能把这句句子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4)师: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母亲的深情,让我们用担心的语气读好这一段。(齐读)

2、过渡:衣服缝好了,这时,天已经亮了。母亲把衣服放进孟郊的包袱里,把他送到郊外,母子两人,依依惜别。

出示图片,交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交流后师总结:是啊,爱子之深,思子之切,你能通过朗读体会出来吗?

师总结:是啊,这是不舍的泪,担心的泪,愧疚的泪!母亲年纪大了,多么需要儿子陪伴在她身边啊,孟郊却不得不远行,谁来读好这句话,练习朗读。

师总结: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为远走他乡的儿子做衣服,针脚缝得又细又密,只怕儿子回家迟了。一边想象一边用你的真情去读好这两句诗,相信你会读得更好!(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齐读)。

过渡:孟郊告别了母亲,满怀着母亲的希望和恩情,独自上路了。你们知道他干什么去吗?

出示图,他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到小草时,出示词语“生机勃勃”,什么叫生机勃勃?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样生机勃勃?)

引导学生说因为有了阳光雨露的沐浴才会长得如此有生机。

看到此情此景,孟郊不禁写下了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这两句诗的意思就在课文的第三段,自己读读,说说哪几句话就是写这两句诗的?同捉可以讨论讨论。

根据交流出示第三段内容,练习朗读。解释:“寸草”就是“小草”,“春晖”就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

师小结:母亲的慈爱,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而孟郊,就把自己想象成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母亲的恩情,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的。孟郊上京赶考,做了一名县官,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母亲接进城。在他50岁时写了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师配乐朗诵。你们也能像老师那样读好它吗?练读,指名读,师作恰当评价。

师:这首诗中的母爱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游子之心,成了千古传唱的佳诗。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集体配乐吟诵)

你们能美美地把它背诵下来吗?练背。

师:小朋友,我们都有深爱自己的母亲,小草尚且知道用生机勃勃报答太阳的恩情,孟郊把自己对母亲的恩情化作了一首著名的小诗。小朋友,你们作为儿女怎样报答母亲的恩情呢?(配乐交流,可以联系母亲节,3。8妇女节,平时等)

是啊,一张小小的卡片,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都能让妈妈感到幸福和安慰。(音乐响起)让我们随着音乐,唱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我们永远铭记----(齐读课题:母亲的恩情)全体起立,唱《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母子图片。)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适合学生阅读,课文所配三幅彩图,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我没有按部就班,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教学,而是从《游子吟》这首古诗入手,引导孩子吟古诗在文中找对应句子,循序渐进段段突破。如何让孩子将《游子吟》这首古诗中的诗句在问中找到对应的句子,以及引导孩子感受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对儿子的慈爱、关心,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对学生有感情朗读指导整和在一个情境中,运用何种手段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是我上好这节课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